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三大改造导学案

小学体育教案大全集

发表时间:2021-02-01

三大改造导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三大改造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姓名___________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三大改造的形式
三大改造的实质
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级)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B级)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课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B、借用C、赎买D、没收
jab88.coM

精选阅读

三大改造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大改造”,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②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材处理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重点突破:通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了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必要;同时通过对比,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殊性。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难点突破:利用实例说明公私合营的定义以及操作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分析、讲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讨论探究自主合作

教法学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进历史,最终走出历史。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言:(了解学生知道多少有关三大改造以及农村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发展域,即了解这段知识的方法、途径、以及和老师沟通的方式等,所谓“知”。)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

生:(可能会摇头)

师:在这里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的。

板书:三大改造

师:请问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国家是改造哪三方面问题么?

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既然知道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谁又知道国家是怎样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不知道。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上面的过程,通过设疑,教师知道学生对三大改造的知识了解很少,同时这方面知识很难,学生更是不容易切入主题,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

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同学们,既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来完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那么对于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生:国家为什么要对这三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生:国家又是怎样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生:改造的方式又是什么呢?在这方面我们国家会有什么创举呢!

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结果会怎么样?对我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背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师:同学们提得好。的确,要想把关于三大改造的内容理解明白是需要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掉,下面我们就对上述问题逐一解决。

首先是对农业的改造。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有关土地方面的一些问题,请你把知道的有关知识说一下。

生: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生: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虽然是回顾土地改革的一些知识,但这也是了解学生对这段知识发展域的过程)

师:的确,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地、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我们的国情,那就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看我国在农业方面具体是怎样解决的?包括时间、目的、原则、形式、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我国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改造加以解答。

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师: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改造,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业走生产合作化道路,同时对手工业亚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这一情况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对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准备。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在对农村和城市的个体私有制经济改造过程中,必须本着有利于国家建设,又能够满足广大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原则,采取稳妥的步骤。为此,党的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师:同学们,在农业、手工业改造同时,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在这里请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有独创。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我给大家一点时间,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师:在探讨的时候,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解决。

生:什么是公私合营?

生:赎买政策怎么进行?

生:为什么要进行赎买政策?

生: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党和政府采取的态度和农业、手工业为什么不一样?

师: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还合理调整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近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在工业化建设中有其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剥削工人的劳动赚取利润,但具有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国家富强的一面。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优势,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党和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制定了稳妥的政策,逐步实现改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就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区定息,年息为5%,就是有代价的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师: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党和政府采取了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不同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终彻底转变为公有制经济。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策,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通过这些措施,既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过分发展给过渡任务完成带来的消极影响,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本家利益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过渡的新途径。

师:公私合营的解释(影音文件)

师:用事例进行解释(包括图片)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弄明白了三大改造的过程,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三大改造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了,同时探究三大改造的评价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的学习过程,归纳总结三大改造的结果和意义。

生: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生:同时,标志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我们的农村经济发展,手工业繁荣,工业兴旺。

师:同学们说得好,的确,三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绩辉煌。但是同学们请想一想,当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时候,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总会发现历史在进步。下面我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政治才能和经济才能的机会,你们设想一下,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国的发展之路会有什么变化呢?同时会有什么发展的阻碍呢?课文交待了改造过程当中的弊端,请你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怎么解决呢?

生:……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教师小节:今天我们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正在拉开画面!

三大改造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三大改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⑵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⑶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⑴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⑵适当补充课外材料,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是我党在过渡时期实行的一项正确的政策;
⑵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热爱集体的品德;
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⑴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
⑵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讲解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
2.手段: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前写好课题和第一个大标题)
(课件)播放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公私合营的片段。(问)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啊?(学生回答)刚刚老师放给大家看的是电视剧《大宅门》中公私合营的一段,现在大家把书打开到第23页中,看有关北京老字号药店同仁堂的介绍。其实,《大宅门》中的百草厅的真实来源就是同仁堂药店。老师读)
2.公私合营:
好,我们一直在说公私合营,那么,到底什么叫公私合营呢?公私合营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课件:是我们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那老师要问了,以前我们学过改造的低级形式,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啊?(学生回答)(课件:对工业中的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任经销代销等等)。(课件:毛泽东在1953.7发表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一文中写道:“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的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那大家想想看为什么说已经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了啊?(问)(老师归纳)虽然这些资本家对企业仍然拥有所有权,但已经不能自由买卖了。那大家想看看,公私合营照字面理解应该是什么啊?就是国家与私人,这里也就是指资本家联合起来经营工商业。原本都是资本家自己独家经营,现在变成与国家合营了。新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们国家来说,必须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公私合营对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变革是有好处的。那对资本家有没有好处呢?他们是不是被强迫答应公私合营的呢?现在我们看课题下面框里的文字。请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吧。好,读地很流畅啊!大家看,原本是亏损的厂,设备陈旧,工人没有积极性,但国家投入资本以后,进行改革,效益就好转了。这样,资本家也赚钱,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对吧?于是,越来越多的民族资本家希望能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高潮。那么,什么又叫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呢?(课件: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大家看我们书上第21页最下面一段中提到了赎买。同学们都学过古文啊,“赎”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交换”对吧?我们这里可以理解成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就是赎买。下面大家看一看书上第22页的小字部分,然后思考一下,你们觉得赎买政策是否合理?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别的政策更好吗?好了,大家都看好了吧?现在老师给你们分四个小组。(以第几排为标准,分为四组)分别讨论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现在大家看大屏幕。(课件:⑴能不能国家直接强制性把这些企业收归国有?为什么?⑵能不能保持原有状况不变,仍然让民族资本家自己经营?为什么?⑶能不能一开始就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不经过过渡?为什么?⑷你觉得赎买政策合理吗?合理在哪?)(学生发言)(老师归纳:⑴力度太大,民族资本家不服气,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⑵打击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他们原本是可以吸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力量的;⑶国家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可以全部收回;⑴不论怎样仍然是剥削阶级,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⑵大部分工人仍受剥削,体会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⑴民族资本家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还不太相信;⑵强扭的瓜不甜,必须让他们自己想要参加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合理:合理在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造,这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国家制定一项政策要看得长远,但也必须分步骤慢慢来,不能急。我们同学学习也是一样,必须给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但也一定要脚踏实地。
3.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我们这堂课的题目是“三大改造”,那除了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有对什么的改造啊?(问)对了,就是农业和手工业了。(写标题)对农业和手工业是怎样改造的呢?我们以前就学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己自足的国家,农民的小农意识都比重。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了土地改革,农民都分到了土地,本来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过日子了。为什么党和国家还要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呢?哪位同学回答啊?(问)对了,农民虽然有土地,但都很穷,没有资金,没有能力去购买农具,也不懂种田的新方法,有了土地仍然过不上好日子。这个时候,党和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政策。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书上20页到21页的小字部分。好,大家看看小字部分能说明什么啊?(问)(老师归纳)对了,说明了我们建立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有些人说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有些人说一伙穷光蛋想办社,没见过鸡毛能上天,最后事实证明了鸡毛真的飞上了天。老师又想问一下了,这又能说明什么啊?(问,可提示)说明集体力量大。我们民间有很多俗语和故事都说的这个道理。比如一个巴掌拍不响;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古代还有个小故事叫做“一根筷子,十根筷子”。讲的是一个老父亲在临终前拿一根筷子给他一个儿子折一折就断了,再拿十根给他折怎么折都折不断。用这个来告诫他要和兄弟团结。再所到现在,大家都知道“温州模式”吧?为什么浙江人在全国各地做生意都能赚钱?因为他们都抱成团。同学们也要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埋头苦干,成绩有限,可是同学们一起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就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学习上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课件)现在大家看大屏幕啊。这两幅图,一幅是农民申请假如生产合作社,一幅是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想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农业建立合作社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业的合作化带动了手工业的改造。到了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到合作社中。(课件)大家看这张图表,我们把三大改造的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时间做下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间大家要记清楚。
3.三大改造的意义和缺点(课件)
好了,三大改造讲完了。那么,这个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还存在一些失误呢?现在大家看大屏幕。⑴意义: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变革,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⑵缺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关材料:“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4.练习:
好了课讲完了,现在我们做两道练习。
⑴课后“练一练”⑵讨论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
5.总结:
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三大改造,即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意义和缺点。这种改造的形式是正确的,客观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刚刚成立新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得到了迅速改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我们看待事物现象政策都得一分为二地评价。三大改造是我们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下堂课我们就要具体讲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好,下课。
板书:第5课三大改造
一.公私合营
1.公私合营的定义
2.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1.农业
2.手工业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缺点

第5课(学案) 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②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材处理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重点突破:通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了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必要;同时通过对比,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殊性。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难点突破:利用实例说明公私合营的定义以及操作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分析、讲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讨论探究自主合作

教法学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进历史,最终走出历史。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言:(了解学生知道多少有关三大改造以及农村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发展域,即了解这段知识的方法、途径、以及和老师沟通的方式等,所谓“知”。)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

生:(可能会摇头)

师:在这里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的。

板书:三大改造

师:请问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国家是改造哪三方面问题么?

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既然知道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谁又知道国家是怎样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不知道。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上面的过程,通过设疑,教师知道学生对三大改造的知识了解很少,同时这方面知识很难,学生更是不容易切入主题,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

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同学们,既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来完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那么对于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生:国家为什么要对这三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生:国家又是怎样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生:改造的方式又是什么呢?在这方面我们国家会有什么创举呢!

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结果会怎么样?对我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背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师:同学们提得好。的确,要想把关于三大改造的内容理解明白是需要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掉,下面我们就对上述问题逐一解决。

首先是对农业的改造。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有关土地方面的一些问题,请你把知道的有关知识说一下。

生: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生: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虽然是回顾土地改革的一些知识,但这也是了解学生对这段知识发展域的过程)

师:的确,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地、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我们的国情,那就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看我国在农业方面具体是怎样解决的?包括时间、目的、原则、形式、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我国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改造加以解答。

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师: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改造,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业走生产合作化道路,同时对手工业亚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这一情况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对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准备。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在对农村和城市的个体私有制经济改造过程中,必须本着有利于国家建设,又能够满足广大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原则,采取稳妥的步骤。为此,党的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师:同学们,在农业、手工业改造同时,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在这里请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有独创。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我给大家一点时间,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师:在探讨的时候,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解决。

生:什么是公私合营?

生:赎买政策怎么进行?

生:为什么要进行赎买政策?

生: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党和政府采取的态度和农业、手工业为什么不一样?

师: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还合理调整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近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在工业化建设中有其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剥削工人的劳动赚取利润,但具有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国家富强的一面。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优势,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党和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制定了稳妥的政策,逐步实现改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就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区定息,年息为5%,就是有代价的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师: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党和政府采取了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不同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终彻底转变为公有制经济。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策,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通过这些措施,既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过分发展给过渡任务完成带来的消极影响,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本家利益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过渡的新途径。

师:公私合营的解释(影音文件)

师:用事例进行解释(包括图片)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弄明白了三大改造的过程,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三大改造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了,同时探究三大改造的评价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的学习过程,归纳总结三大改造的结果和意义。

生: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生:同时,标志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我们的农村经济发展,手工业繁荣,工业兴旺。

师:同学们说得好,的确,三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绩辉煌。但是同学们请想一想,当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时候,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总会发现历史在进步。下面我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政治才能和经济才能的机会,你们设想一下,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国的发展之路会有什么变化呢?同时会有什么发展的阻碍呢?课文交待了改造过程当中的弊端,请你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怎么解决呢?

生:……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教师小节:今天我们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正在拉开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