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景图中或表格中蕴涵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谁的得分高
秋游3课时
星星合唱队2课时
练习一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二年级要想直接上新课有难度,要进行进位加法复习和退位减法复习,为新课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打下基础。
第一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
首案编写:牛月英
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
教学内容
P2-3页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顺序和笔算竖式写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畅谈套圈游戏的游戏规则,激发学习兴趣。
二、有顺序的阅读并比较情景中的数学信息
1.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的表格,发现了什么?
2.有谁能读出表中的信息,怎么读?(竖着读,横着读)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三、正确比较数学信息大小的方法
通过比较信息中数据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谁获胜
如:24比23多1,30比44少14,41比29多12
总结:(看谁的得分高,不能只看两次谁高就谁高,而是要看总得分)
四、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
(1)口算,先把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再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最后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题:24+30+41=95
20+30+40=90
4+1=5
90+5=95
(2)用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例题:24+30+41=95
2454
+30+41
5495
(3)通过学生独立计算笑笑的得分,让学生在所学的基础上,更好的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
自己思考,同桌交流。
总结:
1.用竖式结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2.在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时,可以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个位数相加,最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五、巩固练习
做课后P3页的练习
1.生独立完成,师对答案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对有难度的题目,师进行详细讲解;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谁的得分高
读法:竖着读,横着读
淘气:24+30+41=95(分)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秋游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内容:P4-5页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养成教育训练点:
体验小组交流的乐趣,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天来了,小朋友一起去秋游,呈现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图收集数学信息。
试着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
2.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法。
小组展示计算方法。
(1)90-45-25=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
总结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先计算前两个数的差,在减去第三个数,得出结果。
(2)45+25=70(人)90-70=20(人)
学生讲清楚思考方法,同桌互相讲。
通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让学生体验同一问题有不同解决方法的数学思维。
3.学以致用
学生独立思考第4页“乘车”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老师作适当引导。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中1、2、3、4题,生独立完成。
集体校对、订正。
四、小结
回顾整节课,学生总结出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得出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解法的结论。
板书设计
秋游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90-45-25=20(个)45+25=70(人)
904590-70=20(个)
-45-25
————
4520
答:还有20个空座位。
教学反思
《星星合唱队》教学设计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内容:P6-7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等
教学准备:奖励标志、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48+42-36=52-43+77=
91-38-25=97-36+43=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
2.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3.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15-9=6(人)
52+6=58(人)
52-9+15=58(人)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列式算一算
(1)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阿姨今年多少岁?
(2)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
2.竖式计算
24+36-1975-46+2534+28-49
90-65+4287-69+5472+25-68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材第7页
板书设计:
星星合唱队
52-9+15=58(人)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接着出示课本图,提问:图中出示的数学课本短边与铅笔盒长边一样长吗?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去比一比、看一看,很快得出:数学课本短边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铅笔盒长边有5把小刀那么长……。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对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的规定,量较短的物体如:粉笔、小刀、文具盒、铅笔等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课件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
师: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1)在尺子上有很多数。(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数)
师:有数。你们按顺序自由地读一读。
(2)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是0)。
师:0咱们以前已经认识了,那你们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生思考回答)。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课件闪烁0刻度并板书)
(3)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尺子上还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尺子上还有字母“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2.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1)感受1厘米的长度。
师:(出示课件一厘米的正方形)你们看,正方形的边是多长?
学生们交流
师引:同学们,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你知道小正方形的边多长。(学生说方法)
师: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同桌可以相互验证。
师:你们再看看,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呢?学生汇报验证。
师引导学生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长。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2)身边的1厘米。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1厘米是多长,下面我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
小纸条的短边长是1厘米。
图钉的长是1厘米。
小方块每边条的长是1厘米(全体验证小方块每条边是不是1厘米长)。
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厘米,之后汇报,投影反馈。)。
3.巩固1厘米的表象。
师: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是多长呢?(生比画出1厘米的长度)
师:互相看一看。记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呀?(生闭眼想像)
4.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出示课件2厘米纸条)你们看,这一段是几厘米长?
学生说长度,并说认得方法。
师:(出示课件4个1厘米小正方形)那4个1厘米是多长?
学生说方法。
师: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长的一段吗?(生指出后汇报是怎么指的)
(二)用厘米量
1.估几厘米
师:请你们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2.量几厘米
师:究竟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
(学生试着用尺子进行测量,量好了的可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师:请大家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然后在括号内填数字。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4.深化练习。
⑴你们还想测量什么?
⑵让学生把没有测量的物体拿出来。(分小组进行)
⑶小组讨论,根据本组要测量的对象,怎样测量?
⑷小组讨论后动手测量。
⑸汇报。
5.开放练习。
出示一张学生通知单,提出问题,要印50张通知单,请你去购买白纸。怎么办,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⑴用估计方法,估计要买的白纸的长和宽。
⑵用测量工具量出白纸的长和宽。
①用手指比一比。②用眼估计。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
学会了用刻度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总结了测量的方法,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在生活中,见到较短物体时,我们应先估测它的长度,再用刻度尺实际量一量,比一比,看谁估测的准。

课题:《认识长度单位—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米用M表示,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认识米的长度单位,知道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厘米:
1.在尺子上分别找出1厘米、5厘米、10厘米的长度。
2.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
3.教师过渡语:小朋友真棒,对厘米的认识真好,那谁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帮老师一个忙呢?
二、量一量讲台的长度,看谁量得又快有准确。
1.请一名学生上来并用自己的学生尺跟老师(用米尺)比一比,量一量讲台的长度。
2.提问:谁快点?(老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吗?

3.引出米尺并认识米尺:请学生观察米尺是怎样的?与学生尺有什么不同?
4.小结:米尺与学生尺一样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上面都有数字和刻度线,都是从0开始(0是起点),量物体时都是把尺子的起点(0)对准物体的一端,并与物体平衡,然后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米。
三、学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
2.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并感知1米=100厘米。
3.汇报交流学习结果:请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得出1米=100厘米。
四、练习巩固:
1.请出一名学生,教师用长纸条测量该学生的身高,并估一估该生大约多高?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测量各自的身高。
五、知识运用:
课件出示练习

六、卷尺(简单介绍)
七、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测量物体时可以用学生尺或米尺,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尺方便些,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尺比较方便。

课题:《认识长度单位—米》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

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3.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4.教师进行小结,并板书:1米=100厘米
二、进行练习。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
3.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三、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
2.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细心算一算
7厘米+8厘米=()厘米30厘米+6厘米=()厘米
100厘米–40厘米=()厘米
3.知识运用:
(1)抢答题:(课件出示练习)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黑板长约4()我们的身高约130()
旗杆高15()橡皮擦长3()
小红的手臂长约40()床长2()
爸爸的鞋子长25()我们的房子高3()
4.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三、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到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作单位,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1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完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2、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1)在直尺上找。
师: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
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在生活中找1厘米。
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下面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3)用手比。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让学生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大约的长度)
师: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3、用厘米量。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②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①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②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③量一量拃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
1、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让学生说一说这支铅笔的长度为什么是8厘米。
2、第2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条,并把它剪下来。
3、第3题,让学生用尺子分别量一量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的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学生交流后强调: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初步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有段对准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子量。课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交流得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去量才能量准确。

(在测量实际物品时,为计算方便,可以取整数)
板书设计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绳子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学生自己的那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的结果。
3、让学生自己估计一下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再让学生用尺量一量,并把结果告诉大家。
4、让一名小朋友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另一名小朋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
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做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1、认识米。
(1)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①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前面讲的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让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自己的学生尺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验证)
②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
(可以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等方法来记住1米的长度)
③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
④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2)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米,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100厘米)
小结:1米也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2)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每条绳子的长度。
小结: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一的第4题。
同桌互相帮助,测量自己的身高是几米几厘米,老师巡视,并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
2、课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测量教师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宽,讲台的长、宽,并把它记录下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
(在共同交流中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量。课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二)

认识厘米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教材第2~3页例1、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尺子、纸条。

学生准备:尺子、纸条、铅笔、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又换新书了,大家用铅笔、尺子、回形针等比一比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长呢?(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亲身感知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也就不同)

师:有的说有一支铅笔那么长,有的说有2个尺子那么长,还有的说有15个回形针那么长,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想知道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主题图)

提示: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例如: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把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长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拃,可以用拃来测量布的长度;也可以用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用脚长来测量竹竿的长度。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行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手、三角形学具、书本等工具进行测量。下面同学们分小组,用手测量课桌的长。(测量过程中教师巡视,小组交流,指名学生回答测量结果)

提示:同时教师也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学生测量的结果做对比。

(4)师:我们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出的结果不同呢?(指名或分组回答,充分展示学生的看法)

通过交流探讨,使学生明白:因为每个人的手所表示的一拃长度不一样,所以量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5)师:这就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引出例2,认识测量工具尺子)

2.教学教材第3页例2。

(1)认识刻度尺。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师: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把它们叫做刻度线。

尺子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在刻度尺上找到“0”,“0”在什么位置?表示什么意思?

提示: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2)认识1厘米。

师: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课件演示尺子上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就是1厘米,感知1厘米的长)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再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得出:尺子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1大格都是1厘米,即从刻度1到刻度2,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长度。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小组交流讨论,指名小组回答,然后教师课件出示1厘米的实物感知图片)

(4)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师: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3厘米有多少格?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3页例3。

(1)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的过程。

测量时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0,物体的右端对准数字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集体汇报订正。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页上面“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答案:8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2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并相互交流,然后集体订正)

第1题:估计:3厘米 估计:4厘米

测量:3厘米 测量:4厘米

第2题:8 14 50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测量长度时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得地方。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

3.认识1厘米。

4.认识几厘米。

5.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的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教学反思

1.遵循认知规律,构建活泼生动的教学课堂。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个体认知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建立对已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2.注重课堂实践,培养教学兴趣。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鲁 班

鲁班,姓公输,名班,又称公输班或公输盘,字依智,生于春秋时代,鲁定三年(公元前507年),为鲁之贤胜路东村人。千年来,有关鲁班的发明创造佳话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相传矩(尺子)上所划分的格,即为鲁班所创。孟子说“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对营造的尺寸标准统一化的巨大贡献。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3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课题谁的得分高(第1课时)总课时1
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口算练习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二、导学释疑
1.自学: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研究: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3.展示。
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交流算法。
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
(1)25+17+3146+19+12
37+29+1926+19+41
请4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
(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四、小结。
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
百以内数的连加
24+30+41=()

教学反思

课题谁的得分高(第2课时)总课时2
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计算:(6生板演)
37+29+1742+19+2536+18+3529+50+1132+27+4339+27+33
二、导学释疑
1.新知:投飞镖比赛。
2.研究: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
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三、巩固提升
(1)24+16+2749+17+32
15+26+4433+29+25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银牌铜牌
2000年281615
2004年321714
2008年512128
2012年382723
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2008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小结。
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
百以内数的连加
24+30+41=()

教学反思

课题秋游总课时3
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出示。
去年秋游我们去了森林动物园。瞧,这些同学们来到了我们学校附近的老虎滩海洋公园。他们马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
(一)观图,获取信息。
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观图,获取信息。
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二)出示并解决问题1。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
二、问题研究。
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
3.学生汇报
思路一:
(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列式为90-45-25.
(2)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
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
借板演题统一订正:
生1:
.
9045
—45—25
4520
生2:
.
90
—45
45
—25
20
思路二:
(1)方法分析:
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
45+25=70
90—70=20
三、综合实践。
1.出示并解决问题2(书本第4页)。
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师提示: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思考解题思路。最后列式计算。
2.鱼18元,胡萝卜15元,张阿姨带了50元,够吗?
(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
3.笑笑拿着100元去购物,《故事丛书》18元,《手工丛书》32元。
(1)从购物小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应找回笑笑多少元?
4.计算
77-33-2596-39-45100-91-8
请3个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5.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书本第5页,统计表略)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
板书设计秋游
.
904545+25=7090—70=20
—45—25
4520
.
90
—45
45
—25
20
教学反思
课题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总课时4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
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
二、自主探索。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15-9=6(人)52+6=58(人)
52-9=43(人)43+15=58(人)
52-9+15
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了9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该再加上15,所以就是52-9+15。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喝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如果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的算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就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2.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师:同学们,这道习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的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
52-9+15=58(人)
52
5243—9
—9+15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或43
4358+15
_____________
58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教学反思

课题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总课时5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怎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二、深入练习。
1.车上原有56人,下来27人,上了19人。
(1)和同伴说一说,现在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
(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填一填。(接力比赛,书本第7页第2题。)
3.美术课上,同学们一共带来了75个易拉罐灯笼和向日葵。做灯笼用了35个,做向日葵用了28个,还剩下多少个易拉罐?
4.淘气有45张画片,笑笑比淘气少16张。机灵狗比笑笑多27张。机灵狗有多少张画片?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
52-9+15=58(人)
52
5243—9
—9+15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或43
4358+15
_____________
58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第1课时)总课时6
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说一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以及计算方法。
二、练习。
1.笑笑做了一只彩色的蝴蝶,用了46个红笔帽,34个黄笔帽,16个蓝笔帽。笑笑一共用了多少个彩笔帽?
2.淘气用瓜子做了一只猫头鹰,一共用了80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粒。淘气用了多少粒南瓜子?
3.计算。
56+21+1848+32-1639-13+4796-34-3557+22-45100-69+25
师:请6生板演,其余学生选作其中的2题。
4.买玩具。
机器人:45元;飞机:32元;汽车:23元;轮船:85元;娃娃,40元;魔方:15元。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
(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
(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需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
5.填一填,算一算。(书本第8页第4题)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板书设计练习一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56+21+1848+32-1639-13+4796-34-3557+22-45100-69+25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第2课时)总课时7
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收玉米。
信息:猴子:36根;松鼠:18根;小熊:45根;小羊:?根。
(1)猴子、松鼠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
(2)小羊收的玉米比猴子和松鼠的总数少10根,小羊收了多少根玉米?
2.二(1)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收集废电池的情况。
小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三小队合计
数量/节323695
(1)第三小队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
(2)第四小队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的总和少23节。第四小队收集了多少节?
3.
姓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成绩
淘气243090
笑笑292994
奇思2630
(1)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笑笑呢?
(2)奇思获得第二名,他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4.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
12
10
13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板书设计练习一(2)
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
12
10
1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材分析】

知识解读: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教材以古代人们用身体尺为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为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这样的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解读: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有所长都缺乏准确的认识。

目标解读:

1、创设情境,从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教学预设〗

1、师谈话引入,课件播放故事。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

3、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思考〗

以有趣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有声有色的故事讲述,提出“这是为什么呢?”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借助直观、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学预设〗

1、借助模型、建立表象

师出示1厘米的学具,感受厘米是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

(1)记忆1厘米的长度

(2)找生活中的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设计思考〗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标准的1厘米小棒,同桌竞猜记忆1厘米、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认识几厘米等活动,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的长度观念,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制直尺,认识几厘米

〖教学预设〗

1、同桌合作、制作直尺

2、拿出直尺,与自制尺子作比较。

(1)认识尺子上的元素:刻度、数字、单位(厘米cm)

(2)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

3、明确不同尺子的1cm的长度一样。

4、认识尺子上的几厘米

〖设计思考〗

引导学生经历“造”尺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测量的本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四、实践运用、学会测量

〖教学预设〗

1、探究测量方法

思考:你能用直尺量出这张名片的长边是几厘米吗?

(1)操作、交流

(2)呈现各种量法,比较量法的优劣。

(3)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理解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的好处。

2、测量身体上的数据

师:测量自己手掌的宽度、拇指的长度、一拃的长度等

(1)学生选一个部位进行测量。

(2)填写测量记录单

(3)交流测量方法

〖设计思考〗

在测量长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测量,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通过交流,比较,辨析、评判,逐步完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积累了实际测量的经验后,将学生的认识延伸到“身体”这把尺子上,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得到培养。

五、全课总结。

六、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

尺子:刻度线、数字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看吧,请你仔细观察,游乐园里都有哪些项目?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喜欢飞机、过山车、旋转木马、过山车......

过渡:游乐园里好玩的游乐项目可真多呀,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啊?

二、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1.教学情境图,根据问题列算式
(1)出示小火车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观察汇报:有5节车厢,每节车厢上有6个人。(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课件展示)

师:你观察的真全面。那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
生:小火车里坐了多少人?
师:你真棒!那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谁能列式计算?
生汇报,师板书:6+6+6+6=24(人)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让我们继续来看看他们在做什啊?
(2)出示小飞机情境图
师:哇,小飞机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呢!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汇报:每架飞机上有3个人,一共有5架飞机。(课件出示)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汇报:小飞机里坐了多少人?
师:你真棒!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汇报,师板书:3+3+3+3+3=15(人)
师:回答的真响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最惊险最刺激的过山车!
(3)出示过山车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学情预设】生汇报:每节车厢有2人,有7节车厢。或者有学生可能会说每列有7人,有2列。问题:过山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汇报,教师板书:7个2相加,2+2+2+2+2+2+2=14。
师:2表示?14表示?
生汇报:2表示每节车厢有2人,14表示一共有14人。
师:说得好不好?表达真清楚。掌声送给他!
2.观察3个加法算式,概括表述共同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3个加法算式,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
生:相加的数一样;都是加法;连加
师:也就是它们的加数是一样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
(板书)那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3。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6。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2.
师:那像这样的加数一样的算式还有没有?谁能来说一说?
生举例汇报。
3.写一写,体验用加法表示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不便之处,揭示主题
师:那小朋友们,刚刚过山车我们看到的只有7排人,是7个2。实际上过山车有的很长,(课件)如果是有10排人该怎样列式呢?
展示汇报
师:这位小朋友说10排的话有10个2,然后列2+2+2、、、都是2,就是10个2相加。
师:想一下,如果过山车更长,有100排呢?有几个2?如果让你写的话,你会觉得怎么样?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觉得很麻烦,太长了。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可以用乘法表示2×100,教师要进行追问2与10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但是,你们信不信老师能用几秒钟的时间就把100个2表示出来?
师:有些小朋友猜到了哈,对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4.认识乘号,学习写、读乘法算式
(1)师:像6个4相加的和,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写作“6x4=24”,或“4×6=24”(板书)
(2)师:算式中的×叫做乘号(板书:乘号),乘号跟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我们知道乘法算式其实是加法的另外一种写法,它表示的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所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乘号跟加号长得怎么样?看起来很像,但又不一样......
(课件介绍乘号)
师: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在读的时候只读作“乘”,所以这个乘法算式读作:4乘6等于24.
(板书)全班齐读一遍。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
算式读作:6乘4等于24(板书)
(3)师:(联系加法算式)那对比一下加法和改写后的乘法算式,这乘法算式的6和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4是从哪里来的(同桌讨论)
【学情预设】生可能会说6表示每节车厢上有6人,4表示一共有4节车厢。或者会说6是加法算式里的相同加数,4是表示有4个6,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的6和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4)改写3+3+3+3+3=15。
师:那谁来大胆尝试一下,将这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生汇报:3×5=15或5×3=15。
师:这个3表示?5表示?
生汇报:3表示加法算式里的相同加数。5表示有5个3。
师:同桌再互相说一说这个3和这个5分别表示的意思。
(5)2+2+2+2+2+2+2=14
师:让你们将这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会不会写?
生汇报:2×7=14或7×2=14
师:2表示?7表示?
(6)100个2
师:现在让你们把100个2表示出来,你们还会用加法2+2+2+2+2.。。。。一直加2,写100个2相加吗?对了,咱们还可以用乘法,乘法表示是?2×100或100×2。
师:用乘法表示怎么样?
生汇报:更简单,更简便。
师:是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6)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非常好!那现在咱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咱们学习了什么呢?乘法。
师:为什么要学习乘法?
生: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师:那怎么样将一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呢?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师:相同加数乘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接下来咱们要带着今天学习的内容来进行星级大比拼,有没有信心完成?
三、及时练习、巩固知识
1.看图写一写
2.判断
3.生活中的乘法
师:看一看生活中的这些图片,请你说一说乘法算式。
4.拓展,判断下你会把下列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2+2+2+2+4=
9×8-8=
师:通过刚刚的练习,同学们说,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变成乘法算式呢?那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变成乘法算式呢?
小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才能变成乘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六)

认识线段

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但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需要及时提醒和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为什么?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大家要多参加。

2.出示图片,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跳绳和拔河要用到什么?这两根绳子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3.出示图片,你能给图上的这些线分一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

4.你能把弯弯的线变直吗?

活动2【讲授】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操作,把弯线变直。师指出,拉直的这段线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2.观察线段图,线段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汇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4.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线段,举例,学生找线段。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一张长方形白纸上你能找到几条线段?你能再变出一条吗?学生折纸,师说明折痕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同桌比较折出的线段,发现什么不同吗?得出结论:线段有长短。

2.线段可以测量吗?怎样测量?学生说测量方法。

3.出示一横一竖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同样长。

4.测量书中第五页三条线段的长度。汇报,订正。

5.总结线段的三个特点: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活动4【练习】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连接两点能画出几条线段?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三个点呢?完成书第五页做一做的第二题,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四个点呢?两种方法不遗漏。一种是从外到内,一种是从一点出发。按照这两种方法完成五个点,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出几条线段,是什么图形。

3.小明要去小红家,有四条路,请同学们帮小明找最近的那条路。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挑的路是最近的呢?

4.消防员接到任务是怎么样迅速到达的?房间的管子是直的,滑下来可以节省时间。

思想教育:他们的工作很辛苦,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5.为什么乘坐电梯?因为电梯的运动轨迹是直的,省时省力。安全教育:乘坐电梯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5【测试】及时反馈,发展思维。

1.填空: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 )量出长度。

2.选择:下面哪些是线段?

3.量一量下面图形的边长,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6【作业】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数学书第九页第6题,第7题。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四)

解决问题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8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第9页练习一第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米=100厘米。

师:今天,“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朋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掌握和应用的情况,看同学们能不能准确地测定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教材第7页例8。

教师谈话:(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

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

方法一:排除法,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画)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

师: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

(课件出示)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

(学生交流)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长,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3.做一做。

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

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60米是多长?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长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估算,篮球场的长是28米。

4.估一估,量一量。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了确定长度单位。

四、作业设计

1.完成做一做。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8题。

3.敬请选用《智慧花朵》相关习题。

五、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后反思】

学生初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很容易把这两种概念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长度概念上的混淆,学生在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一味追求用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而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较弱。因此,本节课重点在策略的研究上,通过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所以本课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有研究性、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丰富了对角的直观认识,空间观念有所提高。3.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角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从常见的物品引出角。
今天,老师从图形王国请来了一个老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可是它被调皮的纸片挡住了一部分,聪明的孩子们,你知道是什么图形吗?
为什么是三角形呢?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猜的吗?
回答的这么有理有据,一起来看看。真是三角形。大家刚才在猜的过程中都关注了图形上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
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吗?谁上来指一指。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角。我们让这些物品藏起来。现在,大屏幕上一共有3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情境的观察,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之上,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授
1.观察归纳,总结角的基本特征,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那么大家好好观察观察,什么样的是角?角长什么样?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还有两条线)
这些角都是尖的。每个角都有尖尖的地方吗?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数学上称作角的顶点。除了一个顶点以为,角没有其它东西了吗?两条线(边)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吗?(两条边)。谁来说一说被我们称作的角的这种图形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来介绍一下这个角。这是一个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动作)谁来像我这样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掌握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判断角,完善角的特征。
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们判断起角来就会很方便。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判断,看第一小题,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是的打√,不是的打×。把我们刚刚学的知识用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同桌两个都完成了,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意见,你为什么这样判断。(生判断并交流)
生汇报。跟这个小朋友一样的举手,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谁能讲讲理由呢?
(1)一个顶点两条边。
(2)没有顶点。两个点要碰在一起,这个顶点是两条边公共的。
(3)旋转后还是角吗?为什么一直是?虽然位置在变化但一个顶点两条边没有变。
(4)找不到顶点,边不直。被我们称作角的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的。(板书)
(5)一个顶点两条边。
(6)没有两条直的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2.做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
会画角了,接下来,咱们动手做一个角,怎么样?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动手试试吧!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角。这是一个角,他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手势)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咱们来做个游戏关于角的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是比比谁的角大?谁要第一个到前面来和冯老师比一比。怎样比呢?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老师前两次角大,让学生体会角张口大角就大。现在你知道如何让角变得更大了,那我们再比一比。教师输。诀窍都让你们学走了,要想角大,我们就要让角的张口变大。那现在请每个人准备好你的角,现在我们都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角小。动手比一比吧!
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让咱们来场比赛怎么样?同桌两个人比一比,谁的角大?生动手比,师巡视。哪一桌同学到前面来比一比。你是怎么赢的?他是怎样获胜的?
有没有人敢和我比一比?师生分别出角比试,体会角的张口大,角就大。再比小。
都会比大小了,那快点来帮帮我吧!我有两个角,他们都认为自己大,你们来当裁判到底谁大谁小呀?体会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系,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3.我们一起认识了角,接下来,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请你认真观察,老师是如何画角的。师画角学生观察。谁来说一说,老师是如何画角的?我们画角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听了他的提醒,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动笔画画吧!画完的同学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
1.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我们一起认识了角这种图形,现在,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关于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的知识,既有利于巩固新知,又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用数学眼光找生活中的角
其实角,不只存在在数学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许多角,赶快,用我们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去找一找。
大家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厉害。下课后,再去找一找,我们的教室外,还有哪些地方有角的影子,好不好?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40例3,例4,练习八5-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
『过程与方法』
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角空间观念,本节课重在让学生感知身边的角,并在初步认识直角的基础上,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初步建立直角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2.教师分别选取不同大小的三个角画在黑板上,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教师一一板书。
3.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与其它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吗?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问:刚才老师用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画的直角。
现在请你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一找你们尺上的直角。
小结: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
(3)你能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折一折。
指出折出直角的学生说一说折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怎样才能检验我们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的方法:先将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就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检验自己折的角是不是直角。
再让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你现在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吗?
(2)全班评价小结:画直角难度比画一般的角要难一点,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画,只能根据三角尺上直角来决定怎么画,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40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八第5、6、7、8题。
(课件逐一出示,教师引导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动手做角
学生交流
学生观察老师画的角。
学生回答
学生寻找,并指出直角。
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比一比,进行检验。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画直角。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九)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内容,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课件出示一条弯曲的绳子,让学生想办法量出它的长度。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二、体验感悟,建构新知

1.认识线段

(1)感知线段。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直的吸管、弯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从中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的边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介绍“端点”,并在黑板上点两个点,并标明端点。

(2)建立线段的概念。

师拿出实物,边摸实物的边介绍:牙膏盒的这条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看做是一条线段。

指名学生抽象出物体表面所包含的线段。

教师连接前面黑板上画出的两个点,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3)画线段。

指名两名学生上黑板画线段,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画。

画完后让学生进行评价。

2.度量线段

(1)感受线段的长短。

学生根据直观、目测进行比较并交流。

(2)测量线段的长度。

教师示范测量第一条线段,边测量边说出测量方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学生画线段时,教师要全班巡视,看哪些同学的线段画得有问题,展示交流时,作为资源让全班同学分析错在哪里,该怎么改正。进一步理解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充分让学生对比第一条线段,估一估第二条线段大约是多长。

(3)自主测量。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画的线段,看大约是多少厘米。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看测量是否正确。

三、探索交流,内化提高

1.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我们会量线段的长度了,会画吗?请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两名同学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

2.展示交流,归纳画法。

师:画出来了吗?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画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画法。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画线段的一般方法。

四、反馈评价,巩固提升

基础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题。

拓展练习

引导学生按操作顺序说自己的画法,如果有同学从刻度1画到刻度5等其他方法,也要鼓励。提示画线段时要注意的事项:尺子不要移动,两端要点上小圆点等。

第9页练习一的第6、7题。

第6题让学生充分地说,再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知道了什么?学会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直的 有两个端点 可以量它的长度

画线段: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比较顺利,特别是对测量,学生都很感兴趣。对于米的认识和1米的长度的建构,大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是,由于测量活动学生不是很熟练,有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到测量的方法和数据的感知上,因此,有少数学生还是没有落实,要加强学生的组织教学。

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线段,由形到数,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本环节中,我充分地让学生摸物体表面的边,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通过后面的练习反馈,发现学生对线段概念的建立还是非常好的。

但是,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加强,在测量线段、画线段时,我认为很简单的事情,有的学生拿着尺子东瞄瞄西瞧瞧,慢吞吞地再动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训练。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