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4.2出游前的准备学案(湘教版选修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2

4.2出游前的准备学案(湘教版选修3)。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4.2出游前的准备学案(湘教版选修3)”,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4.2出游前的准备学案(湘教版选修3)
学习目标 1.学会收集旅游信息。2.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基础梳理
一、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
1.外出旅游的准备
(1)①__________的准备。
(2)对旅游目的地的②__________。
2.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
(1)首先了解③__________的基本特点。
(2)收集有关④__________、历史人文以及⑤__________方面的资料。
二、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
1.审美享受程度的影响因素
(1)人的⑥__________和⑦__________。
(2)对旅游景观的⑧________________的了解。
2.要领略岳阳楼的深沉博大之美,需了解范仲淹的《⑨__________》和⑩________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诗句。
3.湖南的桃花源,因陶渊明的《____________》而出名。
三、旅游路线的选择
根据旅游者的____________、旅游时间、旅游____________、旅游跨越的空间范围来选择。
四、考虑和选择出游方案
1.前提:明确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2.跟团出游:包括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和“____________”的方式。
3.设计旅游活动方案:包括可用的旅游_______、共同策划旅游计划、旅游__________和物质准备三方面内容。
思维点击
我们平时出行旅游,对旅游线路的选择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旅游线路的设计应坚持怎样的原则呢?

 
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
1.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
外出旅游,事前一定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首先要了解那里旅游景观的基本特点,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以及风土民情方面的资料。
2.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从旅游景观中得到审美享受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这与每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关,也是由于对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不同所造成的。
3.旅游路线的选择
在收集了足够的资料之后,出游前的另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确定自己想去的地方,并在相关的几条旅游路线中,挑选出中意的旅游路线。
4.考虑和选择出游方案
有两种选择:自主出游和跟团出游。
如果准备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必须根据你所确定的出游目的选择旅行社和游览路线,也可以选择“自助旅游”的方式。无论选取何种跟团方式,都需要对旅行社的资质,尤其是接待能力和信誉进行认真考察。
[规律方法] 旅游地信息收集线索记忆法
有经验的旅游者—电脑网络—书报— 旅行社广告—电视广播—亲朋好友—其他——旅游者——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其他
典例剖析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客观条件是()
A.旅游动机B.经济条件C.旅游偏好D.年龄大小
答案 B
解析 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属于影响人们出游选择的主观因素,年龄常常影响旅游偏好。而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
变式训练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易错易混点 不理解旅游线路选择方法

错题诊断 选择旅游路径时需要考虑的是()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
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
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答案 C
错因分析 误认为旅游就要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纠错笔记 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而不是堆砌旅游景点。
 
对点练习

考查点1 旅游活动设计
1.2011年暑期,有一学生旅游团游览了以下几个地方:桂林山水、洞庭湖、武夷山的一线天、黄果树瀑布等。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这几个景点,请你提出具体的欣赏建议,以便他们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欣赏景观。

(2)在出行前,他们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3)这一学生旅游团原本打算利用“十一”黄金周出游,但考虑到种种因素,还是将行程放在暑期,你认为他们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考查点2 旅游线路的选择
2.读材料和图,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某旅游团计划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州交易会,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
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从北京出发经__________到__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__;再经__________到__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__;又经__________到__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__;再经__________到__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__;然后经__________到杭州市游览西湖;再经____________________到广州市参观出口商品交易会,最后经__________到香港。

答案

基础梳理
①必需物品 ②认知了解 ③旅游景观 ④自然地理 ⑤风土民情 ⑥主观经验 ⑦知识积累 ⑧历史文化内涵 ⑨岳阳楼记 ⑩杜甫 桃花源记 旅游目的 交通工具 出游方式 自主出游 跟团出游 自助旅游 时间 经费预算
思维点击

原则具体内容目的
符合自身特点考虑旅游者自身特点、旅游动机、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使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内容更加合理、可行
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选择最佳旅游路径。将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形线路,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降低旅游费用,减少体力消耗,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景观丰富多样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原则是:既做到景观丰富,富于变化,又突出重点,避免雷同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不同的旅游景观,感受不同的旅游特色氛围
注意劳逸结合安排游览日程时,要考虑身体条件,力求做到有张有弛,动静结合,使游程有一定的节奏性及时调节和恢复旅游者的体能,保证游览质量
追求最佳效果①形成鲜明的主题和特色
②根据景观特点,安排适宜的游览时间
③根据光照效果安排旅游线路
④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心理预期
⑤尽可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旅游活动高效和安全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最愉快的身心感受,以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重难突破
变式训练(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解析 (1)线路一经过的旅游景点比线路二多,游览价值高,如自然保护区、寺庙、世界遗产等,且游览路线较线路二短许多,交通用时少。线路二旅游景点少,只是观赏海景和瀑布,交通用时多,旅游效率低。(2)由材料可知,该岛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要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要提前预订行程,说明该岛旅游环境客量有限,交通单一,严重制约其旅游业的发展。
对点练习
1.(1)欣赏桂林山水时,最好乘船沿水路欣赏两岸的风景,只有水流、船动、山移,才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欣赏洞庭湖时,应置身于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以俯瞰全景之貌,兼收远眺之趣;观赏一线天时,要置身其中,近而视之,方知其妙;观赏黄果树瀑布时,应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2)①设计好旅游路线;②选择恰当的旅行方式(自主出游还是随旅行团);③收集旅游地的信息,了解与旅游景点有关的内容;④准备好旅游时所需的物品。
(3)“十一”黄金周是我国集中休假的时期,也是旅游的黄金期,此时旅游景点几乎人满为患,从而使得旅游质量严重降低;同时,也容易出现交通拥挤、食宿困难、物价偏高等问题。而选择暑期出游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解析 本题以游览不同类型的景观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景观的观赏方法、旅游活动的设计等。第(1)题,考查河流、湖泊、一线天、瀑布等不同景观的观赏方法。第(2)题,考查旅游活动要做的准备工作。第(3)题,考查旅游时间的选择。
2.(1)京广线 武汉 黄鹤楼 长江 九江 庐山 长江 南京 中山陵 京沪线 苏州 拙政园 京杭大运河 浙赣线、京广线 广九线
解析 本题通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及旅游线路的选择,加深对旅游过程中线路选择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旅游线路中既要乘火车又要乘船,并且不走重复线路,可把各旅游景点在图上标出,然后按顺序设计线路。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景区的分布位置和我国铁路分布知识,对学生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难度比较大。wwW.JAB88.cOM

精选阅读

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人教版选修3)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人教版选修3)》,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人教版选修3)

 1.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2.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3.了解旅游景区规划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意义。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
(2)对⑤______的危害。
(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⑥__________、自然资源的破坏。
(4)对⑦__________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1)对⑧__________文化的破坏。
(2)对⑨__________的破坏。
(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⑩________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知识点二 旅游环境容量
1.定义:简称旅游容量,或称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________________的旅游活动量。
2.分类

旅游极限容量所能容纳的______旅游活动量
旅游合理容量也称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________________,旅游环境处于________状态

3.意义旅游景区规划的?旅游景区 的保证
知识点三 旅游环境保护
1.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2.建设各种________________。
3.普及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
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________”的旅游六要素。

思维点击

1.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2.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管理,有何措施?

3.何为“绿色”旅游?
 
一、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危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成因、危害,如下表所示:

环境问题成因危害
环境污染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
对生物
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对地表环
境、自然资
源的破坏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对视觉效
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对传统社
区文化的
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
迹的破坏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城市化
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误区警示] 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活动,不会造成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除了少数旅游者题刻、触摸、践踏等对旅游吸引物产生了直接的磨损和破坏外,旅游者的呼吸、汗水、拍照等,也会使旅游吸引物受到破坏。
典例剖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材料二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然而,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
(1)材料一、二中的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类型?具有什么价值?
(2)材料一武陵源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二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2)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
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所致。
(3)①环境污染或破坏;②生态系统破坏;③扰乱当地社会秩序;④损毁自然景观。
思路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1)题,两地一个是地质地貌景观,一个是山水景观,同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第(2)题,武陵源视觉污染?破坏自然风貌
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破坏生态恶化水源枯竭
第(3)题,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旅游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可找到答案。
变式训练1 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应大力发展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画乱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二、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环
保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
法律
法规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
环境保护法规
工程
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和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
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旅游项
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者
旅游环
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
[巧学速记] 简图记忆禁止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典例剖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
材料二 九寨沟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
(1)请你对大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作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观赏性与吸引性突出;与周围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效应与地域组合功能好。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预约旅游”,“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等。
思路剖析 该题以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第二,深刻了解材料反映的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见解。
变式训练2 2009年1月1日,“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在海南三亚市举行,主题口号是“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据此完成(1)~(2)题。
(1)倡导“绿色旅游”则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项目的建设()
①污水处理 ②垃圾收集和处理 ③游客休憩地 ④新的旅游设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品
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易错易混点 对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概括不清

错题诊断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图乙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还有哪些?
(2)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多选)()
A.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B.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
C.适当控制旅游规模,使其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旅游部门制订相应的措施和规定
答案 (1)环境污染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及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2)ACD
错因分析 一是对两幅漫画所表达的主题判读不清;二是对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记忆错误。
纠错笔记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对点练习

考查点1 旅游环境容量
1.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即B、C两地间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旺季云峰景区山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早已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从管理角度谈谈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点2 旅游环境保护
2.阅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斯加之旅
材料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有什么关系?试结合材料分析。

(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能够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

3.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山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市,因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故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旅游资源丰富,系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蓬莱阁下渤、黄海之滨的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可现在你去游览水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池油污、杂物涌动的黑水。
(1)材料中所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水城污染可能是哪几方面的原因?

(3)欲还水城清秀的面目,可采取哪些措施?
思考(P58)
1.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还奢谈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在工业“三废”污染令全世界焦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当然大力鼓吹发展旅游业。然而不久,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了其他的环境问题。例如,一些生态旅游区已经产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动植物遭到破坏,乃至某些物种灭绝;过度采集珊瑚、钟乳石等破坏了景观;废弃物排放污染了环境。对环境的破坏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例如游客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景区人工造景对文化景观的破坏等。所以,要达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造成负面影响的有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游客等。例如乡村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社区风貌、民俗文化被现代城市文化所取代,民俗活动表演化、商业化。文物和地方特产的商业化仿造,社区居民从事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而面临失传。又如真实的文物古迹遭受破坏,仿古建筑泛滥。再如过多的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过度的旅游地建设,造成旅游地过度城市化和社会风气不健康,拥挤、污染、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增多。旅游开发不当,占用农田,迁走常住居民,抬升旅游地物价,破坏当地居民的谋生方式,带来当地居民难以接受的生活方式,犯罪率上升等都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思考(P59)
1.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对游客流量的控制来实现的。颐和园的旅游吸引物有许多是珍贵的文物,游客的触摸、践踏等都会使文物遭受损耗,控制客流量就控制了这些损耗。游客过多,废弃物也过多,超过颐和园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污染,控制客流量可以使废弃物控制在处理能力范围内。控制游客容量,可避免游客过多造成旅游氛围和景观的破坏,可避免发生各种矛盾和不文明行为乃至犯罪行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为颐和园的管理、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助于管理部门因时因地做好管理、监督、疏导工作,有助于制订颐和园旅游发展规划,还有助于采取颐和园客流的时空分流措施。
2.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加以考虑。“开源”即新辟旅游景点,实行分流,除了案例所述,还可以进行季节性客流调节,安排一些旅游淡季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活动,如大型节庆活动、室内活动等,改变游客认为颐和园适游期与不适游期区别明显的观念。颐和园可以开发夜游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较多游客。颐和园还可以与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同调节。“节流”是指控制游客流量,例如在饱和景点实行分批放客和限时游览,尤其对旅游团队。在旅游旺季,可实行门票预定,促使游客分流,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团队。
思考(P60)
1.旅游环境保护政策或法规多种多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规定,国家环境保护以及对文物、森林、湿地等的保护法,国家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旅游开发的规定,国家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规定,各级政府对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等。
2.自然保护区是对某些自然生态系统实行保护的区域,这些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环境功能,容易遭受破坏,一旦破坏会造成珍稀物种的灭绝,使大范围的环境遭受负面影响,且难以恢复,所以必须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措施。文物保护单位是对有价值的文物实行保护,这些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价值,这些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容易遭受破坏,一旦破坏则永远消失,为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保护作为文化载体的这些文物。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其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观赏、教育等方面的意义。
活动(P61)
1.环北冰洋地区、海南岛、环地中海地区、彝族山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通常用游客流量来表示,分为旅游极限容量(最大旅游活动量)和旅游合理容量(最适容量或最佳容量)。①环北冰洋地区的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而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显然大大超过了旅游极限容量,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和动物的正常生活。②海南岛由于海滨游客流量超过旅游极限容量,在海滩上过度建造酒店,挤占了椰树林的生存空间,过多的游客使采挖珊瑚礁的数量失控,导致资源和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③环地中海地区游客超过旅游极限容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资源和地表环境破坏,且这种破坏的规模还在扩大。④彝族山寨举办大型火把节,吸引过多游客,且改变火把制作原料,采用的木材超过了森林生长速度,造成森林生态破坏,过多的游客和过多的火把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也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
3.对于环北冰洋地区,冻土地带环境脆弱,必须严格测算旅游容量,控制客流,或分散客流。对于该地区的旅游开发商、常住居民和到该地区旅游的游客进行旅游环境教育,要求开发商开发当地特色民俗旅游,吸引常住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和服务,教会游客如何珍惜和保护冻土地带环境,如何进行地方特色旅游审美。减少机动雪橇和直升飞机的使用。对于海南岛,必须制定海滩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坚决制止在海滩上建造酒店,必要时应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对于擅自毁林和滥采珊瑚礁者予以重罚或绳之以法,在海岸植树造林,如红树林等,保护海岸,避免侵蚀。将旅游住宿设施建在离海滩较远处。扩大海滩利用面积,分散客流。对于环地中海地区,要评估旅游环境容量,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控制客流量,制止客流量的盲目上升。制定严格的接待法规和制度,制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开发新的景区和新的旅游产品,以分散客流。加大旅游教育力度,使旅游经营者和游客提高对旅游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自觉性。对于彝族山寨,调整客流的季节性,降低火把节的客流量。分散客流,在各处举行小型火把活动。改变火把制作原料,开发非木材的火把代用品。制定和严格执行保护森林的政策制度。

答案
基础梳理
①交通 ②食宿 ③空气 ④土壤 ⑤生物 ⑥地表环境 ⑦视觉效果 ⑧传统社区 ⑨文物古迹 ⑩城市化旅游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 最大 游客满意程度高 
最佳 科学依据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区 旅游环境保护 绿色
思维点击
1.确切来讲,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对一个拥有各项旅游设施的旅游区而言,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游览点的容量,还要考虑整个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可变因素,不同的技术、管理条件下,容量不同,有效的管理可扩大其环境容量。
2.积极措施:分流,并增强非饱和区的吸引力;消极措施:对饱和区加收附加费和限流。
3.涉及旅游各要素和全过程,不仅不破坏环境,而且形成循环旅游经济,改善旅游环境。
变式训练
1.D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发展旅游业也会产生各种废弃物,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2.(1)A (2)C [第(1)题,“绿色旅游”倡导在旅游的全过程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求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因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2)题,“绿色旅游”应尽量减少碳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交通方式。]
对点练习
1.(1)不可以。因为填湖造地会造成这里的生态结构失调,从而引起气候变化。此餐馆以经营野味为主,这对保护野生生物不利,使野生动植物减少,破坏当地旅游资源
(2)不可以。建索道有可能造成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同时旅游者为了观赏沿线景点而不愿乘坐缆车,导致投资效益低
(3)提高其他景区(点)的旅游吸引力,对游客进行分流;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解析 本题以云雾山为载体,考查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其中,旅游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建设不当,往往会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A处填湖造地,会引起气候和生态变化,建野味餐馆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不利;B、C之间建索道,会造成背景环境的破坏。旅游旺季,游人数量超过环境承载量,可通过分流或调整门票价格调节游客数量。
2.(1)自然环境:破坏地表环境、动物栖息地被挤占等。
社会环境: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
(2)环北冰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游客流量在有些地区超过环境容量,易产生旅游环境问题。
(3)环境立法,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保教育,禁止违法建筑等。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等问题,从所给材料可以看出,环北冰洋近年来旅游人数大增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应加强环境保护。
3.(1)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水城污染原因可能是当地工农业发展排放的废水、当地居民生活废水、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废水大量注入水城;油污是停泊在水城上的机动船和沿河工厂造成的;杂物是素质不高的旅游者和沿河居民乱扔垃圾造成的。
(3)措施:控制污染源,减少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和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处理后排放,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经常清理水面的杂物等。
解析 (1)材料中所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2)水城污染可能是由工农业、居民、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或废弃物造成的。(3)加强法律法规的制订,污水要处理后达标排放,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建立保护区等措施。

4.2《化学电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2《化学电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4.2《化学电源》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化学电源的种类和新型化学电源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学会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掌握有关原电池的计算
4.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

一、化学电池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次电池
1.普通锌锰电池-干电池
干电池是用锌筒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ZnCl2,NH4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nO2黑色粉末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锌电池-钮扣电池
正极Ag2O,负极锌,电解质溶液为KOH
电池总反应:Ag2O+Zn=2Ag+ZnO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锂电池
用金属锂作负极,MnO2作正极,LiClO4有机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Li+MnO2=LiMnO2
负极:正极:MnO2+e-=MnO2-

三、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正极棕褐色的PbO2,负极是海绵状的金属铅,两极均浸入H2SO4溶液中,且两极间用微孔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放电时:负极: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当放电进行到H2SO4的浓度降低,溶液的密度达1.18g/cm3时应停止使用,蓄电池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蓄电池放电和充电的总反应式:PbO2+Pb+2H2SO42PbSO4↓+2H2O
2.银锌蓄电池
银锌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正极由Ag2O和少量石墨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填充锌汞合金作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为KOH浓溶液
负极:Zn+2OH-2e=ZnOH2
正极:Ag2O+H2O+2e=2Ag+2OH
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Zn+Ag2O+H2OZnOH2+2Ag
四、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
电极材料是多孔镍电极,它工作时电池反应式为:2H2+O2=2H2O,电解质可用KOH或H2SO4
(1)碱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O2
(1)碱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燃料电池:
例1.(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题)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Ni(OH)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例2(2004年天津高考理综题)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例3.(2004年江苏高考化学题)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
2.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
石墨: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
3.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
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4.(2000年全国高考理综题)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32--4e-==4CO2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我国首创以Al-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电池,以海水为电解液.靠空气中的氧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其工作时电极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请判断:
(1)原电池的负极是______;
(2)工作时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
A.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时原电池正极附近pH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4.2《化学电源》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4.2《化学电源》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化学电源的种类和新型化学电源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学会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掌握有关原电池的计算
4.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

一、化学电池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次电池
1.普通锌锰电池-干电池
干电池是用锌筒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ZnCl2,NH4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nO2黑色粉末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锌电池-钮扣电池
正极Ag2O,负极锌,电解质溶液为KOH
电池总反应:Ag2O+Zn=2Ag+ZnO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锂电池
用金属锂作负极,MnO2作正极,LiClO4有机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Li+MnO2=LiMnO2
负极:正极:MnO2+e-=MnO2-

三、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正极棕褐色的PbO2,负极是海绵状的金属铅,两极均浸入H2SO4溶液中,且两极间用微孔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放电时:负极: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当放电进行到H2SO4的浓度降低,溶液的密度达1.18g/cm3时应停止使用,蓄电池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蓄电池放电和充电的总反应式:PbO2+Pb+2H2SO42PbSO4↓+2H2O

2.银锌蓄电池
银锌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正极由Ag2O和少量石墨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填充锌汞合金作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为KOH浓溶液
负极:Zn+2OH-2e=ZnOH2
正极:Ag2O+H2O+2e=2Ag+2OH
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Zn+Ag2O+H2OZnOH2+2Ag

四、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
电极材料是多孔镍电极,它工作时电池反应式为:2H2+O2=2H2O,电解质可用KOH或H2SO4
(1)碱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O2
(1)碱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介质: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燃料电池:

例1.(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题)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Ni(OH)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例2(2004年天津高考理综题)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例3.(2004年江苏高考化学题)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
2.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
石墨: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
3.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
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4.(2000年全国高考理综题)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32--4e-==4CO2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我国首创以Al-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电池,以海水为电解液.靠空气中的氧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其工作时电极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请判断:
(1)原电池的负极是______;
(2)工作时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
A.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时原电池正极附近pH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2)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2)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人类社会早期农业革命以后
生产力极为①______,人们靠②______和③______为生以畜力和④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对⑤______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增大
对环境的影响有限,处于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地对环境影响增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对人地关系认识⑦______改造自然;“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和“因地制宜”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时间思想论主张
19世纪⑨____________决定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初可能论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二战以后__________人类应______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
80年代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国语》),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可能论
C.和谐论
D.可持续发展论
2.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考查点2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3.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4.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
①休养生息,永续利用 ②人定胜天,世界主宰 ③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②①D.①③②
方法技巧练
图示法理解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定胜天”的思想,体现了下列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可持续发展思想
方法技巧


活动探究
1.是天人相关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体现了人们不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摆布,不畏艰险的精神。
2.好处:可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如果引水过多,可能使邻县的水源不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果用水不当,当地可能会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P96)
活动探究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该阶段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的变化。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则是以工业革命为背景,重点阐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变化,出现了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的演进。
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3.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方式落后,作用范围小,强度小,若干年后出现的环境问题还能恢复。工业社会由于生产方式是集约化的大规模生产,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广,强度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P97)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低下 ②采集 ③狩猎 ④金属工具 ⑤资源 ⑥被动地适应环境 ⑦肤浅 ⑧地理环境决定论 ⑨地理环境 ⑩地理环境的性质 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 和谐论 主动 协调发展 相协调
基础达标练
1.A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材料中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于人们风俗习惯和民性特点的影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2.C [地理环境决定论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
3.D [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大,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活动,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出的“三废”物质和农业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的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的;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4.C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协调论。]
方法技巧练
B [“人定胜天”的思想盲目追求征服自然,体现了人类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