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二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7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和太学建立的基本史实;
知道董仲舒儒学的主要思想和评价,实质,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文言史料解读,加深理性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道路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及评价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治国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原因
2、了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回忆上节课内容
孔子说:我克己复礼;
孟子说:我民贵君轻;
荀子说:我君舟民水;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杀了
墨子说:别打了
教师总结提问: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不同的阶级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出现不同的治国思想,主要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治国思想有儒家的以德治国,法家依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
教师总结过渡: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历史发展需要,儒家因其过于理想化不受统治者重视,那么在下一个历史时期治国思想和儒家思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汉代儒学》
2、梳理主干知识,夯实基础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1)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一些儒生借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概况:
(1)秦始皇采用李斯建议,除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全部书籍都要焚毁
(2)焚书后,秦始皇将违犯禁令的460余人坑杀于咸阳
3、评价: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4、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教师总结过渡:秦朝建立后,继续采用法家思想治国,采取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发展遭到重大打击,那么到了汉朝儒学的不利局面有没有得到改变呢?
(学生回答: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二、罢黜百家
1、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1)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了皇权,也限制皇帝的残暴行为
(2)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但导致中华民族
封闭,守旧,缺乏创新能力
(3)提出“三纲五常”,稳定社会秩序,但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4)发挥仁政思想,主张轻徭薄赋,限制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3、董仲舒儒学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儒学体系为主,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外儒内法,带有神学倾向
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4、评价:
(1)积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2)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教师总结过渡:董仲舒博采百家之长,对儒学进行改造,更适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所以得到皇帝的认同。汉武帝在思想上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政治上任用儒士参与国政,在教育上有没有措施提高儒学的地位呢?
(学生回答:有,设立太学)
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
①中央: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地方: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太学的影响:
①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②对社会风气: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③对统治基础:使少数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的机会。
④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教师总结:太学的设置使儒家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3、深化考点,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焚书坑儒”通过高考题进行检测,让学生讲答案写纸上并回答。
2015年重庆文综,21题
材料、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摘自梅鼎祚编《两汉文纪》
根据材料,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2分)
答案:要求: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
原因: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
表现:焚书坑儒
4、考点深化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董仲舒儒学”通过高考选择题进行检测,让学生回答并解释每个选项,教师进行补充。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B
2014年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本题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显然是主张牺牲民来满足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B项;A项错在“全部”;C项中“仁爱”与D项中“德治”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5、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先秦儒学与董仲舒儒学的区别联系
答案: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1、思想内涵:
先秦——儒家思想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
2、与统治者关系:
先秦——强调民本,批判时政
董仲舒——神化皇权,维护统治
3、地位:
先秦——理想化,不受重视
董仲舒——适应需要,成为正统
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联系:仁政,民本思想继承
六、课堂小结:让学生通过板书总结
七、生成问题:1、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对比
2、董仲舒儒学现在应该吸取的精华和摒弃的糟粕?
学生讨论,给出答案,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儒学思想及治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1、
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教案wbrwbrwbrwbr作者:邹美娟春秋:儒学产生
2、战国:儒学发展
3、秦朝:儒学重创——法家思想
4、汉初:儒学复苏——黄老之学
5、汉武帝:儒学正统——新儒学

扩展阅读

高三历史《汉代的儒学》教学分析


高三历史《汉代的儒学》教学分析

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1、含义: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是指黄帝学说,“老”是指老子思想,二者糅合为一为“黄老之学”。

2、主要思想: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它把虚静确定为养生的根本方法;在治国方面主张”无为而治”

3、特点:理论上博采众长,政治上“积极无为”。”(具体做法: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减轻刑法)

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4、汉初采用黄老之学的原因:

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客观)

②黄老之学与当时休养生息的现实需要相适应;(客观)

③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之教训的结果。(主观)

5、影响(效果):

保持了西汉经济稳定发展的局面,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到武帝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二、儒学兴起的背景;

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压制,儒学走向低潮。

分析秦朝进行焚书坑儒的原因有哪些?

①根因:(统一的需要)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工具);

②主因:一些儒生和游生引用儒学经典,借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③直音: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列举秦朝焚毁了哪些书又留下了哪些书?

焚毁的书籍:

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

不焚的书籍:《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

3、评价:

1)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2)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巩固秦朝统治。

3)消极:

①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②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③使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

1、原因: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②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形成: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柔和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

以《公羊春秋》《春秋繁露》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成。

3、内容:

①“君权神授”。(加强君权)

②“天人感应”。(加强君权)③“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

4、特点: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5、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6、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7、影响:

①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

⑤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二)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

1)中央:——创建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太学生由五经博士教授,提高了儒学地位;太学生学优为官,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2)地方:——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1)对教育: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三)科举制(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1、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4、科举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②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的形成。④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

⑤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消极作用:

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②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③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问题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特点:①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②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③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2、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备受推崇?

①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②厉行赏罚,奖励耕战: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高二历史教案:儒学的兴起2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点击下载: 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49

高二历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高二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知道汉代思想大一统的史实,掌握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的原因影响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一)兴起原因

1.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2.黄老之学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教师点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初极端贫困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刘邦参加过农民战争,对农民战争的力量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也是促使汉初重视休养生息的重要原因。

(二)兴盛时段: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教师点评 黄老之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与汉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时间是一致的。

(三)名称由来: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的中两派。“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

(四)思想内容

1.黄老之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身(养生),一是治国。

2.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

它强调“无为而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教师点评 注意对比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与汉初黄老之学的异同。认识汉初黄老之学是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融合其它各家学派思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五)作用影响

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六)地位丧失

1.原因:

(1)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3)黄老之学统治地位的丧失,还在于其自身不能随形势的发展而发展。

2.标志:汉武帝时,黄老之学被新儒学所取代。

☆我来动手:阅读课本15页解析与探究两短材料:通过上述两段材料可以看出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与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变化你能得出的最基本的认识是?

参考答案:

①社会经济的变化:汉初,经济残破,民不聊生,社会极端贫困。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西汉已经恢复了元气,国库充实,人民富足,一片繁荣景象。

②关系:汉初的贫困,决定了黄老之学盛行;武帝时的强盛,决定了统治者不再休养生息,而是进行“有为”的统治,黄老之学衰落,新儒学随之取得统治地位。

③社会经济的变化,决定着统治思想的变化。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我来动手: 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弃“无为而治”政策,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正确。因为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初经济的恢复决定不再需要汉初的黄老思想。②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④若没有汉武帝,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1.新儒学思想的主要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

●教师点评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皇权至高无上找到了依据。董仲舒君权神授的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儒学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教师点评: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①主张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的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的色彩。②在宣扬君权神授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③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兼采各家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孔孟学说。④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儒学新发展的作用

①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天人感应”学说,对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例1(2004上海历史,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参考答案:D

解析:此时的“孔子之术”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它强调“大一统”观念,强调君权神授。这些思想非常适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①据材料1、2,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

③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②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③正面影响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解析:材料一阐述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要求禁绝其它学说,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主张。前者,不能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后者,为当时统治者所急需。

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一般都要注意到两个方面。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回答问题时两个方面都不要忽视。

一、选择题:

1、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 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

2、(2004文综全国第3卷,1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3、成语“萧规曹随”反映了汉初的施政特点。“萧规”制定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的思想B.发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黄老之学思想

4、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最主要的是()

A.天人感应,君权神授;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目的是

A.确立儒家的思想统治地位B.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

C.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D.打击其他学派的力量

6、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次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B.君权神授学说C.独尊儒术建议D.崇尚法制主张

7、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8、儒家学说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是主张()

A.人定胜天B.贵贱有序C.君权神授D.实行仁政

9、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C.继承和发展D.外在形式的变化

10、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1、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C.董促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12、“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B.尊法抑儒C.儒法并用D.外儒内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西汉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把战国以来的道家、阴阳家等学派中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吸收进儒家思想。他非常强调“大一统”,他认为,全国人民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遂被接受。

——《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参考》

孟子

请回答:

⑴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指出董仲舒观点的实质和影响。

⑵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迁远而阔于事情”,你怎样理解?

⑶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是“显学”,但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⑴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实质:神化君主权力,维护封建专制君主统治,是唯心主义思想。

影响: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起了积极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⑵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靠仁政学说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因此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迁远而阔于事情”。

⑶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孔子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参考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应该遵循伦理道德,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维护孔子的权威地位;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挑战孔子的权威地位。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

高二历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复习资料


高二历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复习资料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一)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二)派别:属于道家学说:黄帝学说(养生)和老子学说(治国)
(三)特点:
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
内容:“无为而无不为”“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思想)
(四)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五)衰落:
原因:主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无法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客观:儒家学说自我调整,形成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理论体系。
时间: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汉武帝即位,发展大一统事业;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要求统一。
(三)汉代新儒学:
1、构成:思想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内容:①大一统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②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利于深化皇权,巩固君
主地位
实行仁政;有利于限制君主权力过度
膨胀,防止暴政
③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三纲五常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大一统②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四)评价(历史意义):
1、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统治秩序
2、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