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古诗鉴赏专项训练(一)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5

古诗鉴赏专项训练(一)。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古诗鉴赏专项训练(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鉴赏专项训练(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ong),马笼头。
(1)词的上片中“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情趣,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
林 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②金谷,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后荒芜。
(1)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4分)
答: 
(2)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上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①。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②。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③。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④。
[注释]①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这里代指京城。②翻:通“反”。③风枝:风吹动树枝。④羁旅:客游他乡。晓钟:报晓的钟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4分)
答:(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情?如何表现的?(4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4分)
答: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答: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子由①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坏壁③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②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③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4分)
(2)颈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写诗常通过时空之“隔”,表达情意的“难隔”或“不隔”。据此分析第二句中的“隔”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流萤: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传说腐草化萤。
清人孙诛评价此诗道:“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二字逗出情思,使通身灵活。”
(1)“卧看”二字逗出了怎样的情思?试作简析。

(2)前三句是怎样为情思的逗出“层层布景”的?试作简析。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写一段鉴赏文字。(不超过80字)(6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⑴诗里的“凉”字有何妙处?试作赏析。(4分)

答:

 ⑵“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Www.JAb88.cOm

答: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4分)

(2)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很有情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眯着眼向沙面窥视;投在沙上的影子也轻轻摇晃,大概是在梦中看见了鱼虾(2分)。词人由宿鹭眯眼假寐的生动画面想像到它梦见了鱼虾,想像合理,极富情趣。(2分)
答案: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2分)。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2分)。
[词的鉴赏]
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苍翠的林谷,还有雨岩、博山寺等名胜古迹,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多次去此山游览,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记游词。这首描写沿途夜景的《清平乐》即是其中的一首。本词的篇幅虽然很短,但是意境清新,语言淡朴,别有一番幽情奇趣,因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上阕头二句描写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这里既表现出山道上柳密露浓,景色优美;也表现出行人心情舒畅,虽觉衣衫湿重,但游兴仍然很高。
三、四句描写在行经河滩旁边时,看到的一幅饶有幽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看到宿鹭目眯影动,便断定它正在做梦,又因鹭鸟以鱼虾为食,进而断定它梦见了鱼虾,虽是想象之辞,但又合情合理。词人既能极细致的观察又能极深微的体会,因而写的是如此生动、多趣。
下阕头二句描写在行经溪流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诗意的画面: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轻的妇女在溪边浣纱,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美丽轻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词人使用的语句极其简淡,却能把环境和人物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
结尾二句又在前边的画面上绘出了新的情采: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这真实而自然的描绘,不但给画面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略带几分羞涩的天真。
总观此词,全篇都是写景,无一句抒情,但又处处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从描写月光柳露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从描写浣纱妇女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对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在风景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此词也具有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的妙处。柳密露浓原是静景,但词人却借露湿征衣的动象来表现,比直写其静态美更觉真实多采。沙滩宿鹭亦在静中,但词人却写其睡中之动态,并写其梦中之幻影,使读者不仅可见其形动,而且可感其神动,因而别生奇趣。篇末写浣纱妇女亦能遗貌取神,用“笑背见人归去”的动态美,表现妇女温良淳朴的情性美,真是栩栩如生,呼之可出。

2、⑴园中春色因无主而乱;落花因烟雨飘零而乱;心绪因离别而乱;前路因萋萋芳草而迷离。(4分)
⑵①绵绵不尽的离愁别绪。 ②上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4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不结合具体诗句的答案说对了也只给1分。)
3、(1)①通过景物描写表现环境,故人相逢在秋天的满月之夜,京城的夜已经很深了。②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环境。秋风惊动枝头栖息的鸟鹊,露草里躲着唧唧鸣叫的寒虫。(每点2分)
(2)①这首诗描写了和同乡偶然聚会的情景,表现了乱世相逢悲喜交集的复杂心理。②颔联以“还作”、“翻疑”作流水对,叙江乡故人偶集,真是难得,反而怀疑是不是在做梦;③颈联景中含情。④尾联写欢聚对饮,长夜叙谈,并以“畏晓钟”写害怕分离时间到来作结,深刻表达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友情的深厚。全诗心理描写真切而传神。(每点1分)
4.⑴反衬手法;(2分)用上元(元宵)灯火的彻夜通明,反衬诗人的颓唐潦倒,表现诗人悲从新来的感慨。(2分)⑵白发稀短,老态颓唐,令人唏嘘;官场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愤慨;走东西,就斗升,屈辱难忍;走投无路,只有退隐山林。这笑,是一种无可奈何,是一种愤世嫉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能指出“笑”中隐含的含义,2分;并能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2分)
5.(1)“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点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多少年轻女子被掠进皇宫,终身禁锢于宫墙之内,青春活活葬送。这时古代女子的悲剧。古典诗歌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宫词”,常取此为题材,为不幸的宫女倾诉苦衷。武衍这首宫词,以深惋之笔,借景托情,描写宫女被禁锢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6.(1)首句使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2分,设问、比喻各1分)颔联表明了诗人面对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的人生经历、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2分,答出“不计较得失”或“达观”“乐观”即可)
(2)往日见过的老僧,同题诗的墙壁。(2分,1点1分)回想往日的艰难困苦,(1分)而今更应牢记兄弟情谊,共勉奋进了。(1分)
【翻译】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7.【答案示例】
(1)衬托(铺垫)。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意思对即可)
(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
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8.(1)诗歌首句描写了骆氏亭凄清绝尘(或“凄清雅洁”、“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如此环境自然惹动怀友思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2分,环境特点、作用各1分)
(2)本诗“隔”字是写诗人与友人(崔雍崔衮)在地域上的距离(1分);诗人虽与友人(崔雍崔衮)有重城(高城)之“隔”,但对友人的思念却没有被阻隔,所以,一个“隔”字更显出双方在情意上的相通。(2分)
(3)本诗是怀友诗,而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1分)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2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2分)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1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
9、(1)(4分)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4分)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10、(1)“卧看”二字逗出了宫女对爱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牛郎织女是中国坚贞不逾爱情的象征,他们虽银汉相隔,但仍有一年一度的相会机会,而自己如花似眷却深闭宫中,流年似水。从而表现出对牛郎织女的向往,即对爱情自由生活的向往。
(2)首句:居住环境布景。通过“银烛”“秋光”及因银烛、秋光而变得色调阴冷的画屏三个意象,勾勒出宫女凄凉的生活环境。次句:人物活动布景。通过“扑流萤”这一动作细节,表现出宫女生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第三句:自然环境布景。通过阴冷的“天阶”和“凉如水”的“夜色”表现出宫女内心的悲凉。
11.答:(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答案)。(2分,每点1分)
(2)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此勾起乡“念”;由夕阳落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想到自己年华老去,生出无限伤感。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12、(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13、⑴“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2分);同时也是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将情景融合在一起(2分)。
 
⑵虚写,写的是作者想象的情景(1分)。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1分)。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写出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2分)。
14、(10分)⑴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⑵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15.(1)①“压”字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2分)②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2分)
(2)①前四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2分)后四句是说如今的统治者不能吸取前朝教训,使作者忧虑而“怅然”。(2分)

精选阅读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专项训练(二)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专项训练(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1届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学案:古诗鉴赏专项训练(二)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⑥世自悠悠。
①“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4分)

②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7.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此诗是孟浩然四十岁时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不第,还襄阳之际,留别王维之作。
(1)首句中“寂寂”二字,含义丰富,试加以分析。(4分)
答:
(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被认为是全诗的重点。试分析这两句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并联系全诗,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宫怨
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注】昭阳:指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得宠时所住。
长门:指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所住。
(1)、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这对表达宫怨这一题旨有何作用?(4分)
答:

(2)、试从修辞角度分析后两句的妙处。(4分)
答:
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4分)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夜深
唐王维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4分)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2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4分)
答:
2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答:
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3分)
答:
2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还荆州
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1)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4分)
2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柴侍御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寒鸦飞尽水悠悠。
(1)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答:

2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①
李商隐
竹坞②无尘水槛③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①崔雍、崔袞(gǔn):是诗人的重表叔兼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李商隐和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和崔衮也是情深义重。②竹坞:是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③水槛:指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此指题中的“骆氏亭”。
(1)首句写出骆氏亭环境的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2)这首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这样的情感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3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流萤: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传说腐草化萤。
清人孙诛评价此诗道:“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二字逗出情思,使通身灵活。”
(1)“卧看”二字逗出了怎样的情思?试作简析。
(2)前三句是怎样为情思的逗出“层层布景”的?试作简析。
参考答案
16、(1)这句运用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手法2分,分析1分,情感1分)
(2)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每点2分)
17、(1)景物有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手法: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4分)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移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4分)
18、(1)“寂寂”既写出了落第后门前冷落,车马稀疏的景象,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寂寞。(要答出两方面的内容,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2)这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又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感情。既照应了前四句思归惜别的内容,又是后两句写归隐态度之坚决的依据。(意思对即可。内容与结构各占2分)
19、(1)、前两句境界极为美好。宫花在春晴时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越发娇媚浓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觉察,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昭阳宫殿彻夜笙歌,明月无处不在。(2分)这与下两句所描写的昭阳殿情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宫怨”题旨。(2分)
(2)后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没有了期,(2分)强调“愁人知夜长”的愁苦的深切。(2分)
20、(1)(4分)第二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2)(4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21.(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描写的是动景;(2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描写的是静景。(2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1)王诗和周诗都是三、四句写“夜景”,这里分析“夜景”的不同,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2)“心境”的分析,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或“诗眼”),王诗抓第一句中的“悲”,周诗抓“不闻”“不知”等。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2、(1)以哀景映衬哀情(1分),借伤柳以伤别(1分),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分)。(4分)
(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2分);“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2分)。(4分)
23、(1)作者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壮阔。开头写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表现了崇山峻岭的雄伟。(1分)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以写“银山拍天”浪之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1分)作者正是以这样开阔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的情怀。(2分)
(2)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魂的艺术境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技巧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
24.(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4分,每个特点1分,答出4个特点即可得4分]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4分。答出“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给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25.(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4分)
(2)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4分)
26、(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
27.(1)运用想像(虚实结合)。(2分,答“借景抒情”给1分)由眼前景想像荆州、洞庭湖一带的山水美景,流露处对游人一路山高水长、孤独寂寞的关切。(2分)
(2)先写送别友人同出秦川,(表达留恋之情);(1分)再想像将去之处的风光和途中的情景,(表达牵挂之情)(2分),如答“借景抒发情”给1分);最后写一别再难相见。(直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1分)
28.(1)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1分)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1分);虽处异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觉有离伤”。
(2)感情色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现手法: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象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表达1分。如关键字书写有误、语言表达不简洁、不到位,比较点不清晰等,不得分。
29、(8分)
(1)写出骆氏亭纯净、静谧、寂寥的环境特点(1分),既是客观的环境描写(1分),又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情绪(1分),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伏笔(1分)。
(2)突出了思念之情(2分),采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融入眼前的景物之中,秋阴不散正是“思情脉脉不息”的形象写照,单调的雨打枯荷声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和诗人无法排遣的思念(1分)。
30.(1)“卧看”二字逗出了宫女对爱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牛郎织女是中国坚贞不逾爱情的象征,他们虽银汉相隔,但仍有一年一度的相会机会,而自己如花似眷却深闭宫中,流年似水。从而表现出对牛郎织女的向往,即对爱情自由生活的向往。
(2)首句:居住环境布景。通过“银烛”“秋光”及因银烛、秋光而变得色调阴冷的画屏三个意象,勾勒出宫女凄凉的生活环境。次句:人物活动布景。通过“扑流萤”这一动作细节,表现出宫女生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第三句:自然环境布景。通过阴冷的“天阶”和“凉如水”的“夜色”表现出宫女内心的悲凉。

古诗鉴赏考点强化训练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古诗鉴赏考点强化训练》,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鉴赏考点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古人论诗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此诗前后两联在写景抒情上的不同特点(6分)
答:

2、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夏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4分)
答:
(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4分)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①“千里片时间”一句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4分)
答:

②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情景分写。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请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6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张说,洛阳人,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到西蜀。
①第一句中的“争”字实在太妙了,它究竟妙在何处?

②“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两句它成功地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答: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答: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长安秋望
杜牧①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②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①杜牧:晚唐诗人。②南山:终南山。③外:上
(1)虚实结合是本诗的在大特点,请你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写出诗人怎样的精神性格?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答: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
(3)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答: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②。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③学不成。
【注释】①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②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③“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答: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
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②迟日:春日。③造次:匆忙。
(1)请具体解说诗中“边愁”与“客愁”。
答:“边愁”:
“客愁”:
(2)《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
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李白诗的最后两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请结合诗歌分析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1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1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嫩色宜相照”一句在词中有多方面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答: 

(2)综观全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1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⑴词的上阕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回答。
答:

⑵词的下阕以景取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
答: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两题。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空,出墙红杏花。绿扬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1)简要分析“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

(2)“出墙红杏花”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读这句诗你联想到了哪个有名的诗句?
答:

20.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问答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答: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注],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玉勒雕鞍游冶处指丈夫所在之处。
(1)本词哪一句最能表现庭院之深?是怎样表现的?
答: 

(2)怎样理解无计留春住中的春字?本词抒发了词中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答: 
 
 
2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籽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2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字状物写景,妙在何处?
答:

(2)“又”字有何意味?
答:

(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

25.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

(2)三、四句意在写人却说“不见人”,说说作者是怎样来写人的?
答:

(3)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参考答案
1、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写景抒情笔法富于变化。(2分)第
一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以乐景写哀情,景色越美,越显出
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2分)第二联以暮色黯淡风雨凄凄的景色正衬
离情,以哀景写哀情,以淒黯迷茫之景写萧瑟凄清孤寂怅惘之情(2分)。
2、(1)寇诗夏日的显著特点是轻寒;苏诗的显著特点是凉爽,充满生机。
(2)寇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情;苏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舒爽愉悦之情。
3.(1)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云、鸟的飞行之速,反衬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的惆怅之情(或:与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形成对比)。(4分,手法2分,作用2分)
(2)改动后的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虽然是抒情诗的通常写法,但诗情的表现略显平淡,没有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原诗采取情景分写的写法,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分为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时伤逝的迟暮之惊。上下联之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景与情十分交融,全诗浑然一体。
(6分,改动后的诗特点1分,效果1分;原诗特点2分,效果1分,语言表达通畅1分。意思对即可)
4.①“争日月”,像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1分),写出了远赴他乡的游子那归家心情的迫切(2分)。
②拟人(1分),作者本预期在秋天来临之前回到洛阳,可是却被秋风占了先手(1分);含蓄地表示了自己不能及时回家的失望与不满(1分)。
5、参考答案:
(1)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2)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6、参考答案:
⑴“清”。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⑵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引出第四句来。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
7、参考答案:
(1)①“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②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③“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言之成理亦可)
(2)①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②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8、参考答案:
(1)有道理。因为诗歌的意境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且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情。理解意境,读者必须展开想像,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对不能完成使命的一丝忧郁之情。
9、参考答案:
(1)答:高远寥廓的秋空和南山是实写,秋色是虚写。“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一句,作者通过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将有形之山与无形秋色两相比高)以虚是实,虚实相生。不但写出了南山的峻拔,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也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
(2)答:诗人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现秋色一种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峻拔向上的性格气质。
 10、参考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来的;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11、参考答案:
(1)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2)展开想像,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
(3)没有,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阕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二是下阕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两句主要抒发了诗人失意后的豁达之情。
12、参考答案:
(1)本是东风吹得柳枝飘拂,用“逐”字则说是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机。唐诗“绊惹”用法同李诗“逐”字,本是春风吹柳,却说柳枝有意撩逗春风,表现出垂柳的调皮与风情万种。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用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反衬秋日之柳的衰落憔悴,寄托了作者的迟暮之伤与沉沦之痛。后一首,一、二句先极写垂柳之美,三、四句笔锋一转,联想到“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意,
巧妙地讽刺了世人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的丑恶现象。
13、参考答案:
(1)“边愁”是因个人的不幸遭遇而产生的悲思愁绪,今昔对比,思念京国。“客愁”则为诗人客居他乡的游子之愁。
(2)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14、参考答案:
(1)画面:碧空,孤帆渐行渐远,直到天尽头再也看不见;只看见长江水流向天边。情感:友人离去之后怅惘与失落这两句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远眺碧空,长江孤帆之景间接抒情或借情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日暮征帆泊于何处间接抒情外,还有“天涯一望断人肠”的直接抒情。
15、参考答案: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16、参考答案:
(1)①以青青春草衬托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②以草色和服色的相映生辉,巧妙地把写景和写人贯通起来,使全篇内容和谐自然。③突出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下阕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
(2)①写春草易衰、春光易逝,表达了惜春之情。②写少年得志,草怨归迟,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之情和思归之意。
17、参考答案:
(1)《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为何不能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由重归故居的感受切入,“比”的手法的运用,能结合词意阐述清楚即可)
(2)苏词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
18、参考答案:
⑴写出了清泉寺优雅清新的风光和环境,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
⑵作者以“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出作者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19、参考答案:
(1)首句写斜阳映照着溪山,属远景、静景;次句写微风吹来青山楼台的倒影飘荡起来,对对鸳鸯在溪中嬉戏,属近景、动景。整个画面有远有近,动静结合,富有立体感,富有活力。
(2)“出”字用得好,以“出”字形容红杏花,使杏花富有勃勃生机,意味隽永。联想到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举出一句即可。)
20、参考答案:
(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
(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
(3)反衬。在微雨落花清美的景色中,以燕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得双飞,有情之人反而独立,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成了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21、参考答案:
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诗一开头就写明媚的景物,渲染饯行时的热烈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乐观开朗的基调。后来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管弦演奏离别的曲调,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22. 参考答案:
(1)帘幕无重数是写庭院之深。作者不直接说庭院到底有多深,而是用一重又一重的无数重帘幕间接表现庭院的无比幽深。(2)春既是自然之春,也指女子的芳华。本词抒发了女子感伤春天与芳华将逝、思念丈夫、连无情之物都报以深深的伤感之情。
23参考答案:
(1)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2)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②对此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24、参考答案:
(1)“燃”字以火的燃烧写花的鲜艳无比,表现春光之美好(重在加点词)。
(2)暗指其滞留异乡时间长(或身在异乡已不是一年两年了)。
年年因春而生离乡之愁(或思乡而不得归的愁苦)。
(3)衬托或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先写春光美好,以突出后两句所表达的思归之情。
25.参考答案:
(l)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2)作者用“横笛”、“红旗”来指代人,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在壮美的背景上凸现行军将士的昂扬斗志。
(3)“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显得生机勃然,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
26.参考答案:
(1)作者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壮阔。开头写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表现了崇山峻岭的雄伟。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以写“银山拍天”浪之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作者正是以这样开阔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的情怀。
(2)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魂的艺术境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考点强化训练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考点强化训练”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11届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学案:古诗鉴赏考点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古人论诗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此诗前后两联在写景抒情上的不同特点(6分)
答:

2、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夏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4分)
答:
(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4分)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①“千里片时间”一句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4分)
答:

②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情景分写。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请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6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张说,洛阳人,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到西蜀。
①第一句中的“争”字实在太妙了,它究竟妙在何处?

②“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两句它成功地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答: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答: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长安秋望
杜牧①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②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①杜牧:晚唐诗人。②南山:终南山。③外:上
(1)虚实结合是本诗的在大特点,请你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写出诗人怎样的精神性格?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答: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
(3)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答: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②。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③学不成。
【注释】①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②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③“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答: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
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②迟日:春日。③造次:匆忙。
(1)请具体解说诗中“边愁”与“客愁”。
答:“边愁”:
“客愁”:
(2)《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
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李白诗的最后两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请结合诗歌分析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1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1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嫩色宜相照”一句在词中有多方面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答: 

(2)综观全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1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⑴词的上阕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回答。
答:

⑵词的下阕以景取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
答: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两题。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空,出墙红杏花。绿扬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1)简要分析“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

(2)“出墙红杏花”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读这句诗你联想到了哪个有名的诗句?
答:

20.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问答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答: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注],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玉勒雕鞍游冶处指丈夫所在之处。
(1)本词哪一句最能表现庭院之深?是怎样表现的?
答: 

(2)怎样理解无计留春住中的春字?本词抒发了词中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答: 
 
 
2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籽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2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字状物写景,妙在何处?
答:

(2)“又”字有何意味?
答:

(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

25.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

(2)三、四句意在写人却说“不见人”,说说作者是怎样来写人的?
答:

(3)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参考答案
1、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写景抒情笔法富于变化。(2分)第
一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以乐景写哀情,景色越美,越显出
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2分)第二联以暮色黯淡风雨凄凄的景色正衬
离情,以哀景写哀情,以淒黯迷茫之景写萧瑟凄清孤寂怅惘之情(2分)。
2、(1)寇诗夏日的显著特点是轻寒;苏诗的显著特点是凉爽,充满生机。
(2)寇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情;苏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舒爽愉悦之情。
3.(1)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云、鸟的飞行之速,反衬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的惆怅之情(或:与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形成对比)。(4分,手法2分,作用2分)
(2)改动后的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虽然是抒情诗的通常写法,但诗情的表现略显平淡,没有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原诗采取情景分写的写法,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分为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时伤逝的迟暮之惊。上下联之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景与情十分交融,全诗浑然一体。
(6分,改动后的诗特点1分,效果1分;原诗特点2分,效果1分,语言表达通畅1分。意思对即可)
4.①“争日月”,像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1分),写出了远赴他乡的游子那归家心情的迫切(2分)。
②拟人(1分),作者本预期在秋天来临之前回到洛阳,可是却被秋风占了先手(1分);含蓄地表示了自己不能及时回家的失望与不满(1分)。
5、参考答案:
(1)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2)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6、参考答案:
⑴“清”。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⑵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引出第四句来。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
7、参考答案:
(1)①“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②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③“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言之成理亦可)
(2)①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②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8、参考答案:
(1)有道理。因为诗歌的意境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且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情。理解意境,读者必须展开想像,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对不能完成使命的一丝忧郁之情。
9、参考答案:
(1)答:高远寥廓的秋空和南山是实写,秋色是虚写。“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一句,作者通过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将有形之山与无形秋色两相比高)以虚是实,虚实相生。不但写出了南山的峻拔,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也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
(2)答:诗人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现秋色一种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峻拔向上的性格气质。
 10、参考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来的;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11、参考答案:
(1)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2)展开想像,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
(3)没有,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阕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二是下阕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两句主要抒发了诗人失意后的豁达之情。
12、参考答案:
(1)本是东风吹得柳枝飘拂,用“逐”字则说是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机。唐诗“绊惹”用法同李诗“逐”字,本是春风吹柳,却说柳枝有意撩逗春风,表现出垂柳的调皮与风情万种。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用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反衬秋日之柳的衰落憔悴,寄托了作者的迟暮之伤与沉沦之痛。后一首,一、二句先极写垂柳之美,三、四句笔锋一转,联想到“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意,
巧妙地讽刺了世人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的丑恶现象。
13、参考答案:
(1)“边愁”是因个人的不幸遭遇而产生的悲思愁绪,今昔对比,思念京国。“客愁”则为诗人客居他乡的游子之愁。
(2)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14、参考答案:
(1)画面:碧空,孤帆渐行渐远,直到天尽头再也看不见;只看见长江水流向天边。情感:友人离去之后怅惘与失落这两句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远眺碧空,长江孤帆之景间接抒情或借情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日暮征帆泊于何处间接抒情外,还有“天涯一望断人肠”的直接抒情。
15、参考答案: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16、参考答案:
(1)①以青青春草衬托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②以草色和服色的相映生辉,巧妙地把写景和写人贯通起来,使全篇内容和谐自然。③突出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下阕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
(2)①写春草易衰、春光易逝,表达了惜春之情。②写少年得志,草怨归迟,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之情和思归之意。
17、参考答案:
(1)《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为何不能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由重归故居的感受切入,“比”的手法的运用,能结合词意阐述清楚即可)
(2)苏词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
18、参考答案:
⑴写出了清泉寺优雅清新的风光和环境,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
⑵作者以“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出作者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19、参考答案:
(1)首句写斜阳映照着溪山,属远景、静景;次句写微风吹来青山楼台的倒影飘荡起来,对对鸳鸯在溪中嬉戏,属近景、动景。整个画面有远有近,动静结合,富有立体感,富有活力。
(2)“出”字用得好,以“出”字形容红杏花,使杏花富有勃勃生机,意味隽永。联想到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举出一句即可。)
20、参考答案:
(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
(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
(3)反衬。在微雨落花清美的景色中,以燕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得双飞,有情之人反而独立,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成了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21、参考答案:
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诗一开头就写明媚的景物,渲染饯行时的热烈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乐观开朗的基调。后来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管弦演奏离别的曲调,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22. 参考答案:
(1)帘幕无重数是写庭院之深。作者不直接说庭院到底有多深,而是用一重又一重的无数重帘幕间接表现庭院的无比幽深。(2)春既是自然之春,也指女子的芳华。本词抒发了女子感伤春天与芳华将逝、思念丈夫、连无情之物都报以深深的伤感之情。
23参考答案:
(1)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2)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②对此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24、参考答案:
(1)“燃”字以火的燃烧写花的鲜艳无比,表现春光之美好(重在加点词)。
(2)暗指其滞留异乡时间长(或身在异乡已不是一年两年了)。
年年因春而生离乡之愁(或思乡而不得归的愁苦)。
(3)衬托或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先写春光美好,以突出后两句所表达的思归之情。
25.参考答案:
(l)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2)作者用“横笛”、“红旗”来指代人,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在壮美的背景上凸现行军将士的昂扬斗志。
(3)“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显得生机勃然,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
26.参考答案:
(1)作者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壮阔。开头写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表现了崇山峻岭的雄伟。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以写“银山拍天”浪之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作者正是以这样开阔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的情怀。
(2)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魂的艺术境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

高考作文专项训练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专项训练”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考作文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他破产了,所有的东西都拍卖得一干二净。现在口袋里的一元钱及回家的一第车票是他的全部次本。
从深圳开出的1434列车开始剪票了,他百感交集。“再见了!深圳。”一句话还没有说出,就已泪流满面。
“我不能就这样走。”在跨上车门的那一瞬,他又退了回来!火车开走了,他留在了站台上,在口袋里悄悄地撕碎了那张车票。
他捏着口袋里的一元硬币,来到一家商店的门口,5角钱买了一支儿童彩笔,5角钱买了4个红塔山”的包装盒。
在火车站的出口,他举起了一个牌子,上书“出租接站牌(1元)”几个字……当晚他吃了一顿加州牛肉面口袋里还剩18元钱。5个月后,“接站牌”由4包装盒变成了40个用锰钢做成的“迎宾牌”,火车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间房子,手下有了一个帮手。
3月的深圳,春光明媚,他的栽着草莓的花盆进城了。不到半个月,3万盆草莓销售一空,深圳人第一次吃上了新鲜的草莓。他也第一次尝到了1万元变成30万元的滋味。
靠经营这种花盆式草莓,使他又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开始同外商做生意。他异想天开地把谈判地定在五星级大酒店的大厅里,那里环境优雅且不收费。他为没人知道这个秘密而兴奋,他为和美国耐克鞋业公司成功地签订了贸易合同而欢欣鼓舞。总之,他的事业开始复苏了,他有一种重新找回自己的感觉。
1995年,深圳海关拍卖一批无主货物,有1万双全是左脚的耐克皮鞋,无人竞标,他作为唯一的竞标人,以奇低的拍卖价买下了。1996年,在蛇口海关已荐放了1年的无主货物——1万双全是右脚的耐克皮鞋急着处理,他得知消息,立即前去以残次旧货的价格拉出了海关。这次无关税贸易,使他作为商业奇才跃上了香港《商业周刊》的封面。现在他作为欧美13家服饰公司的亚洲总经理,正力主把深圳的一条街变成步行街,因为这条街上有他的12个店铺。
……
请以“成功的秘诀”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头驴了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确实想不出的办法搭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总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镜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下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他努力地抖搂背的的泥土,踩有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搂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溜溜达达地走出枯井。
请以“走出绝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说话。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说:“我想演。”他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你会唱歌吗“中年男子问。”“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子开口就唱,一边唱还一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村民大笑。因为她的歌唱得实在不怎么好听,不但跑了调,而且到一半时还忘了词。没想到,那中年男子却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这个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女孩子叫魏敏芝。他幸运地被大导演张艺谋选中,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出演女主角,他的名字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请以“跨出勇敢的一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曾请教当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特克,问他能否将威古今的历史缩写成一本简明的小册子,教授含笑答道:“不必。”他说,“只需用四句谚语,足可以概括古今的历史。”这四句谚语是:
1、当“上帝”要某人某年灭亡的时候,往往先令其有炙人的权势。
2、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陈渣。
3、蜜蜂盗花,结果会使花更繁荣。
4、暗透了便可望得见星光。
请以“历史的概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给财富按先后顺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财富便是健康。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同时也是个高福利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所在他们把健康的体魄看成是第一位。第二大财富是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只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大财富是有幸福的家庭。健康的子女、和谐的家庭是身心健康的保障。第四才是金钱。
请以“财富是什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嫁给幸福
汪国真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甜什么是苦
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请以“追求与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尊重生命
有一个因小儿麻痹而残疾的学生,孤僻而冷傲,虽然平常大家对他都很好,但还是没人获得他的友谊。可新来不久的一位女生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大家问为什么。那位女生说,有一次我上楼,他走在前头,一不小心摔倒了,我上去问:我可以扶你起来吗?于是从那以后他就对我特别好了。“我可以扶你起来吗?”其实是生命间真正的尊重。
请以“尊重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奇特的大象葬礼
关于大象的葬礼有多种传说,显得有些神秘。原因是群象为将死同伴送别时,一般在密林深处进行,一般人难以见到。一位动物学家在非洲的密林中意外地看到了大象的葬礼,揭开了这一谜底。
在离密林不到70米处的一个草原上,几十头大象围着一头雌象,好像在集会似的。原来那被围在大象群中的雌象是一头患了重病的老象,已经连站立都十分困难。不一会儿,它蹲了下来,低着头,喘着粗气偶尔扇动一下耳朵,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围在四周的象用鼻子把附近的草叶收拢来,捆成束,朝雌象的嘴边投去。但是,那雌象已经不能吃食,只是困难地支撑着身躯。最后终于支持不住倒在地上死了。这时,围在四周的象群突然发出一阵哀号,一头为首的雄象,用长长的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并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象身上投去。接着,大家都纷纷用鼻子把泥土、石块、树枝、枯草卷成团,投在死象的身上。片刻,死象就被掩埋了,地面堆起一个土礅。此后,为首的雄象一边用鼻子卷起土加在土堆上,一边开始用脚踩踏那土墩。接着,其他的象都跟着去踩,把它踩得结结实实,成了一座坚固的“象墓”。
最后雄象发出一声宏亮的号叫,象群立即停止踩踏,把土墩围在中间,一个个绕着土墩慢慢地走着,就象人们在追悼会上进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一样。这样,一直走到太阳西下,才由雄象带领象群,耷拉着头,扇动着耳朵,甩着鼻子,依依不舍地离开土墩。
请以“敬畏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康基本标准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50%;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100%。
(据《人民日报》)
请以“走进小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未来二十年的科技主流

“乔治华盛顿大学预测”对专家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哪些技术将成为主流,在何时成为主流。以下是他们的预测结果:
2005年电子银行业务在发达国家取代现金交易
2008年整体保健得到广泛认可“专家系统软件”与律师、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竞争,大部分人都使用个人数字助理(PDA)
2009年翻译软件取代外语教师绿色制造业和可更新能源业蓬勃发展
2012年燃料电池汽车开始销售许多人开始实施有机耕种,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一半
2013年用基因疗法治疗遗传病已非常普及家庭垃圾有一半得以再循环使用
多数太空发射都由私营公司实施
2014年通过计算机获得医疗资料引发自我保健的流行
2015年制造业工作在各种工作中占的比例下降到10%
2018年一半的商品在网上销售
2020年自动耕种开始实施
2025年一些家长创造出遗传定制儿童
请以“走向未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哲学家来到集市上。
屠夫问:“你会杀猪吗?”
哲学家答:“不会。”
铁匠问:“你会打铁吗?”
哲学家答:“不会。”
商人问:“你会经商吗?”
哲学家答:“不会。”
他们又问:“那你会什么?”
“我会思想。”
众人大笑:“思想值多少钱一斤?”
哲学家说:“我不能作你们所能做的事,但能思考你们所不能思考的问题。”说完他便开始思考,众则无语。
请以“思想的威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磁带干什么样呢?
快毕业时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
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大爱无言!而那部分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请以“爱的真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十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对之,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