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初三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人教版)。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参考课时:2课时)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②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C60、碳钠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2教学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专家建议
4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5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
[实验6-1]所需的有关器材及药品: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投影仪、电视媒体、防毒面具、导线、灯泡。
学生用具:
(1)仪器;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
(2)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
6教学过程
6.1第一课时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为了更能体现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体现对比分析法,设计适当的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将铅笔用铅笔刀削好,并注意环境卫生。
请同学们用小刀将玻璃片割开。
【提问】为什么用小刀割不开玻璃片?谁知道可用什么工具将玻璃片割开?学生动手削铅笔,并将铅笔屑放在一张纸上。
学生们积极行动用小刀割玻璃,并产生议论声。
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用玻璃刀将玻璃片割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感受小刀的硬度。
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讨论】为什么玻璃刀能够切割玻璃片?玻璃刀上是一种什么物质?
【提问】金刚石有那些性质和用途?
【引导】是否想知道更多有关金刚石的知识呢?观看后请填写相关学案。
【播放视频】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问】通过观看金刚石的用途,你又了解到那些?【实验探究】请俩位学生用玻璃刀进行玻璃切割,注意安全,指导操作。学生切割玻璃片
玻璃刀上有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
1.金刚石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2.可以切割玻璃,也可以做钻石(宝石)
兴奋、激动
认真观看,记录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填写学案。
刀具、轴承、岩石钻头、钟表、武器、光学仪器等。自己动手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的分析处理能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金刚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激发求知欲
学会观察就、记录。
及时激励
【引导】同学们,你们手里的铅笔中的铅芯是铅吗?
那到底是什么物质?
请同学们将刚才削下的黑色粉末用手指轻轻的摸摸,有什么感觉?
【提问】你知道石墨有那些物理性质和用途?
【引导】同学们是否想知道更多有关石墨的知识呢?观看后请填写相关学案。
【播放视频】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追忆】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还有那些?
【提示】请用手轻轻摸摸,有什么感觉?
【讨论】
1.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
2.它与石墨是否有联系?
【引导】同学们是否想知道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它与石墨有何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呢?
【播放视频】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问】你又理解到那些知识呢?
【讨论】
(家庭实验小超市)
设计简易净水器。
铁锁时间长了不易开启,你有办法解决吗?
冰箱去味。
葡萄酒脱色。
【引导】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深深的感动了我,近年来,科学家们积极研究,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对吗?
【播放视频】C60分子介绍。
【提问】你又理解到那些知识呢?
【讲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单质碳又相继发现,碳单质的用途将不断扩大。
【提问】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几种物质?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提问】为什么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是碳的三种单质,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呢?
【播放视频】碳的几种单质的比较。
【提问】为什么金刚石、石墨、C60分子在用途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呢?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播放视频】纳米管材料。
【提问】你又理解到那些知识呢?
【引导】学好化学可以为人类制造出更多更新的材料,为人类造福。
【总结】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请用一句话对本课所学知识谈谈您的体会?
石墨也有很多用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金刚石。不是
石墨
很软、滑腻的感觉。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能制作铅笔、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说明有良好的导电性。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将自己桌上的导线、电池、灯泡、铅笔连接起来,学生们很快连接起来,灯泡亮了。
认真观看
火箭的通风管、石墨坩堝(耐高温3000℃-3500℃)石墨电极、电刷、飞机、宇航、核反应减速器等。Jab88.cOM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2-3cm处将刀片烘烤一分钟,熄灭蜡烛,待小刀稍将冷却,仔细观察刀片的变化。
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物质。
有一种滑腻感。
认真观看。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它们是混合物。
活性炭、木炭具有吸附能力,是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实验探究】设计如何除去红墨水中的颜色?
学生自行设计并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将结论进行交流,并对比。
对。
C60分子具有金属光泽、抗腐蚀、导电力极低与绝缘体相差无几……
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
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是碳的三种单质,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是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它们是混合物。
默不出声,
恍然大悟
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硬度却是钢的100倍。
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金刚石中碳原子排列紧密,所以我们班的同学要向金刚石一样紧密团结,一定很棒。
不要向石墨一样松散。
亲自感受
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能力。
培养爱国爱科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能力。
学生积积极回忆,培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认真思考的能力。
激发求知欲望。
感受新知识,激发求知欲。
培养分析归纳
将所学知识与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学习的升华。
6.2第二课时
本课时是本课题的第二课时,课本上从古代字画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引出碳的化学性质,充分联系实际。教材中多次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使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课本是图文并茂,对学生自学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更能体现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体现对比分析法,设计恰当的表格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如碳的化学性质中,关于碳还原性的教学,可提示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这样的教学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1、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古画或古人真迹。问:这些字画都已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纸或布都已破损,但黑色(墨中含有碳)仍然不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一些古建筑被埋入地下且被火将表面烧成黑色的柱子。
[讲述]上述两个现象都与碳的化学性质有关,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
简单明了地切入正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说思考。
体会化学与社会关系的密切,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愿望。
解开学生的疑问
[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呢?
1、能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2、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电子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过渡]如果升高温度,碳是否会发生反应?回忆木炭再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反应的现象。
积极思考
讨论交流
查阅资料(教材或笔记),讨论交流
C+O2CO2此处讨论是针对基础交好的学生设计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目的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考虑问题更深刻。
回忆旧知识
引出新知识
[点拨]
1、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就不充分,这时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2C+O22CO
2、这是碳的化学性质之一——可燃性,除此之外,碳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引入新知。
听课、思考
体会化学变化中量与质的关系(量变引起质变)
引出碳的还原性
按照教师用书的方法演示[实验6-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发生还原反应;木炭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这个实验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观察实验现象
写出方程式:
C+CuOCu+CO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参与意识
利用上述反应,可将氧化铜炼成金属铜。
1、请你们思考,到目前为止,人类以有哪些炼铜的方法?
2、如果将氧化铜换成氧化铁、三氧化钨,就可炼得铁和钨。请你们写出用木炭炼铁、炼钨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
讨论
交流
动笔练习
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7板书设计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石墨和C60
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固体、非常坚硬、不导电钻探机的钻头,刻划玻璃
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润滑剂、铅笔芯、
C60:分子结构跟足球相似,也叫“足球烯”材料科学、超导体
碳单质结构性质用途
金刚石网状结构硬度大作玻璃刀、钻探机的钻头
石墨层状结构导电性电池电极等
质软铅笔芯等
木炭
吸附性食品和工业产品中吸附产品和异味等
活性炭
吸附性防毒面具、制糖工业等
小结结构性质用途
2.不定形碳:
木炭:作燃料和吸附剂等
焦碳:冶炼金属
活性炭:净化气体和液体,防毒面具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绘制书画和档案填写)
2.可燃性
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跟氧气反应:(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充分燃烧)
3.还原性
C+CuOCu+CO2↑
C+2Fe2O34Fe+3CO2↑
注意: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碳单质化学性质类似,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原因:都有碳元素组成。
扩展阅读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金刚石石墨和C60”,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2)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西服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C60、碳钠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1、创设教学情景;
2、联系日常生活;
3、联系社会和高科技。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用具:1、[实验6-1]所需的有关器材及药品: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投影仪、电视媒体、防毒面具、导线、灯泡。
学生用具;(1)仪器;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
(2)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粉末、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将铅笔用铅笔刀削好,并注意环境卫生。
请同学们用小刀将玻璃片割开。
【提问】为什么用小刀割不开玻璃片?谁知道可用什么工具将玻璃片割开?
【讨论】为什么玻璃刀能够切割玻璃片?玻璃刀上是一种什么物质?
【提问】金刚石有那些性质和用途?
【引导】是否想知道更多有关金刚石的知识呢?观看后请填写相关学案。
【播放视频】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问】通过观看金刚石的用途,你又了解到那些?学生动手削铅笔,并将铅笔屑放在一张纸上。
学生们积极行动用小刀割玻璃,并产生议论声。
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用玻璃刀将玻璃片割开。
【实验探究】请俩位学生用玻璃刀进行玻璃切割,注意安全,指导操作。学生切割玻璃片
玻璃刀上有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
1.金刚石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2.可以切割玻璃,也可以做钻石(宝石)
兴奋、激动
认真观看,记录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填写学案。
刀具、轴承、岩石钻头、钟表、武器、光学仪器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感受小刀的硬度。
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自己动手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的分析处理能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金刚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激发求知欲
学会观察就、记录。
及时激励
【引导】同学们,你们手里的铅笔中的铅芯是铅吗?
那到底是什么物质?
请同学们将刚才削下的黑色粉末用手指轻轻的摸摸,有什么感觉?
【提问】你知道石墨有那些物理性质和用途?
【引导】同学们是否想知道更多有关石墨的知识呢?观看后请填写相关学案。
【播放视频】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追忆】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还有那些?
【提示】请用手轻轻摸摸,有什么感觉?
【讨论】1。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
2.它与石墨是否有联系?
【引导】同学们是否想知道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它与石墨有何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呢?
【播放视频】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问】你又理解到那些知识呢?
【讨论】
(家庭实验小超市)
设计简易净水器。
铁锁时间长了不易开启,你有办法解决吗?
冰箱去味。
葡萄酒脱色。
【引导】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深深的感动了我,近年来,科学家们积极研究,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对吗?
【播放视频】C60分子介绍。
【提问】你又理解到那些知识呢?
【讲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单质碳又相继发现,碳单质的用途将不断扩大。
【提问】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几种物质?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提问】为什么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是碳的三种单质,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呢?
【播放视频】碳的几种单质的比较。
【提问】为什么金刚石、石墨、C60分子在用途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呢?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播放视频】纳米管材料。
【提问】你又理解到那些知识呢?
【引导】学好化学可以为人类制造出更多更新的材料,为人类造福。
【总结】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请用一句话对本课所学知识谈谈您的体会?
石墨也有很多用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不是
石墨
很软、滑腻的感觉。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能制作铅笔、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说明有良好的导电性。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将自己桌上的导线、电池、灯泡、铅笔连接起来,学生们很快连接起来,灯泡亮了。
认真观看
火箭的通风管、石墨坩堝(耐高温3000°C-3500°C)石墨电极、电刷、飞机、宇航、核反应减速器等。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2-3cm处将刀片烘烤一分钟,熄灭蜡烛,待小刀稍将冷却,仔细观察刀片的变化。
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物质。
有一种滑腻感。
认真观看。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它们是混合物。
活性炭、木炭具有吸附能力,是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实验探究】设计如何除去红墨水中的颜色?
学生自行设计并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将结论进行交流,并对比。
对。
C60分子具有金属光泽、抗腐蚀、导电力极低与绝缘体相差无几……
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
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是碳的三种单质,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是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它们是混合物。
默不出声,
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硬度却是钢的100倍。
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金刚石中碳原子排列紧密,所以我们班的同学要向金刚石一样紧密团结,一定很棒。
不要向石墨一样松散。
亲自感受
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能力。
培养爱国爱科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能力。
学生积积极回忆,培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认真思考的能力。
感受新知识,激发求知欲。
培养分析归纳
将所学知识与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学习的升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1、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古画或古人真迹。问:这些字画都已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纸或布都已破损,但黑色(墨中含有碳)仍然不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一些古建筑被埋入地下且被火将表面烧成黑色的柱子。
[讲述]上述两个现象都与碳的化学性质有关,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
简单明了地切入正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说思考。
体会化学与社会关系的密切,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愿望。
解开学生的疑问
[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呢?
1、能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2、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电子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过渡]如果升高温度,碳是否会发生反应?回忆木炭再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反应的现象。
积极思考
讨论交流
查阅资料(教材或笔记),讨论交流
C+O2CO2
此处讨论是针对基础交好的学生设计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目的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考虑问题更深刻。
回忆旧知识
引出新知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点拨]
1、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就不充分,这时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2C+O22CO
2、这是碳的化学性质之一——可燃性,除此之外,碳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引入新知。
听课、思考
体会化学变化中量与质的关系(量变引起质变)
引出碳的还原性
按照教师用书的方法演示[实验6-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发生还原反应;木炭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这个实验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
观察实验现象
写出方程式:
C+CuOCu+CO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参与意识
利用上述反应,可将氧化铜炼成金属铜。
1、请你们思考,到目前为止,人类以有哪些炼铜的方法?
2、如果将氧化铜换成氧化铁、三氧化钨,就可炼得铁和钨。请你们写出用木炭炼铁、炼钨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
讨论
交流
动笔练习
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课堂练习】:见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石墨和C60
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固体、非常坚硬、不导电钻探机的钻头,刻划玻璃
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润滑剂、铅笔芯、
C60:分子结构跟足球相似,也叫“足球烯”材料科学、超导体
碳单质结构性质用途
金刚石网状结构硬度大作玻璃刀、钻探机的钻头
石墨层状结构]导电性电池电极等
质软铅笔芯等
木炭
吸附性食品和工业产品中吸附产品和异味等
活性炭吸附性防毒面具、制糖工业等
小结结构性质用途
2.不定形碳:
木炭:作燃料和吸附剂等
焦碳:冶炼金属
活性炭:净化气体和液体,防毒面具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绘制书画和档案填写)
2.可燃性
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跟氧气反应:(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充分燃烧)
3.还原性
C+CuOCu+CO2↑
C+2Fe2O34Fe+3CO2↑
注意: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碳单质化学性质类似,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原因:都有碳元素组成。
【教后小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通过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进行交流。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次或两次就能完成,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强化,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金刚石、石墨和C60
制作人:聂文建学校:蟠龙一中审核人:化学备课组学校:蟠龙一中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知道C60的分子结构及其部分用途;
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2)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
1)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表明碳具有还原性。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情境引入:
②打水井时常在水井周围埋一些木炭,其作用是什么
③你试一下:生锈的铁锁难以打开,把少许铅笔芯粉末放进锁眼,钥匙转动几下即可打开,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2、知识链接:
说说什么叫做元素?什么叫单质?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吗?
二: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106-P108,完成下列内容
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
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不同单质,通过学习比较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填表
金刚石石墨
颜色
形状
硬度天然界最的物质较
导电性
用途
组成元素组成元素组成
结构
物理性质差异原因
转化
石墨金刚石
【小结】:结构性质用途
2:自我检测
1、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D.金刚石、石墨里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2、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60及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C、该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60分子
3、连线题:把下列碳单质的性质和对应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金刚石最硬防毒面具
石墨高熔点、有润滑性吸附食品色素
木炭有吸附性切割玻璃
活性炭吸附性更强制作油墨
焦炭具有还原性高温润滑剂
炭黑是非常细的黑色粉沫冶炼钢铁
上述几种碳单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填“相同”或“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填“相同”或“不同”),这说明。
三:合作探究
实验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结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
3、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的结构,因此它具有性。利用木炭和活性炭的这个性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也可以用它来吸附有的物质,例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是沉淀、过滤、、蒸馏;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要,它的用途有。
4、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C60
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它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除C60外,一些新的单质碳也相继被发现,如:C70、C240、C540等。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又致力于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的研究。
5、“碳”和“炭”的区别。
“碳”是元素名称,指元素;“炭”是指由碳元素组成的部分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四:学习评价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A.硬度大B.不能导电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
2、最近科学家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的一种分子,化学式是C6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和石墨是不同的碳单质
C.C60是一种新的碳单质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是()
A.肯定是一种单质B.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C.肯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化合物
4.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B.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C.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化学变化
五:总结与反思
六:评测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我们知道,红磷、白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其化学性质相同。那么,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其化学性质相同吗?
二: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110-P111,完成下列内容
1、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不变色,所以,常温下,
2、高温下,碳单质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碳与氧气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燃烧充分:
燃烧不充分:
所以,碳具有性。
2:自我检测
1、请用相关内容的序号填空
A、冰箱去味剂B、切割玻璃C、干电池电极D、做燃料
E、冶炼金属F、制油墨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______;(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______;
(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______;(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______;
(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______;
(6)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______。
2.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⑴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试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⑵实验时,酒精灯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
⑶在此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被氧化的物质是。说明木炭具有性,可用来。
⑷化学方程式
所以,这类反应可表示为:C+金属氧化物+
(思考)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木炭还原氧化铁
木炭还原氧化亚铁
【归纳小结】
所得:
所惑:
四:学习评价
1.已知四种物质常温下A是黑色固体,B、C、D都为无色气体,A和B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化合生成C和D,A和C在高温条件下可化合生成氧化物D。
①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B,C,D。
②A和另一种黑色固体加热反应能生成一种红色固体和气体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2.选择下列描述物质性质的词语填空:可燃性、吸附性、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还原性、溶解性。
(1)木炭生火;(2)活性炭用于制糖业脱去红糖颜色制白糖;
(3)石墨制坩埚;(4)碳纤维制导线。
(5)用焦炭冶炼金属
五:总结与反思
六:评测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讲义:金刚石、石墨和C60【中考链接】
1.(09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金刚石B.石墨C.焦炭D.活性炭
2.(09泉州)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C60B.COC.C2H2D.CH3OH
3.(09兰州)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4.(08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碳是非金属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5.(08广东揭阳)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A.蓝墨水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
6.(08河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7.(08黑龙江)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8.(08江苏南通)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9.(08江苏南通)有关2CuO+C高温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10.(08四川眉山)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B.2:1C.3:2D.1:1
1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B.金刚石切割金属C.用铅笔写字D.用焦炭冶炼
12.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13(09娄底)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尿素;?④氢气;⑤食盐;⑥氧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2)最清洁的燃料是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4)属于化学肥料的是
(5)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14.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
15.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碳单质有、和等,其中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由此可知决定物质的性质。
16.木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是因为它具有结构,防毒面具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自来水厂用活性炭来吸附。
【能力提高】
17.已知碳有如下性质:C+H2OCO+H2,由此推知在火势旺盛的煤炉中湿煤燃烧比干煤燃烧时的火焰将()。A.更旺B.不旺C.熄灭D.维持不变
18.具体填写(1)~(3)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并以此为例,再另写两组实例。
(1)金刚石、石墨、C60:碳原子不同;
(2)H2O和H2O2:分子的不同;(3)钠原子和氯原子:原子的不同;
(4)(5)。
19.(08山东临沂)(6分)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高温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③原因三:……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