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05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实验的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培养: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思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的思想。科学品质: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科学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使学生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重点和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的理解及应用。探究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别写出实验室制备氢气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利用原子、分子的观点)

【探究新知】

[引入]由实验室制备氢气和氧气的两个文字表达式可以看出,用文字表达式写起来很麻烦,而且不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也无法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是否可用一个式子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呢?新的一章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我们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破裂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没有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呢?同学们可以猜测一下。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演示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结论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演示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结论2]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问题讨论]两个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问题讨论]①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②蜡烛燃烧后化为乌有,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100g水加热蒸发得到100g水蒸气,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2.注意: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中的“参加”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②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沉淀、气体等全部的生成物的质量。③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三不变

[练习]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无变化的是__________。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2.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混合物,A占25g,B有10g,C有5g,将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共热至反应停止后,发现容器内含有A为10g,B为21g,并有新物质D。求: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4.将4.6g某化合物放入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问这种化合物中含有哪几种元素?试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小结]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作业]课本P701、2

精选阅读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10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间及实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

2.能力培养: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突出表现。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文艺作品的分析,初步领会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就是西欧人在地理上取得重大发现的过程,它使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者,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又具有超乎寻常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实质和进步作用有所了解,还应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坚定自己积极投身先进文化事业的信念。要求学生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取得的成果,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后果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郑和远航等史实的穿插对比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对开辟新航路作出恰当评价。

贩运到欧洲而大获其利,这更坚定了他们去东方寻金的决心。但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15世纪前叶,东西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从小亚西亚出发,沿黑海、里海经过中亚到达中国和印度;第二条是经叙利亚、两河流域抵波斯湾,换海船前往印度和中国;第三条是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出红海,经印度洋去印度和中国。当时,红海以东和地中海一带的贸易,分别主要由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所垄断,后又被奥斯曼帝国所控制,它的统治情况如何呢?(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因此,在大西洋沿岸诸国的大商人迫切希望寻找到一条绕过地中海东部,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了吗?(学生看书答: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纪末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为组织大规模远航提供了条件,同时两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较发达,当时地圆学说在欧洲日益流行,意大利地理学家绘制的世界地图,把印度和中国画在大西洋对岸,并断定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直达东方。15世纪欧洲已能制造适于航海的多桅快速的大型帆船,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14世纪已普遍用于航海事业,使远航不至迷失方向。最先探寻新航路的是葡萄牙人。教师指图讲解: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方向是向东。

(1)1487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最南端。这是探寻新航路中的第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肯定由此向东航行可以到达亚洲,因此,就把这个地点称为"好望角",这次航行证明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是相通的,为达·伽马的探寻新航路准备了条件。

(2)1497年~1498年,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返航时,劫掠了大批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他们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也积极进行航海扩张,并且选择了西进的路线。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哥伦布直到死一直误认为自己所到的是印度。后来,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于是这个大陆就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4)第四位探寻新航路的是麦哲伦。他率领的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因饥渴而死去。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后,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从此,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联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这四次重要的远航,大都发生在15世纪末,在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也曾有过远航的壮举,可以请同学思考、对比世界史上的四次远航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在目的、规模、后果上有何不同?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

引导学生回顾14世纪~16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指出:这时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又一个标志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由此引入新课。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而提出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张;14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也首先出现在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他们渴求摆脱教会对于人的生活和思想束缚。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赞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学和理性。这种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思考问题的思潮被称为什么?(人文主义)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那它为什么被称为文艺复兴呢?文艺复兴表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哪两个?(文学和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诗人但丁)。但丁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他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以外,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都作了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02年,但丁被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他乡。但丁的作品很多,《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下面再看美术领域的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领域最著名的艺术家是谁?(达芬奇)达芬奇所画的人物和宗教故事,都是以现实人物为蓝本的,所歌颂的是人的现实美好的生活,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

15-16世纪,文艺复兴发展到欧洲的其他地方。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坛上的巨匠,西方文艺评论界把他同荷马、但丁和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莎士比亚毕生主要献身于戏剧事业,他的写作题材广泛,一身兼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作家,各方面都硕果累累,这一点超越了以前所有的悲剧家和喜剧家。与新旧交替时期的先驱但丁相对照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富于现实主义色彩,这也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正在深入,时代正在前进。莎士比亚与中国的大戏剧家汤显祖同处一个时代。

二、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日益扩大,西欧国家对黄金的渴望更加强烈。但是,西欧的贵重金属矿藏很少,开采也很慢,为了寻求黄金,欧洲人便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为什么呢?(《马可·波罗行纪》内容的影响)《马可·波罗行纪》中,把东方描写得富丽繁华,介绍中国和印度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对憧憬黄金的欧洲上层分子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到东方去寻求黄金。另一方面,欧洲贵族亲眼看到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把东方的珠宝、瓷器等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闯关卷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四单元单元综合闯关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闯关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绽开()嘶哑()()喉咙()汹涌()双瞳()沦丧()吹刮()

2.指出下列诗句没有比喻修辞的一项()(2分)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C.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像一片阳光。
D.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4分)
(1)所有使我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___________________,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3)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3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仿写:小时候,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下面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3分)
A.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纸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B.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来品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4分)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6.从表态方式上看,这首诗属于。(1分)

7.第一节诗中用了三个“轻轻的”,从修辞角度讲,可以看做 ,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8.第二至五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怎们的画面?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表达。(8分)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尾一节中两次出现“悄悄的”,在结构上与开头的“轻轻的”形成,在内容上。(3分)

(二)(6分)

老马(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0.下面对诗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很重的欺压,有“扬起来很很抽下”的意思。

D.“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三十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氛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发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D.诗人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实,平淡中见深远。

12.下列对该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马》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B.《老马》实际上写的就是诗人自己。

C.《老马》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

D.《老马》写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三)(24分)

小树的灵魂

于源

前年春节,我从承德叔叔家带回一株小柏树。小柏树长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坐在托盘里,托盘里水幽幽存焉,透着殷实之气。可是,它能在北京落户吗?我心里没有底。直到有一天,小柏树的枝条上冒出鲜绿的新芽时,我才放下心来。

小柏树的存活,使我感到养些木本植物该是不难吧。我便来到花市上,选购了三株盆景——小榆树、小榕树和小枫树,并与小柏树一起摆在了窗台上。一时间,窗台上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好看极了。其中,尤以小榕树最美。它的枝叶舒展文静,像是依栏沉思的女人。小榆树则以稠密而热烈的叶子,显示了繁荣景象。小枫树更是风骨不俗,气度超然。因为它的每片叶子都在翘首以待那个火红的秋天。倒是小柏树显得不起眼了。一块土里土气的石头,一株再普通不过的柏树枝子。仿佛穷山沟里走来的孩子,有些相形见绌。好在它“要求于人的甚少”,只要托盘里有点水就行了。什么心也不用操。另外三株就不同,施肥浇水,喜阴喜阳,很有些讲究。就是浇水也不能大意,弄不好还会烂根。为此,我真请教了不少花匠。

谁知,越是竭尽呵护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还不到秋天,小枫树的叶子忽然打卷了,有的还变黑,一副病兮兮的样子。我赶紧四处求医,忙着打药治疗,盼着它“春风又绿”。然而,可叹它一日不似一日,眼见着一片片叶子都卷了起来。小枫树到底一命呜呼了。我也好生伤感。原本我还期待着坐在屋里独赏红叶呢!

秋天过去了,天气渐渐冷起来。小榆树和小榕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一场雪后,它们的叶子几乎全干了。便想:大概是冬眠吧。而我依然按时浇水,尽职尽责,以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让它们再吐新绿。

然而,它们再也没有醒来!

如今,小榆树,小榕树,小枫树的“遗骨”陈列在阳台上,好像三块墓碑,让人神伤。

这时,我却不得不惊异于小柏树的生命力了。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竟有一种光芒四射的神采,令人激赏,令人感奋。

我禁不住把小柏树搬到写字台上,仔细端详起来。我发现它竟然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那石头的下半截分明有一道裂缝,裂缝里布满了小柏树的根须,根须之密,仿佛老寿星的胡子,又仿佛网一样的脉络。它们裸露着,有如丰富的神经系着一颗美丽的灵魂,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

是的,树是有灵魂的。人类从“树神崇拜”时就这样认为着。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植物是有灵魂的”。不过,灵魂与灵魂却有所不同。正如人世间有着形形色色的灵魂。然而,一个美丽的灵魂却是需要历练的。小柏树一定是历练过的,否则它不会有这样叫人暗暗尊敬的树品。其实,它的树品本来就有着悠远的脉系。《山海经》记载:“白於之山,其上多柏。”《国语》曰:“松柏之地,其土不肥。”至于“柏经冬而不凋,蒙霜不变,可谓得其真也”的说法就更多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古代画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我想:人品如此,树品亦然。只可惜我与小柏树相伴一年有余,竟如此赏悟不敏,实在是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树之有神。

失敬了,小柏树!

13.解释词语。(3分)

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翘首以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自然段是从哪两方面对比小柏树和其他三株树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找出两处描写小柏树外形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第③自然段“谁知,越是竭尽呵铲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小柏树的根须一段突出了小柏树什么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引用《国语》中的句子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横线画出两处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感情。(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柏树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21.请从风、云、雨、雪、霞等景物中任选一种,设置情境,加以联想、想像,写一首抒情或咏物的小诗,行数不限。(40分)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闯关卷

1.zhànsīyǎlóngxiōngtongsàngguā 2.D
3.(1)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还是一阵阳光
(2)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3)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略
5.根据答题情况评改。如选择第A句,可以这样品析: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蓝天上的朵朵白云比作船上的白帆,并且希望天上的伙伴能把船放下来和自己比赛,表现了孩子的奇思妙想,展现了童心的美好,充满了童趣。
6.抒情诗 7.反复;对心目中的圣地——康桥的无限眷恋。(意近即可) 8.⑵河边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⑶软泥里的水草向我挥手致意。⑷榆树荫下的清泉如天上彩虹。⑸“我”扬起长篙向绿草深处漫游。(意近即可) 9.照应;使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更加浓郁。 10.A 11.C 12.D 13.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翘首以待:抬起头来盼望。 14.从外形和对人的要求两方面对比的。 15.找对即可,如“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 16.承上启下 17.小柏树依靠自己力量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的精神。 18.赞美小柏树在贫瘠的土地上仍能顽强生长的生命力。 19.如:“我也好生伤感”写出了小枫树死后我的惋惜和悲伤。“让人神伤”写出了三株树都死后我的极度失望与悲伤。“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写我的心灵被小柏树的顽强震动了,体悟到了它灵魂的美丽。“失敬了,小柏树!”表明对小柏树深深的敬意。 20.启示我们不可盲目地抱怨、逃避,要与生存环境抗争,要具有顽强的斗志。

21.略。

第四单元自测题


#TRS_AUTOADD_1212113012110{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3012110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3012110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3012110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3012110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美国在战后初期能够占据广阔国际市场的条件是()。

A.二战后,遭受战争损害的国家急需恢复,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

 B.美国本土没有受战争破坏,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C.战前的竞争对手都无力与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2.下列不属于美国战后初期经济繁荣表现的是()。

A.美国西部和南部的发展最为迅速

B.涌现出许多高科技成果

C.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电子计算机等新兴工业发展起来

D.1945~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还多

3.1974~1975年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A.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B.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C.朝鲜战争的影响

D.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4.人们把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称为新经济时代的原因是()。

A.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高速发展

B.美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C.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同以前大不相同

D.美国采用了高新技术

5.下列对美国新经济特征表述最为准确和完整的是()。

A.全球化 B.信息化 C.高速度 D.信息化和全球化

6.二战后,美国大力援助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主要政治原因是()。

A.二战后,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百废待兴

B.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需要输出过剩的资本

D.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美国求助

7.二战后,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中不包含()。

A.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或进行了社会改革

B.引进和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C.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D.美国的援助

8.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起飞的相同因素有()。

①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④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20世纪60年代初居于第二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

A.英国 B.美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10.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

B.进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

C.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

D.政局稳定,经济实力雄厚

11.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可以()。

①资源共享②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③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尽量步调一致④成员国内部成员可以去其他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者居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12.“欧洲共同体”的发起国不包括()。

A.法国 B.英国 C.联邦德国 D.荷兰

13.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A.战后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B.朝鲜战争的影响

C.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D.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14.二战后初期,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的国家是()。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法国

15.日本历史教科书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进入”,称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解放”亚洲人民。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篡改历史教科书 B.日本政府拒绝向亚洲人民谢罪

C.掩盖侵略史实,否认侵略罪行 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二、填空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并占据了广阔的世界市场。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和。

4.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简称。这个组织的成员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

5.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有个。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了政策。

7.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材料解析题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经济的发展又使日本政府在政治上产生哪些想法?这种想法对周边邻国的影响是什么?

四、简答题

1.二战后初期到70年代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三个时期?请分别指出每个时期经济发展(或停滞)的原因。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