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风景谈》教学材料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风景谈》教学材料。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风景谈》教学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风景谈》教学材料
目的要求
(一)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含意。
(二)理解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叙议兼顾的写作特点。
(三)学习如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
要点难点
一、首先掌握课文中依次描写出的六幅风景图,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二、理解“人的活动”不仅是风景的组成部分,而且描绘于景,着眼于人,突出了人的伟大。
三、理解每幅画面之后的精辟论述,各自揭示了每幅风景画的主旨,并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全文的主题思想。
四、结合课文领会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每幅风景画之后的议论形成了统摄全文的“神”,它把六幅不同的风景联缀成一个整体,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五、对景物全方位地描述,才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对文章中的每幅画面的形态、色彩、声音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要结合课文加以领会。
六、散文写得含蓄才能体现出美的意境,美的思想内涵。茅盾先生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表赞扬边区军民抗日热情和崇高精神面貌的,客观条件也使得作者不得不写得含蓄。要深刻领会这篇散文的含蓄美。
写作背景
作者于一九三八年冬至一九四○年四月在新疆学院教书。一九四○年五月到十月访问延安,并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他亲眼看到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因而写了这篇文章。
风景谈,即谈风景。为了能在国统区发表,文章从谈风景的角度出发,运用曲笔,揭示出深刻的寓意。
作者介绍
茅盾(1896?/FONT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现代杰出文学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子夜》;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子夜》是其代表作。
茅盾棗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曾用笔名郎损、玄珠、冯虚、方壁、石萌、石崩等。“茅盾”是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是个“维新派”,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送他进了镇上讲授“新学”的学校,同时还在家里教他学数学,读新书。母亲也是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学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三中学、第二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学习。辛亥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对他影响很大,深信“革命一定会成功”。191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未断续升学。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了了早期的文学活动。五四运动时期,受陈独秀等人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重要组织者。1920年11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同时,大量翻译介绍了欧洲各个流派的文学和被压迫民族的文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1926年春到广州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1927年又在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等职务。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立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工作。在反文化“围剿”的斗争中,与鲁迅等人向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展开了英勇斗争。1935年底,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和鲁迅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和朱德,祝贺红军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国民党统治区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曾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9年底到新疆学院任教。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过学,后又到重庆、香港、桂林等地,始终用文学这一武器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访问苏联。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再到香港。1948年底应邀由香港经大连、沈阳转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的筹备工作。在1949年7月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作协前身)主席。新中国成立后至1964年,一直担任文化部部长,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工作,辛勤培育文艺新生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还多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国际作家会议,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反帝事业作出了贡献。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即开始在《学生杂志》上发表翻译和文学评论文章,1920年参加了“五四”以来第一个纯文艺杂志《小说月报》的革新工作并担任主编。1923年到党领导的上海大学教授“小说研究课”。1927年大革命时期曾担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文艺阵地》主编、香港《立报》副刑《言林》主编、《笔谈》主编。解放后曾任《人民文学》、《译文》主编。192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独立的中篇组成)。作品描绘了大革命初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革命由幻想、狂热到怀疑、动摇的精神状态,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时代生活的一个侧面,崭露了作家的艺术才能。此后,他陆续写了许多长、中、短篇小说,如《虹》、《路》、《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第一阶级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还写了剧本《清明前后》和不少优美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等。这些作品广泛地反映了我国现代生活的不同侧面,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茅盾最著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文学巨著,是现代文学史上用马列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各种阶级矛盾,以革命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子夜》的内容涉及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大战时期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以反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描写,展现了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力地驳斥了托派关于中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的谬论。同时,作品还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肖象描写及个性化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各阶级的典型人物形象。《子夜》的出现,震动了三十年代的文坛,被公认“是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沿着革命现实主义方向发展的里程碑,曾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作者也被誉为“三十年代画家”。他的作品除小说外,还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历史故事和散文、杂文。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集》十卷本收集了他的小说六部长篇、四部中篇、五十多个短篇;一个剧本和十一部杂文、散文集。另有《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杂谈小说》、《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等文学论文专集。还翻译了几十种外国文学著作。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茅盾评论文集》(上、下),并重印了《子夜》。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茅盾选集》。
《中国文学家辞典》
2.沈雁冰同志在京逝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沈雁冰(茅盾)同志,因疾医治无效,于1981年3月27日清晨5点5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沈雁冰同志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大量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宝贵财富。
沈雁冰同志住院期间,彭真、胡耀邦、周扬等同志曾前往医院看望。
(新华社讯3月28日《人民日报》)
3.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沈雁冰党籍
中共中央收到了沈雁冰同志病危时给中共中央的信,于3月31日作出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决定全文如下:
我国伟大的革命作家沈雁冰(茅盾)同志,青年时代就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就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8年以后,他同党虽失去了组织上的关系,仍然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文化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临终以前恳切地向党提出,要求在他逝世后追认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根据沈雁冰同志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4.沈雁冰同志逝世前给中共中央的信
耀邦同志暨中共中央:
亲爱的同志们,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中央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沈雁冰1981年3月14日
5.茅盾文学奖简介
1981年春,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在他逝世之前,于三月十四日致函中国作协,从他毕生积蓄的稿费中拿出二十五万元,作为文学基金,奖励长篇小说新创作中的优秀作品,以推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茅盾文学奖就是根据茅盾生前的这一嘱望和他捐赠的稿费设立的。根据中国作协主席团的决定,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进行,以后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评奖活动。
语法修辞资料
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从沙漠的地势、色彩、声音和给人的感觉等几个方面极力状写它是“那样的平坦”、“那样的纯然一色”、“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用排比句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沙漠的单调、平板、乏味。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棗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
接着用“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一句陡转笔锋、摧开波澜,出色地描绘骆驼队由远而近昂然高步、庄严、妩媚、安详、坚定的神态。连用由五个“当”字组成的层层递进的状语排比成分。
这部分还突出刻画了领队驼的声势,用“耀入”一词写猩红大旗色彩的鲜丽,用“充满”来状声音的丰富,都很贴切传神。最后写风景的变化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变化,非常自然得体。一个“涌”字精确地表述出骆驼队给人带来的美感之强烈。
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这些景物描写都用了拟人化的比喻修辞方法,使它们生机盎然,充满情趣,活泼可爱。为晚归的种地人的出现烘托了气氛。透露出作者对这片解放了的土地的眷恋情怀。
三五月明之夜
不直接说十五月明之夜,用藏词修辞格,显得含蓄而优美。
生产
“生产”一词加了引号,表明这词有着不寻常的涵义,不仅是一般的具体的劳作,而且是参加粉碎敌人封锁的革命斗争。
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用拟人修辞格,渲染他们乐观饱满的情绪、欢畅融洽的气氛,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革命知识分子神采飞扬的风貌。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
用借代修辞格,形象地反映了城市青年生活的优裕,与山洞中“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延安革命青年的精神风貌。
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
用假设句,以商量的口吻与读者谈话,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显得亲切而和气。
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
用假设句,以商量的口吻与读者谈话,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显得亲切而和气。
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
倒装句,定语后置。顺着的句子应该是: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形成的和内容的)贫乏,增添了(形式的和内容的)景色。用倒装句减少了内容的重复,强调了“填补”“贫乏”,强调了“增添景色”,也强调出“形式的和内容的”两个方面,增强了表达效果。
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倒装句,主宾互置。应该是: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两个为民族精神的化身。强调了“民族的精神化身”,引人注意,具有强烈地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一、写景与议论相结合
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有较强的议论色彩。文章用回忆的方式,描绘了几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体现着不同意义的风景片断。在描写完每一个风景片断之后,作者都插入了简短的评论。这些评论并不是抽象的说理,而是紧紧结合所描写的具体景物,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挖掘每段景物描写所体现的思想意义。而每一段评论,作者都围绕着人的活动是构成风景的重要条件,赞美人的伟大这样一个观点。全篇文章,正是以此作为一条红线,把那些互不相干的风景片断贯穿起来,组成一幅完整有机的图画,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区革命队伍的战斗生活,歌颂了解放区蓬勃兴旺的革命事业和革命战士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
二、描写层层深入,意境步步深化
文章描写的六个风景片断,从写一般人到写革命者,再到写手握钢枪的革命战士;从写人类的一般活动可以使自然改观,到写革命者的革命活动、革命精神可以创造第二自然,再到写革命战士的革命精神、革命气概和革命力量,可以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描写一步步深入,意境一步步深化,从而把作者对解放区革命战士和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之情,一层层推向最高潮。
三、对照强烈,语言生动
这篇散文在景物描写中,成功地使用了对照的艺术手法,例如用沙漠的单调、平板、寂静与沙漠中由于出现了骆驼队的活动所产生的庄严妩媚景象相对照;用公园里绿荫下长椅上,窃窃私语的一对恋人,与怪石峭壁荒山上,被雨赶到石洞里促膝而坐,埋头看书的一对革命青年相对照;用照片簿上的号兵形象与北国五月朝阳映照下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相对照等,这些对照描写,使得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显得异常突出和鲜明,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印象。
这篇散文的语言,确切生动,色彩鲜明,每写一段风景,都能把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氛、情调等等极其形象逼真地刻划出来。例如用“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形容那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了层层梯田的秃顶山坡,用“等待检阅的队伍”,来形容山坡上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用“几乎透明似的”蓝天、离山头“似乎不过几尺”的明月,“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肩着犁的人形也出现”等语句来描写黄土高原上一幅剪影似的耕农晚归画面,并用“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来渲染这幅风景画的田园风光和抒情气氛。
思想内容
提示:课文的题目是《风景谈》,意思也就是谈风景。六幅画面的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幅“沙漠驼铃”。先铺写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猩红大旗领驼队行进于沙漠之中的人。通过画面色彩、画外音响听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伟大。
第二幅“高原晚归”。黄土高原上,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丛密挺立的谷子构成了背景,掮犁牵牛的种地人,也许还跟着小孩,姗姗而下,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可看作是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欢愉心情。
第三幅“‘生产’归来”。还是在黄土高原,彩霞满天,河水汤汤,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这些来自各地、从事各种文艺工作的青年,而今在生产劳动中“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满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它和第二幅画写的都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第四幅“促膝读书”。“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在并不生动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青年男女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在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作者用某些人平庸的爱情生活与之相对照,突出这些知识青年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之间也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便是高尚的生活理想。
第五幅“桃林小憩”。画面上活动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一片绿荫,半盘石磨,断碑旧阶,加上荞麦大麻,这些东西随处可遇,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风景,然而在这里休憩的青年却使这块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氛围。他们或谈天,或讨论,或学习,或聚会,恬然自适,各得其所。劳动、工作之余的稍事休息,正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四、五两幅画旨在表明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能够填补自然界的贫乏,较前面两幅画,意义又深了一层。
第六幅“北国晨号”。由嘹亮的剌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的形象,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认为画面上这些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第一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六幅画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描写的对象是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而且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是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而写人当中又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地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
课文以细致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六个逼真如画的风景片断,构成六幅色调鲜丽的画面。这六幅画面是:沙漠驼铃、高原耕晚、河畔夕阳,石洞避雨、桃林休憩和北国晨号。六幅画面,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表达了下列的思想: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更伟大,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体现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民族精神的延安军民最伟大。
一、“沙漠驼铃”作者以和读者促膝谈心的亲切语调,从“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一句引出对猩猩峡外沙漠的回忆,款款入题。先介绍沙漠风光时先总写它的广阔无边。又绘声绘色地说明渐行渐近的骆驼队使得沙漠风景发生了变化以至完全改观──有了色彩,有了音响和生命力,和前面沙漠的死寂单调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段末尾,用简要的评论点明描写骆驼队的用意:“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二、“高原耕晚”的景色描写:一是写景物和晚归的种地人用的是正衬笔法,二是画面中除点染了自然风光──秃顶的山和蓝天明月外,还特意描绘了人类劳力战胜大自然的成果──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的层层梯田,“惹人怜爱的”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的高秆植物以及“丛密挺立”,因其在山顶,“宛如人头上的怒发”的谷子。这样的描写隐藏着赞美人类劳力改造和美化大自然的含义。突出在自然和人类二者中间,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更伟大。
三、“河畔夕归”,通过描写“鲁艺”师生从“生产”归来的场景,展现延安知识分子坚毅乐观、艰苦奋斗,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高贵品格。
四、“石洞避雨”捕捉住偶然的场景,来透视延安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纯洁健康、朴实高尚的情操。
五、“桃林休憩”则别具一格。用物质生活的简朴突出精神生活的丰富。茶社的简陋粗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风景之所以值得留恋”,不应该单从风景的角度去看,而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这就是“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延安所特有的“革命氛围”造成解放区特有的美,“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六、“北国晨号”作者选取解放区随处可见的最平凡最普通然而又是最本质的场景,晨风中拂动的火红绸子,霞光中闪着寒光的剌刀,额角异常发亮的小号兵和犹如雕像般的战士,显示了解放区军民随时准备和敌人浴血奋战、决不后退、决不屈服的钢铁意志和驱逐日寇、解放国土、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概。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所以作者说“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而在抗日战争时期,驱逐日寇、解放祖国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最高民族使命,因此作者寄托深沉的赞颂道:“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这个结尾刚劲有力,余味丰厚而隽永,对突出中心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WwW.JaB88.COM

相关知识

例谈对阅读材料的探究性教学


例谈对阅读材料的探究性教学

──阅读材料《汽油机点火装置》的探究性教学

四川省宁南县高级中学杨光喜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老师的具体操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选题缘由】

高中物理教材上很多章节中都穿插一些发人深思、趣味性又极强的阅读材料。很多教师在对这些阅读材料的处理上都显得过于马虎,如果是与考试有关的,可能会认真的讲解。否则,一代而过,或者让学生自己下来看看就行了。其实,如果老师能认真的引导学生对这些阅读材料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下面就以《汽油机点火装置》这一题材为例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活动方式】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

难点:按学生意图准备器材。

【活动准备】

摩托车电瓶(12V),摩托车点火器,火花塞,变压器,电灯泡,小直流电动机,干电池,导线及其它可能用到的器材。

【活动地点】

物理实验。

【活动过程】

让学生仔细阅读高二教材(人教版必修加选修)P224的阅读材料──汽油机点火装置(材料内容和图如下)

汽油机做功冲程开始时,汽缸中的汽油──空气混合气要靠火花塞点燃。但是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只有12V,不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为此,要使用左图所示的点火装置。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通过开连到蓄电池上,次级线圈接到火花塞的两端。开关由机械进行自动控制。做功冲程开始时,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初级线圈中的电流急剧减小。由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初级线圈多得多,所以可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可达10000V以上,这样就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了。

蓄电池提供的是直流,在这里为什么也能用变压器得到高电压呢?请和你的同学们讨论一下。

我让学生讨论了2分钟之后,提出问题:

老师:为什么这里变压器对“直流电”也起作用呢?

学生:在开关接通或断开的瞬间,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方向虽然没有变,但大小在发生急剧变化,初级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也发生急剧变化,这样穿过次级线圈的磁通量也发生急剧变化,所以,次级线圈的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老师:汽油机在工作时每一个工作循环都有一次点火,那么开关该是如何控制的呢?

学生:一定是有一个什么装置能使开关不断的通、断、通、断。

老师:不错!的确在一个特殊的装置来控制开关,现在我们不去研究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我用一个简单的东西来代替它演示一下好吗?学生很兴奋的回答:好!

于是,我把早已准备好的摩托车上的点火线圈、火花塞、12V的蓄电池(电瓶)、导线(带夹的)等从讲桌下面的柜里一样样的拿上讲台,并一一介绍,最后差一个开关。我说还需要一个特殊的开关,这时学生感到好奇了,这个特殊的开关会是什么样的呢?最后我故作神秘的拿出一块钢锯条,学生轰堂大笑,感到太滑稽了,你那是一块钢锯条,有什么特殊的呢?我快速的按书上的图把电路接好,只是钢锯条只接通了一端的导线,另一端从电源接出的线没有接到锯条的另一端,而是拿在我手里,然后提醒同学们我要演示了,学生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等待着。我将手里拿的这根导线的自由端快速从钢锯条上有齿的那一侧滑过,学生果然看到火花塞上产生了几乎连续的火花,并伴随有“啪啪啪”的声音。

老师:为什么火花塞会不断的产生火花呢?

学生:这是因为你手里拿的这根导线的那一端接触到锯条的齿尖时,初级线圈回路就被接通了,当滑到齿间时电路就被断开了,这样在次级线圈中就不断的产生出很高的感应电压。

老师:补充说明,次级线圈的两端接在火花塞上,由于火花塞上的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很小,这样使得触点之间放电而产生出火花的。

老师:那么,如果将这个装置中的火花塞换成一只我们家用的电灯泡,电灯泡会亮吗(引入本节课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更加来兴趣了,但学生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学生:电灯泡应该会亮;由于火花塞产生火花时两端有上万伏的电压,电灯泡可能会被烧坏……。有的学生干脆说,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为了防止因电流大而烧坏摩托车的点火器,于是我换了一个可拆装的用来演示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变压器,这样又便于学生观察变压器的结构。我把匝数少的那一端作初级、匝数较多的那一端作为次级(匝数比大约1:20左右),仍按上图把电路接好,把原来的火花塞换成了一只“220V、10W”的电灯泡(带灯头),同样将导线的一端快速地从锯条上滑过,果然,电灯泡闪烁地发光了。我重复了几次,让学生看清灯泡发光时是在不断的闪烁,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稳定的发光。

老师:如何让灯泡一直发光呢?

学生:那就不停了把导线重复在锯条上来回的滑动就行了。

老师:那多累啊!哪个同学愿意上来不停了做这个工作呢?(这时学生只是一个个的笑,没有人愿意上来。既然你们不愿意上来,那就动脑筋想办法吧。)

学生:用圆锯来代替直的锯条,再想办法使圆锯转动起来,再把原来接在锯条上的固定导线接(压)在圆锯的侧壁上,另一根的自由端与圆锯的齿接触就行了。

老师:这个办法不错!可哪里去找圆锯?又用什么来带动圆锯转动呢?

这一下学生不知所措了,不知道怎么办。下面学生的讨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2分钟之后,有两个学生提出:能否将课本上这个电路的开关让它处于长通状态,再想办法用一个不导电的东西将开关的两个触点顶开,这个东西最好是会转动的,每转动一次就顶开一次,这样开关就可以处于不断的通、断、通、断,这样电灯泡不就可以持续的亮了吗?

老师:这个办法好像行得通。那是否可以用转动的小电动机的轴来代替那个会转动的东西呢?(有意的引导)

学生:可以。

于是,我又从讲台下面的柜中拿出一个小的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6V),接着问:这个电机能用这个12V的电瓶作电源吗?

学生:不能!(因为在初中的电学部分做过用电机提升物体做功的实验,知道这种电机好像只用2、3节干电池就能转动)

老师:那我们只好另用干电池来带动它转动了。又从柜中拿出两节电池和事先做好的开关,并当着学生的面在电机轴的顶端紧套了一个塑料凸轮,快速把电路重新接好(示意图如下所示)。

电路接通后,电机开始转动,电灯泡果然持续地发光了。可出现两处不足之处:一是灯泡不停的闪,根本不像家里的电灯泡那样正常发光。二是发现开关的两触点之间会产生火花,好像变成了前面那个实验中的“火花塞”了。这时我急忙断开电动机的电源,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老师:①为什么电灯泡发光时会发生闪烁而不像我们家里的那样稳定呢?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②开关的触点处会不断的产生火花,那这个开关耐用吗?我们如果消除触点处的火花呢?这两个问题学生又讨论了几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也不时的走下去听听他们的分析讨论,并作了一些启发。最后同学们基本上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学生:我们家里电灯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是每秒钟改变100次,而这个实验中电机的转速较慢,每秒钟可能只有10~20次,也就是最后通过电灯的电流变化的频率太小,所以,要提高电流变化的频率即提高电机的转速才能解决问题,根据视觉暂留的原因,灯泡中电流变化快了我们就感觉不到灯泡在闪烁了。

学生:好像前面老师讲过日光灯中启动器中的那个小电容就是用来消除火花的,是否也可以在开关的两个触点之间并联一个电容呢?

老师:同学们提到在开关的触点之间并联一个电容来消除火花,这个想法真好!我们完全可以办得到的。可是,你们提出通过提高电机的转速不很现实,因为要提高转速,只能提高电机两端的电压,即只有多用几节电池,但这样万一烧坏了电机怎么办?大家再想想,能否在电机转轴上的那个凸轮上做文章?这一下好多同学都想到了。

学生:电机上安装的那个凸轮,电机转动一周才使初级回路通断一次,如果把凸轮换成齿轮,且齿轮的齿数越多,那电机转动一周,那开关通断的次数不就多了吗?

老师:这个建议非常好!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这些器材,快速的又把电路组装好,然后开始了最后的演示,结果效果比较好,前面提到的那些不足之处都解决了。这时我听到下面有些同学在说,回去我也要做一个这个装置,如果家里停电了,它就可以起作用了。既然电灯都点得亮,那一定还可以用来放电视。到时别家都没有电,而我家不但有“电”,而且还可以看电视,那多神气!啊,看来学好物理用处可大了。

这一节课,表面上初看没觉得有什么,可我认为通过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动脑筋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但把前面所学的很多知识都复习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比老师讲很多遍,学生更易于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虽然所有的操作都是老师来完成的,但我相信,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一定会起到根深蒂固的影响。

谈中国诗教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中国诗教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谈中国诗教学案
学习目标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重点分析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体会中国诗歌的精髓。
学习难点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关于中国诗歌
(一)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5.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其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预习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羡妒(xiàn)嫉恨(jí)会稽(huì)精髓(suǐ)
B.颦蹙(cù)内疚(jiù)皮夹(jiā)深挚(zhì)
C.无垠(yíng)熬夜(áo)瞭望(liào)混沌(dùn)
D.桃核(hāi)侈谈(shē)尽快(jǐn)睿智(r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叫嚣回长荡气数见不鲜
B.混沌聊以慰籍斩钉截铁
C.亵渎卧薪尝胆必恭必敬
D.寡陋惊天动地义愤填赝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中国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2、快速阅读文章第2---6自然段,抓住关键句,概括与外国诗相比中国诗歌的特征有哪些?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5自然段:
第6自然段:
3、课文最后一小节是否多余?
二、合作探究:
钱钟书先生在末段作出了“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的结论,何以见得?细读全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1、发展史:
外国——
中国——
2、篇幅:
外国——
中国——
3、韵味:
外国——
中国——
4、风格:
外国——
中国——
5、内容:
外国——
中国——
三、拓展探究: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试结合文章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观沧海》见课本P53
致大海(节选)普希金
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
还有你黄昏时分的寂寥,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
打鱼人的温顺的风帆,全凭着你的意旨保护,
大胆地掠过你波涛的峰峦,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
就会沉没多少渔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201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2、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选做题
(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定林①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
2、学习作者善用比喻的语言风格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3.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4.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3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4.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的]

1.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及深刻的洞察力,激发自己的求学欲望。

2.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设想]

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中国文学首先是诗歌,由《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现代诗歌,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预读课文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三、重点解析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主题归纳

(教师讲解)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3.领悟重点(学生归纳)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提示: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深入探究)4.鉴赏本文艺术手法

(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又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的幽默诙谐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

诗发展的高度,又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又如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课文中这种语言运用的典范例子还有很多,要仔细揣摩。

(2)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

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

③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谈中国诗特点

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