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导学案

高中环境保护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4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导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三节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

1.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巩固练习:

由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于2008年7月31日发布,此次区划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调节、提供产品与人居保障3类。读图回答1~2题。

1.生态调节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图示地区的生态调节功能为()

A.水源涵养B.土壤保持C.防风固沙D.生物多样性保护

2.图示地区的生态保护方向为()

A.建立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

C.退耕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D.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下图是“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4.我国耕地占土地资源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B.山区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D.城市建筑、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D.保护农田

6.若图中的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流量减少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读下面图画,回答7~8题。

7.此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8.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2012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3个植树节,其主题是:“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回答9~10题。

9.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不包括()

A.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B.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C.增加用材林D.为物种提供栖息地

10.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

B.城市生态系统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部分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高

D.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强

11.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2.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1. (1)降水少,气候干旱 (2)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3)土壤侵蚀严重 山地丘陵地形,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4)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肥力降低 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限制高硫煤的开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 (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①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②污水污染;③地表径流污染(两点即可)

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②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③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任答两点即可)

(3)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任答四点均可)

相关推荐

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的措施。2.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采取的措施。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1.植被破坏
(1)原因:发展①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②资源。
(2)后果: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保护植被的措施
(1)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④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⑤法制建设,依法保护⑥植被。
(2)加强⑦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⑧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思维活动
1.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恢复退耕还林工程将会对本地区带来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 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减小气温差异;增加降水,减小风速;增加生物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
(1)作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现状:生物多样性正在⑨趋减。
2.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1)就地保护:建立⑩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2)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设立遗传资源种质库等。
思维活动
2.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有什么区别?
答案 就地保护是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环境保护起来,以便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其范围比较广,保护的对象是生态系统。迁地保护只能是对单一的物种进行保护,它主要适用于对高度濒危的物种进行抢救,以避免该物种的灭绝。就地保护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的办法是建立动、植物园等。
探究点一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土地退化示意图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8日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五年,我们……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新增沼气用户1650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万千米。……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五年累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4.79亿亩,退牧还草5.19亿亩。加强土地和水资源保护,五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289万亩。
(1)图中信息说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简述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
(2)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3)开发和建设活动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写出两个导致这些问题的开发和建设活动类型。
(4)报告中的“新增沼气用户”是为了改变农村的__________结构,目的是什么?
(5)报告中继续推进“生态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原因: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2)加强政策引导 加强农村住区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3)矿产资源开采、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答出两点即可)
(4)能源消费 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人们对乔木、灌木、草等传统能源的需求,减少人为的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5)减少人为的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反思归纳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措施具体表现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草,禁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平整土地、开展土地复垦等
农业技术措施改良灌溉方式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施肥、选育良种、深耕改土、轮作套种、地膜覆盖等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生态恢复与建设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牧区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调整农、林、牧用地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还牧
开发风能、太阳能、农村小水电、沼气,营造薪炭林等,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迁移应用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10年来,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1)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退耕还林还草具有哪些效益?
(2)从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属于________(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 (1)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
(2)加强政策引导 通过发展生态经济促进植被保护。
解析 第(1)题,“退耕还林还草”将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是题眼,主要从其生态效益归纳。第(2)题,“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政策。
探究点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
探究活动 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如果申请专利,他将超过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墨西哥电信大亨)、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沃伦巴菲特(美国著名投资人)等人成为全球首富。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回答(1)~(3)题。
(1)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
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
(2)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优质水稻的实验地点应在()
A.西北地区,温差大,有利于水稻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B.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可使水稻基因突变
C.海南岛,生长期长,可缩短实验的时间
D.东北地区,可利用黑土地肥沃的土壤培养优质水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
B.人类只需要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
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1)B (2)C (3)A
解析 第(1)题,物种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第(2)题,培育水稻良种需要进行无数次的实验,海南岛热量丰富,复种指数高。第(3)题,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大的直接、间接使用价值以及潜在价值,对人类影响极大。
反思归纳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质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
(4)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迁移应用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随木材贸易从美国入侵的江脂大小蠹1999年在山西省大面积爆发,使山西省1/3的油松林在数月间毁灭。入侵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豚草,入侵西南地区的紫茎泽兰和飞机草,入侵广东的微甘菊,沿海地区引进的大米草等的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达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材料二 生物入侵现象在其他国家也存在,如澳大利亚曾经兔子成灾;新西兰引进鼬鼠,造成森林破坏,并使家畜和一些野生动物传染上结核病;金苹蜗牛入侵泰国,造成稻田绝收等。一系列生动的例子告诫我们:人类千万不要盲目地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平衡,因为一个物种无论是灭绝,还是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1)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
(2)引进外来物种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答案 (1)积极作用:丰富人们食物品种和农业生产类型。消极作用:造成生物入侵,破坏本地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
(2)做好出入境检验,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解析 引进外来物种有利有弊,可以丰富人们生活,推动生产发展,但也有可能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通过检验检疫进行谨慎地引进物种。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在一起,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③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为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对荒山应()
A.综合治理与开发B.全面封山育林、育草
C.修筑梯田D.烧荒耕种
3.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压力很大,为此应()
①改革耕作技术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1.D 2.A 3.C
解析 第1题,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属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第2题,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全面封山育林、育草不现实;陡坡修筑梯田成本高,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烧荒耕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第3题,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应调整农业结构,改进传统的耕作技术,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山区环境负担,故不合适。
4.对濒危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办法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动植物园
C.建立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
D.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答案 A
解析 野生动植物的原生地最适合其繁衍和进化,因此,对濒危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5.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答案 (1)c d (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差异,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1)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山地地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3)根据图中各序号的位置和黄河、长江流域的范围作出选择。①工程位于西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4)④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①地的河西走廊地区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较为平坦,但气候干旱,降水少。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都存在
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
D.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答案 D
解析 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存在,故A错;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故B错;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错;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下列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
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地
C.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
D.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 D
解析 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森林破坏,但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故A项错;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由于草原退化而导致土地荒漠化,但荒漠化的分布不只在这四个省(区),它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半干旱区,故B项错;保护湿地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湖,故C项也错,排除前三项,只有D项正确。
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a—饲料 ②b—养禽 ③c—秸秆 ④d—发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③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答案 3.B 4.A
解析 a代表为养禽业提供饲料;b代表牲畜的粪便可以用来发展沼气;c代表秸秆作为发展沼气的原料,最终以废渣液的形式回归土壤,增加土壤肥力;d是用沼气发电改善农村的生活用能结构,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012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7题。
5.联合国设立“生物多样性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最大限度地开发生物资源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确保世界粮食安全
D.禁止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
答案 B
解析 当前,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势在必行。
6.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么快的灭绝速度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不断增长 ②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生物进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在自然状态下,也会有物种灭绝,但速度要慢得多;题目中的“这么快”是题眼,应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思考。
7.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世界上建立了很多基因库,最主要的目的是()
A.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B.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
C.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D.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
答案 C
解析 “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才是建立基因库的最主要的目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的做法是错误的。
8.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
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体现
C.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理象,所以我们人类不必杞人忧天
D.物种数量为500万~5000万种,物种丰富,所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不会对人类产生影响
答案 B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体现。物种灭绝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因此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分为直接使用、间接使用和潜在价值,虽然有些价值还没有被认识,但如果因破坏而丧失,今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加以利用了。
[能力提升]
读下图,分析回答9~10题。
9.该图表示的主题是()
A.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B.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C.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分布
D.森林资源的分布
10.图中A、B两地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 荒漠化
C.草场退化 荒漠化
D.荒漠化 水土流失
答案 9.C 10.D
解析 分析图示地区,图例所示阴影地区是我国农垦区与牧区的交界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较为严重,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区,图中A地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B地处于黄土高原。
1973年长江沿岸刀鱼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10年80吨,2011年12吨。2012年长江刀鱼开捕已经超过20天,镇江渔民却一点收获也没有。由于产量稀少,当下刀鱼卖到最高8000元的单价,冲上了天价的宝座。据此回答11~12题。
11.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B.刀鱼生长周期长,目前处于幼鱼阶段
C.长江含沙量增加,不利于刀鱼生长
D.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12.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A.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B.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D.增加氮磷饵料投放量,使刀鱼生长加速
答案 11.D 12.C
解析 由于刀鱼价格昂贵,吸引渔民大肆捕捞,导致刀鱼数量急剧减少,只有限定捕鱼量和捕鱼期,才能实现刀鱼的可持续捕捞。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是造成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很大作用
D.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后会有新的物种产生,所以人们应该顺其自然
答案 D
解析 相当一部分尚不为人知的物种,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无法估计,所以物种灭绝对人类来说损失巨大。
14.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结合下图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目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________。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中分析,黄土高原能源资源丰富,在能源基地建设中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5)从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的关键是________。
答案 (1)土质疏松 多暴雨 耕地减少 河床淤积
(2)轮荒 开矿
(3)保塬、护坡、固沟
(4)交通运输 水源紧张
(5)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可以从黄土的特性、夏季多暴雨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本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耕地减少,还使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交通滞后和水源紧张。从“黄土高原某地区工业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目前主要是原煤的生产和输出,加工程度低,今后应当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 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
解析 城市内涝是当今社会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加强排水系统建设等是解决城市内涝的主要方法。建设“植被浅沟”可以收集地表水,通过滤网来提高地下水的水质,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地表植被改善局地小气候。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
3.3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板书〗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板书〗(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
3.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提示〗材料
1.潜在价值──某种不知名的昆虫。间接价值──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
2.主要的困难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等),拒绝核准或迟迟不予核准该议定书。主要争议的问题是,这些国家担心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国家可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美国政府在2003年3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建议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各国的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等多种途径,呼吁每年大量产生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率先核准《京都议定书》(我国政府早在2002年9月就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拓展题
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诠释这句话: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这四个大,而人是这四个大中的一个。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浑然而成的、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东西;“道”不靠外力而永久存在、循环运行且永不停息;“道”伸向遥远而最终又返回自然,可算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老子把人提升为“宇宙中四个伟大的存在之一”,可与“道”、“天”、“地”并立,而惟独不认为有“神”的存在,这是老子哲学观念的可贵之处。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这四大中的一个,人绝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探讨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教学过程
〖章引入〗学生阅读P117。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
〖提示〗1.假如置身于图中,就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3.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
〖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数量增长的有两种方式,人口增长是接近哪一种增长方式呢?为什么?
〖提示〗如果一种生物没有了天敌,而食物供应又比较充足,它就会过度繁殖,数量呈“J”型几何级数增长。数百年来,人口的增长就是这样的情景。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境
〖资料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板书〗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P119~122,回家完成“资料收集与分析”。
〖想像空间〗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将会因学生过多和教师、教室以及教学设备等过少而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因学生过多而使教室内空气流通不好、光线不足和过于拥挤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
基础题
1.D。
2.“现在的人,有五个孩子都不算多,每个孩子又各有五个孩子。爷爷活着的时候,就有二十五个孙辈了。这就造成了社会上的人口多而物资少,虽然辛勤劳作,生活用品却依然匮乏”。这句话反映出作者的忧虑:如果不节制人口增长,将会对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
拓展题
1.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分别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0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年);“让地球充满生机”(2002年);“水──20亿生命之所系”(2003年)。这些主题都与生态环境(影响人类与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它们都与人口增长有关。
2.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主要有: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都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便大力开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近期无望解决环境污染的企业,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法并妥善实施“关”、“停”、“并”、“转”。

资源及生态保护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源及生态保护,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章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课题:资源及其生态保护(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对资源和生态问题的研究和保护措施提出自己的相关得看法和对策!!
二、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选修内容的最后的一节课,应该是综合前两节课的内容,对本节课进行相应得回扣和总结,学生应该一总结和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
3.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提示〗材料
1.潜在价值──某种不知名的昆虫。间接价值──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
2.主要的困难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等),拒绝核准或迟迟不予核准该议定书。主要争议的问题是,这些国家担心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国家可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美国政府在2003年3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建议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各国的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等多种途径,呼吁每年大量产生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率先核准《京都议定书》(我国政府早在2002年9月就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拓展题
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诠释这句话: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这四个大,而人是这四个大中的一个。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浑然而成的、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东西;“道”不靠外力而永久存在、循环运行且永不停息;“道”伸向遥远而最终又返回自然,可算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老子把人提升为“宇宙中四个伟大的存在之一”,可与“道”、“天”、“地”并立,而惟独不认为有“神”的存在,这是老子哲学观念的可贵之处。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这四大中的一个,人绝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读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4-2-5
材料二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33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材料三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额济纳旗草原的气候类型属。
(2)弱水水源的补给源于()
A.大西洋上带来的少量水汽形成的雨水
B.祁连山北坡极地大陆气团带来的低下雨
C.黑河地区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祁连山顶的冰雪融水
(3)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流量最小时期在()
A.春B.夏C.秋D.冬
(4)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5)该地区也是华北地区沙尘暴源之一,沙尘暴大多发生于春、夏、秋、冬的季,其原因。
参考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2)D(3)D(4)中游张掖地区人口激增;农业、工业的发展耗水大增;用水过度、不合理、不节约,中游的过度用水使处于下游的额济纳旗草原缺水退化(5)春那里春季降水很少,而气温渐暖,蒸发渐大,缺乏植被的干旱沙地也以无雪覆盖;冬季冷锋活动很频繁,多以西北风形式吹扬沙尘影响到华北地区。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在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消化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疑点,在讲课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疑问,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