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电气时代”的到来》知识点汇总

幼儿园知识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4

《“电气时代”的到来》知识点汇总。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知识点汇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气时代”的到来》知识点汇总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2、标志: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电力应用的影响

(1)电力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提高了生产水平,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电力也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4、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5、在电力方面的重大成就

(1)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3)电力在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4)随后发明了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6、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优势: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简介:1847——1931年,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2、主要成就

(1)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2)爱迪生还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内燃机的创制

(1)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以使用液体燃料为动力的内燃机。

(2)优点:效率高、马力大、结构小、设备轻、运转平稳、用途广泛,适宜作为一切机械的原动机。

(3)影响:为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供了技术前提。

2、汽车的出现

(1)发明:1885年,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试制汽车成功。

(2)影响:汽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3、飞机的问世

(1)发明: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经过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2)影响:把人类的飞天理想变为现实。后来,飞机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加强了世界各的联系与交流。同时,航空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2)电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新式交通工具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四、思维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给我们的启迪

(1)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3)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的精神品质。

精选阅读

“蒸汽时代”的到来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蒸汽时代”的到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蒸汽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是以14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出现的。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讲授新课:

一、珍妮机的故事

珍妮纺纱机

教师让学生阅读本目内容。

教师讲授: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教师提问:人类第一台纺纱机器是谁发明的、被命名为什么?

学生: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教师提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

学生: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利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教师:机器被广泛发明和应用了,它最初用什么作为动力呢?

学生: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教师指出:这些动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解决动力问题是机器能否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

二、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在改良蒸汽机

教师:解决机器动力问题的人是学徒出身的瓦特。他童年时就善于观察事物。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

教师: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学生: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飞速发展。

教师让学生讨论课文第89页“动脑筋二”:瓦特改进蒸汽机是偶然的吗?你怎么看?

教师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教师过渡:同学们想象一下,自从蒸汽机成为了机器的动力后,工厂是怎样一幅情景?

学生:工厂规模扩大,整日机器隆隆,大量的产品堆积如山。

教师设问:那么那些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满足运输需要吗?(引出下一目)

三、火车的诞生

史蒂芬逊制造的火车机车

教师: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被提到了日程。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被提到了日程。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从此,铁路交通飞速发展。

教师让学生讨论: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出行、通讯、商品流通等。

教师请同学们拟出工业革命的进程。

学生: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织布机)——冶金、采矿业——动力(蒸汽机的改进)——交通运输业(轮船,火车机车)。

教师讲授: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教师提问;英国的工业革命在什么时候完成?持续了大约多长时间?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完成,持续约百年;这说明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后来革命扩展到欧洲、北美。

教师让学生讨论: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完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使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教师: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

学生: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

讲授新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师请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内容。

教师: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学生:法拉弟。

教师:谁研制出发电机?

学生:西门子。

教师: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学生:19世纪70年代

教师: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

学生: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教师: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教师: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

学生:美国、德国。

教师: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教师: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

学生: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

教师: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学生: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教师: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师: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学生: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

教师: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

学生:1885年,本茨。

教师: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教师: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

学生: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教师:根据127页“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教师: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谁发明的?

学生:飞艇,齐柏林

教师: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

学生:1903年,莱特兄弟。

教师讲述: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000万吨。

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莱特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驾驶“飞行者一号”飞机进行试飞。飞机在空中飞行12秒,飞行距离为36.5米,此举成为人类第一次可操纵的动力飞机的持续飞行。站在飞机旁的是他的哥哥威尔伯莱特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课型

新授

知识

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爱迪生及其成就,汽车及飞机的发明和使用。(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

方法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采用分组导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情感

态度

(1)通过学习电力的应用,认识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人类社会的进步。(2)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事迹,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教师用简图、漫画的形式形象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继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重大飞跃。(2)在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让学生指出身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为展开教学积累感性认识。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教师讲授当时社会蒸汽动力的不足,以及人类对新动力的渴望,让学生了解对新动力的强烈需求孕育着新的发明,新希望的脚步正在走来。2教师简洁、生动、形象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3发明大王“爱迪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4组织学生讨论“动脑筋”体会电力给人类带来的影响5教师提问:“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开放性话题,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使本节知识得到提升。结合图《早期的电话.》讲授“早期的电话”,注意指出其既属于电力应用,又属于新信息工具,让学生简单了解就行,不必过多介绍。二、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多媒体出示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以及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提问: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归纳:a汽车有新型的动力。b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学生阅读、举例。听讲。自由讨论,学生代表发言。讲爱迪生的故事及感想。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学生举例。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激趣、积累感性认识。感受人类发展的内驱力。加深学生对电力的理解,为后面知识的提升做准备。培养科学精神。结合生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培养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从中感悟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师生归纳:汽车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略)3在上节基础上,请一个学生朗读“动脑筋”然后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辩论,各代表一方的观点。4飞机的发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观察“飞艇”,“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飞机设计师冯如在飞机研制方面的成就。5让学生思考:“飞机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师生共同归纳:(略)。三、课堂小结:指导学生从开始、表现及影响三个方面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四、作业布置:

参照课后练一练及活动与探究。同上。分组辩论。阅读、观察。口头总结。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概括能力。培养辨证看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阅读、观察能力及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电力的广泛应用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年代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影响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表现

新通讯工具的发明:;

极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

内燃机的发明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