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6课骑桶者学案

拾穗者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14

第16课骑桶者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16课骑桶者学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16.*骑桶者
借 口
运动员表演大失水准,痛哭失声,埋怨场内环境太过喧哗。
可见水平未臻一流,其实任何行业圈子都嘈杂不堪,你以为是学校图书馆内做功课乎,有人略为高声,即有管理员主持正义:“嘘——”
无论哪种竞技场都好比马戏班,吓死人,什么怪现象都有,会跳舞的大象,胡须美人、侏儒、空中飞人、小丑……环境恶劣。
可是,你若是心静,沉得住气,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管自作业。
分心即是学艺不精,不必理会他人有无靠吹捧,又行头是否成箩,专注工作,有人在耳边打锣也听不见。
十全十美的环境才能有所作为?那一辈子也别想有任何作为,世界不是那样运作的。
谁家没有生病的老人、成叠的账单、阴险的亲戚、难管教的孩子加一箩筐的不如意,若都能成为工作不力的借口,地球早已停顿。
宁波人有一句话,叫:自家笨,埋怨刀钝。成年人第一口诀,是丢开所有借口。

相关链接
一、作者介绍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20世纪小说家。
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他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了世人的惊叹。卡夫卡是20世纪绝无仅有的写作天才。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形记》,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美国》。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人的孤立、绝望。
二、写作背景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孤独和恐惧,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却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集中体现了当时欧洲“现代人的困惑”。他的作品曾经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小说《骑桶者》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作者借虚构“我”骑着煤桶去借煤失败的故事,表现人际沟通的困难和主人公对生活的绝望。
自主学习
一、字音辨识
1.生难字
煤屑()穹顶()不啻()
奔驰()蔑视()地窖()
答案 xiè qiónɡ chì chí miè jiào
2.多音字
槛()门槛()槛车搁()搁置()搁不住
答案 kǎn/jiàn ɡē/ɡé

二、词语辨析
1.飘浮 漂浮
都为动词,都含有浮在物体表面的意思。“飘浮”含有飘飞、飞翔的意思,又含有浮现、漂泊的意思。“漂浮”是指在液体的表面移动或停留。
(1)SNH48的成员们化身成大地、风、水、森林四大精灵,身着代表各自颜色的华服,在天空________着的白鲸召唤下,精灵们怀揣最美好的初心开启华丽冒险。
(2)在最新研究中,大西洋两边的科学家们开始给成熟的“银”鳗鱼配备细小的微波追踪器,这些微波追踪器在跟随鳗鱼离开6个月后会________到海洋表面,向卫星传递数据。
答案 (1)飘浮 (2)漂浮
2.浮升 浮生
“浮升”:表示飘浮升腾。“浮生”:①指短暂虚幻的人生(对人生的消极看法);②表示浮在水面上生长。
(1)这就是一出戏,________沉重,无从缓解,索性把它戏剧化、闹剧化,也许就解构了它的沉重。
(2)热气球是用热空气作为________气体的气球。在气囊底部有供冷空气加热用的大开口和吊篮。
答案 (1)浮生 (2)浮升
三、成语积累
1.固执己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属于贬义词。
2.指只剩下一口气,形容有生命的事物临近死亡。奄奄,形容气息微弱。
3.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主旨归纳
小说用一种虚幻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向煤店求借一铲煤而遭到驱赶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自私冷酷、人民生活的艰难以及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
文本探究
1.在小说中,“空煤桶”的寓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空煤桶”是匮乏、希求和寻找的象征,它的确隐含着关于匮乏和充实的寓意。匮乏与充实,世俗和浪漫是可能会反置的。只有当煤桶是空的时候,你才能飞翔,如果装满了,准会重重砸在地上。如果老板娘不把“我”轰走,煤桶就会装上煤,而“我”也就不会飞到“冰山区域”去了。而“冰山区域”在小说中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象征和隐喻。
2.《骑桶者》的主人公为何选择飞翔这种方式去借煤?读过文本,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借煤事件显得很不真实,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他害怕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
实际上,借煤者根本没有和煤店的人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整个借煤事件显得很不真实,仿佛是借煤者本人的一次妄想症发作的结果。
3.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意是什么?小说的主旨又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
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4.小说没有用一种沉重的现实笔触写主人公拎着煤桶去借煤而被拒绝,却虚构成骑着煤桶去讨煤,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样写避免了作品内涵和指向的单一性。
如果作者用一种沉重的笔触写主人公拎着煤桶去借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煤店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这样的作品内涵和指向就比较单一。而现在这样用“轻”来处理“重”,则使每一方都有两个或更多的层面:主人公的处境是悲惨的,但他同时又是自嘲的,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他畏缩、自卑、惶恐,是一个立体的人;煤店老板娘是否值得谴责也变得不确定了,因为她是否真的听到了借煤者的呼求是不确定的。在这里,“轻”中和了“重”,让作品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而且让作品的主题变得多元化,层次也丰富起来。
5.小说行将结束时,老板娘说“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老板娘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①“我”是骑着木桶去的,人在空中。②“我”没有与老板娘正面交流过。③“我”的畏惧心理使“我”的话与教堂尖塔上的晚钟声响混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了错觉。④老板娘在说谎,她怕老板心软会借煤给“我”。
(2)效果:把借煤这个现实的问题虚化了,让人置身于似真似幻的氛围中,增强了小说的虚幻色彩,暗示出借煤的失败其实是一次人与人交流的失败,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
写作特色
1.荒诞的想象
文章中写到主人公骑着空空的煤桶,在空中向煤店老板索求一丁点儿的煤来取暖。骑桶,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作者却真实地把它写在了小说中,这样不仅让人感到有趣味,更让读者体会到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是那样的无助和软弱,增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2.巧妙的隐喻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看似简单平常,却有其深刻的内在含意。其中,本是给人以温暖的火炉,此时却“冰冷无情”,冰冷无情的火炉象征着冷酷无情的社会。“同样冷酷的天空”让人联想到自然的恐怖和无奈。文章最后写到“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控诉,人们生活在冰山之上,最终会走向灭亡!
3.象征手法的运用
这种象征是“卡夫卡式”的,它传达的意蕴既非不可理喻、晦涩难懂,又非意旨鲜明、一目了然,而是有一种图像清晰、意蕴深沉的多重特点。主人公骑着煤桶去赊煤,空桶是匮乏、冀求的象征。正是空才能“飞”、才“轻”。于是,读者在空桶的飞翔中感受到了“现实”的沉重。
法律门前
卡夫卡
法律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律的门里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
“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律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呢。”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都是些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唯一障碍。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再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律之门中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卫士提过的问题。他向卫士招了招手;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卫士不得不向他俯下身子,他俩的高矮差距已变得对他大大不利。
“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吗?”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品读】卡夫卡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法律专家、深刻的思想家和杰出的小说家。他以他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处所”和立场,他的倾向代表了一种“法”的启蒙者的倾向,他想向人们揭示“法”的非法性,想向人们表达“整个世界建立在一个谎言上”的看法。小说的主题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找法”。
那么,“法”究竟是什么呢?在这里,卡夫卡以抽象的形式,把“法”既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又看成是人们所追寻的公理和正义。卡夫卡的思想里隐藏着:法律针对的恰好是那些不知道法律秘密的“乡下人”,针对的是法律专家之外、不懂得法律的大多数人。“法”的门前的守卫只是“法”的存在的一个证明,并且是“法”对想了解他的人的一种拒绝的姿态,而不是“法”的真貌。“法”的真貌被完全地“遮蔽”在守卫的身后,隐藏在“无限的台阶”之后,“法”的意义不在于显示,而在于隐匿自身。

延伸阅读

高二语文《骑桶者》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骑桶者》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语文《骑桶者》学案

一、教学目的:

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

2、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重点:

1、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

2、骑桶者的形象。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1924年6月3日

因肺痨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死。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抑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随着恐惧与不安,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因此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

《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

《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

“争取人生必须的温暖总是非常急切的,这关系到生与死的抉择,因而人不能只当旁观者。灌木从或树木都不能保护我们,生活不是齐斯卡山。每个人都可能跌在轮下面。弱者、贫者比有足够燃料的强者、富者更糟。可以说,弱者常常在被轮子碾轧之前就垮倒了。”(卡夫卡)

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谈谈读后感受,卡夫卡描写骑桶者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

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2、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明显是虚构的情节。卡夫卡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可能是怎样的?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

(2)为什么骑桶者要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呢?情节走向是怎样的?

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一个穷得起煤都买不起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骑着桶飞着去的。结果,非但没借到煤,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3)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

明确:两者都有可能。

听到看到的理由:老板妻子对老板“他要买什么?”的回答是“什么也不买”,如果真的没有看到“我”,应该会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文中三次强调没有听到,“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恰好体现了掩饰说谎的心理,她怕老板心软会借煤给“我”。

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觉得围裙上有煤灰想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

(4)如果老板娘的确看到了“我”并且拒绝给“我”一铲最次的煤,那么她的确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如果老板娘没有听到看到“我”,那么,“我”借煤的失败又该如何理解?

文中的“我”的确是物质匮乏者,他仅仅是想早点赊到煤才选择“飞”去的吗?如果他想赊到煤,完全可以直接骑着桶冲进煤店,这样,老板娘就一定会看见“我”了,说不定,老板娘会被“我”的这种赊煤方式所惊骇,稀里糊涂中就把煤赊给“我”了;或者这个老板娘很会算计,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是在空中呼喊,这说明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我”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我”害怕失败,所以“我”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且“我”的要求是最卑微的,“一铲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

“我”战战兢兢、自怨自艾,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是个畏缩、自卑的小人物。借煤的失败不是正面交涉的失败,而是因为借煤者选择了飞翔的方式,而如果煤店老板并没有看到、听到,没有借煤难道有什么值得责怪吗?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借煤”看做发生在作者想像里的一件事,这件事强调的不是煤店老板(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

(5)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小说的主旨又如何理解?

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

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三)关于小说中的虚构分析

小说中,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但是小说传达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呢?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

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这都展现了“我”内心的悲凉。“我”骑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不敢冲进店里,展现了“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鄙夷神色的畏缩自卑心理。老板娘没有借给“我”煤时,“我”喊着“你这个坏女人”,表现了“我”对老板娘的憎恨。小说借助飞翔这一虚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我”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是更为深刻的真实。

匈牙利文学批评家卢卡契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整体上的荒谬和荒诞是以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基础为前提的。”

五、板书设计

骑桶

表面原因:物质困乏,无煤天冷,“飞”比“走”快

深层原因:畏缩自卑,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虚构骑桶飞翔

人民生活艰难,社会冷酷;缺乏关爱、缺乏沟通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案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根据必修1政治文明进程的主题,本课的落脚点应为让学生深刻理解全民族抗战得胜利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得深远影响。
教材的第一小节“全民族的抗战”主要讲述日军加紧侵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最终全民族抗战爆发(略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活动及结果。教材第二小节“日军的滔天罪行”讲述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的灾难(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小节“抗战的胜利”主要讲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共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军最终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为了讲授方便,可将第一、第三小节进行整合,统一到一个模块之下。
学情分析
通过阅读初中教材以及了解部分学生得知本课的基础知识(例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等)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基本都记得。因而这部分内容在授课时做从略处理。本课重在探讨抗战胜利的原因及重要意义,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成因。讨论课本的思考题“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
运用:结合时事分析:任何时期国家利益都是高于一切的;不同的时期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不同。结合时事思考讨论“在记住这段罪行后我们该怎么办?”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等材料再现历史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问题探究,对照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史料推导历史结论;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了卓绝斗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增强了我国人民的自尊心、自豪感,而且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大推进。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成因;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教学方式
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模式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用具
1.多媒体设备。
2.教师准备关于民族危机加深、日本投降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讨论教材中的思考题。
②将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搜集整理日军侵华暴行的资料以及当年侵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伤害中国人民的事实,以备课堂交流讨论。
(二)导入设计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早在唐朝时,两国就交流频繁,中国僧人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法,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晁衡)在唐朝做官40多年,并与李白、王维、魏万等中国诗人学者交往,结下深厚友谊。
PPT展示:
图1,鉴真东渡图
图2,阿倍仲麻吕
图3,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然而近年来中日两国关系一波三折,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历史教科书”问题成为笼罩着中日关系的阴影。我国政府为什么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提出强烈的抗议?日本的历史教科书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
PPT展示: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和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日本政府在参拜靖国神社和历史教科书问题上,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对其曾经的侵略行为不能进行深刻的反思,深深伤害了那些曾遭其侵略和奴役的国家人民的感情,影响了日本与这些国家的正常交往。中国近代以来曾多次遭受日本的侵略。我们已经学过的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抗日战争。
(三)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PPT展示:

(板书)日本侵略危机加深
视频播放:
1.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2.1932年,一二八事变。
3.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
4.1935年,华北事变,平津危急。
5.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内战爆发
日本的铁蹄踏碎了千万爱国同胞的心,蒋介石政府仍在顽固的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路线,对日军实行不抵抗政策,任凭日本侵略者掠夺我们的土地,蹂躏我们的同胞。而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在百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率先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率领红军成功实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

(板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视频播放:
1.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全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
2.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3.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以逼蒋“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告和平解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题发表中共在1937年7月15日提交的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板书)敌后战场
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这段视频,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PPT展示:
1.八路军、新四军名称的由来?他们是谁领导的队伍?
2.抗战初期敌后战场取得平型关等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几次大的会战?失败的原因有那些?
4.如何看待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关系?

视频播放终止
师:八路军、新四军名称的由来?他们是谁领导的队伍?
PPT展示:
1.八路军、新四军臂章
2.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生: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国共合作抗日后,经过双方谈判,1937年8月22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改成十八集团军,但习惯上仍称“八路军”。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师:抗战初期敌后战场取得平型关等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PPT展示:
中国的抗日战争怎样才能走向胜利?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党认为,中国是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广大人民中,只有动员和组织人民,才能抵御强敌,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板书)正面战场
师: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几次大的会战?失败的原因有那些?
生:四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军队抗击日军,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师:除了短片中提到的原因,你认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失利的原因还有哪些?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完毕
组甲:日军武器精良,行动迅速。国民党军队武器陈旧。
组乙:日军准备充分,在兵力上占优势,国民党军队在围剿红军中损失惨重,并且国民党军队中杂牌军多,战斗力参差不齐。
组丙:国民党指挥不当。战术落后。
师:很好,同学们都说的很正确。请大家看大屏幕。
PPT展示:
1937年,日本陆军拥有作战飞机1156架。其中:驱逐机432架,侦察机216架,轻轰炸机180架,重轰炸机128架,预备机200架。日本海军航空兵拥有舰载飞机278架,陆上飞机567架,各型预备机200架,共计1045架飞机。
抗战初期,中国仅有能作战的飞机305架。
抗战初期中日师级编制对比
中国日本
人数10923人21945人
马匹数不详5849匹
步骑手枪3831支9476支
掷弹筒掷弹筒243具掷弹筒576具
轻机枪轻机枪274挺轻机枪541挺
重机枪重机枪54挺重机枪104挺
野山炮12门或9门64门
步兵炮步兵炮30门步兵炮44门
主要差距是师级单位的定员和枪械、重炮数量。中国两个师还不一定达到日本1个师团的实力。
师:如何看待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关系?
生: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主战场,尽管几次大会战失败了,丢失了大片国土,但挫败了日军的锐气,消耗了日军的实力,日军由于战线拉得太长,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并且,正面战场的抗战吸引了日军的主力,为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条件。敌后战场的创建,分散了日军的兵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共两党的表现如何?请看下面一组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PPT展示:
图1八路军回民支队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令日军闻风丧胆。
图2八路军敌后武工队痛击日军
图3民兵用自制地雷伏击鬼子。
图4四通八达的地道,让小鬼子吃尽了苦头。
图5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
图6.国民党军队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

问题展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那一个战场是主战场?为什么?
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抗击着大部分的日军,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不思抗战,却不断发动反共摩擦,意图削弱八路军的力量。皖南事变就是明证。
师:这位同学对图片内容的把握很到位。除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外,我们还有一个战场,国外战场,中国的抗战不是孤立的,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众多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大力支持。请看大屏幕。

(板书)国外战场
PPT展示:
滇缅公里图

解说词: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中国,在世界,没有哪条公路像滇缅公路这样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条公路能像它这样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是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以及中印公路组成的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

滇缅公路,这条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日本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日本人更不会相信,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是他们用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了埋葬日本占领中国的梦想的交通大道。
师:为了保护滇缅公里这条重要的国际生命线,中国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

PPT展示:
图1中国远征军照片
图2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宣传海报。该剧背景就是中国远征军的故事。

师: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本帝国主义这头凶恶的野兽被征服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请看视频。
视频: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师:历史将铭记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驯服的放下屠刀,这一天,坚持达八年之久的抗日军民高唱凯歌。这一天,普通的中国百姓沸腾了。因为他们扬眉吐气了。他们看到了曾经的侵略者那哀求的目光。
师:我们苦盼的胜利终于来了,胜利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PPT展示:
图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情景,图2.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情景
图3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
图4开罗会议三巨头,自左至右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
图5东京审判电影海报。

师:从这组图片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甲: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生乙: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丙: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师:这几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结束了中国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那么中国能否由此就一片光明了呢?中国人民的苦难真的就结束了吗?这将是下节课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
师:本节课的第二个小问题是日军的滔天罪行。
(板书)日军的滔天罪行
课前我让大家搜集这方面的图片,资料,下面我就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

具体过程略
师:刚才大家都表现的不错,看得出各个小组的同学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课后我们把同学们的成果汇总起来办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展板,介绍给全校同学。
日本侵略者的兽行令我们发指,我们在痛恨敌人的同时,是否有这样的疑问,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PPT展示:课本学思之窗
大家可以结合这两副图片讨论一下。
PPT展示:
图1武士道
图2鬼子掠夺的财物

讨论完毕
师:哪个小组陈述以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组甲:我们认为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日本武士很轻视自己的生命,想必也不会看重别人的生命。
组乙:我们认为鬼子是为了掠夺财物,日本是个小国,发动这样大的战争,物资补充足。
组丙:我们认为是为了吓住抵抗的中国同胞,日本人从九一八之后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而淞沪会战中日激战三个月,尽管日军打赢了,但也损失惨重,他们恐惧中国人团结起来后的反抗力量,想用屠杀的方式警告中国人,谁在抵抗就是这个结果。
师:大家都说的不错。日本侵略者泯灭人性,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时至今日,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去,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PPT展示:
材料一: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无私救助中国平民的德国义士约翰拉贝有句名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材料二:“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生前如此说道,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遗言,她所展示的人性光辉令人动容,她道出了所有爱好和平人们的心声。
材料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有这样8句话——“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生:我们应当反思历史,以史为鉴,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四)小结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同胞一颗善良的心,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原谅曾经深深伤害过自己的敌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时过境迁,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撒播仇恨的种子,不是为了宣泄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有句古话说的好,“冤冤相报何时了”。“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汲取的历史营养。
当我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时,不要忘了那些为挺直民族脊梁而倒下的同胞。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让民族的脊梁更直更硬。

(五)课堂诊断
一、选择题
1.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3.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其中抗日战争期间制造的最大的惨案是()
A.南京大屠杀B.旅顺大屠杀C.潘家峪惨案D.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5.1942年,为确保滇缅公路畅通,入缅甸作战的军队是()
A.八路军B.新四军C.中国远征军D.美英军队
6.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的战斗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平津会战
7.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B.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C.中国地大、物博、人众、兵多D.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8.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A.中国战场广大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时间最长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兵力的牵制
9.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是抗战的正面战场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
C.是否发动人民群众D.是否满足英美的要求
10.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主要是为了()
A.粉碎日军的“扫荡”B.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
C.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克服抗日根据地的严重闲难
11.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指()
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②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③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④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⑤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2.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了全中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美国总统罗斯福l942年春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俄国等。”联系上述材料指出1940~1941年前后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请从中国两个战场(各举两例)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形势,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1945年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请你谈谈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附参考答案:
DBADCABDCBC
12.(1)变化:美国制造远东慕尼黑阴谋;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感到中国抗战是对日本的有力牵制,因此对中国抗战进行援助。中国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徐州、武汉四次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太平洋战场:日军南进威胁英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2)片面,只看表面,没有看到本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日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战争,必败;国际援助,反法西斯战争力量配合;根本原因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

(六)学习延伸
(见教材77页)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多以图片及相关视频导入,并采用情景讨论式教学法,一方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通过有效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合作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急需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教师能否向学生提供发挥各项潜能的机会?教师是否具备这种提供机会的能力?
但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学生接触到太多的屈辱史,肚子里别了一肚子的气,抗战胜利了,在欢呼声中,许多学生扬眉吐气了,青春的激动使他们无法控制自己,课堂上言辞激烈,甚至拍案而起。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受感染,因此教师既要投入,又不能陷进去,随时调控好自己。另外课堂语言既要完美,又要理性。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1.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是中国境内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②一一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纸有、。
3.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的代表性党报党刊是、。
4。1905年,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时期创办了代表性报刊,试说明它们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舆论作用。
1.中国报业的形成阶段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2)自19世纪70年代起,又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办的报刊。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中国报业的发展阶段
(1)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主要舆沦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的内容比较丰富。
3.中国报业的繁荣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4.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达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B.18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C.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
下列中国近代报刊属进步势力创办的有()
①《新青年》②《新民丛报》③《新华日报》④《民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知识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2005年,中国电影业迎来丫百年庆典,央视推出隆重的纪念活动,展示了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你知道中国电影业内有哪些重大的奖项吗?
1.电影的发展
(1)概况
①近代中国
a.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C.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d.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工作者和影片。
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1935年,《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②新中国电影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电影事业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以前,涌现出许多名导和明星,许多优秀影片在国内外获大奖。
(2)作用
①制作比较精良,画面比较清晰,能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②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其特殊效果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
2.电视的发展
(1)改革开放前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最初只有北京、上海等极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电视节目单调。
(2)改革开放以来
①电视逐渐普及,且档次越来越高。
②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各电视台在节目中推陈出新,创办了一批内容更加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列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发展的是()
A.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质量有所降低
B.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C.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D.《焦点访谈》等新闻报道栏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的有声电影开始于()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风云儿女》
知识三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得以普及,现在中国拥有互联网用户近2亿,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对网络的大讨论,尤其在青少年学生家长群中,谈网色变,视网
如虎,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1.互联网的发展
(1)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
(2)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到2006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23亿。
2.互联网的作用
(1)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3)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下列传媒在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报纸②电影③电视④因特网
A.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把人类带人信息时代的发明是()
A.电报B.电话C.电影电视0网络
巩固测试
1.“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文中交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你认为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主要有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报刊起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B.1917年C.1920年D.1924年
3.1905年中国人首次自己摄制电影并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这部电影是()
A.《歌女红牡丹》B.《渔光曲》C《风云JL女》D。《定军山》
4.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
5.有关广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电视普及以前,收听广播是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
B.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老牌节目拥有比较固定的听众群
C.对一些不方便看电视、报纸的人来说,收音机是最方便获取信息的工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无人收听广播
6.康有为等人宣传维新思想时不可能使用的传媒形式是()
A.创办报刊B.上书皇帝C.放映电影D.演讲集会
7.1940年工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一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德国五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日本偷袭珍珠港
8.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已达到平均每户拥有一台电视机,彩电代替黑白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对这种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追求美妙的视听享受B.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迅速普及
C.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上大力支持D.人们提高消费水平,沉迷电视节目
9.目前在传统的三大媒介外,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四媒介,那么第四媒介是指()
A.多媒体B.三维动圆C.互联网D.FLASH
10.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11、材料一根据记载,革命爆发前夕的1788年,法国约有报刊60种。1789年则有报刊250种,整个革命时期出现过的报刊达1350种。一般都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笔调犀利,论战激烈,有些革命报刊以唤起民众为主旨,土要面向大众,用语粗浅通俗。
材料二从戊戌一直持续到1912年,华文报刊由百余种增至500种,连同断续刊行者,共有七八百种之多。年度发行量仅据1913年邮政系统运送的报纸印刷品计.即达51524800份,成为中国报业史上的重要时期。……据《大公报》1905年统计,标明为白话、俗语的报刊就有20种,还有很多报刊开辟了白话专栏。
(1)材料一、二反映出报业发展的什么趋向?归纳说明共同的历史原因。

(2)“从戊戌一直持续到1912年”中国出现过许多进步刊物,试举两例。

(3)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对中国民主进程的意义。

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单一 少年毛泽东的成长
 风华正茂 

1.成长背景
(1)家庭与教育:家庭专制与私塾教育的束缚,养成了倔强和反抗的性格。
(2)国家局势:国家四分五裂,民族备受凌辱,军阀混战不已,形成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
2.成长历程
(1)1893年出生于富农家庭。
(2)1914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博览群书,锻炼体魄和毅力。
(3)1918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以期“改良人心风俗”。

清单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接受马克思主义
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结识李大钊,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并转变自己的思想。
2.开始参加革命
1920年在长沙参与组织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
3.开创革命道路
(1)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4.领导红军长征
(1)在遵义会议上重新取得军事指挥权。
(2)领导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
5.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基本内容:三大法宝。
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
②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
③一个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
(2)成功实践:抗日战争的胜利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贡献。
(3)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深化认知]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正确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构成。毛泽东个人也有一些错误的思想,不能归入“毛泽东思想”范畴。

清单三 新中国的缔造者
 推翻三座大山 

1.参加重庆谈判
(1)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以争取和平民主的新局面。
(2)国共双方签定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双十协定”。
2.领导解放战争
(1)1947年,依照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2)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3.筹划新中国
撰写《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著作,对夺取全国胜利、工作重心转移与党的转变等问题已敏锐考虑。
4.成立新中国
(1)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意义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②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历史。
③彻底结束了几千年专制王朝统治的历史。
④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深化认知]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当时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国民党军主力被消灭。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中国革命胜利的趋势不可逆转,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最主要领导者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清单四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艰苦的探索与实践 

1.过渡时期
(1)建国后头三年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抗美援朝,恢复了国民经济。
(2)1953年,按照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开始了三大改造。
(3)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社会主义时期
(1)失误
①原因:放弃了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错误认为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②表现:反右斗争扩大化,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2)成绩:1956年制定了正确的“八大”路线,20世纪70年代,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病逝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
[深化认知]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不少失误。在评价毛泽东时,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评价其是非功过,同时要认清毛泽东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只是支流,功大于过。
探究点一 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绝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
[答案] 形成: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成熟:延安时期(或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材料二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
[答案] 《论十大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材料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个人品质?
[答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品质:摆正了个人与党的组织、与党的领导集体的位置,体现了个人的高风亮节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品格。
[结论形成]
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毛泽东是一大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遵义会议后,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成功地实现了战略转移。
(4)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进行持久战和全面抗战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参加谈判,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定。
(6)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信心坚定,领导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发动了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探究点二 全面评价毛泽东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根据图片1、2说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主要历史贡献。
[答案] 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工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为新中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进行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材料二 
(2)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据图3、4、5指出这些失误的具体表现与共同危害。
[答案] 表现:图3为反右斗争扩大化,图4为“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图5为“文化大革命”。危害: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受重大挫折,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结论形成]
全面评价毛泽东
1.历史贡献
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①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③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④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⑤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⑥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局限性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特别是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3.总评
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解析:选A 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A。
2.毛泽东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词中提到“暴动”,其矛头是指向谁的()
A.南京国民政府 B.北洋军阀集团
C.日本帝国主义D.南京临时政府
解析:选A 秋收起义中革命的对象是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故选A项。
3.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A.①②B.①③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 题干中“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的意思是毛泽东思想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①正确;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②正确。

4.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右图),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实行土地改革
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D.开展经济建设
解析:选C 从材料中信息可知时间是“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地点是重庆,不难理解是国共重庆谈判,然后分析正确答案即可。
5.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A.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解析:选C 时间是1953年,当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答案为C。
6.1966年,毛泽东在《七律有所思》中写道:“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诗文中的“有所思”在当时主要是指()
A.如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B.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
解析:选D 注意关键信息“1966年”,“文革”开始,思想路线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
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4分)
解析:第(1)问,“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分析背景;“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概括其目的。第(2)问,根据“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营经济是……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不没收……私有财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概括其特点;从建立政治协商制度这一角度总结其实践。第(3)问,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可从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与国情相结合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
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在毛泽东的每一个“逢十”整数诞辰,都会举行高规格座谈会或纪念大会,时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也会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从1983年以来,领导人的每次讲话各有侧重。
1983年,胡耀邦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的座谈会上讲话,提出“继续推行他晚年错误的一套”、“担心公开揭露他的错误会造成信任危机”、“把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因晚年失误而一笔勾销”三方面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从1993年开始,每个整数年份的毛泽东诞辰纪念大会,领导人讲话都会重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每一代领导人都会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加上新的表述。1993年,江泽民在前述表述的后面加上了“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2003年,胡锦涛在江泽民讲话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013年习近平的讲话,又新增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的新表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性贡献。(9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评价毛泽东的基本原则。(3分)
解析:第(1)问,结合史实,归纳毛泽东的历史贡献。第(2)问,从材料的第二部分可以整理出既要看到毛泽东的贡献也要看到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实事求是原则,在评价时体现出辩证原则,从胡锦涛和习近平增添的内容可以看出还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
答案:(1)贡献: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辩证的原则,历史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