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2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从容说课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学习了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围绕着河流的梯级开发,河流上该不该建坝这一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本节课主要从问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基本方法(一分为二)使学生对如何展开问题研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借助网络及其他媒体的资源,学会搜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信息,并对它们进行筛选、整理、分析,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
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地理问题很多,课堂或课后能探讨的问题只是一小部分,而课文中作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研究的必定是带有普遍性或特殊性,需从一个问题的研究中把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或特殊方法。同时探究问题深浅可依学生个体而异,但探究问题的态度须是统一的,即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养成。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电脑、打印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图表和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学会独立分析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尼罗河的地理信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筛选,并把它们用于学习过程。
2.与人合作,尝试提出探究方案,并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增强学生理性思维,用全面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修筑大坝等工程建设的利弊,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分组,第一组重点查阅尼罗河及流域特点的资料,第二组重点查阅修建大坝的利,第三组重点查阅修建大坝的弊,查阅的资料相应整理成文,供课上相互交流。
推进新课

河流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河流,人们在许多河流上修建了大坝,一直以来人们对河流上该不该修大坝存在不同看法,今天我们就以阿斯旺大坝为例,来探讨河流上该不该建坝。

(方法引导)为了解决问题,必须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对于尼罗河上该不该建大坝这一问题,一般设计的研究步骤如下:

分组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查阅的资料状况,同一组的学生可相互补充。

查阅的资料力求准确且有说服力,交流时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资料展示的同时加以分析,分析之后请同学们以“X河上该不该建坝”为题撰写一篇论文(不少于500字)。论文的内容可参照以下各题。
1.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民从事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灌溉水源但不稳定。
2.尼罗河为什么会定期泛滥?
尼罗河主要靠青尼罗河流经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的降水补给,每年6~8月是补给区的雨季,降水集中,补给较充足,易造成下游泛滥。
3.尼罗河定期泛滥创造了古埃及文明的同时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主要是下游的洪水灾害。
4.阿斯旺大坝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
可以从灌溉、航运、防洪、旅游、发电、水库养殖等方面考虑。
5.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不仅可以永续利用水能发电,而且可以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由此会产生哪些环境效益?
减轻大气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同时减轻矿物能源运输压力。
6.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会造成这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下游平原盐渍化加重和海岸遭侵蚀后退。主要原因是大坝的修建使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泥沙,导致海水倒灌,加重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和海岸侵蚀后退。
7.比较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略(言之有理即可)。
8.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说说前期规划和论证的重要性。
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重要性阐述依个人的情况而定)。
9.分析三峡工程建设的利或弊。
利:与阿斯旺大坝相同;弊:三峡移民及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名胜古迹的影响。

学生阅读以下材料,学会搜集、处理信息。
材料一:利国的三峡水利工程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2km,处于上游山区转入中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的来水和来沙,三峡水库用于调节洪峰,拦蓄洪水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m3,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
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在中下游。它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变枯水期水质调节局地气候,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水库可能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材料二:怒江上应建坝吗?
争议尖锐的怒江建坝
目前,中国计划在刚被联合国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基本还保持着完整、原始的生态系统的怒江上修建13级阶梯水坝。国家水坝大会呼吁并恳请中国云南的建坝决策者停止计划。特别是怒江下游国家——缅甸和泰国的专家学者和当地原著民,更希望和中国学者及同饮一江水的各民族人民一起,保护“萨尔温江”这条原始河流。
不开发“保留最后一条生态河”
有关专家反对怒江建坝的理由主要有:一、包括怒江在内的“三江并流”是在久远的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并已于今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该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信守对世界遗产的承诺。二、怒江天然大峡谷具有多重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怒江作为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原始生态江河之一,应从国家生态安全长期目标出发,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江予以保留,不予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其成为国家的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另一方面,把怒江作为一个江河原生环境的对照物和参照系,开展长期、全面和系统的环境观测活动,取得原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相关本底数据,从而对照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类比,进而为国家进行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供依据。三、怒江是我国与东南亚淡水鱼类区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怒江中下游所处的横断山区,怒江等大河沿断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在其高山峡谷区修建干流大型电站,必须关注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和可能的地震灾害的危害,工程的经济寿命可能远较预期设计的小。五、怒江大峡谷干流电站将产生大量生态移民。六、怒江州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可能依靠修建大型水电站脱贫。
开发“给怒江人民一条出路”
怒江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该州98%以上的土地为高山峡谷,少数民族比重达92.2%,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4个特有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等原始生产方式和纹面部落等原始社会痕迹;由于怒江58.3%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财政自给率仅为14.7%;全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5元,50%的农民群众没有解决温饱。但是,怒江全部梯级开发后每年可创造产值340多亿元,直接财政贡献可以达到80亿元,其中地税年收入可以增加27亿元;仅怒江每年可增加税收约10亿元。其次,开发后,实现以电代柴,怒江每年可节约50万立方米现在被当作燃料的木材。再次,给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此推算,怒江中下游水电站推断梯级将可带来44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学们,怒江上应建坝吗?

请同学们读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选择题
1.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明显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答案:D
解析:修建大型水电站需筑坝拦水,工期较长,投资较多。筑坝拦水大多要淹没农田,迁移居民,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或多或少也会带来诸多影响,如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有些旅游景点虽然存在,但却失去了其从前的魅力等。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库区温度、湿度将有所改善,调节局地小气候等。总之对环境影响有利有弊。
2.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受热量的影响,夏季气温高
C.外流区域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域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都受季风影响
答案:C
解析:首先要搞清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结合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季风区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其丰水期大多在夏季,我国西部地区河流的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大量融化,因而河流的丰水期也多在夏季。
3.关于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B.我国水能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三省
C.我国水能资源绝大部分已开发利用
D.已查明的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巴西
答案:B
解析: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地区,水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与地势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水量丰富,故水能资源最丰富。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以下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扎伊尔。水能资源按性质属可再生能源资源。
二、综合题
4.结合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曾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通过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阿斯旺工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三峡工程中避免。
尼罗河流域图长江流域图
三峡工程阿斯旺工程
坝址水文条件年径流量(亿m3)4510820
平均含沙?量(kg/m3)1.21.6
年输沙量(亿t)5.31.34
库区水量损失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年出库水量约为570亿m3
入海水量(亿m3)建成前近10000330
建成后近1000060~18
出库泥沙建库初10年,每年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万~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在图中用//标出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从图中看该工程位于长江____________游。
(2)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①气候条件: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系条件: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4)三峡工程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斯旺工程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__的需要,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__的需要。
答案:(1)上(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热带沙漠气候区,年降水量少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支流很少(3)修建大坝之后,到达下游的水量和泥沙减少,导致海水倒灌,海岸遭到侵蚀后退。(4)蓄清排浑(5)灌溉防洪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会分析重大工程项目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这类问题要灵活运用到地理规律。
活动与探究
1.关于黄河上修建的三门峡水电站,从修建之初到建成后的几十年内一直争论不休。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分析争论的焦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篇调查分析报告。
2.都江堰上游能修建杨柳水库吗?
岷江杨柳湖大坝工程,是在都江堰的核心部位——鱼嘴上游1310米处,修建的一座高约23米、宽约1200米的水库大坝。该水库距离世界遗产核心区350米。修建杨柳湖水库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储存其上游紫坪铺水库水力发电工程常年发电流下的水资源,以便调节供应成都平原的生活、灌溉用水,充分发挥并强化紫坪铺水库的发电功能,做到能及时发电。但是,杨柳湖大坝一建,千年古堰将面临严重破坏……几千年来,很自然的一个河道流过来,现在人为竖起一个大坝,都江堰就将丧失原有的功能,活的文物就会变成死的遗?址……中?科院有关研究员认为:岷江流域处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在地质构造上是个大断裂带,其地貌、地质、气象条件,均对建水电站不利……你认为应建杨柳湖水库吗?Www.jAB88.coM

相关知识

河流综合开发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流综合开发”,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节 河流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一课时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目标定位
1.了解流域的含义及整体性。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决定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3.结合具体实例,学会分析河流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4.通过学习,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征,提高全面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

核心点一流域和水系
1.流域
河流流过的区域,也就是集水区,是河流的干、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流域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如黄河流域,包括了黄河上游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黄河中游汇入的较大支流30条等流经的区域统称黄河流域。其中渭河和汾河是黄河流域中最大的支流。长江流域包括了北部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乌江、湘江和赣江等流经的地区。
2.水系
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汇集,称为一个水系。河流的一级支流与河流的干流构成河流水系的主体,二级支流对一级支流和干流有着很强的补给作用。河流水系沿地势走向而决定流向,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
3.分水岭
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也叫分水线。分水岭两侧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尽相同,如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
思维拓展 流域的两个基个特性
(1)整体性:指流域的具体位置、地形、地势、降水与蒸发、河流的干支流及流经的地理区域范围、流域生态等基本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的流域特点。如河流的水文特点受地形、降水、流经区域等因素的制约。降水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的落差;流经区域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地形又影响降水量的多少等等。
(2)特殊性:指组成流域的各要素之间联系密切、不可分割,流域内某一要素受到影响,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不良后果。如流域开发中大坝的修建,能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形成灌溉、旅游、防洪等综合效益,但也可能造成流域内生态破坏,使水生生物栖息、繁殖的场所减小等。
核心点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因素影响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但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气候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思维拓展 田纳西河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量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田纳西河水能丰富的原因可概括为:
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下游平原落差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润气候夏季风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降水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类型1流域和水系
 读“世界部分文明发源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东半球)四大文明发源地是洲的A流域,B流域,C 流域和 洲的D流域。
(2)这些文明发源地兴起的共同自然条件有 。
答案 (1)亚 黄河 印度河 两河 非 尼罗河
(2)平原地形;河流中下游;适宜的气候
解析 A、B、C、D四处所示地区分别是中国的黄河流域、古印度的印度河流域、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E处所示地区是古希腊。A、B、C、D所示的几个地区古文明兴起的自然条件十分相近,都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变式练习1 (1)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是()
A.秦岭B.武夷山C.南岭D.雪峰山
答案 C
解析 A是长江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之一,B项是长江与闽江水系分水岭。
(2)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下列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的汇合处B.河流发源地
C.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D.河口位置
答案 B
解析 河流发源地水量很小,大多地形崎岖,不能满足城市用水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而在河流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和河口位置水资源较为丰富,并且有利于货物集散。
类型2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
 下图为某国局部地形图及图中N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季节,主要原因是。
(3)根据以上分析,M河流域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治理此灾害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和化学等工业密集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
(2)冬春 此季节降水丰富
(3)洪涝 ①保护和营造植被;②修建水利工程。
(4)①水能资源丰富;②煤炭资源丰富。
解析 该题利用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降水量及气温变化材料为背景,考查田纳西河开发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及开发措施。(1)依据图中陆高判断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由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分析,该地冬春降水较夏秋丰富,故汛期应在冬春季节。(3)该地降水丰富,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灾害,该地区为山区,故治理措施应是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4)根据本区地形、地势、气候特征及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多煤炭的特征,该地区高耗能的炼铝和化学工业分布的区位条件是能源丰富。
(1)分析河流航运价值时,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分析思路如下:

(2)分析一条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与否时,主要看两方面,即河流水量与落差大小,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变式练习2 (1)关于田纳西河与美国其他河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的一条一级支流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阿肯色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D.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密苏里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答案 A
解析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
B.流域内是一盆地,起伏不大
C.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D.流域主要位于高原
答案 C
解析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
较大。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回答1~3题。
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A
解析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首先排除B、C两种西岸型气候,美国以35°N为界,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田纳西河流域主要位于()
A.中央大平原B.落基山区
C.东部山地区D.西部高山区
答案 C
解析 田纳西河位于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与密西西比平原之间。
3.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矿产资源丰富不属于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
4.河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答案 A
解析 河流指整个流域,应综合开发;河谷水资源开发,河口不一定是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5.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形是 ,此处是河流的 ,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 和 ,因此应保护好它的 。
(2)B处城镇是,此处是田纳西河的起点。
(3)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
和的保护。
(4)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保护的重点。
(5)C城市是,田纳西河在此附近注入河。
(6)D河流是,该河注入。
答案 (1)山地 发源地 水量 水质 植被 (2)诺克斯维尔
航运 (3)河流 合理分配 水质 (4)河谷平原 生态环境 (5)肯塔基 俄亥俄 (6)密西西比河 墨西哥湾
解析 本题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的了解,理解在河流流域综合开发中不同地区应注意的问题,对流域的综合开发要因地制宜,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基础过关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1~3题。
材料一 2006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标志着淮河干流结束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该工程主体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中游,涉及安徽、河南两省,其防洪范围包括淮北广大地区和蚌埠、淮南等沿淮城市。工程建成后,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该工程上游山区水库、中游蓄洪区、下游淮北大堤共同构成淮河综合防洪体系。
材料二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蜿蜒曲折流经四省区20多个城市,流域内现有人口1.65亿,人口密度594人/平方公里,为七大江河之首。淮河的特殊和复杂是造成流域内多水灾的重要原因,淮河上游不足400公里落差达178米,中游490公里落差只有13米,而下游150公里落差仅有6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真实历史写照。
材料三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
1.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A.虚线——淮河河堤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C.主坝——调蓄洪水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答案 A
解析 图中黑粗线为淮河,虚线为湖泊的边界,而不是淮河河堤;淮河水系呈扇形特征,夏季淮河流域降水集中,来水量大,而中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入海河道少,故多发洪涝灾害。
2.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历史上淮河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更增加了洪涝的程度和灾害度。
3.淮河上游与长江中游的分水岭是()
A.秦岭B.大别山C.南岭D.武夷山脉
答案 B
解析 秦岭是渭河(黄河)与汉水(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武夷山是赣江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
4.关于田纳西河在美国内河航运体系中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大部分可通航,是美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
B.田纳西河全程可通航
C.目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与密西西比河可与五大湖相通
D.每年田纳西河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2亿美元
答案 C
解析 田纳西河流过的地区地形崎岖,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
5.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的植被为,温度带为;乙地的植被为,温度带为。
(2)图中B处为水利枢纽工程。关于该工程的正确叙述有()
①改善长江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②改善了长江三角洲大气质量 ③改善了江汉平原的农业生产条件 ④解决了四川盆地水土流失问题 ⑤减少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旱灾害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3)关于图中A河流正确叙述是(多选)()
A.A河流纬度较低,结冰期较短,冰层薄
B.A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含沙量较小
C.A河流上的水库为南水北调起点之一
D.A河流流域地形平坦,为水稻生产基地
(4)图中丙地为柑橘著名产地,其有利的地形条件是__________;气候条件是________。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暖温带 (2)三峡 A (3)ABC (4)低山丘陵地形 水热配合较好的亚热带气候
解析 (1)根据经纬网和等高线图确定地理位置;(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B工程名称,分析其意义;(3)根据A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判断其特点;(4)根据丙地的纬度位置和等高线图,分析说明其生产柑橘的优势条件。
能力提升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6~8题。

6.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提取信息即可得到正确答案。三个流域峰值出现的时间不一致,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7.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①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③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看出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是在7月份,此时我国东部雨带移到了华北;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巴西高原地处南半球,正值干季,草木枯萎;阿尔卑斯山雪线达到了一年中最高位置。
8.下列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②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④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 黄河的凌汛发生的时间为初春和初冬,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而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所以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的关键。
下图中有一条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的河流。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河()
A.有较长的结冰期B.在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C.流域内多涝洼地D.流域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河流流向及有关信息可判断该河为淮河,是冬季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该地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故A、B、D错。
10.治理该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在上游修建水库
C.在下游以蓄洪为主
D.在中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答案 B
解析 对淮河的治理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在洼地建蓄洪工程,在下游疏浚河流,增加泄洪通道。
11.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答案 (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 (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
解析 本题以某流域为例,综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等。第(1)题,河流水文特征不同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流量、流速、含沙量、汛期、冰期等,然后结合该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以及地形图进行作答。第(2)题,B支流上游流经山区,水能丰富,可建坝蓄水,具有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C支流流经平原,可大力发展航运、灌溉、水产养殖等。第(3)题,注意观察图中A、B支流上游的耕地分布以及湖泊面积的变化。第(4)题,为开放性题目,不是学生在书本中能学到的,但根据所学知识应该能够从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入手考虑。

第二课时 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与综合治理
目标定位
1.了解田纳西河早期开发的方向及产生的后果。2.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对策措施。3.通过本节学习,明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区域都是一个整体,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进行综合开发,趋利避害,使整个流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核心点一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发达的农业,但因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自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
土地退化老棉花基地,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老棉花带衰落
植被破坏矿山开采破坏植被,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环境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灭绝
思维拓展 田纳西河流域成为老棉花带的原因
棉花的生活习性是喜温、好光、生长期长,高温多雨的气候会使病虫害增多,容易烂棉花桃子。从世界著名的棉花产地看,适宜的地区大多具有光照充足、气候干旱、水源丰富的特点,例如中亚、埃及、我国的新疆等地。田纳西河流域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棉花带,与其气候、水源条件是分不开的。田纳西河流域夏秋季节降水较少,有利于棉花后期的生长和成熟,而田纳西河流又为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生产棉花的自然条件也比较有利。
核心点二流域的综合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包括了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内容。水资源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配合水利设施建设,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大力开发水电。对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进行了充分的梯级开发,既提高了防洪标准,又通过水电的利用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措施内容后果其他
以流域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其具体特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经过开发与整治,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防洪在干支流上建成具有防洪库容水库35座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2亿美元
航运修建9座大坝,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通航条件水位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
发电共建30座水电站,大规模发展火电、核电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提高
水质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改善保护生活农业用水
旅游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土地
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控制水土流失
思维拓展 梯级开发
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方式,因自上游至下游呈阶梯状而得名。在河流径流量较稳定、丰富的河段,河流落差集中、水急滩多河段,依地势高低依次建设多个水电站,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同时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例如,黄河刘家峡一带河流上下落差很大,海拔高度一级一级的下降,每一级可造一坝,这样就把河流分成许多台
阶,建造一连串的水电站。

类型1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及后果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内由于过度开垦、乱铲草皮导致了土地退化
B.流域内由于过度采挖铁矿,导致了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C.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炼铁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
D.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绝迹
答案 D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而不是炼铁。
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需求量加大,使得人类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变式练习1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城市图,因为附近发现了大型黄铜矿(CuFeS2),计划建一冶炼厂及水电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电站建在A、B两处的处更合理,理由是 。
(2)水电站建成后,对本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建水电站还需解决________问题。
(4)铜矿附近建冶炼厂的有利因素是________。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筑坝工程量小,集水容易、落差较大 (2)减少洪涝灾害,灌溉方便 (3)移民安置 (4)接近原料产地,就近可获得廉价的水电 炼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SO2为主)、废水、废渣污染了当地的大气、河水及农田
解析 (1)水电站的选址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建坝的工程量要小,一般选建在峡谷处;二是蓄水量,要有水可蓄;三是效益高。修建拦水坝追求的是综合效益,既可拦水防洪,又可旅游养殖,还可发电灌溉。显然B处优于A处。(2)B的下游处是大片灌溉农作区,建坝后,汛期蓄洪、防洪,旱季可放水灌溉,保证农业稳产高产。(3)图中可以看出在B处有三个居民点,在此建坝会淹没农田房屋,因此从社会稳定角度考虑,必须要搞好移民安置工作。(4)铜的冶炼属耗能大的工业部门,在布局上应指向火电站或水电站。B处建水电站对铜的冶炼相当有利。但冶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大量含有SO2的废气,还有废水和废渣,污染当地的大气、水和土地。
类型2河流的综合治理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制定的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
材料四 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已取得的成绩有:①航运方面:田纳西河干流已建成9座梯级船闸,完成了航道渠化整治,通航里程共1240千米;②防洪方面: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已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流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③水力发电方面:建成水电站30座,总装机容量(包括抽水蓄能)609.3万千瓦,水能利用率达90%;④水质管理方面:通过有效监测为流域内提供了洁净的水源;⑤土地利用和水上游览方面:TVA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各类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保护相协调。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等自然条件是该流域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
(2)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3)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解析 田纳西河的开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该区在气候、水文、地形及资源方面存在着优势,它与我国长江流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开发的成功经验对长江流域的开发有很大借鉴意义,如水能的梯级开发、旅游、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变式练习2 读图及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居民点
ABCDEFG
人口(万人)
0.8
0.4
5.3
0.4
0.7
8.7
17.2

(1)对比分析图中东、西部地势的差异和外力作用表现的差异。
(2)图示区域内拟建一水库,设计最高蓄水水位为150米,从地形考虑,在图中用“||”标出最佳位置,并推算需要移民的数量。
(3)图中东部地区洪涝灾害较多,解释其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 (1)东部:地势低平,外力作用以流水沉积为主;西部:地势高且崎岖,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
(2)绘在A与F间的峡谷处,介于两条150米的等高线之间。移民数量大致为7.2万。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降水季节变化大,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解析 (1)从等高线图中可看出,东部地势低平、降水丰富且在河流下游,则流水沉积作用明显,西部地势较高且起伏大,则外力以流水侵蚀为主;(2)水库建设既要有较大的库容又要考虑工程量及淹没区,最好建在河流出峡谷口处,从图中看,A、F之间的峡谷是最佳位置;根据等高线知海拔150m以下的各居民点会被淹没,即A、C、D、E各居民点被淹,根据表中提供的人口可算出大致共有7.2万人;(3)图中东部地区地势低平、降水量大且集中于
夏秋季节,下游河道弯曲不利于河水下泄,则易发生洪涝灾害。

1.墨累—达令河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灌溉易出现的问题是()
A.土地盐渍化B.径流减少C.湿地生态环境变化D.需要修建水利工程
答案 A
解析 墨累—达令河流域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降水量比田纳西河流域少,蒸发量大。
2.田纳西河流域土地退化是由于早期种植()
A.棉花B.玉米C.大豆D.小麦
答案 A
3.TVA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③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 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4.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有较为发达的农业,主要盛产()
①棉花 ②小麦 ③马铃薯 ④蔬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就有较发达的农业。由于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青水秀,森林繁茂。主要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5.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A.每年的8月1日B.每年的10月1日C.每年的圣诞节D.每年的元旦
答案 A
解析 每年的8月1日放水,是因为该地冬春雨水较多,此时腾出库容为迎接冬春多雨季节的到来做好准备。
6.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答案 D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充分利用水能和煤炭资源,大规模地发展水电和火电,同时又有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廉价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的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
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月26日,继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之后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的前期勘测也正在进行。
材料二 金沙江流域图

(1)金沙江水电将主要送往____________地区。
(2)试分析金沙江河段水能开发的优势条件。
(3)向家坝的建设者们争取将向家坝建成一座绿色水电站,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长江三角洲 (2)径流量丰沛且稳定,落差大,水能丰富,多峡谷,梯级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3)施工时收集工程开挖的表层土壤,用其在施工区恢复植被;对施工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循环使用;安装除尘设备、配备洒水车等措施以减少粉尘排放和工地扬尘;降低噪声对外界的影响;植树种草,绿化美化环境等。
解析 金沙江河段水量丰富,落差大,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有利于河流的梯级开发,由于金沙江流域工业相对落后,能源需求不足,故该区水电主要输往东部能源缺乏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绿色水电站的建设应从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施工时产生的废弃物及噪声,工程绿
化等方面考虑。

基础过关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地区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答案 B
解析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为防洪;受益最大的应为中下游地区,故B项正确。阿斯旺大坝所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灌溉。题干中已叙述,该大坝建成之后对尼罗河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影响最大。
2.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答案 C
解析 年泄洪量可以从年径流量考虑,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年径流量大;阿斯旺大坝位于尼罗河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尼罗河只能靠上游来水补给,年径流量小;故选C项。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3~5题。
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答案 C
解析 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应该在河流落差较大、水量较多的地点,从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中可以看出c点水量大,落差大。
4.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答案 D
解析 河流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应是地势较低,水量较大的下游河段。
5.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
答案 C
解析 M河流域属于该河流上游的支流的水源地,易发生水土流失,造成河流含沙量大,因此在该处植树造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6.根据材料并结合伏尔加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多流经平原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km,通航期200多天,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因此,伏尔加河成为俄罗斯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最大的河流。
(1)图中字母分别代表:A ,B ,C,D,E。
(2)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以修筑,进行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 、清理、建设等工程措施,实现了“五海通航”。通过对全水系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供水、渔业和等综合经济效益,带动了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
(3)伏尔加河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是 ;二是;三是。
答案 (1)波罗的海 白海 亚速海 黑海 里海
(2)大型水利枢纽 梯级 运河 水道 河港 发电 航运
灌溉 旅游
(3)水利工程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鱼群洄游产卵 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沿岸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水污染严重
解析 由图可知,此图大部分为俄罗斯,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境内,注入世界第一大湖泊——里海。结合本流域综合开发情况审清题意,准确描述即可,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
能力提升
在黄河中游有两座著名的水利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当初的三门峡水库设计没有考虑到冲沙功能,致使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水库几近报废。新建的小浪底水库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流域内上下游的影响,充分发挥了调水冲沙功能。2006年6月15日至7月3日,小浪底进行了第五次调水冲沙,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全面冲刷,下游主槽过流能力显著增强。据此回答7~8题。
7.小浪底水利工程比三门峡水利工程()
①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②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 ③更具有防灾减灾意识 ④更能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选择在6月15日至7月3日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原因是()
A.此时黄河流量小B.降低库容为防汛作准备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D.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
答案 7.C 8.B
解析 三门峡的建设当初设计时只注重防洪、发电等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结果适得其反,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建设吸取三门峡水电站的经验和教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7、8月是华北地区降水丰富的季节,故在雨季来临前进行调水冲沙可降低水库的库容以备防汛。
长江三峡的建设,其效益是多方面的。据此回答9~10题。
9.三峡工程的兴建,从航运看,影响最大的河段是()
A.长江下游B.长江中游C.荆江河段D.川江河段
答案 D
10.长江三峡发电和供电的意义有()
①可以缓解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③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④使长江上游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答案 A
1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下图)。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
(1)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答案 (1)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
(2)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等)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解析 (1)A处河流上游,水质较好。B处由于水库修建而使水更新速度减慢,加上沿岸污水排放而导致水质较差。
(2)漂浮物对库区危害都是相同的:危及水库安全、影响库区库容,对航运有一定的威胁。
(3)应从提高公众意识和垃圾及时处理两方面进行处理。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河流地貌的发育”,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
师同学们,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生“三峡”是河流侵蚀地貌,“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
师对。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河流的侵蚀地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另一种塑造作用——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板书)
推进新课
师我们知道,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那么,这些被侵蚀的地表物质到哪里去了呢?
生被河水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
师很好。请看“河流堆积地貌图”,仔细观察并说出在河流流出山区的谷口处、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河流堆积地貌?为什么?
(生讨论)
生1在山区的谷口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在山区地势较陡,河流或季节性的洪水在山区内水流速度很快,侵蚀作用剧烈,携带着大量砾石和泥沙。但当水流流出谷口时,地势突然变得平缓,水道也变得开阔,因而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使得水流所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洪积扇或冲积扇。由多个冲积扇或洪积扇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
师分析得很好!
总结:(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又形成了怎样的堆积地貌呢?
生2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而侧蚀作用较强。由于河道弯曲,使得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当洪水季节到来时,河漫滩被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师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过渡)我们了解了河流的上游、中下游的堆积地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河流的入海口,发生了怎样的堆积?
生3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当河流入海时,如果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师总结:(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生阅读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理解为什么黄河三角洲扩展非常迅速。
(总结)
(P84活动)
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在平原的西部地区(太行山麓)是由洪积物和冲积物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在渤海之滨是地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黄淮海平原的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方面的差异很大。其次,要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山前倾斜平原以东的地区容易盐碱化,关键原因在于地势低洼,夏秋季节积水,加之沿海地区受海水浸渍的影响,因此黄淮海平原土壤多盐碱,生产力低下。
(参考答案)黄淮海平原的不同地貌单元,由于地势地貌特征不同,形成的土壤的水分条件和土质差异很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来说,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排水性良好,不易盐碱化,多为高产稳产农业区。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水发生涝灾。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土地生产力一般低于山前倾斜平原。滨海平原地区地势极为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组成土壤的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为盐土,表层含盐量达1%—3%,只能生长盐生或耐盐性强的植物。因此,这里是黄淮海平原低产田的主要分布区。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大江大河哺育着我们人类文明,请同学们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各属于什么大江大河的流域?
(生)中国——黄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师很好!是河流孕育了我们人类文明,河流地貌对人类的聚落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河流塑造的众多地貌中,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均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出示图片“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
师同学们请思考讨论,青藏高原上的聚落为什么沿河谷伸展?这与那里的自然条件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讨论回答)青藏高原由于海拔很高而寒冷,土壤贫瘠。而河谷地带海拔低,气候相对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所以这里是高原地区理想的人类栖息地。
师请大家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在山区人类聚落多分布在山前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生(讨论回答)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人们总是选择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生产和生活,这些地方的地形相对平坦,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也相对丰富,适合于聚落的发展。
师很好。山区的聚落多呈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的两岸伸展。
(出示图片“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分布图”)
师看图思考,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密集,而西部地区的城市稀疏?和自然条件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我国东部地形多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网密布,有着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因此,这里是我国聚落最密集的地区。
师(总结)分析得很好!在这里的聚落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海岸聚落带。
(P86活动)
问题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较为陡峭,而A地海拔相对较低,地势相对平坦,离河流近,便于取水;而B地位于冲积扇上,周围地势开阔而平坦,B地也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
问题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学生讨论)
课堂小结
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板书设计

河流的综合开发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从容说课
河流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同人类关系密切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便利的航运通道,提供水生生物资源;河流还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从古到今,河流两岸往往是人类聚居、城镇密布的区域。随着人们对河流功能的日益开发,它的作用更为突出,具有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又可成为水资源调配的通道。
然而,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对河流影响的加深及人类开发的浅见,开发利用河流也存在一些不尽科学和不够合理的地方,如水利工程建设产生了洪涝灾害,带来生态环境,耕地减少,物种濒危以至灭绝,原始森林、景观资源的丧失和历史文物的损毁等诸多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整个流域通过共用水资源和运输线路而形成天然的整体时,一个地区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将会波及到其他地区。因此,河流的开发和治理是关系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人类需要认真、科学、综合开发。田纳西河的发展是河流开发史的缩影。由于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田纳西河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一发展过程对以后的河流的综合开发和治理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更应慎重对待自然资源,实行全流域统一管理,保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流域的综合开发是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往往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来达到改造自然、整治环境、促进区域持续发展的目的。大规模工程建设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且对自然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需借鉴世界上成功的流域开发经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因开发整治卓有成效而闻名于世,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为此,本节以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因为在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正在继续开发整治,它对我们开发整治有指导意义。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流域的综合开发三部分,其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本节的重点,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不尽相同,因而流域的综合开发对策也必然不同,但是,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与过程还是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的,所以本节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如何根据流域的有利因素、制约因素,探索综合开发、治理的对策。案例是思维的起点。没有认识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也就无从进行因地制宜的综合开发。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包括多个方面,如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地理条件,它还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在观察地图建立了流域和水系的概念之后,总结归纳流域的基本特点:整体性和特殊性。不同的流域,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各有特色,把握了不同的特色,就能做到因地制宜。
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背景之后,结合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为了更合理地综合开发利用流域的资源,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田纳西河流域亟待进行综合开发治理。而流域的综合开发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通过修筑大小水坝,整治河道,起到了防洪、航运、发电等多种效益。
任何流域的综合开发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学习,获得相关经验,掌握一种方法,切忌照搬,这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终极目标。这需要学生在深刻领会人地协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严谨而综合的思维客观统筹兼顾,才能理解该区域为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所进行的综合开发。
教学重点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学难点
流域的综合开发。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水系和流域图、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美国地形图、美国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流域示意图等地图。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第一课时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第二课时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第三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说一说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哪里。(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略。
推进新课

河流是孕育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人类的文明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与河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河流具有供水和运输的功能,从古到今,河流两岸往往是人类聚居、城镇密布的区域。河流,不仅是天然的狭窄水道,而是由其干支流连接起的广大区域。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出示“水系和流域图”,组织学生活动,思考流域与水系、分水岭的概念。

略。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河流除了干流外,两旁总还有支流汇入,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此类推。也有将没有分汊的最小河流,称为一级支流,一级支流汇合成二级支流,依此类推。干流及其支流就组成了河流的水系。
一般而言,河流的发源地是山地,由于受到山地或高地的阻隔,每条河流只能接纳一定区域范围的来水,这些高地或山地成了相邻两条河流间的分水岭。分水岭一侧的来水都汇集到同一条河流,这个集水区域就是这条河流的流域。分水岭的另一侧来水又汇集到另一条河流,组成了另一个流域。如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就是秦岭。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一般包括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地理单元,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一个整体。继三峡、小浪底水利工程建设后,《中国青年报》曾连续报道关于怒江上是否应该建坝的讨论,这些争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设开发流域的自然资源,究竟有何利弊?对整个流域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我们就从田纳西河流域的发展中找灵感,进而审视、评判人类在河流开发过程中的得与失。
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由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是在其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板书:
一、田纳西河的自然背景

阅读以下材料,了解田纳西河的概况。
课件展示: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长1050米,流域面积10.5平方千米,地跨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佐治亚、亚拉巴马、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7个州。该河发源于弗吉尼亚州,向西汇入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流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降水量在1100~18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20毫米。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年人均收入仅100多美元,约为全国平均值的45%。

一地的自然特征是指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资源构成的自然状况。田纳西河的自然特征有何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部分”及相关地图,以图为基点,指导学生回答)

1.正确描述田纳西河在美国的位置。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小结)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田纳西河为外流河。

2.观察“田纳西河的流域示意图”:说明不同的河段对流域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小结)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一般人口较少,应保护好发源地的植被生态;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是河流。

(教师小结)流域开发利用中应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因而各地所处的流域不同,地区开发利用也应不同。

4.出示“美国地形图”,宏观上了解美国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微观上分析田纳西河的发源地及其流域的地形特点:多山、起伏大的特性。这样的地形特点有何利弊?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小结)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弊: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的作用十分突出。

5.出示“图3.16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一说该地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为何该地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明显。

6.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小结)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其水量的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季水量相对较少,冬春季水量相对较多。

7.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小结)气候温暖湿润,夏季气温高,利于农作物生长,夏季降水少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应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兴修水利工程,全流域统一调配水资源等措施。

8.读“田纳西河的流域示意图”,归纳其水系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9.读“图3.17田纳西河在全国航运体系中的地位”,说一说其航运条件。

(学生讨论后回答)田纳西河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航运条件好。

10.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地形对航运会有何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出示下表,启发学生思考)
河流功能影响因素积极影响
发电水量和落差河流补给量大,水量大,地形起伏大,落差大的地区,发电量大,发电量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航运水量及其变化、地形及水底地形、
航道宽度与深度、冰期水量大且稳定、地形平缓,少礁石,航道宽阔、水深,无冰期,航运条件佳
灌溉水量及其变化水量大且稳定,成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小结)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影响航运。

11.读“美国矿产资源分布图”,说出田纳西河流域主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讨论后回答)煤、铁、铜、磷、锌、云母等资源,成为流域开发的重要因素。

请归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板书:
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多雨的气候
多山的地形
发达的水系
丰富的矿产

我国河流众多,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正在继续开发,出示“长江流域示意图”,请同学们借鉴今天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长江流域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生略。

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奔入东海。水域辽阔,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流经我国半壁河山。水量汪洋壮阔,多年平均入海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内总人口、耕地各约占全国的35%,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50%,历来是中华民族繁衍的沃土。流域经过我国三大阶梯,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流域内水系发达、众多,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长江干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沟通内地和沿海的广大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约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形成了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被誉为“黄金水道”。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流域的开发背景,请同学们试着分析某一流域的开发条件。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片、音像资料。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流域开发奠定了基础,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也会影响流域的开发。
今天我们就综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来探讨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推进新课
板书: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河流具有供水、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致使流域附近开发历史较早,田纳西河流域也是如此,18世纪下半叶就已成为美国较为发达的农业区。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出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请学生说一说田纳西河流域主要分布的农业带是什么,为什么?

棉花带。

美国棉花带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因为这里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灌溉便利,利于棉花生长。

早期田纳西河流域不仅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而且森林繁茂,整个流域山清水秀,自然环境非常宜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人类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利用程度大大增加。

板书:
(一)开发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阅读以下材料,思考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带来了哪些开发者意想不到的结果及其产生的原因。
课件展示: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整个流域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材料二:19世纪后期,流域内的森林被大片砍伐,矿山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恶化。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1933年)。

略。

(点拨)
板书:
18世纪下半叶:发达的农业区,环境优美
19世纪后期: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20世纪30年代初: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
(二)后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恶化
(三)原因:人口激增

了解了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就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大,流域的开发利用中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一现象非常普遍,如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据考古发掘,黄土高原地区有不少仰韶文化遗址,进入20世纪,黄土高原人地矛盾更加突出,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学生阅读以下材料,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在植被遭受人为活动破坏之前,沟谷系统已在发展,水土流失现象在黄土高原已经存在。但是,从近数十年来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动态来看,随着地壳上升,气候干旱、植被破坏和人类加速活动等机制的共同作用,土壤侵蚀日益恶化。据科学工作者通过对泾河、洛河和河口镇至龙门区间13条面积大小不等的流域综合分析,认为人为加速侵蚀大于自然侵蚀,占总侵蚀量的60%~70%。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通过一系列数学方法,对陕西安塞县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植被减沙规律计算出的黄土高原安塞县的自然侵蚀占目前总侵蚀量的2.03%~16.76%,平均值为9.55%。反过来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为加速侵蚀少则占总侵蚀量的83.24%,多则占97.97%,平均占90.45%。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造成河道淤积;二是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环境恶化。过度开荒使地表植被覆盖越来越差,在暴雨的作用下,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迫于人口的压力,又不得不继续在陡坡上开垦。由于生态因子恶性叠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加大了开荒扩种的潜在危险。

读“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因果关系,把下列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示意图中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人均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需要更多劳动力
D.自然灾害频繁
E.土地退化
F.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2)根据图示,引起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恶化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A、B、E、D、F、C
(2)人口增长

受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等因素的制约,不管是田纳西河流域还是黄河流域,人类在流域早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获取良好效果,掠夺式的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为此人们该吸取哪些教训?
板书:
(四)对策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拨)

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大力发展科技;开展河流的综合治理等。

板书:
综合开发治理

(教师出示地图)读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分析:
1.墨累—达令河流域的自然概况。
2.墨累—达令河流域降水较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不断增加,总结灌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略。

(提示)1.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地处澳大利亚中部平原,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墨累河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井水盐分太高,不宜用来灌溉,一般可作牲畜用水。
2.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3.灌溉增加,导致径流减少,湿地减少,地下水上升,生态环境变化,最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搞清水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适度灌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域的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流域的开发须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了解我国三峡工程的建设及长江流域的开发,了解我国黄河的水资源全流域统一调配方案。思考大河的全流域管理有何意义。
推进新课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为此,1933年,美国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
板书: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期以来,人们注重开发利用河流的经济功能,如航运、灌溉、供水等,忽视河流的生态功能,在不同的时期,流域开发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同:
课件展示:
历史时期流域管理主要内容
农业社会洪水控制、河道整治、航运、灌溉
工业社会流域水资源等的综合开发,之后污染控制变成优先领域
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河流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等

不同时期,流域开发利用的核心相同,即围绕着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历史背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田纳西河的利用与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美国正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新任总统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决定实施“新政”。“新政”为扩大内需开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美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流域开发。田纳西河流域被当作一个试点,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经过多年的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落后的面貌,TVA的管理也因此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而成功的范例为世界所瞩目。
读图3.2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说一说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核心。
板书:
(一)河流的梯级开发

为什么梯级开发是流域开发的核心?
生略。

(提示)梯级开发分段修水库,首先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其次,水库建成后可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可用于工业生产,保护了森林,有效减轻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又改善环境质量;再次,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最后,水库储存的水源可解决农业灌溉所需。

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干流上的大坝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是防洪、蓄水和通航。
TVA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高,达百年一遇。

(学生思考并讨论)田纳西河洪灾的原因是什么?

略。

自然原因: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多暴雨,支流众多。
人为原因:人口剧增,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修建水坝的同时加强了河道整治,至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达2亿美元。

大坝的修建,也大大改善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航运条件。
请说一说水运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相比最突出的优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运量大,运价低。

田纳西河干流的梯级开发为何能改善通航条件?

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9座大坝,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河流水位保持平稳,改善了通航条件。

TVA在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共建成30座水电站。(引导学生读图)读图3.24“田纳西河流域电站的分布”思考并回答:田纳西河流域建设30座水电站,依据是什么?

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流域气候温和,水系发达,雨量充沛,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田纳西河流域大规模发展火电、核电的原因是什么?
生略。

因为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需火电或核电补充;而火电或核电检修时,又需水电代替供电。三类电力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稳定的供电系统。

从图中我们可以数一数各种电站的分布,其中水电站46座,火电站7座,核电站3座,田纳西河流域共有以水电为主的56座电站。美国全国平均的水电已经占到可开发水能的40%以上,而我国水能的开发利用仅占总量的21%,由此你能预测我国未来电力的发展方向吗?请阐述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大力发展水电,因为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且水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什么样的“工业走廊”?为什么?

形成了一条以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工业走廊”,原因是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及流域内丰富的煤、铁、磷等矿产资源。

高耗能工业需要有充足的能源供应,为此,田纳西河还建有一座抽水蓄能电站,请同学们阅读P60“阅读”内容,讨论:我国有抽水蓄能电站吗?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益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益处是合理利用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正确处理好用电高峰和低谷的时间差,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这也可视作缓解电力紧张的一种开源举措。我国亦有抽水蓄能电站,同学们可以上网浏览相关内容。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田纳西河流域大小水坝除了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等效益外,还具有哪些作用?
课件展示:
材料一:TVA密切监测流域各水库的水质,并与流域内各机构、社区共同致力于改善水质的活动。由联邦环境保护局和各有关州负责制定河流的污染防治标准和发放排污许可证。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实施“净水计划”。
材料二:电站尾水生态环境的设施(课本图3.26)。
材料三:TVA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目前,田纳西河流域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及经营业的发展。
材料四:TVA关注土地利用规划,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调整农业、林业、牧业结构,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加强采矿区的土地生态恢复和治理。

田纳西河流域大小水坝除了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等效益外,还具有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作用。
板书:
(二)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作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引导学生读图3.20“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进行小结)
课件展示:
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田纳西河的_______________开发,根治了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产业、______________产业和______________产业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明显改善,实现了______________效益、______________效益和______________效益的统一。
生略。
板书:
(三)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课堂小结
流域上修建大坝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及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板书设计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
第一课时
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多雨的气候
多山的地形
发达的水系
丰富的矿产
第二课时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一)开发:18世纪下半叶:发达的农业区,环境优美
19世纪后期: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20世纪30年代初: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
(二)后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恶化
(三)原因:人口激增
(四)对策:综合开发治理
第三课时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一)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二)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作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三)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活动与探究
1.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探究TVA的主要成功管理经验有哪些?
2.结合课本P62活动内容,说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导致其他五个方面的哪些变化。
3.在开发过程中,为什么只有建立和保持这六个方面的合理关系,才能保持流域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协调?
活动与探究参考答案:
1.美国田纳西河的流域管理
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TVA的管理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而为世界所瞩目。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的主要经验:
(1)通过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如TVA有权为开发流域自然资源而征用流域内土地,并以联邦政府机构的名义管理;有权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建设水库、大坝、水电站、航运设施等水利工程,以改善航运、供水、发电和控制洪水;有权将各类发电设施联网运行;有权销售电力;有权生产农用肥料,促进农业发展;等等。TVA法的这些重要规定,为对田纳西河流域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统一管理提供了保证。TVA法自1933年颁布后,根据流域开发和管理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使凡涉及流域开发和管理的重大举措(如发行债券等)都能得到相应的法律支持。
(2)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TVA被授权依法对田纳西河流域自然资源进行统一开发和管理,主要是根据河流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制定规划,对田纳西河流域水资源集中进行开发。当时的目标是以航运和防洪为主,结合开发水电。至20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田纳西河流域水资源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利用,同时对森林资源、野生生物和鱼类资源开展保护工作。60年代后,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TVA在继续进行综合开发的同时,加强了对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服务。
(3)经营上的良性运行机制。TVA作为具有联邦政府机构权力的经营实体,其经营上的良性循环主要依靠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①政府的扶持。联邦政府对TVA开发项目给予拨款。在1960前,这种拨款基本上是无偿的,仅交纳少量的资金占用费;1961年后,经营项目的拨款要求限额偿还。另外,根据联邦税收法,TVA作为联邦机构,可享有免税待遇,以后改为低税征收。②开发电力等赢利项目,为发展积累资金。TVA以开发水电起家,到20世纪50年代,电力负荷的需求迅速增长,促使TVA积极建设火电站,继而建设核电和燃气电站,电力生产逐渐成为TVA最大的经营资产。③发行债券,面向社会筹措资金。TVA自1960年开始在国内发行债券,为发展电力筹措资金。1995年开始在国际市场发行债券,TVA对债券的成功运作,促进了其电力生产的发展,也使电力生产经营逐渐成为TVA的经济支柱。TVA的这种以电力经营为主,“以电养水”的运营方式看起来好像是“不务正业”,实际上这正是特定条件下的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对流域水资源管理是有利的。
(4)管理体制。TVA成立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出,TVA应成为既享有政府权利,同时具有私人企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的机构,因此,TVA被确定为联邦一级机构。TVA的管理由具有政府权力的机构——TVA董事会和具有咨询性质的机构——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实现。董事会由三人组成,行使TVA的一切权力,成员由总统提名,经国会通过后任命,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这一领导体制一直延续至今。“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是根据《TVA法》和《联邦咨询委员会法》建立的,该理事会可对TVA的流域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咨询性意见。目前,理事会约有20名成员,包括流域内7个州的州长指派的代表,TVA电力系统配电商的代表,防洪、航运、游览和环境等受益方的代表,地方社区的代表,理事会成员的构成体现了较广泛的代表性。
(5)流域管理取得的巨大成效。TVA成立之初的宗旨是促进地区发展和繁荣,近70年的实践表明,TVA实现了这一目标。TVA在水利、电力、农业、林业、化肥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和经营,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田纳西河流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极大地促进了田纳西河流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改变了该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其成为美国比较富裕、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
2.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即加强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增加旅游设施等,这些措施有可能会使旅游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分析会导致旅游业萎缩;由于发展畜牧业,会增加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从而导致水质下降,同时农牧业的发展,用水量增加,会使枯水期的发电用水减少,同时还会影响枯水期的航运条件;由于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会加重水土流失现象,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河道,加重防洪负担。
3.通过上题了解到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导致其他五个方面的不良变化,从而使整个流域的综合开发出现恶性发展局面,任何一个流域的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人类在开发过程中,只有建立和保持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合理关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保持流域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协调。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学习目标
1.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2.长江的源流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3.黄河的源流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4.珠江的水系组成及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5.京杭大运河概况,目前通航河段
图表落实
1.外流区和内流区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河湖名称:
河流: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
湖泊:③____,⑨____,⑩____。
(2)内、外流区:各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各占全国总水量的____、____;分界线是:北端过____,南端过____

(1)松花江淮河湘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青海湖洞庭湖巢湖
(2)1/32/35%95%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200毫米年降水量线附近
2.长江概况
图示
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____,注入②____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____千米,居世界第____位,流量近____立方米;流域面积为____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____,b为____
主要支流和湖泊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c____,d____
唐古拉山东海6300三10000亿180宜昌湖口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3.黄河概况
图示
源头、注人海洋发源于①____,注入②____
长度、流域面积、年
径流量5464千米、75万平方千米、480亿立方米
流经省区(简称)青、川I、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上中下游的划分③____,④____
主要支流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旧孟津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学海导航
一.河流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
(1)共同的水文特征
时间水量水位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大上涨、形成汛期无
冬季风盛行时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2)水文特征的差异性及原因
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
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流经亚热带,冬温在O℃以上)
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2)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径流量较丰富,夏季过后,河流径流量渐少,甚至断流。
⑶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4.京杭大运河
(1)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京杭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2)作用: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现在在江、浙境内航运价值重要(山东兖州以南的河段具有通航能力),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还将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基础。
5.河流水文特征要素及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特征描述影响因素应用
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会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某一特征的差异并说出原因
流量流量大或小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多少。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最冷月均温0℃,无结冰期;0℃,有结冰期
凌汛有或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2007年高考天津文综卷)下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3)填表说明黄河、恒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1)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及限制性因素,这些内容是识记内容。(2)首先要确定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即可得出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3)主要考查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
(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3)
二、我国的湖泊
1.青藏高原湖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青藏高原上以冰成咸水湖、内陆湖泊为主,如青海湖、纳木错湖等。但不全是内陆咸水湖泊,如黄河源区的扎陵湖、鄂陵湖为淡水湖泊。
咸水湖都是内流河的归宿,不可能是河流的源头,因为内陆咸水湖是靠蒸发、入渗消耗水源,不可能有地表水流出。
2.东部平原湖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河网密度大。平原上有五大淡水湖泊。中游段有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洪水有重要调节能力。江苏省北部是洪泽湖,有淮河水注入,通过苏北干渠或取道长江注入黄海或东海。江苏省南部有太湖和安徽省境内有巢湖,它们直接或间接与长江连通(太湖通过人工渠),都是淡水湖群。
淡水湖泊都是与海洋连通的外流湖泊,并不是河流的归宿,一种湖泊是河流源头,河流最终汇入大海,如松花江源于长白山天池。另一种是“吞吐湖泊”,有河流汇入又有水流流出,汇入大河注入海洋,如洞庭湖和鄱阳湖等。
3.区别淡水湖与咸水湖
我国湖泊众多,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根据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可将湖泊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内流湖在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外流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
咸水湖输入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地处内流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使湖水水量收支不平衡,含盐量高;淡水湖多处在气候湿润区,输入湖泊河流的水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虽湖泊水流入江河的较多,但输入湖泊里的水也较多,所以对含盐量影响较小。
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资源。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2)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是()
A.多雨水的花岗岩地区
B.冲积平原区
C.多雨水的石灰岩山区
D.青藏高原区
(3)湖泊对位于其下游河流的影响是()
A.会明显增加其年径流量
B.可以减少泥沙下泄量
C.会降低其水位
D.会改变河水的空间分配
(1)咸水湖湖水不外流,只能在A,B选项找答案,又因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故为B选项。(2)积水少,湖泊就少,石灰岩山区多溶洞地下河,积水少。(3)湖泊对其下游河流有天然调节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搅积,下泄量减少。
(1)B(2)C(3)B
三、长江
1.中国第一大河:长度第一(6300km);径流量第一(占全国年径流的1/3);流域面积第一(180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0%)
2.巨大的水能资源: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3.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成因及综合治理
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具体可概括为三点:雨带的推移、泄洪能力、人类活动。
具体见下表:
时间雨带出现长江洪水来源说明
一般年份5月长江南岸的支流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涨水,注入长江南北两岸来洪时间错开,干流汛期延长,洪水分期不断注入东海。因此长江南北支流对长江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
6月长江北岸及北岸支流长江干流、汉江涨水,干流出现洪水位
异常年份(滞留)雨带徘徊在长江南北两岸南岸洪水、川江洪水、汉江洪水同时袭来干流出现特大洪水,防汛抗洪十分紧张(如1998年7~8月的特大洪水)
泄洪能力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的场所,“九曲回肠"的荆江河道,每年汛期河水排泄不畅,水位抬高,加剧了长江的洪灾
人类活动滥伐森林,围湖造田,导致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不足,湖泊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主要的措施为:
①重点治理荆江河段:主要工程是截弯取直工程和荆江分洪工程;
②兴建其他分洪、蓄洪工程以及水库,调蓄洪水;
③加固江防大堤工程;
④实施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
⑤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其他效益的综合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会在长江的防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4.黄金水道:条件优越,运输价值巨大。
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将在发电、____、航运、____、旅游、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
要在仔细读图的基础上,联系长江水系上中下游的基本特点,以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作答。(1)利用柱状图并进行分析,得出长江水系的湖面不断缩小的结论,是解答第(1)题的关键。(2)长江含沙量增大,与其上中游河段的生态环境不断破坏有直接关系,而这些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都由人为原因造成,后果是洪涝灾害频发,l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灾害就是明证。由此,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3)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除了能有效防止洪水肆虐中游河段外,更能在发电、航运、旅游、养殖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十五”重点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
(1)长江水系的湖面不断缩小泥沙沉积湖中和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
(2)①长江上游段草场退化严重,导致水土大量流失②中游段对森林资源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③由于地表植被的大量减少,使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减小易出现洪涝灾害
(3)防洪“南水北调”
四.黄河
1.中国第二长河:长度5500km,年径流量比珠江小。
长江黄河
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富
中游河道弯曲,多支流,多湖泊多泥沙
下游江阔水深地上河
2.水能丰富:中上游河段水能的梯级开发。
3.引水灌溉:上游宁夏、河套平原,下游华北平原的灌溉水源。
4.中国的“忧患”——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成因及隐患。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地面植被遭受严重破坏;③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严重。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①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加上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随雨水汇入河流,含沙量大增。②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道,逐渐形成“地上河”。
5.根治黄河: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具体措施:①造林种草②打坝淤地③修建梯田④修建水库⑤“分割”到户,谁治理谁受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6.黄河断流原因分析
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因素:①黄河上游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②黄河流域的人口增加快,人口增加速度远远超过粮食的生产能力。③近几十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黄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引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④水库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沿河引水灌溉。
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开发、治理措施比较:
长江黄河
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正源沱沱河)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
注入海洋东海渤海
流经省区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度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75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10000亿立方米480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
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汾河、渭河
上中下游
分界线宜昌、湖口河口、旧孟津
主要危害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
治理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中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维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五.珠江
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我国各大河流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开发后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红水河梯级开发
(1)区位优势:亚热带季风区,流经云贵喀斯特地形区,流量、落差较大,水能丰富;加之邻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同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是大规模开发的保障。
(2)开发现状:将建成西电东输南通道的能源基地;天生桥(黔桂交界)、岩滩、大化(桂)水电站建成发电。

A级双基过关

一、选择题
1.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C.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南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
B.长江、淮河
C.珠江、长江
D.黄河、松花江
3.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
4.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
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
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C.下游的一部分
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都属内流河
B.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C.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内流河流域多为半湿润、干旱地区
6.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处的水电站是()
A.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B.龚嘴、西津、新安江
C.葛洲坝、柘溪、红水河梯级开发
D.三门峡、黄龙滩、丰满
7.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A.秦岭B.南岭C.昆仑山一秦岭D.祁连山一秦岭
8.读下面两幅图,叙述正确的为()
A.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B.图①为咸水湖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
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二、综合题
9.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_______。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__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____特点;春季在____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___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__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____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____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10.读长江流域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注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水电站,②____市。
(2)长江源头光照资源丰富,但终年积雪,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建设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既有利于开发长江的________,也有利于防御____。
(4)为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国家在流域内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营造防护林工程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构成了水陆交通运输网,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

B级能力跃迁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1~4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B.油田C.天然气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
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字母与河流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a一黄河,b一长江,c一澜沧江,d一印度河
B.a一长江,b一澜沧江,c一怒江,d一雅鲁藏布江
C.a一长江,b一怒江,c一澜沧江,d一恒河
D.a一澜沧江,b一长江,c一怒江,d一雅鲁藏布江
6.图中四个地点降水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舍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人
8.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B.折线②
C.折线③D.折线④
9.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

(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10.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是指陆地上相对封闭的洼地中蓄积的水体。湖泊按排泄条件可分为外流湖、内流湖;按湖水矿化程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
(1)判断图中等高线a、b数值大小:____。图示湖泊按排泄,条件分类,属____湖,如____;按湖水矿化程度分类,属____湖。该类湖泊多分布在____地区,我国多见于____。
(2)如果在上述处于河流上游的湖泊周围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是否合理?为什么?

(3)简单绘制外流湖的示意图。

(4)外流湖参与____水循环,地处河流中游的湖泊作用是____________。
11.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之间为黄河中游河段,那么A是____,B是____。
(2)黄河的主要支流C____,D____。
(3)主要水利工程E____F____,G____,P为已建成的水利枢纽____。
(4)黄河流域的地形区主要有H____,I____,J____,K____。
(5)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黄河郑州以下河段流域特别狭小,又无支流的原因?


A级双基过关
1.D2.C3.A4.D5.B6.c7.c8.B
9.(1)雨水是主要补给源季风
(2)暴涨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
(3)流量大,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用,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
(4)引黄灌溉下游中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
(5)水能煤炭
10.(1)二滩宜昌
(2)地势高,气温低
(3)防洪水能资源旱涝灾害
(4)防止水土流失
(5)沟通内地和沿海,联系南北广大地区

B级能力跃迁

1.D2.B3.B4.A5.B6.A7.A8.D
9.(1)长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渭河:地势西高东低
(2)流速降低;加快了泥沙淤积(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3)a城市:地形起伏较大,土地利用难度大;临近的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b城市:地形平坦开阔,空间拓展余地较大;临近的河流水量有限,水源不足。
10.(1)ab内流青海湖咸水大陆内部气候干燥西北内陆
(2)不合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应发展节水农业
(3)
(4)海陆间调节干流径流,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11.(1)河口旧孟津
(2)渭河汾河
(3)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青藏高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5)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6)郑州以下为地上河,附近地表径流无法流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