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关注生物圈

高中优秀教案生物

发表时间:2020-11-09

关注生物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关注生物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难点:绘制人口增长的曲线,预测人口的数量。

一、自主学习
1、人口增长过快
(1)随着人类的改善和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定为“世界人口日”。
2、环境问题严峻
(1)酸雨的危害
(I)酸雨:pH的雨水。
(II)危害:对人、动植物和造成很大危害。
注:正常雨水的pH并不等于7,而是约为5.6,呈弱酸性。
(2)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具有吸收的能力,破坏臭氧层将导致投射到地球上的
大量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等气体能阻挡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从而导致升高。
二、合作探究
模块1:人口增长过快
1、请同学们分析教科书上的图13—1,从图中你能找到什么信息?

2、请同学们根据表13—1中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延伸此曲线,推测中国在21世纪中叶即2050年的人口数量。
3、如何有效地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

模块2: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1、实验原理分析
由于大气中含有大量的CO2,故正常雨水本身略带酸性,pH约为5.6,当雨水中的pH低于5.6时被称为酸雨。
2、提出问题: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3、作出假设:
4、实验过程分析
(1)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应如何设计?
提示:对照组为用pH为5.6的清水喷洒幼苗,实验组为用pH为4的“酸雨”喷洒幼苗。
(2)发芽率的计算
为减少误差应取多组计算平均值。
(3)实验方案:

1、实验现象及分析

2、除了酸雨,大家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现象吗?


1、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D、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2、近年来酸雨在世界各地频繁出现,究其原因,与下列哪项人类活动无关()
A、汽车尾气的排放B、燃煤废气的排放
C、开发沼气新能源D、垃圾焚烧
3、下面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破坏有关的是()
A、森林被大量破坏B、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C、大量使用氟利昂制冷剂D、大量使用农药
4、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
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大气污染D、噪声污染
5、溶液的pH小于7,那么该溶液就呈()
A、酸性B、碱性C、中性D、不能确定
6、酸雨形成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太多B、全球的降雨量过多
C、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D、森林火灾频繁
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前三项都是
8、温室效应是由于下列哪种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氟利昂
9、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联接起来
A.氟利昂等排放物 a.酸雨
B.砍伐森林 b.土壤和水污染
C.核污染 c.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
D.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d.臭氧层破坏
E.大量使用农药 e.土地沙漠化

延伸阅读

保护生物圈


第13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第二节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生物圈与人的关系
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二)能力: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能力,撰写调查报告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情感:1、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
关注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2、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发,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你有何想法和建议?学生讨论,交流提出置疑
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活动:评价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行为、习惯或愿望填写调查表给学生划分小组,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
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参与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无意识的小活动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
探究活动
讨论探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的设计
讨论: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处理?你能为此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布置探究方案,巡视和指导各组活动并参与各组设计
活动汇报将探究,调查结果在课堂上交流,总结参与学生交流活动
课堂小结交流,表达提示,归纳,补充
练习,小测验完成练习,小测验,巩固知识布置练习,小测验

板书设计:

第一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一、人类的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人类生存发展依赖生物圈,影响生物圈
二、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生物与生物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与生物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能识别生物和非生物。2、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归类、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的分类”的游戏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
2、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1、播放《人与自然》录像,导入新课。

2、根据学生写出的物体,引导讨论。

3、引导自学并总结生物的特征。

4、引导学生训练。
学生活动
1、观看录像,说出看到的物体。

2、,小组讨论,简单分类。

3、小组合作,总结生物的特征。

4、对老师提供的物体进行判断。
5、拓展活动与总结5、如果我是小草,我想说。
◆作业:1、基础训练P1(基础)、P2(附加)
2、四人一组设计表格调查学校或者居住小区的动、植物。

◆教学反思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3、能够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并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讨论、阅读、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学的热情,要求学生能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思考、不怕困难、追求卓越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调查的过程组织。
◆教学难点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做好调查记录。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1、出示诊断测试题,激趣导入。

2、引导学生展示“调查结果”。

3、组织学生进入校园进行调查。

4、激励评价、适当小结。
学生活动
1、回答问题,对调查方案做简单评价。

2、自主展示并讨论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把校园内有关的生物进行统计与分类。

4、整理调查、统计生物的情况。

5、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下节课的汇报展示!

◆教学反思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对自己的调查记录做简单的整理与归类。
2、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并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讨论、阅读、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学的热情,要求学生能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思考、不怕困难、追求卓越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整理调查记录。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生物和生物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和生物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生物和生物圈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知识目标:
1、识记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熟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识记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定义及生态系统的组成。
5、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了解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生物圈中,生物与它生存的环境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通过这节课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复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复习过程
(一)复习提纲
根据提纲,结合教材,自主复习。
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
2.生物的归类方法有:按可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等,按
将生物分为生物和水生生物,按可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3.以为标准,生物圈向上约千米,向下约千米,厚度约为千米的圈层。它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一类是。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4)预期实验现象是:
5)由此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6)在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实验。
7)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8)此实验要重复几次,求取平均值的原因是什么?
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8..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有什么区别?针对上述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
10.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1.植物————:作用:
部分———消费者:作用:
细菌、真菌——:作用:
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1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
,,,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
①学生自主复习,巩固知识②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③教师提问,点拨
(二)典例解析:
、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解析:大量捕杀鹰后,兔由于天敌的减少会迅速繁殖增多,兔增多会使草减少,后来兔因缺乏食物、栖息地等而大量死亡,随着兔的减少草又会逐渐增多。
答案:C
、右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即: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应最多,的数量应最少。
(3)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应明确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涉及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分解者无关。另外,还要了解食物链的书写是从生产者开始,结束于消费者。
(三).巩固练习:
学生结合复习提纲和典例分析,做下列各题。
1、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A、竹和山石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松和丹顶
2、“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A.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C.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D.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湿度D、土壤
5、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森林中的全部动物
C、一条河流D、一块农田的全部农作物
6、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7、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8、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②植树造林③退耕还林④焚烧垃圾⑤喷药灭虫
⑥排放污水⑦养花种草
A、①④⑤⑥B、①④⑥⑦C、②③⑤⑦D、③④⑤⑦
①学生做题②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四)能力提升:
学生结合生态系统中的相关知识,解答下列两题
1、宇航员登载太空时,必须携带必要的物质,这些物质有()
A、食物、阳光、氧气、B、食物、阳光、水、
C、氧气、食物、淡水D、水、适宜的温度、食物
2、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合作B、寄生C、捕食D、竞争
3、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A、减少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B、增加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C、增加其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D、调整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
4、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蝗虫B、鸟吃草籽C、松鼠吃蘑菇D、猫头鹰捕食鼠
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B、E→D→C→B→A 
C、D→A→B→C→E D、C→E→B→A→D、
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如果该食物网被人类排放的某种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生物_______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蛇生活的最直接因素是______;若大肆捕杀狐、鹰和蛇,则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
7、下图某些地区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若要保证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正常流动,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什么生物?
其作用是
(4)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优点是什么?

(5)写出该系统的食物链:,。
①学生结合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②教师分析归纳
三、小结(学生结合这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