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4七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表格式导学案。
3a—SelfCheck周次总课
时数授课
时间课型
New
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谈论规章制度。
2、复习使用must,haveto,can和can’t。
3、通过自主学习和训练建立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过程与方法:任务教学法讨论法听说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西方孩子有烦恼时,更愿意向专业人士或机构求助。
重点
难点复习谈论规章制度。
复习使用must,haveto,can和can’t。
教学
手段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
程序教学内容个性设计
预习
I、预习交流
1.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并牢记;
2.自学课文,勾画出重点和疑惑。
3.完成第24页3a,3b和SelfCheck。
II、翻译官
1.keepmyhairshort2.relaxonweekends_____
3.learntoplaythepiano_________
4.readabook________________
5.havefun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寄语:Habitisasecondnature.习惯成自然。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列出本单元的知识树,掌握这些知识要点吧!你准备好了吗?Let’sgo!
知识与技能:1、复习谈论规章制度。
2复习使用must,haveto,can和can’t。
3、通过自主学习和训练建立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过程与方法:任务教学法讨论法听说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西方孩子有烦恼时,更愿意向专业人士或机构求助。
I、新课呈现
Step1Freetalk
Talkabouttheruleswehaveathomeandinourschool.
Step2Presentation
(1)Reviewwordsandphrases.
(2)Reviewsomesentencepatterns.
(3)Reviewhowtowriterules.
Step3Practice
(1)Finish3a.Checktheanswers.
(2)Finish1,2inSelfCheck.Checktheanswers.
Step4Pairwork
Workinpairsandfinish3c.Writedowntherules.
(3)listening
II、合作交流
Groupwork:讨论如何写信谈论身边的规章制度并写下来。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
检测:
I、精挑细选
()1.—CanwespeakChinese?—_______.
A.Yes,youcanB.OK,youspeakC.No,youdon’t
()2.—_________.Yourfatherissleepingintheroom.
—Oh,sorry.
A.NottalkB.NottalkingC.Notalking
()3.Don’teat________class.
A.atB.inC.to
II、快乐阅读:
Wehavedifferentkindsofrulesinourclassroom.Asastudentwemustfollowthem.
Studentscannotbringfoodintotheclassroombecauseourclassroomisaplaceforustostudy.Thefoodmaymakeourclassroomdirty.Andwecan’tstudywellwhenoneiseating.
Don’trunorfightintheclassroom.It’squitedangerousbecausewemaygethurt(受伤的).
Weneedaquietplaceforstudy.Don’tlistentomusicintheclassroom.Listeningtomusicmaydisturb(打扰)others.
()1.Howmanyrulesarementioned(提到)inthepassage?
A.Two.B.Three.C.Five.
()2.Wecan__________intheclassroom.
A.listentomusicB.speakC.run
()3.Whichisthebesttitle(标题)forthepassage?
A.TheRulesinOurHomeB.TheRulesinOurClassroomC.Don’tEatintheClassroom
OurSchoolRules!
1.Wehavekindhandsandfeetanddon’tfightwithothers.
2.Wewelcomeallvisitors.
3.Welookaftereachother.
4.Wedotheverybestwecan.
你还能加上几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布置必背单词,短语,句型,语法复习掌握。
板书
设计
Unit4{必背单词,短语,句型,语法回顾}
扩展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十三章第三节人体免疫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路丽敏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方法与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实例与教材相结合的办法,说明抗体、抗原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难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1人体免疫分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抗原是指__________,抗体是指____________。
3、免疫有哪些功能?
4、我国规定的“四苗”常规接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生活的空间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导入新课。
阅读全文并思考问题。
课堂探讨
1、交流预习情况
认真思考问题。
学习小组内部讨论问题,并求同存异。学习小组长负责
2、小组展示成果
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组与组之间互评互改。
3、教师对疑难点适时点拨
问题预设:
⑴、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健康的皮肤,还是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
⑵、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生过敏反应?了解免疫功能异常情况。
⑶、准备自己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接种过那些疫苗及作用。
⑷、如果没有患过某种疾病也没有进行疫苗的接种,
人体是否有可能产生抗体?1、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适当提示、点拨。
2、老师明确答案。并对各组表现予以简单评价。
3、对于学生的疑问做出明确的解释说明。
知识反馈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范围对体外异物都反应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
形成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
作用弱强
强调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抗体、抗原等概念。
课堂自测
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能够起到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几种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对大多数的病原体都起作用。
2、特异性免疫是指当_______入侵人体时,身体免疫系统受刺激产生了_______。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就会迅速产生抵抗的作用。
3、患过麻疹或天花的人,终生不会再次患上这种病,是因为身体中产生了()。
A、麻疹B、抗体C、病毒D、非特异性免疫
4、我国对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四苗常规接种”,分别针对的四种类型疾病不包括()。
A、麻疹B、结核C、甲肝
D、百白破、白喉、破伤风
5、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性传播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
6、在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之间连线。
皮肤的屏障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特异性免疫
发炎反应非特异性免疫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老师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作简单提示。
课后反思
课题第十三章第四节当代主要疾病预防课型新授
主备人王文光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1.了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知道如何预防。
2.了解致癌的主要因素,知道如何预防。
3.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对人体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
难点知道当代主要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学习过程
学案
预习导学1、下列是由生活没有规律引起的是()。
A、心脏病B、高血压C、免疫力下降D、中毒
2、在使用抗生素时,应()?
A、大胆使用B、慎用C、忌用D、禁用?
3、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是()。
A、吸烟、赌博、酗酒B、吸烟、吸毒、赌博
C、赌博、吸毒、酗酒D、吸烟、吸毒、酗酒
4、酒精被吸收后对()系统的作用最为明显。
A、心血管系统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D、运动系统
5、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主要影响()的功能。
A、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D、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少用洗涤剂,不用()的洗涤用品,减少对水的污染。
A、含氮B、含钾C、含碱D、含磷
课堂探讨
1、预防接种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
2、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种类?
3、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症状?
4、这些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5、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及危害为什么把它称为当代主要疾病?我们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
6、当代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外,还有哪些?
学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讨论,由小组长回答。
用幻灯片展示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病因及表现和症状。
投影仪展示小资料
知识反馈1、癌症的种类
2、解释什么是癌,癌症的病因。
3、常吃焦化及烟熏食物会致癌。
4、吃霉变食物会致癌。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课堂自测
1、人类对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的方法,请分析以下几个题目: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接触传播B、握手、共同用餐传播C、蚊虫叮咬传播D、共用毛巾
(2)在非洲有极少数人天生不会感染艾滋病,他们具有的这种免疫力是属于()
A、先天性免疫B、后天性免疫
(3)HIV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它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__________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分子。
(4)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你选择艾滋病毒的外壳还是选择病毒体内的RNA作为疫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探究化学物质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问题化学物质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假设可口可乐可以使水蚤心率改变
实验设计记录对照组是(1)______________
实验组是(2)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对比观察正常状态和滴加可口可乐后水蚤的心率
对照组心率
(次/分)
实验组心率
(次/分)第一只第一次192236第二次208240第三次204248第二只第一次240264第二次244254第三次228220
个人实验平均值
(3)________
(4)________
小组实验平均值230244
全班实验平均值219257
实验结果
水蚤在可口可乐中的心率比在清水中快,假设成立结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不能仅靠取一只水蚤统计一次数据,就得出结论?原因是什么?
(7)从得到的实验数据平均值,哪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8)从统计的两只水蚤对照组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课题第14章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型新授
主备人张海印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
能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
难点1、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从实际行动出发保护环境。
2、采取让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1.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
2.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主要有:(1)(2)
(3)(4)
3.生物入侵: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中,并对新的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例如危害水果的“美丽的杀手”,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入侵的“植物杀手”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4.废电池中有的含有等重金属。这些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危害。如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的鱼虾造成的,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长期食用用含污染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和。
(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则小于,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减少酶、石油等燃料中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的工作。
(2)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不断上升的现象。
(3)地球大气的上层有一层薄薄的臭氧层,它有效的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由于人类大量食用含有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在南极等地上空出
现。控制和停止使用,以及减少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通过预习使学生人类对大自然带来的破坏
课堂探讨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森林?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学生总结
知识反馈森林的作用: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砍伐森林的危害: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濒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举例如:1998特大洪灾、沙尘暴、长江水变浑浊等。
保护、修复、扩大森林资源。人类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砍伐和植树相结合,砍伐一片的同时也在种植一片,节约木材,把木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森林发挥最大的作用,又不破坏生物圈。让学生介绍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课堂自测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A.利用天敌消灭害虫B.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D.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3.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水体富营养化D.生物多样性破坏
4.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A.容易发生水俣病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如果下列语句叙述正确,请在句后()里写T;如果错误,请在句后()里写F。
①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都是有害的。( )
②砍伐森林后,只要抓紧植树绿化,生态系统就可以不受影响。( )
③沙尘暴是天灾,人们没有办法减少它的发生。()
④近年来各地关于水华的报道不断发生,是河流湖泊受到污染的结果。( )
⑤保护鸟类可以抑制害虫的发生,比用农药杀虫有利于保护环境。(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
D.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7.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 )
A.水草增多B.鱼虾大量死亡C.鱼虾食物丰富D.水质清澈
8.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
当堂测试
课后反思
课题第十四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靳志宾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的有限性;了解保护生物圈的基本方式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观察提高交流合作、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保活动,形成环保意识。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生物圈中各种资源的有限性。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1、复习和展示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危害。
2、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3、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努力的资料。
给学生划分小组,帮助学生确定调查收集目标,讲解调查或收集时的注意事项。
课堂探讨
课堂探讨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
学生以复习的方式整理和展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
课堂探讨二: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学生课前展开对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利用情况的调查,制作版面和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
在努力保护好生物圈
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收集有关人类保护生物圈的措施和手段,特别是中国政府在保护环境中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国际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制作图片或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
拓展实践:建立环保行动小组,实施环保行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环保行动小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讨论并设计一项环保行动计划,并提交给全班学生论证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并在课下实施。
课前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资料和展示。
]开展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和场所;安排好学生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及顺序,关键时做必要的点评。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正在努力保护生物圈。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参与学生的讨论、计划的制定和论证,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环保,科学环保。
知识反馈
通过调查、收集、展示等环节,感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的。认识到人类要想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不能为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人类长远的发展。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生物圈方面应尽的责任,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应尽的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让学生知道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加保护环境的各种活动。
课堂自测
1.世界环境日是:()
A.6月5日B.5月31日C.3月12日D.8月15日
2.绿色食品是指()
A.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B.绝对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产品
C.含叶绿素比较多的绿色蔬菜
D.获得国家环保AA级认证的食品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B.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4.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长年的水旱灾害 B.臭氧层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D.野生动植物死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与艺术有关,有的反应的是民间传统艺术,如《口技》,有的反映的是乡间戏剧,如《社戏》,有的反映的是舞蹈艺术,如《安塞腰鼓》、《观舞记》,有的反映的是绘画艺术,如《竹影》,所以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应引得学生初步了解艺术,通过阅读,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有意识的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中,在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中,都有艺术的影子。
语言艺术需要理解、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目标:
1.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常识。
2.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4.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2.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6社戏
鲁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在回忆往事时总是充满着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是鲁迅这样的大文豪在回忆童年往事时,笔调也是温馨的,这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看的出来,在我们今天要学的《社戏》中同样有所体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回顾作者简介,教师补充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阿Q正传》以及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
四、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自行解决。(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五、专项训练
1.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
蕴藻潺潺絮叨惮怕凫水家眷撺掇撮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踊跃:①跳跃。②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弥散:弥漫消散。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通常写作“缥缈”或“飘渺”。
惮:怕,畏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把握文章主题,学习根据主题需要安排详略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主题需要安排详略的方法。
教程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文学常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把握文章主题,学习根据主题需要安排详略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社戏”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请根据这一线索划分出文章的结构(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四、交流研讨(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1-3)盼看社戏。
第二部分(4-30)去看社戏。
(4-9)戏前波折(10-13)夏夜行船(14-20)船头看戏(21-30)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31-40)怀念社戏。
五、探究思考
文章题目是“社戏”,却写了许多社戏以外的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探讨:文章通过对看社戏这一往事的回忆,写出了我和小伙伴结下的友谊,所以详写了许多社戏以外的内容,更深刻的突出了中心。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社戏》,本文的景色描写极具特色,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品析。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三、品析语言。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1-13段,边读边想像文中所描写的美好画面,并思考: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将自己的理解在相应的空白处作好批注。(5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2.交流研讨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
所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所见: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③……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所闻:①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所感:……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小结:作者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描写,情景交融,充满了水乡特色。
四、专项训练:
1.文中还有哪些段落也是写景的,找出来,并试着分析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所见:①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②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③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所闻:①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②……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所感: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②但我还以为船慢。
③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再说回去看看。
2.美点追踪,合作探究。
请学生速读课文,用“我认为_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的形式,对课文的美句中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准备精彩发言。
教师作示范品味: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指导学生从色彩、气味、声音、心情、动态方面品味美词。
同学们深情品读,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1.“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2.“缥缈”“仙山楼阁”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3.“清香”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4.“潺潺”写出了水声美,“宛转,悠扬”写出了笛声美。
5.“轻松”“舒展”表现了作者心旷神怡之情。“船慢”表现了作者的迫切之情。“沉静”表现了作者由焦急而平静之情。“自失、弥散”表现了作者的陶醉之情。“回望”表现了依依之情。
6.“起伏、踊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蹿”“喝采”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六、课堂小结:
文章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你学习到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生归纳:调动多种感官,从色彩,声响,心里感受等多角度进行描写。
七、综合训练小练笔。
调动多种感官,从色彩,声响,心里感受等多角度对你熟悉的一处景物进行描写。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社戏》中让我难以忘怀的有那美丽如画的乡村夜景,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恐怕就是那里的人。回顾一下,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人物画像。分析人物形像。
1.出示自学指导
小说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同学们深情研读课文,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___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用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8分钟后比谁说得具体。
2.交流研讨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如下:
(1)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并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2)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3)我喜欢文中的一群小伙伴。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癞子”的办法。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他们驾船技术高超,水性很好。
(4)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等。
四、课堂小结
怎样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过分析人物的表现(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以及与人物有关的相关事件等)来把握。
五、综合训练
写一个小片断,回忆童年时的一段往事。要求刻画出其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传达出一种情趣。
17安塞腰鼓
刘成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成为生命和力量的宣泄。今天我们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二、目标展示: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行解决。(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字词检测
出示幻灯片:结合注释,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瞳仁(tónɡ)恬静(tián)亢奋(kànɡ)羁绊(jí)冗杂(rǒnɡ)烧灼(zhuó)
颤栗(lì)戛然(jiá)晦暗(huì)蓦然(mò)磅礴(pángbó)
4.教师配乐范读
5.学生乐自读,体会意绪与语气节奏。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标志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根据文中描述用“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学成果。
教师归结:
如:豪放的、雄浑的、火烈的、容不得束缚的、使人叹为观止的、激扬而飞动的、痛快了山河的、蓬勃了想象力的、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凝聚生命力量的、象征黄土高原人元气与神魂的等。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综合训练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二、目标展示
1.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品味语言,感知美点。
三、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将你的理解批注到书上。(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1)词语方面如“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铿锵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造了激越的气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等。
(3)写法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对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乡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复叠咏叹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文的美点等
五、综合训练
1.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语句。
2.仿写: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他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抓住课文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程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安塞腰鼓》
二、展示目标:
抓住课文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质疑探讨,体悟中心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你有疑问的语句,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以书面的形式上交。8分钟就各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归结中心问题。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一段中排比手法的运用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5)“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4.师生合作探讨,明确:
(1)用“茂腾腾”来形容后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后生”,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激情,“茂腾腾的后生”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
(2)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激昂的排比句,展示了一场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安塞腰鼓,作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生命和力量的咏叹和礼赞,同时也强调了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和感悟。
(3)“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4)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5)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6)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四、合作探究
1.师述: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2.学生研讨
3.归结展示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患得患失、苍白憔悴。
五、综合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好一个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为什么?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部分内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5.如何理解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参考答案:1.突出后生的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憾人的力量。2.不可以。“似乎”表猜测语气,去掉后,就成了肯定没响过了,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不能去掉。3.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静而动的急转。4.比喻、排比。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形、光彩和力量。5.前:写腰鼓捶响时给冰冷、安静、困倦的世界带来了光、热、色彩和力量,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后:意思是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一往无前的。
18竹影
丰子恺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幽暗、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词语。
2.理清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沈复的一篇追忆童年趣事的散文,(学生抢答《童趣》)的确,一种平常的景物或事物,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活动中也许是奇特而富含情趣的。今天我们学习的丰子恺的《竹影》,就记叙了从描竹影的游戏中对中国画特质的一次体验。亲切之中对艺术也许会有深层的体悟。(板书文题、作者)
二、1.简介作者
多媒体显示:本文作者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人。共有文学、美术、音乐等著作一百多种。长于漫画与散文,有《子恺漫画全集》六册,散文作品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他的散文主要取材于自己亲自经历的生活和直接交往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文字明白如话,简洁老练,风格隽永,形象细腻生动,结构严谨缜密。
2.检查预习
多媒体显示:
(1)注音
恺(kǎi)惬意(qiè)水门汀(tīnɡ)口头禅(chán)撇(piě)
参差不齐(cēncī)徘徊(páihuái)丰硕(shuò)
(2)释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幽暗:昏暗。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三、理清思路
1.自学指导一
请学生速读全文,勾画关键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情节。(自已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2.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后,教师点拨、归结主要情节:“我”和弟弟、华明月夜相聚、探讨弟弟提出的问题、依照竹影描竹、爸爸讲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四、美点追踪。
1.自学指导二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的语句,并将你的品析批注到书上。(5分钟后看谁完成得好)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评述: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运用“一盏乏了油的灯”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空中红光渐渐地减弱。
(2)“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句中“一跳一跳”写出了霞光行将消失的动态。“不可挽救”形容夕阳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极其快的速度下山的情景,含有不可逆转的意思。“细微”是指太阳一跳一跳沉下去时跳的幅度小,变化不大,“迅速”是指太阳下落的节奏快,速度快。
(3)“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句中的“长音阶”“短音阶”运用借代手法,指月亮在冬天的竹叶中间放出的清光。
(4)“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充满童趣。
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五、课堂小结
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美到美的创造;
六、课堂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1)惬( )意(2)丰硕( )(3)参差( )( )
(4)水门汀( )(5)蘸墨( )
2.填写恰当的量词。
(1)一( )细烟(2)一( )黑影(3)一( )竹叶(4)一( )油灯
3.在括号中写出相应加粗字的反义词。
(1)院子里的光景由( )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 )音阶了。
(2)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 )。
(3)其实竹叶的方向,疏( )、浓( )、肥( ),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4.在下面横线上填一组同义词构成成语。
(1)东____西____(2)熟____无____(3)手____脚____
(4)天____地____(5)生____死____(6)____听____说
5.用“/”断句,准确表达出括号里的意思。
(1)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贝贝着急)
(2)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妈妈着急)
(3)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爸妈着急)
19观舞记
冰心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贴、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难点
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印度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可谓文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彩的服饰,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传达出神奇绚丽的民族风情,给人以审美愉悦。今天,我们将在冰心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这来自异域的飞动的神韵,共鸣于那生命与心灵的跃动和狂欢。(板书文题、作者)
二、前提诊测(多媒体显示):
(1)注音
颦蹙(píncù)粲然(càn)嗔视(chēn)叱咤(chìzhà)风云妥帖(tiē)
尽态极研(yán)雏(chú)凤花鬘(mán)斗薮(sǒu)浑身解(xiè)数褶裙(zhě)
(2)释义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解数:旧指武术的架势,泛指手段、本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静穆:安静庄严。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妥贴:恰当;十分合适。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或句子概括印度舞蹈的特点。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特点的。(5分钟后看谁完成得好)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归结:如“深深地低头合掌”“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等。
卡拉玛姐妹表演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印度舞蹈,展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用飞动的“美”概括。
卡拉玛姐妹是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的:(1)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2)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3)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四、美点追踪品析语言。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批注自己喜欢的语句(段)。(5分钟后比一比谁谈得具体、深刻)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4.学生交流自学成果。
学生批注的精彩句段可能有:
13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如“光艳”“秀丽”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
16段从衣饰方面写出舞蹈的美,如“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疾风般旋转”;
17段运用一组排比句,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18段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舞蹈的特点。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五、活动与探究
冰心的《观舞记》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都是写舞的,试比较两篇文章所表现的舞蹈风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六、课堂小结(学生小结)
冰心《观舞记》的引领,使我们的身心一次次沐浴在飞动的艺术熏陶中,充满喜悦。愿植根于民族沃土中的文艺长葆芳馨,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七、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①她端凝地站立着。
②笛子______起,小鼓______起,歌声______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③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zhé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④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___________;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___________;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___________;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nì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1)zhé( )裙(2)细nì( )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颦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浑身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段中的空格处,依次填入相应的动词。
4.把“叱咤风云的盛怒、无边的喜乐、无限的哀愁”三个短语恰当地填入第④段空白处。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也有类似第②段“离合悲欢”的词句,写出这两句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主要用了______修辞,选文还运用______修辞,请写出例句: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说“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参考答案:6.排比 比喻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7.在她舞蹈过程中,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讲说印度古代优美的诗歌故事。
六、布置作业以“假如”为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20口技
林嗣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口技及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
3.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解题:口技简介
口技,它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现在中央电视台有个“曲苑杂谈”的栏目,里面就经常有人模拟各种各样的声音
2.作者、作品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等。《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
二,展示目标(幻灯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口技及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
3.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词语,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并将字音批注到书上,同时注意朗读停顿,自己解决不了的内容做上标记。
(10分钟后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自学。
3.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研讨疑难。
4.质疑答疑
师:谁还有读不准的地方?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可作补充。
5.展示交流
(1)指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正音。(先请差生读),其他同学点评(可从字音、停顿等方面评价),老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并正音。
(2)再指生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4)指生读全文
六、专题训练(幻灯片)
1.文学常识填空。
《口技》节选自,作者是(朝)家(人名)。
2.请同学们给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注音。
少顷(shǎo)呓语(yì)叱(chì)中间(jiàn)
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犬吠(fèi)
齁声(hōu) 意少舒(shǎo)
七、准确翻译课文第一段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第一段,将重点词语的理解批注到书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10分钟后我们,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看谁翻译得更准确。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二)质疑答疑。
师问:有没有翻译不了的词、句?
生答,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
(三)交流研讨。
1.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
重点词语:(板书)
善:善于会:适逢,正赶上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团坐:围绕而坐。少顷:一会但闻:只听见满座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座通“坐”
2.学生自由练习、巩固。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收获。
六、综合训练(幻灯片)
先解释句中加黑词语,再翻译句子
1.会宾客大宴
2.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准确翻译课文第二—三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准确翻译课文第二—三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
二、展示目标(幻灯片)
准确翻译课文第二—三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准确翻译课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将重点词语的理解批注到书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10分钟后我们,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看谁翻译得更准确。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二)质疑答疑。
师问:有没有翻译不了的词、句?
生答,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
(三)交流研讨。
1.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
重点词语:(板书)
欠身:打呵欠,伸懒腰呓语:说梦话继而:不久,紧接着抚:抚摸,安慰乳:喂奶絮絮:连续不断的说话众妙必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模仿的极像。未几:不久齁:打鼾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2.学生自由练习、巩固。
(四)专项训练。
指生翻译全文。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收获。
四、综合训练(幻灯片)
先解释句中加线词语,再翻译句子。
1.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3.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准确翻译课文第4—5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准确翻译课文第4—5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一、导入(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
二、展示目标(幻灯片)
准确翻译课文第4—5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准确翻译课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将重点词语的理解批注到书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10分钟后我们,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看谁翻译得更准确。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二)质疑答疑。
师问:有没有翻译不了的词、句?
生答,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
(三)交流研讨。
1.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
重点词语:(板书)
俄而:霎时间中间:其中夹杂着力拉崩倒:噼里啪啦,房屋倒塌
曳:拉许许:拟声词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形容声音之杂。
虽:即使名:说出奋:扬起、举起股:大腿几:几乎
(四)专项训练。
指生翻译全文。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收获。
四、综合训练(幻灯片)
1.先解释句中加线词语,再翻译句子。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将它们填在横线上,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背诵全文。
少顷继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三、完成目标一
1.自由诵读,理清文章思路。
2.小组内简短交流后,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文章以时间先后分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演前气氛。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第二部分(第2~4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四、完成目标二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摹声响的语句,看看描摹了哪些场景,各个场景的声响有哪些变化,在文中相应的空白处作好批注。8分钟后比谁说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研讨:
明确: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
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了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写响声大作,由少而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写声音百千齐作,应有尽有。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漫延和人救火的情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
幻灯片展示
1.表现一家人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A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B、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A、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B、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3.小结过渡
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反应和对极简单的道具的交代,又有什么作用呢?
五、质疑探究
幻灯片展示
(1)文中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探讨明确:
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结本文写作特色:
(1)以时间为序,叙述条理,行文波澜起伏。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主题。
(3)文字简练生动。
七、综合训练
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也来听一段口技表演,试着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
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作小练笔。
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要了解鉴赏的剧种剧目。(估计应以京剧、豫剧、黄梅戏为多)
2.组织学生观看戏曲片断,并简单介绍所看戏曲的剧种特点、剧种内容、欣赏要点等,以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划分小组,确定方向查找资料(如剧目、唱腔、角色、服饰、脸谱等)
4.给学生两周的准备时间,一周搜集、一周整合。老师将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分发给各组形成资料共享。
三、活动形式:
准备一场戏曲知识竞赛。
四、活动过程:
选两名学生当活动主持人负责设计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开场白、过渡语、总结等),
聘请语文老师、音乐老师充当评委。
竞赛题目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选答题、欣赏题等。
五、作文训练。
活动结束后,请同学就活动过程写出自已对戏曲的认识和感想。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单词表(人教版)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单词表(人教版)
Unit4
shop商店;店铺
assistant助手;助理
shopassistant店员
doctor医生
reporter记者;通讯员
policeman男警察
waiter侍者;服务员
bankclerk银行职员
hospital医院
now现在;此时
star担任主角;主演
policewoman女警官;女警察
nurse护士
money钱;金钱;货币
give给;授予
get获得;得到;购买;拿来
wear穿;戴
uniform制服
sometimes不时;有时
in在---期间;在(一段时间)之内
dangerous危险的
thief小偷;贼
late晚;晚于通常时间
out在外;向外
talk谈话;谈论
station车站;政府机关的署;局
TVstation电视台
police警方;警察
policestation警察局
newspaper报纸
hard辛苦地;努力地
as作为
at按照;根据
summer夏季;夏天
story故事;事迹;小说
magazine杂志;期刊
young年轻的,年纪小的
play戏剧;剧本
news新闻;消息
children孩子(复数)
international国际的
teach教;讲授
skill技能;技巧
sir先生;阁下
madam女士;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