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14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简述袁世凯的主要罪恶活动。

答案:(1)1898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戊戌六君子”被害。

(2)1899年任山东巡抚后,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

(3)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破坏辛亥革命,阴谋篡夺革命果实。

(4)中华民国成立后,逼迫清帝退位,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5)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后,袁世凯控制内阁,武力镇压国民党,建立独裁专制。

(6)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此不惜大量出卖国家主权。1916年,复辟活动失败。

2.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复辟帝制?其复辟说明了什么?

答案:原因:从主观方面来看,袁世凯代表的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专制独裁是其统治的特点;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阀的实权,并建立了独裁统治,这就为其复辟奠定了基础。从客观方面来看,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就为其复辟准备了土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这也是其复辟的有利条件。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得逞,充分说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流毒异常顽固,封建旧势力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3.分析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这次革命的失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失败原因:从客观方面来看,二次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北洋军力量的强大。从主观方面来看,二次革命的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同时国民党对袁世凯本来面目缺乏统一的认识,力量涣散。

影响:袁世凯通过镇压二次革命,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势力,并将独裁统治扩展到全国,其势力更加巩固,为其复辟帝制准备了条件。

4.简述“二十一条”的内容,其实质是什么?试分析袁世凯接受该条件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内容:①要求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并加以扩大。②要求延长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③规定汉冶萍公司由中日合办。④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⑤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实质: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灭亡中国。

原因:为了获得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

影响:袁世凯独裁卖国的丑恶嘴脸昭然天下,遭到了举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其统治迅速垮台。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政治方面

(1)实现专权

①控制内阁: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安插亲信控制内阁要害部门;迫使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建立了完全听命于他的新内阁。

②镇压国民党:为了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制造了“宋教仁案”;接着,武力镇压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领导的“二次革命”。

(2)复辟帝制

①准备: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下令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复辟: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

2.军事方面

(1)加强北洋军: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使北洋军实力大增。

(2)削弱革命军:袁世凯迫使黄兴大幅度裁减南方革命军队。

3.外交方面:1915年,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人民群众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议会斗争

(1)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2)不久,该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第一大党。

2.二次革命

(1)原因

①1913年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开始暴露。

②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经过

①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反袁,掀起“二次革命”。

②1913年7月,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

③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革命很快被镇压。

3.护国运动

(1)背景

①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举国反对。

②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们维护共和制度。

③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2)概况

①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向川、黔和两广进兵,北洋军节节败退,各省纷纷独立。

②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

③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们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不久,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3)袁世凯败亡的根本原因:复辟帝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

1.有关对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性质的认识

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复辟。他控制内阁,扩充北洋军,实现专权;武力镇压国民党,镇压二次革命;并破坏《临时约法》,复辟帝制。

袁世凯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充当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出卖民族利益。他借款练兵,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成为民族罪人。

因此,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利益的封建买办政府。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经过及其结果说明的问题

经过:①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破坏先制定宪法、后选举总统的法定程序,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正式下令解散国会。③接着,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和皇帝一样的权力。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至此,袁世凯已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⑤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⑥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

说明: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动,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3.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认识及有关斗争方式的变化

(1)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后,袁世凯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独裁面目开始暴露。革命党人希望走议会斗争的道路,将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2)“宋教仁案”发生后,以孙中山为首的一部分革命党人开始认识到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走上了武力讨袁的道路,掀起了“二次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对袁世凯的认识不统一,力量比较涣散,很快失败。

(3)袁世凯复辟帝制、接受“二十一条”的倒行逆施,使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彻底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他们采取了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发动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领导了护国运动,彻底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例题]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中都曾宣布独立的省份是

A.江苏

B.安徽

C.广东

D.江西

剖析:本题选自2000年广东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对教材基本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对教材隐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题干要求的内容,有的出在教材上的地图上,这就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空间概念和地图的使用,注意对隐性知识的挖掘。

答案:C

一、选择题

袁世凯独裁统治建立后,对内独裁复辟,逆历史潮流而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4题:

1.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后,袁世凯大借外债,主要是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外债

C.镇压国民党

D.复辟帝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袁世凯大借外债原因和目的的认识。其中干扰项A、B易排除。可从时间和目的上对C、D进行区别,借款的时候,正是国民党在议会中势力大增而引起袁世凯的恐慌时,为增加武力而借款。

答案:C

2.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②废除《临时约法》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C

3.日本政府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和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其真实的目的在于

A.排斥其他列强,妄图独霸中国

B.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利益

C.尊重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D.欺骗国际舆论和中国人民

答案:A

4.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A.反袁力量异常强大

B.袁世凯力量弱小

C.袁世凯众叛亲离

D.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答案:D

针对袁世凯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全国各阶层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根据相关知识回答5~8题:

5.二次革命前,国民党反袁主要采取了

A.军事斗争的方式

B.议会斗争的方式

C.军事斗争与议会斗争相结合的方式

D.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方式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二次革命前,国民党反袁主要是进行议会选举,通过组织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因此,这一时期还没有采取军事斗争的方式。

答案:B

6.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唐绍仪辞职

B.袁世凯大借外债

C.宋教仁被刺

D.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C

7.孙中山曾题一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此挽联是为了悼念

A.陆皓东

B.秋瑾

C.宋教仁

D.黄兴

答案:C

8.护国运动的真正结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维护了民主共和

C.消灭了封建帝制

D.推翻了封建统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深层次的思维能力。护国运动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主和共和,也不能彻底推翻中国的封建统治,无法消除复辟帝制的社会基础。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孙文适被举为一时公仆,军书旁午,万端草创,文所靖献于国民者,固甚恨不能罄其悃忧。然国号改建,纪元维新,且本之真正民意以颁布我民国约法,其基础不可谓不已大定……何期袁氏逆谋终不自掩息,残杀善良,弁髦法律,坏社会之道德,夺人民之生计。文故主兴讨贼之师,所以维国法而伸正义,成败利钝而不计也。

——《第二次讨袁宣言》

材料2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

回答:

(1)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有何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1和有关知识说明孙中山“故主兴讨贼之师”的原因。

(3)材料2表明袁世凯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1)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体现了民意,是立国的基础。袁世凯则把它视作束缚。根本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袁世凯独裁复辟,破坏《临时约法》,镇压人民革命,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3)废除《临时约法》,扩大总统职权,为独裁复辟铺平道路。

10.阅读下列材料:

“在内阁成员的组成上,袁世凯本来认为:‘革命人才,鲜当人意’,使南方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总算有几分‘诚意’,他也作了些微小的让步。”

——章开源、林增平《辛亥革命史》

回答:

(1)袁世凯作了哪些“微小的让步”?

(2)“革命人才,鲜当人意”,表明了袁世凯什么样的阶级立场?其政权的性质如何?

(3)袁世凯的上述做法,其目的何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安插亲信控制内阁的要害部门,只有司法、教育、农林、工商等“冷衙门”的总长由同盟会员担任。

(2)反对革命,维护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是地主买办政权。

(3)袁世凯的目的在于建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内阁,使内阁成为其御用工具,为实现独裁奠定基础。影响:他的做法引起了同盟会员的不满,宋教仁等开始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走上了议会斗争的道路。

1.宋教仁案

1913年初的国会选举,经过宋教仁的奔走鼓动,使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的870个席位中获得了392席,居于最多数。民主、共和、统一等三个反对党223个席位,其余255个席位为跨党派人士。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民党将以多数党的地位组织内阁,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将准备出任内阁总理。宋很满意,到处发表演说,过分相信议会道路合法的功用,完全解除了对袁世凯应有的警惕。而袁世凯是个寸权必争的人物,他曾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夺取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为了阻止宋教仁竞选,他曾送上50万元“特别费”,宋不被收买,反而用此钱来做竞选宣传的费用,袁世凯对此非常恼怒,他绝不能再容忍宋教仁的存在。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袁世凯在3月20日晚上指使歹徒在上海火车站暗杀了影响自己专权的政敌宋教仁。在凶手武士英和同案犯应夔丞被捕后,查出了大量密电、函件等证据,证实此案的幕后指使人就是袁世凯,参与策划的是其手下的国务总理赵秉钧等人。袁世凯的丑恶行径遭到了全国舆论的谴责,导致了“二次革命”的爆发。

2.史学界对北洋军阀阶级属性的研究

第一种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是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它极力维护和巩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封建统治秩序”。

第二种观点认为,北洋军阀虽“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的社会基础”,但“军阀们通过土地榨取地租,通过投资获取利润,又以所得进行高利贷剥削并购置土地。这三者的资金相互转化,互为增殖,使这批人物既成为地主阶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一定时期进入了资产阶级行列,带有某些资产阶级色彩”。

3.洪宪帝制的丑剧

袁世凯当上终身大总统后,野心勃勃,一心恢复帝制,建立袁家王朝。首先,他大造复辟舆论,下令尊孔教为国教,学校读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他还授意他的政治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鼓吹“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另一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抛出《共和宪政持久论》,宣扬中国应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集权于袁世凯。随即由其心腹杨度组织“筹安会”,筹备复辟。1915年9月1日,筹安会带头组织“公民请愿团”向参议院请愿“变更国体”,紧接着就有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商界请愿团、学界请愿团接踵而起。不久,梁士诒又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紧锣密鼓,进行帝制准备工作。在袁世凯统一指挥下,各省选出“国民代表”,举行国体投票,一致赞成“君主立宪”。然后,各省上表劝进,一律“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接着,一致委托参议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向袁世凯恭上“推戴书”。袁装腔作势三番推让之后,表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于12月12日接受推戴。13日,袁在居仁堂接受文武百官朝贺,随即对功臣、部属封王晋爵,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改总统府为新华宫,下令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筹备处赶制龙袍凤冠仪仗和宫内铺设,仅龙袍两袭即耗资80万元,玉质御玺一方12万元。闹得满城风雨,乌烟瘴气。但是,袁世凯的如意算盘并没实现,登基大典因护国军讨袁而成为泡影。

研究课题: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必然性。

活动方式:

1.阅读有关袁世凯复辟的历史书籍,进一步了解袁世凯复辟的概况及结局。

2.从历史发展潮流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两方面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必然性。

3.举行班级讨论会,讨论从袁世凯复辟失败必然性中得出的历史性启示。

有关指导: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逆历史潮流而动,其失败是必然的。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腾飞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

教学思路导析

1.教材框架

2.重点难点

袁世凯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极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果实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因此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的活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本节学习的难点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垮台的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潮流,遭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反对,这是其迅速垮台的根本原因。

重要概念阐释

1.北洋军阀

清末袁世凯建立的武装政治集团。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由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北洋军,至1905年扩建成六镇,北洋军阀集团开始形成。北洋军采用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军事装备,又以封建宗法思想维系上下级关系。辛亥革命后,袁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依靠北洋军篡夺了革命果实,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政权,北洋军阀统治从此开始。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有直、皖、奉三系,它们彼此争夺权利,不断发生混战,1928年奉系军阀改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结束。

2.宋教仁案

袁世凯谋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宋教仁的政治案件。1913年初,国会选举结果是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取得多数席位。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党将以多数党的地位组织责任内阁,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因而宋成为袁世凯专权的最大政敌。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伤重致死。不久,捕获了凶手武士英等,还抄获了武与国务总理赵秉钧往来的大量密电、函件,证实此案的主使人是袁世凯,参与策划的是赵秉钧等。宋案真相大白,袁世凯遭到全国舆论谴责,继而导致“二次革命”的爆发。

教材材料运用

1.阅读下列材料:

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

——《国民党宣言》

回答:

(1)国民党的宗旨与同盟会纲领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该党成立的背景是什么?上文强调“国民为国主体”是否与当时的形势有关?为什么?

参考答案:(1)只提民权主义而不提民族主义。因为辛亥革命胜利后,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民族革命已经完成。

(2)背景是袁世凯上台后,排斥异己,建立完全听命于他的内阁;同时,随着形势的剧变,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有关。因为当时袁世凯的独裁野心已开始暴露。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黄兴当时负责南京留守府。袁世凯以财政“消耗过巨”为借口,大量裁撤南方的革命军。黄兴被迫一次就遣散了十几万军队。袁世凯的裁军命令也遭到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当时就有人深刻地指出:“军队都不可裁撤,否则后悔莫及,等到袁世凯真个要做皇帝时,你们想再招许多兵也来不及了。”其中以湖北的张振武、方维抵制最力,他们对裁军命令多次“抗命不遵”,引起袁世凯的极端痛恨,袁世凯勾结黎元洪,将张、方二人骗到北京暗杀,以剪除异己。

材料2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收买凶手,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准备北上参加竞选的宋教仁,史称“宋教仁案”。

材料3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在递交“二十一条”时,对袁世凯说:“若开诚交涉,则日本希望贵大总统再高升一步。”袁世凯称帝心切,急于取得日本的支持,于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在日本的最后通牒下,签字接受“二十一条”。

材料4为了称帝,袁世凯费尽心机。他授意他的法律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一篇名为《共和与君主论》的文章,诬蔑中国“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因此,“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由于袁世凯的示意,1915年秋,杨度等人出面组织了“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大肆活动。为混淆视听,袁世凯让各地代表组成“国民代表大会”,来决定国体。在袁世凯爪牙的操纵下,各省代表1993人全部投票赞成君主立宪制。各省的“推戴书”上一律写有:“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的字样。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袁世凯的罪恶活动,并简要评价。要求:表述成文,字数不超过180字。

参考答案:袁世凯裁撤革命军,刺杀宋教仁,剪除异己,其目的是建立他的反动独裁统治。为了求得日本支持他称帝,竞不惜出卖国家主权,签字接受“二十一条”。为了称帝,大耍阴谋手段,制造舆论,欺骗民众,大肆鼓吹复辟帝制。袁世凯的这一罪行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文献资料导读

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节录)

文自束发受书,知忧国家,抱持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始终不替;所与游者,亦类为守死善道之士。民国成立,五族共和,方幸其目的之达。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兵(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若夫今后敷设之方,则当其事者所宜一切根据正确之民意,乃克有济。文自审立身行事,早为天下共见,末俗争夺权利之念,殆不待戒而已除。惟忠于所信之主义,则初不为生死祸福而少有屈挠。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

按:该材料集中反映了孙中山主张讨袁的目的,通过对该材料的分析能更加加深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的认识。在材料中,孙中山明确指出,他之所以反袁是因为袁世凯“推翻民国”;推翻袁世凯之后,他将“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这都表明他的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

相关阅读

秦朝的统治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秦朝的统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秦朝的疆域;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进行“材料解析”的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教学要点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措施及经过

3.秦朝的疆域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三、秦末农民战争

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

3.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讲授两课时。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二、在讲述本章引言时,注意强调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在当时世界的地位,以激发学生探求这一时期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秦朝的统一”一目,教材分四段作了说明。1.统一的历史条件;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措施及过程;3.秦朝的疆域;4.统一的历史意义。

1.统一的历史条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商鞅变法,强调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然后具体分析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时,具备的实现统一的三个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②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措施及过程。教材介绍了嬴政掌权(公元前238年)后采取的两个方面的措施:①搜罗任用外来人才;②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

关于统一的过程,教材从灭六国、平越族、击匈奴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述。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予以了解。对于秦长城的修筑及意义,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作具体了解。教师须强调长城的修筑“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起到一定的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长城基本与农牧分界线吻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最后点明,秦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3.秦朝的疆域。让学生对照《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教师指出,在这辽阔的疆域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人。以此印证“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教材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师可强调指出: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目,教材先概述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以咸阳为都城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指出秦朝颁布加强中央集权政策措施的目的。然后,具体介绍了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分析了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1.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政治方面。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中包含三层意思:①皇帝称号的由来(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及为何称“始皇帝”(见注释);②皇帝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③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卿”(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三公”的名称、职责;“九卿”及分掌的事务)。②地方实行郡县制(让学生理解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意义在于打破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同时要了解郡、县、乡、里这些机构的职责)。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①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②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教师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对秦律的介绍及教材引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节录)。

经济方面。教材介绍了四项措施: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第二,统一度量衡;第三,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教师在讲述“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时,要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封建政权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巩固其统治。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小字部分关于秦朝依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不必讲解。讲“统一度量衡”时,可让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在介绍统一度量衡的情况后,指出它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讲到“统一货币”时,可让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讲到“统一车轨、驰道”时,教师可介绍秦修筑驰道的情况,指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6尺等于1.5m。“车同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化方面。教材介绍了三点措施及其作用。

第一,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教师应指出,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第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关于焚书坑儒的情况,初中已学过,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即可。在分析其作用时,一方面要肯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行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毁灭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第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就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官吏)。秦朝只许官府办学,又规定了统一学习的内容,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教材从两个方面予以说明。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消极方面: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五、“秦末农民战争”一目,教材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3.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教材分四点作了介绍:第一,徭役繁重,大量人口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第二,刑罚严酷,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第三,赋税十分沉重,除田租、户赋外,还有种种苛捐杂税。第四,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讲完上述四点后,教师指出,由于秦王朝的这些暴政,弄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导致了一场大规模农民战争。

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教材分二段作了介绍:①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及其失败。分四层意思:a.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b.起义军队伍迅速壮大,并在陈建立张楚政权;c.吴广、陈胜兵败被害;d.反秦起义由刘邦、项羽领导继续进行。②刘邦、项羽领导起义军推翻秦朝。分两个层次:a.秦统治集团内讧,赵高杀秦二世,子婴被立为秦王;b.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教师在讲述农民战争经过时,可利用《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让学生了解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义的地点和进军路线。对于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赵高等人的情况及巨鹿之战等,因学生初中已学过,教师适当点及即可,不必过多讲述。

3.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教材从直接意义与间接意义两个方面作了阐述,其中包含五个要点:①直接意义,含两个要点:a.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b.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②间接意义含二个要点:a.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b.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于教材对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讲得简要明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即可,不必再作引申发挥。但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生产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秦朝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因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解放了“刑徒”,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就保护和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其正义性与进步性是不容置疑的。从而理解掌握,“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六、教师在讲完新课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评价秦始皇”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给秦始皇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七、教师在讲授本节教材时,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理解:①秦朝的统一具备客观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加上徭役赋税繁重,法律的严酷等,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由此灭亡;③秦朝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

秦朝的统治复习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标志、疆域、意义及覆灭?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各方面的具体措施。

3、如何评价秦的统一;评价秦始皇;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社会基础:的提高。之间、之间联系加强。

②人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

①秦国变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②赢政广用,部署统一全国的和。

①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掉。

②统一,加强对的统治。

③击退,取得。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局面,符合的要求。

②为我国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为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提供了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皇权:至高无上。凡、、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

御史大夫:掌,下达,兼理。

太尉:管理。

地方:实行制,县下设、等基层行政组织。

制订:参照,制订秦律,通行全国。

评价:集中体现了意志,对后世律令制订很有影响。

措施①承认,纳税。

②统一。

③统一:以秦国钱为统一货币。

④统一、修。

 ①:以为标准字体,后又流行更简易的。

②,加强控制。

③;教育只能官府办,严禁私学,实行政策。

①加强了。有利于发展;

②对祖国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以及形成以族为主体的

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人民处境。

①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筑、

戍边塞,修驰道,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大量人口脱离生产。

②严酷: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

③沉重:有田租,有户赋,还有苛捐杂税。

④: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爆发:、发动,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不久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结果:刘邦军至咸阳附近,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②推翻了沉重打击了,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政策。

③为汉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评述这一史学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2:(西汉人严安说:秦灭六国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史记》

材料3: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乱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秦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

(2)依据材料3,指出作者的着眼点和思想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法治。法家的这些学说为秦始皇所采用,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并以严刑酷法镇压人民的反抗,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6分)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实施“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和劳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秦朝实行苛政、重役、酷法,违背了孟子的思想,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为农民起义推翻。费正清的观点符合秦朝的历史,是正确的。(4分)

(1)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举措暴众,用刑太极是秦失天下的主要原因。(5分)

(2)着眼点:用秦亡的教训告诫西汉统治者,劝其休养生息,以巩固统治。(3分)

思想特征:无为。(2分)

东汉的统治


教学建议

关于秦汉时期的三次农民起义

在中国古代史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两大方面。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这种矛盾也随之发展,有时激烈,有时缓和。其激烈时就导致爆发农民起义。秦汉时期有三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草菅人命;新朝的绿林、赤眉起义是由于王莽改制失败激化了阶级矛盾;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因为外戚。

宦官交替专极致使社会无比黑暗。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农民战争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从反暴政起义到流民起义,再到黄巾起义有组织有准备的发动,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但这三次农民起义充分显示了人民的力量。前两次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王朝,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后一次虽被东汉政府和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而失败,但它瓦解了东汉政权。

三次农民战争都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因为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往往能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也就是部分调整生产关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缓和阶级矛盾,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豪强地主的特权

东汉时期,随着豪族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也空前加强。东汉官吏的选举,基本上与西汉相同。一是察举,每年由地方举孝谦和茂才。这是定期的。另一是征辟。是不定期的。征就是由皇帝下诏特举。辟是二千石以上大臣自己可以聘人做手下的属官,叫辟诏。这些办法在东汉初实行时还注意德才,参考门第,但很快就不讲德才,主要看门第了。章帝时韦彪上书指出当时的选举不重视德才,纯粹按门第,建议以后选举“不可纯以阀阅为先”。顺帝时,官吏李固指出:“今之进者,唯财与力”。当时地方推举的孝廉茂才多出自豪族。征辟更是如此。辟的大权属公卿大臣和二千石,他们所辟的人都是豪族地主出身。当时郡守下面的属官一定要聘请当地的豪族来担任,结果出现了郡守往往无实权,而实权却控制在豪族地主出身的属吏手中。由于选举凭门第,因此豪族地主垄断了仕途,把持各级政权,累世做高官。

由于选举被豪强大族垄断,一般地主要做官必须投靠他们,而上层豪族为了扩充势力,也拉拢一般地主,因此,出现了一个依靠豪族的特殊价层——门生、故吏。门生,本指师徒授业关系,直接授业的叫弟子,间接授业的称门生。后来,凡是投靠豪族的也称门生,门生变为政治关系了。实际并不授业,有的为主人服各种杂役,有的用钱贿赂,即可挂名为门生。做门生就有了做官的希望。故吏,指被公卿或郡守辟为属吏的人。他们被举主推荐,要报知遇之恩。主人死后,门生、故吏要服丧三年,主人犯法,门生故吏也随着免官,主人犯罪流放,门生故吏相随而去。这样,门生、故吏与主人的关系,政治上形成君臣关系,感情上形成父子关系,这就出现了两重君臣关系,反映专制制度在东汉削弱了,豪强势力发展起来了。

东汉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出现一些累世专攻儒术,世代熟悉儒家经典的家族,他们的成员通过经学入仕,世代盘踞封建政府的重要职务,形成一些累世公卿的望族,在政府中拥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如弘农豪族大官僚杨宝,于西汉传授欧阳《尚书》,杨宝之子杨震东汉时官至司徒,杨震子孙杨秉、杨赐、杨彪,四世均以传“家学”同为三公官。汝南豪族大官僚袁安,因其祖父袁良传孟氏“易”自他以后四世有5人位至三公。这些世代做高官的豪族,称为世族地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东汉的外戚与宦官专权

外成与宦官专机是东汉中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它是东汉字制皇权加强和东汉政治腐败的产物。东汉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时期,外戚本身是豪强地主的代表。宦官专权则是皇权的寄生物或畸形演化。而且其出现又与皇帝年幼有关。所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实质是皇权和豪强地主斗争的反映。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他们一旦得势,便党同伐异,诛灭异己,互相残杀。外戚与宦官集团,都是极端腐朽的政治代表;特别是宦官,他们成长于深宫,心态畸变,一旦获得干政机会,则为害尤剧。他们的专权,造成了东汉政治的极端腐朽和黑暗。

光武中兴

刘秀更始三年(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4年,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措施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室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光武中兴;王景治理黄河;杜诗发明水排;豪强地主享有特权;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经过、特点和意义。

通过对西汉末年农民战争以及东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光武中兴等历史事实的讲述,引导学生思考东汉出现光武中兴局面的具体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是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统治者调整政策,才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局面,从而培养学生联系地看历史事实,提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内在规律的能力。

通过对东汉前期由于西汉末年农民战争的推动,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出现“光武中兴”以及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瓦解了东汉政权等具体历史事实的讲述,说明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东汉时期,豪强地主阶级势力膨胀成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等历史事实的讲述,说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典型例题

例1较之秦末农民战争,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有()

①创立宗教组织②反对暴政

③推翻了封建王朝④口号中秘约起义时间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分析:凡对两次起义的概况基本了解的同学,经过比较后就能找出正确答案C。在封建社会里,把人间的呼声变成天国的号令,其动员作用比一般的宣传大得多。披着宗教外衣的斗争口号和预言,鼓舞了农民的斗争意志,加强了农民的信心和勇气。黄巾起义领导人张角就是为此目的而通过创立并宣传“太平道”来动员、发动群众的。

例2“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光武帝在位时,令郡县检核田地,这两个地区竟没人敢认真执行。反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连年战争实无田地可言B豪强地主多为功臣皇亲

C地方官吏大多贪污腐败D检核制度早已形同虚设

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一方面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另一个方面必须掌握东汉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即豪强势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上述这种现象的产生,所以正确答案:B

例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措施()

A.释放奴隶B.田租连续十二年全免

C.让士兵复员生产 D.废除苛酷的刑法

分析: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该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汉文帝、汉景帝与光武帝的恢复发展经济措施的掌握。此题中有关奴婢、田租、士兵复员、刑法等在光武帝实施的政策中都有涉及。但仔细审题会发现,在田租上,光武帝是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政策,而连续12年全免田租是汉文帝的政策。所以正确答案是“B”。

做此类题要注意审题看清题干要求。比较容易失误的不是复习中不充分,而是习惯选择正确项思维模式,把本题中的“不属于”往往看成是属于,看到哪一项是正确的,立刻就写上了,就不管后面的选项以致失分。

例4阅读以下材料

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被后人称为“后起之秀”,他推翻王莽新朝,恢复汉室,励精图治,营造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他少怀大志,乘绿林、赤眉起义之机,顺应时势,进入义军,逐步掌握领导权,积极网罗人才,依靠“南阳二十八宿”豪强地主集团,横扫六合,纵横天下,权柄中央,治理社稷,成为一代圣明君主。

回答:

(l)概括材料的中心意义(限一句话)。

(2)什么是“南阳二十八宿”?此语是由什么隐含而来的?

(3)刘秀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圣明君主”?

(4)你怎样评价刘秀?

此题应根据所供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及其他有关知识来回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现把参考答案简述如下:

(l)该材料的中心意义是“光武帝刘秀是一代圣明君主”。(2)“南阳二十八宿”是河南南阳地区28位跟随刘秀征战的豪强地主出身的战将。此名称出自古代天文学划分的28星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表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3)刘秀能成为“一代圣明君主”的原因有:①顺应人民反抗王莽新朝的意向。②利用农民起义的有利机会。③以刘汉皇族后裔的身份,打起恢复汉室的旗号。④依靠豪强地主的力量。⑤适时调整了统治政策。(4)刘秀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建立了东汉王朝,安定了社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朝的统治


地位分析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有重大影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政权,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三百多年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进步。它所开创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着空前辽阔的疆域,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对后世影响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思路
教学中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积极的设问,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分析元朝统一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重点分析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阿保机、阿骨打一样,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至今仍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尊崇和全国人民的敬重。他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并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对蒙古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学习这一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还可以学习到成吉思汗个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各个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因此,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的建立,巩固了中央集权,能够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行省制度被后来的明清所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学习这一内容使学生认识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进一步认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的关系的认识。这表面上是自相矛盾的,既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去认识元朝的统一,又要体会和学习文天祥身上体现的崇高气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学生理解有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首先,结合教材有关资料,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蒙古各部在统一之前的社会状况,使学生明白,统一是人民的愿望,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清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经过。学生阅读教材61页小字部分,了解和体会成吉思汗的个人品质。
最后,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的贡献。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行省制度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结合元朝疆域地图,指出当时的主要行省,特别是边疆地区的一些行省,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特别是元朝对台湾和西藏地区的管辖。
关于“民族融合”,教材介绍的比较充分,不必补充过多内容,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概括出元朝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并思考“为什么说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教师最后指出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元朝统一全国:首先,结合电子地图,介绍蒙古(元)统一全国的经过。然后,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述元朝的建立,明确相关时间、人物和地点,注意区分元朝建立、南宋灭亡和元朝统一的不同时间。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难点突破方案
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的进步,而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军队抗元,表现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崇高气节,无疑是正义的。学生该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呢?
首先,用多媒体课件简述文天祥抗元的经过,并显示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利用文天祥的诗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引导学生联想与文天祥相似的人物——岳飞,请同学们用评价“岳飞抗金”的思路和方法,讨论并评价“文天祥抗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最后,教师指出认识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请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和运用。
课堂导入
导入一:(屏幕显示“成吉思汗”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他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起强大的蒙古政权,并通过西征南伐使蒙古族名扬天下,威振四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在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
导入二: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情况,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和元朝统一的意义,使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