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1课时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6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1课时。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1课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能力目标

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从未停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进行探索。从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到登上月球、建立空间站,以及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至今仍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只有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1:地球太伟大了,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它。

生2:宇宙到底有多大呀!我想不出来。我更不敢想如果离开地球人类将怎样生存!

师:是的,地球就相当于一艘在太空中遨游的宇宙飞船。在这艘“宇宙飞船”上,有阳光、空气和水,还有大量的矿物质。这艘“宇宙飞船”上的“乘客”,不仅有数以亿计的人类,还有人类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那么,生命在地球上是无处不在的吗?

生:不是。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现在你长大了,通过学习,你将了解人生育的奥秘,并健康地度过青春期。“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1:人是由猴子进化来的。

生2:我奶奶信基督教,她说人是上帝造的。

生3:中国古代也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生4:我在一些书中看到恐龙生存的时代并没有人类,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生5:我知道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人类出现得最晚,也不是最强大的,却成为地球的主宰,这是为什么?

师:大家提到的问题非常好。说到人类的起源,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生:(分组汇报交流)

生1: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生2: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师:太棒了!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吗?

生:森林古猿。

师:对。下面你们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讨论,组间进行补充)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师: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请谈一下你们的观点。

生:(小组讨论、组间交流、补充)

生1: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生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师: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生:(观察、讨论、交流、回答)

生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生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生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师:由此可见,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人类已超出了动物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请同学们观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图片,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

生: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师: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的呢?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相关阅读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知识点
一.人类的起源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1809--1882)最早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为400毫升,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为1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4.从1927年起,贾兰坡先生就坚持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50—20万年前的直立人)化石的挖掘和研究,他在晚年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5.1974年,科学家又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
6.在由猿转变成人的过程中环境起了重要的作用。
课堂反馈
画龙点睛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
2.在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慧眼识珠
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 鱼B. 狗 C. 大猩猩D.鸽子
2.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
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
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大猩猩B.森林古猿C.黑猩猩D.长臂猿
生物奥秘你来说
1.在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变成草原,这对森林古猿有什么影响?
2.在东非大裂谷地段,古人类学家发现了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是,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
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小组讨论:
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先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有那四个阶段呢?
《二》人类的进化阶段
:请同学们看教材24页。找出四个阶段人种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文化遗物等。
(1)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
(2)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
(3)直立人的特征是什么?
(4)智人的特征是什么?
:阅读教材找答案
(1)南方古猿:脑容量与现代人类猿相当
(2)能人:脑容量700ml,能制造使用工具
(3)直立人:脑容量1088ml,能用火和工具
(4)智人: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能从事农业和艺术活动
《三》现代人种
:人种或种族,是指在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发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在生物学上,现代人类都属于智人。不同的人种或种族实际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亚种,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4种:
(1)蒙古利亚人:中国人、日本人 
(2)高加索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法国人
(3)尼格罗人:古巴人、印度人
(4)澳大利亚人:美国人
:总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出现是最晚的,人类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五.课堂练习:
(1)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黑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长臂猴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A、使用工具B、两足行走C、大脑发达D、制造工具
(3)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A、南方古猿和能人B、直立人和智人C、能人和直立人D、智人和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