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4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嘉禾一中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次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识记

理解JaB88.cOm

简单

应用

综合

运用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和主要成就

②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南巡谈话”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识记: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鞍钢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综合运用: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积极探索(经验)

严重失误(教训)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8年“总路线”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大跃进

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人民公社化运动

纠正农村工作“左”的错误

“文化大革命”

八字方针

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

积极探索(经验)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3—1956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变私有为公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1956年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背景:先进的制度,落后的经济

内容:①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①提出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纠正农村工作“左”的错误和八字方针

1960年——1965年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4)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5)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严重失误(教训)

1)1958年“总路线”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2)大跃进

提出过高的工农业发展指标,并付诸实施(大炼钢铁)。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过分提高农村的公有制,水平(“一大二公”)。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4)“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简单应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内容: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从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

内容:

①责任承包(将集体的耕地等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民;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生产;农民上缴相同数量的税费;其余产品由农民自由支配)

②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人民公社→乡镇政府;生产大队→村委会)

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识记:“南巡谈话”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内容为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提出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7年10月中共产党第十四次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理解: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国家选择这些地区兴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①靠近国际市场;②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③交通便利;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⑤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特点: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①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②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③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影响: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全国排头兵。②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简单应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①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②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③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相关阅读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次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识记

理解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早期农业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中国古代冶铸技术、丝织技术、制瓷技术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人、交子、商帮

√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一、识记:中国古代早期农业耕作方式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二、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一、识记:中国古代冶铸技术、丝织技术、制瓷技术成就

1.原始社会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司母戊鼎)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2.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青瓷;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五大名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3.距今五六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西周斜纹提花织物;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宋朝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识记:商人、交子、商帮

商人: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交子: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

商帮: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识记: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

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市镇增加,四大名镇形成:汉口、佛山、景德、朱仙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简单运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着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奴隶和庶民在贵族土地上集体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增加

过程: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发展趋势:土地兼并加剧(抑制兼并:均田制)

二.综合运用:“重农抑商”

首倡: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目的: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消极后果:强化了自然经济,但妨碍了国内市场扩大,自由劳动力形成和资金的积累,阻碍了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三、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

积极:具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消极: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历史Ⅱ)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为适应这个要求确立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

学情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初中也有涉及,即《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重点是在原有基础上,理解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浦东新区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深入领会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在掌握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后,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教学目标

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领会、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重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流程示意图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由教师简介)。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进行问题探究)。三、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本课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到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有何特点?学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们就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

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表现: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3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1“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3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1.创办: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学生阅读P58学思之窗,回答思考题:1.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3: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

3.影响:

(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4:1979年4月,在讨论经济特区名称问题时,邓小平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回答“陕甘宁就是特区”的含义是什么?从地理位置、性质和作用三个方面比较两种特区的异同。

过渡: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于是,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继经济特区后,我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开放: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5: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

(1)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开放: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结果: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6:阅读P59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思考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3)意义:

①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②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小结: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出口创汇的基地。开放区的目的是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建立:

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

a.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c.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三、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目的:

(1)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3)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时间: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7:浦东开发的条件是什么?

3、意义:

(1)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2)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8: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

9: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的主要区别

四、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0: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分别指的什么?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改革与开放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的两个车轮,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共同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背景

过程

特点

新发展

经济特区的创办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国际方面

国内方面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应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如比较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和现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地区都在东南沿海及长三角地区,同时总结具有共性的原因各是什么。课文中关于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深圳、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巨大差异等,非常有限,也相对抽象,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岸区南坪地区和北部新区经开园)或两江新区去实地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切身体会。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了解“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建设成就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作用: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理解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

(1)、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大跃进”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上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农村公有化程度高、集中管理、大锅饭。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1978年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加企业的活力,把企业搞活。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江苏的有南通和连云港.

3、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1992年,十四大召开,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

3、1997年,十五大主要决定:经济上: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思想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进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程内容标准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程内容标准分析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巨变。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紧接着,进行“一化三改”,即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到1956年,我们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说明,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内容标准要求通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二十年可以分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从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我们党在处理这两大问题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重大的失误。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56年秋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4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开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6月8日党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但在反右斗争中,我们党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年初到1960年秋,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是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20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路线,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会议针对过去的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会议指出:现行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大力精简各级行政机构;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解决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问题,从而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整个经济普遍地蓬勃发展。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审议并通过了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根据一些地方农民的创造,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肯定包括“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在内的多种具体形式。这样,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蓬勃开展,随后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标准要求通过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发展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的谈话,对消除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但对其性质仍未作结论。文件还进一步放宽政策,认为凡是有利于鼓励生产者最大限度地关心集体生产,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在文件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各种联产责任制迅速发展,特别是“双包”责任制很快发展成为各种联产责任制形式中的主要形式。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会议纪要》对“双包”责任制的性质给予明确的结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责任制形式,它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农村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其主要形式就是人们所总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底,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80%以上。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每一个经济细胞都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长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年到现在。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再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4.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其要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经济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内容标准要求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是我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有效地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地建立起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并举的外向型经济。创办经济特区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金、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以及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试验。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区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浦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增光添彩。这一切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英明的、正确的。让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979年11月,邓小平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概念。在1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从三个方面着手的。一是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把各种经济活动建立在等价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使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逐步由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过渡。三是逐步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使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融为一体并覆盖全部经济活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有效的管理。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我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文章来源:http://www.jab88.com/j/93008.html

上一篇:31曹冲称象 下一篇:荷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