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第2课时)

高中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知识

技能

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性质认识其不同用途。

过程

方法

通过实验事实明白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学科思想。

【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碳与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二、学生认知分析

对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已经知道木炭可以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对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其实也易于接受,因为在学生的经验中,已知古代书法作品保存千年也不易褪色,以及档案材料都用碳素墨水书写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延续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上节课我们一起到卖“炭”翁的商店逛了逛,了解了碳单质的一些物理性质,今天我们继续到卖“炭”翁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倾听,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课堂仍设置在这个商店里。学生在逛商场的过程中,经过讨论、探究,轻松、愉快的达到各项学习目标。这种活泼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新奇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到,化学和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环节二、分析实例、总结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我们首先来看看商店的镇店之宝---两幅古代字画吧,墨迹历经千年也不变色,大家讨论以下,为什么字画能保存这么长时间呢?

【总结】用来书画的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常温下碳[XMY1]的化学性质稳定。

回答:保存妥善,墨迹稳定。

设置一个这样的内容,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引出了碳的还原性,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板书】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

【讲述】碳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这么稳定,出示图片:寒冷的冬天用烧火来取暖。看来,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泼性也增强。

【板书】2.可燃性

C十O2CO2

!--?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2C十O22CO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商代司母戊鼎的资料,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推测我们的祖先在4000多年前是如何制取铜单质的。四人一组讨论,推选一人发言。

【总结】大家的发言都很有道理,原来,碳是其中的功臣。

【板书】3.还原性

C+2CuO2Cu+CO2

倾听。

思考。

回答。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仪器。氧化铜和碳粉是什么状态的,放置在什么仪器里面?什么反应条件,需要什么仪器?想检验生成物需要什么?

【演示实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总结】在这个反应里,氧化铜的氧被碳夺取,这种反应是还原反应,碳具有还原性。碳是重要的元素,它的还原性可以应用于工业冶金。焦碳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将铁的氧化物还原,得到金属铁。碳还有其他用途。

回答。

观察现象、思考。

总结现象:观察,发现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为突破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使学生初步了解选择实验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下节课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进行铺垫。

环节三、课堂小结(略)

延伸阅读

金刚石、石墨和C60


制作人:聂文建学校:蟠龙一中审核人:化学备课组学校:蟠龙一中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知道C60的分子结构及其部分用途;
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2)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
1)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表明碳具有还原性。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情境引入:
②打水井时常在水井周围埋一些木炭,其作用是什么
③你试一下:生锈的铁锁难以打开,把少许铅笔芯粉末放进锁眼,钥匙转动几下即可打开,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2、知识链接:
说说什么叫做元素?什么叫单质?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吗?
二: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106-P108,完成下列内容
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
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不同单质,通过学习比较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填表
金刚石石墨
颜色
形状
硬度天然界最的物质较
导电性
用途
组成元素组成元素组成
结构
物理性质差异原因
转化
石墨金刚石

【小结】:结构性质用途
2:自我检测
1、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D.金刚石、石墨里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2、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60及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C、该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60分子
3、连线题:把下列碳单质的性质和对应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金刚石最硬防毒面具
石墨高熔点、有润滑性吸附食品色素
木炭有吸附性切割玻璃
活性炭吸附性更强制作油墨
焦炭具有还原性高温润滑剂
炭黑是非常细的黑色粉沫冶炼钢铁
上述几种碳单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填“相同”或“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填“相同”或“不同”),这说明。
三:合作探究
实验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结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
3、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的结构,因此它具有性。利用木炭和活性炭的这个性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也可以用它来吸附有的物质,例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是沉淀、过滤、、蒸馏;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要,它的用途有。
4、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C60
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它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除C60外,一些新的单质碳也相继被发现,如:C70、C240、C540等。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又致力于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的研究。
5、“碳”和“炭”的区别。
“碳”是元素名称,指元素;“炭”是指由碳元素组成的部分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四:学习评价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A.硬度大B.不能导电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
2、最近科学家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的一种分子,化学式是C6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和石墨是不同的碳单质
C.C60是一种新的碳单质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是()
A.肯定是一种单质B.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C.肯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化合物
4.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B.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C.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化学变化
五:总结与反思

六:评测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我们知道,红磷、白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其化学性质相同。那么,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其化学性质相同吗?
二: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110-P111,完成下列内容
1、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不变色,所以,常温下,
2、高温下,碳单质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碳与氧气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燃烧充分:

燃烧不充分:

所以,碳具有性。
2:自我检测
1、请用相关内容的序号填空
A、冰箱去味剂B、切割玻璃C、干电池电极D、做燃料
E、冶炼金属F、制油墨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______;(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______;
(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______;(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______;
(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______;
(6)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______。
2.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⑴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试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⑵实验时,酒精灯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
⑶在此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被氧化的物质是。说明木炭具有性,可用来。
⑷化学方程式
所以,这类反应可表示为:C+金属氧化物+
(思考)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木炭还原氧化铁
木炭还原氧化亚铁
【归纳小结】
所得:

所惑:

四:学习评价
1.已知四种物质常温下A是黑色固体,B、C、D都为无色气体,A和B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化合生成C和D,A和C在高温条件下可化合生成氧化物D。
①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B,C,D。
②A和另一种黑色固体加热反应能生成一种红色固体和气体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2.选择下列描述物质性质的词语填空:可燃性、吸附性、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还原性、溶解性。
(1)木炭生火;(2)活性炭用于制糖业脱去红糖颜色制白糖;
(3)石墨制坩埚;(4)碳纤维制导线。
(5)用焦炭冶炼金属
五:总结与反思

六:评测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过程

方法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道理。

【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碳单质的微观结构与他们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学生认知分析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与碳单质有关,如:石墨电极、玻璃刀、钻石、铅笔芯等,学生对于碳单质具有一定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实验室需要购买活性炭,请大家和我一块进行网上购物吧!咱们到这个名为卖“炭”翁的商店逛逛去。

倾听、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课堂就设置在这个商店里。学生在逛商场的过程中,经过讨论、探究,轻松、愉快地达到各项学习目标。这种活泼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新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到,化学和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环节二、走进“卖炭翁”,了解碳单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给学生展示商店里面商品的图片:大家看看一号柜台出售的是金刚石类的,有人造的和天然的金刚石,由金刚石打磨而成的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由金刚石制成的用来切割的玻璃刀和钻头。

大家根据金刚石的用途能够推测出它的性质吗?

观看、思考

回答:金刚石是透明的正八面体,非常坚硬。

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给学生以美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美化人类生活所起的作用。

【评价并提出新问题】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咱们继续去买咱们需要的活性炭吧。二号柜台出售的是石墨类商品,请大家观察它的颜色,这些是由石墨制成的产品,有铅笔芯,润滑剂,电池的碳棒,坩埚。大家能不能推测出石墨具备哪些性质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如下内容:深灰色片状固体,软,滑腻,导电,耐高温。[XMY1]

【讲述】咱们要购买的活性炭就在下个柜台。这里还有用来烧烤的木炭,咱们需要购买的活性炭就是这样的黑色固体。这里还有美观的炭雕呢,它们可以用来吸附室内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提问】咱们今天在卖炭翁的商店里还真实看到了很多商品呢。大家有没有意见要发表呢?

倾听、思考

学生提出问题:

(1)为什么叫“卖炭翁”商店呢?

(2)金刚石、石墨、活性炭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总结】科学研究表明,它们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像木炭、活性炭、木材墨水等都含有碳元素,未指明具体单质时,习惯上把它们称为“碳”。

倾听,理解,原来金刚石、石墨、活性炭它们都是碳元素的不同种单质。

环节三、分析结构、总结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材P106-108,并思考下列问题:

⑴金刚石的外形、硬度如何?有何用途?

⑵石墨的外形、硬度如何?导电性能如何?有哪些用途?

⑶木炭、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

⑷C60的结构、性质、用途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多媒体展示】微观结构,揭示差异原因。它们都是碳元素形成的,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既然它们都是碳元素形成的,那为什么物理性质差异那么大?

环节四、课堂小结(略)。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讲义:金刚石、石墨和C60
【中考链接】
1.(09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金刚石B.石墨C.焦炭D.活性炭
2.(09泉州)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C60B.COC.C2H2D.CH3OH
3.(09兰州)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4.(08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碳是非金属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5.(08广东揭阳)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A.蓝墨水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
6.(08河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7.(08黑龙江)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8.(08江苏南通)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9.(08江苏南通)有关2CuO+C高温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10.(08四川眉山)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B.2:1C.3:2D.1:1
1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B.金刚石切割金属C.用铅笔写字D.用焦炭冶炼
12.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13(09娄底)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尿素;?④氢气;⑤食盐;⑥氧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2)最清洁的燃料是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4)属于化学肥料的是
(5)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14.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
15.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碳单质有、和等,其中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由此可知决定物质的性质。
16.木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是因为它具有结构,防毒面具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自来水厂用活性炭来吸附。
【能力提高】
17.已知碳有如下性质:C+H2OCO+H2,由此推知在火势旺盛的煤炉中湿煤燃烧比干煤燃烧时的火焰将()。A.更旺B.不旺C.熄灭D.维持不变
18.具体填写(1)~(3)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并以此为例,再另写两组实例。
(1)金刚石、石墨、C60:碳原子不同;
(2)H2O和H2O2:分子的不同;(3)钠原子和氯原子:原子的不同;
(4)(5)。
19.(08山东临沂)(6分)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高温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③原因三:……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