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酸、碱的通性。
(2)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使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难点】
设计实验说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教学过程
知识点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3~2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的pH,再分别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实验现象如下表: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
钠溶液氢氧化
钙溶液氯化钠
溶液
pH7777=7
石蕊试液红色红色蓝色蓝色紫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红色无色
结论:稀盐酸、稀硫酸显酸性,pH<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7,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不能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变色。
2.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其pH由小于7逐渐变为等于7,然后再变为大于7,即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最后变为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酸的其他化学性质
(1)能与镁反应。实验现象:镁条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2)能与石灰石反应。实验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能与生锈铁钉反应。实验现象:铁钉上的锈迹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4)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4.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1)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
(2)部分碱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教师点拨】
1.鉴别酸的方法:(1)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2)加入活泼金属;(3)加入碳酸钠;(4)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
2.鉴别碱的方法:(1)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2)加入铜盐溶液。
【跟进训练】
某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邀请你协助完成下列探究:
(1)如图所示,正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表格中。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溶液变蓝
(2)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请写出化学方程式:2NaOH+SO3,Na2SO4+H2O。
(4)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②都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扩展阅读

碱的化学性质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二课时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碱的化学性质。
(2)知道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知识,使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
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8~1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物质的反应
(1)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都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CuCl2,Cu(OH)2↓+2NaCl、Ca(OH)2+CuCl2,Cu(OH)2↓+CaCl2。
(3)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
2.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3.由于不同的碱溶于水时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如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而氢氧化钠却不能。
【合作探究】
1.怎样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答:二者都是碱溶液,阴离子相同,所以鉴别时应从阳离子角度来考虑。Na+不易形成沉淀,而Ca2+会与CO2-3形成CaCO3沉淀,所以鉴别方法有:(1)向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2)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2.怎样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答:氢氧化钠溶液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就是判断溶液中是否有碳酸根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教师点拨】
1.不溶性的碱在水中不会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也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反应,如CO就不能和碱发生反应。
3.一般用氢氧化钙溶液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跟进训练】
1.某无色溶液具有如下特征: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是(B)
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D.稀盐酸
2.为了证明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经变质,加入的下列试剂中不可行的是(D)
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D.酚酞试液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酸的化学性质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二课时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2)认识盐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3)了解常见酸的主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利用观察和比较等方法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实验并观察的态度,认识探究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酸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酸溶于水时都解离出H+,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酸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合作探究】
酸溶于水时都解离出H+,那么不同的酸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吗?
答:酸溶于水时都解离出H+,这是酸具有通性的原因,但是不同的酸,其酸根离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存在差异,如CO2-3会与Ca2+反应生成CaCO3沉淀,Cl-与Ca2+不发生反应,说明碳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不同。
【教师点拨】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性质的差异体现在酸根离子上,可以利用盐酸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硫酸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跟进训练】
1.下列物质不能用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
A.FeCl3B.MgCl2
C.FeCl2D.ZnSO4
2.下列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C)
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棉衣不小心沾上浓硫酸,立刻变黑
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知识点二盐和复分解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2.盐酸与硝酸银之间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这类化学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合作探究】
复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
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它们之间互相交换成分,可以表示为AB+CD,AD+CB,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会改变。
【教师点拨】
1.注意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食盐(NaCl),而化学上所说的“盐”是指一类化合物。
2.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属于盐,如NH4Cl。
3.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可以简记为“双交换,价不变”。
【跟进训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A.NH4ClB.H2SO4
C.MgOD.Cu
2.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C)
A.H2CO3,H2O+CO2↑
B.Zn+2HCl,ZnCl2+H2↑
C.H2SO4+BaCl2,BaSO4↓+2HCl
D.3CO+Fe2O3=====高温2Fe+3CO2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重难点分析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重难点分析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协作能力比较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酸、碱的基本性质。只是在借助酸、碱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试剂的选择上还存在迷惘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二)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三)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
(一)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1.突破建议:本节酸碱性质的实验较为简单,学生在之前的课堂演示实验中已经了解了实验的步骤和现象,建议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用任务驱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把要探究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内涵。。
2.突破样例: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师】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该同学的结论对吗?
【生】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错误,还有可能是酸过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方案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师】引导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
【生】先独立设计方案,然后小组讨论,汇报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汇报方案: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②碳酸钙,看是否有气泡③碳酸钠,看是否有气泡④石蕊,看是否变红⑤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⑥氧化铁,看是否溶解⑦氧化铜,看是否溶解⑧氢氧化铜,看是否反应
【师】若一个中和实验中碱加入过量,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呢?
【生】设计并汇报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突破建议: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对照比较不同方法的区别,引导学生讨论并评价实验探究方案,激发学生的评价激情,培养学生评价意识。
2.突破样例:
【师】各小组根据对方案的初步分析,利用提供的仪器,自选方案任选试剂进行实验探究。
【生】验证猜想并对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
【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同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评价。
【生】通过实验验证溶液样品呈酸性,并验证原来猜想是否正确。
【师】引导学生对从现象是否直观、药品是否廉价、试剂是否环保、操作是否简便、思维是否创新等角度对各种方案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中异常或偶然现象、反思利用到的实验原理的优劣。
【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
【生】温度,溶液浓度,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
【师】你所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验溶液中有哪种物质?它的性质是哪种粒子体现的?
【生】检验酸溶液中的氢离子。
【师】若原实验用的是硫酸,你能用上述方案来解决吗?为什么?
【生】可以,稀硫酸和稀盐酸中有共同的氢离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从规范实验操作和优化实验原理的的角度反思实验。
【教材P69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分析:验证了氢氧化钙的三点性质:(1)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它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2)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3)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