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7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4-08

第7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7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7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回忆必修一第3、4课内容,思考:北宋初期时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从集中行政权、军权、财政权三方面考虑。)为什么需要变法呢?(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这是变法的背景也是其必要性。

一、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三冗与积贫积弱)

1、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

增设官僚机构-----冗官

扩充军队------冗兵--------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积贫局面

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冗费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分化事权措施和军事加强,“三冗”出现是导致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

分散军权----军队战斗力弱------皇帝------集军权------------积弱局面

行政效率低下集中行政权

集中财政权

2、社会矛盾激化

(1)王小波、李顺起义(土地兼并、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

北宋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兼并,从根本上反映了北宋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为解决财政危机增加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引起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大地主往往隐瞒田产,逃避税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是北宋财政收入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之一。

(2)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的威胁-

守内虚外。冗兵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宋军往往屡战屡败,这是受到不断威胁的原因。

社会危机的表现原因

1土地兼并严重北宋统治者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

2

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

(冗官、冗兵、冗费)

分化事权,防止文武官员专权。“恩萌收官”科举制的改革(冗官)

募兵、养兵的弊端(冗兵)(积弱)

伴随着冗兵、冗官而来的是国用大增,每年还要给辽、西夏大量的银绢。(冗费)(积贫)

3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的反抗斗争)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为解决财政危机增加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激化-

(辽、西夏的威胁)守内虚外。冗兵素质低下,临阵多败。

二、内容与影响

1、目的: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而实行的。

2、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

中心内容不同:庆—整顿吏治

 王—理财

改革程度不同:庆-局部改革

 王-全面改革

3、核心内容:富国强兵

4、具体措施:

措施内容作用

(富国)

理财措施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免役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税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也有所增加

(强兵)

军事措施保甲法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战时编入军队。既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地预料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军费开支。

将兵法禁军固定辖区,有固定将领训练。加强了军事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取士)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选拔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课直接受官。使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板书:

措施目 的 内 容作 用

富国之法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强兵之法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保甲法、保马法、

将兵法、设军器监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加了武器装备

取士之法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舆论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培养人才,发挥其才干,为变法起了舆论作用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的认识

1、王安石变法的认识:(注意认识历史事物的方法)

(1).变法的不足: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2.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2).变法的进步意义: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变法的局限性

(1).变法针对的是社会的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所以一开始就遭到强烈的反对。

(2).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取诸民”。可是一旦执行不善,变法过程中就加重了贫苦百姓的负担,就会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3、新法的变质:

元佑更化后新法淡出历史舞台,1093年哲宗亲政后虽有志于恢复新法,启用变法派,但是到徽宗时新法成为聚敛的工具。原有的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4、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总结以及得到的经验教训:

(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保守派)的阻挠和破坏。----主要

(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4).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

(5)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

教训:

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的用人。

学习王安石等改革家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性情。――情感培养

五、

1.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B)

A.辽夏经常攻宋B.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D.皇室浪费惊人

2.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A)

A.抵御辽夏的进攻B.平息农民的反抗C.减少政府的开支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3.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这是因为(A)

A.严重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国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B)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C.青苗法、市易法D.市易法、募役法

5.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A)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B.二者都错C.前对后错D.前错后对

6、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C)

A.辽、夏的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六、

课本P53页“阅读与思考”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辩中二者对于理财的不同认识是什么?各有什么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考虑王安石变法中是否体现了他的言论中的精神?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么杨的社会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北宋中期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措施

材料二:材料三:宋代习武图

2、材料二、三说明王安石采取了什么措施?

理财方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军事方面:精简军队、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3、分析三则材料之间有何联系。

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危机引起了材料二、三王安石在理财、军事方面的变法;而王安石变法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的社会危机

七、失败的直接原因: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及变法支持者-宋神宗的病死。

根本原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你从王安石变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A。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B。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C。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尖锐斗争,因此,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相关知识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庆历新政夭折后,王安石曾呈送长达万言的《言事书》给谁,倡导变法

A.宋太宗B.宋仁宗C.宋神宗D.宋哲宗

2.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在谈到变法设想时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

A.开支过多B.土地兼并C.水利不兴D.生产过少

3.王安石是以什么身份主持变法的

A.宰相B.参知政事C.枢密使D.地方官

4.保甲法的特点是

A.兵农分离B.寓兵于农C.寓农于兵D.兵将分离

5.王安石变法期间,负责监督武器制造的部门是

A.枢密院B.军器监C.参知政事D.兵部

6.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增设的科目是

A.明经B.明法C.诗赋D.进士

强化提高

7.王安石认为解决北宋贫弱现状的主要办法是

A.“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

B.“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

C.“为之修其水土之利”

D.“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

8.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标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9.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10.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课外延伸

11.述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12.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发生了形式多样的改革。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纵观中国历代的改革,就本质作用上有以下三个典型的代表: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据此回答改革具有哪些基本的本质作用。

(2)革命与改革都是社会发展中常见的历史现象,与我们已经学过的“革命”相比,请你简单概括改革在方式、目的、后果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纵观历代改革者,你最喜欢哪位改革家?并谈谈你从其身上所受到的启发。

高考链接

13.(1995年全国)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

A.大地主B.中小地主C.农民D.皇室

14.(2001年上海)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

15.(2005广东29)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请问:当时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王安石变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请概述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你如何看待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B新政夭折后,王安石给宋神宗呈送了《万言书》,要求变法,但没有引起宋神宗的重视。

2.D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3.D题属于基础题。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4.B甲法规定,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5.BA项“枢密院”是中央决策机构,c项“参知政事”是副相,D项“兵部”是管军事的;符合题意的是B项“军器监”。

6.B之法中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强化提高

7.A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8.A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能力。“理财”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其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方面看,主要是调整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9.B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寇乱”两字的含义。“寇乱”指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农民阶级的斗争。材料中反映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寇乱息”,即平定农民起义.

10.B“青苗法”是对农业而言的,“保甲法”是对国家军力而言的A、C、D三项中有此两法,故排除。符合题意的是B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课外延伸

1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这两次变法的相同点主要是在目的、支持者、结果以及变法者的命运等方面;而不同点主要是性质、背景等。

答案:

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出了调整;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因触犯大贵族、大官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失败;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不同点: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春秋战国新旧制度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而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12.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各类改革的综合认识,应对所学过的改革进行综合归纳,从而回答第(1)、(2)题;回答第(3)题时,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

(1)推动社会转型;改变王朝中衰局面;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方式: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目的:通过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来维护自身的统治。

后果:改革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发展。

(3)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可任选一位,主要从改革家的社会责任感、坚强意志、崇高品质、顺应历史发展等方面所受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猜想

13.A本题旨在考查再现史实的能力。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官僚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王安石变法遇到极大阻力。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被废除。

14.C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对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打击很大,从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15.第一问“危机”是回答背景,第二问回答“措施”,第三问要回答自己的看法。

答案:

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冗官、冗兵、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

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第1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背景
(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
(1)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2)人民赋税负担沉重;(3)战事连年不断;(4)自然灾害频繁。
表现: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2、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表现: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
3、统治阶级间的朋党之争
实质: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宋统治者对军队严密控制造成了兵将分离和军事实力下降,在宋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失败。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不断。形成
积弱局面)
原因:国家权力过于集中
[目的:防止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1]集中军权;
[2]集中行政权;
中央:
地方:
[3]集中财政权。
中央:
地方:
影响:[1]行政上抑制了官兵的进取心,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2]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缺乏临机决断权;
[3]财政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总之,集权的皇帝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进而导致对辽、西夏的战争中非常软弱。]
表现:宋辽“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
①为了防止文官武将专权,增设大量官僚机构,官僚队伍庞大,既影响办事效率,又成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恩萌授官;形成冗官的弊端。
②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造成冗兵问题。
③养官、养兵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北宋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巨额赔款,形成“冗费”。
④“冗费”使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北宋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往往隐瞒土地数量,逃避赋税,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三冗”出现是导致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
原因[表现]:[1]冗兵
[原因:A、采取“荒年募兵”政策;B、加强对辽、西夏的防御;C、防止地方割据。
影响:军费开支过大]
[2]冗官
[原因:A、官僚机构重叠;B、科举取士越来越多;C、“恩荫”法泛滥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影响: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3]冗费
[原因:A、冗兵、冗官;B、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大量“岁币”。
影响:政府财政日益入不敷出。]
影响:
(1)随着冗兵、冗官、冗费的增加,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
(2)北宋统治者把这些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庆历新政
根本原因:吏治不整
中心内容:整顿吏治
主要措施:
1、改革官吏升迁办法;2、严格“恩荫”制;3、改革贡举制;4、慎选地方官;5、减轻徭役;6、重视农桑。
结果: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影响: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高涨,一场更大规模、更加深刻的改革正在酝酿之中。
(四)目的实质
目的: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
实质: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发展生产。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1.北宋“杯酒释兵权”的皇帝是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仁宗D.宋神宗
2.北宋中期以后,土地大量兼并的最直接影响是
A.农民反抗斗争不断B.大地主、大官僚的出现
C.国家财税收入锐减D.少数民族政权大量收编流民
3.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A.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B.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相互牵制
C.设三司管财政,削弱宰相权力D.首创皇帝制度
4.北宋加强专制皇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A.削弱了军队战斗力B.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C.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与北宋并立的建都今宁夏银川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大理D.金
6.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分别是
A.北宋和辽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辽D.南宋和金
7.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封建统治B.打击官僚贵族
C.提高官僚素质D.增强军事力量
8.庆历新政主要针对
A.土地兼并严重B.军队数量庞大
C.官僚制度腐败D.军队战斗力不强
9.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数量增加B.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
C.豪强地主大量兼并的结果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
10.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主要目的是
A.加强军事力量B.抵抗辽的进攻
C.保卫皇室需要D.防止军事割据
11.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分析与认识,正确的有①它是辽宋关系史上的由战到和的转折点②它是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和平的产物③就其客观影响来看是有历史进步性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2.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3.出现国库亏空,导致“积贫”局面的诸多原因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B.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
C.给辽和西夏的“岁币”D.“计相”掌管财政,措施不力
14.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B.丈量土地C.整顿吏治D.奖励垦荒

15.阅读下列材料: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北宋政治上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北宋统治有何影响?宋仁宗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后结果如何?
答案:反映了冗官现象。机构的臃肿,官员人数的增加,不仅造成了政府效率的低下,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宋仁宗时任用范仲淹等人进行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史称“庆历新政”。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失败了。

16.北宋庆历新政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改革主要针对官僚制度?并简要分析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北宋封建统治。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由于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失败了。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二、内容(特点:通过理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富国之法
1、青苗法
目的: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作用: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局限性:出现了地方官员强迫百姓向政府借贷,由于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2、农田水利法(成效最大)
目的:通过“治水土”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
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免役法(募役法)[类似于唐朝时期的“庸”]
目的: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作用: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局限性:免役钱对贫困人家是沉重负担,许多人家为此家破人亡。
4、市易法
目的: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了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方田均税法
目的:限制大地主、大官僚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作用: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
6、均输法
目的:保证皇室、贵族、中央政府消费物资的供应。
作用: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总之,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但也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同时也给不法官员从中牟利提供了方便。
(二)强兵之法
1、保甲法、连坐法
目的:治安、御外、节支(即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作用: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能力,也减少了军费开支。
2、保甲法
目的:改变宋朝步兵作战的不利地位,提高官府饲养战马的质量和数量,少占粮田
作用:节省了政府开支,马匹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3、将兵法
目的:改变军队兵将分离、组织涣散、训练无素、战斗力低下的状况。
作用: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4、设军器监
目的: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混乱的状况
作用:武器生产产量增加了,质量改善了,战斗力提高了。
5、精简军队
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减少开支。
这些措施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西北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
(三)取士之法[为变法服务]
目的:为了给变法制造舆论,推动变法的顺利发展,王安石在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的同时,还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措施:1、改革科举制度
目的:选拔有用人才,解决冗官问题;
内容:
作用:使考试制度更加完善,提高了官员的实践能力。
2、整顿太学
目的:使学校成为变法的舆论工具;
内容:
作用:健全了学校的学科体系和管理机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3、唯才是举
目的:调整行政管理机构,为变法服务;
内容:
作用: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北宋皇帝是
A.宋太祖B.宋仁宗C.宋神宗D.宋高宗
2.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主要在于
A.开支过多B.生产过少C.官员太多D.军队太弱
3.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更侧重于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整顿吏治
C、加强中央集权D.减轻农民的负担
4.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A.理财B.整顿军队C.富国强兵D.科举
5.王安石大力推行青苗法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徭役繁重B.高利贷盘剥
C.“冗兵”与“冗官”D.“积贫”与“积弱”
6.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募役法D.市易法
7.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不包括
A.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
C.设明法科D.首创武举制度
8.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王安石变法中触及大地主、大贵族利益的有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均输法
10.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与唐代的“庸”相似的是
A.农田水利法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D.保马法
11.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
12.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更戍法
13.王安石推行的旨在强兵的措施有
①均输法②市易法③保甲法④保马法⑤将兵法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
14.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免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B.对农民的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保证
15.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16.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D..依靠“恩荫”
17.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收效最大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18.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体现了“因天下之利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材料二(王安石)原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以上材料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和“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目的。
答案:(1)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2)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20.试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前后实行十几年,这是统治者为摆脱社会危机而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
(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造就学以致用的人才。
(4)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四).变法的局限性
1变法的局限性
(1)变法针对的是社会的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所以一开始就遭到强烈的反对。
(2)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取诸民”。可是一旦执行不善,变法过程中就加重了贫苦百姓的负担,就会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2.新法的变质:
元佑更化后新法淡出历史舞台,1093年哲宗亲政后虽有志于恢复新法,启用变法派,但是到徽宗时新法成为聚敛的工具。原有的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五.失败原因:
(1)这场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改革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激烈的反对;
(3)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死去;
(4)变法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六.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七.经验教训及认识
1、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的用人。
2、认识:
(1)变法的不足:(局限性)
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2)变法的进步意义:(进步性)
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谈谈对这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③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④结果不同: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②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古代中国史规律总结
1、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1)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2)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3)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4)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5)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6)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2、文化发展的共同原因:
(1)继承性因素:前代文化成果的继承
(2)社会环境因素: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社会大治(社会安定必然导致文化繁荣、兼收并蓄如两汉隋唐)或者社会大乱(社会动荡必然导致思想冲突激烈、变化多端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3)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
(4)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5)文化交往因素: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交往是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补充和推动作用)
(6)群众作用:人民群众尤其是杰出文化人的努力
(7)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条件)
3、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
(1)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2)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3)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4)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4、中国古代得以统一的原因:
(1)经济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2)政治制度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防止地方叛乱
(3)文化因素:中国统一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4)群众作用:民族融合的不断加深,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加强,人民渴望统一
(5)个体作用:一批杰出人物的个人贡献
(6)地理环境因素: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而集中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1.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
2.宋神宗死后,废除新法的北宋宰相是
A.文彦博B.王安石C.范仲淹D.司马光
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使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被清丈出来的是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市易法D.均输法
4.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D.保甲法、保马法
5.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6.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B.二者都错C.前对后错D.前错后对
7.有利于改变北宋积弱局面的措施有①保甲法②保马法③将兵法④设军器监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9.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10.对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
A.改革都获得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一帆风顺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1.从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国运艰难是改革变法的催化剂
B.人民群众是变法改革的主力
C.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变法的社会基础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变法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否则就会停滞倒退

12.阅读下列材料:
王安石变法期间,宋神宗曾经召集大臣议论变法的事,枢密使文彦博、王安石等都参加了。他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文彦博曰:“朝廷施为,务合人心,以静重为先……祖宗以来,法制未必不可行,但废坠不举之处耳。”
上(宋神宗)曰:“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
王安石曰:“朝廷但求害民都去之,有何不可?万事颓堕如西晋之风,兹益乱也。”
——上述材料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文彦博和王安石对变法的态度有何不同?
(2)宋神宗对变法态度如何?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上述争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2)宋神宗对变法持支持态度。根本目的是维护北宋的封建统治。(3)上述争论说明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一开始就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

13.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答案: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有些变法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变法也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结合教材举出相应史实加以说明)
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改革,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综合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习武图

回答:
(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三说明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分析三则材料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1)北宋中期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措施(2)理财方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军事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3)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危机引起了材料二、三王安石在理财、军事方面的变法;而王安石变法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的社会危机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货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材料二(苏轼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王安石)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以上材料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2)据材料二分析苏轼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3)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轼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答案:(1)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大地主、官僚立场上。(3)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王安石通过掏“兼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了封建国家政权,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

3.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当时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有哪些?王安石变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试概述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你如何看待这些教育措施?
答案:(1)社会危机的表现:①土地兼并严重;②农民起义不断;③冗官、冗兵、冗费;④辽和西夏的威胁。(2)教育改革的措施:①改革科举制度;②整顿太学。(3)①有利于教育的发展;②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教材分析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

(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

(3)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二是“积贫局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王安石变法的命运:

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变法触及到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反对变法是必然的。熙宁七年(1074年)春,河北等地旱象严重,九月不雨,免役钱激起群情汹汹、民心不稳,神宗忧形于色,寝食不安。光州司法参军郑侠,见新法招致天怒人怨,欲猛醒王安石,遂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宗反复观图,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或身无完衣,或拆屋纳钱,种种惊心怵目之状,竟夕不眠。示之后宫,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

课文第56页插图《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泣》,教师可结合插图进行讲解:

一天,宋神宗同母亲高太后和弟弟赵颢一起到后宫看望太皇太后(仁宗曹太后)。太皇太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很苦,像那些人们不赞成的青苗法等,就罢了吧。”

“这些措施是为了造福百姓,不是给他们造成痛苦。”神宗回答。

太皇太后又说:“王安石的确有才学,但现在他招致了很多人的怨愤。你要是真想保全他,不如先让他暂时离开京城,一两年后再让他回来。”

“本朝众多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是栋梁之才。”神宗说。

赵颢插话道:“太皇太后的话非常正确,陛下不可不好好想想啊!”

神宗听后非常生气,怒不可遏地说:“你是说我败坏天下了?那你来当这个皇帝吧!”

赵颢意识到自己的话说过分了,嘟囔到:“也不至于这样啊。”

神宗不好当面顶撞太皇太后,只好对弟弟发脾气。这次家庭聚会尽管不欢而散,但神宗最后还是听取了太皇太后的意见。第二天,王安石即被罢知江宁府。这就是王安石的第一次被罢相。

变法派与保守派的对立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变法派)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下面两表对变法派和传统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

变法派保守派

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宋神宗24岁司马光山西63岁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

王安石江西51岁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山西66岁枢密史、司空、判河阳

吕惠卿福建40岁翰林学士、三司使韩琦河南64岁知汝州、权开封府

曾布江西36岁翰林学士、三司使曾公亮福建73岁尚书左仆射、判永兴军

王雱江西27岁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赵抃浙江64岁参知政事、知杭州

李定江苏45岁判太常寺、权御史中丞富弼河南68岁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嘉问安徽?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吕诲河南58岁权御史中丞、知邓州

邓绾四川44岁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范镇四川64岁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

舒亶浙江31岁判司农寺、御史中丞张方平河南65岁参知政事、知陈州

谢景温浙江50岁侍御史知杂事苏轼四川45岁杭州通判、知湖州

韩绛河南60岁参知政事、同中书下平章事欧阳修江西65岁知亳、青、蔡三州

章惇福建37岁编修三司条例官范纯仁江苏45岁同知谏院、成都路转运使

王陶陕西52岁御史中丞、权三司使吕公著安徽54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

王韶江西42岁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枢密直学士孙觉江苏44岁知广德军、知应天府

王子韶山西?监察御史里行、湖南转运判官孙永河北53岁河北转运使、知秦州

王安国江西44岁著作佐郎、秘阁校理

宋敏求福建53岁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

郑侠福建31岁监安上门(后编管英州)

韩维河南55岁知汝州、权开封府

从上表格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从地域上讲,改革派大多来自南方。在我们选取的16位改革派(神宗除外)中,竟有13位是南方人,将近80%。这一方面证明了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南方籍官员在朝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南方人士在思想观念方面较北方开明,南方人士较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传统保守派中,北方士人的比例大大加强,差不多要占到50%,这也决不是偶然现象。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是宋代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士大夫们不太容易受新观念的影响,他们对思维活跃的南方士人是既嫉妒又鄙视,因此,他们很容易结成联盟反对南方士人为核心的变法派。尽管宋神宗和王安石对他们过于保守的态度十分不满,但非常尊敬他们,并没有因为反对而把他们清扫出门,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神宗是一位有开拓精神的帝王,他没有被太祖圣训所束缚,对南北士人是一视同仁的。

从年龄上讲,两派有明显的差别。以熙宁四年(1070年)为计算标准,变法派16人(吕嘉问、王子韶除外)的平均年龄为40.9岁,传统派19人的平均年龄为56.5岁,两派年龄差为15.6岁。这一点尽管说明不了大问题,但它表明,人在年富力强的阶段,易于充满进取和冒险精神,不甘心被传统所束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守成心态渐强,乐于维持而不愿意变革,追求那种“吏循则民安,气和而灾息”的理想。宋神宗此时正是20多岁的小伙子,年轻气盛,欲有所作为而大量引用年轻人是不难理解的。

从任职上看,改革派多在京师且身居要职,掌握了朝廷行政、人事、监察、财政等大权,这是改革的需要,否则改革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而传统派则不同,他们很多原为前朝重臣,熙宁初年一般都在朝廷任职,而随着变法的深入进行,他们越来越不合时宜,大多都被贬到地方任职。这些资历颇深的官员离开京城,对变法的加速进行无疑是有好处的;但他们遍布各地,掌握地方大权,却无形中又成为变法实施的阻力。这是一对矛盾,但当时宋神宗和王安石解决不了这个矛盾,因为他们既要全力支持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又不能对这批老重臣采取过分严厉的措施。

新法的两派对立,实际主要是因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并由此形成了改革派“新党”和传统派“旧党”,两派的斗争延续了30多年,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变法过程中,尽管变法派往往只占朝廷官员中的少数,但由于神宗是一位坚定的变法派,他基本上站在变法派的立场上,因此变法始终是向变法派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尽管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传统派基本处于不利的位置。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

(1)目的:驳斥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

(2)内容:“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意义: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

在变法过程中,随着新法一项项颁布,造谣诬蔑直向王安石泼来,他坦然处之,说:“如今要作事,何能免人纷纭!……人言固有不足恤(不足虑)”。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1072年司天监灵台郎(管天文)亢瑛奏言:天久阴,星失度,这是由于强臣擅国,政失民心之故,应当罢免王安石。王安石则以“天变不足畏”加以反击。王安石指出,天意不是人可以知道的,人的行为,也不必去合乎什么天意。保守派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来恫吓王安石。王安石喊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守”的口号,王安石说:“仁宗在位四十年,曾有好几次修改过法令。如果说法不变,子子孙孙当世世守成,那么为何祖宗屡屡加以变动呢?”王安石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

温家宝谈“三不足”精神

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

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

4、司马光当宰相,废除新法: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成为各派系倾轧的工具。于是,变法运动完全失败。

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关系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朝著名人物,他们原来是朋友,二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品德、学识、性格等,治国理念却截然相反,耐人寻味。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王安石生于1021年。司马光于1038年中进士,时年19岁;王安石于1042年中进士,时年21岁。

司马光历时二十五年撰写的《资治通鉴》,全部完成时,手稿装满两个房间。是中国历史上唯有《史记》,才能够与之比肩的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司马光与王安石二人曾经做过同事。当时,他们俩一起在包拯也就是著名的包公包青天手下,担任群牧司判官,包拯则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群牧使。

关于与司马光之间的关系,王安石的说法是:与君实——司马光字君实,相处得既好,时日又久,只是对事情的看法每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常常各异。

司马光的看法则悲观得多:安石待我历来淡薄,我因为和他几次同事的缘故,私心里总有些眷眷的同僚情分。

不管怎样,这样两位道德文章堪称泰山北斗似的人物,最后毕竟决裂了。不但决裂,而且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形成了一场真正的悲剧。

公元1067年,即宋英宗治平四年正月,可能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英宗皇帝,在位不到四年就死去了。皇太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

当时朝廷将要举行春季祭天大典。按照惯例,每次春季祭天大典完成后,都要赏赐给文武百官银两绸缎,表示皇家对诸位一年辛苦的一点意思。但大宋王朝国库空虚,宋神宗想省掉这笔开支。由此,引发了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在神宗皇帝面前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论。时间大概是在公元1068年年底前后。当时,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已经先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王安石第一次没有推辞便接受了此项任命;而司马光则是在皇帝下令不许推辞的情况下,接受了任命。

这次争论针锋相对,将双方的基本分歧大体表达清楚: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状况不好,不是当务之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人。”

司马光反对:“你所谓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而已。”

王安石说:“不然。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

司马光大不以为然:“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天地所生的钱财万物,不在民,就在官。设法从老百姓那里巧取豪夺,比增加捐税还坏。这实际上就是当年桑弘羊之流蒙骗汉武帝的那套说辞。”

从后来发生的情况判断,皇帝很可能有过短暂的犹豫,但最终还是支持了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公元1069年,即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开始了变法。与王安石比较起来,司马光对于财政、金融与其它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显然在实践上缺少经验,在理论上缺少研究,差距不小。然而,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如果说到数千年帝国政治与社会运行的机制与原理,说到对此丰富的知识与研究,说到在此基础之上所具有的深刻洞察力与了解的话,王安石比起司马光来,其差距何止以道里计,称得上是望尘莫及。不管王安石如何的读书万卷,如何的过目不忘。事实上,后代甚至现代中国人关于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许多知识与见解,都是拜这位史学宗师之赐才得到的。王安石在学术上的造诣,则更多地表现在诗词文学那样一些浪漫理想与文辞形象上面,这使他的变法带有了浓重的理想化色彩。

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酷似桑弘羊们的思路,事实上也同样是以国家垄断经营的方式,开启了与民间争利之门。以司马光的品格与学识,他不可能不反对这种做法。于是,正如王安石所说:从始至终,没有改变反对变法的态度的,只有一个司马君实。

司马光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坚定反对派之后,曾经以他特有的方式,连续三次致信王安石,劝告他重新考虑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王安石的反应是那封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从此,二人在政治上分道扬镳,遂成为政治死地,不共戴天;在个人友情上则彻底决裂,从此终身不再往来,直到公元1086年,二人同年去世。

神宗皇帝去世后,继位的哲宗皇帝只有九岁,由宣仁太后处理军国事,实际就是垂帘听政。司马光在皇帝去世后,由洛阳返回开封,参加皇帝的治丧事宜,曾经被京城百姓数百人拦截在首都街头,群众高呼:“请先生不要回洛阳,留下来辅佐皇帝,救救百姓”。当年五月,司马光奉坚决反对变法的宣仁太后之命返回京城,开始主持中央工作。到第二年九月病逝前,以一年半时间及其与王安石同样不听任何反对意见的精神,将十七年变法新政全部废除。包括于民于国两相便利的免役法在内。史称“元祐更化”。坚决反对变法,但赞成实行免役法的苏东坡、范纯仁等人,建议司马光区别对待,保留那些经实践证明合理的新政,免得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糟蹋了老百姓。结果,遭到司马光断然拒绝。致使苏东坡、范纯仁等人相当惆怅地叹息:奈何又一位拗相公。意思是,怎么又出了一个和王安石一模一样刚愎执拗的宰相。

公元1086年,即宋哲宗元祐元年,四月,王安石在江宁府,就是今天的南京去世,时年六十六岁;九月,司马光病逝,时年六十八岁。此后,到公元1093年,即宋哲宗元祐八年,在宣仁太后主导下,帝国政府致力于清除王安石变法影响、恢复祖宗旧制的工作,前后历时九年。至此,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一派,则被称之为“元祐党人”。帝国政治陷入党争的泥沼。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1、积贫局面改变的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

2、富国之法的成效:

(1)积极影响:

①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

(2)弊端和不足: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教学建议:教师在讲述“富国之法”各项措施的作用及弊端时,可用表格进行归纳、概括:

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局限

农田水利法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1、改善的表现:“强兵之法”的推行,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强兵之法推行的作用:

(1)保甲法:

①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

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多后,官员向宋神宗回报说,地方治安大有好转,“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

②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

保甲法的实施,寓兵于农,实现了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至宋神宗末年,军队总数由原来的110万减少至80万。

(2)军器监的设立:武器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提高。

(3)保马法: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为政府节省了养马费用。

(4)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教学建议:教师在讲述本目内容时,可列表进行归纳、概括:

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

保甲法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主要表现: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设置军器监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原因分析: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这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③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④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关于王安石的用人与变法失败的关系

在学问、道德与人品方面,王安石都是一流人物,在这一点上,连他的政治夙敌也不得不肃然起敬。但他的变法并未取得最后的成功,原因是王安石用人不当,一批有才无德的“小人”成为王安石的最得力助手,导致变法在执行时走样,不得人心。

被称为“护法善神”的吕惠卿是一个极有政治天赋的人物,王安石曾对他称赞不已。熙宁初年王安石初为参知政事时,曾对宋神宗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从新法的实行过程来看,安石此话不假,如果没有吕惠卿的坚决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工作不会那么顺利。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吕惠卿的弱点同样非常突出,这就是他的私心太重,心胸狭小。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吕惠卿这种自私的秉性暴露无遗,具体表现在:第一,为达到取代王安石的目的,大说王安石的坏话,损坏王安石的名声;第二,排挤曾与自己共同主持新法的同僚,对此,沈括、韩绛等人很有意见;第三,大肆提拔自己的兄弟及亲朋好友,如其弟吕升卿、吕和卿、妻弟方希觉等人,在吕惠卿政务期间迅速得到提升;第四,谋取私利,大肆置办田产。

王安石的另一个得力助手邓绾,也是一个典型的势利小人,他有句名言:“笑骂由汝,好官须我为之。”从这句话可以想见其为人。但就是这种人,却一直得到王安石的提拔。邓绾依靠高超的献媚术,迅速升到御史中丞、龙图阁侍制的高位。他利用言官的弹劾权,确实为王安石帮了不少忙。但他人品太差,见风使舵,谁有用就歌颂谁,谁无用就贬损谁。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他见吕惠卿有代王安石的可能,于是跟在吕惠卿的后面说王安石的坏话,俨然成为吕惠卿的忠实信徒。王安石复职后,邓绾又极力掩盖自己的行为,故意拉开与吕惠卿的距离,甚至又说起吕惠卿的坏话,“奋力”揭发吕惠卿私置田产等不法行为。邓绾的露骨做法不仅使宋神宗很生气,连王安石也觉得此人太没有原则性。宋神宗厌恶其为人,亲自下令罢免了邓绾的官职。不久以后,王安石便辞职,结束了他的变法生涯。

在识人用人方面,王安石相当的书呆子气,他自己是君子,往往就认为他周围的人也是君子,他的这一缺点对变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变法期间,由王安石提拔的一大批新锐官员都被人们视为“小人”。在王安石罢相前后,宋神宗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王安石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退居江宁养老时,才逐渐对此有所认识,但那时已经晚了。

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如何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性质: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但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注定改革必然失败。

积极作用:

(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

(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培养了大批学以致用的人才。

(4)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局限性:

①变法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教学小结:

11世纪,北宋王朝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外部面临严峻的边患危机,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劣局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范仲淹主持了以改革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但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新政昙花一现,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严重的社会矛盾,王安石接过了革新的大旗,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庆历新政是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而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变法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总方针,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有或大或小的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改革,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

参考答案提示: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宋神宗支持变法。

★本课测评:

1、王安石变法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提示:(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2、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提示:(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3)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4)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学习延伸:

(略)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导学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1、自古以来变法过程就是艰难曲折的。阅读教材,指出保守派为什么要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的目的、内容、意义是什么?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为什么发生变化?这对王安石变法产生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前一课归纳宋神宗对王安石变法态度演变的四个阶段。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1、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指出“积贫”局面的得到改变的表现是什么?

2、富国之法的成效: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市易法和均输法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1、改善的表现:“强兵之法”的推行,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主要成效

保甲法

主要表现: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设置军器监

保马法

将兵法

精简军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