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大班对小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15

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wWW.JAb88.CoMp>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材从个体水平上阐述生物体的信息流动过程,介绍了内分泌系统在调节生命活动过程中激素的作用和特点,对于激素的调节作用,教材分两部分展开。首先介绍了激素作用的专一性(激素与受体的关系)和高效性(激素微量)。用图示的方法,以胰岛对血糖调节为例介绍内分泌腺对生理过程的调节过程。以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调节和反馈7,说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以及内份泌腺活动的调节和平衡。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人体激素的调节功能。

2、理解激素作用的特点及内分泌的调节特点。

3、理解神经和激素对机体的双重调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举例描述内分泌腺反馈调节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悟生物体平衡与调节的辨证关系。

2、从信息角度感悟生命的物质特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激素调节特点及激素的反馈调节。

2、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双重调节。

难点:激素的反馈调节。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校学生无论从认知心理或知识技能基础上,都处于本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中下水平,学生虽精神面貌尚可,但对于生物这门学课,绝大多数学生课外预复习工作做得较差很少有学生抽出时间买些课外书来练习巩固了。于是,怎样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是迫在眉睫的事。根据学生的现状,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创设问题情景,配合小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五、教学策略

以学生的学案为导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培养学生推断思维能力,学习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基础上,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采用直观、谈话、讨论的教学模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主动地学习,体现了自主性的教学原则,最后进行智能训练,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六、教学流程

设问:听说过荷尔蒙吗?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呢?英文单词Hormone的音译。

Hormone的中文名字是什么呢?激素。你对激素的理解有那些呢?

资料:

1975年8月,奉贤头桥六组一农户家着火,现场只有该户一位60岁的老人在场,村民知道后全力灭火,但家里已烧得面目全非,奇怪的是一缸300多斤大米完好的从室内被移到了室外操场上,是谁抢出来的呢?大家相互看看,都在摇头,老人说是我抱出来的,村民们不相信,他们请老人再抱一下,可老人无论如何拿不起来,那么到底是谁把这缸大米搬到室外操场上的呢?你认为这位老人可能吗?

当你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

眼视神经神经反射(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垂体

耳听神经躯体运动

心跳加速肾上腺素等肾上腺髓质

血压增高

血管扩张血糖浓度增加呼吸加快……

应激状态:在神经与激素的双重调节下往往会产生人体超常反应。

板书: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激素的调节作用

列表

回忆各种激素的主要作用、及激素异常造成人体平衡失调。

一、激素调节的特点

举例说明:1、特异性;2、高效性;3、协调性。

二、激素的调节作用

案例分析1、协同作用:

像这样,不同激素对同一个生理效应都起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的效果,我们把它称协同作用。

案例分析2、拮抗作用: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就是拮抗作用。当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两种激素拮抗作用的结果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当血糖含量较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两种激素拮抗作用的结果是促进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

案例分析3、反馈调节: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当外界温度下降的时候,下丘脑接受到身体受到寒冷刺激的信号,释放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进入血液,这种激素作用于脑垂体,在此激素的作用下,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能够加速体内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血液中甲状腺素超过一定量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同时体温的升高也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这种由后一步反应影响和调整前一步或者前几步反应速率的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其中,起到促进作用的反馈调节称为正反馈,抑制作用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

第一题:

1、激素在调节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激素是信使,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2、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调节特点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

3、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激素之间既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

4、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二题

1.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可能出现的症状是(B)

A.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B.体态臃肿,行动迟缓

C.第二性征消退 D.食量增加、身体消瘦

2.对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都起作用的激素是(C)

A.甲状腺激素B.性激素C.生长激素D.胰岛素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子声调低沉喉结突出长胡须,这是下列哪种腺体分泌激素作用的结果(D)

A.甲状腺B.胰岛C.卵巢D.睾丸

4.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B)

A.神经调节B.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

C.激素调节D.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

5.神经系统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是神经系统调节(A)

A.更迅速 B.更持久

C.由循环系统传导 

D.与体内稳态的保持无关

第三题

为什么餐后血糖含量会有如右图所示的变化?

七、教学设计

怎样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考、策划和

谋略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工作步骤。

首先从创设情景问题设问法,引出激素。

利用身边的现实资料,结合上节内容,让

学生分析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分析某种内分泌腺的资料→推断该种内分泌腺或激素的生理作用(原理),运用原理分析相关的失调症,关注科学知识的发展。关注体内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使身体产生平衡的意义。

其次是通过特异性、高效性的分析,通过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特点分析,搞清协同作用,通过血糖的平衡调控,搞懂拮抗作用,由于很抽象,采用趣味性教学,结合课件直观图解,使学生“活”起来、兴奋起来。

第三,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理解激素调节的正、负反馈调节,理解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时理解激素和神经的双重调节。

扩展阅读

第五章 复习


第一部分:重难点解析与总结(第1课时)

1.如何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1)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所谓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由于环境要素不同,分化成不同的地域单位。①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形成与纬线大体平行的热量带。②受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海陆分布、地面起伏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域单位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在地球表面形成有一定宽度的、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带,显示出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各地的地理环境有相似的,而绝没有相同的。

第五章 曲线运动(三、平抛物体的运动)


第五章曲线运动(三、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抛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3.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研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平抛的理论推证和实验证明,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和借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推理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自制投影片、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用枪水平地射出一颗子弹,子弹将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3.能运用平抛运动的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平抛物体的运动

(1)简介平抛运动:

a: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b: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c:分析说明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巩固训练

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b:举几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实例

(3)a:分析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实验验证:

1.用CAI课件模拟课本实验,

2.模拟的同时,配音说明: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就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3.实验现象:(学生先叙述,然后教师总结)

现象一: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飞出水平距离就越远。

现象二: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会与B球同时落地。

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到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4.在CAI课件显示出在相等时间内水平方向前进的水平距离是相等的。

得到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且不受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影响。

(4)针对训练:用多媒体出示

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它的水平分运动是,竖直分运动是。

2.平抛运动的规律

(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的求解。

a: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坐标为

b:运用该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坐标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抛物线。

(2)平抛速度求解:

a:水平分速度

b:竖直分速度

c:t秒末的合速度

d:的方向

(三)例题分析

1.用多媒体出示例题

一架老式飞机高处地面0.81km的高度,以2.5×102km/h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目标,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

2.用电脑模拟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

3.在投影仪上出示下列思考题:

(1)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什么运动?为什么?

(2)炸弹的这种运动可分解为哪两个什么样的分运动?

(3)要想使炸弹投到指定的目标处,你认为炸弹落地前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与投弹时飞机离目标的水平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

4.解决上述问题,并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

5.在多媒体上投影解题过程:

解:因为

所以

又在这段时间内炸弹通过的水平距离为

所以0.89km

答:飞机应在离轰炸目标水平举例是0.89km的地方投弹。

三巩固训练

1.填空:

(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由决定。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位移由决定。

(3)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

2.从高空中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上,每隔1分钟投一包货物,则空中下落的许多包货物和飞机的连线是________

A:倾斜直线B:竖直直线C:平滑直线D:抛物线

3.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秒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o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o角。

(1)求物体的初速度;

(2)物体的落地速度。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

五作业

2011届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复习14


第24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

知识精华

1.体液调节的概念,与激素调节的区别。

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3.内分泌的调控关系:

下丘脑垂体其它内分泌腺。

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影响下,下丘脑可通过垂体来调控某些内

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5.相关激素间的关系: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其他化学物质调节:血液中的CO2→化学感受器→延髓呼吸中枢→

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呼吸肌

7.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含量极少,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点:⑴产生部位不同: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产生,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产生。⑵植物中的生长素与动物中的生长激素化学本质不同,作用机理不同。

题例领悟

例1一个健康的人处于寒冷的冬季,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明显增加(AB)

A.垂体B.甲状腺C.胰岛D.性腺

解析:寒冷时,机体散失的热量多,体内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增多。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体内有机物的分解,而甲状腺的活动又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答案:A、B。当然,感受外界刺激的是神经系统,因此这种调节属于神经、激素的调节。

例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BD)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解析: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为氨基酸而不再起“激素”的作用,因而这类激素必须直接注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固醇类,它们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随饮食补充。答案:B、D。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CO2气体,用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稳定内环境

2.下列各组疾病中,均是因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白化病④血友病⑤巨人症⑥侏儒症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②⑥D.①④⑥

3.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

A.甲状腺B.胰岛C.垂体D.下丘脑

4.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胰岛素

5.将小狗的甲状腺切除后,注射一定的生长激素到小狗体内,其结果是()

A.生长异常,发育正常B.生长、发育都异常

C.生长正常,发育异常D.生长、发育都正常

6.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二、简答题:

7.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

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B.,C.,D.。

⑵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分泌的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

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

8.在A、B两个玻璃缸中各饲养5只幼小蝌蚪。A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的水中不加。实验时间为半个月。

⑴预测实验结果:

A.。B.。

⑵预测的理论依据是。

⑶如何设计方能使你的实验设计更完善?

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D4.D5.B6.D

二、简答题:

7.⑴A.+B.+C.—D.—

⑵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

⑶甲状腺激素

8.⑴A蝌蚪变成了小型青蛙

B蝌蚪也能变态成青蛙,但所用时间比A长,形体比A大

⑵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⑶取C杯,在C杯中除加入等量水外,还应添加适量的甲状腺抑制剂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新课导入

话说名医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说蔡桓公的皮肤表面有病,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蔡桓公说他没病。扁鹊出去了,蔡桓公说医生就喜欢治没有病的人用来邀功。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他的病在肌肤里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桓侯不理他。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他的病在肠胃里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桓侯还是不理他。过了十天,扁鹊望见蔡桓公就回头避开。蔡桓公特地派人去问他回避的原因,扁鹊说病在皮肤表面的时候,汤剂和熨敷就可以治疗它;在肌肤里的时候,用银针和石针就可以治疗它;在肠胃的时候,用火齐(汤药)就可以治疗它;在骨髓的时候,是掌管命的神所管辖的地方,就无可奈何了。现在蔡桓公的病在骨髓了,我所以就不再请求拜见了。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蔡桓公很快就死了。蔡桓公讳疾忌医的结果是病入膏肓,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何尝不是如此?这些国家虽也进行了改革,但都不敢触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最后落得个剧变或解体的下场。东欧是怎样剧变的,苏联是怎样解体的,学习了本节就知道个大概了。

二、知识结构

三、高考试题

(2003全国)

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B)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东欧各国都先实行政治多元化,然后完成政权更迭

C、大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四、情景新设

(一)数字解读

(二)隐性挖掘

(三)概念阐析

(四)思维发散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政党的变化B、经济制度的变化C、国名的变化D、社会制度的变化

2、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和惟一通过流血冲突发生剧变的国家分别是

A、波兰、罗马尼亚B、罗马尼亚、匈牙利

C、民主德国、南斯拉夫D、匈牙利、民主德国

3、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历史原因是

A、苏联模式的束缚B、长期的政治动荡

C、民族关系紧张D、共产党丧失政权

4、1991年苏联全民公决的内容是

A、是否实行多党制B、是否继续进行改革

C、是否保留苏联D、是否建立独联体

5、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B、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国家政权

C、俄罗斯等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

D、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同外因是

A、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B、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D、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

7、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思想路线是什么社会主义

A、科学社会主义B、民主社会主义C、专制社会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B、西方的和平演变

C、民族矛盾的积累D、苏联体制的僵化

9、100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B、69年C、73年D、74年

10、东欧剧变开始于20世纪

A、70年代B、80年代初C、80年代后期D、90年代初

11、苏联解体过程中,下列事件发生最早的是

A、八一九事件B、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C、叶利钦掌握大权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12、独联体是

A、苏联别名B、主权国家C、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D、军事政治集团

1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B、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验不够成熟

D、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14、1991年,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所作最后一次努力反映的矛盾是

A、民族矛盾B、阶级矛盾C、党内矛盾D、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1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社会主义必须

A、坚持独立自主B、不断进行改革来逐步完善

C、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D、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16、东欧剧变前,导致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党内出现反对派B、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C、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D、西方的和平演变

17、戈尔巴乔夫改革引发的直接后果是

A、思想混乱B、经济滑坡C、党内斗争激烈D、民族矛盾尖锐

18、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是在

A、实行多党制以后B、实行总统制以后

C、八一九以后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以后

19、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苏联的历史和现实影响B、西方和平演变

C、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D、民主法制被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20、1991年苏联全民公决的结果是大多数公民仍赞成保留苏联。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苏联人民

A、赞成社会主义制度B、反对分裂国家C、以大局为重D、拥护苏共领导

21、苏联八一九事件未

A、使叶利钦掌握国家大权B、使苏联社会制度发生剧变

C、直接导致苏联解体D、使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

22、从美苏争霸到苏联解体,可以看到

A、大国之间军事讹诈被长期运用B、社会主义在实践上无优越性

C、经济和科技是提高国家竞争能力的根本D、苏联称霸与美国称霸有区别

第二节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一、新课导入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Lorenz)于1960年代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他说,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洛伦芝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意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微小的事情都能造成一场风暴,惊心动魄的海啸就更是如此了。如果说印度洋海啸是自然剧变,那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无疑是社会剧变,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更是持久而深远。那么苏联解体后世界局势是怎么变化的?这就要学习本节——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结构

一超:美国

政治多极化

多强: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

区域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含义:

表现:

原因:

经济多极化全球化本质:

产物:WTO、知识经济

问题:沙漠化、淡水缺乏,污染,气候

恐怖主义

三、高考试题

1、(1999全国)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A)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2002天津)

亚太经合组织是(C)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太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2001上海)

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A)

A、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建立D、联合国建立、东欧剧变

4、(2000全国)

欧洲联盟是(B)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5、(2003新课程全国)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B)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6、(2003广东)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B)

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

7、(2004广东)

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A)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石油输出国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8、(2002春季)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当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变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中国国际地位: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但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9、(2003上海)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1)请按上述方式,扼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操纵国联宰割战败国,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

第三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和以冷战为特征的美苏对峙格局。

第四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10、(2002上海)

欧元是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的新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问题:

(1)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其前身是在西欧“共同市场”基础上建立的。

(2)中国增长的形成和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

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加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11、(2004上海)

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

要素欧洲创造世界说世界创造欧洲说

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革命后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

四、情景新设

(一)数字解读

(二)隐性挖掘

(三)概念阐析

(四)思维发散

1、二战后的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冷战政策出笼B、美苏争霸开始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态势是

A、地区冲突不断,动荡日益加剧B、天下太平,和睦共处

C、不同社会制度间国家的矛盾加剧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3、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不包括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雅尔塔体系C、联合国的成立D、多极化

4、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B、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C、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D、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

5、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两极格局的结束B、世界政治力量的多极化

C、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D、第三世界的兴起

6、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之中,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政治对抗过渡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7、对新的国际格局的展望,正确的是

A、国家间的斗争将日益激烈B、必须经历一场大战方能形成

C、须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D、须由几个大国相互消耗形成

8、两极格局的结束,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振兴民族经济,是因为

A、它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B、发达国家积极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C、社会主义力量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D、帝国主力量受到削弱

9、在当今多极化的趋势中,能够构成一极的国家或集团所具备的最主要条件是

A、是否拥有核武器B、是否具有强有力的对外影响力

C、是否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D、是否掌握最先进的航天技术

10、下列各项对经济全球化认识正确的是

(1)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结果(2)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柄双刃剑(4)导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A、(1)B、(1)(2)C、(1)(2)(3)D、(1)(2)(3)(4)

11、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B、新科技革命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D、国际金融的发展

12、当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加强的根源是

A、两极政治格局的瓦解B、联合国的促进

C、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D、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

1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B、世界各国、各地区密切的交往合作

C、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D、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4、20世界90年代形成的三大区域集团不包括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15、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哪一类国家主导的?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第三世界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发展中国家

16、知识经济最先在哪一国形成?

A、日本B、英国C、美国D、中国

1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B、知识经济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C、知识经济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低失业、低通胀、高增长的特点

D、知识经济是冷战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于英国

18、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局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19、世界多极化趋势

A、有利于世界的安全和稳定B、使第三世界政局动荡

C、使美国失去了超级大国的地位D、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20、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并不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B、有利于欧洲各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C、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D、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21、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的多强是指

A、美、日、欧盟、中、苏B、美、日、欧盟、中、俄

C、日、欧盟、中、俄D、美、日、欧盟、中

2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出的深层矛盾有

(1)民族矛盾(2)种族矛盾(3)宗教矛盾(4)领土矛盾

A、(1)B、(1)(2)C、(1)(2)(3)D、(1)(2)(3)(4)

23、20世纪90年代,某些地区的冲突和局部战争说明

(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2)冷战结束后,各种力量对比暂时出现失衡,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3)地区霸权主义引发危机和冲突(4)北约原有的防御色彩尽失,成为美国插手别国事务的工具

A、(1)B、(1)(2)C、(1)(2)(3)D、(1)(2)(3)(4)

24、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执意部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家是

A、俄罗斯B、印度C、美国D、欧盟

25、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B、区域经济集团化

C、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D、知识经济

26、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1)市场经济制度(2)新科技革命(3)国际金融的发展(4)跨国公司

A、(1)B、(1)(2)C、(1)(2)(3)D、(1)(2)(3)(4)

27、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1)提供了发展机遇(2)处境并非总是有利(3)面临压力与挑战(4)是一柄双刃剑

A、(1)B、(1)(2)C、(1)(2)(3)D、(1)(2)(3)(4)

28、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欧盟

29、下列组织或集团中国已经加入的是

(1)北美自由贸易区(2)世界贸易组织(3)亚太经合组织(4)欧盟

A、(1)(2)B、(3)(4)C、(2)(3)D、(1)(4)

30、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

A、农业B、工业C、第三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

32、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发展中应关注

A、和平与发展的关系B、理论与行动的关系

C、发展与环境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33、当今世界中,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相互排斥B、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C、相互影响,相互学习D、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34、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格局形成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D、南北差别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

35、两极格局瓦解后将要建立的新格局,同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两大国际格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不由主要的战胜国主宰确立B、需经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

C、要通过大国间的斗争和妥协D、最终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

36、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拒绝批准,实质上是

A、尊重各国进行核试验的权利B、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准备进行核试验

C、实现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减少核战争的威胁D、消灭核战争

37、下列不符合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是

A、国际组织的建立B、国际贸易增长缓慢

C、生产国际化大大加强D、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

38、下列哪项不是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因素

A、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B、现代科技的发展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D、各国经济依赖加深

39、自从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英国发生以来,一些欧洲国家已发现疯牛病和口蹄疫。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疯牛病和口蹄疫进入本国。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必须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之中

40、有关专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结果更多的将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打鱼吃小鱼”。“快鱼”之所以能吃掉“慢鱼”,是因为“快鱼”

A、产品创新速度快,更能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B、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C、技术更先进,劳动生产率更高

D、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41、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贫铀弹的使用多达94万枚,欧盟各国反映平静,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时使用贫铀弹却遭到欧美的反对,这种不同态度表明

A、贫铀弹也是核武器B、贫铀弹不是核武器

C、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D、人权不单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

42、美国总统布什上台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继续开发并部属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甚至以退出《反导条约》相威胁。这并不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问题的最大障碍

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D、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43、1999年,中美就关于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定;2000年10月,美国总统又正式签署关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下列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想利用中国进一步控制亚洲事务和亚太地区经济

B、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C、中美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对双方经济发展都很重要

D、美国是西方最重要的国家,其科技力量是最先进的

44、2000年6月,朝韩首脑举行首次会晤,持续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朝鲜半岛问题终于开始解冻。这表明

A、地区性冲突将不复存在B、缓和是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趋势

C、中国面临的地区性竞争会有所缓和D、不同的社会制度完全可以融合

45、中国政府积极努力使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因为此举

A、符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B、符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要求

C、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D、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46、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47、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新技术革命是最主要推动力(2)利益和风险机会均等(3)产物是知识经济的兴起(4)和区域集团化相互对立(5)发展中国家面临压力和挑战

A、(1)(2)B、(3)(4)C、(4)(5)D、(2)(4)

48、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机遇承担风险B、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

C、处于不同的收益地位D、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

49、目前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各部分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B、美国基本上实现了独霸世界的野心

C、它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的结果D、它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50、下列关于全球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发展中国家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区域集团化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应回避全球化进程

51、亚洲金融危机实质上反映了

A、发达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B、亚洲泡沫经济的破灭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5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和特点,二战后,世界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格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过程和特点:

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演变过程。20世纪四五十年代,雅尔塔体系构筑了美苏对抗的世界格局,特点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成为世界局势的最突出特点。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逐渐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

原因:

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侵越战争先后遭到失败,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欧共体的成立和日德两个经济大国的迅速崛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的强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冲击着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削弱了各自的力量,苏联内部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53、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这些矛盾的发展变化是如何推动两极格局解体的?在两极格局下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基本矛盾和如何推动两极格局具体:

(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愈演愈烈,对苏联造成极大的伤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西欧和日本崛起后,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苏关系恶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4)第三世界国家和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

原因:(1)以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2)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战后对法西斯残余势力也进行了处置,世界人民渴望和平。(3)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4)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5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心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三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侵入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3)据材料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55、《全球通史》一书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是以什么为开端或标志的?为什么?

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殖民扩张。它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况,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得以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归纳说明,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形成过程给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因素: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国家通过改革或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或通过革命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把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影响:一方面给这些地区人们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从客观上极大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有人称其是一把双刃剑,你是怎么理解的?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实质上资本在全球在新一轮扩张,加之发展中国家资金少、债务重、环境差,以及历史的、现实的其他问题,发展中国家往往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受到严峻的挑战,因而给国家、社会稳定以及地区发展带来威胁。

文章来源:http://www.jab88.com/j/72621.html

上一篇:小兔安家 , 下一篇:Period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