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例谈对阅读材料的探究性教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5

例谈对阅读材料的探究性教学。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例谈对阅读材料的探究性教学”,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例谈对阅读材料的探究性教学

──阅读材料《汽油机点火装置》的探究性教学

四川省宁南县高级中学杨光喜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老师的具体操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选题缘由】

高中物理教材上很多章节中都穿插一些发人深思、趣味性又极强的阅读材料。很多教师在对这些阅读材料的处理上都显得过于马虎,如果是与考试有关的,可能会认真的讲解。否则,一代而过,或者让学生自己下来看看就行了。其实,如果老师能认真的引导学生对这些阅读材料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下面就以《汽油机点火装置》这一题材为例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活动方式】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

难点:按学生意图准备器材。

【活动准备】

摩托车电瓶(12V),摩托车点火器,火花塞,变压器,电灯泡,小直流电动机,干电池,导线及其它可能用到的器材。

【活动地点】

物理实验。

【活动过程】

让学生仔细阅读高二教材(人教版必修加选修)P224的阅读材料──汽油机点火装置(材料内容和图如下)

汽油机做功冲程开始时,汽缸中的汽油──空气混合气要靠火花塞点燃。但是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只有12V,不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为此,要使用左图所示的点火装置。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通过开连到蓄电池上,次级线圈接到火花塞的两端。开关由机械进行自动控制。做功冲程开始时,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初级线圈中的电流急剧减小。由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初级线圈多得多,所以可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可达10000V以上,这样就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了。

蓄电池提供的是直流,在这里为什么也能用变压器得到高电压呢?请和你的同学们讨论一下。

我让学生讨论了2分钟之后,提出问题:

老师:为什么这里变压器对“直流电”也起作用呢?

学生:在开关接通或断开的瞬间,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方向虽然没有变,但大小在发生急剧变化,初级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也发生急剧变化,这样穿过次级线圈的磁通量也发生急剧变化,所以,次级线圈的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老师:汽油机在工作时每一个工作循环都有一次点火,那么开关该是如何控制的呢?

学生:一定是有一个什么装置能使开关不断的通、断、通、断。

老师:不错!的确在一个特殊的装置来控制开关,现在我们不去研究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我用一个简单的东西来代替它演示一下好吗?学生很兴奋的回答:好!

于是,我把早已准备好的摩托车上的点火线圈、火花塞、12V的蓄电池(电瓶)、导线(带夹的)等从讲桌下面的柜里一样样的拿上讲台,并一一介绍,最后差一个开关。我说还需要一个特殊的开关,这时学生感到好奇了,这个特殊的开关会是什么样的呢?最后我故作神秘的拿出一块钢锯条,学生轰堂大笑,感到太滑稽了,你那是一块钢锯条,有什么特殊的呢?我快速的按书上的图把电路接好,只是钢锯条只接通了一端的导线,另一端从电源接出的线没有接到锯条的另一端,而是拿在我手里,然后提醒同学们我要演示了,学生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等待着。我将手里拿的这根导线的自由端快速从钢锯条上有齿的那一侧滑过,学生果然看到火花塞上产生了几乎连续的火花,并伴随有“啪啪啪”的声音。

老师:为什么火花塞会不断的产生火花呢?

学生:这是因为你手里拿的这根导线的那一端接触到锯条的齿尖时,初级线圈回路就被接通了,当滑到齿间时电路就被断开了,这样在次级线圈中就不断的产生出很高的感应电压。

老师:补充说明,次级线圈的两端接在火花塞上,由于火花塞上的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很小,这样使得触点之间放电而产生出火花的。

老师:那么,如果将这个装置中的火花塞换成一只我们家用的电灯泡,电灯泡会亮吗(引入本节课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更加来兴趣了,但学生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学生:电灯泡应该会亮;由于火花塞产生火花时两端有上万伏的电压,电灯泡可能会被烧坏……。有的学生干脆说,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为了防止因电流大而烧坏摩托车的点火器,于是我换了一个可拆装的用来演示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变压器,这样又便于学生观察变压器的结构。我把匝数少的那一端作初级、匝数较多的那一端作为次级(匝数比大约1:20左右),仍按上图把电路接好,把原来的火花塞换成了一只“220V、10W”的电灯泡(带灯头),同样将导线的一端快速地从锯条上滑过,果然,电灯泡闪烁地发光了。我重复了几次,让学生看清灯泡发光时是在不断的闪烁,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稳定的发光。

老师:如何让灯泡一直发光呢?

学生:那就不停了把导线重复在锯条上来回的滑动就行了。

老师:那多累啊!哪个同学愿意上来不停了做这个工作呢?(这时学生只是一个个的笑,没有人愿意上来。既然你们不愿意上来,那就动脑筋想办法吧。)

学生:用圆锯来代替直的锯条,再想办法使圆锯转动起来,再把原来接在锯条上的固定导线接(压)在圆锯的侧壁上,另一根的自由端与圆锯的齿接触就行了。

老师:这个办法不错!可哪里去找圆锯?又用什么来带动圆锯转动呢?

这一下学生不知所措了,不知道怎么办。下面学生的讨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2分钟之后,有两个学生提出:能否将课本上这个电路的开关让它处于长通状态,再想办法用一个不导电的东西将开关的两个触点顶开,这个东西最好是会转动的,每转动一次就顶开一次,这样开关就可以处于不断的通、断、通、断,这样电灯泡不就可以持续的亮了吗?

老师:这个办法好像行得通。那是否可以用转动的小电动机的轴来代替那个会转动的东西呢?(有意的引导)

学生:可以。

于是,我又从讲台下面的柜中拿出一个小的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6V),接着问:这个电机能用这个12V的电瓶作电源吗?

学生:不能!(因为在初中的电学部分做过用电机提升物体做功的实验,知道这种电机好像只用2、3节干电池就能转动)

老师:那我们只好另用干电池来带动它转动了。又从柜中拿出两节电池和事先做好的开关,并当着学生的面在电机轴的顶端紧套了一个塑料凸轮,快速把电路重新接好(示意图如下所示)。

电路接通后,电机开始转动,电灯泡果然持续地发光了。可出现两处不足之处:一是灯泡不停的闪,根本不像家里的电灯泡那样正常发光。二是发现开关的两触点之间会产生火花,好像变成了前面那个实验中的“火花塞”了。这时我急忙断开电动机的电源,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老师:①为什么电灯泡发光时会发生闪烁而不像我们家里的那样稳定呢?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②开关的触点处会不断的产生火花,那这个开关耐用吗?我们如果消除触点处的火花呢?这两个问题学生又讨论了几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也不时的走下去听听他们的分析讨论,并作了一些启发。最后同学们基本上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学生:我们家里电灯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是每秒钟改变100次,而这个实验中电机的转速较慢,每秒钟可能只有10~20次,也就是最后通过电灯的电流变化的频率太小,所以,要提高电流变化的频率即提高电机的转速才能解决问题,根据视觉暂留的原因,灯泡中电流变化快了我们就感觉不到灯泡在闪烁了。

学生:好像前面老师讲过日光灯中启动器中的那个小电容就是用来消除火花的,是否也可以在开关的两个触点之间并联一个电容呢?

老师:同学们提到在开关的触点之间并联一个电容来消除火花,这个想法真好!我们完全可以办得到的。可是,你们提出通过提高电机的转速不很现实,因为要提高转速,只能提高电机两端的电压,即只有多用几节电池,但这样万一烧坏了电机怎么办?大家再想想,能否在电机转轴上的那个凸轮上做文章?这一下好多同学都想到了。

学生:电机上安装的那个凸轮,电机转动一周才使初级回路通断一次,如果把凸轮换成齿轮,且齿轮的齿数越多,那电机转动一周,那开关通断的次数不就多了吗?

老师:这个建议非常好!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这些器材,快速的又把电路组装好,然后开始了最后的演示,结果效果比较好,前面提到的那些不足之处都解决了。这时我听到下面有些同学在说,回去我也要做一个这个装置,如果家里停电了,它就可以起作用了。既然电灯都点得亮,那一定还可以用来放电视。到时别家都没有电,而我家不但有“电”,而且还可以看电视,那多神气!啊,看来学好物理用处可大了。

这一节课,表面上初看没觉得有什么,可我认为通过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动脑筋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但把前面所学的很多知识都复习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比老师讲很多遍,学生更易于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虽然所有的操作都是老师来完成的,但我相信,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一定会起到根深蒂固的影响。

扩展阅读

《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性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性教学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传统名篇。笔者每次教学此课都有一些新的感受,新的收获;但又总是感到一些不惬意。比如对小说中别里科夫以及华莲卡等人物形象的理解,对小说的主题及情感基调的认识,对小说构思及其结构安排的把握等,我常感到解答这些问题有些牵强附会。我知道这与课文的删节有关。契诃夫万字左右的小说原作,课文删节竟达到了三分之一!删节后的课文尽管叙述简明了,主题集中了,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小说的主题、结构以及人物形象特点;但是这种理解和掌握却可能是偏离契诃夫原作本旨的。在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学习的今天,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理解契诃夫。于是我将此课教学设计为两个环节,即先用一定课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重在体悟品赏;再用一定课时让学生比较阅读课文与《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文,探究课文与原作的异同,体会原作佳妙之处,重在升华认识,锻炼思维,培养怀疑和探究精神。整个教学以自学探究为主,以能力培养为归宿。

教师在预习课上印发自读提纲及其他参考资料,布置学生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里未作删削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原作,以作比较阅读之准备。

一、整体感知,体悟品赏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课文。

提问1:你认为题目中哪个词语最耐人寻味?

明确:套子。

提问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的呢?可看出别里科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课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表现的。(投影一)

套子内容性格特点行为怪僻胆小怕事逃避现实顽固保守腐朽虚伪可憎可鄙既是卫道士,又是牺牲品

衣着上的套子晴朗日子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羊毛衫,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

用具上的套子晴天带雨伞,把表装在灰色鹿皮套子里,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出行坐马车也要支起车篷

职业上的套子教古希腊语,歌颂过去,憎恶现实

思想上的套子官方禁止的才觉得一清二楚,违背法令的就闷闷不乐

语言上的套子“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生活上的套子卧室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睡觉则用被子蒙住脑袋

婚姻上的套子结识——想恋爱怕不是正人君子漫画——想结婚怕承担义务郊游——男女同车怕出什么乱子舌战——跌了跤也怕别人取笑失败——可能的喜事变成真正的丧事

提问3: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投影二)时代背景:

这篇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当时担任宗教院检查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在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转引自《契诃夫传》)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当时的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和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明确:别里科夫之所以把自己深藏在套子里,显然与时代有关。19世纪末,行将灭亡的恐惧使沙皇政府及其代表的封建农奴主阶级实行高压统治,造成社会沉重压抑的气氛。别里科夫既震慑于专制极权的白色恐怖,又依附于沙皇专制统治,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而他所依附并维护的反动统治外强中干,本质虚弱;他所反对的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又触目即是,呈现旺盛的生命力,使他胆战心惊。因此他只好把自己深藏于套子之中。

提问4:全城的人为什么“怕”别里科夫?这与终日六神无主、战战兢兢的别里科夫的“怕”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是内心深处的奴性使然;怕的总根源是沙皇专制制度。因为当时沙皇专制严酷,人们内心都充满着恐惧;这正体现出小说主人公的典型意义和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提问5:小说既已从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别里科夫作了较全面的描写,为何还要描写他的婚事?这样写有何深意?由此可见本文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首先抓住别里科夫衣着、外表、爱好、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口头禅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揭示别里科夫害怕生活,害怕新事物;逃避现实,维护现存秩序,竭力缩进“套子”里去的思想性格特点。但这些都只是对主人公所作的一般性描述,是“面”的铺写,还不具体深入;因此作者匠心独运地把别里科夫放到所谓“恋爱事件”中,作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进一步刻画其既竭力逃避现实,又抗拒不了现实生活诱惑的复杂矛盾心理。“点”的渗透更深刻地揭示了别里科夫的虚伪腐朽和其必然灭亡的可鄙下场,使别里科夫形象骤然立起来了,变得更加鲜明生动。点面结合手法使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小说选材可谓独出心裁。作者把别里科夫那样一个紧紧束缚在“套子里”的僵化人物,放到爱情这块试金石面前,看人间最激动心灵的情感——爱情,能不能激起他一丝活人的气息呢?能不能将他从“套子里”召唤出来呢?课文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让主人公在古往今来人们热烈赞美的爱情面前原形毕露,无情地揭露了别里科夫的可鄙可悲,突出和深化了主题。试想,一个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都不敢承担的人,一个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的人,一个连“该结婚”的念头都无法产生的人,他的心灵已到了多么枯竭的地步!在这里,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实在是意味深长啊!这个满脑子套子思想,满嘴巴套子论调,时时处处套子式举动的角色,曾经使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曾经辖制了全城十五年之久,该是强大的吧,然而在爱情的试金石前,却是多么的腐朽脆弱啊!难怪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使他一命呜呼了,他实在是一个早就失去了生存权利的人!

提问6: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情绪变化?

明确:别里科夫死了,使人们看到了摆脱沉闷空气的希望,因而人们觉得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然而一个别里科夫死了,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活着,禁锢社会、束缚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着,恐惧和奴性已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去了,故“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这说明别里科夫现象是当时沙俄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只要诞生别里科夫现象的土壤没铲除,生活就还会是“旧样子”;这也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消灭沙俄专制制度、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提问6:小说在刻画人物上除了点面结合手法外,给你印象最深的还有什么手法?华莲卡兄妹的出场对别里科夫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印象最深的还有幽默讽刺手法。小说自始至终采用幽默讽刺手法来展示别里科夫的性格。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来嘲讽“套中人”的丑陋与可憎。如写别里科夫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套子,就令人生憎,使人感到滑稽可笑。而说“套中人”“辖制”整个中学“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有悖常人的举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作者故意将其夸大,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让人物自我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物性格与其行为的自相矛盾,揭示了别里科夫悖谬扭曲的思维逻辑。如对别里科夫“恋爱事件”过程的描写,就富有戏剧化,充满了轻松的戏谑和幽默的讽刺。

小说还时时用一种含蓄的对比来增强讽刺的效果。如写别里科夫白天压得人们战战兢兢不得安宁,而晚上他却躺在被子里战战兢兢难以入睡,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别里科夫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本质。而华莲卡兄妹的出场对别里科夫起到了强烈的反衬作用,两者一朝气蓬勃,敢说敢为;一没精打采,终日惶惶,对照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

二、整合评价,审美判断

提问7:你怎样评价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呢?它有何现实意义呢?

明确:《装在套子里的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害怕变革,苟且偷安,可恶可憎而又可悲可怜的知识分子形象典型——别里科夫。别里科夫是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不自觉的维护者,又是沙皇专制制度可怜的牺牲品。作家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写法,从衣着用具到生活起居,从职业选择到语言习惯,从思想影响到婚姻闹剧,全面而深入地揭示了主人公别里科夫被无所不在的“套子”套起来的可憎可鄙的丑恶嘴脸。他的可憎可怜在一定程度上正表明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与反动。这个黑暗的专制制度“长出”了变态的“别里科夫”们,而奴性的别里科夫们又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这个反动制度。别里科夫怀着无尽的忧虑与恐惧,缩进了“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那个社会。所以课文结尾说,“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因为“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在此,作者把矛头指向了别里科夫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沙皇专制制度;实在的,当时的俄罗斯就是一个“大套子”,这个小城不过是其缩影罢了。总之,小说通过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的奴才性格,预示了他们的结局只能是与反动的沙皇专制制度一起灭亡。这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它启发人们进一步认识当时现实生活的腐朽,进而起来改变现实;它帮助知识分子进一步认识和批判自身的弱点,以便迅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一切都为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不仅如此,别里科夫已成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成了一切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害怕新生事物、反对任何改革的人物的代名词,永远给人们以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启示。

别里科夫死后,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套子”话题。这“套子”过去有,现在有,将来可能也会有。现实生活中,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套子。比如虚荣是一个套子,名望是一个套子,金钱是一个套子,考试是一个套子,升学率是一个套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人是社会的人,都与别人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关系;社会为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出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中。然而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跳出套子,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当前我国正值改革的攻坚阶段,别里科夫的阴魂尚存,正如斯大林所说:“他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新事物,害怕一切超乎平凡庸俗的生活常轨以外的东西。”因此,改革与守旧,进步与倒退必将进行殊死较量,只有彻底肃清别里科夫遗风,才能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功。

三、比较鉴赏,探究拓展

(投影三)鲁迅先生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将契诃夫的小说原作与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作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升华认识,养成深入探究、创新致用的阅读意识和习惯。

(一)为便于比较阅读,可先简介有关比较阅读的常识。

投影(四):比较阅读方法

1、选择比较对象:A原稿与删节稿B单元课文之间C单元与单元之间……

2、确定比较角度:A文体特征B构思选材C主题情感D人物形象

E情节结构F环境描写G表现手法H语言特点……

3、对比分析法:A同与异B优与劣C深与浅……

(二)根据以上认识,联系课文,可确定以下几项比较内容

投影(五):比较阅读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与契诃夫的小说原作

1、从小说构思看,原作比课文更见匠心

2、从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揭示的主题看,原作比课文开掘更深

3、从环境描写与人物关系上看,原作比课文更有艺术感染力

学生分组讨论,见仁见智,形成书面结论。

首先说构思和结构。删节后的课文只是给我们展示了点面结合的构思技巧。第一部分着重从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别里科夫作一般概括性描述;第二部分则把别里科夫推到“爱情”这一特殊课题上,把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深处,对其作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让读者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看出他的精神状态,看出主人公不仅“套己”而且“套人”的腐朽灵魂。点面结合的写法虽然使小说情节叙述集中明确,不枝不蔓,强化了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的部分内涵;但构思显得单一化,缺少意蕴;而且故事的叙述缺乏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广阔背景,读起来终究不如原作那样具有生活的质感和艺术的真实性。

而原作采用的是故事里套故事的写法,即在猎人的故事里包含着别里科夫的故事,猎人们月下闲谈是个完整的故事,他们谈到的别里科夫的故事,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小说开头写两个猎人——中学教师布尔金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在月下闲谈,谈到了他们过夜的村长家的老婆玛芙拉,由玛芙拉的“怪”联系到世上种种怪人怪事以及寄居蟹或蜗牛的“壳”,进而把“壳”和“套子”自然联系起来,引出了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怪”,于是别氏故事自然融入猎人故事中;小说结尾又写到玛芙拉“吧嗒”“吧嗒”的轻轻的脚步声,呼应篇首,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篇首的引入和结尾的议论与描写都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揭示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契诃夫在小说构思和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不仅文中人物别里科夫及其他人物身上具有形形色色的套子及“套子式的论调”,就是小说的结构也是“套子式的”,极大地强化了小说题目中“套子”的意蕴,拓深了小说的主旨内涵。钱理群先生将其称为“《套中人》结构上的‘套子’”,可谓一语破的。

玛芙拉这个形象看似游离于小说情节之外,小说里也仅被提到两次,着墨不多,文中说她“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她家乡的村子,从没见过城市或者铁路”,而且“近十年一直守着炉子坐着,只有到了晚上才上街走一走”,可以说,她实在就是另一个孤僻古怪的“套中人”。作者还借猎人布尔金之口分析道,“像玛芙拉这样的人并不是稀有的现象”,玛芙拉以及别里科夫都是“像寄生蟹或者蜗牛那样极力缩进自己的硬壳里去的人”,而类似的人,“这世界上有不少呢”。布尔金还认为“内缩”现象是一种“隔代遗传”,是“人的性格的一种变态”。作者在开头对玛芙拉的交代具有引题和点题作用,而结尾对她的再次提及则不仅照应开头,使行文更严谨,而且强化了小说主题意义。因此玛芙拉在情节结构与主题开掘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她对造成作品所渲染的气氛具有独特的作用。

另外,对两个猎人的描写在构思和行文线索上也非常巧妙,他们既是别里科夫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中在场的角色,是别里科夫这种人和习气的评判者,他们的出场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蕴,提升了小说的主题意义;而且造成了一种亲切动人的艺术真实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说人物和主题。如果我们仅根据课文来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思想,就有可能理解片面甚至出错。课文结尾说别里科夫死后“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来。可是一个星期还没过完,生活又跟先前一样流着,跟先前一样的严峻、无聊、杂乱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许多多,将来也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这是说别里科夫虽然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还有许多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活着,恐惧情绪和奴性意识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里去了。这表明作者不是把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孤立的人,而是把他作为当时社会上这一类人的代表来写的,那么作品中都有哪些人染上了别里科夫习气呢?这些重要内容课文却一概删去了!给人展示的情调是沉闷、压抑、黯淡的,会给学生造成一些不真实、主题先行的感觉,以为别里科夫只是观念化、概念化的产物,缺乏生活经验的深度和生活的质感;这不仅削弱了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而且极大地削弱了原文的思想意义,片面地理解甚至错解原文主旨。

事实上,小说中那个像幽灵一样出现的玛芙拉,那群仅为无聊才去游说婚姻解闷的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太太们,甚至那个见怪不怪的别氏故事的讲叙者中学教师布尔金等等,他们身上不是也有着别里科夫的气味吗?正因为这样,别里科夫才能辖制全城达十五年之久,起到那么大的反动作用。这些人是别里科夫生存的社会基础,如此别里科夫形象就有了更普遍的社会意义,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作者的笔触直指生活本身,这正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深刻性所在。小说里兽医伊凡·伊凡内奇说道:“问题就在这儿。我们住在城里,空气污浊,十分拥挤,写些无聊的文章,玩‘文特’,这一切岂不就是套子吗?至于在懒汉、爱打官司的人、无所事事的蠢女人中间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而且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套子吗?”从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全城人都怕别里科夫的注脚:人们庸庸碌碌、平安无事地生活在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套子里,不愿惩恶扬善,甚至甘愿受一个精神变态者的摆布。它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主题:沙皇专制统治,造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空气,使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小民养成了各种各样的卑琐、丑恶的奴性人格。作者借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揭示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套子”现象。文章通过柯瓦连科的议论和两个猎人的议论,更进一步说明:在沙皇专制下,当时俄国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套子,沙皇专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套子,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生活在套子里,这个套子不打破,人民就不能解放,生活就不能前进。因此,作者才那么热切地呼唤自由:“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并借伊凡·伊凡尼奇之口严正地喊出:“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表现了作者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否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从而把作品的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作品呈现出激进昂扬的情感基调。契诃夫以卓越的艺术典型向人们证明着:别里科夫们的命运应该结束了,革命的变革就要到来!这正是契诃夫的伟大之处,这也是这篇小说的独特的思想意义。

最后,小说还注意描写典型性格必不可少的典型环境。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特殊性格的人。小说中,别里科夫周围的人们,包括玛芙拉、布尔金在内,都是死板的装模作样的。他们烦闷无聊,尽干蠢事;他们容忍虚伪,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屈从于沙皇的高压政策。窒息保守停滞的社会生活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典型环境。这个典型环境,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使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更加真切感人。而课文对这个典型环境描写的深度和广度都很不够,这可从原作中柯瓦连科和伊凡·伊凡尼奇的议论中比较出来。

同时,原作中还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俄罗斯乡村夏夜优美动人的自然环境:“向右边瞧,可以看见整个村子,一条长街远远地伸出去,大约有五俄里长。一切都浸透在深沉而静寂的睡乡里,没有一点动静,没有一点声音,人甚至不能相信大自然能够这么静。人在月夜看着宽阔的村街和村里的茅屋、干草垛、睡熟的杨柳,心里就会变得恬静。这时候村子给夜色包得严严紧紧,躲开了劳动、烦恼、忧愁,安心休息,显得那么温和、哀伤、美丽,看上去仿佛星星在亲切而动情地瞧着它,大地上不再有坏人坏事,一切都挺好似的。左边,村子到了尽头,便是田野。可以看见田野远远地一直伸展到天边。在这一大片浸透月光的旷野上也是没有动静,没有声音。”在作者笔下,午夜的月色,安息的村庄,温柔的星星,浸透月光的旷野……一切都显得那么温和、凄凉、美丽而富有诗意。这一切,既为故事讲述者制造了一种狩猎的环境,又以美好、皎洁的月色反衬“套子式”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加强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相反,课文则多了此一层缺憾。

总而言之,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原作显示了作家作为一位艺术大师的深厚功力,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开掘、情节结构的安排以及环境描写等,都较删削后的课文高明得多。一块美玉被如此的人为残损,实在可惜。还是读原作的好!

四、迁移训练,课外延伸(选做一题,此一步也可不要)

1、以《别里科夫的遗风》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比较分析陆游、毛泽东的同题词《卜算子·咏梅》,看着两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六)

衣着上外表面的铺写

用具上

职业上内心套己(幽默讽刺)既是卫道士,又是牺牲品

套子生活上

思想上影响

语言上

婚姻上套人点的细绘(对衬——华莲卡兄妹)

作者邮箱:[emailprotected]

《风景谈》教学材料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风景谈》教学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风景谈》教学材料
目的要求
(一)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含意。
(二)理解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叙议兼顾的写作特点。
(三)学习如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
要点难点
一、首先掌握课文中依次描写出的六幅风景图,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二、理解“人的活动”不仅是风景的组成部分,而且描绘于景,着眼于人,突出了人的伟大。
三、理解每幅画面之后的精辟论述,各自揭示了每幅风景画的主旨,并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全文的主题思想。
四、结合课文领会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每幅风景画之后的议论形成了统摄全文的“神”,它把六幅不同的风景联缀成一个整体,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五、对景物全方位地描述,才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对文章中的每幅画面的形态、色彩、声音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要结合课文加以领会。
六、散文写得含蓄才能体现出美的意境,美的思想内涵。茅盾先生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表赞扬边区军民抗日热情和崇高精神面貌的,客观条件也使得作者不得不写得含蓄。要深刻领会这篇散文的含蓄美。
写作背景
作者于一九三八年冬至一九四○年四月在新疆学院教书。一九四○年五月到十月访问延安,并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他亲眼看到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因而写了这篇文章。
风景谈,即谈风景。为了能在国统区发表,文章从谈风景的角度出发,运用曲笔,揭示出深刻的寓意。
作者介绍
茅盾(1896?/FONT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现代杰出文学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子夜》;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子夜》是其代表作。
茅盾棗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曾用笔名郎损、玄珠、冯虚、方壁、石萌、石崩等。“茅盾”是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是个“维新派”,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送他进了镇上讲授“新学”的学校,同时还在家里教他学数学,读新书。母亲也是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学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三中学、第二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学习。辛亥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对他影响很大,深信“革命一定会成功”。191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未断续升学。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了了早期的文学活动。五四运动时期,受陈独秀等人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重要组织者。1920年11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同时,大量翻译介绍了欧洲各个流派的文学和被压迫民族的文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1926年春到广州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1927年又在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等职务。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立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工作。在反文化“围剿”的斗争中,与鲁迅等人向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展开了英勇斗争。1935年底,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和鲁迅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和朱德,祝贺红军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国民党统治区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曾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9年底到新疆学院任教。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过学,后又到重庆、香港、桂林等地,始终用文学这一武器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访问苏联。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再到香港。1948年底应邀由香港经大连、沈阳转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的筹备工作。在1949年7月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作协前身)主席。新中国成立后至1964年,一直担任文化部部长,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工作,辛勤培育文艺新生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还多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国际作家会议,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反帝事业作出了贡献。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即开始在《学生杂志》上发表翻译和文学评论文章,1920年参加了“五四”以来第一个纯文艺杂志《小说月报》的革新工作并担任主编。1923年到党领导的上海大学教授“小说研究课”。1927年大革命时期曾担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文艺阵地》主编、香港《立报》副刑《言林》主编、《笔谈》主编。解放后曾任《人民文学》、《译文》主编。192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独立的中篇组成)。作品描绘了大革命初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革命由幻想、狂热到怀疑、动摇的精神状态,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时代生活的一个侧面,崭露了作家的艺术才能。此后,他陆续写了许多长、中、短篇小说,如《虹》、《路》、《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第一阶级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还写了剧本《清明前后》和不少优美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等。这些作品广泛地反映了我国现代生活的不同侧面,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茅盾最著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文学巨著,是现代文学史上用马列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各种阶级矛盾,以革命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子夜》的内容涉及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大战时期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以反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描写,展现了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力地驳斥了托派关于中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的谬论。同时,作品还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肖象描写及个性化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各阶级的典型人物形象。《子夜》的出现,震动了三十年代的文坛,被公认“是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沿着革命现实主义方向发展的里程碑,曾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作者也被誉为“三十年代画家”。他的作品除小说外,还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历史故事和散文、杂文。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集》十卷本收集了他的小说六部长篇、四部中篇、五十多个短篇;一个剧本和十一部杂文、散文集。另有《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杂谈小说》、《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等文学论文专集。还翻译了几十种外国文学著作。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茅盾评论文集》(上、下),并重印了《子夜》。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茅盾选集》。
《中国文学家辞典》
2.沈雁冰同志在京逝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沈雁冰(茅盾)同志,因疾医治无效,于1981年3月27日清晨5点5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沈雁冰同志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大量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宝贵财富。
沈雁冰同志住院期间,彭真、胡耀邦、周扬等同志曾前往医院看望。
(新华社讯3月28日《人民日报》)
3.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沈雁冰党籍
中共中央收到了沈雁冰同志病危时给中共中央的信,于3月31日作出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决定全文如下:
我国伟大的革命作家沈雁冰(茅盾)同志,青年时代就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就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8年以后,他同党虽失去了组织上的关系,仍然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文化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临终以前恳切地向党提出,要求在他逝世后追认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根据沈雁冰同志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4.沈雁冰同志逝世前给中共中央的信
耀邦同志暨中共中央:
亲爱的同志们,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中央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沈雁冰1981年3月14日
5.茅盾文学奖简介
1981年春,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在他逝世之前,于三月十四日致函中国作协,从他毕生积蓄的稿费中拿出二十五万元,作为文学基金,奖励长篇小说新创作中的优秀作品,以推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茅盾文学奖就是根据茅盾生前的这一嘱望和他捐赠的稿费设立的。根据中国作协主席团的决定,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进行,以后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评奖活动。
语法修辞资料
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从沙漠的地势、色彩、声音和给人的感觉等几个方面极力状写它是“那样的平坦”、“那样的纯然一色”、“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用排比句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沙漠的单调、平板、乏味。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棗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
接着用“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一句陡转笔锋、摧开波澜,出色地描绘骆驼队由远而近昂然高步、庄严、妩媚、安详、坚定的神态。连用由五个“当”字组成的层层递进的状语排比成分。
这部分还突出刻画了领队驼的声势,用“耀入”一词写猩红大旗色彩的鲜丽,用“充满”来状声音的丰富,都很贴切传神。最后写风景的变化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变化,非常自然得体。一个“涌”字精确地表述出骆驼队给人带来的美感之强烈。
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这些景物描写都用了拟人化的比喻修辞方法,使它们生机盎然,充满情趣,活泼可爱。为晚归的种地人的出现烘托了气氛。透露出作者对这片解放了的土地的眷恋情怀。
三五月明之夜
不直接说十五月明之夜,用藏词修辞格,显得含蓄而优美。
生产
“生产”一词加了引号,表明这词有着不寻常的涵义,不仅是一般的具体的劳作,而且是参加粉碎敌人封锁的革命斗争。
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用拟人修辞格,渲染他们乐观饱满的情绪、欢畅融洽的气氛,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革命知识分子神采飞扬的风貌。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
用借代修辞格,形象地反映了城市青年生活的优裕,与山洞中“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延安革命青年的精神风貌。
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
用假设句,以商量的口吻与读者谈话,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显得亲切而和气。
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
用假设句,以商量的口吻与读者谈话,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显得亲切而和气。
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
倒装句,定语后置。顺着的句子应该是: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形成的和内容的)贫乏,增添了(形式的和内容的)景色。用倒装句减少了内容的重复,强调了“填补”“贫乏”,强调了“增添景色”,也强调出“形式的和内容的”两个方面,增强了表达效果。
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倒装句,主宾互置。应该是: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两个为民族精神的化身。强调了“民族的精神化身”,引人注意,具有强烈地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一、写景与议论相结合
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有较强的议论色彩。文章用回忆的方式,描绘了几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体现着不同意义的风景片断。在描写完每一个风景片断之后,作者都插入了简短的评论。这些评论并不是抽象的说理,而是紧紧结合所描写的具体景物,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挖掘每段景物描写所体现的思想意义。而每一段评论,作者都围绕着人的活动是构成风景的重要条件,赞美人的伟大这样一个观点。全篇文章,正是以此作为一条红线,把那些互不相干的风景片断贯穿起来,组成一幅完整有机的图画,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区革命队伍的战斗生活,歌颂了解放区蓬勃兴旺的革命事业和革命战士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
二、描写层层深入,意境步步深化
文章描写的六个风景片断,从写一般人到写革命者,再到写手握钢枪的革命战士;从写人类的一般活动可以使自然改观,到写革命者的革命活动、革命精神可以创造第二自然,再到写革命战士的革命精神、革命气概和革命力量,可以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描写一步步深入,意境一步步深化,从而把作者对解放区革命战士和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之情,一层层推向最高潮。
三、对照强烈,语言生动
这篇散文在景物描写中,成功地使用了对照的艺术手法,例如用沙漠的单调、平板、寂静与沙漠中由于出现了骆驼队的活动所产生的庄严妩媚景象相对照;用公园里绿荫下长椅上,窃窃私语的一对恋人,与怪石峭壁荒山上,被雨赶到石洞里促膝而坐,埋头看书的一对革命青年相对照;用照片簿上的号兵形象与北国五月朝阳映照下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相对照等,这些对照描写,使得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显得异常突出和鲜明,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印象。
这篇散文的语言,确切生动,色彩鲜明,每写一段风景,都能把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氛、情调等等极其形象逼真地刻划出来。例如用“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形容那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了层层梯田的秃顶山坡,用“等待检阅的队伍”,来形容山坡上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用“几乎透明似的”蓝天、离山头“似乎不过几尺”的明月,“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肩着犁的人形也出现”等语句来描写黄土高原上一幅剪影似的耕农晚归画面,并用“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来渲染这幅风景画的田园风光和抒情气氛。
思想内容
提示:课文的题目是《风景谈》,意思也就是谈风景。六幅画面的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幅“沙漠驼铃”。先铺写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猩红大旗领驼队行进于沙漠之中的人。通过画面色彩、画外音响听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伟大。
第二幅“高原晚归”。黄土高原上,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丛密挺立的谷子构成了背景,掮犁牵牛的种地人,也许还跟着小孩,姗姗而下,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可看作是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欢愉心情。
第三幅“‘生产’归来”。还是在黄土高原,彩霞满天,河水汤汤,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这些来自各地、从事各种文艺工作的青年,而今在生产劳动中“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满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它和第二幅画写的都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第四幅“促膝读书”。“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在并不生动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青年男女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在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作者用某些人平庸的爱情生活与之相对照,突出这些知识青年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之间也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便是高尚的生活理想。
第五幅“桃林小憩”。画面上活动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一片绿荫,半盘石磨,断碑旧阶,加上荞麦大麻,这些东西随处可遇,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风景,然而在这里休憩的青年却使这块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氛围。他们或谈天,或讨论,或学习,或聚会,恬然自适,各得其所。劳动、工作之余的稍事休息,正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四、五两幅画旨在表明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能够填补自然界的贫乏,较前面两幅画,意义又深了一层。
第六幅“北国晨号”。由嘹亮的剌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的形象,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认为画面上这些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第一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六幅画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描写的对象是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而且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是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而写人当中又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地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
课文以细致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六个逼真如画的风景片断,构成六幅色调鲜丽的画面。这六幅画面是:沙漠驼铃、高原耕晚、河畔夕阳,石洞避雨、桃林休憩和北国晨号。六幅画面,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表达了下列的思想: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更伟大,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体现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民族精神的延安军民最伟大。
一、“沙漠驼铃”作者以和读者促膝谈心的亲切语调,从“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一句引出对猩猩峡外沙漠的回忆,款款入题。先介绍沙漠风光时先总写它的广阔无边。又绘声绘色地说明渐行渐近的骆驼队使得沙漠风景发生了变化以至完全改观──有了色彩,有了音响和生命力,和前面沙漠的死寂单调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段末尾,用简要的评论点明描写骆驼队的用意:“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二、“高原耕晚”的景色描写:一是写景物和晚归的种地人用的是正衬笔法,二是画面中除点染了自然风光──秃顶的山和蓝天明月外,还特意描绘了人类劳力战胜大自然的成果──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的层层梯田,“惹人怜爱的”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的高秆植物以及“丛密挺立”,因其在山顶,“宛如人头上的怒发”的谷子。这样的描写隐藏着赞美人类劳力改造和美化大自然的含义。突出在自然和人类二者中间,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更伟大。
三、“河畔夕归”,通过描写“鲁艺”师生从“生产”归来的场景,展现延安知识分子坚毅乐观、艰苦奋斗,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高贵品格。
四、“石洞避雨”捕捉住偶然的场景,来透视延安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纯洁健康、朴实高尚的情操。
五、“桃林休憩”则别具一格。用物质生活的简朴突出精神生活的丰富。茶社的简陋粗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风景之所以值得留恋”,不应该单从风景的角度去看,而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这就是“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延安所特有的“革命氛围”造成解放区特有的美,“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六、“北国晨号”作者选取解放区随处可见的最平凡最普通然而又是最本质的场景,晨风中拂动的火红绸子,霞光中闪着寒光的剌刀,额角异常发亮的小号兵和犹如雕像般的战士,显示了解放区军民随时准备和敌人浴血奋战、决不后退、决不屈服的钢铁意志和驱逐日寇、解放国土、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概。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所以作者说“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而在抗日战争时期,驱逐日寇、解放祖国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最高民族使命,因此作者寄托深沉的赞颂道:“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这个结尾刚劲有力,余味丰厚而隽永,对突出中心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谈“力的合成”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谈“力的合成”的探究式

摘要:探究式教学特别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全过程,从中获得体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本设计从日常现象贴入,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制定计划,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在收集数据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验证,形成结论,最后通过集体交流评估,不断完善方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关键词:力的合成科学探究--

1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本设计正是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入手,设置悬念,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获得体验,猜想并验证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运用其解决课前设置的问题,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2.1科学探究

引言:三加四等于七大家都知道,那么,若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作用于其上同一点的3牛和4牛的力,从效果上看,是否相当于对物体施加一个7牛的力呢?即三“加”四等于七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呢?经过本节课的探索大家就明白了。

2.1.1贴近生活,提出问题

大屏幕展示:①两个同学共提一桶水,两人手臂间夹角大些省力?还是小些省力?②河岸边两队纤夫正沿河两岸拉纤。③一条水平绷直的钢丝,杂技演员一站上去,钢丝变弯到一定程度……然后,引导学生了解合力与分力及其等效性、力的合成概念,并提出探讨的核心问题:合力与分力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现象及问题的呈现,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产生对物理学的亲和感,萌发好奇心,激活思维,产生急于探究的冲动,这是科学探究活动自主顺利进行的良好开端。]

2.1.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以两个共点力合成为例,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主要解决以下问题:(见表1)

[说明:应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设计方案,明确待测量,选择器材,设计操作步骤。使学生体会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制定方案的能力。]

2.1.3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根据学生设计的三种不同方案(见表2),分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若干个小组,进行操作、测量,学生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工协作。

[说明:三组设计大同小异,各有其优缺点,但具有互补性。对于学生设计方案的热情和信心及时给予鼓励,即使方案有缺陷或不完善,也绝不能简单地将其统一为某标准模式或方式,否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科学探究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创造热情。]

2.1.4大胆猜想谨慎验证

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学生经分析初步发现:力的合成并不是将两个力简单相加,合力可能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合力的方向一般也与两个分力的方向不同。但要直观地发现它们满足平行四边形还很不容易,这时应引导学生以某组数据为例,在同一点分别做出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力的图示,鼓励学生科学探究需“大胆猜想,小心验证”,分析并猜想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用其它几组数据进行验证。

[说明:猜想尽管带有一定想象、推测成分,具有偶然性,但它是学生依据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进行思辨的结果,是创造思维的表现,也是科学家科学研究中产生的新的想法,新的发现途径之一。课堂上应结合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形象展示,启迪学生思维,做出猜想并验证,使学生了解猜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2.1.5交流评估形成结论

在猜想得到验证的基础上,A.B.C三组同学间互相交流各自用不同方案得出的结果,概括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形成结论。然后分析各组实验设计及操作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法,进一步完善方案。在了解矢量与标量的区别后,明确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2.2回归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课前大屏幕呈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必要时小组讨论,协商解决,待学生基本完成后,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清晰地展示出力的合成知识在这些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解开这一组谜团后,可让学生思考:实际中物体往往受到多个共点力,怎样求多个共点力的合力呢?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说明:通过学生间交流合作,培养集体协作意识,在交流中发现不足并完善方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又发现新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过程就是在不断解决又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的。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为其进一步探究留下拓展的空间。]

函数对称性的探究


函数对称性的探究

绍兴县越崎中学数学组徐民江

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性质是竞赛和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拟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称有关的性质。

一、函数自身的对称性探究

定理1.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点A(a,b)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x)+f(2a-x)=2b

证明:(必要性)设点P(x,y)是y=f(x)图像上任一点,∵点P(x,y)关于点A(a,b)的对称点P‘(2a-x,2b-y)也在y=f(x)图像上,∴2b-y=f(2a-x)

即y+f(2a-x)=2b故f(x)+f(2a-x)=2b,必要性得证。

(充分性)设点P(x0,y0)是y=f(x)图像上任一点,则y0=f(x0)

∵f(x)+f(2a-x)=2b∴f(x0)+f(2a-x0)=2b,即2b-y0=f(2a-x0)。

故点P‘(2a-x0,2b-y0)也在y=f(x)图像上,而点P与点P‘关于点A(a,b)对称,充分性得征。

推论:函数y=f(x)的图像关于原点O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x)+f(-x)=0

定理2.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a+x)=f(a-x)即f(x)=f(2a-x)(证明留给读者)

推论:函数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x)=f(-x)

定理3.①若函数y=f(x)图像同时关于点A(a,c)和点B(b,c)成中心对称(a≠b),则y=f(x)是周期函数,且2|a-b|是其一个周期。

②若函数y=f(x)图像同时关于直线x=a和直线x=b成轴对称(a≠b),则y=f(x)是周期函数,且2|a-b|是其一个周期。

③若函数y=f(x)图像既关于点A(a,c)成中心对称又关于直线x=b成轴对称(a≠b),则y=f(x)是周期函数,且4|a-b|是其一个周期。

①②的证明留给读者,以下给出③的证明:

∵函数y=f(x)图像既关于点A(a,c)成中心对称,

∴f(x)+f(2a-x)=2c,用2b-x代x得:

f(2b-x)+f[2a-(2b-x)]=2c………………(*)

又∵函数y=f(x)图像直线x=b成轴对称,

∴f(2b-x)=f(x)代入(*)得:

f(x)=2c-f[2(a-b)+x]…………(**),用2(a-b)-x代x得

f[2(a-b)+x]=2c-f[4(a-b)+x]代入(**)得:

f(x)=f[4(a-b)+x],故y=f(x)是周期函数,且4|a-b|是其一个周期。

二、不同函数对称性的探究

定理4.函数y=f(x)与y=2b-f(2a-x)的图像关于点A(a,b)成中心对称。

定理5.①函数y=f(x)与y=f(2a-x)的图像关于直线x=a成轴对称。

②函数y=f(x)与a-x=f(a-y)的图像关于直线x+y=a成轴对称。

③函数y=f(x)与x-a=f(y+a)的图像关于直线x-y=a成轴对称。

定理4与定理5中的①②证明留给读者,现证定理5中的③

设点P(x0,y0)是y=f(x)图像上任一点,则y0=f(x0)。记点P(x,y)关于直线x-y=a的轴对称点为P‘(x1,y1),则x1=a+y0,y1=x0-a,∴x0=a+y1,y0=x1-a代入y0=f(x0)之中得x1-a=f(a+y1)∴点P‘(x1,y1)在函数x-a=f(y+a)的图像上。

同理可证:函数x-a=f(y+a)的图像上任一点关于直线x-y=a的轴对称点也在函数y=f(x)的图像上。故定理5中的③成立。

推论:函数y=f(x)的图像与x=f(y)的图像关于直线x=y成轴对称。

三、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列表

函数

对称中心坐标

对称轴方程

y=sinx

(kπ,0)

x=kπ+π/2

y=cosx

(kπ+π/2,0)

x=kπ

y=tanx

(kπ/2,0)

注:①上表中k∈Z

②y=tan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应该是(kπ/2,0),而在岑申、王而冶主编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中数学精编第一册(下)及陈兆镇主编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一数学新教案(修订版)中都认为y=tan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是(kπ,0),这明显是错的。

四、函数对称性应用举例

例1:定义在R上的非常数函数满足:f(10+x)为偶函数,且f(5-x)=f(5+x),则f(x)一定是()(第十二届希望杯高二第二试题)

(A)是偶函数,也是周期函数(B)是偶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C)是奇函数,也是周期函数(D)是奇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解:∵f(10+x)为偶函数,∴f(10+x)=f(10-x).

∴f(x)有两条对称轴x=5与x=10,因此f(x)是以10为其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x=0即y轴也是f(x)的对称轴,因此f(x)还是一个偶函数。

故选(A)

例2: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y=f(x)、y=g(x)都有反函数,并且f(x-1)和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若g(5)=1999,那么f(4)=()。

(A)1999;(B)2000;(C)2001;(D)2002。

解:∵y=f(x-1)和y=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y=g-1(x-2)反函数是y=f(x-1),而y=g-1(x-2)的反函数是:y=2+g(x),∴f(x-1)=2+g(x),∴有f(5-1)=2+g(5)=2001

故f(4)=2001,应选(C)

例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1+x)=f(1-x),当-1≤x≤0时,

f(x)=-x,则f(8.6)=_________(第八届希望杯高二第一试题)

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x=0是y=f(x)对称轴;

又∵f(1+x)=f(1-x)∴x=1也是y=f(x)对称轴。故y=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8.6)=f(8+0.6)=f(0.6)=f(-0.6)=0.3

例4.函数y=sin(2x+)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92全国高考理)(A)x=-(B)x=-(C)x=(D)x=

解:函数y=sin(2x+)的图像的所有对称轴的方程是2x+=k+

∴x=-,显然取k=1时的对称轴方程是x=-故选(A)例5.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2)=-f(x),当0≤x≤1时,

f(x)=x,则f(7.5)=()(A)0.5(B)-0.5(C)1.5(D)-1.5解:∵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点(0,0)是其对称中心;

又∵f(x+2)=-f(x)=f(-x),即f(1+x)=f(1-x),∴直线x=1是y=f(x)对称轴,故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f(7.5)=f(8-0.5)=f(-0.5)=-f(0.5)=-0.5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