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窦桂梅--小心轻放孩子的心)

槐乡的孩子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01

(窦桂梅--小心轻放孩子的心)。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窦桂梅--小心轻放孩子的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窦桂梅--小心轻放孩子的心)

窦桂梅

这是一年级的汉语拼音课。

迈进学校还不到一个月,小孩子的脸上写满天真与快乐。看到我们坐在后面,一个个仰起笑脸向我们问好。

教学内容是“b、p、m、f”四个声母。刚开始,明显感觉张老师总是叫前面的几个同学——因为那高高举起的小手,总在老师眼前晃动。WWw.JAB88.COm

可想,如果整堂40分钟就这样一直叫起的是前面的学生,后面的大部分学生有可能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我开始担心,一节课这样,一天这样,一星期这样,长此下去——那些被忽视的学生,自然也就失去了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麻木的不是他们的表情,而会是学习兴趣的那根弦儿。于是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不也是看哪个同学在我眼前举手欢就叫哪个同学吗?

正这时,忽然看到老师从讲台上拿出一朵大红花给了一个男孩——我不也是经常这样做吗?

当年,为了让学生中午吃饭吃得快,吃得饱,就规定吃饭快而且吃得干净的同学,获得前十名的就给红花。孩子们为了那朵小红花,狼吞虎咽起来——幸亏我发现了,具体提出吃饭要求。但,学生吃饭是“正常”了,可小红花却一直发着……

真所谓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啊。今天,我才发现了“小红花”背后藏着的危机。

这堂课上,老师对那些积极发言的同学,或者是发言精彩的同学奖励小红花。可以说,整堂课,小红花的发放成了激励学生学习的主旋律。只见,学生为了小红花争先恐后地“争夺”着。

得主的眼睛流露出自豪得意的神色。手里拿着大红花左看又看爱不释手,接下去的学习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那些没有得到小红花的孩子呢?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还有希望,那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堂课。如果,如果下节课还是没有得到小红花,下下节课仍然没有得到小红花——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小红花没有得到,可得到的会是什么呢?

那些总是得到小红花的学生,在一次次得到小红花的结果中,最终沉淀在他们心中的是一种健康的自信吗?他们的学习是否成为了潜意识的就是为了得到小红花,得到老师的表扬?想想,有些课堂,老师动不动就在孩子的脸上帖上一个小星星,动不动就“你真聪明!”“你真棒!”“你回答得很好!”,“掌声响起!”——这种“原始”激励的后果是什么呢?

这样廉价的赞扬,在我的课堂上,不也是屡见不鲜、屡闻不鲜吗?自己以及别人的课堂这样随随便便的塞给学生,这些泛化的,拔高的“评价”,最终飘起来的,鼓起来的,是学生自我膨胀的“娇傲”的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心!

快下课了,老师统计有多少同学得到小红花,结果四十个学生,有12位两手空空。当然,统计的目的是让这些学生读读红花上的声母,岂知,这12个学生根本没有心思读同桌获得的红花上的声母——他们的难看的表情可想而知。

坐在我旁边的柏杉,在整堂课上都积极举手发言,遗憾的是由于她坐在最后一排,老师看不见,所以就没有得到小红花。记得在讲怎样记住声母的时候,有个学生结合图画,讲“m”就像两个小门的时候,老师夸他会利用插图记忆这个声母,于是就送她一朵红花——其实,我身边的这个小女孩在下面也是这样自言自语讲的,只是没有机会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回答。

课结束了。我在这个女孩的本子上写了一句也比较“俗”的话:你也是最棒的!她不认识“棒”,当我把这句话读给她的时候,她的咧开了嘴,笑了。有意思的是,临走的时候,塞给我一沓山楂片。我说什么也不要,可她硬是给我。

在走廊里,有两个没有得到小红花的孩子在向她的老师索要……我走到近前只听其中的一个说:“老师,你给我一朵呗。”“那能行吗?你要在课堂上努力!”孩子没有在课堂上努力吗?刚上学,可能还不知道“羞耻心”是怎么回事。我敢说,一年之后,这俩孩子绝对不会这样厚脸皮的索要红花了。

“演出”仍在继续——前几天,作为海淀区中心学区“创新杯”教学大赛的评委,又听了28节课。课上依然存在着这种“奖励”。当然,大多教师采用语言激励,可仍然听见掌声不断响起的“噪音”干扰,教师到学生面前送或者学生到黑板前拿小红花来回走动的“忙碌”,学生得到一块大大巧克力时心花怒放,甚至手舞足蹈的情景。其中,有一位英语教师讲“交通工具”——只见该教师的黑色毛衣上布满“人行道”、“汽车”、“红绿灯”“指示牌”。我们当时非常惊奇这位老师的上衣——没想到,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哪个同学表现好就从身上取下来送给该同学。最后只剩老师后背上的一辆“小汽车”,是同学们上前帮助拿下来奖励给一名学生的。至此,“黑毛衣”才“消停”下来……

如果说,以前自己或者看到别的老师这样做,没有深入思考,总以为用这样的方法也是激励学生,那么,现在,当我静静看着这“热闹”的场面的时候,我难过了。

我们肯定会说,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我们写文章时总是强调:学生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但是,我们往往缺乏真正的对学生尊重和关怀——许多班级的墙壁上,一串串小红花,一排排小红旗,对于那些好孩子来说是荣耀的的记录,可是对于空白的表格的学生来说,恰恰是他们难看的记录。当六一儿童节表彰一些孩子的时候,这无疑是另一些孩子的耻辱日。

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无形当中,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心脏。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另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另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让另一些学生种下了刻骨铭心的痛苦。

怎样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上真正的种子,教师怎样合理运用表扬鼓励的武器,让孩子的心中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下的毒蘑菇?

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我们需要一辈子研究的问题。

延伸阅读

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

小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本次全国性的语文公开课上,我负责摄影工作。在我给窦桂梅老师拍照后检查拍摄效果时,再怎么拍、再怎么看,窦老师都是一副悲情的女子形象。为什么说不是悲情教师的形象呢?因为她天生的表情和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因为她的教学内容——牛郎织女,因为她演员般的全情投入,她已经融入到这爱情故事中了。我第一次对语文老师具有如此的感染力和角色投入而感到震撼。

但,她与学生的交互却进行得并不顺利,只有少数学生与她有高质量的对话,多数学生沉默不语。用她课后的自我评价来说,“我没有得到高峰体验”,这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也许她的立意太深了,学生还无法进入。

上完课后,她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篇文章“死了一百万次的猫”,眼眶里含满了眼泪。由此,她讲述了为什么要这样去理解牛郎织女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对孩子去进行爱情启蒙教育,其见解也同样让我感到震撼。什么是有思想深度的教师,她就是了。当教材习惯于去表达政治的、道德的、励志的等内容时,为什么关于爱情的内容就不能进来呢?也许有人早已这样做了,是我孤陋寡闻,但其思想的深邃,不得不让我另眼相看了。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有思想深度的语文老师。

其后,她展示了她的学生续写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这么深的立意,看来学生多少有些感悟了。在这群六年级即将进入青春萌动期的孩子而言,也许这个教育来得正是时候。

我眼中的窦桂梅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窦桂梅”,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我眼中的窦桂梅

我眼中的窦桂梅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作者:王瑜文章来源:洪河小学

从吉林市的一个普通教师,到吉林省的特级教师,到名扬全国的特级教师,到清华附小的副校长,我非常羡慕她的成功.但我也相信她成功背后那点点艰辛与不懈的努力.我曾注意过她的上课实录,希望能够模仿她的课,学个一招半式用于我的课堂.现在想想那可真是买椟还珠了.窦桂梅老师的成长触了所有特级教师都会经历的对于课堂艺术的揣摩以外,我觉得她还有这么几个特殊的武器.

1.开放自我----加强涵养

一个30多岁便盛名远扬的人是很容易张狂,狭隘,浮躁的,何况窦桂梅的天性也是率真,激情的.但她没有,她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通常是谦逊的.她非常善于从各种人身上吸收各种营养.除此,她总是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去各地讲学,去日本考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来观察着世界的变化.

2.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我相信窦桂梅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师中阅读最广泛的人群中的一个.阅读的东西从教育名著到文学典籍甚至哲学著作,范围之广泛,阅读之强度非一般人能够达到.我想她的这些阅读肯定是在她繁重的行政工作,引领性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外完成的.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了.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3.真诚求真----锤炼思想

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谈教学的个性是没有意义的.窦桂梅老师在自己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既广泛又有针对性的阅读拓展结合起来,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表现了一个不断进取,乐于追寻的新时代的小学教师的独特风貌.

窦桂梅:感谢批评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窦桂梅:感谢批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窦桂梅:感谢批评

无论如何,感谢批评

褒扬的话像头上的太阳,照得你暖洋洋——领你向前、向上,一路走来很阳光。批评的话却像身后的剑——逼你向前、向上,蓦然,雷雨过后的太阳更是蔚为壮观。

关于教学

“非典”的中期,学校开展网络教学,便学会上网。刚开始发帖,根本不知道网上的文章还需要在下面打底稿——所以,我的文字都即兴打进发出——直至后来网友的批评和提醒,我才明白——网上文字也如同书中的文字一样,如你的脸。

打那以后,开始注意并且修炼网上文字。渐渐的,当练笔养成习惯,像吃饭一样,一天不可少的时候——蓦然,我发现这两年又是不小的长进。仅去年,我就发表了20多篇文章,还出版了《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感谢那些批评我的人。

至于对我课堂教学的批评,那就太多了。

在我看来,网络的舆论无论如何不是现实的伤害,无论如何都应感谢网友的批评——毕竟彼此不认识,人家想说那是对你的关注,是件好事,因为他们确实怀有一颗热忱的心。不然,何必那么费心费力?所以,网友“老田”、“铁皮鼓”等的批评我很理解,包括这次“成伦”的批评。

张牙舞爪,惨不忍睹——“老田”如此评价我的教态。当时我就笑了,因为,这也是我自己看录像的感觉。我还觉得他们批评得还不如我对自己评价的严重。铁皮鼓和成伦说我的表演,我的一举手,一投足就是有戏。南方的,内向的,或者一些男老师自然看不惯。

教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取悦于所有人。我相信,一个有缺点的教师是真实的,一个没有特点的教师,一如泥胎木偶,他的语文课就像破庙里的庸僧谈禅。一个人的优点往往就是一个人的缺点,关键是努力让缺点成为特点。

也许是教音乐课几年的原因,身上还是脱不去一种“表演”,随着思考的深入,我越来越庆幸我有音乐素质——我发现自己课堂很有节奏感。一堂课下来就像和学生演出的就是一幕活剧。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璀璨的恒星》发表在《语文教学参考》上。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教师就是演员,只不过演员在舞台,教师的舞台在课堂。演员演绎的是剧本的角色,可教师演绎的是自己的人生。我还想说,一个教师,她除了应该是半个演员,还应该是半个演讲家,半个小品家,半个作家。对于感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好多人说我当演员一定也成,我很高兴。我承认自己有点“说、拉、弹、唱”的基本功,也有一定的表现力。为了调动学生,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一次次”公开课当作第一次来上。努力让自己的“精、气、神”感染学生,努力短时间内和学生“一见钟情”,努力让课堂迅速热起来。

为此,我还写了一篇《不同的叶子》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教师绝对不能卖弄,故作高深。装模作样——长期如此是多么辛苦的事情,那样会“累坏了”自己,也玷污了自己。所以,面对学生,我是全心投入,激情满怀——毫不内敛地释放自己,此时的我不是演戏,而是演心。

当然,我不希望所有教师都像我一样。记得吴非的《不跪着读书》专著中有一篇《呼唤风格》。文中再一次强调“风格即人”。他回忆了自己上大学的几位老师——有的连上4节课,气如雄辩,唾沫横飞;有的旁征博引,竖行板书,一个问题引十多种说法;有的说词曲忽然发了隐,当堂吟唱,余音绕梁;也有的上着课进行自己的境界,念念有词旁若无人;有的捧着书本从容念上一节课,末了忽然提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上课只逼学生提问题,如答记者问;有的信马由缰,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吹”到下课才如梦方醒……

而今,身为老师的他很是感慨自己身边的老师,他们的为师大多已经没有特点,一个个一板一眼,一副谦谦君子形象。我还摘抄了吴非下面的话——“为什么听课的老师非要名师按照你的思路进行呢?为什么听课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审视别的老师的课堂,为什么不能把这种特别的课堂当作别开生面的特殊体验?”。为此,我也写了一片文章《也谈教师的风格》发在我的博克上给我们老师阅读。

关于每堂课“思想”的落脚,我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把握,课堂生成到哪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一个人不论掌握了怎样的时代最强音,他都没有一点比他的其他人优越的理由,他不应该违背基本的人类良知。”——陀思陀耶夫斯观点引发我进一步思考:千万不要以所谓的“思想者”自居,除了指导别人,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关于安静

外出讲学,真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曾写《怎么办》在“旅日散记”的主题贴中。文中谈了我的苦恼。这里不再赘述。

的确,邀请我的很多,可以这样说,如果我想出去讲的话,天天都会有。但是,原则坚持的就是学校的事情一点都不能耽误,外出的讲课一定是自己的个人时间。我深知,名师一定墙内开花墙内香。扎根自己的学校老师是最重要的——至于星期天的安排那是我自己的事情,无人可以指手画脚。

邀请讲课的来自方方面面。网上网下的朋友,大多还要亲自北京找我。山东的、江苏的、河南的、辽宁的等等,尤其是吉林各地区的。由于自己性格豪爽热情,只要他们来,我肯定会尽心尽力接待。而且有些不能推掉。比如,我们学校参加的“新教育实验”——会员学校邀请我去,如明天要到的广东佛山九小的活动,比如到苏州盲聋哑学校,比如到张家港等等。

近年参与北师大教材的编写——自然一些培训要责无旁贷的。更有我们北京市教研室,海淀区教委、教研室的指派,北京的怀柔、密云、大兴等县区的邀请。大到国家教委,教育报报刊杂志,小到一所普通的学校,以及西部云南的拉祜族小学,黑龙江的黑河……你说,你哪个不去?不去,人家会说你架子大了,会说边陲小镇需要你的引领,会说我们是“国培班的同学”你不来就是如何如何……有意思的是,你不去被指责一通,去多了,也被指责一通。

谢谢网友的提醒——现在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应当拉下脸来说“不!”。而且,越是熟悉的我就可以越大胆地这样说。比如浙大的张老师的邀请,比如北师大的庞玉和的邀请,比如李玉龙的邀请……

外出讲课并不意味浮躁。身静并不等于心静。性格问题不是人格问题,关键看你是否会在忙忙碌碌中迷失自己。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衡量一个人的心态不是看他怎样风风火火,而是看他是否每一天有所收获。有时你只看到了别人忙碌的几个小时,其实,每个人都是多维的自我,剩下的多重方面并没有发现。实际上,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样“无息无虑、其乐陶陶”——为此我很得意。因此,看一个人,不能光看网上的表现,看一个人,不能光看讲课的那一个瞬间。

因此,当对有的人对名师不满的时候,我也对被批评的人表示理解。名师好不容易在“盆景里”长成“青松”——他们会受到多种压、打、磨才会有出头之日——他们必须在制度下,在委屈求全中获得自我保护……

“不要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

(崔卫平)。面对有的名师之间的互相攻击,甚至有的在某个场合或会议上公开指责我——我总是回避,因为在我的眼里,他也是弱者,我们所有的教师都是弱者。我知道自己成长的不易,所以以“谦虚”出名,见到那些需要成长的年轻教师总是鼓励、鼓励再鼓励。所以,去年对闫学的评课有人说我是评课油子——虚伪,其实,我有我的体会。

如果所有的误解都解释——我啥事都别干了。

塞万提斯说,没有一本好书坏到找不到一点好处,更确定的应该是——没有一本好书好到无懈可击。我想化用之,没有一堂差课找不到一点好处,换句话说,没有一堂好课好到无懈可击;没有一个人坏到找不到一个好处,没有一个人好到无懈可击。

说了这么多,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名师——自己还不敢确定。

如果是,那是社会对我努力的回报,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或许可以从我身上得到经验教训。

如果不是——我将继续努力!

美丽女人窦桂梅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美丽女人窦桂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女人窦桂梅

美丽女人窦桂梅

作者:苦茶香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玫瑰是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照片上的她看上去瘦瘦的,不像是一朵含苞欲放闪着晨露的玫瑰,倒像是一枝傲霜独立的腊

梅,她的顽强她的韧性是我的脑海里的第一个表象!对她好奇是听了袁卫星老师的报告后,她说她讲起自己的故事时会流泪会激动,她是一个

很真的女人,能被男人如此称道的还从未见过,那时的她就如一朵花在我心里慢慢开放,淡雅,朦胧,不真切,很想拨开这雾看看这朵玫瑰,

见识一下被万千男人女人称颂的女人,昨天终于让我如愿了!

昨天坐上最早的班车赶到杭州来到树人大学时,学生刚入座。一袭黑色套裙,一条灰白相间的丝巾随意地搭在肩膀上的她出现在我们眼前:纤

细的腰身,高挑的身材,举手投足都透露着自信、优雅,这就是玫瑰!一个37周岁的女人!

做一个美丽自信的女人是每一个女人心里最向往的事!因为美丽是永恒的,美丽的女人不会老!

窦桂梅是美丽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在语文的课堂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她以她的自信和底气来演绎她自己的人生。她的自信来自于她

对课堂的驾驭,她的底气来自于她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曾在看云的帖子里,了解玫瑰,知道她是清华大学附小的副校长,她总是很忙碌。她的每一堂课都很精彩,因为机会总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1991年,她从数学改教音乐最后定位于语文。那一年,她为了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请领导来听她的课,请老师来评课,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

完善自己,变外界的压力为自己的动力。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她千万次的锤炼,家里,女儿和丈夫是她的学生;教室里,每一张桌子是孩子

们的一张张脸。当她说到她在无人的校园里试讲到忘了接女儿,女儿所在幼儿园的阿姨把孩子送来后,她抱起女儿继续练讲,从开头的“上课

”到结束“下课”,女儿趴在她的肩上睡着时,我的眼睛也不由湿润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啊?袁卫星老师说的没错,玫瑰是忘我的,她对

工作的执着是许多人都没法做到的!玫瑰成功了!玫瑰一举成功了!因为她的韧劲儿,因为她的执着,她成功了!这是必然!

玫瑰的人生是精彩的,因为她有那么多的孩子陪伴着。“有玫瑰的课堂,孩子们是幸福的,听课的老师也是幸福的”。这句话我似乎曾在看云

的帖子里看见过,当时没有深刻的感受,反而觉得有点言过其实,昨天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也这样做了一回幸福的学生!忘情处,玫瑰搂

着小男孩狠狠地拍他的肩,打他的屁股,事后还美其名曰:通过肌肤的刺激加深他的影响!可爱的玫瑰,豪爽的玫瑰!当课上到尾声处,当她

随着音乐读史铁生的一段话时,孩子们被她渲染的情境给感动了,台下好多老师的眼圈也红了,她更是背过身轻轻地擦拭情感深处的眼泪。玫

瑰啊!你让人如何不去爱你?!孩子们在玫瑰深入浅出的引导下体会到人生的含义:我们要好好儿活,我们要好好儿活!那一句句的好好儿活

,深深体会史铁生内心的岂止是在座的孩子,还有我们,还有台下认真听课被玫瑰所打动的我们!

玫瑰让我读到:有追求的人生是美丽的!

《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


《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课堂,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情感目标: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

教学重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自由自在玩耍的时间?在玩耍与学习的问题上你的父母和你有没有不同意见?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可能都曾和父母有过碰撞和摩擦,带着感情读书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教材,理解诗歌中孩子的苦恼。

二、感情朗读,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理解诗歌的关键,通篇是用小孩子的口吻写的,孩子因为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和妈妈说的这番话?

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是:诗歌中的小孩子可能因为贪玩(妈妈认为的)被妈妈锁在家里,并被要求好好读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和妈妈说了这番话。

2.精读课文。

(1)精读诗歌的前三个小节。

三个小节在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抓住重复性的关键语句,把握诗中孩子的形象特点。

例如,三个小节在开头重复说“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就锁住了我的心,/”——表露孩子对妈妈行为的“反抗”和不满。诗中的妈妈虽然没有直接出场,但“以为”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妈妈的主观武断和孩子的独立意识。“老老实实地捧起课本”一句反复三次,由此可以推断妈妈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和用意——希望我“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好好学习书本知识。

引导学生体会的是诗中孩子的做法和想象:不能真正到池塘看青蛙鸣叫,不能到树上看小鸟飞翔,不能亲自到大山里和牛羊对话,但是,绿纸片、脸盆、衣架、枕巾、桌椅……身边的一切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都能因他们的想象而变得生动起来,只有感悟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渴望。

(2)精读诗歌的最后一小节。

诗歌的最后一小节,既有孩子对妈妈的请求与保证,也有对妈妈的诱导与规劝:您放心:我会把书读得很好,同时请您也不要过分限制我的自由,因为,大自然是更加广阔的课堂,请放开我的身心……

三、由课内阅读向生活拓展,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结合,深化理解,指导生活实际。

1.“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意在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自己的看法:懂事的、活泼的、顽皮的、无奈的……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理解诗句“世界也是一本书”。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也可以引用名家名言或名人事例加以说明。

例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课内外结合的绝好说明。

我们以前学过的《大自然的语言》《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走进大自然》等文章,都可以作为向大自然学习的范例。

毛泽东、高尔基、竺可桢等伟人或名人的人生经历也很好地证明了向生活学习、自然学习的必要。

3.给父母写封信,说明自己的想法。题目可以是《锁不住的心》《爸爸妈妈,我想说……》《我渴望》等。当然也可以仿照课文写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爱国的心──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爱国的心──读《彩色的翅膀》有感,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个人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但表达方式却千差万别。驻守在海岛上的战士,用勤奋和智慧,建设祖国的海岛。我读了《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后,深深地体会到了战士小高的那颗爱国的心。

我和小高一起前往宝石岛驻防。小高刚去黑龙江探亲,抱着一个纸箱回来了。我就有意同小高开玩笑,说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小高却说,纸箱里装的是一些昆虫。我非常奇怪。傍晚,到了宝石岛,我和小高去参加尝瓜会,大家一起品尝了岛上的第一个西瓜。我从尝瓜会上得知,原来,由于没有昆虫授粉,岛上种东西需要人工授粉。小高带昆虫到海岛上,是为了让昆虫给植物授粉,让植物更好地生长。

小高是一名驻守在海岛上的战士,他的任务是为祖国保卫海岛,建设海岛。小高有一颗爱国的心,他一丝不苟地执行自己的任务,甚至想到了从家乡带昆虫来给植物授粉。这件事情,充分地体现出他的爱国之情。

我现在没有能力为祖国作大的贡献,但我也可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爱国之心。

前一段时间,老师让几位同学办爱国主义主题的手抄报,其中就有我。回到家,我们几位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办了手抄报。我们精心地设计手抄报的版面,找到赞美祖国、歌颂祖国的散文、诗词和格言,一笔一划地抄写在手抄报上,还把插图画得非常漂亮。同学们这样做,就是热爱祖国的一个表现。我们现在就要有一颗爱国的心,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

爱国,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象小高那样,心里永远装着祖国,永远想着为祖国作贡献,就是一位爱国的人。

满地花香-我眼中的窦桂梅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满地花香-我眼中的窦桂梅”,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满地花香-我眼中的窦桂梅

我眼中的窦桂梅

本打算今晚备课,可是一翻开“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印制的《推荐阅读(五)》就爱不释手了。小册子中的内容不多,主要介绍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业成长追求,我不用一个小时就看完了,但书中的内容激发了我想了解窦桂梅的强烈欲望。于是打开电脑,查看了许多有关窦桂梅的文章及窦桂梅的许多文章,不知不觉又看到了午夜,心情难以平静。我知道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晚来临了,索性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眼中的窦桂梅

没有亲眼看过窦桂梅本人,更没有听过窦桂梅的课,但仅从网上的照片及一些文字就已经感受到了她的强大魅力。照片中的她清秀、瘦弱,一头披肩长发,还化了淡淡的妆,虽已看出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但她的美丽和聪慧仍然扑面而来。每一位听过她的课的老师都被她课上的激情与真诚所打动。其实她的激情不光是在公开课教学中展露无遗,在她平时的工作中,时时都洋溢着激情,而“课堂,成了我生活的世界。”(窦桂梅语)我脑中总是在想,她那么瘦弱的身体哪来的那么多旺盛的生命力呢?用她自己的话说首先是性格的因素。其次是对教育的执著。而我看来,她的执著才是她充满激情的重要因素。

1、对教学的执著。

窦桂梅出生于吉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的清苦生活练就她坚韧的个性。窦桂梅15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师范学校,并获得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她的理想是站在讲台上做一名真正的老师。几经周折终于被分配到吉林实验一小,但还是做行政工作。其间学校缺什么老师,她就教什么,带课的经历让她喜欢上了语文课。

为了能从同辈人中脱颖而出,她主动请领导听课、评课。一般老师都不愿上公开课,不自信、怕麻烦,窦桂梅却主动争取上公开课,让大家对她一起评头论足。直到今天,窦桂梅在她的示范课后,在网络空间,还是专注地接受来自不同人、不同角度的批评,并且心存感激。就是这样,她得到了更多的上大舞台的机会,成就了“一代名师”的传奇。有时候我们常抱怨别人不给我们机会,或埋怨教育大环境不好,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窦桂梅的经历给了我启示: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窦桂梅在谈到自己是如何备课时是这样说的:“每个学期的寒暑假,我总是利用较长的时间来通读下学期用的教材,把参考书前面的说明和指导思想吃透,明确教材编排体系、研究各单元之间和各篇课文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每组课文、每篇课文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花大力气,认真钻研每篇课文。”

她为了备《秋天的怀念》这一课,仅一个开头,竟然十易其稿。

她说:“我的备课,每一次都如《秋天的怀念》那样,“好好儿备课”,这似乎成了我必须的生活。……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每一次授课后,我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收获……”

把备课当作生活,在生活中备课,窦老师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备课啊!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备出的课怎能不令人叹服?这样精雕细琢的揣摩与思考,上出来的课怎能不令人震撼,不令人耳目一新呢?

2、对读书的执著

窦桂梅的生命热情、课堂激情来源于她的不断学习,来源于她的博览群书。“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窦桂梅老师无论工作有多么忙,她都要挤出时间来学习。各类教育名著、文学名著占满了她家中的书柜,教育杂志更不例外。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她还会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和教育心得,哪怕是头脑里闪现的几十个字她也要赶紧记下来。不断地积累知识并做自我总结已经成为窦桂梅的自觉行为。几年来,她的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写下了10万字的教后感,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因为博览群书,她能在收到年轻老师倾吐苦恼的信中,旁征博引,真挚疏导。因为博览群书,她能在诸多的公开课上,开渠引水,把孩子们引向一条又一条清澄而富有感染力的美文之溪,与作者一起感受,与文中的人物一起感受,在感悟中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

“尽管环境并不都让你满意,尽管教育并不完美,尽管眼下是漫长无边的严寒,但,读书,就能为你溶化冰雪,温暖心房。如此,你会感叹:有书的冬天不再冷。”(摘自窦桂梅《有书的冬天不再冷》)“岁月可以使我们的容颜变老,但教育的生命活力应该使自己的激情和思想永远年轻。”

是的,有书的冬天不再冷!读到这些,我忽然明白了,窦桂梅为什么不老的原因,原来“读书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妙方。”

3、对教育理想的执著

窦桂梅老师曾这样说过: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当一名真正的教师,站在讲台上,站在孩子们的笑脸中间。因为理想,窦桂梅才得以孜孜以求。理想是动力,动力是责任,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窦桂梅这样说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替补队员,很没名,也很没劲,但自我感觉良好,我把自己当成了全能的主力队员。---我是教一科,爱一科,钻研一科,综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有了这样的思想,才造就了窦桂梅这样的名师。

在《激情与思想——我永远的追求》的专题演讲上,窦桂梅的演讲更令人深思。她说:“理:就是理性;想:就是思考;把‘理’和‘想’加起来,就有了理性的思考,那就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或许永远都不能实现,但追求理想的课堂却能使我们无限趋近于她,使理想的课堂成为现实课堂的‘极限’。”多好的诠释,她是窦老师对“理想”的独特解读。“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如果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没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一句话,没有厚实的功底,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读着窦桂梅的文字,感受着她的思想,体悟着语文教学的魅力,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被她不老的激情,永恒的思想深深地吸引着、感染着、润泽着,同时内心也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一种对自己深深的自责缠绕着我。自己也从教将近20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呢?这么多年的时光里,有多少时间是在读书中度过的?有多少时间是在认真钻研教材中度过的?曾经捧起过名著,那是在参加大专和本科的考试阶段;也经常在灯下“奋笔疾书”,那是为了应付领导的备课检查。我们抱怨工作忙,抱怨身体累,窦桂梅不忙不累吗?即将参加名师班学习培训了,我想到了自己今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我能学到名师的什么?我想如果工作只是谋生的工具,那工作带给我们的只有痛苦;如果把工作当作是一项事业来经营,那带给我们的就是享受与乐趣!很多情况下,名师给了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动力。我们不一定能够成为名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名师曾经做过的事情……

2007.5.27凌晨

窦桂梅老师对教材的看法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窦桂梅老师对教材的看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窦桂梅老师对教材的看法

发布者:赵颖

窦桂梅老师对教材的看法

在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捉虫”手记》中有一篇名为《不可固守教材的“干瘪”》的文章,在文中她阐明了自己对教材的一些看法。她认为今天的语文教师,就可以解放头脑,就不会死守着“文字不放”,就可以针对那些个人体悟的语言,结合自身的认识去“经营”句式和文本结构,去补白、延伸、演示......从而模糊和消解主体和客体、作者和读者、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具体感官之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以一种流动的形式再现一种流动的美。她还特别强调:不要非得强调语文课只姓“语”,名“文”。语文的内涵本身需要拓展,即便不属于语文范畴的表达,我们也不因为它不姓语文而把它拒绝在语文课堂之外。(这在今天刘博士给我们看的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的课堂录相中,窦老师对音乐的选用上也有所体现。)对教材观念的更新,也要更新对“语文”的认识。因此,语文课不仅仅是语文,更不是一切。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不成,只有语文的语文课也不成。我们要明确的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在窦老师的教学中也是非常善于补充教材的。如她在进行《詹天佑》一课时就补充了詹天佑先后给当年在美国读书的“家长”写过的三封信以及几个小故事,使学生感受到詹天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冷冰冰的人物。詹天佑这个亲切而坚韧=平凡而伟大、善良而坚定、认真而宽宏等品质所铸成的形象便立体地竖立在学生面前。

窦桂梅老师的《王二小》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窦桂梅老师的《王二小》”,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窦桂梅老师的《王二小》

偶在“凤凰论坛”

上看见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王二小》实录,窦老师的这一课是简单的,更是美妙的。她没有制作精美的课件,也没有设置精彩的活动。有的只是简单的几幅画和几个字,加上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以及孩子们的朗读

,却带给了听者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强调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所以我称它是美妙的。

窦老师以“情”贯穿全文,她利用图片中生动的形象、教者声情并茂的渲染、音乐的如泣如诉,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孩子有了一个情感的主动需求,正是这种“需求”才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要追求的。孩子有了这种需求,课文就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躯体的一样东西了,它会变的真实,如同我们就是经历了这个故事。窦老师的这堂课成功了,情不自禁地,老师泪花盈盈,学生泣不成声。情感达到共振时,一切尽在不言中,从此,王小的形象深深地门印在了学生的心中,王二小的精神根植于学生的生命。

窦老师是一很棒的引导者,窦老师很注重课堂中学生的“思”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理解。首先她很会提问题,不罗嗦,很重点。因为窦老师很会抓要点词,就如扫荡是干什么?

我们看顺从是什么样的呀?

埋伏圈是什么意思?老师抓住了重点,也就是学生抓住了重点,学生在重点上思考,课文自然也就能理解了。其次她喜欢让孩子看图想象,在图中找答案。就如她在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敌人的凶狠时,她就说“看看图,看看敌人的样子,你想一想,敌人对王二小怎么说呢?”学生思考,回答“放牛的,给我带路,要不我就杀了你”,此时,教师就不需多言了,孩子们已经明白了,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自然是水到渠成。再是窦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的基础上很会总结,就如对“顺从”一词理解,师:“我们看顺从是什么样呀?

”生:“敌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子什么。”师:“就是他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装做顺从又是什么样呢?

”生:“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但是表面上很顺从。”师:“也就是说不怕牺牲的精神。”简简单单就让孩子明白了王二小的不怕牺牲精神。

《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


一、课前实践

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集从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

二、激情导入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件具备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音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

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三、初读诗歌,感受我的中国心

(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

2.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随机解决生字新词。

2.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四、再读诗歌,升华我的中国心

1.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感。

2.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比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国母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颗中国心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呢!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十万人的精诚合作,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你还从哪里看到了滚烫的中国心呢?

六、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拥有同样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让我们再次唱响《我的中国心》!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就跟着大声地诵读这首歌词(生跟唱或者大声诵读歌词)。

感受窦桂梅老师的课堂艺术


感受窦桂梅老师的课堂艺术

感受窦桂梅老师的课堂艺术

西乡街道固戍小学贺轶辉

在学校的组织下,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艺术。听窦桂梅老师的课让我感动,眼眶湿润,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能轻易感动地流泪的人,即使是哭哭啼啼、断气回肠的琼瑶剧也未曾让我流泪过,但窦老师的课堂却让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感动,感动于她的妙语连珠,让我仿佛觉得她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主持人;感动于她对孩子们真心的爱,灿烂的笑容让孩子们觉得老师是那样的亲和;更感动于她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歌赋脱口而出,这一节课学的是辛弃疾的一首词,然而窦老师在这堂课中所联系到的诗词却不下十首。

这些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窦桂梅老师的文章,教学实录,让我认识到了窦老师是一名永远在创造、永远在变革、永远在追求的人。今天,窦老师就为我们展现了她的创新。在窦老师教学《清平乐·村居》中,窦老师带着孩子们踩着不同的节奏,手舞足蹈、激情四溢的朗读,仿佛她自己也是一位孩童,仿佛这不是在上课,而是在游戏,而孩子们却在游戏中熟读了这首词。在品词析句中,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孩子们深入的探究,把每一个孩子的心都调动起来了,孩子们用自己的想像力再现了“村居”中那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丰富了“村居”中人物的形象。课堂上精彩纷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意无限,听课者发自内心的阵阵掌声说明了一切。这是窦老师深厚文学功底下的厚积薄发。

在回来的路上,我在心里悄悄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多读书,唯有多读书才能让自己变得睿智。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阅读,在阅读与积累的循环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好好的思考,不断的追求,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够在我的课堂中畅所欲言、妙语连珠,感受课堂上学习的乐趣。

读窦桂梅的心宽天地宽--萍水缘


读窦桂梅的心宽天地宽--萍水缘

推荐心宽天地宽,心静世间静

——写给老师曹思迅

清华附小窦桂梅

曹思迅老师是我们海淀中心的业务校长,快退休了。

每每,喜悦与难过的时候,心绪平衡与情绪不稳的时候,她的那张平和的,也可以说是祥和的脸,却总浮于我眼前。这张并不漂亮但很迷人的面孔,已经透过感观渗入心脾,成了我人生走向的“定海神针”。

“做人、做事、做学问”

第一次听曹老师讲话,便记住了上面这三个“做”。

几年前,我从吉林第一实验小学来到北京清华附小任教。几个月后认识了海淀中心的副校长曹思迅。这是第一次到海淀中心,是夏季的一天,代替校长开会。记不得是什么内容,但清晰的是自己回到清华大学西门,蹲在路旁的树林下掩面痛哭的情景。来清华附小最伤心的除了这次,还有一次学校干部的会议上。虽是个爱流泪的人,但人生能有几回痛哭?当时的心情,如茨威格的《家庭女教师》中,那个遭受侮辱的家庭女教师一样的伤心透顶。家庭女教师悲痛欲绝地抽泣,让两位学生浑身打颤。这两位少女从来没有看到有过谁这么哭泣过,她们感到,哭得这么伤心的人是不会有过错的。

由于我的出身和成长经历无法褪掉那些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执着”与“勤奋”。一时间,我无法融入从容的北京人,甚至北京学校的“文化”。自感是个异数,一个化外“贱民”。这样想着心中越发孤独甚至绝望。也就越发想找一个倾诉者,以求安慰与引导。

曹老师呢,就是“医治”我的人。听她的话那么自然、舒坦,给人的感觉就像邻家的大姐,或像自己的妈妈,你可以任意撒娇,任凭宣泄委屈。她总会倾听理解,进而安慰,引导。记得那次通电话的时间已经很晚,我只顾自己倾诉,根本没有想到她家里是否需要她做饭了,儿子儿媳是否需要和她聊天啊,老伴打算和她溜湾儿吧,或者还有一些教学工作需要她完成,她还要静心养养神,或看看书?

要生存,就要学会适应环境。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你想啊,一片天空下容得下一座座不同的大山,一座座大山中生长着不同的森林,一片片森林中拥有不同的树种,一棵棵树木有着属于自己的姿态,仅一棵树中还栖居着不同的鸟儿呢。

几次的交流,心中的块垒也慢慢卸下。是啊,做人太弱就会被环境所淘汰,太强也会被环境所吞没。渐渐地,我开始适应并且努力改造着自我。渐渐懂得“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再做学问”的顺序不能颠倒:一个急于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反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太急于做好事的人,反而找不到时间做好人。

究竟做一个怎样的“好人”?

心有所想就有所为。要知道,良好的心态影响个人、团队、家庭,最后影响社会。好的心态让你成功,坏的心态毁灭自己。差的心情使你向下,使你忧愁、悲观、失望、萎靡不振,甚至颓废。心情不好,就会跟别人发脾气,人际关系就会紧张。如果心情经常不好,这种不好情绪就会像羊群中的瘟疫一样在集体中传染,导致团体合力涣散。就自己的境遇来说,我悟出一个理儿——对别人心地善良,宽厚容忍,自己也会得到百倍报偿。要学会弯曲,尤其是压力大、挫折多的时候。

当然,学会弯曲不是扭曲。越是年龄增长,越是强化了我的这一认识。我坚信鲁迅的话:“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只不过是只苍蝇。”要成为一名有缺点的战士,而不是虚伪的没有个性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同样有一颗柔软的内心:学会接纳,接纳比我们高的人,学会宽容,宽容比我们差的人;学会接受,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一切,学会改变,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一切。这样的战士才不会蜕为斗士。

因此,我承认自己的缺点,但努力变成特点,不是养成缺陷;我性格热情但努力真情,性格问题就不是人格问题;我爱发表观点,但学术变得学问,就不是心术问题。当找到这些自我平衡的时候,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演进,眼泪仿佛海面掀起的飓风,荡涤了海面的沉积和污垢。眼前变得越发明朗起来,天际的太阳冉冉照耀我那清醒的头颅。蓦然,周边的教学干部们,我的老师们喜欢上了我。是的,一个受人喜欢的人,一定是一个可爱的人,就像曹老师笑眯眯的感觉一样,看起来很舒服。

“博学、慎言、多思”

著名作家郁达夫所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句话可否化用一下,“没有伟大的名师出现的学校,是最可怜的学校;有了伟大的名师,而不知拥护,爱戴,理解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

我把自己当名师,但我拒绝“伟大”两个字。即便是这样,也可能高看我自己了。不过,曹老师很高看我,每一次曹老师表扬我的时候,就是我增长自己信心的时候。曹老师不只一次表扬我爱读书,曾让我给教学干部讲我的读书体会。的确我爱博览群书。我原本就是一介中师生。匆匆走过的39年人生旅途,绝大部分生命时光都交给了课堂。看书、教书、写书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目前,我正用力所能及的“职权”,动脑筋想办法让学校成为教书的王国,成为一个真正读书的地方,尽管很吃力。

曹老师当着全中心的教师表扬我善于思考、不断反思的专业态度,还专门读了我的《小径分岔的花园》的教学反思文章;曹校长也表扬过我执着的事业追求……我的这些好感觉就是曹老师的一次次激励,让我真正朝着这个目标和境界走下去的。如果说以前的我确有这些潜质,更重要的是,我在曹老师的开掘中成了生命的特点。

正是有了她以及那些欣赏我的师长朋友,我才觉得自己是一名有激情,有思想的特级教师。我才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存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名师的自我担当。当然,这种自我不是自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再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只要有,人还会要求更多。然而,只要教师是爱我的,能让我和他们一起研究课堂教学的魅力,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我的心里话。今年算起来,我已经走过20多年的教育教学研究生活。人生有几个20年?还有十多年,我也退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应该因为自己曾经的稀里糊涂而后悔难过,也曾像曹老师一样,和教师们一起专心地研课,讨课,究课——酸甜苦辣尽尝其中,那是多么的幸福和甜蜜的回味。

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那就是坚守讲台。正如一位老者感悟的那样,既然是一辈子立足讲台,而不是舞台,我就不能戴上面具,不能唱别人编的唱词,我要面对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徒弟以及年轻教师们说真话,说心里话,说经过自己思考的话,当然也应该对自己说负责任的话。这样想来,曹老师在一次会议上印发给我们的,带有她个人几十年感悟的——“博学、慎言、多思”越发有分量。

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我常常苦恼——辛苦和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内心的矛盾、傍徨,甚至失望和愤怒。有时,我一边憧憬和追寻着理想的教育,一边又不得不面对甚而干着那世俗的伪教育。不过,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坚守课堂的真实,学会如何“慎言”,不是“婆婆妈妈”的“是是非非”,而是“大胆想象,小心求证”的科研态度,力所能及带领教师走出一条具有附小特色的校本教研的特色。

现在社会上经常讲的执行力,就是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如何把事情做成,事业做好?就要调动、整合自己和别人的资源,创造机会,其实就是领导力。个人以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没有权利但一定要有影响力。权利是外部赋予的,而威信是发自内心的。威信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就会变成执行力。这几年正是学着曹老师的样子这么实施执行力的。

“改变态度、享受过程、学会感恩”

一次在双榆树中心一小听课,午间休息的时候,谈论起“活着”的话题。曹校长告诫我,一定要劳逸结合地工作:我们可能会无法控制一些事情,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无法控制自己。她一再告诫我们这些年轻的干部:人要活得真实自然,不要为名所累。真实的世界由真实的现象组成,而不是由假的浮夸组成。

曹老师不是特级教师。然而,你丝毫看不出她的任何不满,平常,总是微笑如菊。我还听说当年在推荐特级的候选人员中,是她偷偷地把自己的材料“抽取回来”……。她经常说,过多的满足必然有巨大的缺憾。当我参加北京市特级教师评审委员,看到相关材料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她才是真正的特级。这次经历的好处是,让我不再盲目崇拜有些特级教师;当特级的好处是,让我不再认为特级的“文凭”等于水平。

想起人教社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的《清明上河图》。文中描绘的是北宋时期汴梁繁荣昌盛的景象。看看我们现在的环境,这种情景到处都是。如果说,那时的情况是太平盛世,现在更是太平盛世了。可以说,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想玩什么就能玩到什么;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可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多,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是哪儿出了问题?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

学会改变态度、享受过程、学会感恩——学着像曹老师这样生活吧。享受当下的生活,任何不满意也是生活的原本滋味。学会感恩生活。

“吃饭吃素的,穿衣穿布的,当官当副的。”

曹老师的玩笑话怎么听怎么有哲学的味道。细琢磨,很辩证。说白了就是人要活得自然、朴素和淡然。对于“官儿”这个字眼,你会从她的话中,听出弦外的“音儿”来。所以,平常习惯称她曹校长的我,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却更愿意称呼她为老师。

“心宽天地宽,心静世间静。”——这是我参加海峡两岸儿童文学阅读研究会,一位作家亲手书写送我的礼物。今天,我把这句话作为题目,用此评价曹思迅老师的“宽厚、宽容、宽广,平静、安静、宁静”——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宽”意指做人如水,随然、谦逊;这“静”意指做人如山,塌实、坚定。

锐与圆,收与放,得与失。心宽如天地,心静如止水。生命的可贵,贵在自我实现,生命的欠缺,缺在不能明晰。人啊就如同一本书。有的书上都是字,几乎没有画;有的书上都是画,没有几个字;就像“人”字,虽只两笔,却是万物的“根”与“本”。我愿把曹思迅老师人字书写的一撇“宽”,一捺“静”,作为一左一右大步前行的根本。

是为勉。

[分享]特级教师窦桂梅(玫瑰)的追求


[分享]特级教师窦桂梅(玫瑰)的追求

[分享]特级教师窦桂梅(玫瑰)的追求[苦茶香]

前些天在杭州听了玫瑰的两堂课及她的讲座,现在把她讲座里的一些话贴出来,过会儿附上随笔

一个教师要发展,得有点激情,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素质,还是一种境界!

一个教师要发展,得有所追求,没有追求,没有火如何照亮你的心灵。最重要的是心态,找到自己的座位,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谁来救你,唯有你自己!

要真正发展,得学会思考,学会思变,学会反思,浓缩之就是思想。在我自己的领地里,开出我自己的果子,这就是思想!

相信命运,何为命,人字在上,小口在下,命就是天定的,你没权选择你的父母,你必须爱他们;你没法选择环境,你也必须爱之,不服命也不成,你得心平气和的,你得认命;何为运,走字底上一片云,那是朝霞,那是晚霞,那是流动的风采,那是飘动的彩旗,它时而还会是冰雹,是变化的,也是*你自己走出来的,它全*你的心!命在前,运在后,要想改变后天的运,你得延伸,你得拓展,你得努力,你得承受,你还得力所能及地改造它。

要想把学力转为生产力,光议论是不行的,要关于琢磨,敢于实践。

一个*特长吃饭,不*爱好。

摆正位置很重要,一旦摆错位置,有可能成为垃圾,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

不要嘲笑自己的文字,你就是你自己。

要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文字,记录人生的跑道,记录自己的脚印,我的文字不是最好的,但我也写写我自己,不在于文才如何,在于自己好好的用心在积累。那些文字,是你人生永远纪念的丰碑。

一个女人,留在丈夫心里是青春美丽的时候;留在孩子心里是母亲鬓白双眼的期待;留给下一代,是一个个方块字,那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

善写的语文老师一定是讲课讲得好的老师!

语文老师不写,不知其可怜;语文老师不读,不知其可怜。

你不要埋怨,你做的都是为别人,终有一天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改良了今天,你就比昨天更出色,你就达到了跨越。

改变自我,改变家人,改变学生,改变社会,改变一切,同样也改变了命运,这也是积善成德。

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追求内化为执着。这样你的种子才会散发无限的潜能,才能生根发芽,才会开出属于你自己的果子。

什么是教育?陪伴孩子走过童年的过程。

一个语文教师就是一个牧羊人,你得找草源丰富的地方引领孩子们去,你既要有钻进去的力量,也得有飞出来的底气。

教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教孩子读书积累的过程。

男人没有温度,是立不起来的破麻袋;女人没有温度,是没有光泽的破花瓶。

麻木的人不会思考。

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阳光打在我的脸上,激情掠过我的心田,友谊渗入我的记忆,诗意催生我的智慧,追求锻打我的生命。

评论[支持者:0人,反对者:0人,中立者:0人]查看评论信息

2005-6-918:12:000

一只小虫

头衔:爬行族首领

等级:蜘蛛侠

文章:1157

积分:1532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5年5月27日第2楼小大个性首页|邮箱

美丽女人窦桂梅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玫瑰是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照片上的她看上去瘦瘦的,不象是一朵含苞欲放闪着晨露的玫瑰,倒象是一枝傲霜独立的腊梅,她的顽强她的韧性是我的脑海里的第一个表象!对她好奇是听了袁卫星老师的报告后,她说她讲起自己的故事时会流泪会激动,她是一个很真的女人,能被男人如此称道的还从未见过,那时的她就如一朵花在我心里慢慢开放,淡雅,朦胧,不真切,很想拨开这雾看看这朵玫瑰,见识一下被万千男人女人称颂的女人,昨天终于让我如愿了!

昨天坐上最早的班车赶到杭州来到树人大学时,学生刚入座。一袭黑色套裙,一条灰白相间的丝巾随意地搭在肩膀上的她出现在我们眼前:纤细的腰身,高挑的身材,举手投足都透露着自信、优雅,这就是玫瑰!一个37周岁的女人!

做一个美丽自信的女人是每一个女人心里最向往的事!因为美丽是永恒的,美丽的女人不会老!

窦桂梅是美丽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在语文的课堂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她以她的自信和底气来演绎她自己的人生。她的自信来自于她对课堂的驾驭,她的底气来自于她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曾在看云的帖子里,了解玫瑰,知道她是清华大学附小的校长,她总是很忙碌。她的每一堂课都很精彩,因为机会总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1991年,她从数学改教音乐最后定位于语文。那一年,她为了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请领导来听她的课,请老师来评课,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变外界的压力为自己的动力。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她千万次的锤炼,家里,女儿和丈夫是她的学生;教室里,每一张桌子是孩子们的一张张脸。当她说到她在无人的校园里试讲到忘了接女儿,女儿所在幼儿园的阿姨把孩子送来后,她抱起女儿继续练讲,从开头的“上课”到结束“下课”,女儿趴在她的肩上睡着时,我的眼睛也不由湿润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啊?袁卫星老师说的没错,玫瑰是忘我的,她对工作的执着是许多人都没法做到的!玫瑰成功了!玫瑰一举成功了!因为她的韧劲儿,因为她的执着,她成功了!这是必然!

玫瑰的人生是精彩的,因为她有那么多的孩子陪伴着。“有玫瑰的课堂,孩子们是幸福的,听课的老师也是幸福的”。这句话我似乎曾在看云的帖子里看见过,当时没有深刻的感受,反而觉得有点言过其实,昨天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也这样做了一回幸福的学生!忘情处,玫瑰搂着小男孩狠狠地拍他的肩,打他的屁股,事后还美其名曰:通过肌肤的刺激加深他的影响!可爱的玫瑰,豪爽的玫瑰!当课上到尾声处,当她随着音乐读史铁生的一段话时,孩子们被她渲染的情境给感动了,台下好多老师的眼圈也红了,她更是背过身轻轻地擦拭情感深处的眼泪。玫瑰啊!你让人如何不去爱你?!孩子们在玫瑰深入浅出的引导下体会到人生的含义:我们要好好儿活,我们要好好儿活!那一句句的好好儿活,深深体会史铁生内心的岂止是在座的孩子,还有我们,还有台下认真听课被玫瑰所打动的我们!

玫瑰让我读到:有追求的人生是美丽的!

阳光打在我的脸上,激情掠过我的心田,友谊渗入我的记忆,诗意催生我的智慧,追求锻打我的生命。

教师,你的名字叫激情

 

何为激情?所谓激,是指水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所谓激情,就是指强烈冲动的情感。一个有激情的人,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充满了憧憬,充满了许多美好的遐想。一个有激情的人,工作就能投入,创意就能不断,诗意就能彰显,个性就能飞扬。激情是乐观向上的动力,激情是喷薄涌动的冲劲,激情是闪烁灵感的支持。

教师,你的名字叫激情。朱永新老师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一个理想的教师首先是有激情的教师.我们的教育理想也因激情而铿锵。

 

在窦桂梅的

课堂上,我感受到了激情。她的体态,她的语言,她的眼神,无不在诠释着“激情”这个词。记得那是一个冬天里最寒冷的日子,我走进树人大学的礼堂去听玫瑰的《秋天的怀念》。我远远就看见玫瑰穿着黑色的套装精神地站在那儿,那么优雅那么文静。但在课堂上,她完全变了,那是一朵怒放的玫瑰,美得特别艳丽特别动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行诗句一个音符。有人说她的课就象是演戏,戏里戏外都是她自己。可正如她所说的,不做演员真是挺可惜的。还记得她那一声声饱含深情的呼喊“好好儿活”,还记得她动情处眼角的泪花,还记得她引领孩子把自己的感悟送进去读出来,那是她的体验,那是她的课堂,那更是她的精彩!在她的课堂里,孩子们被感染了,听课的老师也被感染了!如此投入地演绎,如此深情的呼唤,你能不感动,能不震撼吗?在她那一声声“好好儿活”中孩子们领会了生活的真谛,明白了生活的内涵,我们也领会了明白了!一堂课能让孩子们有所收获已经不简单了,一堂课如果能让听课的老师也有所收获就更不简单了!我想这就是激情,她浑身上下洋溢着这种叫激情的火焰让我们收获了许多许多!

 还记得2004年11月28日,全国首届新生代教师成长论坛会场上,杭州市和睦小学校长张敏(管得宽)上了一堂课《感受音乐》。在他的课中我也感受到了激情。那堂课很热闹,老师的肢体语言使这堂课增色不少。不能说张老师的肢体语言非常完美或者说不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专业,但这并不重要。记得那天我在台下听管得宽的课,觉得一扫前三堂课的郁闷,因为他的课令人开朗而振奋!课堂上,他忽而盘腿而坐或高歌或低吟,忽而领着孩子们跳迪斯科忽尔趴在地上学做洋娃娃,忽而在孩子耳边轻轻地看似神秘地说:速成电子琴演奏家的秘诀就是全弹黑键,忽而领着孩子们走到台下与听课的老师互动玩游戏!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在如此众多的听课老师面前忘记了拘泥忘记了扭捏,有的只是快乐,只是开心地跟着老师一起唱一起跳,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外面寒风凛凛,里面却始终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就是激情的魄力!

 

课堂的激情来自生活的激情。窦桂梅的课有激情,窦桂梅的人生更是处处体现她的激情。她是如此解释命运两字,何为命,人字在上,小口在下,命就是天定的,你没权选择你的父母,你必须爱他们;你没法选择环境,你也必须爱之,不服命也不成,你得心平气和的,你得认命;何为运,走字底上一片云,那是朝霞,那是晚霞,那是流动的风采,那是飘动的彩旗,它时而还会是冰雹,是变化的,也是*你自己走出来的,它全*你的心!命在前,运在后,要想改变后天的运,你得延伸,你得拓展,你得努力,你得承受,你还得力所能及地改造它。

管得宽在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也有一段话: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简单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坚持就会成功!不要轻言放弃,不断前行,即使艰难也要前行!阳光总在风雨后!用激情、毅力、勤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我想这就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因为对生活充满激情,痛苦时他没有屈服,抑郁时他没有颓废,所以他成功了,所以他能笑得如此灿烂如此自信!

 让我们都来努力地做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吧,用我们的激情去装点我们灿烂美丽人生,用我们的激情去行走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更用我们的激情去点燃孩子们的人生激情.

阳光打在我的脸上,激情掠过我的心田,友谊渗入我的记忆,诗意催生我的智慧,追求锻打我的生命。

窦桂梅,女,汉族,33岁,中学高级教师。1986年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教。

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9年成为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并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为鲜活的生命奠基——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王鹏伟

人生是美好的,也是漫长的。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属于每个生命,可是,只有鲜活的生命才能够永远拥有它们。如果一个生命在它的初始阶段就注入了鲜活的“基因”,那么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就会滋润它的一生,使它在未来生活的风雨中扩展出金色的年轮。

一个启蒙教师的生命价值正在于此——给萌芽状态的生命注入鲜活的基因,为鲜活的生命奠定发展的基础。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就是这样一位以“为鲜活的生命奠基”为己任的人。

1967年4月,窦桂梅出生在长白山脉的一个小山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清苦生活孕育了她坚韧的个性,为她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2年,年仅15岁的窦桂梅走过弯弯的山路,迈进了吉林师范学校的校门。

1986年,窦桂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意识到,她不属于一份工作,而属于一番事业。从教以来,她阅读了约300万字的专业书籍,写下了20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0多万字的教学笔记。她通过6年的函授学习,获得了中文专业本科学历,直至攻读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

1992年她主动争取到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窦桂梅格外珍视。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推翻了,再重来……明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下班后,她一个人留下来做最后一次试讲。在她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她可爱的学生;在她耳畔,空荡荡的教室里还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讲着讲着,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来,可是课还没讲完。于是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

这节课讲的课文是《王小二》,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描述,感人的配音朗读,活跃的师生交流,打动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从此一炮打响,市级、省级乃至全国范围的公开课接踵而至。1995年和1997年,她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近年来,窦桂梅先后在《吉林教育》、《人民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吉林人民出版社先后为她出版3本专集:《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为生命奠基——窦桂梅教育教学论文集》。

199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邀请全国部分科学家、优秀教师代表赴北戴河,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度假并共商科教兴国大计,受到了江泽民、朱?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应邀的20位科学家、30位教师代表中,窦桂梅是最年轻的一位。这在她14年的教育生涯中是一个亮丽的音符。

窦桂梅认为,如果每个孩子都学会发现自己,赏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那么他们将获得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而且教师的任何担心和唠叨都是多余的。在她心目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株孕育着无限生机的萌芽。

班里有个叫陈轶姝的女孩,刚入学时,听写10个词语,错了8个,对了两个,孩子很沮丧。窦桂梅鼓励她说:“没关系,我像你这么大时,连这两个词还不会写呢!”第二次听写还是这10个词语,陈轶姝仅写对了4个,窦桂梅鼓励道:“有进步,继续努力!”直到陈轶姝把这10个词语全写对。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还有三次……十次不行还有第十一次的善待。在她的悉心呵护之下,陈轶姝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窦桂梅始终把希望和自信留给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抬起头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暗示作用。对此,窦桂梅有切身的感受。

那是1996年9月8日早晨,窦桂梅像往常一样步入教室上课,只见一个女孩手捧一束鲜花跑上前来:“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妈特意买了这束鲜花送给您,祝您节日快乐!”窦桂梅激动地说:“谢谢!”课堂上,她隐约感觉到有些孩子的神情不自然,而献花的孩子却显得异常兴奋。下课铃声一响,突然有好几个学生围了上来,有的说:“老师,我妈早就给您准备好了一条纱巾。”有的说:“老师,对不起,明天我一定让我妈给您买一件礼物。”……话还没听完,窦桂梅脸上火辣辣的,她后悔自己未假思索的一声“谢谢”竟引来了孩子的误解。她深情地对孩子们说:“纯真的感情是不需要礼物来证明的。”教师节那天,教室里出奇的安静。窦桂梅刚走上讲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祝窦老师节日快乐!”接着孩子们齐声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窦桂梅的眼睛湿润了。

从教至今,那束鲜花是窦桂梅所收下的第一份学生家长的礼物——因为她不忍伤害孩子的自尊;那束鲜花也是窦桂梅所收下的最后一份学生家长的礼物——因为她不能玷污孩子的心灵。

为了保持孩子善良纯真的本性,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从1998年起,窦桂梅带领她的学生和地处大西北的贫困山区小学以“结对子”的方式开展了长期的手拉手活动。这其中有青海省互助县高寨乡曹家堡小学女教师达明菊的班级,有青海省互助县什巴乡全国师德标兵刘让贤任校长的什巴小学。千里之外的手拉手活动使孩子们懂得了“希望工程”的真实涵义。

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使窦桂梅认识到,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进行了题为“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的教改实验,向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陈腐教育观念提出了大胆挑战。

她首先对现行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删,精读180篇,泛读80篇,新增72篇。在此基础上,6年来她带领学生背诵了300多首古典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警句,掌握了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阅读了《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世界名著和曹文轩的《草房子》、余秋雨的《牌坊》、刘镛的《莹窗小语》等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中国)到“美国中学生必读的30本文学著作”,学生都进行了广泛的涉猎。据统计,全班人均阅读书刊145本,平均识字量高达3500字——远远超过了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2500字左右的识字量。大量的语言文字积累和民族文化熏陶,是窦桂梅语文教改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窦桂梅深谙这句名言蕴涵的朴素道理,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她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逛书店,看展览;组成小记者团,进行采访和社会调查;开展环保宣传、慰问孤寡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各期刊小组每月定期面向全校师生出版《先锋报》、《小松树》等刊物。这些活动的开展使语文教育和生活教育融为一体。

为了启迪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灵性,窦桂梅始终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在讲著名作家玛拉沁夫的名篇《峨眉道上》时,学生提出:作者在文中交待路旁休息的铺路人时,为什么不细致描写铺路人的表情?如能描绘出铺路人汗流浃背的样子,不是更能使读者感受到铺路人劳动的艰辛吗?在讲《飞机遇险》这篇课文时,窦桂梅满怀敬意地叙述周总理是怎样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叶挺将军的小女儿,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时有的学生突然发问:“周总理去重庆谈判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为什么没想到可以抱着小杨梅一起跳伞呢?”一石激起千重浪,有的说:“课文写得不合情理,文中用好几句话写遭遇险情时周总理对工作人员的嘱托和对小杨梅的鼓励,而且后面还加了个省略号。当时情况那么紧急,周总理怎么来得及讲那么多道理教育别人!”有的说:“不知道小杨梅现在还活着没有?我想采访她核实课文的细节描写是否真实。”本来统一的“标准答案”就这样在学生的发散思维中土崩瓦解了。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教育就是将现成的成果和推翻成果的精神同时传授下去。”

窦桂梅的教改实验引起了全国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她先后8次在全国范围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观摩课,应邀到北京、天津、南京、郑州、武汉等地作教学观摩课及专题报告70余场。有关专家认为,窦桂梅的教改实验,遵循了母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体现了汉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和时代精神,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窦桂梅--小心轻放孩子的心)》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槐乡的孩子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