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春日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22

春日。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春日,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春日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板书:

春日美丽景色
课后反思
1、学生课前已经会背很多首诗,对诗歌比较感兴趣。
2、但还不理解诗句的意思。

精选阅读

《春日》片断赏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日》片断赏析》,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师: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写有这首诗的小黑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生:冯鑫把滨读成了冰。

师:你们愿意听老师读一遍吗?

生:愿意。(然后,师范读。)

师: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师:要想把握好古诗的情感首先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生1: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河边寻找花草。

生2: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

生3: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欣赏春天的美景。

师:这个同学说的意思最全面也最完整。同桌间把这句古诗的意思说一说。

评析与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接受快的学生带动接受慢的学生,既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让中等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又能让暂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这样,给没一位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扎扎实实的锻炼。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师:理解了诗的意思,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生:应该是欣喜的心情。

师: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生1:无边光景一时新表现诗人欣喜的心情。

师:你能不能通过读的形式把诗人的感情展现出来。

生2:万紫千红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高兴的心情。

评析与思考:

猜测诗人此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在诗中找证据,其实学生找证据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只有真正体验到了诗人的真挚感情才能找得准证据。同时,找证据的过程也是指导朗读的最佳时机。古诗朗读时最讲究韵味,可韵味又怎样才能读出来呢?那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所致,只有感情体验得到韵味才能脱口而出。

课后反思:

无论是古诗的社会背景还是古诗的文化背景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今天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本班的语文发展水平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行理解古诗的含义,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问题点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中体验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在这节课的实践教学中,也让我深刻反思到了自己的不足。(1)教师语言生硬,词语贫乏对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的意境渲染的不够,使这节课缺少了精气神。平时应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语言的积累。(2)部分坏节实现了开放式教学,但表现积极的仍是个别思维活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环节中来,仍是被动的接受。

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了,而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才能、调空机智、民主思想、人格魅力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有别于传统的挑战,这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则,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成长。

《春日》教材理解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东风:春风。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春日》教学实录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日》教学实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春日》。指黑板上的板书。

先复习一下第一首诗,谁能背给大家听,指名背古诗《咏柳》,至少找三个同学背诵,小天,娄丹,万港,江南。一起背。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咏柳》这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咏柳》这首古诗主要是通过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我们现在看看第二首古诗《春日》又是写什么的?

打开课本,翻到第6页,做好读书的姿势,大声朗读这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师:看屏幕,出示古诗《春日》。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小天,贺晴,万港。读得字正腔圆,大家一起读一遍。

师:感觉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生:我感觉这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色彩的。因为里面有一个词万紫千红。

生:我认为除了写春天的色彩,还写了东风。

生:其实这首诗就是描写春天美景的。

老师:你们说的都对,下面我们就仔细品味品味,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美景的。

师:先看题目春日。找同学读题目,一起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春日就是春天。

生:题目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师:在春天里干什么呢?我们看第一句。屏幕出示。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找三个同学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胜日寻芳泗水滨。

师:看看书上的注释,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和桌友交流一下。

谁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出去游玩。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到泗水滨去游玩。

老师:理解古诗要灵活,想象一下,这个好日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

学生:风和日丽的一天。

学生:艳阳高照的一个春天。

学生:春暖花开的日子。

学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一个春天。

老师:同学们真会想象。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对你理解这句话会有帮助,屏幕出示,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l

,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f,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老师:我们再看看这句诗,再找个同学读一读,一起读一遍,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老师:这句话中的滨是本课的生字,看老师写一遍,边写边提醒。拿笔,在本子上认真写两遍。可以组成什么词?海滨,湖滨,湘江之滨。

老师:知道诗人是谁吗?

屏幕出示朱熹。

你对朱熹有哪些了解?

学生:朱熹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学生:朱熹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学生:朱熹从事教育时强调启发式。他治学态度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

学生:朱熹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等。

老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大诗人朱熹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来到在泗水流域,他看到了什么呢?屏幕出示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

谁来读一读?找三个同学。

一起读一遍。

结合注释想一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先给桌友交流一下。

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泗水滨风光无限,景色新奇。

学生:作者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光,感觉眼前一亮。

老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参考一段资料。

看屏幕,自己小声读一读。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老师:再看这句诗,一起读,无边光景一时新。

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泗水滨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老师:想象一下,作者会看到什么新鲜奇丽的景色?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青青的草地,上面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非常美丽。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高高的垂柳,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粉红粉红的桃花,雪白雪白的梨花。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田野开满了金黄金黄的油菜花。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五颜六色的郁金香。

老师:同学们想象得真美!

我们把前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屏幕出示。

大家想一想:作者在泗水滨游玩,看到了春光无限,到处都是美景,大地一片生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学生:高兴,兴奋。

学生:心情愉快,舒畅。

学生:激动,陶醉。

我们看看大诗人朱熹是怎样赞美眼前的美景的?

屏幕出示后两句,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一起读。万紫千红的紫是生字,看老师写,边写边强调。拿笔,在本子上认真写两遍,谁能说说,紫可以组成那些词?万紫千红,紫色,紫红,紫葡萄。紫外线,紫菜。

参考注释,琢磨琢磨,体会体会,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先和桌友交流交流。

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因为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学生: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学生: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花开的景象以后。

学生:春风徐徐吹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老师:同学们理解的真好!

看屏幕,小声读读这一段资料。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老师: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屏幕出示,指名读,一起读。

谁能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找两个学生说。

学生: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看屏幕,我们一起走进万紫千红的春天,播放图片。

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春天真美!我想高歌一曲,来赞美这迷人的春天!

学生:春天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学生:春天的景色太迷人了!

学生:春天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

学生:春天像一个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朱自清的春。

学生:春天真美!大自然真美!

学生:春天太美了!我爱春天!

学生:真的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学生:现在正是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这大好春光,好好学习!

老师:春天美,你们说的更美!

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诗中的美读出来呢?

学生:要做好停顿。

学生:要读出节奏感。有快有慢,有高有低。

学生:要读出重音,比如最后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要把总是这个词读重。

学生:要读出诗的韵律美。

老师:同学们懂得可真多!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像你们说的那样读出节奏感,读出诗的韵律美。

屏幕出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先自己体会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老师:我觉得这么美的诗就应该把它藏在脑子里,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看谁先背诵下来。

谁已经会背了。

指名背。男生背一句女生背一句。男生背前两句,女生背后两句。一起背。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特点。看屏幕: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自己看看,了解一下。

老师: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不知大家都会背哪些?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0、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1、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2、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3、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老师:好啦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还会背很多写春天的古诗,你们一个个都很勤奋,都很优秀,都是未来的诗人,我建议为自己鼓掌!

屏幕出示,一句话: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美丽的!

下课。

《春日》教学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材分析:《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2

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2、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教学步骤: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2、出示佳句名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学生板书题目

3、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读的时候结合注释。

4、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5、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6、春天真美呀!诗人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总之,太好了!让我们自由的大声地读一读,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你就怎么去读。

7、明诗意,配乐读。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师生共诵《春日》)

听,远处传来了春的声音,让我们和着春的旋律,一起来读读。(师生配乐读,师先读,生再读)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远在我们身边该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匆,你能否为我多停留一会儿?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天,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四、作业:绘春

1真好!读着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我们的中心小学?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

2默写《春日》

让孩子们自己走进春天,走进文本

古诗《春日》教学反思

在这个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我带着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动、一份的心情,走进了美丽的石岩中心小学,和这里三(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朱熹写的古诗《春日》。更让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两位领导和教学处陈主任,还有庄老师等一起和孩子们走进《春日》。不管教的成功与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呢?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无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孩子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诗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积累。

2、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红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悦。

3、惜春:从春的喜悦中感悟春光虽美,韶华易逝,激励孩子们求知。

4、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教学设计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刚接手三(4)班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学生的学情,对于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我也没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够驾驭课堂。

带着这份自信,更带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这一课。考虑孩子们,可能平时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因此,课前,我准备了些有关春天的好词佳句,让他们课前读读,即增加积累又营造了一种春的气息。

但教学过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没有时间来演绎!一种失败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居然不投入,不热情!而且还有那么多老师听课?是我的诗情不够?是我的教学设计有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课的老师马上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首先,是板书杂乱无章。当学生把诗人的心情猜测出来后,可引导学生给这些词语归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类的词语,杂乱无章,而且浪费时间。陈主任指出这个板书简直就是空洞无物。是呀,我为什么不让学生把找到的证据写在黑板上,而不是写写什么心情的词语?

其次,读的不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教师亦没有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导致后面的讨论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亦是雾里看花,没了兴致。

第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想不出什么有关春的词语,诗句,于是自作主张,提供一些美词佳句让学生读,结果学生读得不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分析学生学情,正如陈主任所说好像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结果连底都没保住。

本来应是领着学生走进春天,结果却是领着听课老师到泗水河畔,走马观花了一下,学生却还在春外!

《春日》的思索,还要继续--------

《春日》教学札记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日》教学札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会赞叹春天的生命。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学者赞颂过春天,留下过千古名篇,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在本册教材中,作者在第一组安排了2首赞美春天的古诗。南宋诗人朱熹写的《春日》是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

在教学这首诗前,我在考虑能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给学生新奇感呢?更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呢?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位同行的设计,从关键词入手,自我探究,层层展开,效果极佳。受其启发,就有了这个设计的定稿,教下来也感觉不错。主要有这些收获:

一、精心设计导入,为教学做好铺垫

春天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每到这个季节,人们喜欢踏青去赏春、绘春、画春。在设计时我就收集了大量与春有关的词语诗歌语段。授课之前,我组织学生朗读了关于春的词语诗歌,如二字词语暮春、阳春、春辉、春景、春华等,然后过渡到四字词语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意盎然、春花似锦等,大量词语的诵读,让学生感到春天的奇妙,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出示佳句名诗进行吟诵: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等。大量诗歌的呈现,让学生领悟到诗人笔下的春天是那么美,与现实对照,啊,原来春天真的很美很美,这种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快乐的心情溢于言表。这为全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以心情为主线,层层展开

春天是那么令人赞叹。南宋诗人朱熹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来到郊外,写下了《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当时的心情吗?当我一抛出这个问题时,学生们争先恐后,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一个接着一个。是的,大家说了那么多表示心情的词语,那么,朱熹当时的心情真的是这样吗?请你找一找依据。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文本中,层层展开,主动去理解诗歌的意思,作者表达的主旨。

三、以探究为方法,主动获得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地进入文本去领悟,如一个学生说:胜日是指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则作恰当的评价、点拨。因为有了先行者,学生很快得到启发,举一反三,说得越来越好,理解的也越来越透彻,如学生说:无边就是一望无际,没有边际。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而且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正是我预设的希望。这种打破诗歌教学的传统做法,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更好地掌握了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诗歌意思。

四、注重拓展,开阔视野

对于朱熹的这首诗歌,后人认为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在结课的时候,我增加了这样一段内容: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我觉得这样对学生说。既是对诗歌的进一步阐释,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学习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然,学无止境,教学也是如此。

《春日》相关知识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日》相关知识”,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上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参刘子、刘勉子、胡宪等人,这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丙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要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时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在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掂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杭州,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油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多,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著作有《朱子大全》,《童蒙须知》。

《春日》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日》第二课时教案分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春日》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会背诵古诗,根据《春日》所描绘的情景写一段话。
3、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理解诗句蕴含的情
教学过程:
一、春风不刮,草芽不发(5分)
汉字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是鲜活的。
根据先后提供的汉字“夏”、“春”发挥想象说说所想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得出:想像是无止境的!
二、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收万石谷(20分)
1、课件出示《春日》释题,简介作者。
2、自由朗读《春日》,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诗人找到了没有,从哪里看出?
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3、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4、你喜欢哪一句诗?
5、体会诗人的心情?
6、想像几幅画面。
7、背诵。
三、红杏枝头春意闹(10分)
1、改本诗为记叙文。
2、运用文中的名句。
3、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春日名句运用。
六、总结(5分)
板书设计:
春日
所见
所感
教学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教材解读--春日细语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日月潭的传说》教材解读--春日细语,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日月潭的传说》教材解读--春日细语

一、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叙和评价,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纯粹属于幻想的产物。这篇课文就是幻想的产物。它通过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塑造了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说明了日月潭的由来。

课文通过讲述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终于降服恶龙,拯救了日月的故事,表现了人类面对一切邪恶势力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1自然段,交代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以及它“青山环抱,树木葱茏”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由此引出下文的一个“动人的传说”。

第2至5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传说。

第6自然段,说明大尖山、水社山及日月潭的由来,点出与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关系。

二、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欣赏:

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没有被他们不畏艰难、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这一段就描写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克服艰难险阻杀死恶龙,救出日月、为民造福的。描写简略而又清楚,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想想: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与恶龙激战又是怎样的情形?

三、文章表达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日月潭的传说》这篇课文之所以这么精彩,就在于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大尖哥和水社姐如何克服艰难险阻、除掉恶龙写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如: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很显然,因为用上了丰富的词汇,每组第二个句子显得更加具体,生动,给人更多的丰富的想象空间。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导学案教案


育才二小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

课题:2、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时数:2上课时间:

主备人:执教:

学案

教案

一、自读导航:

1、作者相关情况搜索:

贺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通诗句,疏通词句。

初读古诗,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结合注释和诗句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找工具书,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咏柳》中柳树具有_______特点。

《春日》讲的是作者在春日浏览,看到_______。

4、细读诗句,深入思考。

《咏柳》的一、二句分别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让我们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顾全诗,总结提升。

《咏柳》,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____的描写,歌颂_____,赞美大自然呈现的_____。

《春日》,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也点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头。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

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明》(杜牧),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春色。

7、诗情画意。

选择其中的一首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满生机。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新词。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

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后,课堂汇报时学生仍然说不好,导学案还要再细致些,要求再明确些。

古诗二首<<春日》《凉州词》。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二首<<春日》《凉州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及文中3个注音字,学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春日》和《凉州词》。

3、感悟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多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背一背。

2、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自由读→看图想意思→朗读背诵

二、学习《凉州词》:

1、出示第二首古诗,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2、检察自学情况。指名朗读,纠错互评。

3、质疑问难,诗中哪个词的意思你不太懂?

点拨:万仞、杨柳、玉门关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5、启发感情,了解作者及其边塞的风格。

简介:王之涣,盛唐边塞诗人。

这首《凉州词》描写了边塞怎样的环境?你能想象当时戍边战士的生活吗?

6、有感情地按七绝节奏朗读诗歌。

7、组织背诵。

三、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3个字。提出好的写字建议。

2、练习写字。

3、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

请收集王之涣的其他边塞诗,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

1、背诵《凉州词》。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代朱熹的古诗《春日》。

板书诗题,齐读。

二、学习古诗《春日》:

1、出示全诗。指名试着读一读。

2、放录音,生认真听。

3、自学古诗中的生字。

4、小组内互读互听。

5、逐句简析诗意。

等闲—随便

注意:风和日丽时,到泗水边游赏,一望无际的风光恍然一新。随处可见春风的面目,万紫千红的花儿都是他的姿容啊。

6、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想象一下美丽的春天。

7、按节奏朗读古诗,鼓励当堂背诵。

三、练习写“闲”字。

四、请同学们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

五、作业:

1、背诵《春日》

2、完成课后习题2

《古诗二首》——春日、游园不值 教案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古诗二首》——春日、游园不值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感受《春日》、《游园不值》描绘的春日美景。

2.学会屐、苔、扉三个生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苍苔、柴扉、春色满园7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首古诗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会背诵两首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难点:

背诵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山行》、《江雪》等古诗,这些都是唐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春日》和《游园不值》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原文。

⑴诗歌的题目叫《春日》,顾名思义,是指春天的一个日子。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⑵学生自己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自己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教师就朗读中的错误进行纠错指正。

⑶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

你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从词语手册上找正确答案,同桌之间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说明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媒体出示答案。

⑸你能根据字词的意思,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板书:解词连句知大意。)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共同欣赏。

教师提问:你能用在《春日》这首诗里学过的诗句给这幅水墨山水画题款吗?譬如说,叫它《万紫千红总是春》图。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题?

这首诗里,哪几个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能用喜爱的语气,朗读一下整首诗吗?学生自由练习,指名学生朗读。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指导朗读。

全体朗诵。

(板书:展开想象悟诗情。)

4.小结学习方法:(指示着板书)刚才,我们按照这三个步骤学习了诗歌《春日》。

提出要求:接下来请你按照这个方法来自学一下诗歌《游园不值》。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善于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来理解课文,还要学会使用字典、词语手册等工具书。如果你有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5.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自学效果

⑴.说说诗题的意思,介绍一下诗人。

⑵.媒体出示诗歌原文,教师指名学生说明词语意思和诗句意思。

⑶.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析。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自由练习朗读,齐声有感情地朗诵。

7.媒体出示《游园不值》图,和课后第二题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说一段话。

学生自由准备,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评析。

8.总结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日》和《游园不值》两首古诗,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光,更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味深长的神韵。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收获?

9.作业:把根据《游园不值》情景所说的一段话写下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春日》说课稿(人教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春日》说课稿(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说教材】

《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道理。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2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2、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说教法】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说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2、出示佳句名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学生板书题目

3、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读的时候结合注释。

4、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5、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

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6、春天真美呀!诗人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总之,太好了!让我们自由的大声地读一读,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你就怎么去读。

7、明诗意,配乐读。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师生共诵《春日》)

听,远处传来了春的声音,让我们和着春的旋律,一起来读读。(师生配乐读,师先读,生再读)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远在我们身边该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匆,你能否为我多停留一会儿?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天,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四、作业:绘春

1真好!读着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我们的中心小学?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

2默写《春日》

让孩子们自己走进春天,走进文本

——古诗《春日》教学反思

在这个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我带着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动、一份……的心情,走进了美丽的石岩中心小学,和这里三(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朱熹写的古诗《春日》。更让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两位领导和教学处陈主任,还有庄老师等一起和孩子们走进《春日》。不管教的成功与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呢?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无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孩子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

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诗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积累。

2、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红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悦。

3、惜春:从春的喜悦中感悟春光虽美,韶华易逝,激励孩子们求知。

4、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教学设计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刚接手三(4)班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学生的学情,对于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我也没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够驾驭课堂。

带着这份自信,更带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这一课。考虑孩子们,可能平时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因此,课前,我准备了些有关春天的好词佳句,让他们课前读读,即增加积累又营造了一种“春的气息”。

但教学过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没有时间来演绎!一种失败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居然不投入,不热情!而且还有那么多老师听课?是我的诗情不够?是我的教学设计有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课的老师马上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首先,是板书杂乱无章。当学生把诗人的心情猜测出来后,可引导学生给这些词语归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类的词语,杂乱无章,而且浪费时间。陈主任指出这个板书简直就是空洞无物。是呀,我为什么不让学生把找到的“证据”写在黑板上,而不是写写什么心情的词语?

其次,读的不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教师亦没有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导致后面的讨论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亦是雾里看花,没了兴致。

第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想不出什么有关春的词语,诗句,于是自作主张,提供一些美词佳句让学生读,结果学生读得不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分析学生学情,正如陈主任所说“好像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结果连“底”都没保住。

本来应是领着学生走进春天,结果却是领着听课老师到泗水河畔,走马观花了一下,学生却还在春外!

《春日》的思索,还要继续--------


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知识点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知识点

【原文】

春日(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练习题】

一、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

光景:_________________。

寻芳:_________________。

胜日:_________________。

泗水:_________________。

滨: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默写古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解释词语。

等闲:平常、轻易。

光景:风光风景。

寻芳:游春,踏青。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春日》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