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

发表时间:2020-10-31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2.熟读《两小儿辩日》;
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2.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知识链接】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盘盂()孰()为汝()多知()乎
沧凉() 决()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孔子东游() 辩斗()
问其故()去人近()
探汤() 多知()
不能决()
3.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
① 一儿以日初出远()
此独以跛之故()
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孰为汝多知乎()
4.翻译下列句子
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 孰为汝多知乎? 

二、合作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4.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⑵ 孔子不能决也。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三、拓展提升。
庄子欲刺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④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加点的词:
(1)庄子欲刺虎()
(2)馆竖子止之曰()
(3)两虎方且食牛()
(4)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5)两虎果斗()
(6)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2.翻译文中句子。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3.阅读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附: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总结反思】

二六珍珠鸟(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2.提高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
冯骥才,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从小喜爱美术、文学和球类活动。曾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1977年发表与李定兴合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1979年以来发表了不少作品,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和突出的创作才能。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
【导学过程】
1.给加点字注音
鸟巢___垂蔓___雏儿___蓬松___眼睑___
眸子___流泻___呷嘴___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卷()___挨()___似()___颤()___
()___()___()___()___
3.形似字注音组词
斑()___葱()___茏()___享()___
班()___忽()___笼()___哼()___
4.找出句子中的动词,说说它们的作用
(1)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动词:
作用:
(2)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动词:
作用:
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3.作者是如何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形象的?

4.“我”为小鸟做了哪些事?
三、精读精练:阅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⑤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先前“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了”。选段中小鸟对大鸟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段⑤中“淘气”一词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意思?“再三”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段⑦中“感受”一词指代什么内容?
5.最后一行文字有什么作用?
6.段⑥这一段文字,犹如一幅画。请用一个词为这幅“画”加个标题,点出这幅“画”的含义。
四、拓展提升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拉”一声落到了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给加点字注音
撵它___舷窗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悭吝:
爱不释手:
3.文中多处用了拟声词,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4.把描写小鸟外貌的句子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5.用一个词语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

6.说说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五、积累训练
益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古代诗歌中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鸟的吟咏,请写出一些你所喜爱的诗句。

【总结反思】

二七斑羚飞度
【学习目标】
1.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
2.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悲怆()娴熟()逞能()肌腱()
恍惚()迥然不同()参差()眼花缭乱()
2.解释下列词语
娴熟:
恍惚:
进退维谷:
迥然不同:
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
3.本文选自《》,作者,原名,祖籍,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冠以“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二、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交流。
这个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并说说你为什么而感动。
先自己思考,然后再讨论,并派同学发言。
2.划出斑羚陷入绝境的语句,陷入进退维谷绝境的斑羚此时的表现怎样?表现斑羚怎样的品质?
3.斑羚飞渡具有怎样的壮举?
4.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体会: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5.找出文章议论抒情的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精练:阅读“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完成练习
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文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一个撼天动地的特写镜头,找出来后仔细研读,完成下面各题
①它的内容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②其中点示老斑羚所起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中一句相当于电影中“旁白”的解说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④举例说明其中比喻手法的精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提升: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两只猫(选段)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
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喜欢它。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有一撮黑歪毛。除了一双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它的心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一口。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可这家伙特别机灵,老远见到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真气人。
我越讨厌邻居家的猫,就越喜欢小花,常常省下好吃的东西喂它。我爸爸叫我别惯坏了它,要不然,它长大了连老鼠都不会捉。我嘴上不吭气,心里却说,哪能呢,小花从小就这样伶俐,长大了准是捉鼠能手。
可是谁能想到,事情真让爸爸说中了,那天,邻居叔叔放出铁笼中的小老鼠让小花捉。小花竟像在恶狼面前的绵羊一样a,先是用脚顶住地面,身子死命后退,后来干脆狼狈逃跑,在场的人哄堂大笑。这时邻居家的猫不知从哪里窜来,像离弦的箭b扑向老鼠,接着是老鼠的惨叫……
从此,我再也不追打邻居家的猫了,也不再娇惯小花了,每当小花缠我的时候,我就说道:“去,学抓老鼠去!”
1.上文中,作者写两只猫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中,写两只猫的特点是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在状物中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对自家的小猫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邻家的猫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后来通过捉老鼠一事,作者才改变了对邻家猫的态度。
4.上文中加粗的两个词语“机灵”“伶俐”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中画线的两个比喻句,它们各自形容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二八《华南虎》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3.理解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4.理解“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5.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反复朗读诗歌,理解“华南虎”的象征意义,感悟诗的语句。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呵斥___抽搐___叽喳___钢锯___
沟壑___恍惚___咆哮___胆怯___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角()___爪()___栅()___血()___
 ()___ ()___ ()___ ()___
三、合作探究答
1.诗人笔下的这只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2.在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精练: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练习
我终于明白……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jī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bānwén
和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咆哮()()掠()趾()
2.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不jī()bān()wén()
3.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石破天惊:
4.结合全文体会“我终于明白……”中“我”明白了什么?

5.通过本段的意思,谈一谈诗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提升
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巧,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相互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了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鲜编扎起来;然后把苔鲜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结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1.给加点字注音
翘尾巴___分叉___圆锥___褐色___
2.全文介绍了松鼠哪三个特点?WwW.JAB88.coM

3.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外形的漂亮?

4.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筑窝的特点?

5.文中多处用了拟人手法,请找出一处略作分析。

6.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

【总结反思】
二九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知识链接】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
【导学过程】
三、自主学习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觑()鬣()剽()悍()疆()场驯()良
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
2.相信你肯定能给下列词语以合理解释。
窥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疮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阔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庇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遒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妒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列给出的词语造句。
疆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枉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遒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犷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
5.语言中含“马”字的成语非常多,请你至少写出10个,解释每个成语的意思。
6.用下列给出的词语仿写一段话。
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而无不及
7.汉字里有许多以“马”为偏旁的字,如骑、骐、骄、骗、验,你还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借助工具书,了解这些字与马的关系。
8.从课外找出几个与马有关的俗语。
四、合作探究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作为了突出马的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2.人工驯养的马其“驯良”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命运又会怎样?
3.野马的“豪迈而犷野”表现在哪里?它们又有怎样的命运?
4.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三、精读精练:阅读“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完成练习
1.天然马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中的“不凶猛”表现在哪些方面?
3.用一个词语概括南美各地的马的处境特点。
4.野马与家马有什么区别?
5.你欣赏天然的马还是人工的马?为什么?
6.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①段大意。

五、拓展提升
以“___,人类永远的朋友”为题作文,横线上要求填上某一动物的名字,表达出你对它的那份特有的感情,字数300字左右。

【总结反思】

二九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布封,_______国_________家、______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___________,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____________。
2.本文是一篇介绍马的___________,也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
3.全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二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三、四、五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_______________,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通顺。
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它的尾巴()是垂着的,()于它很适合。()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它的皮肤()很坚实,()满生着厚密的短毛,()还是十分敏感的。
三、合作探究
1.布封的另一篇说明文《松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对松鼠进行了小小的赞扬,在本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把它找出来,并用本文的一个词来为这句话作注释。
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马和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详细介绍了马的知识,我们学过法布尔的《绿色蝈蝈》,请你把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对动物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读精练:
(一)阅读第四段,完成练习
1.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这段文字,概括马的天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把哪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第一、二段
1,第一段中作者集中描述了这种马的两点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三个词语概括马的天然品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教育”一词是______的修辞手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此流露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狼(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重点难点】
1.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2.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知识链接】
简介作者及作品: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缀行___大窘___苫蔽成丘___弛担___
目似瞑___意暇甚___尻尾___假寐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
(1)自后断其股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2)盖以诱敌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3)亦毙之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4)方欲行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3.解释下列多义词
止:止有剩骨_____前:狼不敢前_____
一狼得骨止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
意:意暇甚_____敌:恐前后受其敌_____
意将隧入_____善以诱敌_____
4.说说下列“其”字各指代什么?
(1)恐前后受其敌。(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4)一狼洞其中。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屠自后断其股。
(7)其一犬坐于前。
5.翻译下列句子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二、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故事中的两只狼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3.故事中的主体是人还是狼?为什么?

4.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以说明。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

三、精读精练:精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屠夫遇狼”概括第一段内容,后三段的内容分别该怎样概括?

2.哪些词语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

3.前狼假寐的姿势、神态,目的分别是什么?

4.哪一句表现了狼贪婪的本性?

5.课文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6.哪一句能概括文章的主题?

四、拓展提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羊
梁时有一书生,性痴而微有词辨,不曾识羊。有人饷其一羝羊,乃绳系项,牵入市卖之。得价不多,频卖不售。市人知其痴钝,众乃以猕猴来换之。
书生既见猕猴,还谓是其旧羊,惟怪其无角,而目顿改。又见猕猴手脚不住,只言市人捩去其角,然为猕猴头上无疮痕,不可为验,遂隐忍不言。乃牵猕猴归家而咏曰:“吾有一奇兽,能肥亦能瘦。向者宁馨膻,今来尔许臭。数回牵入市,三朝卖不售。头上失却皂荚子,面孔即作橘皮皱。
[注释]:词辩:辩论的言词。宁馨:这样。膻(shān):羊肉的气味。皂荚子:皂荚树上结的果实,状如豆角。
1.羊为什么卖不出去?
2.文中形容这个书生的词语有哪些?
3.文中的性痴书生代表什么形象?
4.文中多次出现“其“字,都是代词,指出它的具体意思。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总结反思】

精选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三河第一实验中学初一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古代诗歌四首》课型:预习课
教师寄语:学记古诗,聪慧一世。
学习目标:
1.学习这四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学法导引]
本课共选了三首诗、、一首曲,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观沧海》是四言乐府诗,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辽阔壮丽,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散曲《天净沙秋思》抒写了羁旅乡愁。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则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
学习本课,要先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再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尔后,应抑扬顿挫的进行朗读,在朗读中要想像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知识链接]
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学习过程】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作者,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这一联闻名。
白居易(772~846),字,晚年自号。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诗。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基础掌握:
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é)石(sǒngzhì)(cháo)平
归(yàn)水何(dàn)(xiāo)(sè)
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合作、探究、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景,后四句写的是景。这首诗借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融合在一起,诗人以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和的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次”的意思是:。次北固山下,就是的意思。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的思想感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二)研读课文
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
(1)“”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2)“”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4)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
(1)文中的千古名句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
整体感知
1、《钱塘湖春行》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湖水、、早莺、、、浅草、,展现了一幅景色、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之情。
2、《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图,真切的表现出游子的之情。
(二)研读课文
1、研读《钱塘湖春行》
(1)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
(2)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和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这是总写。
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从觉和觉角度,描写了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写,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通过“”和“”来表现早春的景象。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2、研读《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图”。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图,渲染了的气氛;另一部分是骑着瘦马、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剪影。两部分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尾句:“”点明主旨。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当堂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zhì()()jié()石澹澹()()萧瑟()()没马蹄()白沙堤()
二、下面各句中都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幸甚至栽,歌以泳志。()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县。()
3、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学习反思】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是:.
反思:在初中阶段,重在读懂,不提出欣赏的要求,但要着力培养学生再造想象能力,其中应包含欣赏的成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有答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有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学案(B)
教师寄语: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从人与生物圈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等将进入到环境之中,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与第二章阐述的人的营养来源于生物圈相呼应。
学习目标:
1、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调查、分析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其原理。
3、关注人粪尿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P85、完成:
①分析教材中的资料: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__________外,还有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__,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无机盐。
②讨论: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畜粪尿作肥料吗?为什么?
2、识记:人粪尿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互交流:课前调查的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讨论: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的原料是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它们在沼气池和高温堆肥中,都会产生50?60℃的高温,这与消灭病菌和虫卵有没有关系?
2、阅读并相互交流:生态厕所的与一般厕所不同,生态厕所特点是:地下设有__________、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____________处理,产生的__________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的肥料。
3、尝试归纳: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创新
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效果的是()
A、建立生态厕所,处理人粪尿B、利用风力发电,减少燃煤发电
C、制造毒性更大的杀虫剂D、利用人粪尿生产沼气,解决能源问题。
2、人粪尿中不能被植物体直接吸收的主要是()
A、水B、有机物C、无机物D、尿素
3、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成分的生物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寄生病菌
4、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除限制_________的使用外,还应尽量施用经_____________处理的人粪尿等农家肥料,在处理过程中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_______形成______环境,杀死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辨析选择:
1、人粪尿属于()
A、化肥B、农家肥料C、复合肥料D、基肥
2、沼气的成分主要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甲烷
3、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都会产生50?60℃的高温,可以消灭()
A、病菌和细菌B、病菌和虫卵C、有机物D、无机物
4、下列对人粪尿的处理方法不科学的是()
A、建立沼气池B、建立生态厕所C、采用高温堆肥D、在光下晾晒
5、有些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来获取养料,叫做()
①自养②异养③寄生④腐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二、分析填空:
1、农家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有人对A、B、C、三块同质土壤分别施有机肥(粪、尿混合经高温堆肥)、化肥和不施肥,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A、B、C中相同面积土壤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土壤样品动物个数动物种类数
A(有机肥)335121
B(化肥)10370
C(不施肥)202104
(1)为什么粪尿不直接施入土壤而要先进行高温堆肥?
(2)、安排C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块土壤中动物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数据可看出,施____________肥对环境污染较小。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1、水分;有机物;氮;磷;钾。需要;因为这些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学肥料。2、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3、沼气池;高温堆肥;生态厕所
合作探究:1、有关系,50~65摄氏度的高温可以杀死并病菌和虫卵。2、沼气池;无害化;沼气。3、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并病菌和虫卵。
拓展创新:1、C2、B3、C4、农药;无害化;能量;高温;病菌和虫卵。
达标测试:一、1、B2、D、3、B、4、D、5、D、
二、1、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
2、(1)、杀死病菌和虫卵,减少环境污染。
(2)、对照(3)A?C?B(4)、有机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B)
教师寄语: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教材分析: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对于眼球机构的认知,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机构相似来讲。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环境信息;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2.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作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3.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眼和视觉: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a.我们首先来认识眼球的结构。如图,请填写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b.观察人眼球和照相机机构示意图:
讨论(1):两者在结构上有那些相似地方?
(2):眼球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什么机构?
2、耳和听觉:看课本观察与思考,了解听觉的重要性。
认识耳的结构和功能。如图请填写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二、合作探究
(一)、眼与视觉
1、视觉形成过程: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填写:
()神经冲动
外界物体发射的光线?折射-------------()成像-------()-传导-----()-----视觉
2、瞳孔变化:光线亮时瞳孔变(),光线暗时瞳孔变()。
3、近视及预防。如图:
形成原因: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过物像落在视网膜。矫正措施:

预防措施:三要四不看。

(二)、耳与听觉
1、听觉形成过程:
声波---外耳道---()--(振动)--听小骨?()--(神经冲动)--()--(传导)--()?听觉
2、学生自读课本谈谈如何保护耳和听觉,预防耳聋。

(三)技能训练
先观察两线段,你认为哪个长?
再实际测量来验证你的观察是否正确。
三、拓展创新
1、学习了近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想一想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是什么?
2、有人在乘车、乘船或乘飞机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试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原因。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巩膜D.巩膜和虹膜
2.无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晶状体曲度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放大和缩小D.眼球前后径可以改变
3.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刺激了具有特定感受器的()
A.鼓膜和听小骨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耳蜗D.耳蜗和听习惯
4.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时才勉强听清,其病变部位可能是在()
A.鼓膜或听小骨B.听小骨或耳蜗
C.耳蜗或听神经D.听神经或半规管
5.在飞机起飞时和降落时,乘务员一般都会提醒乘客将口张开或吞咽动作,其目的是为了乘客()
A.减缓紧张情绪,避免引起恐B.促进呼吸,以适应气压的变化
C.咽鼓管张开,避免鼓膜损坏D.调节胃肠功能,以免引起呕吐
二、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我们平时所说的“红眼病”,其病变部位是在()。
(2)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外界物体发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的折射,最终落在()上,形成物象。视网膜上某些细菌将这些图形信息,通过()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视觉。
(3)近视是由于()的曲度变且不能恢复,或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引起的。
(4)当用眼观察空中一只由远处飞近的小鸟时,图中序号(4)所示结构的变化是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略合作探究:(一)1、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2、小、大3、见课本91页至92页
(二)1、鼓膜、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2、见课本94页小字部分
达标测试::一。1.D2.B3.B4.A5.C
二.(1)6角膜(2)6角膜、3瞳孔、4晶状体、11玻璃体、4晶状体、8视网膜、10视神经(3)4晶状体、凸、长(4)由大变小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学案(B)
教师寄语: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和插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展开教学。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和总结,能了解神经系统及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学会利用学习资料分析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3.感受人体动作的协调美,加强对神经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测定反应速度实验(以同桌为小组完成)看谁反应快?然后思考:要顺利捏到直尺做,身体的哪些部位要相互准确配合?
2、自己动手,试做神经元模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a)将准备的白色胶质电线两端线皮各去掉3厘米,使里面的铜芯线裸露在外。
b)将其一端的铜芯线分成数份。
c)用橡皮膏将分开的铜芯线基部包绕。最后将其包绕在一起呈球状,在球状体的不同部位上分布一束铜芯线。经进一步整形,使它形似于细胞体和树突。
d)将其另一端的铜芯线分成两份。经整形使其形似轴突的末梢。
e)将中段的胶质线皮环割数处,用力拉伸,使其胶质线皮分成数股。
这样,一个神经元模型就做好了。小组间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谁做的更像。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阅读教材P97资料分析,观看课件上四位患者的病情
①尝试诊断病情。
②小组会诊,并派代表汇报,其他成员补充。
③拓展反思:
a.当神经受到损伤时,它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什么情况?
b.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
2、阅读教材P98图Ⅳ-5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观看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片断
①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表格,分类记录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
②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③拓展反思:
a)若将一只狗的小脑切除,狗将表现出什么症状?
b)若一个人的大小便失禁,你猜测可能是什么部位受到了损伤?
c)若一个人的脑干受到损伤,此人会有什么危险?
d)通过上面几种情况比较,你认为在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例如: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在上体育课时等)
学习任务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1、观看课件提供的各类细胞的结构
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区分神经元与其它细胞结构的异同。

②小组汇报,小组间相互交流补充完善。
2、观看课件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
①仔细思考,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②想像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相似?
三、拓展创新
1、1998年7月,桑兰在纽约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期间,不幸重伤脊髓,直到现在还不得不坐在轮椅上。请问,桑兰的下肢是否受到了损伤?若不是,那么其下肢不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都看过残疾人运动会吗?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能做到的很多事,我们正常人也难以做到。同学感觉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某人患脑溢血后,能听到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说话。其病变部位是()
A.小脑B.大脑C.舌D.脊髓
2、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说明酒精已经伤害到了()
A.大脑皮层B.运动中枢C.小脑D.脊髓
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人,这种病人的脑部肯定没有受伤的部分是()
A.小脑B.大脑C.舌D.脑干
4、识图作答
(1)
写出下列图中数字各代表的名称:
①②
③④

(2)图中的[]和套在它外面的
共同组成的结构叫神经纤维。
(3)若把神经比做一根电线,则其中的金属线就
是;神经冲动就是沿着传导的。
5、当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分之所以能如此的协调,主要是靠_______调节的结果。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瘫痪甚至萎缩2、运动不协调、不准确、不能维持身体平衡;脊髓中的神经被截断,大脑不能通过神经控制脊髓的排尿和排便活动了;心跳、呼吸停止,甚至危及生命;
学习任务二1、神经元的细胞体生许多突起。
拓展创新:1、不是,脊髓中的神经被截断,大脑不能通过神经控制下肢的活动了2、见过,想法合理即可
达标测试:1、B2、C3、D4、(1)细胞核树突细胞体轴突神经末梢(2)4轴突鞘(3)轴突神经5、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B)
教师寄语::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用智慧的大脑思考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主要通过做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认识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知道生活中的反射活动,哪些是简单反射,哪些是复杂反射、;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本节的学习应从常见的或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在做膝跳反射的实验时,注意叩击的部位、叩击的时机。关于反射弧的学习,应当充分利用“课本第102页”松开烫手馒头的实例,真正懂得反射的反射弧。试着写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看例子:1、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时,总是东倒西歪,身体似乎总跟大脑闹别扭,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平衡。
2、手偶然碰到火,等不及大脑判断思考,手就会迅速地缩回来。
3、一个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眼睛会情不自禁的眨一下。
通过以上事例,你能体会到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吗?
(二)、完成膝跳反射实验。
1、作膝跳反射实验
①两人一组,进行分组作实验(可以同桌分为一组)。
②按照教材P101方法步骤,两人轮换作实验,认真感觉小腿的运动。
2、组间结合实验讨论
①扣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这一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②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你如何知道的?
3、自学教材P102反射的概念。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习成果、拓展反思:
1、试举出其它例子说明反射的概念。
2、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这种反应能称为反射吗,为什么?
(二):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1、结合教材P102图Ⅳ-54,阅读框内文字
①尝试找出反射弧所应包括的五个部分的结构。
②按照神经冲动传导的顺序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结构用线连接起来。
③尝试画出反射弧的模式图
④尝试通过膝跳反射来说明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小组间讨论、交流,完善上题中的四个问题。
3、讨论: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一定是脊髓吗?若不是,试列举出其它。
4、拓展反思:
①反射活动的完成是否必须依靠反射弧来完成?
②一位患者表现为,当用眼睛看着一个目标时,能顺利到达;当闭上眼睛时,就不能到达指定目标。试结合反射弧的结构解释原因。
(三):举例说明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1、自学教材P103第二、三、四段。找出什么是简单反射,什么是复杂反射。
2、试分别列举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例子,讨论这些反射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
3、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例如:尝试区分“吃杏流口水”、“谈杏流口水”和“看到杏’字流口水”分别属于什么反射?
三、拓展创新
①若给你一只小狗,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让它听你的话?训练小狗听你话的过程是什么过程?小狗真能听懂你说话的意思吗?这能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吗?
②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复杂反射建立的过程,这能否给你的学习一些提示?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B.看到红灯时自觉地停住
C.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D.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
2.下列属于复杂的反射活动的是()
A.强光刺眼时眨眼发射B.母鸡照料刚孵出的小鸡
C.马戏团的猴子表演杂技D.婴儿膀胱胀满时的排尿
3.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感受器D.效应器
4.人体所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
A.脊髓B.脑和脊髓C.脑D.脑和神经
5.下列结构中,通常不会直接简单反射活动的是()
A.脊髓中枢B.效应器C.大脑皮层D.感受器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
A.反应B.反射C.反射弧D.应激性
(二)填空与分析作答
1.反射是指;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对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2.小明认为手碰到火感到痛才缩回手来,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简单分析说明。
3.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的结构是
(2)若上图表示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的反射活动,则这个反射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用图中结构名称或箭头表示)
(3)假设图中结构是上肢皮肤,是上肢肌肉,当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当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2、(1)、小腿会突然向上跳起,这种反应是人生来有的。(2)、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到膝盖被叩击了。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合作探究(一)
1、眨眼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2、不能,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二)1、反射弧所应包括的五个部分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见课本P102反射弧示意图的图解内容。3、不一定,还可能是大脑、脑干等。4、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依靠反射弧来完成;可从感受器角度分析。
(三)有些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简单反射。举例:人吃东西时会分泌唾液;天热出汗;人困了打呵欠;婴儿饿了啼哭等。
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复杂的反射。有的是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有的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吃杏流口水”是简单反射,“看到杏’字流口水”和“谈杏流口水”都是复杂的反射。
拓展创新训练小狗听话的过程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建立复杂反射的过程,但是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不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是无意识的。 
达标测试:一1---6CCCBCB二1.人体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2.不。手碰到火缩手是由脊髓控制的简单反射活动,在大脑感到痛之前,手已经缩回来了。3.(1)1感受器、2传入神经(2)1?2?3?4?5.(3)上肢既没有感觉也不能运动、上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四节激素调节学案(B)
教师寄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材分析:激素调节手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双重影响。本节是了解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作用;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获得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试验。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从自己升入初中后身体的明显变化入手,思考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关于几种激素功能的学习,要认真分析107页的资料,将集中激素的名称、部位、作用,以及分泌失调时出现的病症等项目,设计成表格比较。
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3.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说出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实验。
4.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1、结合学过的第一章想一想,自己进入青春期后各方面为什么会发生很大变化?
如: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等。
2、你还知道人体有哪些分泌腺?
(二)认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阅读教材P105第二段及P106图Ⅳ-55
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哪些主要区别?
2、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腺体类别导管(有、无)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3、识记P106图Ⅳ-55人体主要的几大内分泌腺的位置和所分泌的激素。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习成果、拓展反思:
1、尝试区分肝脏、胰腺、肾上腺、肠腺、胃腺、胰岛、胸腺等。
2、胰腺属于内分泌腺吗?为什么?
(二):了解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
阅读教材P107资料分析及教材P108第1~3段内容
1、组内讨论资料分析(1),思考:侏儒症、巨人症的发病原因各是什么?总结: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2、组内讨论资料分析(2),结合教材P108第三段,分析甲状腺激素在幼年和成年分泌不足时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
思考: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成因及是什么?我们可采取什么办法进行预防。
3、组内讨论资料分析(3),结合教材P108第一二段,了解胰岛的发现过程,思考: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应如何预防和治疗?
4、阅读教材P110《科学家的故事》,感受我国在简陋条件下完成的科学壮举。你有信心为国家作出这样的贡献吗?
5、小组内合作,完成下表
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分泌失调出现的缺乏症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6、拓展反思:
有两位糖尿病患者为了治疗,一人口服了适量胰岛素制剂;另一人肌肉注射了适量胰岛素制剂。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哪个管用?为什么?
(三):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小组内请一位代表讲述自己遇到的特别兴奋的事或突遇危险事的心理感受及身体状况。
2、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分析原因(可以结合教材P108最后一段)。
特别事件→大脑皮层兴奋→促使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
扩张→面红耳赤
3、拓展反思:
有两位同学甲、乙,上体育课时,乙逃课在教室看小说,看到惊险情节面红耳赤,满头冒汗;甲同学因为按老师要求跑完1000米也表现出面红耳赤,满头冒汗。两人表现的症状相同,原因一样吗?结合教材第三、四章和本节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分析原因。深入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三、拓展创新
1、现在孩子的身体普遍比二十年前早熟,试用本节所学知识,并结合当今食品现状进行分析。
2、在体育比赛中,个别运动员长期服用违禁药物(属于一类能增强爆发力的激素类物质)。从维护体育运动的宗旨和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看,你认为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有什么危害?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器官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汗腺、甲状腺B.肾上腺、唾液腺
C.垂体、肾上腺D.肠腺、皮脂腺
(2)下列哪种疾病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A.学友病B.血尿C.糖尿病D.坏血病
(3)下列物质在血液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胰岛素B.胆汁C.白细胞D.生长激素
(4)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胰岛素C.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
(5)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产热量会明显增多,与此最密切的因素是()
A.胰岛素增多B.胰岛素减少
C.肾上腺素增多D.肾上腺素减少
(6)卫生部门明确要求人用食盐中必须加碘,以保证人体内某激素能正常合成。这里所属的某激素是()
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胰岛素二填空与分析作答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相比,没有,其分泌物直接进入,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激素是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它虽然在人体内含量很小,但作用很大,能对人体的
和等生命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3、某同学为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曾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只体重相同的成年鼠,分别喂相同(同质、同量)的食物,但每次给乙鼠的食物中都添加少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实验过程中,每隔两天称一次它们的体重,最终将测试结果汇成了如下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代表乙鼠的体重变化。在实验过程中,乙鼠还会表现为
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这个实验可以推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3)该实验中除了应注意保证鼠的体重、食物相同外,还应保证哪些条件相?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二)1、外分泌腺是通过导管将分泌物排出腺体的;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比较表:
腺体类型有无导管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无经血液循环输送
外分泌腺有经导管排出
3、见课本P106图解内容。
合作探究(一)、1、肝脏、胰腺、肾上腺、肠腺、胃腺是外分泌腺,胰岛、胸腺是内分泌腺。2、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有导管,是外分泌腺;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二)1、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2、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些地区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生的植物和动物,食用加碘食盐等。3、胰岛素具有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糖尿;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合理即可。
5、
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激素分泌失调病症
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侏儒、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呆小症、大粗脖子病、甲亢
胰岛素胰岛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糖尿病
6、肌肉注射适量胰岛素制剂管用,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三)结合教材第三、四章和课本109页分析原因。
拓展创新:1、如果儿童经常摄取含有性激素的食品,就会导致体内性激素含量增加,引起儿童的性成熟。2、合理即可。
达标测试:一1----6CCBDCB二1.导管、血液2.生长发育、生殖3.(1)B、心跳呼吸加快、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促进人体新陈代谢(3)性别,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B
教师寄语: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教材分析:本节课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是让学生通过事例、图片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既对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为学习后两节亲自动手去探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计划夯实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情感目标: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你知道人类有哪些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吗?请试着总结一下:如滥砍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例题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近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植物如此备受重视的原因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C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D降低噪声,美化环境E供给人类各种生活原料
二.合作探究
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结合课本112页图片和四个问题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野生动植物种类的减少,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分析举出一些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
(1)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转基因技术,自然保护区),小组探讨:人类对生物圈好的影响,列举实例。
(2)交流讨论:人类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意识到人类活动与技术发展的两面性)。
3、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了解我国对待生物入侵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三、拓展创新
1.下图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我国近几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大有帮助。
○1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
○2请针对上述情况分析出治理沙尘暴的合理措施。
2.“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是,现在部分湖区却因蓝藻的大量滋生而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蓝藻大量滋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蓝藻大量滋生后是如何破坏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选择
1.据报道,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势,90年代至今发生过20次特大沙尘暴。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环境过渡开发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常年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2.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及其它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捕鱼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形成赤潮的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学物质的污染B.动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
C.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D.大量红色土壤流入海洋
3.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造成水质污染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4.1997年11月26日下午,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一村庄,突然从西北方飞来一大群(约500只左右)乌鸦,他们在附近的树林、竹丛、河滩里,飞翔、觅食、栖息。第二天,大群乌鸦突然从天空中雨点般的坠落下来,顿时,山林大地成了乌鸦的坟场。造成乌鸦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B.遭到大型天敌的捕杀
C.乌鸦太多,食物不足D.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
六、学习感悟
答案:
达标测试
1、A2、A3、D4、D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B
教师寄语:保护环境关爱生命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本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及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来进行。课前教师应做充分的准备。一上课,教师马上便可根据学生的准备,组织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课上做实验的时间不宜过长。当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可以请学生代表汇报各自的探究结果,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收集到的材料做进一步的介绍。关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课外阅读材料,应布置学生课下阅读,然后作为环境污染造成恶果的典型事例进行介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能力目标:培养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难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具有较强_______的雨水,叫做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___造成,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PH小于________。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_________,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废旧电池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物质;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水渗入________,污染________,并随水分移动,进一步污染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直至进入多种_________和________的体内。
二、合作探究
1、请阅读117和118页相关内容,了解水俣病、痛痛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总结:
(1)归纳酸雨及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对生物的危害。
(2)归纳控制酸雨及废电池的根本措施。
(3)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材料用具: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验方案: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完成探究实验中安排的讨论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创新
治理环境污染,我们该做什么?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发电厂可以利用煤天然气核能发电,这三种原料中最容易引发酸雨的是()
A煤和天然气B煤C核能D三者都可能
2.下列污染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A沙尘暴B二氧化硫C汞镉等重金属D氟利昂
3.下列有关臭氧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B臭氧层相对于大气层来说只是薄薄的一层
C臭氧层主要集中在大气层的上层
D臭氧层是有氧气组成
4.在“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试验中,模拟酸雨的浓度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应该是()
A浓度越大,影响越小B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C浓度大小影响都一样D浓度大小都毫无影响
5.通常,酸雨是指()
APH小于5.6的降雨BPH大于5.6的降雨
CPH等于5.6的降雨DPH小于7.0的降雨
6.全球性大气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酸雨含铅的废气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滥砍乱伐臭氧层破坏
7.若草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在食物链“草----兔-----狐-----狼”中,哪种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A草B兔C狐D狼
8.某同学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酸雨模拟液PH=47正常雨水
PH=5.6正常雨水模拟液
PH=5.6清水
发芽率71%92%90%98%
○1本实验中,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低?()。
○2为使小麦种子更好的萌发,最好使用哪种液体浇灌种子?()。
○3根据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六学习感悟
答案:
课前预习:1、酸性酸性物质含硫量高的煤5.6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酸化芽和叶空中死神
2、汞银镉土壤土壤河流湖泊海洋生物人
合作探究:1、见课本
2、实验设计注意设计对照试验,设置变量,合理即可
拓展创新: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达标测试:
1、D2、C3、D4、B5、A6、C7、D
8、(1)清水酸雨模拟液(2)清水(3)酸雨能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合理即可)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B
教师寄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们本地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请你通过走访调查或采集实物等方式了解一下!
二、合作探究:
1、我们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下面是调查分析:
土地资源评价是:1.土地沙化较严重;2.土壤盐碱化;3.耕地面积少;4.土壤肥力低;直接影响是:风沙日益严重,无法实现花园式城市的构想,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应该如何保护土地资源?
2、我们走访了物业垃圾处理站,了解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
(1)垃圾问题的概况: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平均每户居民每天产生垃圾一公斤。市政府为处理些垃圾,投入了大量资金,产生多少清理多少,清扫??收集??运输??转运??掩埋,日复一日,无穷无尽。尽管如此,还有许多露天垃圾末能得到处理。
(2)垃圾成分分析:固体废弃物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废品。有机物包括蔬菜叶、果皮;无机物主要是清扫出的尘土、炉灰、建筑垃圾等;废品包括金属、玻璃、纸张、纺织物等。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染大气;加速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垃圾处理现状:目前对垃圾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无害化填埋法和焚烧法。
讨论:应如何处理固体垃圾才能减少环境污染?
三、拓展创新:
同学们每天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学校中,爱护环境首先应该从找做起。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做起。现在就请我们大家每个人说出一条措施,共同拟出校园环境的保护条例,好不好?
(可参照课本提示.)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近年来,节日互送贺卡的人少了,这种现象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是()
A.减少固体垃圾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个人资金的支出D.移风易俗
2.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养林业B.允许林区人民砍掉树木,种植庄稼
C.封山育林,禁止砍伐D.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3.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开垦土地,广种粮食D.多植树,多造林
4.过渡包装和乱扔生活垃圾可以造成()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突然污染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④
5.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常年的水旱灾害B.臭氧层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D.野生生物死亡
6.世界环境日是()
A.6月5日B.5月31日C.3月12日D.8月15日
7.关于“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必须制作调查问卷
B.不能逐一调查是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要有突出特点
D.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误差,必要时可以修正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B.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9.对于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是()
A.有氧运动B.森林浴C.剧烈运动D.专项运动
10.保护环境,不仅要防止“三废”污染,更重要的是还要()
A.消除噪声B.净化空气C.自然保护D.植树造林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1.B2.D3.C4.A5.C6.A7.B8.C9.A10.C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统计调查(二)

【学习目标】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学习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
【学习难点】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
一、【自主学习】
1、学前准备:自学课本153—155页,写出你的困惑:
二、【合作探究】
如果要对某校20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1.抽样调查的意义
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抽样的注意事项:
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2000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再如要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的生病情况,在医院去抽取一些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它又不具有代表性,则应从60岁以上的老人册中任意抽取部分老人的生病情况来反映总体的60岁老人的生病情况,才能达到目的.
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在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
当然还可以在上学或放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进行调查;或则每隔10个人调查一个,直到调查满确定的样本容量.
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
4.抽样调查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情况如下:
节目类型划记人数百分比
A新闻8
B体育20
C动画30
D娱乐36
E戏曲6
合计100
请你填充上表,并指出最好选择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较好.

三【达标测试】
(A)、1、调查夏季市场销售的凉鞋质量情况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调查.
2、了解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有提高适合采用___________调查.
3、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抽查我校一月份5天的用电量,结果如下:(单位:度)120,160,150,140,150,根据以上数据估计我校1月份用电总量为__________度.
5、庆元宵校园歌手大奖赛,8位评委给6号选手的评分如下:9.8,9.9,9.5,9.7,9.4,9.7,9.6,9.6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6号选手最后平均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1、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要了解约90万顶救灾帐蓬的质量,采用普查的方式
B.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新疆民街”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保证“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对主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要了解全疆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2、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测量,这100名学生的身高是()A总体的一个样本B个体C总体D样本容量(即样本中个体的数量)
4、下列适合抽样调查而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了解截止2003年底中国的总人口
C了解全市中学生电脑打字速度D了解全市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
5、甲、乙、丙三种糖果的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糖果8千克,乙种糖果10千克,丙种糖果3千克混合,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元,才能与三种糖果分开卖时卖一样多的钱(保留一位小数)
A6.7B6.8C7.5D8.6
6、下列调查中,样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在重点中学调查全市高一学生的数学水平。
B在篮球场上调查青少年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关注程度。
C了解班上学生的睡眠时间.调查班上学号为双的学生的睡眠时间
D了解某人心地是否善良,调查他对子女的态度
(C)、(1)妈妈炖了一锅鸡汤,先用小勺舀了一点尝尝味道,这是利用了的思想
(2)某出租车公司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5万元,由此推断5月份该公司的总营业额为5×31=155(万元),你认为是否合理?答:________.
(3)为了了解某校1200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在这个问题中个体是总体是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四、【我的感悟】: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是: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课题:统计调查(三)

【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对较大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学会分层次进行对样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能按比例对数据进行抽样2能用折线统计图形象、直观地描述出各个层次所占总体的百分比,体会在较大数据中进行分层抽样的数据收集、整理及描述、判断的全过程.
【学习重点】对较大数据和分层次进行数据抽样
【学习难点】正确确定比例进行抽样和由数据描述作出判断
一、【自主学习】
学前准备:自学课本155—158页,写出你的困惑:
二、【合作探究】
从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在总体数目比较大时,对它进行全面调查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如:某地区有百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能否像上节课中提到的抽100名学生来估计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吗?
那么如何按层次抽取呢?
可以按年龄段的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来确保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比例的代表,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抽取.
请同学们计算按这样的比例填表格.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合计
抽取人数1000
在抽取的1000名观众中,对各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整理、绘制成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合计百分比
A新闻1112510323923.90%
B体育471146322422.40%
C动画55531812612.60%
D娱乐741765930930.90%
E戏曲13325710210.20%
合计2005003001000100%
那么如何统计出各段人数对节目的喜爱的百分比呢?这个表格又如何设计呢?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新闻
体育
动画
娱乐
戏曲
用折线统计图反映不同年龄段对节目喜爱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并根据图形说出各段喜爱节目的变化情况.

三【达标测试】
(A)、1在“校园读书节”期间,学生会组织了一次图书义卖活动,提供了四种类别的图书,下图是本次义卖情况统计图,则这次活动共卖出的文学类图书本数占所有卖出本数的百分比是____.

2、在2008年的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普查B.本地区只有85个成年人不吸烟
C.样本是15个吸烟的成年人D.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
3我国体育健儿在最管六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如下:
第23届32枚第24届28枚第25届54枚
第26届50枚第27届59枚第28届63枚
请你用条形图和折线图表示以上信息

(B)、1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观测方法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是()
A.一年中随机选中20天进行观测B.一年中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
C.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D.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星期进行连续观测.
2教育局为了了解实行课改后七年级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应采用的最佳调查方式是()
A对所有学校进行全面调查B抽取农村和城区部分学校进行调查
C只对一所学校进行调查D只对城区学校进行调查
3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测量,这100名学生的身高是()
A总体的一个样本B个体C总体D样本容量(即样本中个体的数量)
四、【我的感悟】: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是: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课题:10.2直方图⑴

【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图。
【学习重点】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步骤【学习难点】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的制作
一、【自主学习】
学前准备:自学课本P163-166页,写出你的困惑:
二【合作探究】
问题情境: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58158160168159159151158159
168158154158154169158158158
159167170153160160159159160
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
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
165156165166156154166164165
156157153165159157155164156
为了使参赛先手的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而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少,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你知道用频数分布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将数据分成若干组,组的个数叫组数,每个小组叫组距
(3)列频数分布表;
叫频数,按组和频数列成的表叫做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横轴表示各组数据,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作出直方图。
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注意事项
1、分组时,不能出现数据中同一数据在两个组的情况
2、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这要凭借经验和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通常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以内时,根据数据的多少通常分成5~12组.
3、根据步骤画前面问题词情境中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上面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
(2)决定组距和组数
从最小值起每隔3cm作为一组,即组距为,那么组数为:=
因为是分数,所以将数据分成8组。所以组数为8,组距为3
身高分组划计频数
149≤X<152
152≤X<155
155≤X<158
158≤X<161
161≤X<164
164≤X<167
167≤X<170
170≤X<173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

所以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依次可以从身高在155≤x<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以上四个步骤也对这63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了比较合适的队员。
思考:在上述数据中,如果组距取为2或4,分为几组,能否选出40名队员,请试试看。
三、【达标测试】
1.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A.10组B.9组C.8组D.7组
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四组频数是______.
3.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6分钟而小于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
A.5B.7C.16D.33
4.为了解九年级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部分九年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并画了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如下):
分组频数频率
145.5~149.530.05
149.5~153.590.15
153.5~157.5150.25
157.5~161.518n
161.5~165.590.15
165.5~169.5m0.10
合计MN

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M=_______,m=_______,N=_______,n=__________;(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四、【我的感悟】1、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2、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课后反思】:

课题:10.2直方图(2)

【学习目标】能由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了解频数分布图的意义,能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说出该矩形的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学习难点】各矩形的高的确定和小长方形表示的实际意义
一、【自主学习】
学前准备:自学课本P165-168页,写出你的困惑:
二【合作探究】
在前面我们用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形象直观地描述了数据,那么对于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用什么图象来描述呢?那就需要用到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何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呢?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频数分布直方图主要是直观形象地能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上节课我们对63名学生的身高作了数据的整理,并且也列出了频数分布表,现在我们利用频数分布表作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⑴.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数的比值。如图:
⑵.小长方形面积的意义: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因此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
⑶.用简便方法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在等距离分组中,由于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该组的频数,因此在作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小长方形的高完全可以用频数来代替。
如上图可作成下图的形式:
2.用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频数的分布情况。
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首先取直方图中高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与直方图左右相隔半个组距)如在上图中,在横轴上取(147.5,0)与(174.5,0),将所取的这些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就得到频数折线图。
三、【达标测试】
成绩分组60.5—70.570.5—80.580.5—90.590.5—100.5
频数50150200100
1.某县教育部门对该县参加奥运知识竞赛的7500名初中学生的初试成绩(成绩均为整数)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所得数据如下表:
(1)抽取样本的容量为;
(2)根据表中数据,补全图中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规定初试成绩在90分以上(不包括90分)的学生进入决赛,
则全县进入决赛的学生约为人
组别噪声声级分组频数频率
144.5~59.540.1
259.5~74.5a0.2
374.5~89.5100.25
489.5~104.5bc
5104.5~119.560.15
合计401.00
2.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环保局工作人员指导下,若干名“环保小护士”组成了“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该小组抽样调查了全市40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dB),将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设所测数据均为正整数),得频数分布表如下: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补充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
(3)如果全市共有200个测量点,那么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dB的测量点约有多少个?

四、【我的感悟】1、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2、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课后反思】:

课题:10.2直方图(3)

【学习目标】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熟练地列出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通过例题和实践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描述。
【学习重点】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学习难点】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
一、【自主学习】
学前准备:自学课本P166-168页,写出你的困惑:
二【合作探究】
1.学生熟读P166例题。
2.将例题中的组距改为0.5,重新分组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并说出大麦穗的分布情况。
⑴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7.4-4.0=3.4(cm)
⑵决定组距和组数,以0.5cm为组距
可以分7组。
⑶列频数分布
分组划记频数
1
3
16
27
34
16
3
合计100
⑷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从表和图可以看到麦穗长度大部分落在5.0∽7.0cm之间,其他区域较少,长度在6.0∽6.5cm范围内的长度最多,有34个,而长度在,4.0∽4.5,4.5∽5.0,7.0∽7.5cm范围内的麦穗个数最少,总共有7个。
教材中将数据分成12个组与分成7个组相对比,有一点误差,这是正常的,由此可以看出,分的组越多,分析得越细致,对总体的估计要准确一些。一般地在100个数据以内,分为5∽12个组较为恰当。
三、【达标测试】
分组频数频率
3.95~4.2520.04
4.25~60.12
~4.8523
4.85~5.15
5.15~5.4510.02
合计1.00
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的下降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某初中毕业年级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出了一部分学生的视力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可得到如表所列的频率分表和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填写频率分布表中未完成部分的数据.
(2)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
所抽取的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梯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
(4)若视力在4.85以上属于正常,不需矫正,
试估计毕业年级300名学生中约有多少名学生的视力
不需要矫正?
四、【我的感悟】1、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2、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课后反思】:
课题: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复习

【学习目标】梳理本章所学知识,弄清本章知识的框架结构,巩固所学概念,明确统计的基本思想,会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
【学习重点】认识框架建立和知识梳理
【学习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一、知识梳理和知识框架的建立。
1.调查分为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形式。全面调查(也叫普查),准确、全面,但它花费多,耗时长,甚至某些调查不能进行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不全面,有一定的误差,但它花费少,省时省力,一般的调查都能办到,因此通常是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
2.几个名词概念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的个体数目。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个数。
3.抽样调查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有随机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②在数据较大,情况较复杂时,应采取分类、分层抽样进行调查(常采取比例的抽样方法)。
4.数据的整理和描述主要采取什么方法?
整理数据,主要是通过表格来反映,根据不同情况制出不同形式的表格,来反映各组的状况。
描述数据,主要采取绘图的方式,如: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它们各有特点。
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扇形图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5.本章知识框架

二、自我测试
1.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A组距B.组数C.每个组频数D.每个组频率
2.有关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频数分布表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B.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C.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D.二者均不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能反映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3.某班学生的期中成绩(成绩为整数)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频数频率
49.5-59.530.05
59.5-69.59
69.5-79.50.40
79.5-89.5180.30
89.5-99.56
合计1.0
(1)=,=,=,=;
(2)在表内,频率最小的一组的成绩范围是
(3)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人(成绩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
4.有一个样本分成5个组,第一、二、三组中共有38个数据,第三、四、五组中共有46个数据;又第三组的频率为0.40,则样本的容量是,第三组中的频数为。
5、如图12-25所示的是某中学初三(8)班上学期体育成绩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初三(8)班共有人;
(2)优良人数为人;
(3)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约为;
(4)优秀人数的频率约是,频数最高的是(成绩).
某校七年级共500名学生参加法律知识测试,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试卷成绩,作统计分析,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随机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的测试成绩?
(2)70.5-80.5分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多少?
(3)若90分以上(不含90分)定为优秀,则样本的优秀率是多少?
(4)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这次法律知识测试
获得优秀大约有多少人?
四、【我的感悟】1、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2、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