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用方程解决问题

小学方程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6

用方程解决问题。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3.3用方程解决问题(6)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用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
分析与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一:
一个书包进价为60元,打八折销售后仍获利20元,这个书包原定价为_______元

二、合作质疑,探索新知
问题二: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多少元?
问题三:商店对某种商品调价,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此商品的进价为1600元,商品的原价是多少?

三、自主归纳,形成方法
如何利用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
巩固练习:
1、某商品的进价为80元,销售价为100元,则该商品的利润为元,利润率为;

2.小明的父亲到银行存入20000元人民币,存期一年,年利率为1,98%,到期应交纳所获得利息的20%的利息税,那么小明的父亲存款到期交利息税后共得款

3.一种商品的买入单价为1500元,如果出售一件商品要获得利润是卖出单价的15%,那么这种商品的卖出单价应定多少元?(精确到1元)

4.商店对某种商品调价,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此商品的进价为1600元,商品的原价是多少?JaB88.COM

四、反思设计,分组活动
某人把若干元按三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假设年利率为为5%,到期支取时扣除所得税实得利息为720元(银行存款所得税的税率为20%,所得税金额=所得利息×20%),求存入银行的本金是多少?

五、发展能力,拓展延伸
购买一台售价为10225元的家用电器,分两期付款,且每期付款相等,第一期款在购买时付清,经一年后付第二期款,这样就付清了全部售价和第一期付款后欠款部分的利息,如果年利率是4.5%,那么每期付款是多少元?

六、课堂小结,感悟收获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你觉得怎样如何利用线形示意图和柱状示意图分析问题?

【课后作业】
班级姓名学号
1.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标价,然后打九折出售,售价为27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

2.某种家具的标价为132元,按9折出售,可获利10%(相对于进货价).求这种家具的进货价.

3.一件夹克杉先按成本提高40%标价,再以八折(标价的70%)出售,结果获利38元,这件夹克杉的成本是多少元?

4.店主老王采购了一批灯管,每根13元,在运输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12根,出售灯管的单价是15元,售完后共获利润1020元,问一共购进多少根灯管?

5.某商店有两种不同的mp3都卖了168元,以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个赢利20%,另一个亏本20%,则这次出售中商店是赚了,还是赔了?

6.服装销售中只要高出进价20%就可以盈利,但老板们常以50%~100%标价,假如你准备买一件标价200元的服装,可以在什么范围内还价?

相关阅读

§4.3用方程解决问题(1)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4.3用方程解决问题(1)”,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

§4.3用方程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和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结合实践与探索,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

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教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

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具准备

投影仪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展示各种冰淇淋的图片,发学生的兴趣。2.请大家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问题1:如果你是冰淇淋生产厂家的技术员,现要配制质量为45g的某种三色冰淇淋,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的比为1∶2∶6,这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是多少?思考:(1)、可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2)、如果用算术法,你能求出结果吗?

(3)、如果用方程来解,你能找出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吗?应怎样设未知数呢?

解:设三种配料中咖啡色配料的重量为x克,那么红色配料和白色配料的重量分别为2x克和6x克。由题意,得x+2x+6x=45解这个方程得x=5,所以2x=10,6x=30答: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4g、10g和30g.(4)追问:如果在三色冰激凌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比是2:3:4,那么又应该如何设未知数呢?

认真审题

认真思考

回答问题:(1)、可以利用算术法和方程来解。

(2)、可以的(具体略)

(3)咖啡色配料的重量+红色配料的重量+白色配料的重量=总重量45克

(4)可以设咖啡色配料为2xg,红色配料为3xg,白色配料为6xg即可。(指出:在这里求出x的值,只是一个中间量)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生活实例”引入新知,创设情境,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会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

1、问:通过问题1的求解,你能总结出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吗?①设未知数

②根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③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④写出问题的答案

2、试一试:

一个扶贫小组共有成员45人,根据需要分成甲.乙,丙三组,这三组人数之比为2:3:4,求这三个小组的人数.从下面两个问题思考:⑴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⑵应如何设未知数解决问题呢?分析:相等关系是,三个小组的人数和=45

设:其中一份为x,则甲.乙.丙三组人数分别为2x.3x.4x3、问题2:一张桌子有桌面和四条腿,做一张桌面需要木材0.03m3,做一条桌腿需要木材0.002m3。现在做一批这样的桌子,恰好用去木材3.8m3。共做了多少张桌子?⑴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⑵应如何设未知数解决问题呢?请列出方程。4、拓展问题:问题3

假设一冰淇淋厂一天突然接到一批订单,一客户急需一批三色冰淇淋,三天取货,一接到定单,工人们就开始赶制,经过加班加点三天终于完成订单,已知这三天的日期和是51,你能求出这三天的日期吗?(思考:①如何设未知数?②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三、数学实验室上面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日历问题,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把课本打开到103页,看数学实验室,拿出你们的月历,同桌之间相互做这个游戏。两人一组做游戏

1、每人准备一本月历,在月历的同一行上任意圈出相邻的4个数,并把这四个数的和告诉同学,让同学求出这四个数。

2、在月历表上任意找一个数以及它的上、下、左、右的四个数,每人分别把这5个数的和告诉同学,让同学求出这5个数。独立思考

抢答完成

认真审题

认真思考

并回答问题练习与板演同上同上小组讨论

畅所欲言通过思考、回答,让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一个感性认识.

不同的实际问题往往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加强对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的认识。

这个问题是问题1的一个拓展,为日历的进一步研究做下了铺垫。引导学生做游戏,从做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方程的出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四、课堂小结问题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103页的“练一练”.

2.3.补充。学生畅所欲言做课堂作业利用刚才所学,独立思考,完成练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小结情况,随机进行补充。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4.3用方程解决问题(2)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课题:4.3用方程解决问题(2)”,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题:4.3用方程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能利用表格作为建模策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2、进一步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表格作为建模策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表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

某班学生39人到公园划船,共租用9艘船,每艘大船可坐5人,每艘小船可坐3人,每艘船都坐满。问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艘?

问题1、题中涉及哪几个量?

问题2、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教师提示,师生建构表格,学生填写.

根据表格和相等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解后反思:如果设小船只数为x呢?你能写出对应的方程吗?

说明: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初步体验用表格建模策略分析问题各量间的相互关系,列表格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自学例题:

例题:小丽水果店花了18元买了苹果和橘子共6kg,已知苹果每千克3.2元,橘子每千克2.6元。小丽买了苹果和橘子各多少?

思考:(1)指出问题中的数、数量、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

(2)表格可以怎样设计?

(3)设小丽买xkg苹果,如何用表格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是什么?

(4)解:

解后反思:本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说明:让学生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方程的复杂程度也常常不同,因此要有所选择.

四、课堂练习:

1、某班学生分两组参加植树活动,甲组有17人,乙组有25人,后来由于需要,又从甲组调了部分学生去乙组,结果乙组的人数是甲组的2倍。问从甲组调了多少学生去乙组?

2、小颖用140元钱买了两种书,共10本,单价分别为10元和18元,每种书各买了多少本?

五、教学小结:

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感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课题

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时分配

本课(章节)需3课时

本节课为第1课时

为本学期总第课时

10.4用方程组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读完题后会说题。找出等量关系。

2.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有了答案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择优。

重点

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难点

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投影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设置:

操作多媒体出示图像,提出问题。

国庆长假期间,某旅行社接待一日游和三日游的游客共2200人,收旅行费200万元,其中一日游每人收费200元,三日游每人收费1500元。该旅行社接待的一日游和三日游旅客个多少人?

提出问题

(1)有几个未知数?几个已知量?

(2)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能找到吗?

(3)相等的关系是否明显?你找找。

新课讲解: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能告诉我等量关系或方程吗?

①人数等量关系

②钱数相等关系

板书:

解:设接待一日游旅客x人,三日游旅客y人

那么一日游共收费200x元,三日游共收费1500y元。

由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该旅行社接待一日游旅客1000人,三日游旅客1200人。

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应用举例

为了保护环境,某学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旧电池,第一天收集5节1号电池,6节5号电池,总质量为500g;第二天收集3节一号电池,4节5号电池,总质量为310g。一节一号电池和一节五号电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解:设一节一号电池的质量为xg,一节五号电池的质量是yg。

由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答:一节一号电池的质量为70g,一节五号电池的质量是25g。

废旧电池的危害请同学们“读一读”P114.

练一练:

小结:

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一定要加以分析。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相互转换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素材:

A组题:

1.七年一班共44人,现分成甲、乙两组参加学校活动。由于需要,现从乙组调了6人到甲组后,甲乙两组人数相等。问原来甲乙各多少人?

2.小亮买了5本练习本和2支圆珠笔共花了5.5元。已知圆珠笔比练习本贵1元,问练习本和圆珠笔各多少元?

3.现有邮票一打,已知面值为一元和两元的,总面值为50元,2元的邮票比1元的邮票多10张,问面值为一元和两元的邮票各多少张?

4.一长方形周长为24,现把长增加3,宽不变,周长变为30。问原来的长、宽为多少?

5.若甲数比乙数的2倍小3,且甲、乙两数的和是9,求甲、乙两数。

B组题:

1.一长方形周长为24,现把长、宽都增加3,周长变为36。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2.一个两位数,其个位与十位的数字之和为6。现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产生的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观察图形

回答问题

①学生自探

②再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述

学生板演

鼓励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出

鼓励学生读题,只探,交流,找出等量关系

P1151.2

作业

P1201,6

板书设计

问题一问题二

解题过程:解题过程:

练习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