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物体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一)导学案

简单的教案小学

发表时间:2021-02-18

物体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一)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物体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一)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体的简单运动》单元复习导学案
本章小结知识树

思想方法
1.正确运用公式v=进行有关计算
【例1】(南宁市中考题)如图结3-1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图结3-1
思路与技巧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两地的时刻差;
(2)由v=可直接求出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利用(2)问中求得的速度,套用公式t=可求出从B地到达南宁所用的时间.
答案(1)轿车从A地到B地用时t=30min=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SAB=SA-SB=120km-70km=5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100km/h
(3)v=,t′===0.7h
关键利用速度公式v=及其变形公式s=vt、t=可计算或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路程及时间,在应用这些公式时要注意s、v、t三量的对应,切不可张冠李戴!
举一反三
1.1(武汉市中考题)在东湖甲、乙两龙船比赛,甲船头追上乙船尾到甲船尾望超过乙船头历时80s.两船长均为10m,乙船保持7m/s速度不变,则甲船匀速超越乙船的速度为m/s.
1.2(海淀区中考题)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s,车长为12m,如图结3-2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m/s.
图结3-2
1.3(海淀区中考题)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图结3-3中,A、B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靠近各自道路的中心线(图中的虚线)向前匀速行驶,当A、B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m和40m时,道口恰好处于红、绿灯转换.A、B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措施,以致两车相撞.已知两车的车型相同,汽车外型的数据如表1所示,并已知A车的速度为v1=40km/h,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驶.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速度v2的范围.
图结3-3
表1汽车外形数据
车长l:4.68m车宽d:1.70m
车高h:1.423m最高时速:200km/h
2.收集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例2】(上海市中考题)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结3-4a、b所示.
图结3-4
(1)观察图结3-4a可知,甲车在做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秒;
(2)观察图结3-4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思路与技巧图结3-4a中甲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一直线,由此确定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路程所用时间由图像可查出为6s.在图b中,A点对应路程为0.6m、B点对应路程为1.8m,则AB段路程为1.8m-0.6m=1.2m.
取时间为6s,甲车通过路程为0.6m,乙车通过路程为1.2m,则确定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答案(1)匀速6(2)1、2(3)小于.
关键知道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上每一点表示二点物理意义,即时间和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举一反三
2.1(江西省中考题)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结3-5所示的图片.
图结3-5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照片序号123456
时间t/s010203050
路程s/mm012.022.248.7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运动,蜗牛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是nm/s,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nm/s.
2.2你知道图结3-6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的含义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处到下一个出口最快要几分钟?
图结3-6公路交通标志
2.3(十堰市中考题)雷达发射或收到返回电磁波时均会在屏上出现一个锯齿波.当用雷达探测敌方飞行目标时,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出现如图结3-7所示的两个锯齿波形.若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则敌方飞行目标离雷达站的距离为.
图结3-8

综合探究
3.如何解答开放题
【例3】如图结3-8反映骑车者与跑步者运动过程的图像.请你运用图像中的信息,提出与行程有关的物理问题.
问题:
图结3-8
思路与技巧根据图像可以看出骑车者运动15s,行驶的路程是200m;跑步者在25s内运动的路程是200m;他们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
因此,可围绕速度、路程、时间及运动特点提出问题.
答案(1)骑车者与跑步者运动200m所用时间一样吗?
(2)骑车者与跑步者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3)骑车者与跑步者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关键根据题中提供情景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及图像特点提问.

举一反三
3.1(山东潍坊市)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测长度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km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

3.2(烟台市)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相关推荐

初二物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二物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班级第组姓名:
课型:新授课课时:共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交流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知道速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解答简单问题。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二、学习过程:
(一)、认知准备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事先选定—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研究对象是的,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研究对象是的。
3、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我们所选的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
4、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的,但不能选为参照物;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的;为了方便研究,常选或
作参照物。
5、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站着的同学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小石子在下落的过程中做运动。
6、路程(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7、实验室常用停表计时,你会使用停表吗?

(二)运动快慢的比较
1、如右图(a)所示,自行车和摩托车从同一起点、同一时刻出发,经相同的时间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a)图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运动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即摩托车运动得。
(b)图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从同一起点、同一时刻出发,都到达终点后它们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
(b)图表明:运动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所用的时间比自行车,即摩托车运动得。
2、在运动会一百米赛跑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_________内看物体的长短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_________的路程,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综上所述:要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①时间相同时我们比较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的,路程短的运动的;②路程相同时我们比较所用的时间,用时短的运动的,用时长的运动的。可见要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既要考虑时间又要考虑路程。
3、小组讨论:甲同学百米跑用了10s,乙同学座汽车行驶0.9km用了2min,谁运动的快?
你是怎样比较出该同学运动的快的?
总结:在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得情况下,我们比较运动物体___________通过的路程,谁在内通过的路程长,谁就运动的,谁在内通过的路程短,谁就运动的。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三)速度(V)极其简单应用
1、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
2、速度定义:我们把叫做速度。
3、速度的公式:v=(v表示,s表示,t表示)
4、速度的单位:国际主单位:m/s,读作。
常用单位:km/h,读作。
换算关系:1m/s=3.6km/h1km/h=1/3.6m/s
当堂练习: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
①5m/s=______km/h②10km/h=_______m/s
5、某汽车的速度:V汽车=5m/s的物理意义是
6、速度的计算:计算速度(v=),计算路程(s=)计算时间(t=)
强调:运用上面的公式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要么都是国际主单位,要么都是常用单位。
例题:小丽家距学校400m,她从家走到学校要用5min,走到汽车站要用12min,她家据电影院1km。问:○1小丽步行的速度;○2小丽家距汽车站多远;○3小丽走到电影院需要几分钟。
提醒:一定要注意解题的格式。
(四)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如果物体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那么我们就把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观察右图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右图是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照相的时间间隔相等),由照片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在任意相同路程上所用的时间;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3、(s-t图像)
如右图所示:斜线(图像)表示一个物体以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时,它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图中A点表示物体在2秒内运动过的路程是4米。利用图像可直接求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过的路程,或运动一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从图像上任取一点,将其对应的s,t值代入速度公式即可求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
总结: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4、生活中把一些复杂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五)巩固、练习、展示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m/s,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体运动24m需要的时间是s。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4,甲运动的时间是乙运动时间的二倍,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4、一机动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是10m/s,河水的流速是2m/s,则该机动船从相距2.4km的下游甲地行驶到上游乙地需要min。当它从上游乙地返回下游甲地时需要的时间是s。
5、长L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将一份文件送达队首的首长处立即返回队尾,此时队伍恰好前进4L,若通讯员走路速度不变,则通讯员走过的路程是,通讯员走路的速度是队伍前进的速度的倍。
6、右图中(a)、(b)两图分别表示了利用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是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
(b)是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
7、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通过1.6km的隧道需要的时间是。
8、右图是某时刻汽车速度计指针位置,此时汽车行驶的速度是m/s,保持这一速度行驶2h,行驶的路程是。
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运动的速度v越大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速度v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s、t的大小无关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
11、下列速度,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①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②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③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
12、《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到了终点。整个过程中
A、兔子始终跑得比乌龟慢B、兔子始终跑得比乌龟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13、甲、乙两同学上学步行的速度之比是3:4,甲同学从家走到学校所用时间是乙同学从家走到学校所用时间的2倍,求:甲、乙两同学家到学校的距离之比。
1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公路同向走路上学,甲在前,乙在后且相距30m,若甲走路的速度是1.2m/s,乙走路的速度是1.5m/s,问:乙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15、甲、乙两车从相距75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行驶速度是60km/h,乙车行驶速度是90km/h,问: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案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师寄语】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和计算公式。
2、知道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的概念。
3、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
测量速度,认识匀速直线运动是重点,学习利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是难点。
【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
1.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其数学表达式为……………………………………………,两个变形公式是………………………………………………和………………………………………………。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3.1m/s=…………………Km/h。90Km/h=……………1m/s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目标一: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通过看实验视频(条件暂时不足)和书27-2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
2.实验原理:要测量速度,我们需要测量和,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进行计算。
3.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___________,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______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_______测量,将实验数据填入以下表格中。
4.下表是是小梅和绍杰同学在实验中测量出来的一组数据,请你帮他们算出各阶段气泡运动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通过数据分析看看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5.图像研究: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记录数据,这样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找出其中的规律。
画图方法: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出气泡的位置,将这些点用________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的图像。
看图可知:这是一条____线,表示该气泡做_________运动。
目标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通过再次阅读教材28-29页内完成下列内容。
6.匀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运动,在________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_____________的_______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试举出一例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
7.变速直线运动
看图2-3-5,把这位同学百米赛跑的数据填入下列表格。
数据分析:计算运动员在每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表格,你会发现不同时间段的速度是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_。这就是我们在实际中常见到的情形。试举出一例常见的做变速直线运动:。
8.在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物体通过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
9.讨论交流:阅读课本P29页图2-3-6关于速度的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目标三、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
阅读课本P30页例题和图2-3-7,并思考:
10.速度公式v=s/t的推导公式有…………………………………和…………………………………。
11.汽车速度盘指针所指示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12.解答过程要注意格式规范,注意各步骤的说明要求。
解:v=80Km/h,t=3h…………这是已知,解题中用到的物理量
3小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为:……这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S=vt……………………………这是计算公式,必不可少
=80Km/h×3h……………………这是代入过程,数据与物理量一
一对应,且要带上单位
=240Km…………………………这是计算结果,且要带上单位
【巩固提升】试试我的身手,我最行!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该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m/s,所用的时间是__s.
2.现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以54Km/h的速度运动,乙车以24m/s的速度运动,丙车2min通过3Km,则这三辆车中,运动最快的是()
A、甲车B、乙车C、丙车D、一样快
3.如右上图所示,是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示例:信息一,它们同时开始运动;
信息二:……………………………………………………………………………………………………………………;
信息三:……………………………………………………………………………………………………………………。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简单的运动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二章简单的运动第一节机械运动(1课时)执教
教学
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重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具演示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阅读课本
二教学过程设计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举例

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3.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4。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5.练习:《课课通》看图
思考
回答

回答

三.思考与作业课本P2-4,练习1、2、3、4。
四板书第二章第二节机械运动
一.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三.匀速直线运动
1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简要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二节速度和平均速度(1课时)执教
教学
目标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速度的单位,会进行米/秒、千米/时间的单位换算。
2.知道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米/秒、千米/小时的单位换算。
教具演示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第二节大?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围绕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并进行小结。
阅读课本
二教学过程设计1.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
提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要求学生利用小学学过的有关速度的知识具体回答:
!!利用前面比较百米短跑运动员同万米长跑运动员谁运动快的方法,算出在相同时间内甲、乙车行驶的路程。即算出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可以进行比较。甲10秒行50米,乙2行8米。由此可知甲车运动的比乙车慢。(相同时间用1秒、1小时都可以。)
!!汽车所通过的路线长度叫路程。路程的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或千米等。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只要用物体通过的路程去除于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知道了速度就能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在此基础上,给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让学生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4)单位:米/秒;千米/时
教师指出: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并推出:1米/秒=3.6千米/时;千米/时=1/3.6米/秒

思考

教学过程设计(5)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1秒钟物体通过的路程是5米。
提问: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答:它的运动特点是有时快,有时慢,到达中途车站时还要停下来。其特点为速度是变化的。
!!教师指出: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2.平均速度
(1)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
例题:课本第22页例题。教师进行规范化板演。并说明解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要求。
解题规范化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解计算题,要求写全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3)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单位要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4)进行检验,无误后,写出答题。
3、本节知识要点小结
!!提问: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什么?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读?怎样写?

三.思考与作业练习:1、2、3
四板书第二节速度和平均速度
一.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4.单位:米/秒(国际)千米/时(常用)
1米秒=3.6千米/时;1千米/时=1/3.6米秒5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
二.平均速度
1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2.平均速度计算: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s/t
五简要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三节测平均速度(1课时)执教
教学
目标1.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重点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计时
教具演示教师准备一套并加小车
学生带滑轨的斜面,小球,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各一个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中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观察
回答
二教学过程设计1.实验介绍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秒表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线。练习使用秒表。
(3)介绍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实验结果讨论:
(1)将几组学生填写好的实验表格(投影片)展示出来,对比每组数据,计算出的V1,V2,V3是否相等。
(2)物体作变速运动,在两段路中的速度分别是v1,v2.有位同学认为,这个物体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v1+v2/2,空虚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意见。

完成实验

讨论

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三.思考与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做P27小实验,测自己的步行速度。
四板书
五简要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四节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执教
教学
目标1.知道由变形得到的公式:v=st和的物理意义。
2.能够应用速度公式和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解物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建立物理情景;明确研究对象;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列方程。
重点应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①将学生习惯于应用代数设未知量(或y)列方程的方法改为用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用相应的物理公式求解;
②涉入多个物理过程的问题,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情景并正确解题。
教具演示投影仪;自制的投影系列胶片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及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概念,本节课应用速度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路程的计算
从基本公式v=s/t,得变形公式s=vt,如果题目给出了速度和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路程。
[例题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分析:题目给出了速度v和运动的时间t,那么就可用公式s=vt来求出运动的路程。解题时单位先统一,如果速度是m/s,时间要化成s作单位,如果速度是Km/h,时间要化成h作单位,这题中要把时间改为秒作单位。
已知:v=1.2m/s,t=15min=15X60s=900s
求:s
解:由v=s/t可得
s=vt=1.2m/sX900s=1080m
答: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1080m.
二.时间的计算
[例题2]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0Km,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速客运火车,要运行14h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Km,假设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那么从郑州开出的为车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教学过程设计分析:先根据郑州、上海的铁路线长s1和运行时间t1,求出火车的平均速度v,再根据v和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s,利用从基本公式变成得来的公式:t=s/v,求出郑州到达南京需要的时间。
遇到较复杂的题时,要画出示意图,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解答问题。
t=?
s=700Km
南京
郑州上海

s1=1000Km
t=14h
已知:s1=1000Km,t1=14h,s=700Km
求:t
解:v=s1/t1=1000Km/14h=71.4Km/h
t=s/v=700Km/(71.4Km/h)=9.8h
答:大约经过9.8h到达南京。

三.练习:P261,2,3,4

三.思考与作业P28:3
四板书第四节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一.路程的计算
已知:v=1.2m/s,t=15min=15X60s=900s
求:s
解:由v=s/t可得
s=vt=1.2m/sX900s=1080m
答: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1080m.
二.时间的计算
已知:s1=1000Km,t1=14h,s=700Km
求:t
解:v=s1/t1=1000Km/14h=71.4Km/h
t=s/v=700Km/(71.4Km/h)=9.8h
答:大约经过9.8h到达南京。

五简要说明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