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精品教案

小学精品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精品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精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的过程,探寻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协约国军队的反攻;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理解:美国为捞取战胜国的地位、争夺战后世界领导权,参加大战;俄国由于战争引起了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3、要求学生把握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史料分析美国参战和俄国退出大战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德国乃至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探讨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问题。

2、由于美国参战,改变了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力量的均势,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简要介绍了1917~1918年的战局: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协约国军队的反攻,德国投降;简要分析了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917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经拼杀得筋疲力尽,美国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积贫积弱的中国也被卷入了这场帝国主义的战争中。俄国因为战争引起了革命,退出了大战。德国改变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加紧在西线进攻,但为协约国军所阻挡;美军的参战更使德军无力抵抗。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提问导入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所学知识,即经过1914~1916两年多的血战,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都已元气大伤。这时,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为协约国取胜增加了筹码。

教材引文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时的就职演说。演说中隐含着美国想要介入战争的意思。

教师据此的学生提出题: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的参战:

(1)条件:以“中立”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自19世纪末开始,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到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l.69亿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区区116万美元,几近于无。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当时他们重点的债券就是借了40亿美元给英国,借了30亿美元给法国)。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特别是俄国已发生二月革命,一旦俄与德单独议和,退出战争,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100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不得不参战。

(2)借口: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

1917年1月16日,德国外长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公使发了下面这封电报,内称:“我们建议于2月1日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与此同时,我们将竭力使美国保持中立。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建议在下列基础上同墨西哥联合:(1)协同作战;(2)共同缔结和平……”即引诱墨西哥参战,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宣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报酬,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等三州。这就是著名的“齐默尔曼电报”,遗憾的是电报刚一发出,英国海军部的情报机构就截获并破译了这份电报。英国当局认为,协约国已稳操胜券。

2月1日,德国按计划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中立国船只也不能幸免,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两天后,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同德国断交。对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美国认为“这意味着战争”。自2月3日至4月6日,德国潜艇击沉了10艘美国船只,这为美国参战提供了口实。

英国设法要让美国参战。它把齐默尔曼电报透露给美国驻英大使。后者立即报告了国务院。威尔逊总统大为震惊。3月1日,美国各报刊都刊登了电报的全文。众议院以403票对13票的优势通过了武装商船的议案,但参议院对电报的真伪持怀疑态度。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齐默尔曼在舆论压力之下承认电报是真的,参议院便完全消除了怀疑。

齐默尔曼电报煽起了美国人参战的情绪。过去,美国人因远离战火,对战局并不关心。现在,他们发现,德国人即将在美国领土上燃起战火,一场遥远的战争突然变成了美国的战争。威尔逊总统声称,美国决定接受这种敌意的挑战。恰好,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击沉了英国邮船“卢西塔尼亚”号,数百美国人遇难。国会通过了宣战决议,美国参战。同齐默尔曼的预计相反,墨西哥并没有向美国宣战。几十万美国生力军开赴欧洲战场,为协约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

美国参战前的“中立”,只不过是为了发战争财和等待参战的最好时机。1917年,战争已近尾声,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竭,美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1918年1月,大战即将结束前,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4)参战: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5)影响:

①壮大了协约国的阵营。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如中国等国也纷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②军事上对协约国的直接援助。在1917年6月,美国派出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控制了德国海军的活动,美国海军参战是使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失败的重要原因。美国参战时,陆军只有30万人,但在1917年5月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迅速把军队增加到300万,并把200万大军派往欧洲前线。

③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最后是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大量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共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2、中国的参战:

(1)时间:1917年北洋军阀向同盟国宣战

(2)影响:大批中国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牺牲。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教材提到的“府院之争”,并分析其实质。然后进一步深化教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参加了大战。请思考,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战争?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3、俄国退出大战:

(1)原因:战争引起革命——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战争给各交战国带来普遍的灾难和破坏。在腐朽落后的俄国,各种矛盾更为突出。俄国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在对德战争中屡遭败绩。1914年侵入东普鲁士的俄军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第二年,当俄军面对德奥的强大进攻向后退却时,出现了大溃败,帝国人口最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丢给了同盟国。俄国再也没有从军事失败中恢复过来,它完全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引起了革命。1917年俄国相继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通过《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提议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918年1月24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

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任没有停止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苏俄党中央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对于《布列斯特和约》,史学界分歧很大。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4、意大利的参战:1915年5月

教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意大利本来是同盟国集团之一,但大战开始后意大利并未参加同盟国集团作战,反而于1915年4月与协约国签订了秘密的伦敦条约,于一个月后宣战。这个条约规定,作为对协约国军事援助的报偿,将给予意大利以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部分和希腊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群岛。还允许意大利扩大其非洲的殖民地和参预瓜分奥斯曼帝国。这就是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的主要原因。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军在西线的进攻:五次进攻均遭失败

1918年,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以为有机可乘,东线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就从东线调出兵力集中于西线,企图在美国军队调到欧洲之前打败英法,尽早结束战争。同盟国在物资供应和兵员补充上都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困境,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它们发动的几次进攻不过是孤注一掷的最后挣扎。从3月到7月,德军倾其全力在西线发动五次进攻,均遭失败,损失70万人,元气丧尽,再也无力发起进攻。

2、协约国的反攻:

(1)条件:①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协调行动;②美国援军陆续到达法国,英帝国自治领的军队开往前线,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2)反攻:

①协约国军队相继占领德军三个突出部:马恩河突出地带、亚眠突出地带、圣米耶尔突出地带。

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进到马恩河一线。8月,以英军为主的联军发起了对亚眠突出地带的进攻。在英军的强大攻势下,驻守该地的德军六七个师全军覆没,成为“这次大战史上德军最黑暗的日子”。英法军队在亚眠战役中的胜利使协约国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它标志着德国军事失败的开始。9月,德军撤至德法边境上的“兴登堡防线”,亚眠突出地带失守。美军则轻取圣米耶尔突出地带。这样,从7月中旬到9月中旬,经过两个月的战斗,协约国军队占领了德军的三个突出部。此后,联军在军事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

②突破“兴登堡防线”:1918年9月

③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

随着德军在西线的崩溃,协约国军在巴尔干战线也开始了反攻,突破了保加利亚的防线,保加利亚宣布投降。它的溃败,使同盟国的整个阵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土耳其这时也是岌岌可危。英军在巴勒斯坦击溃了土军,土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士兵自动放弃阵地,拒绝作战。土耳其素丹投降,10月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国内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非德意志民族纷纷宣布独立。奥地利于11月签订了停战协定,无条件投降。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1)基尔水兵起义(1918.10)揭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

(2)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兰;(1918.11)

(3)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宣布投降。(贡比涅森林)

由于土、保、奥匈的投降,德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局面。在西线战场上,德军节节败退,蒙受很大损失。9月底,德军统帅部已经在国会要求结束战争。由于协约国不愿意让德皇作为谈判对手,德皇又不想退位,遂改组政府,同协约国谈判。德军统帅部企图利用谈判机会进行军事冒险,10月30日命令海军出海与协约国海军决战,遭到水兵拒绝。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影响到全国,许多城市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10日,德皇被迫退位,逃亡荷兰。次日,德国代表在巴黎以东的贡比涅森林联军司令福煦的列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贡比涅森林里的报复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在协约国的强大攻势下,同盟国集团众叛亲离,德军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1918年9月29日兴登堡、鲁登道夫在御前会议上发表声明,德军已不能继续抵抗,要求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德国致电美总统威尔逊,接受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11月11日,德国派出以外交大臣埃尔茨伯格为团长的求和代表团,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的行军专列上签署了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上午十一点,在贡比涅森林上空,协约国军队以鸣炮101响,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取得最后胜利。

大战后,法国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把1918年福煦元帅接受德国投降书的车厢作为展品存放在巴黎博物馆内,供人观瞻。这一举动可气煞了一心得想当德意志第三帝国皇帝的希特勒。大战时只是个下士班长头衔的希特勒,认为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是优等的日耳曼民族的奇耻大辱。而法国把德国签订投降书的车厢放在博物馆里作为展览,更使优等民族丧尽了“面子”。为此,他处心积虑,伺机报复。

这一天终于等来了。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签署了一项“黄色方案””,即进攻西欧的第6号作战指令,目标在短期内彻底打败法国和英国。1940年6月14日,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突入法国,一举占领了巴黎。6月17日以卖国贼贝当为首组成的新内阁宣布停止抵抗,向德国求和。6月22日,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求和代表团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希特勒为了报复法国,以牙还牙,把法国签订投降书的地点选在贡比涅森林,又把原福煦元帅接受德国投降书的车厢特从法国博物馆里运来,在车厢里德国代表团得意洋洋地接过法国代表团递交的投降书。从此,法国落在法西斯德国的铁蹄之下,长达五年之久。

希特勒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固然可恶;但法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姑息养奸,如今沦为法西斯德国的“阶下囚”,自食其果。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同盟国战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经济实力对比: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战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特别是经济力量的比拼。同盟国集团中只有德国算得上是工业强国,余下的奥、保、土三国工业都很落后。德国军官考察了奥匈军队装备状况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在与僵尸结盟”。大战爆发前,德奥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百分比为19.2%;英法两国虽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发展落后于德国,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再加上沙俄,三国在大战爆发前,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百分比为27.9%,胜过德奥集团。

德奥在开战前陆军人数达623万,英、法、俄三国则达873万人,并拥有占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英法舰队可以对德奥实行封锁,断绝它们的海外联系。

从战争的后备力量看,德、奥、保、土四国人口为1.45亿,英、法、俄加上后来投向协约国的意大利人口共达2.88亿;同盟国集团所能支配的只有本国的资源和用战争手段夺取的被占领国家的资源,而协约国能广泛利用殖民地和中立国的资源,利于长期作战。

在美国参战前,英国的海上封锁,成功地遏制了德奥集团从美国取得各种急需物资。使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猛跌,几至于无,与协约国的贸易量却增加了三倍。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在一起后,再不能隔岸观火,而是伺机参战。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它的参战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大量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共达350亿美元。这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2、军事战略:同盟国集团低估了对手实力,战略失误明显。

德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力图避免两线作战,打算速战速决,因此制定了“施里芬计划”。但这一战略过低地估计了对手的实力,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战争爆发后,德军并没有完全按照“施里芬计划”行动,特别是施里芬一再强调要加强西线右翼的兵力,但却遭到削减;德国原以为对比利时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想到比军顽强抵抗,仅一座列日要塞就抵挡德军达12天之久;法军的抵抗也很顽强,并迅速从法德边境回撤布防;东线俄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动员;英军也很快参战。这一切都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决定了德国速决战的破产。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国内因素: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社会矛盾加剧。

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加明显。大战在经济上造成极大破坏,大批农民应征入伍,导致许多土地荒芜,农产品和畜产品普遍减产,物价却节节上升。1916~1917年的严冬更是雪上加霜,德国城市居民只能靠蔓菁充饥,许多人因冻饿而死。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境内的非德意志民族出现了独立运动,匈牙利单独与协约国媾和,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则以基尔港水兵起义为开端,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4、国际因素: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战争初期,日本参加协约国一方,出兵占领了中国的青岛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使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意大利本是同盟国成员,但在大战爆发后,意大利背弃了盟约,宣布中立。它同时在两个交战集团之间讨价还价,以获取更高的报酬。由于意大利所希望获得的领土大多属于德奥集团或中立国,与协约国不存在直接冲突,1915年4月,协约国同意大利签订《伦敦密约》,同意了意大利的领土要求,英国还答应给意大利贷款5000万英镑作为参战费用。5月,意大利撕毁三国同盟条约,加入协约国作战,在背后捅了同盟国一刀。

1914年一战爆发,参战的法英等国劳力匮乏,为此,于1916年与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签定了招募华工契约,在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等省共招募14万华工,大部分为山东人。他们都被派到工厂、农田、矿山及港口干苦力活。其中9.6万人被分配到英军,3.7万人由法军支配,1万人被借给了美国远征军。1917年8月,由于中国也对德宣战,这些华工被大批送往前线作战。据战后不完全统计,有近2万华工在艰苦的劳作中累死或病死、在德军的轰炸中遇难、在战场上阵亡或失踪。1920年,努瓦耶勒华工公墓在华工营地原址建成,占地一公顷的墓园里埋葬着842位华工的骨灰。在法国32个华工墓中,它的规模最大。

1917年,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协约国获得了大量兵力和作战物资的补充;在美国的带动下,一批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边,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回答: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的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提示: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美国参战。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一战中协约国阵营的变化、同盟国集团的崩溃及其失败的原因。

1917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经拼杀得精疲力竭,美国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积贫积弱的中国也被卷入了这场帝国主义大战中。俄国因为战争引起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德国改变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加紧在西线进攻,但为协约国军所阻挡;美军的参战更使德军无力抵抗。战争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是由其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

本课在“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一目中对意大利参战未作说明,这是教材的一个疏忽,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意大利本来是同盟国之一,但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并没有加入同盟国集团作战,而是于1915年加入了协约国集团作战,这实际上是利益驱使所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大战的本质特点。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答案提示: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从东线调出兵力集中于西线,企图在美国军队调到欧洲之前打败英法,但它发动的几次进攻均遭失败,元气丧尽,再也无力发起进攻。

协约国方面自美国参战后力量大大加强,逐渐掌握全部优势。向德军发动一连串反攻,经过两个月的战斗,军事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

随着德军在西线的崩溃,协约国军在巴尔干战线也开始了反攻,保加利亚宣布投降。土耳其也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奥地利无条件投降。

由于土、保、奥匈的投降,德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局面。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影响到全国,德皇被迫退位,逃亡荷兰,德国投降。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学习延伸:

阅读与思考:

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请思考:美国参战的目的真如威尔逊所说的那样吗?其真实的用意何在?

提示: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延伸阅读

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两个高峰的简要情况,知道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历程及运动内涵,知道三次印巴战争和四次中东战争的简要情况。理解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高涨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进而理解“第三世界”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三次印巴战争及四次中东战争,理解地区冲突的历史背景,并进而理解“第三世界”发展的艰难性。
2、技能:
解读文献,理解历史问题的技能。
解读地图,分析历史问题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解读“读图学史”中的两幅非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国境线特征的原因以及两张地图差别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当今“中东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过“源流际会”理解时政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了解战后民族独立浪潮的史事时,感悟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重要作用,感悟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学生在了解地区冲突的史事时,进一步认同两极格局不利于人类全球化发展进程的观念。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读图学史
非洲各国国境线特征:如几何图形,许多非依自然地势走向,而系人为分割而成。
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历史上,非洲大多数地区被欧美列强作为殖民地瓜分,形成人为划分的殖民地界线,从民族独立运动上看,二战后非洲各国的独立进程受到宗主国的阻挠与影响,加之非洲内部复杂的矛盾,使得国境线的划分痕迹重。
对比地图描述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大致情况: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回答:1、从地图上标注的独立时间来看,大多数非洲国家是二战后独立的;2、从地图上不同颜色的标注看,二战后非洲各国的独立分为三个阶段;3、从地图上60、70年代独立国家颜色占比看,60—70年代是非洲各国独立的最高峰,结合书中“非洲年”知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4、从两张地图的疆界划分来看,大致独立的国家是以殖民地疆界为国界的,西非的情况更为复杂些,从法属西非洲中独立出许多国家。总而言之,这一问题要引导学生从读图入手,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言必有据。
(二)练习与测评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津巴布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西索尔在二战结束后认为:“战争期间非洲人开始与世界各国人民有了世纪的来往。在生死搏斗中,他们互相认识。非洲人终于看到那些自诩文明礼貌,爱好和平的白人原来是怎样残杀别国人民的……这些都使非洲人在心理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在生死搏斗中,他们互相认识”指什么?
(2)文中所说心理上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指什么?这种心理上的“革命性的变化”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答:(1)“互相认识”指:二战期间,殖民地人民通过参加宗主国的军队,更客观地看待西方文明,增强了民族独立的信心,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而宗主国也认识到殖民地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逐渐意识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心理上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是殖民地人民参加各自宗主国的军队,在战争中增强了民族意识,认识到西方文明并不是不可战胜,并不是高高在上。这种心理上的“革命性的变化”在二战后导致民族独立浪潮的出现与发展。
2、被印尼总统苏加诺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是什么会议?该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该会议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该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亚非地区已出现一些新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面临共同的问题,包括如何巩固和推进民族独立运动以及友好合作促进发展等。
该会议的历史意义是:1、标志着亚非新兴国家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2、会议倡导的“万隆精神”是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反殖民反霸权斗争的思想武器和强大动力;3、亚非会议被看作“第三世界”兴起的里程碑。
(三)探索与争鸣
中东问题仍是当今世界地区冲突、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查找资料,了解两大地区冲突最新情况,并结合历史背景进一步理解之。
教师引导建议:
1、关于历史背景、渊源,课文中的小字部分已有概要性的叙述,教师可据此扩充,或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拓展阅读。
2、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近期关于中东问题的新闻,并要求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加以分析。总之,这个栏目的活动设计在方法论上的意义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过“源流际会”理解时政事件的方法。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式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2.能力要求:(1)通过对三民主义及其评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观。

3.情感目标:(1)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孙中山站在时代前列,“集全国之英俊”,成立全国革命政党——同盟会,发布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连续对清政府发动武装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2)通过对秋瑾、徐锡麟等献身革命事业英雄事迹的介绍,培养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和乐于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是重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难点分析: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是难点。教师应联系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讲清三民主义。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认识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1905年,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的成员,组建了全国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什么要创建同盟会?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同盟会的建立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找出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生:(阅读、讨论、回答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说明)同盟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革命时机日益成熟的形势下建立的。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不能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客观形势要求组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政党。下面,我们看一看同盟会是怎样成立的?考察一下同盟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阅读、思考同盟会建立的有关情况)

师:(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简要说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不同于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它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明确的章程和政治纲领;且具有全国的规模(出示《同盟会国内支部和分会分布》投影地图和电脑教学软件):有机关刊物《民报》。这些说明了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肩负起了领导全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使命。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师: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制定了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三民主义的含义。

生:(阅读教材,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

师:“鞑虏”这里指的是满族人。(设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仅仅是要赶走满族人,恢复汉人的统治吗?

生:(思考)

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其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主张独立,推翻“洋人的朝廷”,暗寓反帝的意愿。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的反帝旗帜不够鲜明,只是将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中于清政府的身上,而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师:(设问)“创立民国”是什么意思?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创立民国”,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创立民国”的主张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也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人君主政体的观念,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师:“平均地权”又是什么意思?孙中山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让学生阅读课文第77页文字材料,并思考)

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师:针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希望通过“核定地价”的办法,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进而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是难以实行的。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三民主义的评价

师: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纲的展开表述。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引导学生评价三民主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阅读、思考,发言中有不同的看法)

师:(归纳学生的观点)三民主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并试图用革命手段予以解决。它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个方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因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但是,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论战的起因

师:(启发学生回忆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的主张和观点)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

师: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已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站在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场上,成为保皇派。他们大肆攻击革命派,阻碍革命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2.论战的内容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楷体宇,掌握或了解论战的时间、主要阵地、焦点及具体情况)

生:(阅读,在课文上作标记)

师:(强调)革命派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是适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而康有为、梁启超在实践上已经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之后,仍然顽固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他们已成为阻碍革命发展的保皇派。革命派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什么?

生:(让一名学生朗读双方论战的三个主要问题)

师:应该指出,革命派在论战中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革命派在驳斥保皇派的革命将招致列强干涉的观点时,天真地认为:中国的革命绝不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还奢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赞助。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关于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论战中,革命派对于保皇派提出的革命将引起“内乱”以及诬蔑中国人民的反动言论,没有进行有力的批判。而且,革命派本身也存在着不信任劳动人民的倾向。因而不可能依靠劳动人民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在关于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论战中,革命派对于保皇派提出的“土地国有”为“夺富予贫”的指责,不但不敢予以有力的回击,反而进行极力辩解,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派对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妥协性。

3.论战的作用

师:这次论战起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情况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生:(回忆、阅读、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强调)前边讲过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而这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从历史的角度看,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关于斗争方式、斗争手段和政权形式之争。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师: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秋瑾》、《徐锡麟》并将几次起义的情况列成表格。项目包括:起义名称、领导人、时间、结果等)

生:(阅读、按要求列表)

师:(出示自制《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主要起义形势》投影地图或电脑教学软件,指图简介下列几次起义的情况)

1.萍浏醴起义

师: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生:(阅读、了解起义情况)

2.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

师:萍浏醴起义后不久,各地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让一名学生参照投影地图简介两次起义的情况)

生:(简介起义情况)

师:(适当补充秋瑾、徐锡麟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感人事迹,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黄花岗起义

师:在同盟会成立后的一系列反清起义中,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亭》)

生:(阅读、归纳起义概况)

师:广州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诸次起义中准备最为充分的一次。孙中山吸取了以往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前作了认真的准备工作。早在1910年,他就约集赵声、黄兴等在槟榔屿(今马来西亚)开会,制定起义计划;并亲赴欧、美各国在华侨中募款,支援起义;同盟会还在香港成立了“统筹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在广州还设立了30多个秘密据点;在起义前,同盟会还组织了“敢死队”,作为起义的中坚力量。如此充分的准备,其结果竟惨遭失败,其原因何在?

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归纳学生的发言)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同盟会领导上的软弱,他们始终没有深入群众做思想发动工作,对各地分散的群众斗争没有作必要的联系、组织和配合工作。最终导致起义的失败。然而,这次起义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孙中山先生对其做了高度评价,称这次起义与武昌起义具有同等的历史意义。这是为什么?

生:(引导学生阅读楷体字)

师:(视学生的解释情况,着重强调)这次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这次起义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除了奏报朝廷外,还三次电告各省督抚,建议他们小心防范。此后,各省官员只要一听到革命党起事,就惊恐万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也更加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这次起义失败后不到半年,武昌起义便爆发了。可以说,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和武昌起义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

小结

师:请大家依据板书归纳本节内容。

生:(思考、归纳、回答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小结)(略)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同盟会的建立;同盟会的性质和政治纲领;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2.通过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对于同盟会发动和领导的武装起义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同盟会的性质及其初期活动。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及其评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民主革命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正义之声,而保皇派反对革命的观点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族利益的不义之言。
3.通过对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摧毁一个旧制度需要经过艰苦斗争,是要付出鲜血和生命代价的。学习革命党人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如何挽救民族命运、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的国家。中国社会各阶层先后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革命任务落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肩上。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相继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鼓舞了全国人民,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重点分析

①同盟会的建立是重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解和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

②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重点。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公开提出摆脱民族危机、建立符合本阶级要求的国家的设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学习和掌握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及失败原因的理解。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同盟会的建立”:

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背景: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b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c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d革命形势的迫切需要(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然后教师分析政纲(参见下文)。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其意义(学生分析,教师补充):从同盟会的规模、领导机构、组织形式、政治纲领、人员构成可以看出,它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建议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掌握16字政纲,然后教师重点讲清其涵义。第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暗寓了反帝意愿。需强调:“反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族人;“反帝”旗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于其代理人满族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第二,“创立民国”,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需强调:这一主张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也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人君主政体的观念,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第三,“平均地权”,孙中山想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教师需强调:这种通过“核定地价”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来解决土地问题,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要求的。这16字政纲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详见“难点突破方案”)。

难点分析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是难点。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他们难于理解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教师应联系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讲清三民主义。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认识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三民主义”概念及涵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光复汉族的主权国家。“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土地国有制的土地纲领。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教师突出说明:从字面上看,它与兴中会的纲领没有两样,但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一,孙中山把反对清朝统治同反对帝国主义瓜分的斗争结合起来,指出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其二,孙中山把“驱除鞑虏”的民族斗争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满族统治者。“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最重要的发展,也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社会革命的主张。“核定地价”的办法及后来提出的“土地国有”政策,反映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包含着逐步取消封建土地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要求。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其内容明确:①进步性。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因而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也就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重点:①同盟会的建立;②同盟会的政纲。

难点: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等内容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引入本课主题。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关于“同盟会的建立”,教师首先介绍背景,然后要求学生从规模、领导机构、组织形式、政治纲领、人员构成几个方面分析中国同盟会与兴中会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同盟会的政纲”,教师首先提示学生记住这16字政纲,然后由教师分析16字政纲的涵义。这16字政纲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详见“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三民主义及其评价”,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三民主义”概念及涵义。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最后,明确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详见“难突破方案”)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关于“论战的起因”,教师讲明背景(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已成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却站到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立场上,成为保皇派,对革命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之后,对康、梁在历史上曾起过的进步作用略加概述,培养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

关于“论战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论战的三个焦点,明确双方观点之差别。

关于“论战的作用”,在明确论战的结果后,提醒学生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革命派在这次论战中的功过(革命派要求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论战中,革命派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在“民族革命”问题上,回避了帝国主义必然干涉、破坏被压迫民族革命运动的反动本性,不利于人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警惕)。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关于“萍浏醴起义”,教师重点强调它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关于“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不做要求,只了解概貌。

关于“黄花岗起义”,教师重点强调:第一,这次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诸次起义中有充分准备的一次,孙中山吸取以往起义失败的教训,起义前,领导做了三项准备工作:首先他到欧美华侨中募款,支援起义;其次,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会;另外组织了“敢死队”作为中坚力量。第二,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同盟会领导上的软弱,始终没深入群众做思想发动,对各地分散的群众斗争,也没联系、组织和配合,使起义陷于孤立而失败。第三,起义的影响,补充说明它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使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成为人心所向,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课结束后,让学生整理中国同盟会1905~1911年的活动。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比较中国同盟会与兴中会的区别,整理中国同盟会1905~1911年的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分析相关问题,补充相关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同盟会的建立

2.同盟会的政纲

3.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论战的起因

2.论战的内容

3.论战的作用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萍浏醴起义

2.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

3.黄花岗起义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了解欧盟的发展历程,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3、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重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历程

难点: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本课教材围绕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重点介绍了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整体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和主要趋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依据课标在操作层面上应将“欧洲联盟”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而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作为教学的两个辅点内容,力求在一个中心上深入,在两个辅点上拓展。本单元教学内容和义务教育初、高中历史和高中政治的联系比较密切。要利用旧知识的回忆,借助世界政治地图,深化认识,提高概括能力。同时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

一、欧盟的发展过程

1、欧共体的建立(经济实体)(1)1951年成立,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57年签定《》建立欧和,《罗马条约》的签定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1967年,将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2、欧洲联盟的成立(政治实体)

(1)1992年,欧共体12过签署《》,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2)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过渡。

(3)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成立的意义:

(1)对欧洲:。(2)对世界:。

思考探究

1、结合下列材料和问题分析:欧洲为什么能走向联合?

必要性:二战”后西欧的经济状况如何?“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临怎样的危险?

可能性:德、法两国为什么积怨?又怎样抛弃前怨携手合作?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200多年前,法国文学家雨果就满怀深情地希望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确有人试图实现欧洲的统一,例如拿破仑就曾经统一了欧洲大部分。但是1812年进攻俄国失败,随后在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会战先后失败,拿破仑统一欧洲的梦想破灭了。

C级2、欧元共分7种面值,即5、10、20、50、100、200和500欧元,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此外还描绘了欧盟的12颗五角星,它们充满活力,和谐地并存于当今的欧洲。纸币的反面是各类桥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各种门、窗、桥梁等图案分别体现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面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和洛可可式、铁式和玻璃式、现代派建筑风格。欧元硬币由8种面额组成,包括1、2、5、10、20、50欧分和1,2欧元,并具有一个统一的硬币正面和一个体现国家特征的硬币反面。

指导学生阅读P107“欧元”和上述材料,思考:通过“欧元”你想到了什么?3、从欧共体到欧盟,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性质上:内容上: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背景:(1);(2)。

2、过程: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宗旨:。

4、特点:(1)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2)世界上第一个由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5、作用:①。②。③推动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历程(1)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2)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同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名义加入。

2、宗旨:。

3、性质与特点:(1)性质:是一个。(2)特点:当今世界最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合作探究1:现代世界经济领域活跃着哪些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它们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各有什么特点?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有何弊端?

答案提示:1、(1)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和经济集团,还是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2、(1)冷战结束后,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2)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达到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1)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3)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4)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5)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

4、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合作的优惠措施只是针对成员国的,不利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欧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盟的前身是欧共B.欧洲联合经历了从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的演变

C.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集团组织

D.反映了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3.欧洲联盟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它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4.假如你是一位墨西哥的农民,2003年参加了由5万多人在首都举行的反对全球化浪潮的游行示威。你反对全球化浪潮的主要理由是①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获利者②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成本高等原因,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③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墨西哥,破坏了自然环境④发达国家对墨西哥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引发生态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进一步加强②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C ①②D ②④

6.2007年9月8日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下列关于APE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B.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中国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7.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

8.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是()

①从经济逐渐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②其规模不断扩大

③由政治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合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9.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样化趋势加强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④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A.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相关组织产生

CBBBCBCCDB

C级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1)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3分)亚太经合组织。(1分)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1分)

(2)“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1分)2001年。(1分)

(3)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分)

存在哪些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方面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答出一点即给1分)

建议: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