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复习教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31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复习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C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⑥干大豆种子泡在清水中逐渐胀大⑦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④⑤D.①③⑤
2.U型管中装有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R及S(溶质为大分子物质),并为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下图)。与S相比,R为低渗溶液(即浓度较低)。图a中黑色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开始如图a所示,15分钟后,当图中的U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问溶液表面是一样高还是不一样高?渗透压是相等还是不相等?(参看图b)()
A.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
B.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
C.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
D.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即浓度相同
3.在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某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提出了“假如细胞壁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
A、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失水后,原生质层随液泡的缩小而缩小,而细胞壁不能缩小,引起了质壁分离
B、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失水,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引起了质壁分离
C、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D、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不能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4.根据某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可以说明:(C)
①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②该细胞是活的细胞③细胞膜上具有蔗糖分子载体
④细胞壁伸缩性比原生质层小⑤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⑥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只能在清水才能复原
A.②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5.如果把某个植物细胞放到蔗糖溶液中,却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A
A.发生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B.细胞已经死亡
C.所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够高D.该植物细胞尚未形成大液泡
6.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b地的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植物a生长,则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C)
A.≥0.2B.0.15<土壤溶液<0.3
C.<0.2D.≤0.2
7.在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某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提出了“假如细胞壁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失水后,原生质层随液泡的缩小而缩小,而细胞壁不能缩小,引起了质壁分离
B、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失水,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引起了质壁分离
C、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D、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不能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8.利用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min中三组细胞体积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曲线为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组
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
C.若将细胞转移到蒸馏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实验持续,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9.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O.4mol/L的KN0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A.清水、蔗糖溶液、KNO3
B.KN03、清水、蔗糖溶液
C.清水、KNO3、蔗糖溶液
D.蔗糖溶液、KN03、清水
10.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C
A.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
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D.两种模型都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11.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胎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指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12.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D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C.合成蛋白质时都有细胞核内的转录
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13.有关生物膜的应用中正确的是C
A.海水淡化应用的是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抗旱、抗寒品种的培育,与基因有关而与生物膜无关
C.污水处理可以利用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人工膜可以模拟生物膜的所有功能
14.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中不能说明的是(D)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15.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
B. 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般要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
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B物质的缘故
1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植物细胞累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1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量太小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线粒体内的水必须通过4层磷脂分子才能进入细胞质基质
B.细胞核内的RNA必须通过两层膜才能进入细胞质
C.氧气进入线粒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D.Na+通过液泡膜时,必须有载体蛋白协助
18.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D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
19.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
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胞吞D.胞吐
20.关于右侧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B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人细胞
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人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
21.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蛋白质的活动,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C)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D.逆浓度梯度运输?
22.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右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同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胞吞
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
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
23.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D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2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S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胞吞
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二、非选择题
26、下面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g/mL的蔗糖溶液)
(1)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2)丙图中④的名称为,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
(3)若把根毛细胞放入30g/mL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50g/mL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又会如何?,因为。?
(5)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答案:(1)②①
(2)原生质层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3)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4)质壁分离不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因失水过多而
(5)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失水
27、如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夏季白天此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______。 
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③细胞增殖④信息交流
(2)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2分)
将该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填代号)中的溶液浓度较小。K+是以方式进入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填代号)提供,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可用作活体染色。
(3)若将该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中,含3H标记的细胞器有。(2分)
(4)要在显微镜下鉴别此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采用什么方法,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方法 
原理
答案:(1)①②④
(2)14液泡(2分) 14主动运输11健那绿
(3)4、11(2分)
(4)方法:观察细胞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原理:活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活细胞处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28、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2)K+和Cl-进入细胞的运转方向是,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和;
(3)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4)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数量与海水中相应离子的数量不成正比例,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有关;
(5)在人工生态环境下培养实验得知,法囊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活动,使周围溶液的pH有减少的趋势,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答案:(1)选择性
(2)逆浓度梯度由海水向细胞中运输 需要载体 需要消耗能量
(3)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作用
(4)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数量
(5)由于细胞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使周围环境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而导致H+浓度增高
JAb88.coM

扩展阅读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细胞膜复习教案


第一轮复习《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

A、考纲展示1、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II)2、物质出人细胞的方式(II)

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B、基础要点回扣

一、细胞膜的探索历程、成分和制备

1.细胞膜的探索历程

时间

实例(实验)结论(假说)

19世纪末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欧文顿认为

20世纪初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

膜的主要成分是

1925年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

1959年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

三层结构构成

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

想一想:如何鉴定细胞膜中有蛋白质?

(1)用试剂鉴定出现即证明有蛋白质存在。

(2)用酶处理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即可验证。

2.细胞膜的成分

(1)主要成分是(不能写磷脂,还包括少量的胆固醇)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

(不能说葡萄糖或多糖)。(2)脂质中最丰富的是。

(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试推断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该成分多少?内膜(多/少)于外膜。

3.细胞膜制备

(1)选材:哺乳动物,原因是其没有。

(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

(3)方法:引流法或离心法。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特点:无,不再合成蛋白质;无线粒体等细胞器,其呼吸作用类型为呼吸,产物为,原料主要为;主要原料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扩散;细胞质中主要蛋白质为,含微量元素,牢记该蛋白质不属于

蛋白,是一种细胞内蛋白质。

判断并回答:(1)制备细胞膜时,用针扎破或镊子剥下的方法可以吗?

(2)用鸡或鱼的红细胞可以吗?为什么?

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

(4)糖蛋白的功能为,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解题时用于判断膜的内外。

2.结构特点

具有,其原因是组成膜的都是可以运动的。

3.功能

(1)充当“边界”作用,将细胞与分开。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细胞膜)。

(2)物质进出细胞。①自由扩散:不需要,其动力为,如H2O、气体、脂质、乙醇、苯等。②协助扩散:需要但不需要,如葡萄糖进入。③主动运输:需要,如各种离子和氨基酸等。④胞吞和胞吐: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需但不需协助,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

(3)进行细胞间的“看教材P42图3-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举例”掌握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

4.功能特性:具有。

三、植物细胞壁

1.成分:主要是;酶解法

去细胞壁所用酶为;与其形

成有关的细胞器为和线粒体。

2.功能:;动物细

胞在清水中可吸水涨破,但植物细胞不会,主

要是(填成分)的功劳。

C、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及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

1.结构模式图——识图析图

2.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分开,保障了的相

对稳定,起“边界”作用。

(2)控制,但控制作用具有。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①借助传递信息。

②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③高等植物通过传递信息。

3.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1)区别(见下表)

(2)联系:是的基础,因为只

有细胞膜具有,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

功能,才能表现出。相反,细胞膜失

去了选择透过性,也就意味着细胞已经死亡。

实验探究: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实验探究

1.可利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

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

前后有无溶液颜色的变化。2.将种子切开,放入红

墨水中,胚部分不被染红,而胚乳部分被染红。

结构基础

代表实例

流动性(结构特点)构成膜的分子和

分子大多数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细胞融合、变形虫变形、白细胞(胞吞)、分泌蛋白的分泌(胞吐)、温度改变时膜的厚度改变、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等

选择透过性(功能特性)膜上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决定了出入细胞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和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膜

例1.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动物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使靶细胞的代谢活动发生改变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C.洋葱表皮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考点二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1.离子、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比较

物质出入

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图例

举例、、、

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细胞吸收

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等

表示曲线(一定浓度范围内)

特别提醒:(1)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

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b.细胞膜上载体的和。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核糖体);b.(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等。

(2)载体的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

①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它具有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②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某物质的载体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大分子的膜泡运输

运输方向实例特点

胞吞细胞外→细胞内

等①大分子进出细胞

②需消耗不需

协助

胞吐细胞内→细胞外、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等

例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例3.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考点三“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分析

1.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1)动物细胞没有,不但省去了去除的麻烦,而且无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和,易用

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提示:一定不能选鸡、鱼等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因为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实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由于而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3.实验步骤

特别提醒:有关实验的注意事项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

理盐水稀释,目的是:(1)使红

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

(2)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

形态。

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

易使蒸馏水流走。

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

吸水纸吸引,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

细胞的形态变化。

4.如果该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上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那要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

例4.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

(1)下列哪项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理由是。

A.成熟红细胞B.神经细胞C.白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中,由于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第一轮复习《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答案

B、基础要点回扣

一、(从上到下)1、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脂质和蛋白质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

想一想:(1)双缩脲紫色(2)蛋白

2、(1)脂质糖类(2)磷脂(3)蛋白质多3、(1)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2)吸水涨破(4)细胞核无氧乳酸葡萄糖协助血红蛋白铁分泌

判断:(1)不可以磷脂双分子层(2)不可以上述动物细胞含细胞核和多种具膜细胞器

二、1、(1)磷脂双分子层(2)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糖蛋白糖脂(4)识别作用

2、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

3、(1)外界环境细胞膜(2)控制①载体和能量浓度差②载体能量红细胞

③载体和能量④大分子能量载体流动性(3)信息交流4、选择透过性

三、1、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高尔基体2、支持好保护纤维素和果胶

C、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2、(1)外界环境细胞内环境(2)物质进出细胞相对性(3)①体液②直接接触

③胞间连丝

3、(1)磷脂蛋白质吞噬细胞膨胀皱缩载体蛋白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流动性选择透过性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例1C

考点二

1、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需要需要

不消耗不消耗消耗

O2CO2H2O红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特别提醒:(1)①浓度差②a、浓度差b、种类数量③a、载体

b、能量氧气浓度温度(2)①蛋白质特异

2、白细胞吞噬细菌分泌蛋白能量载体例2D例3D

考点三

1、(1)细胞壁细胞壁细胞壁(2)细胞核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离心分离

2、吸水

例4(1)A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器及核膜,只有细胞膜

(2)清水渗透(3)离心血红蛋白(蛋白质)

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轮考纲知识复习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轮考纲知识复习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1.生化分析得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含量开始很低,不久便急剧增加,以后又逐渐降低到初始水平,随着脱氧核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DNA聚合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这一事实表明B
A.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B.间期细胞内进行DNA复制
C.间期细胞内进行RNA复制D.间期细胞内完成RNA转录
2.(2010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凋考)对右图细胞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
B.④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体
C.其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D.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3.下图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以下能正确表示a、b、c数量关系的是B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4.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C
A.应该选—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5.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解离时可用盐酸除去细胞壁以分散细胞
B.漂洗时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C.低倍镜下可看到细胞连续分裂图像
D.高倍镜观察处于间期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时间长。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7.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C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C.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8.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C
A.老年动物体内也有细胞的分化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D.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
9.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A)
A.胚胎干细胞B.造血干细胞C.胰腺细胞D.肌肉细胞
10.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的是D
A.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D.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改变
11.(2010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
B.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核的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染色体端粒变短
D.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色素积累减少
13.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B.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4.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C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且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表达
15.下列不属细胞凋亡的范畴的是C
A.人胚胎发育进尾部细胞的自动死亡B.胎儿手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
C.被开水烫伤后脱皮D.白细胞吞噬入侵病原体后死亡
16.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B.细胞凋亡发生在生命的各个时期
C.红细胞、白细胞的正常死亡就是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B
A.皮肤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
B.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
C.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
D.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
18.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19.癌症是癌细胞在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癌细胞是由于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发生改变产生的
B.由于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所有手术摘除癌肿的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
C.对手术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患者体内残余的癌细胞
D.从媒体广告上看,有的治癌药物的药效在95%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困难
20.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A
A.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在癌细胞中麦达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凋亡
21.下列癌细胞的结构或物质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快速增殖过程中的癌细胞DNA数量一般相比正常细胞要多些
B.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粘连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大量增多
C.体细胞癌变后会丧失了原来的生理状态,但是依然拥有全能性潜能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22.下列图解是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关系的图像。有关这些些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的(C)
A.图一所示的a过程是癌细胞的癌变过程。
B.图一中的b和c遗传物质已发生了改变,功能也发生了改变。
C.图二中的bc过程中发生了DNA的复制,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
D.图二中的a过程指的是细胞的癌变过程。
23.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衰老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有直接关系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癌细胞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对生物体有利,而衰老和凋亡则对生物体有害
24.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合理的是(BD)
A细胞衰老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B体内正常细胞的增殖受环境的影响
C细胞全能性就是指一个细胞内所有基因同时得以表达
D不分化与去分化都可能产生癌细胞
25.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衰老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有直接关系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癌细胞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对生物体有利,而衰老和凋亡则对生物体有害
26.图6-3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及染色体相对数目(假设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N)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6-3
(1)实线A→B→C→D→E→F表示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虚线a→b→c→d→e表示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
(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区段:实线应为__________段,虚线应为__________段。
(3)实线B→E段DNA均为4N,请分析这期间染色体发生的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有丝分裂进程分析,此曲线有一个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核内DNA染色体(2)DEbcd(3)①染色质高度螺旋为染色体②染色体数量的加倍③染色体的位置由散乱分布→赤道板有规律地排列→移向两极(4)间期持续的时间太短
27.科学家为了探究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胎儿中年人老年人
增殖代数50202~4
实验Ⅱ:分别将老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见下图:
实验Ⅲ:将老年男性体细胞和年轻女性体细胞混合培养,当老年男性细胞停止分裂时,年轻女性细胞依然分裂旺盛。
实验Ⅳ: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完整融合;另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旺盛分裂。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3)实验Ⅲ的设计是否严密?应怎样改进?
答案:(1)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具体物种子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生物种子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Ⅲ:细胞的衰老速率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实验Ⅳ: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变化等。(3)实验设计不严密,应增加2个对照组,校通具体如下:第一组:同年龄的男性细胞和女性细胞一起混合培养,然后观察实验结果,以探究性别对细胞分裂能力有什么影响。第二组:同性别的男性或女性细胞分不同年龄一起混合培养,校通探究在同一条件下年龄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
28.细胞到了一定时期会像树叶那样自然死亡,但是这种死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而非病理性死亡,所以叫细胞的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正是因为发现了细胞凋亡的规律,2002年,英国的西德尼布伦纳(SydneyBrenner)、美国的H罗伯特霍维茨(H校通RobertHorvitz)和英国的约翰E苏尔斯顿(John.E.Sulston)三位科学家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工作对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回答:
(1)正常的生理活动都需以_________的方式产生新细胞,同时也有细胞的死亡,从而维持机体细胞数目的动态平衡。
(2)癌细胞是一类恶性增殖细偶然性,癌症就是应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而造成的。对于癌症目前医学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剂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即抑制_________,达到终止___________的目的,从而控制病人病情的恶化,未来可采用诱导细胞凋亡治疗癌症。
答案:1、(1)C线粒体(2)AC(3)C
2、(1)细胞分裂(2)DNA复制肿瘤细胞增殖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教案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单元复习


一、选择题
1.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D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C.流动性D.选择透过性
2.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最可能的依据是D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形态
C.细胞能够分裂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3.(2010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对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B.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
C.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膜结构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2010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B)
A.作为生命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C.将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分泌到细胞外;
D.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相互接触,进行信息交流。
5.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培养胰腺细胞,最后测出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如果用仪器测试放射性在细胞中出现的顺序,这个顺序最可能是B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中心体④染色体⑤高尔基体⑥细胞膜⑦细胞核
A.①③④⑦⑥B.⑥②⑤⑥
C.②③⑦④⑤D.⑥②⑦④⑤
6.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间接转移到另一细胞器上的方式是C
A.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到达特定部位
B.通过相关细胞器的直接接触完成生物膜转移
C.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小泡而转移
D.小泡在一个细胞器上合成转移到另一个细胞器
7.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8.下列关于桃、西瓜、哈密瓜果实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B
A.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
B.三种果实成熟的果肉细胞均含大液泡,其中贮存有丰富的有机物
C.幼嫩的种子细胞能为果实提供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
D.三者均不含中心体,所有的细胞均有叶绿体和细胞周期
9.植物细胞中葡萄糖生成和彻底氧化分解的细胞器依次是C
①线粒体②细胞质基质③核糖体④叶绿体⑤内质网⑥高尔基体⑦中心体
A.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④①D.③⑤⑥②⑦
10.(2010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配合;
C.生物膜与酶的活动无关;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
11.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
C.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右图中③结构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12.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这有力支持下列哪一科学结论B
A.细胞中蛋白质主要是由核仁合成的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1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真核细胞的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看到细胞核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14.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这有利于支持下列哪一科学结论B
A.细胞中蛋白质主要是由核仁合成的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15.(2010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A)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1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多利羊的产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C.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不能直接通过核膜,体现了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7.甲、乙两图是某植物的两种不同细胞〈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庶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甲,图中结构起重要作用
B.甲、乙两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且ATP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2、4、5;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D.甲细胞一般不再增殖,核中DNA只转录不复制;而乙细胞则正好相反,能继续增殖,核中DNA复制但不转录
1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不断更新②T2噬茵体、肺炎双球菌、烟草都含有DNA③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协助扩散④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也能进行光合作用⑤酶加速反应进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⑦蛙的成熟红细胞常被选为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8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D
A.①②④③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⑤
19.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20.植物细胞作为植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D)
A.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B.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
C.液泡、高尔基体、叶绿体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1.(2010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关于细胞基础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时刻都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C.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而中心体只有低等植物细胞有;
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22.(2010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叶绿体②细胞核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
A.菠菜和蓝藻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含有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乳酸菌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23.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大肠杆菌在有氧状态下利用细胞质中的相关酶系合成ATP
B.吞噬细胞摄入抗原,经处理后合成相应的抗体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
24.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正确的是C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部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25.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①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②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③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④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2010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下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序号,上填入文字)
(1)此类细胞与肝细胞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有。
(2)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遵循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选填字母,答案为多选。2分)
A.水B.丙酮酸C.核苷酸D.葡萄糖E.ADPF.PiG.蛋白质
(3)若该细胞被某病毒寄生,则合成病毒外壳的场所是[]。
(4)水在细胞内存在的形式有。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
(5)图中⑥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有层。
(6)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答案:(11分)
(1)细胞壁、液泡、叶绿体(2)⑤⑥⑧细胞核ABCEFG(2分,每少选2个扣1分)(3)⑧核糖体(4)结合水和自由水⑤⑥⑨⑤⑥
(5)7(6)④⑤⑦⑧
27、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上图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属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作出该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上图三种细胞分别置于清水中,三种细胞的形态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甲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甲细胞中会发生[]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分离的现象。
⑶如果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注射一定量的用于合成物质⑦的用3H标记的亮氨酸,则被标记的亮氨酸在该细胞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该物质合成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__提供。
⑷若丙图中①表示某种细胞器,则乙图中表示该细胞器的标号是____________。
⑸若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可以对甲、乙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使之呈现_________色,此实验对材料的要求是:甲、乙细胞必须是__________。
答案:⑴甲、乙丙甲乙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丙没有
⑵乙乙细胞无细胞壁[①]细胞壁[○14]原生质层
⑶①→③→⑤[④]线粒体
⑷②⑸线粒体蓝绿活细胞
28、左图为某人体细胞示意图,右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或字母,横线填文字):

(1)左图中,与细胞识别、血型决定有关的物质存在于[]上,其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
(2)若左图细胞为胰岛细胞,其分泌物从产生、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由于[9]结构具有__________性,因此细胞分泌物能以__________的方式排出体外。
(3)左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基因主要位于左图的[]__________中,该基因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碱基对,其信使RNA在此处合成后进入细胞色素C合成场所的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______。
(5)若右图细胞为根毛细胞,当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结构[]__________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细胞,此过程中,细胞会出现与[A]分离的现象。
(6)将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引入右图的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是()
A.核仁、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1)[9]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2)8→7→1→9,流动性,胞吐
(3)[⑥]线粒体,[⑧]核糖体
(4)[⑤]染色质,312,0
(5)[B]液泡,原生质层
(6)(D)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种群和群落复习教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

1.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目前在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该种鱼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微妙的甜味,十分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D)

A.一个群落B.一个物种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

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C

A.①B.②

C.③D.④?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D)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C.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出生率下降

4.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C)

A.一个个体具有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

B.两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同一种群、同一物种

C.东北虎和华南虎两个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可以交流,所以它们是同一物种

D.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所以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产生后代

5.(2010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D)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

C.纸层析法D.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6.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会发生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B.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C.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D.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7.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C.b点时甲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a点时甲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8.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明中,正确的是(B)

A.在A期间,若对害虫使用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D.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变化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9.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C.假设这是一个鼠的种群,可通过增大K值,来减少鼠害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10.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C)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11.(2010江苏省通州区高三模底)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在食物保证充足的培养条件下,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第13—21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种内斗争

B.第25天以后,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

C.奶瓶中的成虫数量应该呈“S”型增长

D.预计37天后,成虫增长率会继续下降,当降到0时,成虫数量达到K值

12.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B)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13.(2010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图是(A)

A

15.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D)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17.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18.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19.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0.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大片耕作区将退耕,随着时间的推移,退耕地上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群落演替。有关该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B.最终一定演替出森林

C.演替初期种间关系以竞争为主D.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1.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D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

B.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22.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

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

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23.(2010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BD

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24.(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C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2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

26.查某草原田鼠的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志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志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计算公式是N∶[a]=[b]∶

[c]注:[a]为第一次捕获数,[b]为第二并标志的个数次捕获数,[c]为第二次捕获数中被标志个数)。

A.30B.32C.64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出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只。()

A.a×8n-1B.a×8n+1C.a×8n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曲线。

?答案(1)D(2)BC

(3)乙稳定甲增长?

(4)C(5)C?

27.(2010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二模)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予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并给予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不能正常生长的是。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转变为。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答案:(1)双小核草履虫(1分)有尾草履虫(1分)

(2)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有尾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2分)

(3)先增加后稳定(1分)竞争(1分)种内斗争(1分)

(4)不会(1分)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2分)

28.(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Ⅰ(8分)某同学利用暑假放假时间来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参与大豆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估算一下自家大豆的植株数量,利用所学的知识他应该__________。

(2)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该昆虫终将呈s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与根瘤菌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群落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

Ⅱ(8分)下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

(1)④~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_________(数字)。

(2)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B与物质A的主要区别是物质B含有_________.

(4)若物质C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有N条肽链,则该物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________.

Ⅲ(10分)冬季寒潮过后,紫云英的部分叶片会变红。为了探究紫云英叶片变红的原因,某校的同学们讲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紫云英叶片变红与叶片的叶绿体中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①在同一紫云英植株上取叶龄相同的正常绿叶和红叶各若干片。各称取5克叶片剪碎后放入A、B两个研钵中。②分别向A.B两个研钵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硅和碳化钙,再加入适量无水酒精,进行迅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③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色素,得到两组滤纸条。④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请回答:

(1)步骤滤液中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将它们分离开。

(2)根据实验假设:.应着重观察和比较两组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_____________条色素带。

(3)实验预期和结论:红叶组和绿叶组相比,若红叶组重观察的那条色素带颜色_______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实验中有一位同学:,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都不明显且界限不清晰。从实验操作来看,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

(5)本次探究,几乎所有同学都证明了上述假设不成立,那么,根据你掌握的细胞学知识,你认为紫云英叶片变红最可能的原因与叶片细胞内______中色素有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