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二节血管和心脏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08

第二节血管和心脏。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二节血管和心脏》,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二节血管和心脏

教学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心率、脉搏的概念,实习测量心率。
教学重点: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心脏的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讨论、归纳相结合
教具准备:猪心脏、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秒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所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中不停地按一定方向流动的。这种流动是与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系的。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板书:一、血管和心脏
体验:把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放在自己左手手腕处桡骨端的内侧,并稍稍用力触压,有何感觉。
归纳:这种有规律的搏动是桡动脉在搏动
观察:手臂上的“青筋”并用力去触压
归纳:“青筋”就是静脉
讨论:动脉和静脉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挂图:三种血管模式图
-1-
学生归纳:动脉管壁厚、管腔小,分布在身体较深部位。
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分布在身体较浅部位。
讨论:血液在两种血管中流速如何?
类比:长江在三峡段流速快,而到中下游段流速慢
过渡:动脉和静脉遍布全身各处,它们是靠什么连通起来的?
板书:毛细血管
讨论:结合挂图中的“毛细血管”,为什么把此种血管命名为“毛细血管”?
学生归纳:毛细血管很细、数量多,管壁非常薄
思考: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流速如何?为什么?小组讨论归纳: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投影:填表

提问:血液能在血管中流动,它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板书:心脏
体验:用右手放在自己胸部中间偏左侧,感受心脏跳动。
展示:心脏模型
-2-
介绍:心脏的形状,与心脏相连血管的名称,心房和心室的位置。
实验:解剖猪心脏(8人一小组,解剖并观察)
识别:与心脏相连的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它们之间是否相通,以及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脉。
讨论:1、瓣脉有何作用?
2、为什么心室与心房壁厚薄不同?
挂图:心脏结构示意图
归纳:血液循环的途径:(并看血液循环动态投影片)
左心室→主动脉→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体验:结合猪心脏,感受血液如何进出心脏
小结:本课内容:血管和心脏
探究:某人手臂不慎划破,血液不断流出,根据血液的颜色和流速,判断伤及何种血管?如何采取急救措施?

-3-

第二课时

体验:请同学坐好,用自己的右手按在自己胸部偏左侧,感觉心脏有节律的跳动
引入: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板书:二、心率和脉搏
实践:学生4人一组,把手放在胸部偏左侧记录每分钟心跳动次数
介绍:成年人静息时的心率一般为75次/分,婴幼儿心率一般较快,只有心率在60-100次/分范围内都正常。
体验:“切脉”感受动脉的搏动
实践:学生4人一组,手放在桡动脉处,记录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说明: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脉搏
讨论:每人比较两次测出的数据是否一致?
讲述: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当人的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这就是“切脉”为何能诊断病的原因.
素养教育:二千多年前,我国著名医学家扁鹊就已用“切脉”诊断疾病。
探究:组织学生原地运动十分钟,立刻测自己的心率,并每隔一分钟测一次,记录数据,直至与没运动前数据一致为止。
指导:将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来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归纳:恢复期是指心率由运动状态恢复到平静状态,所用的时间。其长短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体质的强弱。
讨论:人的心率为什么在运动状态下比平静状态下高?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心率和脉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作业:完成《生物实验报告册》上本节的内容。

相关知识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从调查熟悉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并通过课上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及分测普通人和运动者的心率两个实验,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酗酒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血管的弊与利,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对心血管疾病比较陌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为了便于课堂学习,应让学生提前调查、收集这方面疾病及防治的资料。
设计理念
这不是一节典型探究课,本节设计突出学生为主线的思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概述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础知识。
2.分析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3.说出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
技能性目标
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突发性血管疾病的应急办法。
情感性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需要1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投影片,实验记录表格;材料用具:显微镜,活水蚤,蒸馏水,香烟,95%的酒精,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漏斗,计时器(或手表)等。
2.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倾听学生的调查结果

分析在哪个年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组织学生分析心血管致病原因可能是什么?
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自己的家人、亲属、邻居中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了解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这一年龄段发病率最高。

分析致病原因可能是长期精神紧张,爱吃高脂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

从学生身边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出示资料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形成了全球性的威胁,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为此,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2002年世界心脏日向全球发出了“必须构筑心血管疾病的立体防线”的特别忠告。
资料出示2:
据调查,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很多人因心血管疾病致残。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粥状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症、心肌炎、脑溢血等。①分析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组间讨论、交流。

②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全班总结交流。
③通过资料了解人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④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世界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抽烟和酗酒会危害人体健康,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都有不良的影响;长期酗酒会伤害人体的肝、肾、胃等脏器,导致人体患多种疾病。教育学生从青少年开始,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下面通过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点拨确定出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方案一:
1.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跳,并记录速率(次/分)
2.将体积分数10%的酒精滴加在载玻片上,观察并记录心率。
3.两结果比较。
方案二:
1.观察记录正常状态下水蚤的心率。
2.将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5%、10%、15%、20%)滴加到载玻片上,观察、记录每一种情况水蚤的心率
3.观察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
正常状态滴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
5%10%15%20%
心率(次/分)

提示:注意对照实验

学生分组实施实验:提示:水蚤的心律很快,计数时应注意
讨论题:
1.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
2.哪种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有致死作用?
3.根据调查资料,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学生讨论回答:
在酒精刺激下,水蚤的心率加快。

20%体积分数的酒精可杀死水蚤

略:
缺少体育运动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那么体育锻炼对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呢?如何设计这个探究实验呢?

课件出示提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相应地使动脉口径增大,动脉血管的容量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也得到改善,每搏输出量增大。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并实施实验:
测量普通人和运动员(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力劳动的人)的心率,填表比较。
得出结论,运动员心率比普通人心率慢。
姓名普通人心率
(次/分)运动员心率
(次/分)
学生结合提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得出结论:
运动员靠每搏输出量的增多,达到每分输出量;而心脏较弱的人,以加快心率为主来提高心脏的每分输出量,因此心肌易疾劳。
提示:要多测量几组,分别取平均值。
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对心血管疾病有了更深的了解,思考:
1.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有什
么认识?在哪个年龄段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2.现在走,我们应怎样保
护心脏和血管?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1.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第一位,还有很多人因此致疾。中老年发病率最高。
2.平衡膳食,不偏食、厌食、不贪食、少吃含油脂过多的食物。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
态,要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

3.略

建议: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补充
这就要求人们做好预防并学会一些急救知识。
如家中有冠心病人,要注意什么?
再如某人突发脑溢血、脑血栓,在不清楚确切病因的情况下,应怎样急救?

生答:随身携带速效急救药物。

学生模拟练习心血管病突发的急救。

血管,心脏导学案


第一节血流的管道——血管(p56)

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二、快乐预习(课前预习,课堂课前读书全班朗读)

1、(p57)血管分为、、、三种。2、(p57)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的驱动下流动的。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3、(p58)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4、(p59)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三、合作探究(独学15min,对学5min,个人展示)
1、阅读课本p57—p59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特点,填表

血管

定义

结构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血液由流向

的血管

分布较,管壁,

弹性大

静脉

血液由流向的血管

分布较,管壁,

弹性小;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保证血液由全身各处心脏

毛细

血管

连接最小和

最小的血管

分布,管壁极;管腔极,只允许红细胞通过;

利于进行。

2、从整体上看,三种血管存在什么样的联系?3、在输血或输液时,你知道这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吗?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四、效果评价

1、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

2.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由下列哪一结构产生的:

A肺泡B血液C组织细胞D气管

3.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心脏发出的血管B.能搏动的血管

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的血管 D.分布在深处的血管

4.下面对人体“动脉”的叙述不止确的是()

A.流动脉血的血管B.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C.将静脉血送入肺的血管D.与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

5.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A.动脉B.毛细血管C.小动脉D.小静脉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

7.护士在给病人进行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A.静脉内血流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D.静脉内有瓣膜

8.近来,小明患了感冒,医生建议他输液,于是,小明躺在床上,护士小姐在其手掌背侧轻涂擦了几下,便将一针头插入血管,请你帮腔分析一下,插入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主动脉
9.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静脉→毛细血管→静脉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10.人体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11、.静脉瓣的作用是()A保护静脉血管壁B.防止血液倒流C.加速血液的流动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课后反思

第四章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个课时)(p60)

主备人:罗馨审核人:梁淑珍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二、快乐预习(课前预习,课堂课前读书全班朗读)1、填空:三、合作探究任务一了解心脏的位置、大小、组成(p60,独学2min,个人展示)位置:大小:

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任务二认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p61页心脏结构,群学15min,并把小组答案展示在黑板)

1.观察心脏的结构,了解心脏的四腔八管两瓣膜

(1)四腔:左、右、左、右。

厚度比较:心室壁心房壁,左心室壁右心室壁。

关系:相通,相通,不通。

(2)八管:(最粗、最厚)、动脉、静脉(四根)、静脉、静脉。

血管与四腔连线:左心室主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小结:室连动、房连静。

(3)两瓣膜:、。

瓣膜只能朝方向开,能够。

(4)小结血液流向关系:

1、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

四、效果评价1、血液能不停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

A.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D.骨胳肌的收缩和舒张

2、输送血液的泵是()
A肺B.心脏C.肝脏D.大脑
3、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A.场所B.动力C.血液D.原料
4、人的心脏一共有多少个腔()A.两个B.三个C.四个D.六个5、心脏最为发达的部位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6、在人的心脏结构中,和主动脉相连的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7、在人的心脏结构中,和肺动脉相连的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8、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是()A.主动脉瓣B.肺动脉瓣C.房室瓣D.静脉瓣
9、人体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A动脉与心室之间B心房与心室之间C静脉内D动脉

10、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B.由心室→心房→静脉

C.由心房→心室→静脉D.由心房→心室→动脉

课后反思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一课时消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酶的作用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引言:当我们慢慢地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稍有些甜味儿,这是什麽原因呢?是不是馒头里含有那种甜甜的糖?观看、思考演示实验:将馒头泡在水中,
检测馒头水中是否含有麦芽糖。
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分组实验
同组学生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对照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归纳实验结论,提出并强调消化酶的作用。
2、淀粉的消化观看动画课件,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通过演示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
3、消化的概念通过淀粉的消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消化的概念。启发、诱导
4、简介消化道和消化腺读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引导学生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5、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读图,找出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用课件简单讲述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6、总结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倾听讲授
课后反思:
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没有酶就没有食物的化学性消化;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学生来讲十分抽象。
本节课运用实验和演示制作的计算机课件两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酶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我对课本上原有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不仅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还增加了用尿糖试纸检测麦芽糖的有无及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淀粉只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才能变成麦芽糖,从而认识到酶的重要性。又通过用尿糖试纸分别检测“经过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的馒头”和“未经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的馒头”在人工口腔内产生的麦芽糖的多少,证明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使馒头中更多的淀粉变成麦芽糖,从而认识到物理性消化对化学性消化的促进作用,理解了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必要性。
在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淀粉经过淀粉酶的作用变成了麦芽糖之后,我又利用制作的动画课件示意了淀粉在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葡萄糖的整个过程,使这一看不见的、难以理解的化学性变化形象化、明朗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最后,还利用计算机课件示意了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
虽然这节课基本上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改进,如课后练习题的处理、“淀粉变成了甜甜的糖”的说法等。
本节课的背景资料
1.检测淀粉的存在:可使用碘液——淀粉遇碘变蓝。
2.检测麦芽糖的存在和含量的多少:可使用尿糖试纸。麦芽糖可使尿糖试纸变色,且麦芽糖的浓度不同,试纸改变的颜色也不同。
尿糖试纸使用方法
(1)将试纸浸入液体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
(2)在30至60秒后观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测得结果。详见下表说明:
尿糖试纸颜色液体中麦芽糖含量
(mg/dl)符号(“-”表示“阴性”;
“+”表示“阳性”)
蓝色“无”或“微量”-
绿色100±
浅黄绿250+
深黄绿500++
浅棕色1000+++
深棕色2000++++
3.尿糖试纸说明(见下图)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