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01八年级历史上册《血肉筑长城》学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血肉筑长城》学案冀教版
第20课血肉筑长城
一、课程标准: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编辑成手抄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侵略战争、热爱和平。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南京大屠杀;台儿庄大捷和百团大战。
2、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四、学法指导
一、南京大屠杀
1937年11月沦陷后,日军水陆并进,向中国的首都进攻。国民政府迁都。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之后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军对南京的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共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达人以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启示:
二、血战台儿庄
年春,日军大举进攻华东战略要地。国民政府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指挥下,组织。3月下旬,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中国军队歼敌多人,意义:
三、百团大战
抗战开始后,中共领导的和,深入,
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先后建立起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目的:
(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将进攻的主要目标放在。在华北,日军实行“”,并对根据地不断进行疯狂的“”。
(3)为了打破敌人的“”,年8月开始,八路军在
等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破袭敌人的,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因参战的八路军有一百多个团,因此又称“
”。
(4)作战目标:
(4)规模:
(5)意义:
五、课堂训练
(一)达标反馈
1、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据统计,日军在占领南京的6周内屠杀的中国民众达()
A、40万B、20万C、30万D、30万以上
2、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将领是()
A、佟麟阁B、李宗仁C、赵登禹D、彭德怀
3、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
A、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B、夺取大中城市
C、吸引日军注意力,减轻其他战场压力D、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4、1937年11月,日军水陆并进,直扑南京,国民政府仓促迁往()
A、重庆B、西安C、成都D、桂林
5、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军民的手段有()
①集体枪杀②坎头③活埋④焚烧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D、③④
6、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凇沪会战
(二)延伸拓展
1、台儿庄大战的主力军队是()
A、国民党军队B、新四军C、八路军D、东北军
2、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
A、瑞金B、南京C、延安D、重庆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一三事变②平型关大捷③七七事变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4、以下哪些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
①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②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③组织百团大战④取得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即平型关大捷
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三)巩固练习
1、试从目标、规模和战绩三个方面来评价百团大战。
精选阅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六课《血肉筑长城》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六课《血肉筑长城》学案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熟记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
2.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1、主力部队:
平型关大捷
2、影响:
1、时间;
血战台儿庄2、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3、意义:
1、时间:
2、主力部队: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百团大战3、地点:
4、领导人:
5、评价:
中共七大(时间),中国共产党在(地点)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
的领导下,打败,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的中国。
意义(地位):为争取的胜利和实现准备了条
件。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陷入困境。
2、中国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原因3、美国想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4、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标志:,宣布无条件投降。
1、
2、
意义3、
4、
二、合作探究
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欢庆。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一则谜语引起大家的关注。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位历史人物)。”谜底争议较大,有以下几种答案:①“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②“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③“蒋干”(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进行抗日);④“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⑤“共工”(一个神话人物,“共工”二字理解为“共同”“工作努力”,“工”作动词用)。
你认为哪一谜底最符合谜面?试联系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谈谈你选择此谜底的理由。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学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学案冀教版
第18课难忘九一八
一、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过程与方法:多渠道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地图、音像等,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爱憎分明;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四、学法指导:
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课文三个子目内容紧密联系,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展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中国人们开始了局部抗战;民族的怒吼反映了民族危机加剧背景下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了;西安事变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在民族危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发动的,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
1、原因(补充)
2、经过:
时间年9月18日,借口: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炸毁
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污蔑中国军队搞破坏,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称为。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采取了政策,导致
的沦陷。
3、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原因:
不抵抗的恶果
4、影响
二、民族的怒吼(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进一步扩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背景:1933年,日本侵犯,国民政府。1935年,迫使
与签订,中国驻军
随后在五省策划,妄图。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一二九运动:(时间)在爆发一二九运动,口号:
3、影响:
三、西安事变
1、背景:(补充中国面临的两种前途;原因;目的)
2、经过: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和发动“兵谏”,扣押了,并通电全国,要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又称。
3、问题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张,并派出了以
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调停。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
五、练习检测
(一)达标反馈
1、下面不属于一二九运动的口号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D、反对华北自治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D、周恩来
3、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在()
A、上海B、北平C、沈阳D、长春
4、西安事变又称()
A、七七事变B、双十事变C、双十一事变D、双十二事变
5、2006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
A、75周年B、72周年C、71周年D、70周年
(二)延伸拓展
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接受共产党的领导B、打击国内投降派C、取蒋而代之D、逼蒋抗日
2、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缓和国内社会矛盾B、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C、摆脱经济危机D、英美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
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九一八事变爆发
4、1931年,导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侵华事变是()
A、西安事变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D、九一八事变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此”指什么时候?
材料体现了一种什么政策?
(3)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七年级上册历史《血肉筑长城》学案鲁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血肉筑长城》学案鲁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七年级上册历史《血肉筑长城》学案鲁教版
第18课血肉筑长城
课型:新授执笔:审核:班级:时间
1.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及其意义。中共
2.通过讨论
3.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了解中国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
学习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七大的召开。
,牢固记忆)
1.平型关年月,一一五师在人.
大捷②地位:平型关大捷是.
①时间:2.台儿庄:。
战役③结果:歼灭日军
肉④地位:台儿庄战役是
①时间:,目的:。
②指挥:。
筑3.百团大战③目标:破坏,摧毁
④意义:百团大战①时间:。
长②地点:4.中共七大,并确定。
③内容制定
城。
④意义:为
节节胜利。
5.抗战的中国的和。
胜利的原因美国。
苏联。
②标志:年月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列举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因素。
2、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选择题
1.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台儿庄战役B.松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
2.1938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重大的胜利。这次战役()
A.林彪B.彭德怀C.李宗仁D.杨虎城
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松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太原会战
4.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
5.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D.将日军赶出华北
6.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在武汉中山公园内,有一处供游人参观的“受降堂”。在这里曾经举行了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
A.1895年B.1945年C.1946年D.1949年
8.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抗日战争
9.1945()
A.东北三省B.台湾C.香港D.澳门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图1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图2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盖章
请回答:(1)图1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2)图2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
3)两次中日战争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对这两种不同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