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五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9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五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五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五节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案

首先应分层次理清一战的原因。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对外扩张侵略的本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重新分割世界的争霸中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因此而形成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是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而直接引发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不过是一借口而已。

在大战性质问题上,大家应学会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来评价某一历史现象。

对于大战的评价问题,则应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战争总具破坏力,帝国主义战争更是如此。但事物总是复杂的和多侧面的。大战在给人类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了十月革命并在战后引发民族解放运动又一高潮。

如何看待美国参战借口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

在主力舰队无法突破英国封锁的情况下,德国企图用潜水艇来打破英国的海上优势。1915年2月,德国就宣布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对环绕大不列颠和爱尔兰领海以及英吉利海峡中的敌国商船一律击毁。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国的船只也不例外。由于美国的强烈抗议,德国1916年5月暂时停止,但到了1917年2月德国对在陆上赢得战争已越来越不抱希望,又恢复了无限制潜水艇战,英国的海上运输趋于瘫痪。面对严竣局势,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反潜措施,美国也以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使许多美国人葬身和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等为借口,1917年4月正式对德宣战。

事实上,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已逐渐激化,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到1914年美国在拉美投资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同交战双方作生意。由于英国对德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额急剧减少,而同协约国的贸易额猛增,这样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再加上美国看到参战时机成熟,为捞取战利品,以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而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本性共同构成一战的根源。

答: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而加剧了。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剧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退居第三,新兴的美国跃居第一,后起的德国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倒挂的状况。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延伸阅读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学案-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学案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世界发生,美、德、英、法、俄、日等国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美、德、英、法、俄、日、意、奥、荷、比、西、葡等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亚洲变成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被列强瓜分,拉美也受到新的侵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人民也开展新的斗争,以挽救民族命运,掀起反帝高潮。社会主义运动也在欧美发展,重要成果是列宁主义诞生。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激化,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并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成果、影响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美、德、英、法、俄、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特征

2.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列强对亚、非、拉美地区的瓜分日本对中、朝侵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3.亚非拉民族运动的发展:亚洲的觉醒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4.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及经过

5.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尖锐化同盟国与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简况及影响

1.关于垄断组织的形成

19世纪晚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新的科学技术带来新兴工业如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这些工业生产规模相当大,集中的程度也相当高,所以资本也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也集中于这些人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这些大资本家控制一些部门的生产、价格、市场等,获得高额利润。早期垄断组织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均为英文音译),后来还有跨行业的垄断组织康来恩。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有名的垄断组织有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的美国钢铁公司、福特财团的汽车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德国电气总公司、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英国的壳牌石油公司等。

2.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点

列宁在20世纪初对当时的帝国主义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帝国主义的最基本特征是垄断:“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列宁用一句话来解释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性

这一时期,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经济发展速度、政治体制、殖民扩张过程等的不同,使政治和经济的不平衡性加剧,矛盾尖锐,难以调和。主要国家简况见下表:

可以看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和德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英法发展较慢,德国超过英法。德国统治集团对德国占殖民地较少十分不满,加上德国是军阀的、容克地主的和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军事封建性很强,所以,德国与英、法、俄的矛盾逐步尖锐。德国与近邻、并且历史上有渊源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结成了军事政治同盟——三国同盟。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在议会声称:“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则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在未来世纪里,德意志人民不做铁锤,便将做铁砧了。”(1899年12月11日演说)

4.关于早期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有三次: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

1898~1899年,美国挑起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当时,古巴人民正在进行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停泊在古巴港口的美国军舰“缅因”号因“内部原因”爆炸。美国称“西班牙人炸了美国军舰”,遂向西班牙宣战。结果美国夺取了原属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等地,并实际控制了古巴。

1899~1912年,英国挑起了向荷兰人后裔布尔人争夺南非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战争,又称布尔战争或南非战争。英国调来20万大军打败布尔人。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成为英国殖民地。

1904~1905年,日本挑起与俄国的争夺东亚霸权的战争。1895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俄国认为日本夺走了应属自己控制的地盘,便联络盟友法国,又联络德国(德国想占山东半岛),三国共同向日本施加压力。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又交付3000万两白银为赎辽费。日本在实力增强后,向俄国“复仇”。1904年2月8日,日本突然袭击俄国在旅顺的舰队,以后又在辽东半岛打败俄国陆军。1905年5月,在朝鲜海峡,日本又打败俄国远征舰队。俄国国内1905年革命正在发展。在美国斡旋下,俄国与日本签订和约,承认朝鲜是日本势力范围,割让库页岛南部及附近岛屿,将旅顺大连租借权和东清铁路南段及支线权转让给日本。

5.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高潮,习惯被总称为“亚洲的觉醒”。“亚洲的觉醒”出自列宁1913年5月7日发表的一篇政论文章《亚洲的觉醒》。列宁指出:“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在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的运动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继俄国1905年的运动之后,民主运动席卷了整个亚洲——土耳其、波斯、中国。在英属印度,动乱也正在加剧。值得注意的是:革命民主运动现在又遍及人口近四千万的英属印度——爪哇岛等荷属殖民地。……世界资本主义和1905年的俄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几万万被压迫的、沉睡在中世纪停滞状态的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要求新的生活,要求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这一时期的斗争,中国有1898年的戊戌变法、1899~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其后的二次革命(1913)、护国运动(1915~1916)、护法运动(1917~1918)等;伊朗有1905~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有1908~190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印度有1905~1908年的反英斗争,朝鲜有1907—19年的义兵运动等。

6.日本早期对外扩张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军国主义势力发展极快,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朝鲜、中国首当其冲,深受其害。1870年日本外交官佐田白茅在给政府的建议《征韩论》中就暴露了其野心。佐田白茅称:“全皇国(指日本)为一大城,则若虾夷(指北海道)、吕宋(指菲律宾)、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1874年,日本派军队约4千人侵略台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兵到台抗击日军。美英向清政府施压,清朝与日本签约,赔50万两白银,实际上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控制。琉球国王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置之不理。1879年日本废琉球国王,改琉球为冲绳县,吞并琉球。

1876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82年又签订《仁川条约》,加紧侵朝。1894年日本又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割占台湾省,朝鲜半岛从中国“独立”,实际受日本控制。1900年,日本又参加了八国联军,与英法俄美德奥意共同侵略中国。第二年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4~1905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附近发生战争,结果日本夺得中国东北南部的控制权,割占库页岛南部。1905年日本又迫使朝鲜签订保护条约,控制了朝鲜内政、外交、军事、立法、司法等方面权力,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日本勾结朝鲜卖国贼总理大臣李完用,签订《日韩合并条约》,迫使国王李熙承认。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

1.生产力发展再次引起社会变革

19世纪晚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起来。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新机器、新交通工具、新能源、新动力、新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整个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出现。新的无产阶级出现,使工人队伍继续扩大。西方国家形成帝国主义。亚非拉地区进一步遭到侵略,成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世界纳入到一个大市场中,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复习时,可结合政治课上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2.把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与本章内容结合复习掌握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在世界大变动大发展的局势下,中国历史也呈现许多新情况,如:维新思想发展,反帝义和团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侵略战争、资本输出、瓜分狂潮等)。这些是与帝国主义形成、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列强加紧侵华等密切相连的。复习时,可把已有的中国近代史史实与世界近代史第四章内容结合起来,中外历史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全面的世界近代历史。这样结合起来,也等于又把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复习了一遍。

3.注意抓住帝国主义国家特点,分析原因和影响

教材介绍了英、法、美、德、日、俄等6个帝国主义国家形成时期的特点。复习时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和影响。以英国为例:英国占有3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曾经拥有世界霸权,工业生产曾超过法、德、美三国之和。列宁称之为“殖民帝国主义”。德国生产发展和统一以后,向英国霸权挑战;英国殖民地人民不断斗争削弱英帝国的力量。所以,在英、德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间发生了世界战争;印度、埃及、爱尔兰等人民的斗争又打击了英国,缩小了英帝国的地盘。

4.注意了解本章历史涉及的地图知识

本章涉及到整个世界的范围,复习时要把地理知识引入。历史教材中的东北亚地图(日俄战争)、亚洲地图(殖民国家的侵略)、非洲地图(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巴尔干地图(一战前夕)、欧洲地图(同盟图与协约国;一战形势)等,应认真阅读,了解地理要素(山、河、海、城、岛、半岛、海湾等)。用这些重要的地理要素联系起相关的历史知识。

例1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回答:(1)—(4)题。

(1)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由国家主导进行

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③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

④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分析:该题涉及三次科技革命,跨度较大。(1)题中“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显然不对。(2)题中“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当为一次工业革命。(3)题中,日本私营企业多数由国营演变而来。(4)可结合政治,第一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答案:(1)C(2)A(3)A(4)B

例2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

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

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①②③项是教材列出的,④项不是重要原因。

答案:A

例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分析:由于一战双方主要国家都想瓜分世界,并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故可定战争性质。

答案:C

例4下列历史事件,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1905年俄国革命B.朝鲜义兵运动

C.印度国民大会党建立D.20世纪初土耳其革命

分析:朝鲜义兵运动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爱国官兵的反日武装斗争。

答案:B

例519世纪后期德国和英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成因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是否掌握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及原因的能力。应分别叙述英国和德国情况。

答案:

英国经济发展速度迟缓,德国经济迅速崛起。

英国作为“殖民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取得巨额利润,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国内工业投资相对减少;它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老的工业部门设备陈旧;英国人心理较保守,影响了设备更新。

德国取得普法战争的胜利后,统一了国内市场,获得了赔款和矿产基地,它十分重视科学与工业相结合,尽量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它注重教育,增加教育经费;它还大造军火舰船,刺激了不少工业部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使原有的“均势”遭到破坏。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特点和军事上的崛起,使它更富有侵略性。英德矛盾逐渐上升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例6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政治体制是怎样的?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说明:答题时要概括论述,不要罗列具体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比较、概括能力,也考查分析特定条件下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要求高度概括17~19世纪英、法、俄、日四国资本主义确立的道路。答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政治体制”的理解正确。

答案:(1)俄日体制:俄国为沙皇专制、日本为天皇专制。

(2)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为专制主义体制。

(3)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俄国过渡道路是1861年改革,日本过渡道路是明治维新,两者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教案

一、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

本单元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时期。

教师先要求学生按世界史的四大线索进行归纳,然后教师点拨分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2)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掀起反殖、反封的新高潮。

(3)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发展,第二国际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4)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开始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矛盾激化,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二、主干知识整合

1.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注意比较)

(1)经济发展。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美国、德国的垄断最为突出,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各国不平衡加剧,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缓慢下降,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经济也有较快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逐渐形成。

(2)政治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政治领域的变化:首先,由于垄断组织的发展及其政治干预能力的增强,国家的经济职能越来越强,垄断资本家也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其次,以比较健全的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第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是比较典型的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的国家,如英法美;二是在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同时,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的国家,如俄日。

2.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注意前后比较)

(1)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加强和殖民统治的加深,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客观上又使殖民地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步壮大,成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

(2)亚洲中国、朝鲜、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进入“亚洲觉醒”时期,其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也有次要地位的旧式反帝反封建的起义。非洲人民斗争水平相对落后,以武装斗争为反殖的主要形式,埃及抗英斗争、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最为突出。拉美国家独立后,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反帝反封建是其共同任务,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突出事例。

3.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1)概况: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工人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为适应联合斗争的需要,第二国际成立。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不断发展,形成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2)特点: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斗争的组织性加强;主要斗争手段从政治斗争,暴力斗争转为经济斗争、合法斗争;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到德国,又转到俄国;国际工人运动从西方向东方扩展。

4.国际关系的发展

(1)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及其根源: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新瓜分世界的争夺,激化了矛盾,形成了三个中心环节:法德矛盾,焦点在于对欧洲霸权的争夺;巴尔干问题,俄奥是主要对抗双方,同时也涉及英德;英德矛盾,矛盾的焦点在对殖民地的争夺,是帝国主义矛盾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三对矛盾的斗争逐渐演变为两大军事集团为各自的利益协调矛盾,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大战爆发,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争中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也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的不平衡性。

三、重点知识透析

1.对垄断组织的认识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垄断组织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尽管垄断组织作为独占生产与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必然会带来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它的出现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但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从主观动机来看,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实质上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最后,托拉斯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垄断组织之垄断市场、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掠夺。

第二,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

第三,垄断的形成,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

第四,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第五,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争霸,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如“一战”就是明证。

2.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类型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国开展的状况千差万别,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现实条件,六大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方面呈现三种类型。一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在该时期内科技发明的成果都相对较多,又应用及时,资金、资源、市场的条件都较充分,所以发展迅速。二是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下来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19世纪中期还处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最前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较好,海外市场较广阔,在机器更新、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大投资规模上不够迫切;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比不上美、德两国。三是俄国和日本,相对前面四国、经济基础薄弱是显而易见的。两国同时在60年代实现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但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由于两次工业革命在两国几乎都是同时开展起来,所以其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都十分迅速。

上述三种类型产生的直接影响是改变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比状况,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斗争。

3.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两类不同的趋势。

一类是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较为充分发展。这些国家都经过激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对前封建主义制度、传统,打击和消灭比较彻底,使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得到顺利发展的条件。美、英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法国维护了共和政体,这有效地保持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上的稳定。

另一类是封建专制色彩较浓的德、俄、日等国,在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奉行专制主义和高压政策,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是帝国政权中主导力量,军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个政治领域。俄国以沙皇专制为特征的整个官僚机构和官吏队伍一直完整保留,成为专制主义政治的中枢。对内的专制主义和对外的军国主义是19世纪末俄国政策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浓厚军事封建性。日本在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

4.怎样看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民主运动?

(1)从运动性质看,旧式的民族运动演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与革命。列强侵略,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民族工业的产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这就使旧式的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的民族运动,演变为新式的由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或革命。

(2)从斗争纲领和口号看,描绘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前景的新蓝图,如印度国大党提出了民权和独立的要求,中国的三民主义、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3)从参加运动的主要力量看,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体,改变了过去以农民为主体的状况,如印度盂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4)从运动发展趋势看,经过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发展过程,如中国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和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

(5)出现了以新式民族运动为主导,新旧民族运动同时并存的状况,朝鲜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没有超过旧式民族运动的范畴。

5.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的特点及成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自发性斗争少了,有组织的斗争增多子。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的文化素质和组织程度大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迅速传播,工人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这就使工人运动由自发性向组织性增强的方向发展。②由暴力斗争为主向合法性斗争为主发展。一方面是因为资产阶级民主的扩大,进行合法斗争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人政党和工会的普遍建立,比以前更讲究斗争策略。③由政治斗争为主向经济斗争为主转变。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发展,工人阶级取得了过去不曾有的许多政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已取得的某些合法的政治权利进行斗争,争取经济待遇上的改善成为大多数工人的要求,所以,这一时期的工人罢工多以缩短工时、改善待遇、提高工资福利为目标。

6.主要交战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和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是侵略战争,事实上,从交战双方来看,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中欧帝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要奴役巴尔干,把塞尔维亚变为附庸国。

英国要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国则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一)知识目标

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和《九国公约》两则材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2.通过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的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1.教师可首先简要介绍关于第二章历史的起止时间和主要内容。然后提问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依据变化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导入新课。

2.讲述“巴黎和会的召开”一目时,可以着重分析战胜的五大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和由此引发的矛盾,以为本节和本章的内容作好铺垫。其中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打算,应引导学生从分析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资料中得出。

3.讲述“《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一目时,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凡尔赛和约》四项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和约的性质。凡尔赛体系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讲述时应注意教材的内在联系,按照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作用、隐含的矛盾、维系的国际机构四个层次阐明。

4.讲述“国际联盟的成立”一目时,建议教师强调其性质,并说明美国未加入的原因。

5.讲述“华盛顿会议”一目时,建议教师:对会议召开的原因,可引导学生联系一战和巴黎和会的有关内容分析得出;对会议的三个主要条约,应侧重于分析其重要影响。关于中国问题,首先引导学生横向联系弄清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在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原因。其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做思考题认识《九国公约》的实质。最后小结概括出:远东霸权之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争夺;中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国。关于华盛顿体系,可参照凡尔赛体系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1、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胜利者地位的协约国集团,想要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安排战后的世界。这是凡尔赛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冲击,以及大战所造成的各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使他们在对世界安排有各自打算的同时,也在一些问题上形成某些共同的认识。

第一,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它们在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它们进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

第二,苏俄问题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处理战后国际问题时的一个无法摆脱的重要因素。它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的苏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威胁,因而在严惩战败国的同时适当地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前哨阵地。

第三,无论是出于抵消苏俄“和平法令”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影响,还是出于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实现在战争期间对盟国所作的秘密许诺,主要战胜国也不得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处理战败国领土问题方面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第四,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维护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这个组织就是后来的国际联盟。

但是,由于各国在大战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所取得的利益和遭受的损失不同,在列强的实力形成新对比的情况下,美、英、法、意、日这五个主要战胜国又有各自不同的掠夺和争霸计划。

2、各主要战胜国的争霸计划

参加凡尔赛会议的各主要战胜国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为自己捞取尽量多的利益,削弱自己的对手,力争在重建的世界新秩序中,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大的国家。在大战期间,美国是欧洲各交战国、特别是协约国武器、装备、原料、粮食和商品的主要供应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在四年里,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由239亿美元增至620亿美元,商品输出额从23亿美元增至62亿美元,国外投资也由20亿美元增加到1919年的70亿美元。战时和战后,欧洲国家欠下美国一百多亿美元的债款,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以上,逐步取代了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战后欧洲的贫困和重建,也急需美国的援助,加深了对美国的经济依赖。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力量,提高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美国领导人自认为应该“领导世界”,要求在规划战后世界的蓝图中,拥有同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支配地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为协约国列强有保留地接受,并被德国用来作为求和的基础,在弱小国家和殖民地人民中也曾引起对和平及自由平等的幻想。威尔逊本人也因此声望倍增,被冠以“和平使者”的美名,在赴欧洲参加和会时受到狂热的欢迎。

在威尔逊的“十四点”中,“建立国际联盟”、“航海自由”和“贸易自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美国企图通过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去主宰世界;通过“航海自由”打破英法的海上垄断,控制海洋;以“贸易自由”去打开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夺取更多的市场。在欧洲事务上,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是因为在经济上德国的破产会使美国失去巨额的债款和利息;在政治上它需要德国保持一定的实力,作为抗衡英法和对抗苏俄的一种力量。在东亚,美国主要是对抗日本的扩张和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它鼓吹“门户开放”政策,竭力拆散英日同盟,以消除在东亚来自日本的威胁。

经过大战,英国的实力大亏。在战争中,不仅人员死伤惨重,而且国内外的债务相当于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债就达到44亿美元,这就动摇了英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但英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仍然控制着广大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源。英国参加和会的主要注意力在欧洲。它继续推行其“大陆均势”政策,不希望在欧洲出现一个可能同它对立的霸主,因而它要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也就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同时它又觊觎德国的殖民地和商船、舰队,要求通过对德国的剥夺,取得最大的利益。在东亚,英国借助“英日同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以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它的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法国。法国的损失尤为惨重,战死者138.5万人,受伤者在300万人以上,物质损失超过2000亿法郎。战争结束时,它的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素有“高利贷帝国主义”之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的债务就达40亿美元。另一方面,战争也扩大了法国的军事力量,使它成为世界头号陆军强国。法国参加和会的打算是,尽量削弱和肢解德国,尽可能地消除这个宿敌和对手,确立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收回在普法战争期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夺取萨尔煤矿;第二,肢解德国,尽最大可能缩小德国的领土,保证法国的安全;第三,索取巨额赔款,削弱德国经济;第四,极大地裁减德国的军备;第五,尽量夺取德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西亚的领地,并且力图控制中欧和东欧,插足巴尔干。

意大利于1915年5月同英法签订了伦敦密约,得到了战后满足其领土要求的承诺,参加到协约国一边作战。但意大利野心大而实力弱。它参加和会的主要企图,是要求履行伦敦密约,取得原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南斯拉夫、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地方,称霸亚得里亚海。

日本是大战的另一受益者。大战期间,它以对德宣战为名,出兵中国山东,并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占有的一些岛屿。日本乘西方列强陷于欧洲战场之机,妄图独吞中国。日本参加和会的主要目的,是使它的战时所得得到承认,使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德属太平洋岛屿合法化。

1、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战胜国分赃不均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注定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联盟的创立,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1)根本原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本身隐含着许多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只是肯定了帝国主义之间上一轮争斗的结果,同时也为下一轮的争斗准备了条件。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势必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愈益激化,新的争夺不可避免,最终导致该体系的崩溃。

(2)具体过程: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打开缺口。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洛桑条约》。《洛桑条约》承认了土耳其本土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废除了外国的领事裁判权等。这样就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二战爆发前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在欧洲,1935年后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振军备,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随后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第三阶段:二战爆发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3、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1)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3)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4)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1、学科内综合: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作纵向联系;纵向联系了解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

2、跨学科综合:可结合地图了解一战前后政治格局的变化;明确“中东”、“远东”的地理概念。

(2002年上海卷)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一退出和会相威胁,两国的矛盾焦点是(D)

A.远东和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英法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英国企图利用德国来牵制法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法国为了重建欧洲大陆霸权,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两国的矛盾焦点是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2004年天津卷)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C)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签订对德和约

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1919年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的分赃会议。其主要问题如何惩罚德国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因此整个会议的中心问题是签订对德和约。B、D两项是和约内容的一部分。

(2004年北京卷)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D)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

从威尔逊总统的观点内容来分析,应是D项。海上航行自由是有利于商品运输;取消经济障碍和贸易限制,有利于当时经济力量强大的美国进行商品贸易,从而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组建国联是其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国联控制世界。即A、B、C三项的最终目的均是为攫取世界霸权服务。

1.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

上(B)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2.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实际意图是(C)

A.以此为由参加对德作战

B.推行“中立”政策,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C.攫取战后的世界领导权

D.谋求各殖民地的独立自主

3.巴黎和会上要求将它在战争期间攫取的利益合法化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

C.意大利D.日本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C)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④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②④

5、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C)

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6、(2002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

C、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

7、美国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体现在(D)

①《四国条约》的签订,中止了英日同盟②《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美英并驾齐驱③《九国公约》的签订,结束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④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④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应排除。

8、1921-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美国的这一做法(A)

A.意图是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

B.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C.表达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D.主要是受到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以本国利益为核心,一战后,美日矛盾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日益突出,因此,美国支持中国收回主权,是以美国在远东利益为核心的,故选A。

9、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正确的有(A)

①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列强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建立②从处理关系上看,凡尔赛体系主要是处理战败国,华盛顿体系主要是调整战胜国之间的关系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能长久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凡尔赛体系隐含的主要问题是处置战败的德国,处理问题的中心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因此不能说凡尔赛体系完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重建,它只是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华盛顿会议完成的。但这两个会议在调整关系的同时又引发了新的矛盾,导致了此体系的不长久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而被打破的,从根本上说,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A)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充满矛盾斗争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③会议暂时调整列强间矛盾,但埋下新矛盾④两个会议均损害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③

11、(2004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

(3)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能够和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1)日本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2)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3)中国与日本签订条约,收回在山东的主权。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斗争,美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向日本施加了压力。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一课时

(一)知识目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要注意本节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联系与衔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初中教材涉及过的史实部分,不要简单重复,应使学生从新的视角或新的高度对历史事件重新认识,以做到温故知新;对理性的内容,应加强引导,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引发危机的三个具体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一项强调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了。第二项强调的是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项强调了股票的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经济危机发生了。股票是工业生产的晴雨表,股票价格的涨与落,在正常情况下,反映了工业生产状况的好与坏。但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使股价被大幅度哄抬,其晴雨表的作用也就丧失了。当工业生产状况恶化暴露之时,股价便会暴跌,银行巨头进行干预也无济于

事,阻止不了股市的崩溃。应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因素层层递进,紧密相联,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关于经济危机影响,可提示学生,教材从各国的局部和世界的整体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的。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可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4.讲授“罗斯福新政”一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措施的目的、作用,以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5.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时,应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缓解了经济危机。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罗斯福新政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教师在讲述或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这部分的内容。

1.股票

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股东不得向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股票交易所是专门从事股票业务的证券交易场所,是买卖股票的市场,习惯上称为股市。股市的业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现款买卖,另一类是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进行股票投机的人就利用股市行情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但是,一旦预测失误,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理论上讲,所有股东都有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参与股份公司的盈余分配。但是,实际上,真正控制公司的是那些握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才能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的决策。一般股东只是为了分得股息。一般说来,股息要比存款利息和其他债券的利息高一些,但风险也相应大一些。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收益和当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预期收益/当时利率。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股票价格是受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当某种股票供过于求时,股价下降;反之则上升。而股票的市场供求是变幻莫测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发展趋势无法预料。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股票价格的高低最终要受到这家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制约;而整个股市的行情则必然要受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如果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国家经济形势糟糕,虽然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股市暂时也可能出现一些活跃气氛,但好景决不会长久,而且升得越高,将会跌得越惨。

2.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3.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三种评价

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本上有三种观点,即“功大于过论”、“过大于功论”和“功过参半论”。持“功大于过论”者认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基本上是一种进步现象,首先,“新政”挽救了危机,使美国人民摆脱了危机的困苦局面;其次,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的时代,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再次,罗斯福“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一剂良方,并在实质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最后,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救危机方式。持“过大于功论”者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而且这一派论者还认为罗斯福扩大政府和总统权力、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持“功过参半论”者则基本上综合了两方面的观点,然而这一派论者因持论不稳、立场含糊而受到史学界攻击,早已不是主流思想。

1、五次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时间特点社会影响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欧洲1848年革命的原因之一

1857年由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是促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重要社会条件

1929年

至1933年由美国开始、范围广、破坏性极强,持续时间长①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爆发二战

20世纪

70年代1973年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束稳定发展时期进入“滞胀”阶段

②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20世纪2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无序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特征所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使得经济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危害程度越来越明显。1929-1933年经济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这次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来势猛、破坏性大的特点。考察这次危机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应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危机性,尤其是在发展高潮时,要注意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为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如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与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的生产总量之间存在着矛盾,所在经济发展的时候特别是注意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要居安思危。第二,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贸易的大幅增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政策及推卸危机、向别国转嫁危机只会反过来危及自身,加深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第三,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矛盾总爆发的后果,但危机的爆发也给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提供了机遇。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和完善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第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但可以缓解。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2)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一样,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以后很快便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罗斯福新政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主要着眼于缓和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局部地调整生产关系。这些措施在维护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反映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

3、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这种经济政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即是证明。

(2003年高考春季卷)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B)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本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表面上看,A、D两项为林肯政府施政措施的结果,B、C两项为“罗斯福新政”的结果,两者无相同点。深入分析后可知,林肯政府施政措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也是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2000年上海卷)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C)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本题属上海卷特有的考查历史现象之间逻辑关系的新颖题目,考查对有关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对“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理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先对大前提、小前提所叙述的历史现象作出判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事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暂时克服了经济危机,但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以,其结论是错误的。

(2005年春季北京卷)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A)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B项中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表述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的所有措施,都是为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因此,B项错误,A项正确;“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是对工人利益的一种保护,当然,其根本目的是缓和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因此,C项错误;D项是新政的手段,不是目的,当然,也不是“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会从美国波及到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D)

A、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B、美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C、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

D、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主要是指(D)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3、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B)

A、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B、国家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C、遏制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保留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4、(2001年高考上海卷)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D)

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D、举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要求各企业制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等,其目的是(B)

A、加大对工人的剥削

B、防止生产过剩

C、保证产品质量

D、扩大企业规模

6、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C)

A、剥夺了美国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B、规定了企业的税收等政策

C、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来调整工业生产

D、国家对农业进行调整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

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B、彻底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

C、消除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消除经济危机

8、(2003年高考上海卷)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成为亚洲强国)。或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方面: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经济危机(或挽救了美国)。第三方面: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或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或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如答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据,参照上述原则给分。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二课时

(一)知识目标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讨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出现原因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德国和日本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上的异同,培养学生对比、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的教学,使学生一方面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性;另一方面,反思值得我们今天吸取的历史教训。

1、引导学生分析纳粹党夺取政权的原因时,要使学生认识到,纳粹党能在30年代夺取德国政权,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原因就是有关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德国社会状况。历史的原因可引导学生分析两点:一是德国长期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二是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情绪。这两点是德国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方面。

2、讲述“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一目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德日法西斯夺权方式的异同。

3、对于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的主要措施,应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引的《基本国策纲要》的原始材料,使学生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一贯对外侵略扩张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1、震撼世界的枭雄希特勒(1889年一1945年)

纳粹德国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出生于奥地利北部布劳瑙镇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党魁,随即组织党的武装冲锋队。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出狱后,他改用合法手段夺权。经多年组织工作和苦心经营,待到1933年1月,终于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将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条约,宣布重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于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他在构成对德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后,便于1936年3月进军莱茵非军事区,接着于同年7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进而在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1938年,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39年9月,出兵闪击波兰,正式点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火。1940年春,把战火燃烧到西方,只用6个星期就打垮了英、法联军,占领了西欧和北非广大地区。1941年6月,又突袭苏联,妄图在6个星期到2个月内打败苏联。但是,在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国,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节节败退。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56岁的希特勒眼看灭顶之灾降临,便于30日15时30分,同他的情妇爱娃一起,在总理府花园的地下掩蔽部里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2、希特勒德国疯狂排犹的原因

第一,在欧洲有盛行的排犹传统,这是其历史根源。它从犹太人流落到欧洲之初就开始了,在中世纪,主要是宗教上的反犹主义,它起源于基督徒对传说中犹大杀害耶酥的仇恨情绪,这种宗教仇恨由于犹太教的排他性(犹太教认为只有犹太人才是耶和华唯一的选民,主张不信仰基督教义,不与异教徒通婚)而愈加深重了。进入近代前后,经济上的反犹主义强化,其借口是犹太人自古就依靠经商、放高利贷致富(其实正是传统的基督教的守贫说教和禁止教徒从商才逼使犹太人为了生存而经营此道),敲骨吸髓地剥削基督教徒。欧洲人高喊:“反犹主义是场经济战争。”他们把工业革命以后所有的社会不平——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甚至经济危机都嫁罪于犹太人。从19世纪后期开始,种族反犹主义,即从种族差异上排除犹太人的思潮(胡说犹太人的民族本性就是贪财、好色、工于阴谋、制造混乱,它不能改造,只能消灭)猖獗起来。

第二,德国法西斯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为了挑起种族战争,为未来无限繁衍的德意志民族寻求无限扩大的“生存空间”,而犹太人就是实施种族灭绝计划所选定的第一个猎物。在希特勒看来,为了巩固对欧洲的占领,独霸世界,必须利用和激化民族、种族间的隔阂,驱使本民族投入一场消灭最孤立无助而又广泛分布、最不得人心而又封闭保守的犹太民族的战斗。另一方面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镇压共产党和一切进步运动、强化政治和文化专制。希特勒借口马克思是犹太人,胡说布尔什维主义是犹太国际集团阴谋的产物,正是十月革命迫使一战结束,并更导致了德国的投降,它们应为《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带来的屈辱及战后德国的危机和混乱承担罪责。同时,反犹还为了掠夺犹太人的财富,充实纳粹国库。在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犹太人拥有举足轻重的实力,特别是在贸易和金融信贷领域,德国也不例外。为了强化法西斯的经济基础,纳粹以各种方式剥夺犹太人。

1、关于德国纳粹党发展和上台的原因

首先,德国是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缺乏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传统的国家,这是由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独特道路所决定的。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实现的。在德国,虽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资产阶级并没有能取得完全的胜利,在经济上、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没有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的传统。统一后德国的发展和强大,又是同对外掠夺和兼并弱小国家、弱小民族密切相联的。正是这种统一和发展的道路,决定了德国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军国主义性质。迷信武力、迷信“铁和血”,迷信权威,成了德国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毒害了德国人民,为纳粹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受到英、法、美等战胜国的严格制裁和掠夺。这种割地赔款的历史,严重损害了德国的民族感情。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普遍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感情,把自己打扮成国家民族利益的代表者,骗取了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的信任。

第三,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纳粹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次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面对动荡的社会局势,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阶级镇压革命、建立独裁统治的需要,获得迅速发展。

第四,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的支持,是希特勒能够上台执政的关键。德国工人阶级的分裂,则为希特勒上台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2、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方式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缺乏民主传统。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德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容克贵族地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而日本则根本没有建立民主制。

②利用的时机相同。德日法西斯都是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趁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③都得到了垄断资产阶级及军队的支持。

④都利用了人们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不满情绪,骗得部分人的支持。

(2)不同点: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势力大增。在1932年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对内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3、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和德、日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

(1)“一战”的影响。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日本虽属战胜国,但在华盛顿会议上受到压制。因此,德国有复仇情绪、日本有不清情绪。而美国是大战的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不想破坏现存的秩序。

(2)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就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制度、两党制、联邦制)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而德日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3)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抵抗危机的力量,资产阶级急于用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

(4)美国的阶级矛盾还没有危及到资产阶级统治;德日阶级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强权政治,当时纳粹党被看作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理想工具;利用法西斯力量镇压革命是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愿望。

(5)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学习本节内容要善于利用比较法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对比、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1、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对经济方面也采取了干预的办法,只不过它们是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军事化道路,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服务,而美国罗斯福新政则是在保留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2、对比德国和日本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上的异同。

3、可从历史传统、现实原因方面来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

(2001年上海卷)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B)

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③崇尚军国主义传统④信奉专制政治制度

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德、日法西斯化的主要概况。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只符合日本而不符合德国法西斯化的史实,故可排除A、D两项。①③④是德、日法西斯化历史渊源中的相似点。

(2000年广东卷)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B)

A、政府和议会已瘫痪

B、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

D、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

本题主要考查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认识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导致法西斯势力上台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却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社会生活秩序受到极大冲击下建立的。意大利是在一战后经济危机下,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德国、日本,则是在三十年代大危机下加快了法西斯化的步伐,进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A项属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原因,C项为日本法西斯上台条件,D项为德国法西斯上台背景之一。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B)

A、1932年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B、1932年希特勒出任内阁总理

C、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

D、希特勒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希特勒出任内阁总理,既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也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C项是希特勒对内独裁的表现。

2、1938年希特勒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兰”,法国可以阻止的法律依据是(D)

A、《九国公约》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协定》D、《凡尔赛和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D)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4、(2004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B)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项体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德日法西斯专政实现国民经济的军事化也体现了国家的干预功能。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吃尽苦头的国家,莫过于德国。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厂纷纷停工,有六百万人失业。……共产党的选票稳步上升。……某些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反共产主义的分子——原先的贵族、容克地主、军官、莱茵区的钢铁大王以及其他的工业家——抱有想法,认为希特勒可能对他们有用。纳粹的一部分资金就是得自这样的来源。这一群大人物,设想,他们将能够控制希特勒,从而……控制群众不满情绪的浪潮。——R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下卷

材料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如果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即纳粹党)的确想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传统和编见,敢于把我们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从而也永远摆脱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或作为奴隶民族不得不为其他民族效劳的危险。”……希特勒上台后就目的明确,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巩固他在党内早已享有的独断专行的权力,为此,他需要控制国防军、警察和官僚机构,取得国会和总统的立法权,取消各州迄今的地位,消灭非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镇压自己队伍内的反对派。——D拉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分析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夺取政权的背景。

(2)据材料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1)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出现了动荡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倾向强烈;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纳粹党建立政权,企图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2)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取消自由民主的权力,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知识目标

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侵略的绥靖政策;中朝军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的道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30年代西方大国在世界各地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讲述共产国际“七大”,使学生认识:它所提出的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2.通过讲述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使学生认识:这些斗争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讲述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的侵略推行的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1.在本课开始时,可提问:“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外实行什么政策?他们各自有什么野心?”由此导入新课。

2.可联系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来说明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及其对各国共产党的指导意义。

3.在讲述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前,可提问学生:“意大利什么时候曾侵略过埃塞俄比亚?结果如何?”讲授完本目内容后,可以联系毛泽东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略讲;对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并着重指出中朝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互相支持,紧密相连的。

5.讲述“西班牙内战”一目时,建议教师向学生指明:西班牙内战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首先,西班牙是开展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较大成果的国家,西班牙共产党较好地运用了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政策策略,建立了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成立了共和国政府,采取了打击法西斯势力的措施。其次,西班牙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非常英勇,保卫共和国斗争持续了两年零8个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一种是西方大国名为不干涉,实为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一种是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援助,表现了世界进步力量反法西斯斗争的力量。

6.本节讲完后,教师可进行一个小结:德、意、日三国疯狂对外侵略,并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相互勾结起来,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危险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民主和和平,成了各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典范。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指导了各国共产党活动;建立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是30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特点。英、法、美等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30年代反法西斯斗争受到挫折的原因之一,最终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2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英国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威斯敏斯特法的颁行;20年代法国的经济状况及外交政策;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2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金元外交;战后日本的经济及其内外政策;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

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英国殖民统治政策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所具有的进步性,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通过对战后德国赔款问题的分析和战后德国经济和政治地位恢复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会采取各种手段以达到其争夺霸权的目的。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观点,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其外交政策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状况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的观点,把握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特点的能力。3.通过学习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和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而进行斗争的历史,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英、法、美、日等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德国赔款问题的解决;洛迦诺公约。

二、本课难点:英国的自治领分离运动;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和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美、英、法、德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7个思考提纲,2幅照片,2幅地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经过数年的明争暗斗,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出示复习提纲:①什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在巴黎和会上经过激烈争吵也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何作用?)。(学生回答)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指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所形成的体系。在巴黎和会上未能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德国赔款问题和战后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这一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故而从1923年起,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直至1929年大危机爆发。请同学们思考:(出示思考提纲Ⅰ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有何特点?)思考时,要注意:第一,资本主义世界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关系两部分内容。第二,“稳定”是通过经济、政治等方面体现的。第三,“相对”表明,在“稳定”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请大家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各国经济复苏,接近或超过战前水平。(2)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3)在国际关系方面,经济竞争和谈判对话取代武力对抗。(4)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并未消失,存在着新的危险因素。再请大家思考,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呢?(学生回答后,总结)主要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威胁、一些国家为了稳定统治采取极端手段,导致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威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打破的危险等等。下面就让我们展开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画卷,学习本课内容,看看上述的危机因素是如何发展,如何影响世界的发展趋势的。讲授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都带来巨大的灾难。不但战败的同盟国集团各国遭到了巨大打击,而且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各国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在战后的经济衰退就说明了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0年代的英、法是如何面对战后的经济困难,又是如何调整其对外政策的。

一、20年代的英国、法国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出示思考提纲Ⅱ①英国和法国在战后经济状况方面有何共同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源何在?②战后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的趋势,其原因和表现各是什么?③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其原因是什么?④20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英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国,他们“赢得了战争,输掉了优势”,战后经济地位衰退,损失严重,由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世界金融地位也发生动摇。无疑,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造成英法两国经济衰退的根源。由于英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削弱,难以维持庞大的世界殖民体系,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爱尔兰和自治领的分离运动也大大加强,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出现了瓦解的趋势。请大家阅读《英联邦的一些成员》图(出示25页的地图,并出示问题1),指出英联邦的自治领有哪些地区?1921年和1931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然后说明)英联邦的殖民地按照与宗主国之间关系的不同,分成了自治领、附属国、直辖地三种类型。战后,直辖地和附属国兴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自治领的分离运动也如火如荼。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帝国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就是这一阶段自治领分离运动的突出事件。(出示25页地图局部,说明英国本土和爱尔兰的位置关系)至此,英国在对待自治领的政策方面作了重要调整。请大家回答威斯敏斯特法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看书24、25页回答)这表明英国失去了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英帝国殖民体系的瓦解趋势加强了。战后,法国经济也呈现出凋敝景象。但20年代法国经济恢复很快,有了快速发展。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看书25页回答,然后总结)其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得益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在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过程中,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得到德国的部分赔款,扩大殖民版图,为法国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利条件。(2)法国政府实行了有效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具体内容有:实行财政改革,增加赋税收入,减少开支,稳定法郎等。在外交政策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1)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2)构建在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共同防御德国。请大家注意26页地图的左下角部分,看看法国是如何寻求安全保障的?(出示26页地图,使之随着问题的要求着色,并出示问题2:①法国先后和哪些国家结成了同盟?②法国在哪里修筑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学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法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意大利这样一个相对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更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阅读第二日:

二、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思考:(出示思考提纲Ⅲ①战后意大利面临着怎样的危机?②意大利资产阶级是如何解决战后严重危机的?)(学生看书回答)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意大利资产阶级选择了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同的道路——法西斯的极权统治。(出示墨索里尼的照片)他,墨索里尼便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出现的法西斯专制统治代表。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回答下列问题。(出示思考提纲Ⅳ①什么是法西斯统治?②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法西斯统治即指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专制统治形式。从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组织开始,到了1929年法西斯统治在意大利全面确立。要特别注意建立的“经过”不仅包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也应该包括墨索里尼上台后采取措施,强化法西斯统治的内容。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法西斯对内独裁的本质。再想想看: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对世界和平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使得一些国家帝国主义从中受益,这些国家在战后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局面,其代表是美国和日本。

三、20年代的美国、日本请同学们阅读第三目,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思考提纲Ⅴ①美国战后出现经济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繁荣时期潜伏着哪些危机?②什么是金元外交?20年代美国推行金元外交的原因、目的是什么?其重点是什么?③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怎样的打击?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学生回答,然后总结)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上,繁荣的原因包括四方面:(1)在大战中积累了巨额资本,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2)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等手段,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3)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刺激国内销售市场的表面活跃。(4)扩大对外商品输出。但是,农业长期不景气,旧工业部门开工不足,贫富差距扩大,大批农民、工人失业等方面的因素,使美国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趋严重,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威胁十分巨大。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推行金元外交,以达到其支配世界事务的目的。金元外交的重点首先是拉丁美洲,其次是东亚,再次为欧洲。其中,美日在亚洲的争夺构成了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之一。与美国一样,日本也大发战争横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受益国。但是,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发生经济危机,1923年又发生关东大地震。对此,日本政府对内实行恐怖政策,对外加紧武装扩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以及“田中奏折”就充分体现了它的外交政策。请大家阅读课文28页上的内容后回答(出示问题3:“田中奏折”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据此,日本加速了侵华的步伐。在《凡尔赛和约》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战后,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它成为斗争的焦点。

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三、四目内容。

四、德国赔款问题回答(出示思考提纲Ⅵ:德国赔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在这个问题上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请注意;德国赔款问题是出现在《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的,考虑一下,《凡尔赛条约》对此是如何规定的?以后它又是如何发展的?(学生回答)条约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协约国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及分配比例问题。1921年,法国操纵下的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限42年还清。德国则在支付了10亿金马克后以财政危机为由,要求延期支付。在巴黎和会后,法国最先在赔款问题上处于领导地位,它积极推行削弱德国的政策。美英出自自身商品输出的需要,希望复兴德国经济,提出了减少赔款总额和延期偿付的新方案,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因此,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激化。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想一想德国赔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出示思考提纲Ⅶ:①什么是“鲁尔危机”?“鲁尔危机”是如何解决的?②“道威斯计划”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③“杨格计划”的内容是什么?)(出示“法军占领鲁尔”的照片,由学生看书回答问题①,然后指出)所谓“鲁尔危机”是指法国和比利时在1921年1月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企业一律停工,国家补偿企业主的损失,救济失业工人。法国必须支付高额的占领费才能维持对鲁尔的占领。所以,“鲁尔危机”是德法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德法双方的危机。它的发生不仅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也使法国自身因受其累难于解脱,同时也引起美英两国的不安。在这一复杂的背景之下,1924年“道威斯计划”出台了。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②(由学生看书29页回答②,然后出示课文29页的漫画,提问)这个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大家各抒己见。(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总结指出)所谓“道威斯计划”是指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新的赔款计划。这一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1)没有规定德国赔款的总额;(2)规定了赔款的来源;(3)提出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以支付赔款。对此,斯大林曾经指出,“这个由美国制定的道威斯计划的内容,就是要欧洲各国利用德国所应偿付欧洲各国的赔款,去偿还积欠美国的贷款”。这一计划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德国的赔款负担,有利于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扫清了道路,是美国插手欧洲事务的重要步骤。同时也表明,美国成了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大赢家,而法国却进一步失去了称霸欧洲的优势。1929年,由美国操纵的专家委员会又在道威斯计划的基础上,修改出台了“杨格计划”,它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指出)“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亿金马克,59年内付清,大大减轻了德国赔款的负担。1932年,德国以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为契机,宣布无力支付赔款,赔款问题不了了之。在英美的扶植下,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

五、洛迦诺公约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925年的洛迦诺会议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召开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最后一目,回答:(出示思考提纲Ⅷ:①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哪些?②洛迦诺公约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怎样?有何作用?)(学生回答,强调指出)洛迦诺公约实质上是纵容德国向东发展,推动它侵略苏联的帝国主义条约。它的签订具有两个重要作用:(1)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2)提高了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德国恢复了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本课小结在本课中,我们主要选取了20世纪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了解这些国家在20年代的经济状况和外交政策。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的正确性。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现状调整了外交政策。但是,帝国主义侵略他国,称霸世界的本质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世界和平所面临的威胁也从未消失过。此外,我们还学习了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和其中最复杂最微妙的“赔款”、“安全”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及其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深刻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当今更加复杂的国际关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布置作业

1.比较英国和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采取的外交政策的不同,说明其不同的原因。2.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用史实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