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

高中辛亥革命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

单元结论★单元时限:1901年到1912年;

★标志事件:《辛丑条约》的签订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基本线索:

20世纪初

革命派形成

1905-8

同盟会成立

革命党人

系列武装起义

1911-10

武昌起义成功

1912年元旦

中华民国成立

1912-03

袁世凯窃国WWW.JAB88.COM

(1)清朝统治危机日益加剧,最终覆灭;

(2)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发展;

★单元特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推翻了满清政权,结束了封建帝制;

(1)政治方面:开辟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道路:

①《辛丑条约》后,列强侵华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深化;

②清政府“新政”不但没有摆脱困境,反而加速了其灭亡;

③民族资产阶级发动武装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3)思想方面:

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

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指导思想;

精选阅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历史背景;兴中会的成立及其革命主张;广州起义及其影响;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及其代表著作;华兴会、光复会和日知会。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2.能力要求:(1)通过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背景,认识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和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揭示"新政"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实看本质的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三位民主革命思想家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析与概括能力。(4)通过对三民主义及其评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5)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观。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8755

高二历史教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是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它的到来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是重点。伴随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它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是重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难点分析:(1)对兴中会誓词的正确理解是难点。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讲解,以求得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2)清政府"新政"的实质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新政"出笼的背景、目的以及实施的内容,使学生认清"新政"的实质。(3)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是难点。教师应联系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讲清三民主义。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认识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点几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102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1911)
一、同盟会成立(1905)
1、条件阶级上资产阶级初长成,阶级基础已奠定。
②思想上革命思想广宣传,邹容天华章炳麟。
③组织上革命团体广建立,统一领导势逼人。
2、成立(1905)日本东京聚群英,政党成立订章程。
选举领袖①办《民报》,组织健全②新纲领③。
3、意义民主革命新阶段,统一领导反清廷。
二、三民主义及其传播(1905-1907)
1、内容民主革命有纲领,民族民权与民生。
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复中华,革命手段反满清。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共和,政治革命是根本。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地价,地价收入④归国民。
家给人足国富有,土地制度图变更。
2、评价资产阶级新纲领,政治经济全反映。
①进步性民族独立与民主,进步局限两分明。
②局限性反帝地制不彻底,民革任务难完成。
3、传播康梁为首保皇派,维护清朝反革命。
①论战内容革命保皇⑤三争论,是否暴动反清廷。
民主政治是否行,土地制度废或兴。
②论战影响双方论战清浊分,三民主义深人心。
民主思想广传播,民革高潮渐来临。
三、革命党人武装起义(1906-1911)
1、目的推翻清朝建共和,系列起义反清廷。
2、萍浏醴起义武装起义萍浏醴⑥,规模巨大促后人。
3、桂浙皖起义孙黄暴动镇南关,浙皖秋瑾徐锡麟。
4、黄花岗起义青史留名黄花岗,黄兴率领攻衙门⑦。
烈士牺牲⑧显精神,鼓舞斗志启后人。
[注释]
①选举领袖:1905年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②组织健全:同盟会本部设在东京,在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等地设支部。③纲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④地价收入:平均地权“指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化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⑤革命保皇:指革命派和保皇派。⑥萍浏醴:指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萍乡、浏阳、醴陵的会党,发动了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起义。⑦衙门:1911年4月黄兴在广州率领起义军猛攻总督衙门,因在农历三月二十九,故又称“三·二九”广州起义。⑧烈士牺牲: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第二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1905-1911)
★一、清朝统治空前孤立(1905-1911)
1、背景世纪之交多风云,列强瓜分八国侵。
扶植清朝为工具,统治危机清新政。
2、清末“新政”奖励实业练新军,派人留洋学堂兴。
清朝新政激矛盾,增加捐说民抗争。
3、“预备立宪”(1905-1911)
①原因日本东京政党①兴,民主革命有精进。
三民主义反封建,清朝“立宪”“反革命”
②概况出洋考察五大臣②,清帝下诏仿宪政。
皇帝独裁无民权,宪法大纲为钦定。
预备立宪士绅欢,海外康梁空欢欣。
“预备立宪公会”③兴,立宪派别终形成。
责任内阁多满人④,独裁专制欺骗人。
③影响各派离心清孤立,参加革命反清廷。
二、武昌起义及其影响(1911)
1、有利条件双十武昌起义兴,起义条件早奠定。
①阶级上武汉民资力量强,知识分子聚群英。
②群众上武汉列强侵略早,双重压榨民抗争。
③组织上湖北地区多组织⑨,新军参加反清廷。
2、武昌起义万事俱备风云变,武昌戒严无首领。
(1911、10、10)主动起义熊秉坤⑩,光复武汉立功勋。
3、起义影响湖北独立建政府⑾,“中华民国”国号新。
各省独立如席卷,清朝瓦解势喜人。
立宪官僚掌军政⑿,革命成功危机存。
[注释]
①政党:指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东京。②五大臣:指载泽、徐世昌、端方、绍英、戴鸣慈五人。③公会:由张骞等人成立的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组织“预备立宪公会”。④多满人:1911年清朝设立的责任内阁,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⑤四省:指广东、湖南、湖北、四川。⑥保路同志会:四川立宪派成立的组织。⑦吴率领:四川同盟会会员吴永珊领导荣县起义。⑧鸣剑组织同志军:指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组织保路同志军包围成都。⑨多组织:湖北地区的革命组织有日知会、同盟会汉口支部,文学社和共进会等。⑩熊秉坤:有熊秉坤和金兆龙。⑾政府:指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⑿掌军权: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多省脱离清朝独立,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大部分独立省份的领导权。
第三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1912)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
1、成立条件①政治上辛亥革命起风云,各省独立反大清。
②组织上资产阶级初掌权,选举领导为孙文。
③外交上列强“中立”寻工具,南北和谈①局未定。
2、南京临时中华民国都南京,国旗五色纪元新②。
政府成立立法机构参议院,领导就职政府兴。
(1912、1、1)资产阶级为主体,立宪官僚亦参政。
3、政府举措①经济政府颁布多法令,发展工商实业兴。
②政治禁贩华工除酷刑,自由平等禁儒经。
③外交对外《告各友邦书》,承认条约不平等。
争取列强助民国,与虎谋皮事未成。
4、《临时约法》
①主权《临时约法》初颁行,国家主权归国民。
②民权国内各族全平等,民主自由选举兴。
③体制政治体制三权分③,立法司法与行政。
政府体制内阁制,总理副署掌军政。
④目的限制独裁护共和,民主宪法④反帝君。
二、北洋军阀篡夺革命果实(1912、3)
1、主观原因革命失败多原因,反帝反封未完成。
民资发展不充分,阶级局限为根本。
立宪官僚又进攻,孙文辞职袁接任。
2、客观原因辛亥革命列强惊,调兵武汉订协定⑤。
①列强干涉各省独立清瓦解,“中立”寻找找理人。
胁迫清朝启用袁,策划和谈反革命。
民国外交图妥协,列强干涉续调兵
对华外交又孤立,经济封锁计得逞。
②军阀两手袁任总理掌军政,进攻南方又反清。
通电逼宫⑥帝退位,就任总统都北京。
3、教训辛亥革命教训深,民资软弱妥协性。
革命任务未完成,救国救民待探寻。
三、辛亥革命功绩及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反帝封,民主革命最典型。
2、功绩①政治上推翻清朝建共和,君主专制终寿寝。
打击列强易工具,中华政局不稳定。
②思想上民主自由民欢欣,民主共和入人心。
③经济上推翻清朝办实业,民族工业大跃进。
④外交上亚洲民解⑧互促进,亚洲人民新觉醒。
[注释]
①南北和谈:1911年冬南方革命军代表伍廷芳和北京政府代表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和平谈判。②纪元新:指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③三权分:指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④民主宪法:指《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⑤协定:指武昌起义不久,日本与清朝签订出售武器合同。⑥通电逼官:1912年2月,袁世凯指使段祺瑞等四十多名将领通电要求清朝立即采用共和政体。⑦从此停:指辛亥革命结束二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⑧亚洲民解:指在辛亥革命的同时,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爆发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必然性和偶然性)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政党准备、军事准备)

19世纪末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有哪些表现?哪些阶级、阶层作出了反应?

一、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 _______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政治上__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2、“新政”激化矛盾目的:适应_______,安抚_______,缓和_______,巩固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清政府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____________。4、全国人民收回利权斗争190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人民收回粤汉铁路。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1、思想准备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队伍壮大思想武器:天赋人权、__________。刊物:《国民报》、_________、__________等--------中心:东京,日本重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战:性质__________;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推动了革命团体建立,为辛亥革命做舆论准备2、组织准备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意义

189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学界

蔡元培

1906年

3、政党准备①成立条件阶级基础_______、思想基础________、组织基础________。

②机关刊物__________③组织形式: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革命章程。④组织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体参加,具有全国规模。⑤性质_______________⑥影响___________进入一个新阶段。4、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

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共同目标

萍浏醴起义

第一次大规模起义

武装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浙皖起义

1907年

镇南关起义

1907年

黄花岗起义

1、20世纪初中国政局的特点《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汇流;民族资产阶级由改良到革命。2、怎样理解毛泽东指出的“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因为孙中山先生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主张。建立了一个全国规模的政党。3、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几乎同时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组织,为什么维新派先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与清王朝关系较为密切些,在政治上较为成熟;而且维新派在经济势力上较为雄厚些。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尚未被认识。4、日本东京,上海为什么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的中心?东京地理位置与中国较近,留学生多、而且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政治环境宽松。上海较早遭到西方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民族资本主义较早发展,受西方思想影响大;交通方便。5、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条目

名称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不同点

政治主张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斗争手段

自上而下改革

武装斗争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相同点

目的

都为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

背景

都发生在民族危机十分严重,清政府极端腐朽的社会状态下

领导阶级

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6、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主张的差异(1)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2)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实行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3)维新派主张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7、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提出的“兴民权”相比,其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B)A、国家的阶级实质B、国家的政治体制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政党。1、它是在下列哪些革命团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①兴中会②、华兴会③、光复会④、日知会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2、它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是因为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赢得人民的支持②它的成立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③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④它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日知会的成立 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4、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5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上的最大的不同是 A、兴民权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废除君主制D发展资本主义6、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应中国人民的愿望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的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7、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改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矛盾8、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9、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进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10、洪秀全(广东花县)、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孙中山(广东中山人),他们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救国领袖。——19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人民抗争和探索救国真理的策源地。试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来谈谈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重大的政治变革运动首先发起于广东的原因。(1)地理因素:广东地区濒海,交通方便,毗邻港澳,易于接受新观念。(2)历史因素: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广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受到西方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早。由于率先接受西方文化,一批先进的广东人深感屈辱,但开阔了眼界,在行动上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或发动农民战争、或改革、或改良、或革命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选择题答案:BBCBCDD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