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8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与艺术有关,有的反应的是民间传统艺术,如《口技》,有的反映的是乡间戏剧,如《社戏》,有的反映的是舞蹈艺术,如《安塞腰鼓》、《观舞记》,有的反映的是绘画艺术,如《竹影》,所以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应引得学生初步了解艺术,通过阅读,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有意识的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中,在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中,都有艺术的影子。
语言艺术需要理解、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目标:
1.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常识。
2.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4.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2.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6社戏
鲁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在回忆往事时总是充满着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是鲁迅这样的大文豪在回忆童年往事时,笔调也是温馨的,这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看的出来,在我们今天要学的《社戏》中同样有所体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回顾作者简介,教师补充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阿Q正传》以及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
四、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自行解决。(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五、专项训练
1.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
蕴藻潺潺絮叨惮怕凫水家眷撺掇撮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踊跃:①跳跃。②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弥散:弥漫消散。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通常写作“缥缈”或“飘渺”。
惮:怕,畏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把握文章主题,学习根据主题需要安排详略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主题需要安排详略的方法。
教程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文学常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把握文章主题,学习根据主题需要安排详略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社戏”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请根据这一线索划分出文章的结构(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四、交流研讨(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1-3)盼看社戏。
第二部分(4-30)去看社戏。
(4-9)戏前波折(10-13)夏夜行船(14-20)船头看戏(21-30)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31-40)怀念社戏。
五、探究思考
文章题目是“社戏”,却写了许多社戏以外的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探讨:文章通过对看社戏这一往事的回忆,写出了我和小伙伴结下的友谊,所以详写了许多社戏以外的内容,更深刻的突出了中心。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社戏》,本文的景色描写极具特色,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品析。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三、品析语言。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1-13段,边读边想像文中所描写的美好画面,并思考: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将自己的理解在相应的空白处作好批注。(5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2.交流研讨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
所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所见: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③……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所闻:①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所感:……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小结:作者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描写,情景交融,充满了水乡特色。
四、专项训练:
1.文中还有哪些段落也是写景的,找出来,并试着分析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所见:①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②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③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所闻:①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②……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所感: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②但我还以为船慢。
③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再说回去看看。
2.美点追踪,合作探究。
请学生速读课文,用“我认为_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的形式,对课文的美句中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准备精彩发言。
教师作示范品味: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指导学生从色彩、气味、声音、心情、动态方面品味美词。
同学们深情品读,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1.“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2.“缥缈”“仙山楼阁”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3.“清香”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4.“潺潺”写出了水声美,“宛转,悠扬”写出了笛声美。
5.“轻松”“舒展”表现了作者心旷神怡之情。“船慢”表现了作者的迫切之情。“沉静”表现了作者由焦急而平静之情。“自失、弥散”表现了作者的陶醉之情。“回望”表现了依依之情。
6.“起伏、踊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蹿”“喝采”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六、课堂小结:
文章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你学习到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生归纳:调动多种感官,从色彩,声响,心里感受等多角度进行描写。
七、综合训练小练笔。
调动多种感官,从色彩,声响,心里感受等多角度对你熟悉的一处景物进行描写。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社戏》中让我难以忘怀的有那美丽如画的乡村夜景,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恐怕就是那里的人。回顾一下,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人物画像。分析人物形像。
1.出示自学指导
小说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同学们深情研读课文,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___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用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8分钟后比谁说得具体。
2.交流研讨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如下:
(1)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并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2)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3)我喜欢文中的一群小伙伴。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癞子”的办法。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他们驾船技术高超,水性很好。
(4)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等。
四、课堂小结
怎样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过分析人物的表现(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以及与人物有关的相关事件等)来把握。
五、综合训练
写一个小片断,回忆童年时的一段往事。要求刻画出其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传达出一种情趣。

17安塞腰鼓
刘成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成为生命和力量的宣泄。今天我们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二、目标展示: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行解决。(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字词检测
出示幻灯片:结合注释,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瞳仁(tónɡ)恬静(tián)亢奋(kànɡ)羁绊(jí)冗杂(rǒnɡ)烧灼(zhuó)
颤栗(lì)戛然(jiá)晦暗(huì)蓦然(mò)磅礴(pángbó)
4.教师配乐范读
5.学生乐自读,体会意绪与语气节奏。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标志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根据文中描述用“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学成果。
教师归结:
如:豪放的、雄浑的、火烈的、容不得束缚的、使人叹为观止的、激扬而飞动的、痛快了山河的、蓬勃了想象力的、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凝聚生命力量的、象征黄土高原人元气与神魂的等。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综合训练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二、目标展示
1.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品味语言,感知美点。
三、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将你的理解批注到书上。(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1)词语方面如“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铿锵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造了激越的气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等。
(3)写法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对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乡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复叠咏叹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文的美点等
五、综合训练
1.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语句。
2.仿写: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他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抓住课文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程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安塞腰鼓》
二、展示目标:
抓住课文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质疑探讨,体悟中心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你有疑问的语句,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以书面的形式上交。8分钟就各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归结中心问题。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一段中排比手法的运用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5)“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4.师生合作探讨,明确:
(1)用“茂腾腾”来形容后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后生”,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激情,“茂腾腾的后生”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
(2)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激昂的排比句,展示了一场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安塞腰鼓,作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生命和力量的咏叹和礼赞,同时也强调了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和感悟。
(3)“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4)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5)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6)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四、合作探究
1.师述: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2.学生研讨
3.归结展示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患得患失、苍白憔悴。
五、综合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好一个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为什么?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部分内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5.如何理解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参考答案:1.突出后生的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憾人的力量。2.不可以。“似乎”表猜测语气,去掉后,就成了肯定没响过了,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不能去掉。3.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静而动的急转。4.比喻、排比。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形、光彩和力量。5.前:写腰鼓捶响时给冰冷、安静、困倦的世界带来了光、热、色彩和力量,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后:意思是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一往无前的。

18竹影
丰子恺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幽暗、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词语。
2.理清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沈复的一篇追忆童年趣事的散文,(学生抢答《童趣》)的确,一种平常的景物或事物,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活动中也许是奇特而富含情趣的。今天我们学习的丰子恺的《竹影》,就记叙了从描竹影的游戏中对中国画特质的一次体验。亲切之中对艺术也许会有深层的体悟。(板书文题、作者)
二、1.简介作者
多媒体显示:本文作者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人。共有文学、美术、音乐等著作一百多种。长于漫画与散文,有《子恺漫画全集》六册,散文作品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他的散文主要取材于自己亲自经历的生活和直接交往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文字明白如话,简洁老练,风格隽永,形象细腻生动,结构严谨缜密。
2.检查预习
多媒体显示:
(1)注音
恺(kǎi)惬意(qiè)水门汀(tīnɡ)口头禅(chán)撇(piě)
参差不齐(cēncī)徘徊(páihuái)丰硕(shuò)
(2)释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幽暗:昏暗。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三、理清思路
1.自学指导一
请学生速读全文,勾画关键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情节。(自已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2.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后,教师点拨、归结主要情节:“我”和弟弟、华明月夜相聚、探讨弟弟提出的问题、依照竹影描竹、爸爸讲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四、美点追踪。
1.自学指导二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的语句,并将你的品析批注到书上。(5分钟后看谁完成得好)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评述: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运用“一盏乏了油的灯”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空中红光渐渐地减弱。
(2)“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句中“一跳一跳”写出了霞光行将消失的动态。“不可挽救”形容夕阳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极其快的速度下山的情景,含有不可逆转的意思。“细微”是指太阳一跳一跳沉下去时跳的幅度小,变化不大,“迅速”是指太阳下落的节奏快,速度快。
(3)“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句中的“长音阶”“短音阶”运用借代手法,指月亮在冬天的竹叶中间放出的清光。
(4)“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充满童趣。
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五、课堂小结
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美到美的创造; 
六、课堂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1)惬( )意(2)丰硕( )(3)参差( )( )
(4)水门汀( )(5)蘸墨( )
2.填写恰当的量词。
(1)一( )细烟(2)一( )黑影(3)一( )竹叶(4)一( )油灯
3.在括号中写出相应加粗字的反义词。
(1)院子里的光景由( )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 )音阶了。
(2)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 )。
(3)其实竹叶的方向,疏( )、浓( )、肥( ),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4.在下面横线上填一组同义词构成成语。
(1)东____西____(2)熟____无____(3)手____脚____
(4)天____地____(5)生____死____(6)____听____说
5.用“/”断句,准确表达出括号里的意思。
(1)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贝贝着急)
(2)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妈妈着急)
(3)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爸妈着急)

19观舞记
冰心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贴、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难点
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印度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可谓文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彩的服饰,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传达出神奇绚丽的民族风情,给人以审美愉悦。今天,我们将在冰心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这来自异域的飞动的神韵,共鸣于那生命与心灵的跃动和狂欢。(板书文题、作者)
二、前提诊测(多媒体显示):
(1)注音
颦蹙(píncù)粲然(càn)嗔视(chēn)叱咤(chìzhà)风云妥帖(tiē)
尽态极研(yán)雏(chú)凤花鬘(mán)斗薮(sǒu)浑身解(xiè)数褶裙(zhě)
(2)释义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解数:旧指武术的架势,泛指手段、本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静穆:安静庄严。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妥贴:恰当;十分合适。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或句子概括印度舞蹈的特点。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特点的。(5分钟后看谁完成得好)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归结:如“深深地低头合掌”“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等。
卡拉玛姐妹表演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印度舞蹈,展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用飞动的“美”概括。
卡拉玛姐妹是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的:(1)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2)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3)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四、美点追踪品析语言。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批注自己喜欢的语句(段)。(5分钟后比一比谁谈得具体、深刻)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4.学生交流自学成果。
学生批注的精彩句段可能有:
13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如“光艳”“秀丽”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
16段从衣饰方面写出舞蹈的美,如“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疾风般旋转”;
17段运用一组排比句,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18段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舞蹈的特点。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五、活动与探究
冰心的《观舞记》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都是写舞的,试比较两篇文章所表现的舞蹈风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六、课堂小结(学生小结)
冰心《观舞记》的引领,使我们的身心一次次沐浴在飞动的艺术熏陶中,充满喜悦。愿植根于民族沃土中的文艺长葆芳馨,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七、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①她端凝地站立着。
②笛子______起,小鼓______起,歌声______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③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zhé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④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___________;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___________;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___________;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nì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1)zhé( )裙(2)细nì( )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颦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浑身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段中的空格处,依次填入相应的动词。
4.把“叱咤风云的盛怒、无边的喜乐、无限的哀愁”三个短语恰当地填入第④段空白处。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也有类似第②段“离合悲欢”的词句,写出这两句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主要用了______修辞,选文还运用______修辞,请写出例句: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说“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参考答案:6.排比 比喻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7.在她舞蹈过程中,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讲说印度古代优美的诗歌故事。
六、布置作业以“假如”为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20口技
林嗣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口技及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
3.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解题:口技简介
口技,它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现在中央电视台有个“曲苑杂谈”的栏目,里面就经常有人模拟各种各样的声音
2.作者、作品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等。《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

二,展示目标(幻灯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口技及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
3.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词语,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并将字音批注到书上,同时注意朗读停顿,自己解决不了的内容做上标记。
(10分钟后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自学。
3.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研讨疑难。
4.质疑答疑
师:谁还有读不准的地方?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可作补充。
5.展示交流
(1)指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正音。(先请差生读),其他同学点评(可从字音、停顿等方面评价),老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并正音。
(2)再指生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4)指生读全文
六、专题训练(幻灯片)
1.文学常识填空。
《口技》节选自,作者是(朝)家(人名)。
2.请同学们给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注音。
少顷(shǎo)呓语(yì)叱(chì)中间(jiàn)
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犬吠(fèi)
齁声(hōu) 意少舒(shǎo)
七、准确翻译课文第一段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第一段,将重点词语的理解批注到书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10分钟后我们,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看谁翻译得更准确。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二)质疑答疑。
师问:有没有翻译不了的词、句?
生答,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
(三)交流研讨。
1.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
重点词语:(板书)
善:善于会:适逢,正赶上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团坐:围绕而坐。少顷:一会但闻:只听见满座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座通“坐”
2.学生自由练习、巩固。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收获。
六、综合训练(幻灯片)
先解释句中加黑词语,再翻译句子
1.会宾客大宴
2.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准确翻译课文第二—三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准确翻译课文第二—三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
二、展示目标(幻灯片)
准确翻译课文第二—三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准确翻译课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将重点词语的理解批注到书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10分钟后我们,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看谁翻译得更准确。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二)质疑答疑。
师问:有没有翻译不了的词、句?
生答,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
(三)交流研讨。
1.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
重点词语:(板书)
欠身:打呵欠,伸懒腰呓语:说梦话继而:不久,紧接着抚:抚摸,安慰乳:喂奶絮絮:连续不断的说话众妙必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模仿的极像。未几:不久齁:打鼾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2.学生自由练习、巩固。
(四)专项训练。
指生翻译全文。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收获。
四、综合训练(幻灯片)
先解释句中加线词语,再翻译句子。
1.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3.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准确翻译课文第4—5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准确翻译课文第4—5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一、导入(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
二、展示目标(幻灯片)
准确翻译课文第4—5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准确翻译课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将重点词语的理解批注到书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10分钟后我们,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看谁翻译得更准确。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二)质疑答疑。
师问:有没有翻译不了的词、句?
生答,
(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
(三)交流研讨。
1.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
重点词语:(板书)
俄而:霎时间中间:其中夹杂着力拉崩倒:噼里啪啦,房屋倒塌
曳:拉许许:拟声词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形容声音之杂。
虽:即使名:说出奋:扬起、举起股:大腿几:几乎
(四)专项训练。
指生翻译全文。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收获。
四、综合训练(幻灯片)
1.先解释句中加线词语,再翻译句子。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将它们填在横线上,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背诵全文。
少顷继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三、完成目标一
1.自由诵读,理清文章思路。
2.小组内简短交流后,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文章以时间先后分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演前气氛。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第二部分(第2~4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四、完成目标二
1.出示自学指导:(幻灯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摹声响的语句,看看描摹了哪些场景,各个场景的声响有哪些变化,在文中相应的空白处作好批注。8分钟后比谁说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研讨: 
明确: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
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了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写响声大作,由少而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写声音百千齐作,应有尽有。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漫延和人救火的情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
幻灯片展示
1.表现一家人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A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B、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A、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B、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3.小结过渡
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反应和对极简单的道具的交代,又有什么作用呢?
五、质疑探究
幻灯片展示
(1)文中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探讨明确:
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结本文写作特色:
(1)以时间为序,叙述条理,行文波澜起伏。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主题。
(3)文字简练生动。
七、综合训练
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也来听一段口技表演,试着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
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作小练笔。

 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要了解鉴赏的剧种剧目。(估计应以京剧、豫剧、黄梅戏为多)
2.组织学生观看戏曲片断,并简单介绍所看戏曲的剧种特点、剧种内容、欣赏要点等,以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划分小组,确定方向查找资料(如剧目、唱腔、角色、服饰、脸谱等)
4.给学生两周的准备时间,一周搜集、一周整合。老师将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分发给各组形成资料共享。
三、活动形式:
准备一场戏曲知识竞赛。
四、活动过程:
选两名学生当活动主持人负责设计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开场白、过渡语、总结等),
聘请语文老师、音乐老师充当评委。
竞赛题目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选答题、欣赏题等。
五、作文训练。
活动结束后,请同学就活动过程写出自已对戏曲的认识和感想。

精选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1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2.促进学生了解并认识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和艺术。
3.通过朗读教学,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4.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教学要点:
1.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
2.指导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魅力,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
课前准备:
学生以列表格的形式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写一篇以“我与京剧”为内容的作文。
教学设想: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单元作品独特的艺术风味,力求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项:学生讨论后展示单元知识总结。
师生一起总结。
课文题目中心知识要点
《社戏》
体会作者的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理解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词句,了解景物、人物的特点、写法

《安塞腰鼓》
歌颂生命的力量有赏析重点句子。
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反复的作用。
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
《观舞记》
本文主要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了解舞蹈表现内容的方式。
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欣赏精妙的描写
《竹影》生活中处处包含着艺术和美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口技》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第二项:内容拓展
1.鲁迅作品《朝花夕拾》
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
朝花夕拾》共10篇文章。按照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狗猫鼠》《二十四孝图》这两篇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笔法揉合在了一起,穿插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却是讽刺丑恶和批判旧道德。
第二类:《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文章回忆往事,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第二类:《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文章回忆往事,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2.关于舞蹈艺术
民间舞
【民间舞】(folkdance)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古典舞
【古典舞】(classicaldance)泛指以各地区、国家或民族的政治、文化为背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并且有明显创作痕迹的传统舞蹈。而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古典舞往往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如规范化的技艺、程式化的表演手法、严格的训练体系、相对稳定的审美标准等等。欧洲的芭蕾,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舞蹈表演,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山哈央舞、列冈舞、班奶舞、扎克舞、格把耶尔舞、巴里斯舞就属古典舞范畴。时代的变迁、现实生活和审美观念的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古典舞的演变和发展有所影响。
芭蕾
【芭蕾】(ballet)法语音译。特指有一定动作规范、技巧和审美要求的欧洲古典舞蹈形式;或泛指以人体动作、姿态表现戏剧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一定的情绪、意境、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舞蹈表演形式。前者有时译作“芭蕾舞剧”;后者有时译作“舞剧”。Ballet一词源于古代拉丁语ballo,原意为当众跳一定样式的舞蹈,并无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舞台艺术形式,始见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宫廷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之中。后来由佛罗伦萨公主——美第奇的凯瑟琳将这一舞蹈形式带入了法国宫廷。1581年,法国宫廷舞蹈家表演的第一部芭蕾《王后的喜剧芭蕾》在欧洲引起了极大反响,各国宫廷纷纷效仿,并把芭蕾视为宫廷娱乐的典范形式。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办了皇家舞蹈学院以后,又于1669年授权在巴黎成立歌剧院,从此结束了“宫廷芭蕾”的黄金时代。芭蕾进入剧场以后,先后经历了“喜剧芭蕾”和“歌剧芭蕾”阶段。18世纪中叶,“情人舞”及相关的理论日臻完善,芭蕾才彻底改变了依附于戏剧和歌剧,仅仅在幕间表演插舞的地位,发展为用舞蹈和音乐推动剧情发展,具有严肃社会意义的剧场艺术形式。1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中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内容与题材、技巧与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脚尖舞技巧逐渐成为女演员的主要表演手段,并积累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影响,欧洲各国芭蕾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精神和气质的体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丹麦学派等不同风格的芭蕾学派。20世纪以来,俄罗斯取代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传统芭蕾发展的中心。而在欧美各国的舞台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现代芭蕾逐渐显露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而为芭蕾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鹅湖
【《天鹅湖》】三幕四场古典芭蕾舞剧。编剧:弗.别吉切夫等。编剧:朱.列津格尔。作曲:彼.伊.柴科夫斯基。1877年3月首演于俄国莫斯科。该剧首演时遭到失败。1894年2月由列伊万诺夫重新编导的第二幕在纪念柴科夫斯基逝世一周年的晚会上演出获得成功。翌年柴科夫斯基之弟莫杰斯特重新整理了音乐和剧本,并由彼季帕和伊万诺夫担任编导上演了全剧。该剧描写王子齐格弗里德与被魔王掠去变成白天鹅的公主奥杰塔相爱,魔王为破坏王子与奥杰塔的誓言带着女儿奥吉丽雅闯进宫廷舞台。王子误将奥吉丽塔当成奥杰塔而中了妖计,看到窗外凄凉飞去的白天鹅方知受骗。王子追赶到森林湖畔,与魔王展开殊死博斗,爱情的力量终于战胜邪恶。该剧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品,它的成功使古典芭蕾达到了顶峰。由于编导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使舞蹈编排真正达到“交响化”的高度。一百年来,该剧以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故事和具有经典意义的舞蹈段落,成为芭蕾舞坛上最为夺目的珍品,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由苏联芭蕾大师彼安古雪夫编导的该剧,主演白淑湘、刘庆棠等。该剧现已成为中国五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罗米欧与朱丽叶
【《罗米欧与朱丽叶》】三幕芭蕾舞剧。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编导:米拉甫罗夫斯基。作曲:普罗科菲耶夫。1940年1月首演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彼得堡)。该剧基本以莎士比亚原著为主要情节,描写中世纪意大利维洛纳市一对青年不顾家庭世仇而真心相爱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在家庭的威迫下以死殉情,两个家庭为爱情的力量所感召化敌为友。该剧将舞蹈与哑剧高度结合,以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严谨而又多层次的结构,成为戏剧芭蕾的顶峰之作。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继承并发展了舞剧音乐的交响性原则,旋律优美,和声多彩,节奏丰富,配器精致,使舞剧音乐走到了崭新的高度。该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幽会、家庭之间的格斗以及这对情人临终时的场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生动体现出莎氏原作的悲剧风格。该剧版本很多,其中由格里戈洛维奇编导、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79年演出的版本最为著名。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曾以不同版本先后上演过该剧。
白毛女
【《白毛女》】七场芭蕾舞剧。上海市舞蹈学校创作,并于1965年在上海首演。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编剧:胡蓉蓉、付艾棣、程代辉、林泱泱。作曲:严金萱。舞美设计:胡冠时、杜时象。主要演员:茅惠芳、石钟琴、凌桂明等。舞剧描写的是一个人民大众家喻户晓的故事。除夕之夜,贫苦农民杨白劳被前来逼债的地主黄世仁的狗腿子们打死,其女儿喜儿也被抓走顶债。喜儿在黄家受尽折磨,她不甘凌辱逃到深山靠野果度日,乌发皆白。与喜儿青梅竹马的王大春参加八路军后率队解放了家乡,并追到山洞与变成“白毛女”的喜儿相认。在斗争恶霸地主黄世仁的大会上,喜儿血泪控诉,为父报仇。红日东升,喜儿与大春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舞剧将芭蕾艺术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相结合,注重塑造真实的农民形象,将中国京剧和民间舞的素材融入芭蕾的创造之中。舞剧以广为传唱的歌剧音乐作为音乐的主体,并创造地加入伴唱,使舞剧更具民族风格。
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舞蹈术语。以舞蹈艺术为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表演过程中的动态形象,即人体的姿态、造型、步伐等动作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因素产生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视觉效果。具有可视性、流动性的审美性的特点,是舞蹈欣赏过程中被感知、认识的主要对象和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主体。

空中回响。
第三项:关于口技
田枫:云南当代口技表演奇人
作者:云南法制报7日新闻记者陈列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48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绝不相信那隆隆的炮声、呼啸的飞机声、嘹亮的口号声等竟是同时发自一个人的口里……
田枫是谁?
大概是一个多月前的某天晚上10点多了,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相约到昆都某冰果城小饮,他们早已先期而至。本打算婉拒,但朋友说夏嘉伟(《东寺街西寺巷》主演之一,一个多月前笔者曾为其作过一篇专访)也在。正好我有点事情需要找他,现他既然在彼,那就干脆走一趟吧。到了之后,才知道是被朋友给崴了,然而却不期之中发现了一个叫田枫的艺人,其时正好在该冰果城表演节目。
在观看完田枫的节目后,我就有了给他做专访的念头。说实在话,在这之前我从未听说过他,哪怕是一丁点儿情况,连名字都未听说过,虽然此时田枫的口技已经演遍了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所有省城和另外稍具知名度的150多个城市。这大概是与我不爱去各娱乐场所及看碟片等方面的原因有关吧!在本地相关媒体上也是闻所未闻的。
因而,我主动地去认识之,在经过短暂的交谈后,更坚定了我想为之做专访的想法。然而之后的田枫一直都很忙,忙于各种各样的演出,大年三十都是被预定给云南福利彩票慰问演出团一道去腾冲演出,直至上个星期,笔者才和田枫“第二次握手”,采访才得以进行。
“乡巴佬”进城
见面时,田枫顺便给我捎带了一件礼物——2002年拍摄的一张由他主演的碟片——《乡巴佬进城》。据说该碟片行销云南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卖出了40多万碟,据说盗版的比这还多。为求实证,我还特地专门打电话到几个我有熟人的地区询问有无此碟或是否看过,得到的答复十有八九都是肯定的。2002年初,云南美佳人影视公司的老总黄金荣先生找到我,要求双方合作拍摄一张由我主演的专辑片,田枫说道。在经过一番讨论和磋商后,双方达成一致共识,但当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这毕竟关系到数万元的投资问题,况且我又是第一次出专辑,到时要是碟片出来后观众不予理睬,那投进去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漂?这是投资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黄老板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事情还是最后定下来了,“亏就亏呗!就算这钱都打了水漂漂,冲着田枫口技的份上,也值。”然而谁都没想到碟片投放市场之后是那样出人意料的热销,这些都是黄老板大手笔和大无畏精神的结果。田枫更是感慨地说道。
我很是感激黄老板的知遇之恩,也很佩服黄老板做人和做事的风格。在谈到拍摄《乡巴佬进城》的经历时,田枫对黄金荣先生无不敬佩有加。
《乡巴佬进城》是用纯本地方言,以滑稽、幽默、诙谐、风趣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拍摄的一组喜剧片,其精髓内容是田枫的口技表演艺术。名人说话模仿、各种动物声音的模仿,火车、轮船、飞机、大炮、锣鼓等声音的模仿表演,有的是若干种声音同时发出,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绝不相信这些声音是从人嘴里发出来的,而且是同一人同一时所发。让观众在忍俊不住的欢笑声中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我想这些才是真正的大众艺术文化,是老百姓趋之若鹜的精神食粮。它既不在于内容之精深,也不在于其词藻之华丽,它只是用简单明了、诙谐幽默的说教方式,即可达到让观众为之精神振奋、捧腹连连,一扫身心的疲备和烦闷。这或许正是在拍摄《乡巴佬进城》之前双方都没有很深刻地意识到的潜力所在。
被魔术师发现
“我的恩师传我武艺时是捆绑式的,演艺之外另搭一个老婆。”问到其学艺历程时,田枫得意而诙谐地说道。惹得在一旁的妻子娇嗔着白了他两眼。
从小就喜欢“装腔作势”的田枫,最乐支的就是跟着收音机里面“鹦鹉学舌”,且还伴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倒也在他那群小伙伴里混出个“小广播”的浑名。但凡有“小广播”在的地方,就少不了欢声笑语,少不了有一段唱啊唱、乐啊乐的小节目,有时连大人们都禁不住去参与热闹一番。
1980年,13岁的田枫在学校(昆二十五中)举行的一次活动晚会上,竟意外地“撞”到了他的入门师傅——中国杂技团著名魔术表演艺术家李顺森先生(后来成了田枫的岳父)。李在那场活动上看到了田枫的表演之后,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找到了田枫的班主任和父母,硬要收田枫为徒。在经过一番“交涉”后,李顺森先生求徒遂愿。
虽然李先生最擅长的是魔术表演艺术,但他却因材施教地教授田枫主攻“口技”,从一字一句、一腔一势开始学起,让天性好动、乐于此业的田枫从此进入了规范的学艺生涯。而其时正处于少年学艺的黄金时段,这对于其学业的迅速掌握和提升是极其关键的。
在李先生的言传身教之下,几年后的田枫在舞台表演和口技演艺方面就有了不菲的造诣。就在198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个旧市歌舞团的一位领导在观看了田枫的表演后,随即就找到了李顺森老师,要挖田枫到他们的团里去,在得到了师傅的首肯和支持后,田枫单个来到了个旧市歌舞团,开始了其人生的又一次转折和起点。
再遇良师
从业余学艺到正规专业剧团,对田枫本人来说是一次全面的跨越、一次挑战,同时更是一次机遇。无论是从思想突破、演艺风格或技巧方面都待进一步的转变、完善和提升。基于此,在恩师的倡导及团领导的安排下,田枫访拜了当时红河州歌舞团著名舞台表演艺术家梁宝禄先生为师,主攻舞台表演方面的技巧。这使得田枫的舞台表演艺术从1988年——1990年的短短两年时间里上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1990年,在团领导的安排之下,田枫得到了一次去北京(中央戏曲学院)进修的机会。在进修期间,田枫终于有机会结识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和他们一起切磋、一起学习。这对于田枫来说,同样又是一次大开眼界、升华思想的历程。
用田枫自己的话来说,在北京进修期间和许多名家的接触应该算是第三拔再遇良师了。尤其是和赵忠祥、赵本山等央视著名主持人、演艺人的一个多月时间的深入交流,更是让我获益匪浅。在他们的身上,我真切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更学到了之前很多从未学到的东西。赵老师真不愧是央视老资历的大牌节目主持人,他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独步江湖
从中央戏曲学院进修一年之后回来的田枫,已初具了独闯江湖的基本资历,而此时的歌舞团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其旧有的生存格局正被一步步的浪淘和肢解,大部分的演职人员开始忧虑着未来,两年之后,这样的忧虑逐渐“兑现”,在剧团经历了一番深化改革后,其运作基本处于暂时的停滞状态,绝大部分的职员都已经或在另谋发展。当时,一股“艺人走穴”的劲风正在中国的大地上狂飚,上到央视的著名演员、名主持人、名歌星、名画家等,都在依着这一劲风飞扬。田枫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展开了其独行江湖的双腿。
在随后的几年里,田枫迹遍东至东南沿海各省、西至新疆乌鲁木齐、北至哈尔滨、南至海南三亚等地。除了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所有省城及另外150多个稍具知名度的城市,都曾有过田枫独行的身影。山东卫视、广东卫视、福建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都曾专门邀请过其为嘉宾与观众见面。
在中国的版图上绕了基本一圈之后,田枫终于惯性式地又回到了起点。迫于生计,田枫每晚都游走于昆市各娱乐场所。当你在某娱乐场里看到一个头戴一顶80年代前的红军帽、身穿一件军便装似的粗布服、挽着裤腿、肩上挂着一只镶有毛主席像章的凡布包的人时,毋庸置疑,他就是田枫——云南当代口技表演奇人。
第四,京剧艺术:
京剧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所以港台一带称之为国剧。京剧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突然听到从附近的一个大楼中传出京胡的声音,老华侨欣喜得热泪盈眶……所以有人说,一位无产者可以凭借着《国际歌》找到自己的同志,那么,我们中国人凭借着京剧的曲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我们海峡两岸暌违40多年,最先走到一起来的就是京剧演员。尽管我们有这样和那样的分歧,但是对京剧却没有丝毫的分歧。只要一见面,我们就可以一起排戏、演戏,完全如出一辙。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宫商唱皮黄。
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所谓“三大体系”,一是前苏联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一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体系,一是梅兰芳表演体系。尽管这一提法并不是那么科学,而且斯氏和布氏都非常景仰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认为梅氏的表演是对他们表演学说的丰富和补充。但是,从京剧的社会作用和在国际上的突出地位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京剧,不知道自己的民族国粹。甚至妄自菲薄,就不对了。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我们的京剧艺术。据我所知,有些鄙视京剧艺术的人认为我们的戏曲艺术过分重视外型的塑造,而不像斯氏体系那样强调内心的体验,因此在戏剧界有过表现派和体验派的争论。黑格尔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我们的京剧艺术其实就是运用唱念做打舞翻的各种程式技艺,也就是所谓外部的表演形式刻画中华民族的古典美、道德美、心灵美。
不错,我们非常重视外部形式上的表演,强调唱念做打舞翻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强调形式美。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手眼身步法”五体同步协作进行的。比如动作的最小元素“山膀”,看着可能没有什么,但是要达到形式美,就要有这样一个程序:欲左先右,从腰部启动,然后看手、眼随、上步、拉开、眼向前看、踏步、静心、亮相、睁眼、吸气、闭嘴、吸肚和挺腰这一连串动作,并在动作中产生了领神、协调、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从这样一个小的动作,我们也要体现出一位巾帼英雄的气魄和矫健。否则,如果是没有灵魂驱动的“山膀”,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观众就会感到你自己也不知所云。充其量,是个空壳运动而已。这就说明,我们的京剧重视外型的表现,但是必须是“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的表现”。例如我们武戏演员的起霸,就是一组程式动作的组合,在动作的组合顺序上几乎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要求《扈家庄》中扈三娘的起霸要表现出人物的骄娇二气;要求《铁笼山》中姜维的起霸要表现出人物的统帅气魄和智勇双全;《借东风》中赵云的起霸,因为是配演,虽然起半个霸,但是要表现出人物的八面威风。而这些不同的人物个性就是要表现在基本相同的,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举一动上。也就是说既要注意外形的塑造,又要使每一个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潜台词。比如《玉堂春》中苏三在陈述自己的冤情时要念一句“都天大人容禀。”这句的尾音都念得很长,而且是先弱后强,先低后高。为这句念白,旦角演员都是天天练习的。从运气到偷气,从压音到放音,以及音色,音量、音调的标准,必须要练到运用自如时才能上场。然而,练习这句念白的技巧绝不是仅仅为了表现技巧的繁复,而恰恰是要表现出人物在陈述冤情时的委屈心情和渲染出公堂审案时的肃穆气氛,当然还要配合三位审判长的不同表现。所以说京剧的艺术美是举世公认的,就是因为“美乃是灵魂与自然相一致所产生的结果。”(现代美学家桑塔耶那语)
在唱工上,我们强调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因此,既要讲究唱腔的韵味,又要强调唱腔的感染力。因此音色、音量、音调差一点儿也不行,演唱时要表达的情感差一点儿更不行。只有如此,才能把外部表现与内心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京剧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的表演在审美特征上是独树一帜的。尤其与西方的写实性的表演是根本不同的。比如舞台上没有门,但是演员通过表演,却使观众看到了门的存在,使你必须承认有门。明明没有马,却让你承认有马,没有船,却让你承认有船。这就是京剧,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一声“苦哇”!太阳飘了过去(把你带入了意境),一段慢板,地球转动停止(时空操纵在演员手中)。
一举杯,一次宴会(意到笔不到,写意性表演),一转身,行程万里(时空自由变化)。
时空的跳跃,浓缩于虚虚实实,“哇呀”花脸的怒吼,“喂呀”青衣的哭泣。
夸张的美,含蓄的美。超越着生活的模拟。就说手吧:
一个手势,那是感情的触角,一个手的造型,那是性格的写照。
并拢四指——庄重,张开五指——豪放。松弛的手指——苍老,兰花指——描绘出女性的娇丽。
一招一式都在节奏中,唱念做打都在旋律里。音乐性可听又可看(载歌载舞),在灵感中浑然一体。
管弦,声带,打击乐,发出民族的音色(绝不是舶来品)。
帕瓦罗蒂惊讶地倾听,震得房顶落土的黑头(金少山的男高音)
羞得云雀远遁的青衣(轰动美、苏、日本的梅兰芳)。
狂风般的气势,情语般的细腻,胜过普希金的手笔。
桨,意识着船;鞭,渲染着马;边锣是水,更鼓是夜。意象纷呈,物象转移。
舞台上得其“意”而忘其“形”,观众者知其“形”而解其“意”。京剧是诗,诗是京剧。
第五:演讲活动:以“我看京剧”为内容,各小组先选出本组中最佳演讲高手和稿件,然后再在班内进行演讲比赛。优胜者的音频资料在学校电台广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重点资料


第四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
一、掌握一批生字词
《我爱这土地》嘶哑(sīyǎ)喉咙(hóulóng)汹涌(xiōngyǒng)
吹刮(guā)温柔(róu)腐烂(fǔ)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刺激使发怒。
温柔:温和柔顺。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乡愁》
枚:量词,跟“个”相近,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
乡愁:怀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片海洋的狭窄水道。
神往:心里向往。
疲惫:非常疲乏。
吴侬软语:指今上海、江苏东南部和浙江大部分地区的吴方言区语调温软、柔和。
蓦地:出乎意料、突然。
弦:乐器上发声的线,一般用丝线、铜丝或钢丝等制成。
颤抖:哆嗦,发抖。颤另读zhn,物体振动。
四面八方:指各个地方。
潺潺:象声词,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渴望:迫切地希望。
兴亡:兴盛和灭亡。
嗟伤:叹息哀伤。嗟,叹息。
沦丧:消亡,丧失。
疆场:战场。
青云直上:比喻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异地:他乡,指家乡以外的地方。
仰望:抬头向上看。
游伴:游玩时的伴侣。
子夜:半夜。
浮泛:课文中指漂浮在水面上。
满载:运输工具装满了东西。
平平安安:没有事做,没有危险;平稳安全。
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我爱这土地》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还有莪伽、克阿、纳雍、林壁等。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因为算卦的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所以自幼被寄养在一位叫“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里,到五岁才回到父母家中。这使他从小感受了农民的忧郁,并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联系在一起。在回到家里后,他一直处在冷漠的空气里。这幼年的不幸遭遇,成了他日后作为一个革命诗人的幸运的机缘。从家族关系、生理血统看,他是地主的儿子,而从感情关系、心灵系统看,他却是精神上的“农人的后裔”。他的诗歌创作正是以此为土壤而生根发芽的,他正是以歌唱“大堰河”踏上了诗坛。
《乡愁》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代表作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何其芳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喜欢写诗和散文。1935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的乡村师范和成都中学任教,人民的痛苦和国家的危难使他的思想起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写的《还乡杂记》是一本比较成功的散文集。1938年9月到延安,在“鲁艺”文学系教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其间写了不少诗歌,辑为《夜歌》,这些诗反映了知识分子渴望革命的心愿。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他深入生活,热情歌颂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写了不少好作品。如《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延安》等,1944年5月去重庆,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1947年10月曾任朱德同志秘书,建国后曾任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等职。写作侧重于文艺理论和文学研究,著有《西苑集》等,1977年逝世。
《纸船》关于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三、重温阅读衙段
(一)乡愁(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惆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为什么故乡的歌“总会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2.怎样理解“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3.月夜思念故乡,是古今诗作共同的主题。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古代诗歌是反映这个主题的?请写出几句。
4.用散文的语言描述第二节诗。
5.诗中比喻乡愁的句子是哪一句?
6.就你的理解,比较两首乡愁诗的异同。
(参考答案:1.因为月亮能勾起思乡之情。2.思乡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消逝,正像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凋败,永不老去。表现了“乡愁”根深蒂固,永难摆脱与控制。3.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4.回想故乡的面貌,并不十分清晰,但一想到它,就总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怅惆萦绕心头,就好像那次在朦胧的雾中与亲人们挥手作别时的心情一样。5.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6.成理成文即可)
(二)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
2.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诗歌的点睛之笔是哪几句?
参考答案1.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为祖国竭尽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心愿。2.“大地”、“河流”、“风”、“黎明”;“大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单元导读】
本单元四篇小说兼及古今中外,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学习本单元,要初步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能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同时,要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另外还要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口语交际】
——说特征,猜老师
一、学习重点
了解老师的形象及特征,沟通师生感情,锻炼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口语交际指导
1.要抓住老师的主要特征介绍(包括身材、相貌、言谈举止、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
2.做介绍的同学力求语言生动、形象,听介绍的同学要抓住介绍的要点,仔细分析判断,被猜者是谁。
3.用尊重欣赏的态度介绍老师,评价谁介绍的最精彩;
三、口语交际范例
老师并不很年轻了,瘦削而略显苍白的脸庞,眼;睛不大,细长细长的,总给人笑的感觉,挺直的鼻梁,嘴巴稍微往上翘,时常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音质很好,配上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上她的课不亚于一种艺术享受,时而口若悬河,妙语联珠,时而幽默风趣,“经典”倍出,甚至我们犯了错时,她也笑眯眯地用调侃的口吻一点而过从不厉声厉色,而我们却心悦诚服。她爱听音乐,爱看小说,平时很温文尔雅,可一玩起来,也会露出天性,尤其和我们打起乒乓球来,攻势很凌厉,出球很快,令人难以招架,但扣杀不足,失误多,她不像我们的老师,而像我们的姐姐,你猜她是谁?
【口语交际练习】
1.向同学介绍你心目中最崇拜的歌星或体育明星。要注意描述其特征让同学猜你说的是谁?
2.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提示:1.除名星的肖像、动作外,还可夹杂自己崇拜的理由来说明。
2.合理幽默即可。
(1)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2)我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或我已经被《川江号子》倾倒了。
【写作】
——写童年的故事
一、学习重点
1.学会从记忆的仓库中挖掘有意义、有趣味的典型事件。
2.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学会自由地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3.掌握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详略。
4.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写作,写提纲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创新作文指导
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童年的世界色彩斑斓:捉迷藏、放风筝、玩过家家、数星星……你可能有过趣事,也可能干过一些“傻”事,甚至还经历过一些险事。那么,如何把你所经历过的趣事写得出奇出新呢?
首先要选择有情趣的事情,如给小花猫洗澡、偷吃奶奶的鲜桃、折断了邻居小树,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等等,这些反映童真稚气的事均可涉笔成趣。当然仅仅有趣是不够的,还必须蕴含某种思想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准事件的情趣点,尽可能从多方面发掘,从多种角度去描绘,并辅之以必要的技巧如误会、渲染、烘托等,再现当时的情境、营造出情趣的浓烈范围使整个事件显得生动有趣。此外,还要写出自己当时融融乐趣的心理感受。这样,把自己的情感直接传导给读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要运用有情趣的语言。有情趣的语言来自对写作对象的精当描摹,并辅之运用形象的修辞,这样,才能与有趣的事、景协调一致,以充分显示文章之趣。如:有位同学在写“童年”时这样说:“隔壁家杜大娘去世了,大人们忙着办丧事,我和一群小伙伴商量着玩个新花样,商量结果,大家一致同意卖果子露玩,不一会儿工夫,爸爸写字桌上的颜料全变成了“枣水”、“橘子水”和“菠萝水”了。我们玩够了卖水游戏,又互相泼起水来,这个成了“关公”,那个成了“曹操”,你瞧我,我瞅你,全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妈妈回来了,用手打了我的后背一下说:“过泼水节才能泼水。”……小作者抓住孩子们玩游戏这件事细致描摹并运用个性化口语使文章妙趣横生,此外运用成语、谚语、歇后语、诗句、拟声词等也可使文章增趣,但我们运用此类语言时要注意自然和谐,契合文章情境。
其三,要注意采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形式独特就是要改变以往人们常用的结构文章的形式而采用新的方式,如小标题式,一篇文章用几个新颖的小标题,或点明主要内容,或提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童年三部曲》一文采用了“学步、上学、追梦。”三个小标题,形象地揭示了童年成长过程新颖独特。再如可采用“摄像式”选取几个生活片断展示文章内容,如作文“童年趣事”镜头一:一家人包饺子,我争着擀皮儿,弄得满头满脸均是白面,全家人哈哈大笑,镜头二:放风筝,两只风筝绞在了一起,我急得直哭;镜头三:我埋下葡萄籽,期待发芽等,反映了童年的纯真可爱。
总之,我们作文时,只要选择有情趣的事件加上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灵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你的文章一定会脱颖而出,妙趣横生。
三、片段写作练习
人们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人们的习惯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可以改变;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生活态度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改变……
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文章。可写经历、体验、可谈感受想法,也可编述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思路:这种文题贴近生活,写作范围很广泛,可抓住时代的变化,家庭的变化,个人的变化来写,也可反映环境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等,选用典型的事例表现深刻内含,反映时代的主题,再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那么文章定会独具风采,令人刮目相看。
【例文评点】
新面具隆重问世
由于心口一致而无法在各种交际场合立足,无法在竞争中获胜的朋友们请注意,在看完本广告之后,您定会心花怒放,您的生活从此也将发生重大转折。
半年来,本公司全体工作人员不辞劳苦,不分昼夜地采访了全世界数百位害人不浅且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各界人士,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脸皮厚,吃个够”研究所祖传的《面具经》、《如何以假脸与人接触》等书籍,采用国际领先技术,终于研制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并能在全球推广使用的面具新技术。
朋友,你是否因老实忠厚而经常受骗?是否由于无法控制自己而让别人从你的面部表情上看出破绽?是否囚无法做到心有所想而面不改色,从而使您的公司或受损失,或倒闭?是否由于无法微笑着面对他人而得不到好人缘……好了,从今天起,您的这一切苦恼将在使用我公司生产的“损人不利己”面具后通通消失。
本公司向您郑重承诺:本面具无毒副作用,戴上之后,您可与正常人一样吃喝哭笑。由于采用了基因技术,可使本面具与原有面容水乳交融,让人丝毫看不出您是一位“二皮脸”。
本公司的宗旨是:随时对产品负责。无论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可随时与本公司联系,由销售处负责调换,无效退款。公司已向“死赚钱”保险公司投保,凡使用本公司面具对您造成人身伤害的,均可获得5143元赔偿金。
为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要,为了使更多的朋友能适应21世纪人际关系的需要,您可以直接向我公司订购各种款式的面具,以供您不同场合使用。让您用起来更方便,更称心。
在“双节”到来之际,特此推出特价大酬宾活动,各款面具均让利出售,“笑里藏刀”型、“口蜜腹剑”型、“心狠手辣”型,均以14万RMB出售,望广大朋友速来选购,莫失良机。
请各位注意,本公司本着“不赚钱”的原则,特此声明:本面具不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
地址:子虚路乌有胡同14号“不赚您赚谁”公司。
联系人:黑心人面狼
联系电话:148146
〖点评〗
这是一篇现实性较强的杂文。文章构思巧妙、立意新颖,以广告的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面具”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且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讽刺意味极强。本文寓庄于谐,意蕴深远,让人捧腹之余又回味无穷。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