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运算律》知识点汇总

幼儿园知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25

《运算律》知识点汇总。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运算律》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运算律》知识点汇总

1、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

(a×b)×c=a×(b×c).

使用时机:

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加法运算时也有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表示为:(a+b)+c=a+(b+c)

2、认识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他们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如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1)上述规律可推广到更多个数相乘。如:125×4×8×25=(125×8)×(25×4)=1000×100=100000

2)加法运算时也有交换律,如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那么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得一些运算简便。50+7+40+9=(50+40)+(7+9)=90+16=106

练习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584+289+416=()7×8×4×125=()4×17×2536×15=()

2.选一选。

(1)250×320的简便算法是()。

A.250×300×20

B.250×4×80

C.25×8×40

(2)37×25×40=37×(25×40),这个算式是运用了()。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水果市场运来23车苹果,平均每车有50箱,平均每箱有20千克,水果市场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用简便方法计算。

584+289+416=(1289)7×8×4×125=(28000)

4×17×25=(1700)36×15=(540)

2.选一选。

(1)250×320的简便算法是(B)。

A.250×300×20

B.250×4×80

C.25×8×40

(2)37×25×40=37×(25×40),这个算式是运用了(A)。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水果市场运来23车苹果,平均每车有50箱,平均每箱有20千克,水果市场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答:20×50×23=23000(千克)

扩展阅读

《四则运算》知识点汇总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则运算》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四则运算》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1、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②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管,叫做减法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2、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②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管,叫做除法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积÷因数=因数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4-8+12=()24-(8+12)=()

120+0×2=()360-420÷6=()

二、递等式计算。

35×40-315÷3=()150-(67+83)÷20=()

60+240÷(32-26)=()480÷(144-960÷8)=()

参考答案

一、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4-8+12=(28)24-(8+12)=(4)

120+0×2=(120)360-420÷6=(290)

二、递等式计算。

35×40-315÷3=(387)150-(67+83)÷20=(142.5)

60+240÷(32-26)=(100)480÷(144-960÷8)=(20)

乘法运算律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乘法运算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以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景,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的两个运算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及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乘法运算律

生1: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

生2:中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

生3:大巴车每年比中巴车多运送旅客多少人?

师: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 36 X 640 X 7 (2)36 X(640X7 )

= 23040 X 7 = 36 X 4480

=161280( 人 ) =161280( 人 )

师: 观察上边的算式及得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两个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第一个算式是先乘前两个数,第二个算式是先乘后两个数。

生3:三个数相乘,谁和谁先乘都可以。

师:根据上面的发现,你有什么想法?

生: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我想这可能是乘法的一个运算律。

师: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咱们来验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探索,汇报交流)

生1:我们小组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如2 X 3 X 5=2 X( 3 X 5 )

证明乘法也有结合律。

生2:我们小组举了很多的例子,发现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再和第一数相乘,得数都是相等的。因此我们认为,乘法也有结合律。

生3:我们小组是通过通过计算中巴车的客运量来验证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乘法的一个规律,即: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再和第一数相乘,得数都是相等的。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吗?

生: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 . b ).c =a . ( b . c ) 。

师:乘法中还有其他规律吗?

生: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位置变了,得数不变。

师:怎么来举例验证一下吧。

同为两个一组。

学生交流验证的结果。

生一: 3 X 2 = 2 X 3

生2: 25 X 40 = 40 X 25

师:你发现的规律总结一下吧。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个规律就叫乘法交换律。

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呢?

生: a.b=b.a

三、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如: 125 X 7 X 8

学生试算,教师检查。

生1: 125 X 7 X 8 生2 : 125 X 7 X 8

= 125X8X7 =7X(12 5X8)

=1000X7 =7X1000

=7000 =7000

师:这道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四、学生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3 X 25 X 48 X 33 X 12540 X 13 X 25

2、做21页的第1题,做在书中。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律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交换律:a﹒b =b﹒a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定律的认同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乘法运算定律,体验运算定律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乘法交律换律和结合律的算理,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设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知道,现在全国都在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在校要保证多少长的运动时间吗?(1小时)

2、据我所知,你们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每天都要统计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这就要用到加法和乘法等一些运算,为了使统计又快又正确,就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3、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 生答后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 = b+c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

4、学生们都学得很好,今天吴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乘法的运算定律(板书:乘法运算定律),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出示P61主题图。

(2)这是实验小学四(7)班第一小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图片,从图片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从图片中,你知道让我们求什么问题?

(4)如何求呢?还可以如何求?

( 板书:53 =15(人)35=15(人))

(5)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6)它们的积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号连接起来?

(7)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生答师板书)

(8)计算验证。

(9)观察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10)组织汇报。

(11)根据这些特征,你还能说出含有这样规律的等式吗?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报算式,你们说出和它相等的另一个算式。(后师生交换角色)

(12)刚才大家说得又对有快,下面老师再出两个难一点的,你们会吗?

板书:1.52 =1/2 1/3 =

(13)像这样的等式能说完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表示这样规律的等式呢? (板书: ab = ba)

(14)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运算定律呢?

师: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15)同学们,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应用过乘法交换律,你知道在什么地方用过乘法交换律?

(16)练习:列竖式计算并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1715

2、教学乘法结合律:

(1)出示题目,引导审题。

(2)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3)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4)组织汇报,并说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5)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能用等于号连接起来吗?

(6) 你还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试一试。

(7)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8)组织汇报,师总结: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1) 谁能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

(2) 这里的a、b、c可以代表那些数?

3、练习

(1)出示P62 想想做做 1;引导审题。

(2)指名回答

4、练习

(1)出示P62想想做做;

(2)分组进行练习;

(3)组织汇报

(4)比一比,哪种算法简便一些?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 P62 试一试 引导审题;

(2)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试一试(1、2两组做第1题,3、4两组做第2题;

(3)组织汇报;

(4)为什么说这样计算简便一些?

(5)应用了什么定律?

三、练习巩固 形成技能

1、P62 3

①多媒体出示, 引导审题 ②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P62 4

①独立练习; ②评析;

3、请你做回小裁判

(1)1485在简便计算时,应先计算148( )

(2)25174=(254)17,这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3)3552=(35+5)2 ( )

(4)在计算1586时,下面的算法都属于简便方法( )

15861586

=(158)6=(156)8

=1206 =908

=720=720

四、全课总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3、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分配律。

2、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

设计理念:

1、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课堂上灵活处理教材,选择适当的教法。

3、提高了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效性。

4、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数学挂图:通过看图,把图意说一说。

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

弄清题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小组讨论)

生答师板书: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 怎样解答呢?

(1)要求全长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辆车分别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 2 + 90 2 = 220 + 180 = 400 (千米) 还可以先求两辆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90) 2 = 200 2 = 400(千米)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合作探讨)

生交流: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1102 + 902 =(110+90) 2 这是个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小组合作学习) 生自己举例来验证

生答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乘得的积相加,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生板书: (a + b).c = a .c + b .c 通过学习,让学生思考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可以进行验算。

②可以使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吗? (生小组举例探讨)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第一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快速连接,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第二题:先让生自己解答,然后再组内互相说出师运用的什么定律。

第三题:先观察,再说出对错,然后把错的题重新做出来,集体订 正,并说出错题错在哪里。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1102 + 902 (110 + 90)2 = 220 + 180 = 2002 = 400(千米) = 400(千米)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乘得的积相加,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 a + b).c = a .c + b .c

《小马过河》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马过河》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马过河》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

【原文】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小河边。他过的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

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小马高兴地跑回河边准备淌过河去。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漂亮的尾巴,睁着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

小马一听没主意了。牛伯伯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只好回去问妈妈。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小马深情地向妈妈望了一眼,心里说:“谢谢您!好妈妈。”

然后他转头向村子跑去。他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字词学习】

字:淌、迈、驮

词:快乐、时光、粮食、犹豫、松鼠、困难、安慰、试探、深情

【重点句子】

1.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

2.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3.小松鼠翘着她漂亮的尾巴,睁着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

4.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5.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中心思想】

本篇文章讲述了小马过河遇到困难的事情,可是他的妈妈让他自己亲自尝试,最终自己解决了困难。它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以后碰到了困难,不但要多听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要勇于尝试,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亲自去尝试,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动动脑筋想一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因为小马要帮助妈妈去河对面的村庄去送粮食。

★小马在遇到困难后回家问了妈妈,妈妈对他说了什么呢?★

妈妈带小马一同到了河边,妈妈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最后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为什么牛伯伯说河水很浅,而小松鼠说河水很深?★

因为牛伯伯很高,腿很长,所以河水对他来说很浅;而小松鼠很小,很低,所以河水对他来讲很深。

★小马转头向村子跑去。他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小马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了困难,并且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亲自尝试,才能找到更合适于自己的方法。

数学四下:《运算律》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初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能应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的计算,能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三步计算,并且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放在四年级(下册)结合三步计算的教学加以安排。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第二段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现实背景。(教材第56页)

在加法运算律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计算操场上跳绳、踢毽子人数的场景,乘法运算律的教学安排了计算踢毽子的人数,计算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等熟悉的问题,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律。并且学生可以以解决问题的结果为依托,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同时,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还注意安排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律。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

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性质和规律已经有所了解,本单元的教学要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经验。教材引导学生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十分细腻,探索乘法运算律则逐步放手,为学生留下较多的探索空间。要切实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1)引出一个实例。教材以跳绳、踢毽为情境,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由于28+17和17+28的得数相同,可以用等式表示,初步感知28和17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2)写出一些类似的等式。要组织学生切实计算结果,是否相等。(3)进行观察和比较。在充分感知大量具体等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自己的发现。(4)用个性化的符号表示。体会多样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点,加深对交换律的认识,发展符号感。(5)用字母表示,提升对运算律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对乘法运算律的教学,要帮助学生把探索加法运算律的经验运用到乘法运算律中来,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

3.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学会合理灵活地使用运算律,理解和掌握简便算法。

教材的安排注意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前有孕伏指在教学使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之前,教材以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感悟算式中数的特点。比如教学应用加法运算律简算之前,在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后两题三个数中有两个是可以凑成整十和整百的,第2题也安排了这样的例子。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比较哪道算式的计算简便,第5题找出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都为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律做了有效的孕伏。

中有突破,指的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尝试计算和比较的过程,经历交流和反思的过程,形成计算前观察数据特征的意识,加深体会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使计算简便。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体会简便运算的合理性。

后有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简便运算的题型及时扩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学习加法运算律后,第60页想想做做第3题,安排了一个数加接近整百数的简算;在学习乘法运算律后,在第63页想想做做第8、9题,安排了一个数乘两位数可以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算和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可以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简算,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观察算式的特征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意识,感受简便运算的实际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并对这些运算定律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的。本单元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用意: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四、育人价值: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教材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教材选择编排的这些点状的数运算规律固然需要学生去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教学,其更重要的教育价值是要承载起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的任务,承载起促进学生主动成长和发展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所有结构状的规律都可以成为育人的载体和丰富的资源。通过数运算规律探究的教学,抽象出一般的数学结论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从偶然现象中去发现必然规律的一般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感受前人的智慧以及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载体,它不但提供了学生更多实践和反思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结构化地把握这些数运算的规律;不但为学生的类比猜想和结构思考提供可能,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不但能使学生形成认知的结构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起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五、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运算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六、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运算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

七、教学策略:

1、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

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教材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教材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1) 引出一个实例。

第56页例题求跳绳的人数,学生分别列出算式28+17=45和17+28=45。由于得数相同,这两道算式可以组成等式28+17=17+28,这是教学加法交换律引出的第一个实例。如果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会列式(28+17)+23或 28+(17+23),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也可以组成等式(28+17)+23=28+(17+23),这是教学加法结合律引出的第一个实例。同样,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材也都先引出一个实例。

各个实例的要点是等式中的数学内容,在28+17=17+28这个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调换了位置。在(28+17)+23=28+(17+23)这个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运算顺序不同,分别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个实例,了解其中的数学内容,明白当前的学习任务,产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第一个实例要注意两点: 一是教师参与列算式活动。第57页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可以列出许多算式,但不一定列出研究加法结合律需要的算式。这时,需要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一起列算式,避免在列算式这个环节上的不必要纠缠。二是挖掘等式里的数学内容很重要,要把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到对运算律的研究上去。但挖掘要紧密联系算式,不要抽象概括,更不能由此就得出运算律。

(2) 进行类似的实验。

在第一个实例中看到的数学现象是不是普遍性的规律,这需要在类似的情况中验证。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材安排分别算一算(45+25)+13和45+(25+13)、(36+18)+22和36+(18+22),看看每组的两道算式中间能填上等号吗?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第一个实例中的数学现象在类似的情况中同样存在。教学的时候,不能让学生未经计算就在每组的两道算式之间写上等号。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写出几组类似的算式,进行更多的验证,体验现象的普遍性。

(3) 在众多案例中概括。

教学加法的两条运算定律时,教材都让学生从这些等式中说说有什么发现,在教学乘法运算律时,教材要求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有什么发现,这些问题都引导学生对众多案例进行概括,把同类型案例的共同特征提取出来。

与过去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没有用文字语言讲述各条运算律的内容,这并不是不需要概括性的表述,而是把概括运算律的活动留给学生进行,以避免机械接受、死记硬背。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验证,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运算律的内容,才是他们对运算律的实实在在的理解。教学时要十分重视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是锻炼思维的极好时机。对学生的口头表述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基本正确、能讲清楚就可以了。

概括交换律比较容易,概括结合律比较难,特别是加法结合律。要引导学生应用运算顺序的知识和混合运算的经验,以分别讲述等号两边算式的计算步骤为载体进行概括。如(28+17)+23、(45+25)+13、(36+18)+22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28+(17+23)、45+(25+13)、36+(18+22)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概括要联系等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经常进行,逐步提高要求。

(4) 用符号表示运算律。

教材让学生用图形和字母组成的等式表示运算律,这是过去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图形和字母能直观、简洁地显现运算律的本质内容。学生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时,能充分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优越性,从而既加强对运算律的理解,又培养符号意识,发展符号感。

还要指出的是,教学四条运算律的线索基本相同,在具体落实时仍各有不同。首先是学生对交换律的已有感性认识的积累比结合律多,因此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材在引出第一个实例后紧接着问学生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材在引出第一个实例后还继续提供感知材料,安排两组算式,让学生经过计算得出同组的两道算式可以组成等式的结论。其次是把加法运算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向乘法运算律的教学迁移,在教学乘法运算律时给学生更大的主动学习空间。如乘法交换律的第一个实例的等式的出现比加法交换律快,而且让学生填写完整。又如乘法结合律教学中的类似验证比加法结合律放得开。再次,用符号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也不相同。加法运算律先用图形表示,再用字母表示。因为图形比字母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接受,也喜欢使用。乘法运算律则直接用字母表示,跳过了图形表示这个活动,这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能力和体验。

2、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应用运算律。

应用运算律能使有些计算简便,简便运算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为。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作为引导,在试一试和想想做做里为学生创设了多次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主动进行简便运算。

(1) 体验简便,选择简便。

第58页第4题和第62页第2题都可以先算一算,再比较每组中的两道算式。通过算和比,学生一要看到同组的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二要感到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三要感到同组的两道算式中,一道计算比较简便,另一道比较麻烦;四要知道同组的两道算式可以利用运算律相互改写。如果学生有了上面四点收获,那么就为教学简便运算作了有益的铺垫。

第59页的例题求三个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总人数,通过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次体验三个数连加时,如果应用加法结合律把能凑成整百的两个数先加,运算比较简便。另外,在第59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62页想想做做 第3题,创设了简便算法的氛围,引导学生把例题里获得的体验转化成进行简便运算的内在动力,使简便运算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要求。

(2) 体验灵活,适应变化。

第60页第2题和第62页第4题中,应用加法结合律,有些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有些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有些题要同时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教材设计这些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时,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各种具体情况,不要生搬硬套。

第60页第3题是两个三位数相加,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数。如果把这个接近整百数的三位数分解成 几百加几,原题就从两个数相加变成三个数相加,而且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类似的还有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把其中某一个乘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就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使原来不容易口算的题变成容易口算的题。这些技巧都是灵活应用运算律的表现,也是学生充分体验的结果。

教材里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第60页第4、5两题、第63页第10题等,这些题都可以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设计这些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简便运算不只是数学技能,也能简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是学习者的心理行为,外界只能为学习者提供体验的条件,不能代替学习者进行体验。体验既能对数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产生情感表现。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应用运算律是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为学生预留了许多体验的机会,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把学生的体验落到实处,让体验产生效果。

八、课时安排:

本单元内容教学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二课时: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三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四课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五课时:练习七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知识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混合运算(三))

知识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24×525×445×242×5

()()()()

二、计算

2400÷8+24×6=()125×8-12÷6=()8064÷(61-53)=()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5+□)÷4=18(2)46÷2+□=49

参考答案

一、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24×525×445×242×5

(42×5)(25×4)(45×2)(24×5)

二、计算

2400÷8+24×6=(444)125×8-12÷6=(998)8064÷(61-53)=(1008)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5+27)÷4=18(2)46÷2+26=49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1.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听同学们读课文。

2.草地变色的原因: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3.《爬天都峰》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

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色,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颜色描写)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活动描写)

6.“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第一个“他”指的是杂志社记者,第二个“他”指的是小男孩。

7.李四光所提出的问题: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9.《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季的景色,都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第二首古诗中,思念家乡的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孩子们心情变化的词语:做风筝时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快活,找风筝时垂头丧气。

11.课文从四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

1—4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分别概括了一个方面。

我还知道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金秋时节、大雁南飞、一叶知秋、天高云淡、春华秋实。

13.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时间不同?

①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②开花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课文第一自然段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的开放状态。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

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4.作者从实验中得出了: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蜂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蜜蜂就会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蜂源在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15.列文虎克通过玩镜片做成了放大镜,玩放大镜时又做成了显微镜。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小人国”指的是微生物世界,“居民”指的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细菌、病菌和真菌都是微生物。

17.

孔子的名言:①温故而知新。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编成的,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①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②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

国画;③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

18.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用一个词性形容盘古的壮举:开天辟地。我还知道的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19.

赵州桥的特点是:坚固、美观。

课文描写了三种形态不同的龙:①相互缠绕的龙;②两条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的飞龙;

③双龙戏珠。

2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我还知道李白的古诗有:《静夜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北宋诗人苏轼,这首诗写了西湖晴天、下雨时的景色。

我还知道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2.“西沙群岛的海里一般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说明海里的鱼非常多。“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说明鸟非常多。

23.小兴安岭树木春夏秋冬的特点。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

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树上积满了积雪。

25.

矛是用来刺的,盾是用来挡的,跟矛和盾有关的一个成语是自相矛盾。

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学习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6.科里亚挖出木匣后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

都是不断变化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办法。

27.陶罐的优点:外表光滑美观,隔热性好,不起化学反应。缺点:易碎,较有重量。

铁罐的优点:不易碎,耐用易受热,外边光亮而又华丽,和陶罐相比较轻。

缺点:易起化学反应,隔热性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28.《狮子和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29.

《掌声》这一课中,

同学们一共给了英子两次掌声,

第一次掌声是在英子刚刚站在讲台的时候,

包含了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第二次掌声是在英子把故事讲完的时候,

包含了同学们对英子的肯

定和赞美。大家的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使她有了勇气微笑面对生活。

30.

文中的瓶子代表的是水井,铅锤代表他们自己。为什么实验取得了成功?

女孩先人后己,让别人先出去。

女孩临危不乱,沉着冷静。

学生听从安排,有序地撤离。

31.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这是西方国家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春节。

这个故事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的品质。

三年级上册《西湖》知识点汇总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上册《西湖》知识点汇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西湖》知识点汇总

第六课《西湖》

1、《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西湖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2、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答:一是明月东升,二是华灯倒映湖中,三是琴声“悠扬”。

3、近义词:犹如-宛如-好像-仿佛

例句: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4、造比喻句。

1)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象一只只蝴蝶飘落下来。

2)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5、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课文中写到得景物有:连绵起伏的山、平静的湖面、、环湖树、白堤苏堤、三个小岛。

7、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把句子换个说法)答: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呀。

8、理解“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9、西湖十景有: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映月、宝石流霞、黄龙吐翠。

1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

11、课文采用由远到近的描写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秋天的景象

一、我会写的生字

宜 实 色 华 谷 金 尽 怪 丰 壮

波 浪 灯 作 字 苹 丽 劳

尤 其 区 巨 它 安 块 站

已 甲 豆 识 纷 经 如 好 娃 洼

于 首 枝 枫 记 刘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1.背诵《秋天的图画》全文。

2.《黄山奇石》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全文。

4.背诵《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和《山行》。

5.背诵语文园地一短文《秋天到》。

三、口语交际:《秋游》

四、本单元训练要点:

利用熟字识字:积累同偏旁的字;积累词语;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多彩的学校生活

一、我会写的生字

胡 戏 棋 钢 观 弹 琴 养

休 伸 甜 歌 院 除 息 您 牵 困

员 青 宁 室 样 校 切 教 响 班

欠 元 包 钟 叹 哈 迟 闹

及 身 仔 细 次 外 计 怦 礼 加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一株紫丁香》全文。

三、语文园地二

读读记记:三横王草头黄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木土杜言午许双人徐耳东陈干钩于

四、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五、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六、训练要点:

加偏旁识字;体会带提手旁的字的意思;比较形近字;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伟大的祖国

一、我会写的生字

夕 与 川 州 台 争 民 族

亿 洁 欢 祖 旗 帜 庆 曲

央 交 市 旁 优 阴 坛 城 国 图

申 匹 互 京 泪 洋 拥 抱 相 扬

讲 打 指 接 惊 帮 候 奇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1.背诵第9课《欢庆》全文。

2.背诵第10课《北京》喜欢的段落。

三、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四、训练:

利用反义词识字;选择近义词;补充句子。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从词语和故事中受到启发

一、我会写的生字

寸 落 补 拔 功 助 取 所

信 沿 抬 际 蛙 错 答 还

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怎 思 穿 弯 比 服 浅 漂 啦 啊

夫 表 示 号 汗 伤 吸 极

串 兔 告 诉 狐 狸 猴 颗

二、读读记记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三、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

四、看图写几句话。

五、训练:

利用声旁加偏旁识字。加标点符号。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一、我会写的生字

斤 折 挑 根 独 满 容 易

采 背 板 椅 但 傍 清 消

由 术 吐 注 课 铅 笔 桌 拿

坏 松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之 令 布 直 当 第 现 期 轮 路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语文园地五短文《走山路》。

三、口语交际:《合作》

四、本单元训练要点:

量词的运用:看偏旁知字意;积累词语;

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关爱他人

一、我会写的生字

丑 永 饥 饱 温 暖 贫 富

户 亚 角 周 床 病 始 张

寻 哭 良 食 双 体 操 场

份 粉 昨 晴 姑 娘 妹 读

舟 乘 音 客 何 汪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识字6反义词歌、23课《假如》、25课《古诗两首》

三、语文园地六

读读记记:健康的身体 羡慕的目光 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 心爱的裙子 火红的太阳

四、学习写日记

五、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六、训练要点:

加一加组新字;多音字;标点

第七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一、我会写的生字

丛 牢 拍 护 保 物 鸡 猫

羽 领 捉 理 跃 蹦 灵 晨

失 觉 扔 掉 眼 睛 纸 船

久 乎 至 死 腰 捡 粒 被

并 夜 喜 重 味 轻 刻 群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1.背诵第26课《红领巾真好》全文。

2.背诵第27课《清澈的湖水》喜欢的段落

3.语文园地七《小花鹿》

三、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动物》

四、训练:

比喻句;字的分、合;词语接龙;把字句被字句互换;用词语造句。

第八单元知识要点

主题:热爱科学

一、我会写的生字

卫 运 宇 宙 航 舰

冲 晒 池 浮 灾 害 黑 器

岸 纹 洞 影 倒 游 圆 围

杯 件 住 须 能 飘 必 事

历 史 灭 克 化 代 孙 植

厂 产 介 农 科 技 纺 织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第30课《我是什么》喜欢的段落

三、读读记记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科学技术 百花盛开 瓜果飘香 十分茁壮

各种各样 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 四海为家 无影无踪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叫苦连天 自言自语

四、口语交际:

《有趣的动物、植物》

五、写几句心里话。

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知识点汇总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知识点汇总”,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知识点汇总

【原文】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字词学习】

字:窜、扑、逮、扯、嗓、愣、派、趟、撒、兽

词:威风、摆尾、纳闷、大摇大摆、东张西望

【重点句子】

1.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3.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5.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主要内容】

《狐假虎威》讲述了一只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森林中的小动物都吓跑了,其实狐狸一点本事都没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假借着别人的力量去恐吓别人,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本事。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基本知识积累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基本知识积累

1.写人物外貌的词语: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仪表堂堂

2.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愁眉苦脸目瞪口呆神采奕奕

3.描写人物行动的词语: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4.描写人物说话情态的词语: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

5.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心旷神怡迫不及待心急如焚忐忑不安

6.描写高尚品质的词语: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光明磊落舍生取义

7.表现机智勇敢的词语: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奋不顾生

8.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词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有成竹头重脚轻口是心非手疾眼快

9.含有动物的词语:指鹿为马虎头蛇尾守株待兔狐假虎威

10.互为反义的词语:①表里如一:黑白不分黑白分明是非曲直②先礼后兵:大惊小怪南腔北调明争暗斗里应外合③无独有偶:弄假成真弄巧成拙④喜新厌旧:此起彼伏前因后果

11.互为近义的词语:①.惊涛骇浪:争分夺秒②花言巧语:面红耳赤千方百计里应外合聚精会神

12.反映历史故事的词语:三顾茅庐精忠报国围魏救赵指鹿为马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13.反映口才差的词语:语无伦次张口结舌漏洞百出

14.歇后语积累:①张飞拆桥——有勇无谋②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③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⑤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⑥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⑦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⑧周瑜讨荆州——吃力不讨好。

15.名句积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6.珍惜时间名言:①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7.谚语:①时间是风,去而不返②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③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18.勤奋好学名言: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着名诗人、哲学家韩愈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9.远大抱负、立志名言:①志当存高远。——诸葛亮②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歌德

20.友谊名言: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②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21.自信名言:①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弯头自然直。东方不亮西方亮,哪里有四方黑沉沉。

22.有关意志方面的成语、名言:①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培根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23.中国四大名着:《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施耐庵《三国演义》—罗贯中

24.幽默风趣的广告词:①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②理发店广告:“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③眼药水广告:“滴此眼药水后,将眼睛转动几下,可使眼药水遍布全球。”

25.历史人物及其相应成语:初出茅庐——(诸葛亮)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闻鸡起舞——(祖逖)完璧归赵——(蔺相如)草船借箭——(诸葛亮)负荆请罪——(廉颇)图穷匕见——(荆轲)煮豆燃萁——(曹植)

26.富有情趣的提示语:①(公园草坪):别踩我,我怕疼。②(阅览室):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③(电影院):“别抽,听见了吗?你的肺在哭泣。”④(操场):别脏了我,我怕羞。⑤(不要随地吐痰):让您的痰吐与谈吐同样高雅。⑥(小草):芳草香浓郁,别醉倒在我的怀里。

27.修改病句。(原则: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改不删。能添不去。)

几种常见的类型:①成分残缺类型的病句:在教室里,都在认真听课。②搭配不当类型的病句:我看见了他的心思。③用词不当类型的病句: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迅速地向前走。④重复啰嗦类型的病句:他经常回想过去的往事。⑤词序颠倒类型的病句: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⑥自相矛盾类型的病句: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⑦指代不清类型的病句:李兵和王刚在课间散步时,他对他说“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讲”。

28.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常见的几种关系:①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②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③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④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⑤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⑥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⑦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⑧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二)

六、词语搭配

(高贵)的梅花 (冷艳)的梅花(轻轻)地抹净

(慢慢)地抹净(晶莹)的泪珠(冰凉)的泪珠

(新鲜)的桂花(美丽)的桂花(纷纷)地落下

(悄悄)地落下(清澈)的小溪(欢快)的小溪

(优美)的舞姿(婀娜)的舞姿

七、积累句型

第6课梅花魂

反问句: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第7课桂花雨

拟人句: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

拟人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第3单元知识梳理

一、生字

鲸(jng)鱼猪(zh)肉硬腭(è)哺(b)乳

过滤(l)肚(dù)子肺(fèi)部矮(i)小

判(pàn)断胎(ti)生胸鳍(qí)驯(xùn)良

榛(zhn)子榉(j)树橡栗(lì)矫(jio)健

帽缨(yng)舵(duò)手青苔(tái)苔藓(xin)

狭(xiá)窄勉(min)强盗(dào)窃嫌(xián)疑

夹(ji)丝安然无恙(yàng)藕(u)断丝连

粘(zhn)贴噪(zào)音废(fèi)水勿(wù)动

尘埃(i)湿漉漉(lù)日晕(yùn)

二、多音字

肚(dùd)应(yngyìng)强(qiángqingjiàng)

藏(cángzàng)横(hénhèn)扎(zzházh)

划(huáhuà)调(diàotiáo)处(chchù)晕(ynyùn)

三、近义词

凶猛——凶恶 锋利——锐利特征——特点宽敞——宽广

驯良——驯顺 机警——机灵锐利——锋利 响亮——洪亮

陈列——陈设 坚硬——坚固急促——短促 特殊——特别

讨厌——厌恶 柔和——温和

依附——依靠(依赖)稳定——稳固

四、反义词

凶猛——温和 宽敞——狭窄退化——进化 倾斜——笔直

敏捷——迟缓 强烈——柔和干净——肮脏 躲藏——暴露

急促——缓慢 特殊——普通清楚——模糊 凉爽——闷热

吸收——释放 削弱——加强稳定——动荡 柔和——强烈

五、词语积累

面容清秀闪闪发光蛰伏不动连蹦带跑

端端正正光光溜溜干干净净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冬暖夏凉无影无踪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古往今来晚霞朝晖闲云迷雾

彩虹日晕风调雨顺

【含动物名称的词语】

饿虎扑食 狗急跳墙 狼狈为奸投鼠忌器 动如脱兔

【带有两个动物名称的词语】

虎头蛇尾 龙争虎斗狐假虎威鸡犬不宁兔死狐悲龙飞凤舞

【含反义词的词语】

藕断丝连 大同小异 九死一生大喜大悲 口是心非山高水低

【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

乌云密布 风雨交加 艳阳高照

暴风骤雨 烟消云散 云开雾散

六、词语搭配

(凶猛)地扑(锋利)的牙齿(迅速)地扑(尖锐)的牙齿

(乖巧)的松鼠 (可爱)的松鼠(温暖)的日光(强烈)的日光

(清秀)的面容(姣好)的面容(坚硬)的玻璃 (干净)的玻璃

(炎热)的夏天(干燥)的夏天(严寒)的冬季(飘雪)的冬季

(细小)的灰尘 (气象万千)的景色

(细微)的灰尘 (宏伟壮观)的景色

七、积累句型

第10课松鼠

关联词:

1.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粟。(转折关系)

2.(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条件关系)

第11课新型玻璃

比喻句: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关联词: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第4单元知识梳理

一、生字

鱼钩(gu)侧翼(yì)纵(zòn)然啪啪(p)鱼鳃(si)

皎(jio)洁嘴唇(chún)沮(j)丧诱(yòu)惑告诫(jiè)

践(jiàn)行鲈(lú)鱼翕(x)动 抉(jué)择粉黛(dài)

国宴(yàn)缝纫(rèn)络绎(yì)不绝一亩(m)尝(chán)试

吩(fn)咐(fù)茅(máo)舍榨(zhà)油石榴(liú)蔓(màn)延

葱茏(lón)瞅(chu)见雏(chú)形框(kuàn)架

嚓嚓(c)蜡(là)笔嘀嗒(d)细腻(nì) 眼睑(jin)

眼眸(móu)咂(z)舌倾泻(xiè) 

《《运算律》知识点汇总》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幼儿园知识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