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遗传的基本规律

小学健康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7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优质课--

学科:生物年级:高二

授课课题:《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讲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本小节在编排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三个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生学习其他两个遗传定律的重要基础,因此,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理解:(1)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正交、反交、自交的概念;

(2)豌豆杂交的过程;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应用:能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简要的遗传图解。

能力目标

1、通过从性状分离的现象到实践的分析,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孟德尔八年实验研究事迹,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重点及落实方案

重点

1、豌豆的杂交过程。2、孟得尔采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的特点;

3、遗传图解的简要书写。

落实方案

1、采用举例、讨论、多媒体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3、根据课本表6—2的已知条件,当堂练习遗传图解的写法,并订正。

难点及突破策略

难点

1、各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豌豆植株与种子的关系;

3、遗传学的各种表示符号。

突破策略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进行知识的迁移;

2、通过正反例证来明确相对性状的概念;3、穿插小故事增强记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任务分析

本节课概念多,符号多,学生不易掌握,所以从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初中学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内容上。教材前部分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探究,本节是在生物个体上进行探究,跨度大,要做好过渡。

学法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并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做好笔记;

再次,指导学生进行图文转换的思维训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1、复习上节课的经典实验,从时间的顺序上理解孟德尔的杰出贡献;

2、通过对孟德尔生平的介绍,体会他用豌豆的成功之处,并了解他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达成]

1、出示几个经典实验的时间顺序,点出孟德尔的伟大之处:在不了解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时候,就研究总结出了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投影显示孟德尔相片,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①孟德尔简历说明了什么?②为什么孟德尔采用豌豆会获得成功?

③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是什么?④什么是相对性状?

⑤孟德尔研究相对性状遗传的特别之处是什么?(把问题提出来,不用一次全部解答,分散贯穿在全课之中,让学生思考,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2)、学生在随着教学的开展,学习有关内容后,可以分别做出解答:

①孟德尔:奥国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3年后修毕。43岁时在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自己研究豌豆杂交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自然界。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科学、思想和精神财富。他的刻苦研究精神将是永存的。

②豌豆特点:a.严格的闭花自花传粉植物。b.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差别显著。

③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杂交法。

④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⑤孟德尔研究相对性状遗传的特别之处:分别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可展示P代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所获F1代的种子,播种后均为高茎;F1自交,所获F2代的种子,播种后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

②讲解P、F、♀、×、♂各字母及符号的遗传学含义。

③介绍正交、反交、自交的概念,突出讲解“杂交”的过程。

④请学生按小组讨论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特点,并推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结果。

⑤教师总结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察、讨论后所形成的意见,结论如下:

子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

通过对课件的再一次展示,分清以下概念:

显性性状: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⑥投影显示孟德尔7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结果统计表,分别对表中的(除了茎的高度)六对相对性状用遗传图谱写出来。并请学生计算显隐性之比,对计算的情况进行总结。可进一步明确:子一代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一般规律性?(设想:如果豌豆的另一对相对形状的F2也出现3:1,是否可以判断亲本的显隐性呢?)

课堂练习:(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1、性状、相对性状的正反例证的举例、判断;

2、写遗传图解,能在图中说明各符号的代表意义,并指出在这一遗传图中,研究的性状是什么,其中显、隐性状怎样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豌豆的特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法、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等;并发现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特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特点,是否具有一般规律性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附:板书设计: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①孟德尔②豌豆特点③杂交法④相对性状⑤孟德尔杂交法特别之处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注:此文为本人原创!

相关推荐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
3.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
4.了解显性的相对性;
5.了解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从分离规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规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规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外,着重在提高学科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下列两点教育:
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2.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基因的分离规律
[解决办法]
(1)着重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因为这是分离规律包涵的基本概念。
(2)在分离现象的解释、测交的讲授中强调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而形成1∶1的两种配子。
(3)应用分离规律做遗传习题。
(4)说明不完全显性遗传F2表现型之比为1∶2∶1,更证明分离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1)分离规律的实质。
(2)应用分离规律解释遗传问题。
[解决办法]
(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
(3)应用遗传规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相对性状
杂交方法
人的高、矮遗传也象豌豆一样吗?
[解决办法]
class=px14相对性状____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并口头测试。
杂交方法____用挂图说明去雄与授粉。
人的高矮遗传____说明是多基因的遗传。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法
 
讲述、谈话、练习。
 
五、教具准备
 
杂交图、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图、画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的图、减数分裂示意图、紫茉莉的遗传图解、板书可由银幕显示、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判别相对性状或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2.课本上几种显性和隐性状让学生相互识别。
3.测交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做出结果。
4.分离规律讲述后,阅读理解。
5.学生做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到子二代的遗传图解。
6.学生做分离规律的遗传习题。
7.学生做课本上人类显性和隐性的遗传图解。
8.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出有关遗传的问题。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了解它的研究特点和方法;理解对实验结果的解释;理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练习规范地做遗传图解。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讲 述:
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5年后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真理的光辉。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
杂交实验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实验法?银幕显示并讲解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实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基因分离规律
讲 述:
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m~2.0m
矮茎0.3m左右
提 问: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与绿色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回答: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子叶颜色;不同表现类型——黄色与绿色)
检测提问:(问题出示在银幕上)
选出下列不是相对性状的一项[ ]
A.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B.人类的近视和色盲
C.棉花的长绒与短绒
D.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
答案:(B)。因为近视指视觉的远近,色盲指视觉的颜色,不是同一性状。
讲 述: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首先是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获得成功的又一原因。
讲 述: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
P—亲本 ♀一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杂种第一代 F2—杂种第二代
下面解说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讲 述:银幕出示图象演示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配合讲述,着重讲清以下三个基本概念: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简称显性);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简称隐性)。
杂交子一代全是高茎,自花传粉也叫自交,即同种类型相交,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是787∶277接近3∶1。孟德尔读书时就喜欢数学,因此他在研究中应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归纳起来:
孟德尔研究的方法:杂交实验法(生物学方法)。
研究特点:
①实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
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③运用数学方法——数学统计。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认识显性隐性。对照课本P·158中图55,学生相互识别有无耳垂、卷舌与不卷舌、双眼皮与单眼皮,从而了解人类遗传的显、隐性状。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提 问: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
学生答:(略)
讲 述:(1)基因控制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矮茎豌豆用dd表示。
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为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高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矮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
提 问:受精卵为Dd,以后种子的胚及种子播种下去长出的体细胞的基因构成是什么?
受精卵为Dd,即是杂种一代的起点,以后按有丝分裂发育成的胚、豌豆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根、茎、叶体细胞的基因构成均是Dd。
讲 述:(2)等位基因的概念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例如:D和d就是等位基因。
此概念有两个要点: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如图,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银幕出示有染色体遗传的图象,结合讲解,着重强调这是孟德尔解释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D、d独立存在,它要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3)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
高茎∶矮茎=3∶1。
3.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
基因型是指生物体内部的遗传物质结构,存在于细胞核(核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表示。
表现型指性状,现阶段我们学习的性状大多可外化于生物体,甚至肉眼可见。表现型大多用中文字母表示。(血型也是性状,但不可见。)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根据,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达形式,是遗传作用的外化。
(三)总结、扩展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杂交实验法,用高豌豆和矮豌豆杂交,杂种一代全是高茎豌豆,经自花传粉后,杂种二代发生性状分离。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比为3∶1。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孟德尔又做了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等其余六对杂交实验,F2表现型的比例均是3∶1,请同学们按板书要求试着做遗传图解。
(四)布置作业
1.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
 [ ]
A.1/4
B.1/2
C.3/4
D.100%
答案:B。
2.什么叫等位基因?
3.做遗传图解:
豌豆子叶黄色纯种(YY)与绿色子叶豌豆(yy)杂交,F1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后,F2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豌豆之比为3∶1。请做遗传图解到F2。
(五)板书设计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表现型和基因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表现型高茎∶矮茎=3∶1
 
七、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理解测交的概念。
2.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掌握分离规律。
class=px144.了解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5.了解显性的相对性。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基因型是生物个体内部的遗传物质结构;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发明,表现型不仅决定于基因型而且还要受环境的影响。
4.环境对生物表现型的影响:
讲 述:
说明太阳红基因在光照下是显性,无光照是隐性。
(2)喜玛拉雅白化兔在30℃以上的温度体色为纯白色,25℃以下身体白色、嘴、耳、尾巴、四肢末端为黑色。
提 问:什么是等位基因?
学生回答:
略。
引言:孟德尔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并用自己的思想做出了解释,这种解释没有实验验证前叫做假说。那么他的解释究竟正不正确,还要经实验验证。下面就讲他的实验验证——测交。
4.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教师板书:测交:杂种一代
×
隐性类型

aaaaaaaaaDd

dd
教师关键指示:按孟德尔的解释,杂种一代Dd,能产生几种配子?比值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出测交的遗传图解,并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
学生可能这样做:
讲 评:
(1)这样做也是正确的。
高∶矮=2∶2=1∶1
为简化,d、d两种配子相同,即可写一种d表示。
(2)孟德尔亲自到农田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得到高茎∶矮茎=30∶34,接近1∶1。预期结果和实践结果是一致的。测交证实F1是杂合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孟德尔的解释(假说)应上升为真理。
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物理、化学等科学通用的科研方法)。
4.基因的分离规律:
讲 述:老师表述分离规律。然后银幕显示减数分裂活动图象进一步讲清分离规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形成两种配子,明白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提 示:分离规律包含的杂合体、同源染色体等几个基本概念务必搞清楚。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分离规律。
提 问:什么是分离规律?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5.显性的相对性。
讲 述: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杂交,F1都开粉红花,F2则有开红花,粉红花和白花,它们之间比例接近1∶2∶1。
银幕出示:遗传图。
讲 述:
提 问:它们杂交的F2表现型不是3∶1,而是1∶2∶1,那么是不是说明,分离规律不适用,而是一种特殊情况呢?
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分离规律适用。而且更证明了分离规律的正确性、普遍适用性。因为实践中的1∶2∶1和按孟德尔分离规律推导F2的表现型也是1∶2∶1,二者一致。)
(三)总结、扩展
分离规律不是指杂交结果的3∶1,无论杂交结果是3∶1;1∶1或1∶2∶1,分离规律都是适用的,它是指杂合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揭示的分离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对融合遗传的否定。当时流传很广的融合遗传认为双亲遗传物质在下一代发生融合(“混血儿”一说即是一例)。孟德尔强调杂合体内等位基因互不融合或混杂,保持相对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还要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
扩展应用:应用分离规律,根据亲代、子代的表现型可推知基因型。课本P·168四题请大家做。
讲评:解题思路:
(1)首先确定显性性状:相对性状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如紫花,而没表现出来的性状则是隐性性状如白花。
(2)先确定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必定是纯合体如白花PP。
(3)显性性状的亲本,后代有性状分离,亲本必定是杂合体,如一组的紫花Pp
(4)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
(四)布置作业
P·167(除3题)P·168判断4,三、选择题争取在课内完成。
(五)板书设计
4.环境对生物表现型的影响
5.测交:
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6.分离规律
实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结果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
7.显性的相对性
F1既不是红花,又不是白花,而是粉红,这是不完全显性。

第三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银幕出示本堂课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了解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通过三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重点)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孟德尔的分离规律,第一次从理论上揭示了生物性状遗传的实质,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农业育种
讲 述:第一,根据分离规律知道杂交的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其中隐性性状个体能稳定遗传。显性性状中的部分个体在下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因此,目前生产上的有效办法是,年年选用适宜的品种,杂交这种杂种优势(优良性状)的利用只局限在第一代。
提 问:第二,小麦的某些抗病性状,多数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很多小麦都是杂种,你怎样得到能稳定遗传,即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纯种抗病小麦?
学生答:(将杂种连续地种植、观察、选择,直到确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抗病类型为止)。
提 问:第三,小麦的白粒是隐性性状,红粒是显性性状,你要白粒小麦,手中仅有一些杂种的红粒小麦,是否就没有希望选到白粒小麦?
学生答:(根据分离规律用杂种的红粒小麦自交到F2,会发生性状分离出现白粒小麦,必是纯种,就能稳定遗传。)
(2)人类遗传病
人类单个基因遗传大约有3368种,大部分是异常性状,少数为正常变型。其中显性性状(常染色体)1.827种,隐性性状(常染色体)1298种(X——连锁性状243种——不讲)
显性遗传
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
小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
①正常人不会把这种性状传给子女。
②患者大多数为杂合体,子女有1/2的机会患病。
隐性遗传
讲 述:即大家常见的白化病,即洋白头。因缺少黑色素,所以皮肤白色,头发黄色,虹膜带红色(血管颜色),畏光,它是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人由正常A基因控制。
学生活动:请写出以下的基因型
讲 评:
①先写隐性性状的基因型,白化患儿必定是aa。
②正常父母必定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父母基因型可暂表示A_。
③基因型aa的白化病小孩,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必定一个a来自卵细胞,一个a来自精子,也就是说父母都必定含有a基因,那么,根据第2项,父母基因就可表示为Aa。
class=px14学生活动:大家做遗传图解,抽两个同学到黑板上做。
讲 评:
①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叫做携带者。
②双亲是正常的杂合体,他们的子女有1/4的机会患白化病。
③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就可能从父母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这使后代患病机会大大增加。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表姐艾玛结婚生了六个男孩四个女孩,没有一个体格健壮,两个大女儿未成年即夭折,第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终生不育,其余孩子智力低下而且多病,这就是近亲结婚造成的恶果。
小 结:应用分离规律可以指导农业培育良种,提高产量;也可以应用在医学上,避免某些遗传病,因此科学技术是伟大的生产力,我们应该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应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
学生活动:联系所学知识,议论、提问。
讲 评:学生当中很可能有人由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的遗传联想到人类的身高遗传,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学生问及的,需解释的是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单基因遗传,人类的身高是多基因遗传,是有很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总结
孟德尔揭示的分离规律奠定了遗传的基础,它的分离规律是经典的遗传定律。对于认识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现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基因的分离规律也是随后要学习的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基础。
(四)布置作业
1.用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F1,F1自花受粉得F2,F2再自花受粉得F3,那么,F3中矮茎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
A.1/4
B.1/6
C.3/8
D.1/8
2.狗的卷毛是由于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直毛是由于它的隐性等位基因控制。有两只卷毛狗交配,产生出一只卷毛雄狗,你用什么方法,判定这只卷毛雄狗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3.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生提高用)
在人类遗传中,白化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性状受显性基因(A)控制。以下是白化遗传系谱图。
问:
(1)1、2、5的基因型?
(2)“5”是杂合体的几率是多少?
(3)“5”若与一个白化男子结婚生一个白化小孩的几率是多少?
答案:1.3/82.测交。即卷毛雄狗与直毛雌狗交配。若后代全是卷毛狗则被测卷毛雄狗为纯种,若后代有直毛狗出现,则为杂种。
3.(1)Aa、Aa、AA或Aa
(2)2/3。1与2的后代,基因组合如图,已知“5”图中显示是正常而不是白化aa,所以“5”是剩下的AA、Aa、Aa三种,其中有杂合体的机会有两种,故2/3。
(3)1/3。(2/3×1/2=1/3,“5”若是杂合体与白化男子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2,(即Aa×aa→Aa与aa)又因“5”不是100%的杂合体,是杂合体的可能性为2/3。因此,2/3×1/2=1/3。
(五)板书设计
8.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农业育种
第一,杂交优势利用,仅限第一代。
第二,选显性性性状类型,需连续种植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
第三,选隐性状类型,杂合体自交可选得。
(2)人类遗传
显性致病基因:多指。
隐性致病基因:白化病。
近亲结婚,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从而引起后代发病。
 
八、参考资料
 
孟德尔 遗传学的奠基人,生于1822年,他原来并非生物学家,而是奥地利的布龙奥大利修道院的一名天主教神父,当他进入修道院时还是个穷苦的孩子,1847年被授予牧师的职位,1851年被送到维也纳的大学学习自然科学。1853年他回到布龙修道院并讲授科学,1857年他开始收集市上商人所出售的豌豆品种。作为业余植物学家的孟德尔对这些品种在株高、花色、种子颜色等方面各有差异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些特征是研究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的良好材料,这个问题当时还没有一个植物学家曾给予清晰的解释,更不用谈答案了。孟德尔在修道院的花园里用他收集来的豌豆品种静静地进行了八年的连续观察和实验,并获得了他曾经设想过的答案。他把结果和结论仔细地写成论文,并于1865年春季自然历史学会在布龙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发表,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孟德尔遗传规律。这篇论文曾刊登于该学会的年刊上,并于1866年分送欧美的许多图书馆。但是,无论听过他的论文的人,还是读过他的论文的人都没有发现这篇论文的重要性。另外孟德尔在宣读论文之前,还寄了一份给瑞士著名植物学家内格利,但内格利不以为然,认为数数豌豆对了解真理毫无益处,况且孟德尔又是一个无名小卒,内格利更不会重视他的论文了。
一直到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丘马克三个各自在同一年里得出了一个和孟德尔在一代人以前所得出的完全相同的结论,当他们三人分别准备发表论文而去查阅文献时,才都十分意外地看到了孟德尔的文章。他们的论文都在1900年发表了,每个人的论文里都提到了孟德尔的文章,并且都把发现归功于孟德尔,而把自己的工作说成只是证实孟德尔的规律而已。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为遗传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分离规律表现在比例上至少有三种形式:
3∶1,这是对多数二倍体生物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所表现的形式,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1∶2∶1,这是不完全显性的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红花与白花杂交的结果。
1∶1,这主要是单倍体生物,如衣藻、酵母菌、红色面包霉等。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class=px141.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及结果。
2.理解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遗传图解。
3.理解测交实验及遗传图解。
4.理解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5.理解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训练学生知识扩展能力。
3.通过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上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规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讲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观的教育。
2.从基因的分离规律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发现过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3.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具有的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界的一切活动受客观规律的支配。人们认识这些规律,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发现过程,再次强调科学规律发现的一般程序。
2.初步掌握应用棋盘式方格和分枝法写遗传图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践上的应用。
[解决方法]
(1)强调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2)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板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4)做应用自由组合的有关习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F1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
[解决方法]
应用活动的标有基因的染色体模型,演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而自由组合。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1)自由组合为什么要强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何遗传?
(2)两对以上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何遗传?
[解决办法]
(1)画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状况。强调它们之间由于在一条染色体上,往往连在一起遗传,但也有极少分开的,概要介绍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
(2)通过一对到几对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过程,配子、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
 
五、教具准备
 
豌豆种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挂图,豌豆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挂图,分别标有Y、y和R、r等基因的染色体模型(硬纸板自制)。上述图解及板书,有关习题可由银幕显示,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弄清孟德尔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的两对相对性状指哪两对?加深对相对性状概念的理解。
2.学生分析F1代为什么只有黄圆一种性状?
3.学生分析F2代四种表现型及比例为9∶3∶3∶1的原因。
4.根据F2的基因型,写出其表现型及比例。
5.学生分析F2出现新类型的原因。
6.学生作测交及其结果的遗传图解。
7.学生分析自由组合规律的两对性状中的每一相对性状单独遗传时是否还遵循分离规律。并归纳出原因。
8.学生自行列表比较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9.学生总结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从一对到n对的遗传过程中的配子、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的规律。
10.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做杂交育种的遗传图解。
11.学生做有关自由组合的遗传图解。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及结果。理解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有关遗传图解。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孟德尔发现并总结的基因的分离规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但任何生物都不是只有一种性状,而是具有多种性状,如豌豆在茎的高度上有高,有矮;在花的颜色上有红花,有白花;在种子的颜色上有黄,有绿;在种子的形状上有圆形,有皱缩;那么,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同时遗传时,它们又是遵循怎样的遗传规律呢?孟德尔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教师出示豌豆种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挂图,讲解实验过程,之后,教师提问并作必要的说明。
(1)两对相对性状指哪两对?
要求学生弄清相对性状的概念,只有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才叫相对性状,不要把黄与圆,绿与皱当成了相对性状。
(2)F1代为什么只有黄圆一种性状?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性状的显、隐性。
(3)F2代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新性状,即绿圆与黄皱,而且四种表现的比值为9∶3∶3∶1?
任学生去展开想象,自由回答,教师不要忙于对谁对谁错作评判,待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后,教师说,让我们听听孟德尔是怎样解释的。
教师强调:
(1)黄和绿、圆和皱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这两对基因又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2)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这也是为什么F1表现为黄圆的原因,教师边讲边画下列遗传图解。(也可以在银幕上逐条显示)
现在,重要的是F1YyRr会产生些什么类型的配子。
大家知道,配子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分开,等位基因随之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且数量相等的配子。即YR、Yr、yR、yr。(讲解同时,教师利用自制的分别标有Y、y和R、r的染色体模型,演示它们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在学生弄清4种类型配子来历的情况下,再讲孟德尔对组合现象的解释。(示豌豆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解,见书P·172页。)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师讲解遗传过程,着重讲解F1→F2的遗传
强调并板书
其中,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黄皱和绿圆为重组类型。各种表现型中,纯合体都只有一个,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并指明它们在图中的位置。到现在,大家该知道F2出现两种新类型的原因了吧。教师请学生回答,要求答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三)总结、扩展
总结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F2代 16种结合方式 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比例 9∶3∶3∶1
问:1.如果是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F1产生多少种配子?
2.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多少种配子?如果是一个卵原细胞呢?
(答案:1.8种;2.2种、1种。)
(四)布置作业
思考题:
F1能不能产生Yy或Rr等类型的配子,为什么?
F1产生4种配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结合方式 16种
F2基因型 9种
YYRR1 YyRR2 yyRR1
YYRr2 YyRY4 yyRr2
YYrr1 Yyrr2 yyrr1
 
六、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理解测交实验,进一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理解自由组合规律,了解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的结合方式,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量,以及表现型的比例?
讲授新课:
引言孟德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其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F2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孟德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作了解释,要确定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该怎么办?
要求学生回答出:测交。
(3)测交
问:什么叫测交?这里具体应是谁和谁交?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测交及其结果的遗传图解。
这是根据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从理论上推导出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则说明理论是正确的,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不相符,则说明这种理论推导是错误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孟德尔用F1作了测交实验,实验结果(见书P·174中表3)完全符合他的预想。证实了他的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该怎么办?(学生回答,上升为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4.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独立分配规律)
教师总结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提出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之后,请学生提炼自由组合的实质,要求学生答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然后教师板书,实质……
问:为什么要强调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启发学生逆向思维,如果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不能自由组合?
教师板画:
问:这些基因哪些能自由组合,哪些不能自由组合?原因?加深学生对非同源染色体的理解。
分离规律研究一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规律研究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规律是否与分离规律完全无关呢?请学生对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的两对性状中的每一相对性状单独分析。
要求学生得出结果:
粒形:圆∶皱=3∶1
粒色:黄∶绿=3∶1
结论: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仍然遵循分离规律,分离规律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基础。
原因:(要求学生总结)在减数分开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仍然要分开,等位基因仍要分离,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组合。
那么,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请学生自行列表比较,在综合几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下表,在银幕显示。)
(三)总结、扩展
孟德尔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其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由于等位基因都要随同源染色体分开,因此,它们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分离规律。
但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则不能自由组合,它们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连锁互换规律,教师简略介绍摩尔根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四)布置作业
1.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 ]
A.1/4
B.1/8
C.3/8
D.3/16

2.教材P·176中一、二。
(五)板书设计
3.测交
证明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的正确性。
4.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独立分配规律)
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七、教学步骤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银幕显示本堂课教学应达到的目标。
理解自由组合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
理解在杂交育种中,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引起基因重组的育种方法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什么?
讲授新课:
引言:孟德尔花了这么多功夫发现的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它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用处呢?
5.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1)理论上
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要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再加上配子之间的随机结合,导致了基因的重组。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基因的重组,必然导致性状的重组,这样,后代出现了亲代所没有的性状,也就是出现了变异。(板书,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如:黄圆×绿皱,F2代出现了黄皱和绿圆。生物中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很多呈杂合状态,这样,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就可能产生极其多样的基因型的后代来。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总结下表的问题。
上表各项内容,由师生边总结边填写,必要的地方,如(3∶1)2=9∶3∶3∶1的由来,教师加以一定的说明。
问:基因型为AabbCc的生物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有人答8种,有人答4种)请大家写一写,到底有几种?(写出的结果证明只有4种)为什么会只有四种,请大家注意,我们说的几对是指几对等位基因,在AabbCc里,有几对等位基因?两对。当然只有4种配子了。
根据上表,人的染色体有23对,一对染色体只取一对等位基因,它们自由组合的结果,后代的表现型则为223=8388608种,所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也说明了世界上的生物为什么具有如此的多样性。生物变异的原因还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育种上
每种生物都有不少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不良性状,如果能想办法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该有多好。如果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就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美好愿望。
请学生看书P·177,三,问答题,将问题改为:怎样才能获得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做题,教师检查、引导,学生做完后,请学生谈自己的做法。可能有二种做法。
第一种
自交后代不性状分离为纯合体,留下做种,自交后代性状分离者,为杂合体,淘汰。
第二种
两种方法,都得到了相同结果,但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学生应回答,第一种,因为少花一年时间,缩短了育种年限。
通过这道练习题,同学们该知道如何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使基因重组去育种了,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
(三)总结
在生物遗传的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不同基因类型的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造成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使后代的性状也发生重组。出现了新的类型,这种变异的原因就是基因重组,实践上,我们也可以让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所控制的优良性状重组,以培养良种,这种种方法叫杂交育种,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自由组合规律不只适用于二对等位基因,只要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非等位基因,都适用。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77中四题。
讲解根据后代表现型推亲代基因型的方法(推论方法见参考资料)。
(五)板书设计
5.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1)理论上
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
(2)实践上
杂交育种
 
八、参考资料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又称“基因学说”。1909年,美国细胞学家萨顿和德国胚胎学家博韦里各自在研究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之间的平行关系之后,提出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后来,摩尔根及其同事通过果蝇实验,证实了这个假说。1926年,摩尔根发表《基因论》,使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得以确立。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核心思想是:基因是位于染色体特定位置的遗传单位。要点是:个体上的种种遗传性状都起源于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这些基因互相联合,组成一定数目的连锁群;在生殖细胞成熟时,每对等位基因依孟德尔第一定律彼此分离,于是每个生殖细胞只含一组基因;不同连锁群内的基因依孟德尔第二定律而自由组合;两个相对连锁群的基因之间有时也发生有秩序的互换,而且互换率证明了每个连锁群内的基因是呈直线排列的,以及各个基因之间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推测基因型常用的方法 以教材P·177中题为例。
首先将两个相对性状分解为两个一对相对性状,从而化难为易。
第一种方法,根据后代比数推论,如第四组合,子代黑:白=(10+4)∶(11+3)=1∶1,黑对白是显性,故可推断亲代黑色为杂合体(即Cc);子代粗糙:光滑=(11+10)∶(4+3)=3∶1,可推断亲本均为杂合体(即Rr),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为CcRr和ccRr
第二种方法:根据后代有无隐性类型推论,如第四组合,根据显隐关系,可把亲本基因型暂写为C-R-和ccR-,从黑白这对性状看,后代有白色这一隐性性状出现,两亲本必都有c。从粗糙、光滑这对性状看,后代有光滑这一隐性性状出现,也可推论两亲本必有r,因此,可得两亲本基因型为CcRr和ccRr。
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自由组合 在讲述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随机讲授如下内容:
出示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活动图或银幕显示用多媒体制作的活动画面。
配图720JT001配图
当多个细胞减数分裂时,有两种排列情况存在,可能性相同,这样,产生了4种类型,且数量相等的配子,即YR、Yr、yR、yr。
三、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教学目的
1.理解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的实质。
2.掌握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在杂交试验中的判别方法与应用。
教学重点
1.自由组合、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三者的实质。
2.自由组合与完全连锁的区别及判别方法。
3.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的区别及判别方法。
4.自由组合,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从自由组合到连锁互换的突破。
2.连锁着的两个基因是怎样互换的。
3.表面上在分析杂交实验,本质上在分析配子形成的具体过程。
教学方法
1.第一课时,教师应充分比较自由组合与完全连锁的杂交结果、原理及遗传图式。
2.第二课时,教师应充分比较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的杂交结果、原理及遗传图式。
课时安排
建议完全连锁讲授一课时,练习一课时。
不完全连锁讲授一课时,练习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完全连锁遗传

1.引言:前面我们学了豌豆的杂交,现在我们来温习一
下,它的二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遗传。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黄色圆粒测交→1黄色圆粒:1黄色皱粒:1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板书遗传图式)
2.完全连锁的发现。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用果蝇做杂交
实验:纯种的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杂交,F1代为灰身长翅,
所以,灰身长翅为显性,黑身残翅为隐性,对F1代中的雄性
个体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是1灰身长翅:1黑身残翅,与
F1代完全相同。(板书遗传图式)
比较豌豆的测交与果蝇测交的遗传图式,可以看出:
①二组杂交的P代与F1代情况相同。
②豌豆的测交后代与果蝇的测交后代不同,果蝇测交后代只有二种表现型,豌豆有四种,所以,果蝇的测交结果无法用基因的自由组合来解释。
3.完全连锁的原理。我们知道人体有十万个基因,这些
基因线性分布在23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见,每对同源染色体
上,有许多对等位基因。
果蝇也是这样,它的灰身长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用来表示,我们把B与V串在一条染色体上的这种
hv
情况叫连锁,同样,它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也是连锁。
由于B(b)与V(v)完全连锁,所以果蝇F1代中的雄性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只有两种:和而且相等。
果蝇的杂交遗传图式,详细写出来就应该是这样(板书),这就可以圆满地解释,果蝇的测交后代中为什么只有两种表现型,而且相等。即理论分析与测交结果完全吻合。
4.完全连锁与自由组合的本质区别。
豌豆的黄色(Y)与绿色(y),圆粒(R)与皱粒(r)二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Y(y)与R(r)没有连锁,减数分裂时Y与y,R与r分离的同时,Y(y)与R(r)自由组合。即:

豌豆的测交遗传图式,详细写出来就应该是这样(板书),这就可以圆满地解释,豌豆的测交后代中有四种表现型,而且相等。即理论分析与测交结果完全吻合。
5.小结。
(1)自由组合是分析分别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二对
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A(a)与B(b)由于自由组合,产生四种
数量相等的配子。表达式为AaBb→1AB:1Ab:1aB:1ab。
(2)完全连锁是分析共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二对
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A(a)与B(b)由于完全连锁,所以,产
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表达式为AaBb→1AB:1ab或)1Ab:
1aB。
6.提问。

7.判别自由组合与完全连锁的方法。
(1)如果AaBbxaabb→1:1:l:1,则为自由组合。
(2)如果AaBbxaabb→1:1,则为完全连锁。
8.课堂练习。
(1)分析下列生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比。

(2)如果AaBb个体产生四种相等的配子,则此个体为 。如果AaBb个体产生二种配子,其中一种为aB,则此
个体为 。

(3)下列基因型书写有错误的是 。

(4)请写出下列四组杂交完全连锁的遗传图式。

(5)下列 组杂交是完全连锁。
 A.AaBbxaabb→1AaBb:1Aabb:laaBb:1aabb
 B.AaBbxaabb→1Aabb:1aaBb
 C.AabbxaaBb→1AaBb:1Aabb:1aaBb:1aabb
 D.Aabbxaabb→1Aabb:1aabb
(第二课时)不完全连锁遗传1.引言:前面我们学了果蝇完全连锁的测交实验,现在
我们来温习一下,二对等位基因的完全连锁遗传。
果蝇BBVVXbbvv→F1BbVv
选择F1中雄性BbVv测交:
BbVv X bbvv→BbVvbbvv
50%50%
2.不完全连锁杂交实例。
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另一组杂交实验,所用果蝇的性状和
基因型与完全连锁的相同,但结果不同,请看具体过程。
BBVVXbbvv→F1BbVv
选择F1中的雌性BbVv测交:
BbVvXbbvv→BbVvbbvvBbvvbbVv
 42%42%8% 8%
3.比较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的异同。
(1)相同点:二组杂交的P代与F1代情况相同。
(2)不同点:完全连锁的测交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与亲本相同,数量比1:1。不完全连锁的测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其中亲本基因型(与其亲本相同的基因型)各占42%,重组基因型(与其亲本不同的基因型)各占8%。
4.连锁着的两个基因是可以改变的。
例如果蝇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单体交
叉互换,就有可能改变B(b)与V(v)之间的连锁关系。
如果交叉互换点在B(b)与V(v)之间,就会改变连锁关
系(如n路径),产生四种配子;如果交叉互换点在B(b)与V(v)之外,或者没有实现交叉互换,则不会改变连锁关系(如
m路径),产生两种配子。
事实上,果蝇F1代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走m路径的
细胞多,走n路径的细胞少,所以,总体上产生BV与bv连
锁型的配子就多,产生Bv与bV重组型的配子就少。这样,
就可以圆满地解释果蝇的不完全连锁。
5.完全连锁是不完全连锁的特殊情况。(选讲)
从生物界的总体情况来看,连锁关系的改变与否,取决
于连锁着的二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如果A(a)与B(b)
之间的距离长,则互换的可能性大,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就多;如果A(a)与B(b)之间的距离短,则互换的可能性小,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就少;如果A(a)与B(b)之间没有发生互换,则不产生重组型配子,即表现为完全连锁。
所以,不完全连锁产生的四种配子,数量上没有固定的
比值,只有连锁型配子多,重组型配子少的规律。当重组型配子少到零时,即为完全连锁、
6.判别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与自由组合遗传的方法。
(1)自由组合
AaBbxaabb→1AaBb:1aabb:1Aabb:laaBb
特点: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且比值1:1:l:1。
(2)完全连锁
AaBbxaabb→1AaBb:1aabb
AaBbxaabb→1Aabb:1aaBb
特点: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且比值1:1。
(3)不完全连锁
AaBbxaabb→AaBb多:aabb多:Aabb少:aabb少
AaBbxaabb→AaBb少:aabb少:Aabb多:aaBb多
特点:后代有四种基因型,其中亲本基因型多,重组基因型少。
总而言之,AaBbXaabb的测交:①如果后代为1:1:1:1,则A(a)与B(b)自由组合。②如果后代为1:1,则A(a)与B(b)完全连锁。③如果后代为多:多:少:少,则A(a)与B(b)不完全连锁。
7.课堂练习
(1)个体不完全连锁遗传。它的A基因与

 基因连锁,B基因可以和 基因互换,产生 
配子多, 配子少。
(2)AaBb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只有两种,说明A(a)与B(b)的遗传是 ,这两种配子中,一种是AB,另一种是 。AaBb个体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而且AB
配子数量少,说明A(a)与B(b)的遗传是 ,A与 
基因连锁,产生的aB配子数量 。
(3)写出下列四组杂交不完全连锁的遗传图式。

(4)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亲本AaBb的基因型。
①Xaabb→1Aabb:1aaBb
②Xaabb→1AABb:1Aabb:1aaBb:1aabb
③Xaabb→AaBb42%aabb42%Aabb8%aaBb8%
④Xaabb→AaBb少:aabb少:Aabb多:aaBb多

《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整理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整理”,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整理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17、显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叫显性遗传病。
17、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 ♀一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杂种第一代 F2—杂种第二代。
18、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②解释: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19、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20、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21、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①育种方面:a、目的:获得某一优良性状的纯种。B、显性性状类型,需连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体自交可选得。②预防人类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③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它们是IA、IB、i,但是对每个人来说,只可能有两个基因,其中IA、IB都对i为显性,而IA和IB之间无显性关系。所以说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而且遵循分离规律。
22、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23、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是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纲要求】

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II

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II

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II

4. 伴性遗传 II

【课前回顾区】

1.请选择关键词构建知识网络

基因 核基因 质基因 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染色体 常染色体遗传 伴性遗传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假说-演绎法”的五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3.据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解析

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2.动物、植物的显性性状基因型应如何鉴定?

5.9:3:3:1的比例变型有哪些?

6.人类遗传病一定是基因异常引起的吗?

【课内探究区】

探究一:用假说-演绎法来判断基因位置

【典型例题1】某同学发现了一只刚毛雄果蝇,若已知刚毛对截毛是显性,刚毛基因用B表示,

1.他推测了该基因在果蝇细胞中的位置,试写出其可能的基因型。

2.后来他又发现了雌雄果蝇中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可以排除哪种情况?

3.假设是细胞质遗传,该如何证明?

4.该种办法还可证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子代雌雄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则该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否则就是位于 染色体上;

5.如果刚毛雄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正交与反交,后代雌雄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

6.那么这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也可能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在他又有了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实 验方案。

简要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遗传图解:

预期:若 ,

则 。

若 , 则 。

【归纳提升】如何确定基因位置:

【对位练习一】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探究二:用巧妙的比例关系来推断遗传规律

【典型例题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归纳提升】如何据比例推知遗传规律:

【典型例题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归纳提升】

探究三:遗传系谱图的识别与遗传概率的计算

【典型例题4】.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3)Ⅲ11和Ⅲ12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羊水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遗传病。可供选择的措施有: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性别检测 C.基因检测 D.无须进行上述检测

请根据系谱图分析:

①Ⅲ11采取什么措施? 。原因是 。

②Ⅲ12采取什么措施? 。原因是 。

【归纳提升】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

【课后巩固区】

1.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2.(2011年北京卷)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 和和褐色眼 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 和 是 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 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3.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园桃 矮化蠕桃 矮化园桃

乔化蟠桃×矮化园桃

41 0 0 42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30 13 0 14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4.(10全国1)33.(12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 (14分)某植物茎秆有短节与长节,叶形有皱缩叶与正常叶,叶脉色有绿色和褐色,茎秆有甜与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员用该植物进行的两个实验(其中控制节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叶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

【实验一】纯合的短节皱缩叶植物与纯合的长节正常叶植物杂交,F1全为长节正常叶植株,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9:3:3:1

【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F2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3:1(无突变、致死现象发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方面解释上述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有利于________。

(2)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一中F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用“︱”表示染色体,用“?”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与实验一的F2结果相比,请尝试提出一个解释实验二的F2结果的假说________。

(4)根据你的假说,实验二中F1产生配子的种类有________种。

(5)为验证你的假说是否成立,可采用______法,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假说成立。

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

【典型例题1】答案

刚毛雄果蝇可能为BB Bb XBY XYB XBYB、XBYb、XbYB,或可能位于细胞质中。

XYB

让该刚毛雄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正交与反交,如果子代均与母本一致可证明。

【对位练习一】【答案】D

【典型例题2】1)自由组合定律 (2)略 (3)9紫:3红:4白

【典型例题3】(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课后巩固区】

1.A

2. (1)隐 aaBb aaBB

(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3)父本 次级精母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雌蝇

3.(1)乙 乔化

(2)DdHh、ddhh

(3)4 1:1:1:1

(4)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2分)

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2分)

②表现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2分)

4.1)两对,自由组合定律;

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3)4/9,4/9,扁盘:圆:长=1:2:1。

5.(14分)(1)增强生存斗争能力(或适应能力) (2)  (3分)(3)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分) (4)2 (5)测交 绿色叶脉茎秆不甜:褐色叶脉茎秆甜=1:1(其他合理答案也对)

2012届高考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遗传课后考点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
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遗传
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解析:A项内容是孟德尔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孟德尔提出了B项所述假设,为了验证假设是否成立进行了测交实验。
答案:B
2.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对棕色(b)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E)对不表达(e)为显性。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子代小狗中有黑色和黄色两种。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bbEe×BbeeB.bbEE×Bbee
C.bbee×BbeeD.bbEe×BBee
解析:亲本是棕色和黄色,因此亲本的基因型可以推断为:bbE_、__ee,后代出现黄色,说明亲本之一一定是bbEe,后代中有黑色,没有棕色,所以另外一个亲本一定是BBee。解答此题也可以采用逐一验证法,看看每一个选项的后代是否符合要求。
答案:D
3.(创新预测)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解析:因为测交,亲本基因型一定有一个是aabbcc,其配子是abc,再根据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在后代所有基因型中除去abc,剩余者则为另一亲本所能产生的配子类型,A与C固定组合,a与c固定组合,故选B。
答案:B
4.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5/8
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
解析:假设控制玉米子粒颜色的相关基因为A和a,非甜和甜的基因为B和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F1自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为9∶3∶3∶1,其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3/8。只看一对相对性状,则自交后代黄色和红色比例为3∶1,非甜和甜的比例为3∶1。如果F1测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各为1/4。
答案:B
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
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Ⅲ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应高于女性;由于Ⅲ片段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所以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尽管Ⅱ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但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相同,有时男性患病率并不等于女性,如①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性均为男性;②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
答案:B
6.(创新预测)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3∶2∶1B.7∶6∶3C.5∶2∶1D.1∶2∶1
解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应是自交,因而1/4AA自交后代仍是1/4AA,3/4Aa自交后代中各种基因型比例为3/4(1/4AA、1/2Aa、1/4aa)。总的后代中AA占7/16、Aa占3/8、aa占3/16。
答案:B
7.分析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苯丙酮尿症、尿黑酸尿病、血友病的基因分别用p、a、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体Ⅱ3体内的致病基因就是尿黑酸尿病基因
B.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PpAaXHXh
C.Ⅱ3如怀孕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几率是1,男孩健康的几率是3/4
D.若Ⅱ1和Ⅱ4结婚,则子女正常的几率是1/2
解析:由题意可推知: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PPAaXHXh,Ⅱ3的基因型为PPaa(1/2)XHXh,Ⅱ2的基因型为(1/3)PPAAXHY或(2/3)PpAAXHY,Ⅱ3如怀孕生育一个女孩或男孩,健康的几率分别是1×1×1=1、1-(1×1×1×1/2×1/2)=3/4。若Ⅱ1(ppAAXHXH)和Ⅱ4(PPA_XhY或PPaaXhY)结婚,则子女正常的几率是1。
答案:C
8.(创新预测)用糊粉层淡红色的玉米(prpr)作母本,紫色的玉米(PrPr)作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母本果穗上的所结子粒应该完全为紫色子粒(Prpr),但在多个杂种F1果穗上的647102粒子粒的观察中发现了7粒淡红色子粒。导致这种遗传性状表现的最大可能性是()
A.父本花粉Pr中混杂有母本花粉
B.个别父本花粉的Pr基因突变为pr
C.个别母本卵细胞的基因突变为pr
D.不同环境条件的Prpr的表现型不同
解析: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子代紫色子粒(Prpr)中出现少数淡红色子粒(prpr),最大可能是发生隐性突变。
答案:B
9.(创新预测)有人在不同的温度下培育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棒眼果蝇,统计发育出来的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结果如下:
温度(℃)15202530
雌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141228124
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7016012174
以上实验表明,棒眼果蝇在发育过程中()
A.温度和性别影响了基因的转录
B.温度和性别对复眼中的小眼数目是有影响的
C.影响小眼数目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
D.温度和性别都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横向比较温度可知棒眼果蝇小眼数目与发育时的温度有关,纵向比较可知,棒眼果蝇小眼数目与性别有关。实验本身并不能说明温度和性别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及是否影响了基因的转录。
答案: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内中有杂合的基因型为XY的细胞,雌性体内有纯合的基因型为XX的细胞 ③人类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即使女儿不显色盲,也可能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⑥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④D.③⑤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理解。①错误,生物的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性别通常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②错误,虽然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形状、大小有所差别,但XY型染色体并不称为“杂合子”,因为纯合子、杂合子是指基因型,XY型是性染色体类型。③正确,因为Y染色体短小,所以X染色体的很多基因在Y染色体上都没有其等位基因。④错误,女儿的X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所以女儿的色盲基因也有可能是从母方得到的。⑤正确,这也说明了色盲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⑥正确,因为男性只要携带色盲基因即为色盲患者,而女性必须在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才表现为色盲。
答案:D
11.南瓜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可据此判断,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__为隐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用遗传图解来说明所作的推断。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_____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判断。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________。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学会辨别试题指向:第(1)小题为判定显隐性,第(2)小题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并书写遗传图解,第(3)小题为“9∶3∶3∶1”的变式,第(4)小题为测交法检测实验结果。(1)根据概念,“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则扁盘形对长圆形为显性。(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亲本为AA(扁盘形)×aa(长圆形),子一代为Aa(扁盘形),子二代为1/4(扁盘形)∶2/4Aa(扁盘形)∶1/4aa(长圆形)。(3)根据“9∶3∶3∶1”的变式,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9A_B_∶6(A_bb、aaB_)∶1aabb,南瓜果形性状受两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子二代结果反推,子一代为AaBb(扁盘形),则亲本为AABB(扁盘形)×aabb(长圆形)。(4)测交法需要选择隐性纯合子(aabb)对F1(AaBb)进行检测。测交子代为1AaBb(扁盘形)∶1Aabb(圆球形)∶1aaBb(圆球形)∶1aabb(长圆形)。
答案:(1)扁盘形 长圆形 (2)扁盘形∶长圆形=3∶1
P∶AA(扁盘形)×aa(长圆形)
(3)两 自由组合
(4)AaBb×aabb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
12.(创新预测)1910年5月,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睛的雄蝇。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将这只白眼雄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姊妹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
(1)从实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请写出判断的最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5)假设你是某研究小组的成员,实验室提供各种基因型的果蝇。请你利用上述杂交获得的后代,设计最佳杂交实验,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白眼基因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且亲代果蝇在下一代成熟前就自然死亡。实验室只有历代杂交都是红眼的雌雄果蝇,现从某科研所引进一白眼雄果蝇。假设你是某研究小组的成员,想利用该白眼雄果蝇通过杂交的方式获得白眼雌果蝇,应如何设计杂交方案?请用简要遗传图解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表示。(图解写出三代即可)
解析:(1)F1红眼果蝇之间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2)F1红眼果蝇之间交配,后代有红眼有白眼,比例为3∶1,说明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3)雌雄个体的性状表现不同,说明了该基因与性别相关。 (4)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有BB、Bb、bb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Y、XbY5种。 (5)XbXb(白眼雌果蝇)×XBY(红眼雄果蝇),所生后代红眼全部是雌果蝇XBXb,白眼全部是雄果蝇XbY。 (6)XbXb白眼雌果蝇的Xb基因只能一个来自父方(XbY),一个来自母方(XBXb)。所以首先应培育出XBXb和XbY。从XBXB与XbY杂交开始,直到在同代中出现XBXb和XbY,即达到目的。
答案:(1)红眼 (2)遵循 杂种子一代雌雄交配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3)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4)3 5 (5)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雌蝇呈红眼,雄蝇都是白眼,则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写成遗传图解,并有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