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08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3、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

1、谈话。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公园去游玩,好吗?

那我们去售票处买票吧。

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谁来读一读公告栏里的信息?(请学生读一读)

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

2、复习题。

(1)8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盘。

(2)9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结合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主体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请学生说说: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再点击出示: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各种方法,并请学生上台分一分。)

(3)教学除法算式。

a、谈话: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除法。(板书:认识除法)

b、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3辆,算式可以这样写:6÷2=3

c、“÷”这个符号是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请学生书空)

d、6÷2读作:6除以2,连起来读一读6除以2等于3。(请学生跟读)

e、6÷2=3这个除法算式中的“6”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2”和“3”呢?6÷2=3这个除法算式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一说。)

小结:把一些物体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号是平均分的意思。

2、完成“试一试”。

(1)谈话:下了缆车,我们一路行来就到了小熊之家。(点击小熊之家)看,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苹果呢!

(2)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解决问题?(先用学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图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

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点击儿童游乐场)看,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经过三人的团体合作,他们套中了规定的个数,可以获得6枝铅笔作为奖励,你觉得怎么分才最公平?

1、教学例题。

(1)出示:分铅笔情景图(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枝。)

(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3)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2枝,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3=2。

读一读这个算式并说说6÷3=2这个算式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4)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3=2这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称。请学生阅读书上第37页上的相关内容,看看6叫什么,3和2呢?(阅读完后指名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完成“试一试”。

谈话: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植物园,看看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挑战?

(1)出示小朋友参加劳动的情景图并出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相互交流。

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3、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把复习题的两道题目分别列出2个除法算式。

小结: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四、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游览,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都是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你还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数学补充习题与同步探究上的相关练习。

编辑推荐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0的除法。

二、教材分析:

1、选取充满童趣的素材。

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以发生在森林里小动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丰盛的宴会”——“愉快的联欢”——“猴子捞月”——“水中救援”——“重建家园”等一系列故事,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2、合理编排知识结构。

本单元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构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安排知识结构的重要根据。

3、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本单元的学习正是要有效的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本单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森林里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素材。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指示。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知除法。

除法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六、教学课时数: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几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几个几”和惩罚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经历算式分类、由“几个几”的实物抽象成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个几的观念,体验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感受乘法算式的简便,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乘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对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个几”和乘法含义

教学难点:

乘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周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到动物学校去瞧一瞧,想去吗?诶,我们来到动物学校的大门口,大门关着,是不是?原来呀,要想进入动物学校,还得先过大门这一关,这些加法算式,你会算吗?请你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来算一算,谁先来?

谈话:都算对了,怎么门还没开呀?

出示小猴说:在这些算式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指出:这些算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连加算式,另一类是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今天咱们就来研究这些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算式分类这个细节,让学生通过把算式分类,使学生对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形成几个几的观念作一个铺垫,还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新知

1.认识“几个几”

谈话:终于,门,开了。这个动物学校可真美丽!在这个动物学校里你看到了几种小动物?(生:小兔子和小鸡)

谈话:我们先来观察小兔子,把小鸡先藏起来!

提问:小兔子是怎么排列的?(生:每堆2只,有3堆)(2只2只的排列)

引导:小兔子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有几个这样的2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个2只,2个2只,3个2只。

提问:一共有这样的几个2只?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生:一共有这样的3个2只)

提问:你能帮周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吗?怎么列算式?(生:2+2+2=6只)

追问:同学们,这是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说明:3个2相加得6,兔子有6只。

提问:我们再来看小鸡,小鸡是怎样排列的?(每堆3只,有4堆)

提问:那小鸡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的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3只?你来数给我们看看?全班再来一起数一数(1个3,2个3,3个3,4个3)

提问:小鸡一共有这样的几个3只?

提问:那你会列算式吗?(生:3+3+3+3=12只)

追问:这里又是几个3相加得多少呢?(板书:4个3相加得12)

说明:4个3相加得12,小鸡有12只。

总结:观察我们刚写的两道算式,每道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第一道算式可以简单地说成“3个2相加”,第二道算式可以说成“4个3相加”,以后碰到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设计说明: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兔子和小鸡的排列,理解3个2的实际意义

——兔子每堆2只,有3堆。接着让学生观察3个2相加的算式。这样的设计,从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

2.教学“试一试”

谈话:下面,就请小朋友用小棒来摆一摆几个几。请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手摆一摆。

活动一:

谈话:请你拿出两根小棒,举起来让我看一看,这就是1个2。将它摆在桌子上,算作一堆,现在请你照样子,摆5堆。请同学上来摆一摆。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几?(5个2)

提问: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呀?

活动二:

谈话:下面请你自己动手摆3个4。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几?

提问:你会列算式吗?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呀?

活动三:

要求: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来摆几个几。摆之前,先想清楚每堆摆几根,摆这样的几堆。摆好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你摆的是几个几。想好了吗?想好了就开始吧!

谈话: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你来介绍一下你摆的是几个几?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吗?简单地说,就是几个几相加得数是多少呀?

谈话:我们在摆的时候呀,小猴它也在摆,看!它摆的是什么?(花片)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它摆了几个几呀?你是怎么看的?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生:横着看,它摆了3个5。竖着看它摆了5个3。)你会用算式表示吗?(5+5+5=15、3+3+3+3+3=15)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3个5相加的15。5个3相加得15)

提问:咦,为什么他们的得数都是15呀?(花片的总数不变)

(设计说明:摆小棒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说明摆几堆,每堆摆几根。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几个几的实际意义。接下来,要求学生摆3个4,将具体的要求加以抽象,让学生思考后摆。最后,让学生自己想“几个几”并摆一摆。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摆,对“几个几”“几个几相加”的意义有循序渐进的实质性理解。)

3.教学“例2”

谈话:小猴看咱们班小朋友都这么聪明,想继续邀请咱们去动物学校的电脑室去看看,想去吗?

出示:电脑教室1

谈话:这就是电脑教室1了,仔细观察,这里的电脑室怎么排列的呀?一张桌子上有几台电脑?有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有2台电脑,有4张桌子)

提问: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几?你会列算式吗?(2+2+2+2=8)

出示:电脑教室2

提问:这里又是几个几相加呀?(8个2相加)

追问:你会列算式吗?

出示:电脑教室3

谈话:哇!这里的电脑更多了!有100个2呢!你们来报算式,周老师来写好吗?呀!黑板都写不下了,让老师来想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同学们也一起帮老师想一想好吗?哦,有同学想到了乘法,你真的和周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乘法。

指出: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个2,就可以直接写成4乘2等于8,或者2乘4等于8.

咱们一起来把这两道乘法算式来读一读,齐读,预备齐。

指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等号前面的两个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改写成乘法算式:你能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它的乘数是谁?它的积是谁?

对比:看这是我们用加法写的,这是用乘法写的。你觉得乘法怎么样?(写得很快,简便)

指出: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咱们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像这样几个几相加得多少的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设计说明:逐步出示3张图,随着电脑数量的不断变多,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学习乘法的愿望,激发想学生学习乘法的热情。)

4.设计游戏,巩固应用

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太精彩了。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击鼓,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每次敲几下,敲了几个几。同时思考,要知道一共敲了多少下,用加法怎么列算式,用乘法怎么写算式。准备好了吗?

三、回顾整理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呀?(几个几、用乘法来表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用到乘法,从今天起小朋友们啊就多了一双乘法的眼睛。你能找到你身边的乘法吗?周老师先来举个例子怎么样?一只手有5根手指,两只手那就是几个5呀?(2个5)你会用乘法来表示吗?如果是两个小朋友呢?现在有几个5啦?(4个5)你会用乘法来表示吗?希望小朋友能用乘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小木块,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猜测:相当于几个的长?同时渗透测量的方法是一次接一次量,测量单位也可以选择橡皮、吸管、木块等等。

师:老师这儿有一根红色小棒,有一根黄色小棒,请你猜一猜红色小棒相当于几个黄色小棒的长?

学生的回答,有的可能就是瞎猜的,有的可能有一定的根据,如:用手比划着量一量。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准确答案,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量一量。找一名同学到前面试一试。

学生在量的时候可能不太规范。

师:我们在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量的更准确?

生:一次接一次的量。

再找一名学生来示范量,得出结论:红色小棒相当于4个黄色小棒的长。

师:如果我们不用黄色小棒量了,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去量红棒的长度?

生:可以用吸管、铅笔、尺子、小木块、圆形纸片等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书有多宽,可以让学生借助橡皮、曲别针、铅笔等来测量。

师: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吗?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多种多样。

如:生1:可以用尺子量。

生2:可以用曲别针量,看看书的宽度有几个曲别针。

生3:可以用橡皮量,看看书的宽度有几个橡皮的宽度。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1.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请先听要求:(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深入指导。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回答:

生1: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度。

生2:数学书的宽有3块橡皮的长。

师: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桌之间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生: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2.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师:如果选用的是相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量的结果一样吗?

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结果一致。师:这次我们不量数学书了,同学们可以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及时指导。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师:通过刚才汇报测量结果,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生2: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师:如果我们都用手里的正方形去量结果怎样呢?学生动手试一试,量得的结果一致。

师:如果我们都选用同一种物品做计量单位去量其它东西,那结果就不会产生误会了。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师:同学们先看图来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在独立完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引导。

师:有的同学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谁有好办法?

生: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先指名读题。

师:桌子上、凳子上又没给我们画出铅笔,我们怎么量呢?

生1:我们可以用铅笔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

生2:我们可以用铅笔量一次做一次记号,从记号的地方再量一次再做一次记号,直到量完。

师: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同学可以选你觉得更简便的方法来测量。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结果。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师:同学们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四、扩展练习

如果想测量手臂,你准备用什么去测量比较方便一些?

1.讨论用具选用合理性。

2.估计

3.操作验证。

师:如果我想测量一下我手臂的长度,你准备选择什么去测量比较方便一些?是小木块、橡皮,还是其它的?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组1:选择铅笔,因为铅笔比较长,量起来比较方便,而小木块、曲别针都太短了,量起来太麻烦。

组2:不能使用太短的物品,因为它们太短,而胳膊比较长,用太短的物品量比较长的物品就需要量好多次,太麻烦,也不太准确。也可能有选择曲别针或橡皮来测量的小组,教师可以不加以否定,待测量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评价。

师:同桌两个人互相量一量一条胳膊的长度。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后延伸

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什么单位?怎样测量呢?师: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什么单位?怎样测量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流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师:村长交给了喜羊羊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一曲一直两条线段)你能来帮喜羊羊解答一下这两条线哪一条更长吗?

根据学生反应,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呢?

预设学生回答:把弯的那条拉直

师:(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线)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学生展示)

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线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见线段是直的。(黑板贴展示线段,直的)随后指两名学生指一指毛线哪一段是线段。(注:从左往右指和从右往左两种指法)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你能从他手中的毛线上找到线段两端的点吗?指学生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

师: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师:现在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个人拉住毛线,另一个人指出哪一段是线段,并说说端点在哪里。

3.深入感受线段特点

师:通过刚刚我们对线段的学习,你认识线段了吗?预设学生踊跃说认识。

师: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在是线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线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将这些线段分类呢?

师:将不是线段的去掉,说一说线段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仔细观察线段,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特征?(有长有短)

讲解完后,师:现在你闭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二、巩固线段特征

1.从生活中和图形中找出线段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蕴藏着许多许多的线段,不知道细心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比如我们的小尺上就有线段,你能找一找嘛?

师:你再观察一下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并指出端点。

师:聪明的小朋友不仅帮喜羊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能从身边的物体中找出线段,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从我们学习的图形王国里找到线段的,想不想来挑战一下?

展示

师:这是一个几边形?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吗?(分别请同学指出线段和端点)

然后独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题,展示成果后,让学生猜测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由此可得: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从长方形纸上折出线段

师: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村长又出难题了。看老师这里,(将纸对折)告诉我我折出的这条折痕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条比她短的线段?比它长的呢?最长的呢?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有长有短)

3.学会画线段

(1)让学生试画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线段,你能不能选择一条画在你的作业纸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

(2)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作线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预设学生线画的不直,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的线段画的完美吗?哪里有欠缺?

预设学生少一个端点,师:他的线段画的完整吗?少了点什么?

(3)老师演示线段

师:左手用力按紧米尺,另一只手沿着米尺的边从左往右画出来一条线,然后再线的两端画出两个小竖线代表端点。这样一条完整的线段就完成了。

(4)学生巩固画线段

师:现在,你能画出一条比刚才更漂亮的线段吗?同桌互相欣赏。

三、作业巩固

师:既然大家已经会自己动手画线段了,那想想做做第三题我相信你一定也能顺利解决。(让学生自己读题)

师:那如果有三个点,每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猜猜看,画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呢?自己动手试试看。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纸上操作,并交流互相欣赏。

师:三个点都难不倒你们,现在给你四个点,你能再试试看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操作,小组互相交流。学生班级交流。

师:有人只画了四条,你们画了几条?是哪两条遗漏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预设回答说:先画四个外边,再将对角线连起来。

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从一个端点画起,与其他的点都先连起来。指名一个学生到投影上进行动画操作,要求该生先确定一点,再全部画完。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喜羊羊的步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节课认识了什么那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呢?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本领呢?回去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下节课再交流。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时几分》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时几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出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等活动,学会看分针指在各个数字上的时刻,会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突破方法:借助钟面进行操作、讨论。

2.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突破方法:拨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
1.观察钟面,复习旧知
教师出示钟面模型(钟面模型的时刻是7时)问:
(1)小朋友,钟面上是什么时间?
(2)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
(3)每天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谁能用两种方法写出这个时刻?
(学生板演:7时、7:00)
2、出示课件,引出课题
演示内容:小华上午放学回到家,妈妈正在做午饭,不一会儿,妈妈午饭

做好了,小华一家开始吃午饭(饭厅挂着一个钟表)。
(1)学生看后,师问: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华家吃午饭是什么时间?(有

的可能说是12时10分;有的可能说是2时)
(2)师: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读出这样的

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这样的时间:几时几分。(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10时15分。
(1)认读
课件演示10时,(播放画外音)“小朋友,时间是不会永远停留在10时,

它在继续前进。”课件继续演示:钟表从10时转到10时15分,(画外音)“小

朋友,你认识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吗?”
a、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钟面上的时刻。
b、小组汇报,并说认读方法。
学生可能汇报如下:
生1:10时过15分(因为时针过了10一点点,分针指着3,走了15小格)
生2:10时15分,(因为时针刚过了10,分针还走了15分)
生3:10点15分(因为……)
生4:我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刚过数10,不
到数11,分针指着3,走了15分,是10时多15分。
……
(2)学写
a、师:刚才同学们认读得很好,方法也总结得好。同学们说的“10时过15

分”、“10时15分”,10点15分,10时多15分……,指的都是同一时间,

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像写整时的方法用两钟方法写出来吗?(先让学生上台尝

试板演,根据情况教师再指导)
b、板书如下:
10时15分
10:15
c、理解“:”左边表示时,右边表示分。
(3)尝试练习
a、全班学生写出10时15分的两种写法。
b、刚才课件演示的小华家吃午饭的时刻到底是什么时间?为什么?用两种

写法写出来?
2、认识8时零5分、3时55分。
(1)认识8时零5分
出示8时的钟面,学生观察是几时?然后课件继续
演示钟表走动,走到8时零5分停止。
a、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此时钟
面上的时刻,教师巡视指导。
b、学生汇报,说明方法。(学生可能汇报如下:)
生1:8时过5分(时针刚刚过8,分针从12开始又走了5分)
生2:8时多5分(时针过了数8一点点,分针指1,1个大格表示5分)
生3:8时零5分(时针刚过数8,还没有到9,分针从12到1走了5个小

格)
……
c、让学生板演8时零5分的两种写法。
(如果学生直接写作8时零5分或8:05,就问学生为什么要写“零”和

“0”;如果学生写作8时5分或8:5,就引导学生对这种写法要作补充,最后

得出正确的写法:(板书如下)

8时零5分

8:05

d、小结:像这样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了不够10分钟,这时一

般读作几时零几分,这里的零要读出来,写时也要把零写出来,以后碰到这样的

情况都要按这种方法读、写。

e、引导学生比较10时15分和8时零5分的读、写异同。

f、教师拨钟面模型,学生练习读、写5时零5分、……

(2)认识3时55分。

课件出示3时的钟面,学生观察是几时?然后课件演示钟表继续走动,走到

3时55分停止。
a、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读、写方法。

b、学生汇报,说明方法。学生可能汇报如下:
生1:快到4时了。(时针快指着4,但分针还没有指向12。)

生2:4时少5分。(时针快指着4,分针离12少5分。)生3:3时55分。

(时针走过了3没有对准4,分针走了55小格。)
……
c、如果有的学生说4时55分,教师就让学生评价和讨论对不对,为什么?

(时针还没有经过4)如果没有学生说4时55分,教师就说这个时刻是4时55

分对吗?为什么?然后教师出示4时55分的钟面图,引导学生辨别时间。

d、学生板演3时55分的两种写作方法。

3时55分

3:55

e、教师拨钟表模型,让学生练习读写6时55分、12时50分……。

3、师生小结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a、同桌讨论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b、学生汇报。(略)

c、师归纳: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

再看分针,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

时刻就是几时几分。(如果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的小格不满十,

一般读几时零几分,“零”要读出来,也要写出来)

三、知识运用,巩固新知

1、读一读,写一写。

时分时分时分时分
::::
方法:(1)先同桌对读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学生范读、齐读。
(2)学生独立写出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7时30分通常也说成7点半(7时半),因为分针

从12转到6,刚好转过整个钟面的一半。
(4)让学生说出第一个图再过几分是2时……第四个图再过几分就是7时。
2、看一看,想一想。(对的打“”错的打“×”)
(1)钟面上的时刻是5时55分。()
(2)钟面上的时刻是6小时45分。()
(3)11时35分可以写作35:11。()
(方法: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
3、拨一拨,读一读。
(1)教师拨出几时几分学生认读。
(2)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钟表模型,让个别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几时几分,

这个时刻你在做什么?然后全班同学拨出这个时刻。
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4、想一想,画一画。
(观察钟面,根据给出的条件画出分针)
1:157:503:059:30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画法投影出来,让学生评价)
5、填一填,评一评。
(说一说你每天的作息时间,填入下表)

上午下午
::::::

起床上学放学上学放学睡觉

方法:(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再
填表格。

(2)同桌互相检查填写是否正确,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拿出几份有代表性的作息时间表在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全课总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略)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几时几分
10时15分8时零5分3时55分

10:158:053:55

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第四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用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棒,谁来说一说?
学:3根,因为三角形是由3条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比一比在1分钟内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的多?
(规则:1.时间为1分钟;2.和老师一起进行;3.时间到了,无论画出的是否完整都需要停笔(画图工具:直尺、铅笔))
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三角形(5个三角形)
师:如果用火柴棒摆出图中的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设计意图:以数学题材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针对二年级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的认识进行巩固,潜移默化的进入学习,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认识。严格说明游戏规则,再以比一比的游戏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列算式:3+3+3+3+3=15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5个3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2.在以上回答问题中奖励孩子七巧板,(奖励4个)提问一个七巧板是几块拼成?
(1)列算式:7+7+7+7=28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4个7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3.让一组中7个孩子举起双手,大家算算一共有几只手掌?
(1)列算式:2+2+2+2+2+2+2=14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7个2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5)如果全班的同学都举手,那么又该如何列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
观察以上3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数相同)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小结: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4.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3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有几个2相加?(板书:7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7相加)第1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5个3相加)问:相同加数是几?(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
5.由困惑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这里说的算式是:2+2+2+2+2+2+2=14)
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7×2或2×7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
如学生说不出,教师直接告诉学生:7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7×2=12(板书)
6.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7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7×2=14来表示,那这里的7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它们和原来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呢?(看着加法算式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对,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7表示有7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算式就表示7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7个2相加”来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多指几名同学说一说)
7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2×7=14
这里的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小结:这两个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这两个算式中的7都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有7个2,这两个算式都表示7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7个2相加”来说)
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谁知道?(板书:乘号)
乘号像什么呢?
小结: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怎么读呢?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7×2=14)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7乘2等于14)
第二个算式(2×7=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2乘7等于14)
同学们注意:乘号只读一个字“乘”,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遍。
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小结:对,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非常简便。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7.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因数表示什么意思?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板书:简便)
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课后反思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课后反思》,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认识时间,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上,进一步认识时间,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知道钟表就是计时器的一种,知道钟表的演变历程,以及世界大多数钟表品牌都在瑞士。
在教学时运用钟面模型、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先从钟面上都有什么?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都要有5个小格,然后学习分针,知道分针时记录分的,知道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5小格就是5分钟,也就是从刻度12走到刻度1是5分钟,学会5分5分的认识时间,通过看多媒体钟面上的阴影部分,学生会5个5个的数,以及会用5的乘法口诀认识分钟,通过小游戏让同桌练习“你拨我说”说一说分针所指的不同刻度数,所指的几分。知道1时=60分,学习时针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小时,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在书写时,如果分针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就是4:05,4时5分,学生通过观察时针的位置和分针的位置来确定几时几分,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

教学准备

情境图、三角尺、作业纸、圆片折好的角、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单元主题图: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个校园都有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图中有正在锻炼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问: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

很好!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三角尺上呈现色线,表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结合情境,认识角。

你们瞧!刚才那位老师的三角尺老师也有。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地指角的方法。

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请你指出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2、出示例1,让学生指角。

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拿出实物。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得出结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课件出示)

3、实际操作,丰富认识。

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请拿出来。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法用这些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都做完了吗?

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要使你做得角和你同桌做得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得出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老师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请你想一想,要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我的角大,你该怎么办?

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向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然后逐渐合拢活动角,并且认真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刚才我们用纸条做了活动角,你能用纸折出自己喜爱的物品吗?(老师对你折的物品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折的物品中要有角。)

4、在生活中找角。

同学们都很有创造力,而且也都正确地指出了角,值得表扬。其实啊!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就请你和同桌一起,在我们教师中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5、画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练习画角。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2题。

引导学生完成。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学具、教学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教师分别选取不同大小的三个角画在黑板上,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教师一一板书。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与其它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吗?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问:刚才老师用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画的直角。

现在请你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一找你们尺上的直角。

(3)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

(4)你能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折一折。

指出折出直角的学生说一说折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怎样才能检验我们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的方法:先将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就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检验自己折的角是不是直角。

再让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你现在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吗?

全班评价小结:画直角难度比画一般的角要难一点,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画,只能根据三角尺上直角来决定怎么画,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40页的做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6、7、8题。

(课件逐一出示,教师引导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学具、教学准备

三角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角都是直角,你是怎样判断的?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锐角和钝角)你瞧!这两个角是直角吗?和直角有什么不同?

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锐角和钝角。

(1)比一比。

课件出示例5中的队旗和红领巾图。

问:同学们这是少年先锋队队旗和红领巾,上面有这样两个角,老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它们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介绍并板书: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2)动手做角。

强调学生做角时:一只手动,另一只手不动。

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一样吗?(锐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小)

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直角的大小一样吗?(一样)

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一样吗?(钝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大)

(3)完成教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课件出示,说说是什么角,再连一连。

提出问题:怎样验证?

引出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

(4)教师小结。

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为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深入感知。

1、认一认。

认真观察你手中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

2、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9、10、11题。

四、教学例6。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2、说说三角尺上的角。

这两个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锐角。

3、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

相互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拼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古代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指生说,然后出示资料: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下面,请同学们用拃
认识厘米和米wbr教学设计wbr教案
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量。指生说是多少?
生:5拃
生:3拃
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有大有小,测量的不准确)
教师说明:在测量课桌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同样单位拃,虽然得出了结果,但测量的不准确,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还有什么好的方便的工具?
生:......
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实物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想用比较方便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二、探究新知
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结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认识还真不少,今天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认识一个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
(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
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
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了解学生对刻度尺的认识程度,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
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交流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
(3)认识几厘米。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4cm、5cm、9cm的长度。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尺,知道1厘米不仅仅是从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通过多种形式,巩固1厘米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使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厘米表象,深刻理解了直尺上的1厘米就是1大格,2厘米就是2大格……为后面自主探索测量物体的长度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3、用厘米量
(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画棒有多长?
(2)量一量:纸条有多长?
(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
请学生再测量一次。
(3)估一估,小正方体,5角硬币的长分别是多少?
(4)量一量。用正确的方法量出小正方体,5角硬币的长分别是多少。(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分析、反思,体会到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势,并且能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三、方法应用
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长。
3、判断题。(课件演示)
4、量一量。
量出数学书的宽度量出你的橡皮的长度
5、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
怎么办
6、想一想,你的一拃有多长?()厘米
人体上的“尺”
人的身体很有趣。如果把一个成年人头的长度当作一把尺,那么身高相当于7个头长,肩宽等于2个头长,上肢等于3个头长,下肢等于4个头长。用脚长也可以测量,因为人的身体约是脚长的7倍。但人体的几把尺不是一成不变的,小孩的头要大些,身子短一些。在不同地区,人体的几把尺也不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加深用厘米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厘米”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请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作单位。认识了1厘米的实际长度。进一步认识了刻度尺,学会了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一个物体大约的长度。同学们采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成功的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还有几个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向这些同学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在一次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最后的小结,不仅重申了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同时激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积极参与,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三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7.11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完成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15÷3=5(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9÷3=3(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提升练习

1.完成练习第2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2.找朋友:完成练习第3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第4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材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学情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
游戏参与法,动手操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探究新知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1、2题。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15页的第3题,先摆一摆。
板书设计:
除法
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