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民族的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3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一、考试大纲:
1、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日本侵华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考纲解读
(1)课程标准分为“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两部分,实际上这两部分是因果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考试大纲将这一关系理清,在复习中应注意结合考纲把握。本专题应特别注意两条线:一是中国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继续深化的;另一条就是近代中国各阶级是如何开展救国运动的。从考纲规定的分量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重点,加之与现代一些具体的时政热点能够在多个角度相挂钩,很可能作为学科内和学科间综合题的出题重要点,因此应重点复习整理。
三、命题规律:
1、从题型看,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两大题型均有涉及。但是从2010年的高考题来看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大都是以选择题为主,预测2011年高考题中选择题仍为主要形式,新材料和新情境的设计和运用以及体现学科内综合将可能成为今后命题的特点。
2、从难易程度看,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多为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专题整理,难度一般不大,如: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26题、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6题,但是有些试题中利用了新的情景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历史文献资料的运用如2010年山东文综11题,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5题,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35题、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6题、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8题等
3、从考察的内容来看,要注意放在整个的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下看本段历史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结合,从而能够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如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就体现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四、命题点搜索:
1、掌握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分析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2、概括近代后期日本侵华的特点,注意结合目前日本政府对战争的认识进行深层次分析,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历史教训。
3、列举近代各阶级的斗争与探索活动,从近代化的角度进行正确评价。
五、命题视角
从近几年的考试命题来看,基本每年都会出现周年纪念类试题,但出题方式多十分隐蔽,主要通过提供新材料或是创建新情境来考察,本专题有很多的周年性事件在专题复习时应多加注意:
1、1851年金田起义160周年
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
3、1911年武昌起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4、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5、1931九一八事件爆发80周年
六、复习建议
1、把握一条主要线索: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为主要线索。两个重点:一是列强侵华的史实及其罪行,二是中国军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典型史实及结果。
2、在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复习列强侵华的影响时一方面要明确侵华所带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化,从而辩证认识列强侵华的双重性影响。
(2)运用全球史观理解中国在近代变动的原因,理解政治与经济、世界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在复习这段历史时一定要注意从全球史观入手从政治经济思想上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政治方面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进而导致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化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经济方面要注意联系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二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特别注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方面:注意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救国思想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潮,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等。
3、由于各个版本的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取舍方面上,因此在专题复习时应让学生对其他版本的教材有所涉猎,以丰富对其历史知识的掌握。

1.(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5题)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3.(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4.(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5题)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5.(2010高考安徽文综16题)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6.(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19题)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7.(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33题)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战役
8.(2010年高考上海文综12题)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①台儿庄战役,②平型关大捷,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⑤武汉会战等,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 D.②③⑤
9.(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8题)《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7题)“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一、网控全局
二、知识清单

中国近代史
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期基本特征:1840-1919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第一阶段
(1840年-19世纪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9世纪上半期东西方世界对比和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使鸦片战争成为必然。中国社会巨变,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恶,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一时期,;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是中国社会向下沉沦,由主权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变的开始;同时,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新思潮的萌发和〈资政新篇〉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向上发展、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社会演变、逐步近代化的开始。
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以〈辛丑条约〉为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蓬勃兴起。,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经济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与探索发生重大变动,中国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半封建社会形成

第三阶段(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尤其政治领域变化极大。
一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状态逐渐深化:列强先后扶植清政府、袁世凯和多派军阀作为殖民工具,实行“以华治华”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
另一方面,中国半封建状态进一步深化:
(1)政治领域,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客观上既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赋予了中国更多的近代化气息;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达到高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斗争焦点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和共和。
(2)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既彻底批判了封建主义,也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后期还传入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3)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短暂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本特征1919-1949年,中国人民艰苦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起止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第一阶段(1919年5月-1927年7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指导了中国革命,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中共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主要表现在领导阶级、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的群众基础、巨大的革命成就等若干方面。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失败,促进了中共的不断成熟和革命的新发展。
1924年1月-1927年7月为革命大革命时期。革命对象是北洋军阀,革命力量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高潮——北伐由南而北,迅速从珠江流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作为新的殖民工具,中共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反帝反封建任务最终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依然。大革命失败了。
第二阶段(1927-1937年):国共两党对峙和斗争一方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取代了北洋军阀而成为列强承认的新的“合法”政府,同时大肆屠杀、围剿共产党。
另一方面,中共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并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日渐壮大,与国民党分庭抗礼。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中日民族矛盾日渐上升,国共关系发生变化,从对峙逐步走向合作。西安事变标志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1937年7月-1945年8月):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同日本法西斯的斗争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题。
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先是集重点于正面战场,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作用突出;后逐渐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强化独裁统治。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力量不断壮大,作用日趋突出,在持久战思想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日本先是企图速战速决,对正面战场大举进攻,相持阶段到来后遂调整方针,重点进攻中共,政治诱降国民政府,曾一度造成中共方面的巨大困难,但其失败命运终究难逃。

第四阶段(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展开的全面斗争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内容。中共代表人民利益,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权;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企图继续其一党专制独裁,这种根本分歧使国共两党从合作走向全面对抗,最后以中共的胜利告终。
这一时期,是民主与独裁两大势力较量的历史,是中共争取和平民主,打退国民党进攻,并最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历史,是国民党积极反共,大打内战,企图继续独裁但最终失败的历史。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月,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结束。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列强侵华与近代民主革命
(1)一个转折:鸦片战争使中国有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四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五大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4)两个阶段: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攫取中国领土和主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商品输出是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时期,军事上趋向于联合侵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瓜分中国。
(5)一个结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两个影响:①对列强,拓展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中国(双重影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日益贫穷和落后,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
(1)1840---1900年反抗斗争
①一条主线:各阶级在抗争中探索救国道路。
②两个方面:军队和平民
③三个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
3、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
(1)人民群众: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爱国官兵:林则徐禁烟、黄海海战。
(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的民主革命
革命斗争主要过程及主要事件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爆发:1851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1853年占南京改天京全盛:1856年通过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后,进入军事防御,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洪仁玕提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义和团运动(1900)兴起:19世纪末,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
进程:抗击八国联军侵华,遭中外军队联合镇压。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改革。

辛亥革命
(1911)同盟会成立: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为宗旨,《民报》为刊物;
革命风潮:和改良派展开论战;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建立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帝制终结:1912年2月清宣统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方略
所属阶级救国方略
地主阶级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抵抗外国侵路,维护清朝统治。林则徐组织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写出《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自强求富,维护清朝统治,开展了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1、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以英为师;
2、以康有为(主要吸收的是君主立宪学说)、梁启超(其论著《变法通议》发表于《时务报》)为代表的维新派,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以日为师;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以美为师;
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倡导民主和科学,以法为师。
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主要特征。
(1)具有广泛性(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3)具有一定的层次性(4)具有继承性(5)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
(3)两个阶段和中心:5月4日至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
(4)五四精神:爱国主义
(5)划时代历史意义: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程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一个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2)两个纲领: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
(3)三点意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工人政党,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国民大革命
(1)性质:国共合作,社会各阶级广泛参加的反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
(2)国共合作: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蕴含三大政策)
(3)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
3、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1)两次会议(八七会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遵义会议---有幼稚走向成熟)
(2)三次起义:南昌起义---建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秋收起义----由城市转入农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3)一次战略转移:长征-----革命重心有南方转到北方。
(4)一次事变:西安事变----国共有对峙走向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4、抗日战争(1937----1945)
(1)日军的罪行
七七事变,潘家峪惨案,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大扫荡。
(2)中国抗战
①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战和中共敌后抗战
②三个方面和阶段:日军,中共和国民党;防御,相持和反攻
③胜利保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五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双重性)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持久战
⑤三点意义: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5、解放战争(1945---1949)
(1)两次谈判: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2)主要战役: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追歼残敌。
(3)工作重心:农村转移到城市(七届二中全会)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民主革命
民主主义分期
1919年至1949年发展过程及主要事件
1919至1924年
中共成立
及国共合作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共诞生。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教训:1922~1923年京汉罢工高潮失败,必须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1919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高潮: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失败: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1927至1936年
十年对峙
(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南昌起义:标志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井冈山道路: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道路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才开始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
西安事变: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逼蒋抗日,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

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两个战场: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相持阶段: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掀起反高潮;共产党斗争中求团结维护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近代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

1945至1949年
争取和平民主
解放战争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
战略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1947年夏三路大军跃进大别山(中原)。
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
工作重心转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战争胜利: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大陆统治被推翻。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治国方略
无产阶级1、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般是殖民地,一般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方面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保留了封建主义,有发展了资本主义,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不能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名称变化:
①农村根据地指的是1927年至1937年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为“苏区”。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至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控制的地区,这些根据地大部分位于日军后方。
③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控制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3、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民族矛盾只是激化了阶级矛盾。
4、学生容易误认为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而应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或是初步胜利)
5、中共三大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但不是等于中共没有参与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6、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的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20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将逢100周年。从2010年年初开始,一场百年庆典落户权的争夺战在武汉、广州、南京、中山等热门候选城市之间展开。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武汉市长就公开表示,“武汉要为筹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投资200多亿元”。“双十节”是中华民国的诞生日,源起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
1、你觉得两岸应该如何庆祝辛亥革命百年?
新浪网进行网民调查,截止2010年10月1日共有2984人参加调查: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应该集两岸之力,在武汉合办纪念活动,占到54.9%;辛亥革命意义重大,纪念活动现在就应该加大宣传,掀起全面纪念辛亥革命的热潮,占到33.0%;建议拍摄一部纪念辛亥革命的电影,占到12.1%。
2、在你心目中,辛亥革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新浪网进行网民调查,截止2010年10月1日共有2984人参加调查: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占到42.5%;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开启民智,树立民主新风,占到30.9%;是中华民族新的起点,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占到26.7%。

命题角度1.从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背景看,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为辛亥革命锻造了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这部分社会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他们正是早期现代化的产物。没有早期现代化,就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而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辛亥革命的发动和展开都是不可能的。
命题角度2.从社会政治发展的巨变来看,由原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制度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果。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革命的胜利果实也被袁世凯所窃取,但它确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为近代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命题角度3.从社会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来看,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提供了契机。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个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民国创建伊始,南京临时政府主持制订了一系列奖促工商的法规法令,为发展工商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短暂的春天)。
命题角度4.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成因看,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的基础。它砸碎了专制枷锁,给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各种主义、思潮并存,马克思主义也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遍认同,中国共产党人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中,选择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命题角度5.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演变来看,促使中国近代生活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辛亥革命前男子蓄辫,妇女缠足,崇信“三纲五常”,主仆等级森严,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等。
命题角度6.从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缘由看,多种原因的交错综合使其失败不可避免。①辛亥革命对封建势力的打击不够彻底,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②革命派对政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联合民众的力量,没有组建自己的军队;③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缺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支持和坚实的阶级基础;④民主共和制度不能维持、专制制度死而复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封建专制思想和制度赖以生存的落后小农经济土壤依然存在。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2010江苏单科22题,9分)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2分)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


阅读以下材料
辛亥革命后十七年中国的现状是怎样?十六年以前还可以说,差不多是全中国都在北洋军阀统治之下。但是,去年十月十日的时候,武汉便由国民党的军队占领了,随后国民党军队陆续占领许多省,如今山陕河南江浙直到广东都算是在所谓国民党旗帜之下。这一年总算是国民党军事上的大胜利,地盘的大扩张。但是今年十月十日的时候,中国的现状又是怎么样呢?
——《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1927年10月10日)
爱国家、爱和平、爱民主、自由、独立的民众们!辛亥革命的战友们!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们!我们团结起来,一致反对美帝国主义殖民地化中国,反对美帝国主义帮助卖国贼打内战,反对蒋政权的征兵、征粮,打倒卖国贼蒋介石!胜利一定是我们人民的!
——董必武:《历史的惩罚——纪念辛亥革命三十六周年》(1947年10月10日)
现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从1958年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大跃进。目前,全国人民正同心同德、团结一致,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奋勇前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何香凝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61年10月10日)
1、依据材料一,说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遭受过的严重挫折,挫折和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为挽救该危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在纪念辛亥革命三十六周年时,董必武提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打倒卖国贼蒋介石”?

3、材料三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行什么运动?这些运动反映了人民什么愿望?有何失误?

4、依据三则材料,对于不同时期关于纪念辛亥革命的讲稿内容都有所不同,主要涉及到哪些社会因素。


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特意前往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体现党和国家对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的关怀,今年我国将向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此次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发放对象为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期间入伍、目前健在的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标准为每人3000元。发放资金由中央财政拨付。

(1)列举日本侵略中国及亚洲其他各国的历史事件及制造的惨案。
(2)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领导权问题、两个战场问题、重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3)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开始的标志、转折的四大战役、四次国际会议、四个重要文件以及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启示是必须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行使好保卫国家的职能。目前由于日本方面的原因,中日关系一波三折,影响了中日关系的稳定乃至亚洲的和平,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4)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扩大的斗争,加深对中共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了解。
(5)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针对目前中日关系我国提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的外交战略。
(6)学会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注意分析日本对历史问题和教科书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及实质。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结束,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则以中国的胜利而载入史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试从领导力量、民众力量、战略技术、国际因素四方面分析两次战争结局各异的原因。

(2)概括指出这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的异同点。

(2010山东文综,29)(35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汗、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图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

(2)据图11和材料二,说明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的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表现出怎样的精神?(6分)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君日记》(日)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渡边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枪杀中国军俘虏活埋中国平民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我7岁时,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分)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9分)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7分)这说明了什么?(2分)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1分)并说明理由。(2分)除此还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证据?(4分)

(5)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4分)


1、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
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
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4、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5、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高*考*资*源*网
6、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时代》杂志报道“日本人在攻克了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后,正在向中国的芝加哥进发。”文中“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分别借指()A.北京、南京、上海B.南京、上海、北京
C.上海、南京、北京D.北京、上海、南京
7、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8、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土地革命
9、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10、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高*考*资*源*网二、非选择题
11、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情。由于历史发展阶段和具体历史环境不同,爱国主义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国安得不强?
材料二呜呼国民!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背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有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以上材料均引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中国近代前期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领导禁烟运动
1843年,魏源撰写的《海国图志》发表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创办一批近代的工业、教育和国防事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事业
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商战”思想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895年,台湾爆发“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1900年,以“扶清灭洋”为旗号的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掀起反清革命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临时约法》
1912一1922年,以“实业救国”为理想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两段话分别与材料三中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4分)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的爱国主义演进的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分)
12、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
材料一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图片一:《恭祝中华民国万岁》图片二《共和》
材料三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3分)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3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4分)

参考答案

1-----5AAACB6---10CCBCD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1)理解: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用暴力手段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说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有利条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


(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挫折是国民党反动派突然叛变革命,国共关系破裂。原因: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革命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武装斗争的领导权。措施:八七会议和南昌起义、秋收等三大起义,纠正右倾错误,举起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探索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大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要尽一切努力来谋取和平与民主;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企图独霸中国;国民党得到美国的支持,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3、反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愿望: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误:急于求成,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4、不同时期纪念辛亥革命讲话发表的内容不同,主要涉及到时代历史背景、发表者的阶级立场、国情、个人价值观、主要社会矛盾变化等不同因素。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结束,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则以中国的胜利而载入史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试从领导力量、民众力量、战略技术、国际因素四方面分析两次战争结局各异的原因。
.①领导力量:腐朽的清王朝,不顾国家民族利益;抗战中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战胜利。②民众力量:清政府不敢发动民众反对侵略;抗日战争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战。③战略技术:清政府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抗日战争中两个战争相互配合,持久抗战。④国际因素:甲午战争时欧美列强默认、纵容日本侵略中国;抗日战争则逐渐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同情和支持
(2)概括指出这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的异同点。
 (2)相同点:两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空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前有戊戌变法,后有人民解放战争。不同点: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措施;设郡县(1分);修驰道(1分)。
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3分)(应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促进国家统一”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变化:抗战前集中在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区。
主要作用:保证了抗战时期物资的运输。(2分)
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2分)(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要点:
(1)(3分)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资料: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
(2)(9分)第一层次: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目的是在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3分)第二层次: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是决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目的是在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6分)第三层次: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是决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目的是在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9分)
(3)(9分)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1分)敢于承担历史责任,(1分)如实描述历史,(1分)有着强烈的正义感(1分);而渡边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1分)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1分)歪曲历史的真相(1分)。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2分任答一点)。
(4)(7分)答出材料一或者材料三并自圆其说给一分;答出以上材料都不足以作为有效证据,因为所提供材料与余父口述不大吻合,有待补充更多证据,给三分。(3分)实地考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考古发掘、查阅当事人所做的记录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但至少写出两种途径)(4分)
(5)(4分)尊重历史,以史为鉴;(2分)要世代友好相处等(2分)。

1、D
本题考到较多,主要考查了《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主要内容有: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根据材料反映的可以判断《辛丑条约》后,外国列强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2、C
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是《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D
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00年开始的,而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4、D
根据材料中“入都”可知“洋兵”侵入北京,再根据“光绪二十七年”可得出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
5、A
注意材料中提及的“补偿”。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承担了既反侵略又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抗日战争的胜利属于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加快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故B项结论错误;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并未因此就赢得所有国家的尊重,C项过于绝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表述错误。A项为正确答案。
6、D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相对应的中国史实是卢沟桥事变;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八一三事变,华盛顿是政治中心,相对应的历史史实是南京大屠杀和南京陷落。
7、A
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可以进行概括:“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强调民族意识,“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强调民主意识。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最全面,体现了民族民主。
8、A
从“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中可以看出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9、B10、C*源*网
二、非选择题
11、
(1)材料一在阐述君主立宪制,可得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因此与维新变法有关。材料二的信息是中国山东问题,据此可得知这一事件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继而引发了五四运动。(2)可将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分成以下几条线索: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赢取民族独立;对内反对内部反动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对内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强国富民的道路。(3)第一小问需认真分析这些事件有哪些变化,可以从爱国意识、参加阶层,思想观念、爱国方式等几个方面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近代前期国内背景来回答。
(1)事件:维新变法运动;五四运动。(2分)
(2)内容:对外反抗列强的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2分)对内反对反动统治;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2分)
(3)特点:救亡图存忧患意识的加强;爱国主义涉及的社会阶层扩大;爱国主义斗争的浪潮接替快,思想观念更新快;爱国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6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2分)
12、
第一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南京”,“1.842米”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影响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主要围绕材料所给出的“共和”关键词来分析。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民族主义的局限在于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对比得出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第四问根据材料分析,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乱逾百年”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分析“创造必备环境”即改变以上社会制度与社会性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事件:1842年《南京条约》(1分),地位: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
(2)含义:国家主权在民(1分)认识: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宣扬了民主平等思想,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脱离了群众。
(3)进步: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2分),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
(4)结果: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努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4分)

延伸阅读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辨析不清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概念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建立后开始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对商周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理解错误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结合的等级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族权和政权、王权和神权相结合具有浓厚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

3.不能区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概念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上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等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4.对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理解不到位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2)宋承唐制,但将中书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合称“二府”。同时,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削弱了宰相权力,强化了君权

(3)元代只保留中书省,取代以前的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明初沿用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和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

5.对军机处的职能认识理解错误

清代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清朝的军机处则纯粹是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都在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专题六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重点关注:
(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和构建知识体系上深下功夫。
(2)注意从区域史的角度来反思相关问题,尤其是列强重点侵略的山东、东北、长江流域、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发展演变,突出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化的辩证关系。
●关注热点
(1)年度间(从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发生的“逢十”大事。如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200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50周年等等。对于这些重大事件,我们需要深刻领会,认识热点问题的内涵和反映的本质。如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需要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2)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梳理近现代史上中英、中法、中俄(包括苏联)、中美、中日关系发展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当前的中日关系。日本领导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试图为侵略历史翻案、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举动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高度警惕。
●知识整合
(一)近代列强侵华
1、军事侵略:
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两次从广州北上,第一次打到天津白河口,第二次兵临南京城下。
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将侵略触角伸向内地。1857年底攻陷广州,设立联军委员会进行殖民统治;1858年攻陷天津;1860年攻陷天津和北京,焚毁圆明园。
③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先后攻占旅顺、大连和威海卫等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先后攻占天津和北京,分别设立都统衙门和联军司令部进行殖民统治。
⑤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华南的大片领土;扶植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等傀儡政权;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2、政治侵略:
(1)破坏主权:①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外国还攫取了治外法权等特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列强取得了公使驻京、北部沿海和内陆开放等一系列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公使驻京以及后来总理衙门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③《马关条约》使日本取得割占大片领土、巨额赔款、内陆四口通商和开办工厂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通过贷款长期控制清政府。
④《辛丑条约》中列强要求建立领事馆、京畿要地驻兵、惩办反帝官吏等,对清王朝实施“武装监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1915年,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四个阶段。注意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来阐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的过程。
(2)干涉或镇压革命:①以《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发生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
②1900年,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先武装干涉,后“严守中立”,积极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帮助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④国民大革命期间,英美等武装干涉,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后又积极扶植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为代理人,支持其叛变革命,篡夺胜利果实。
⑤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
3、经济侵略:
①从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前,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便疯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如提供奴役性贷款、抢夺铁路修筑权、开办厂矿等),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的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劳动力等进行野蛮掠夺,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其附庸经济,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
④解放战争期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清除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4、文化侵略:
(1)宗教麻醉:鸦片战争后,列强依据《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允许其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的条款,向中国派遣大量传教士;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的是文化侵略,为本国政府侵华出谋划策,起到了炮舰政策所起不到的作用。
(2)奴化教育: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摧残和消磨中国人民你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5、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
勾结:(1)原因: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原因一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在侵华过程中,列强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是相互勾结的根本原因。
(2)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单独进行的,但法美也从中分享到许多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英美等国暗中协助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组成宰割中国的同盟:八国联军共同发动侵华战争;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2年签订《九国公约》,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等。以上这些战争不管由谁发动,西方列强都可以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中分享权益。
(3)影响:它们的相互勾结增强了侵略力量,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压力.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争夺:①原因: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此时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另外,侵华国家数目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在侵华过程中,列强都想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侵略势力和权益,限制和削弱它国势力和权益,相互争夺不可避免。
②表现:“三国干涉还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府院之争”和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日本被迫归还胶州湾,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激化,美国逐步实行和扩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
③影响:西方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利权,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及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持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局面;列强的争夺加深了中国的灾难,但也导致了侵华势力的消长。
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①第一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前。
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殖民扩张的狂潮。因而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是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满足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
这个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有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控制航运等。英国是这一时期侵华的最主要的国家。
②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日、俄在华势力发展迅速。
列强侵华方式不得不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治华”,极力扶植清政府。《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
③第三阶段从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1912~1924年)。这是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激烈的时期。列强以各种手段破坏中国革命,帮助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再用“分而治之”政策,扶植各派军阀。列强一方面趁中国政治混乱之机加紧侵华;另一方面采取了隐蔽的政治经济侵略方式,促使中国政局呈现内战局面,中国政治进入最黑暗的时期,美国成为在中国争夺最激烈的国家。
日本利用一战之机,暂时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地位。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打破了这种局面,中国重新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第四阶段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胜利(1924~1945年)。国民革命的发展触动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们加紧干涉中国革命,阻挠北伐战争,又支持蒋介石叛变革命。
30年代,日本侵华步步加紧,迫使国民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直接侵占中国领土,又一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在迅速扩大在华势力的同时,对日本侵华先是纵容,继而遏制,美日矛盾激化。
⑤第五阶段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1945~1949年)。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基本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进而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商品大量涌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侵华的阴谋一一破产。
整个近代百年,除了政治、经济侵略外,列强从未放松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奴役。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列强在中国设立教堂、开办学校,其目的就是为其侵略做舆论宣传,培养所需要的代理人,如基督教会势力在中国的扩张,日本在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等。
近代列强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及历史启示
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绝大部分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中国国门。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驱兵北京城。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恣意横行。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开始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队达1860多舰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也就是说,一部列强侵华史,就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必须从经济上确保海防经费的充足投入;必须变革旧制度,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更新落后观念,树立现代海权战略意识;必须立足实际,增强综合国力。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1839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人民同清朝爱国官兵奋勇抵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清军在大沽重创英法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击毙了外国侵略者华尔,严惩洋枪队。
(4)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
(5)甲午中日战争中,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在廊坊等地抗击侵略者,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北伐战争期间,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8)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特点: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
(9)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进行了积极斗争。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打败了美蒋反动统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的结束。
(三)主要阶级的探索
1、地主阶级的探索——迟钝的反应
(1)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洋务运动:①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朝面临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内外交困: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国外有资本主义侵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者“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代表人物: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统治。
④内容:先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还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3)清末“预备立宪”与“新政”
2、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①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资政新篇》中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②义和团运动是在北方民间秘密结社基础上,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而发展起来的一次自发的、分散的农民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性质,但却有致命的弱点(笼统排外的性质与对清政府的警惕性不足)。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异同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相同点主体以农民为主体
斗争形式采用暴力为斗争手段
缺陷暴露出农民阶级落后的一面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不同点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压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反帝爱国运动,也打击了清政府,加速其灭亡
规模14年,18省1年,3省
领导方式有政权,有纲领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权纲领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②从政治上看,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③从思想上看,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④从组织上看,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义和团的分散斗争都说明了这一点。⑤时代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3、资产阶级的探索——渐进的觉醒
(1)维新派掀起维新运动:
①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在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实行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④评价:他们领导的戊戌变法是一次由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他们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爱国的意义。由于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群众,因此被顽固派镇压。他们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2)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①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0世纪初,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人物:孙中山、黄兴等。
③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和三民主义)。
④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⑤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⑥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因此,辛亥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⑦启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
①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没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有利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头脑。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②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胡适等。
③主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评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它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4、无产阶级的探索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掌握:背景;经过——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嘉兴召开,确定了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意义。)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①背景:军阀混战使人民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愿望。
②经过:1924年,中共参加国民党“一大”,使国民党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1924年5月,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讨伐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这三个军阀,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③评价: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此,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大革命风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开始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3)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①背景: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使中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均遭到失败。
②过程: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有,毛泽东决定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后来,由于博古、李得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反“围剿”斗争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
(4)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①背景:从1931年起,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社会各阶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蒋介石却不断围剿红军。
②经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有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评价:领导全民族的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①背景:军事上,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组织上,新政协的召开获得空前广泛的支持。
②经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继续追歼国民党的残余军队;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革命。
③评价: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新中国的诞生,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6)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探索(1956~1976年):
①背景: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②内容:①成功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正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探索中的错误:1958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④结果:十年探索时期,“左”倾错误不断,十年经济建设屡遭挫折;但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好干部焦裕禄等;十年“文革”的动乱更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损失。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探索(1978年至今):
①背景:“文革”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人民迫切要求结束“左”的错误;思想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②内容:
A、1978年底,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是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新步伐。
B、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E、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③评价: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

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原因;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失败原因;《马关条约》内容;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马关条约》内容,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3)通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腐败是清朝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反腐倡廉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三教学过程

导入:音乐导入(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提问:亚细亚的孤儿是谁?她是在什么战争后被侵占的?

师: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当时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其实,大哭的岂止严复一人,当时所有的中国人,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师:出示材料: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我们不妨看一段材料,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师:出示材料(日本大陆政策演示地图)

生:(观看后并作答)

师: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反映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为了实现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一些列行动。

师:出示图表,日本军费预算的变化反映什么现象?

生:(阅读并作答)

师:除此之外日本还作了哪些准备?

生:(阅读教材并作答)

师:因此这场中日战争并非像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的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而是…

生:蓄谋已久

师总结: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叫嚣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1887年,日本政府制订了《征讨清国策》,即侵略中国的战争计划。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日本已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

师:此时的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邀请中国派兵“代平内乱”,而日本以保护侨民等为由乘机出兵朝鲜。平息起义后日本不但不撤兵,反而增兵,并在1894年7月挑起战争。

师:下面是一段反映甲午战争的视频,边看,边思考①这里提到了哪几次战役?②李鸿章的态度怎样?③甲午战争中列强是否看好日本?

学生回答(略)

师:出示甲午战争形势图,在平壤战役中清军总兵左宝贵坚决抵抗,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阵亡后,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则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弃城而逃,退回中国境内。平壤失守两天后,在日军偷袭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海面上,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史称黄海战役。北洋水师官兵不畏强敌,尤其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军舰中弹船身倾斜的情况下,毅然下令向敌人吉野号冲去,准备同归于尽。反映了中国官兵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精神。

生:(看图,了解日军进军路线)

师:在这次战役中,北洋舰队损失5艘,但主力尚存。日本5艘军舰受重伤,先撤出战场。

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报”,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生:使中国失去了黄海、渤海制海权。

师:此时的战火已烧到的中国家园,国人应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保家为国。但是掌握实权最高统治者还想着她的六十大寿,一批官员还在拍马迎合。完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日军在占领旅顺后,兽性大发,屠城四日。而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却热闹非凡,歌舞升平。真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师:旅顺失陷后,北洋舰队停泊的威海卫军港便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生:(看图,了解威海卫的地理位置)

师: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尚有大小舰艇40余号,实力可观。可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师:清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整个战争期间始终缺乏抵抗的决心,极力避战求和,最终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生:签约。割地

师:1895年4月,李鸿章到达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谈判,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伊藤博文给李鸿章出了一个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的回答的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打肿脸充胖子,厚颜无耻。

生:(阅读教材归纳《马关条约》的内容

师:(引导学生回忆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的往来与联系,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在1885正式划为单一行省,割一个省这是以往条约所没有的。

生: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愿吾血随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以有为耶?”

师:材料反映什么情况?

生:(阅读后回答)

师:确实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在日本统治的五十年中,台湾人民始终未停止过反日斗争。

师:辽东半岛在俄等国干涉下归还中国了,同学们想一想,三国难道真的是为中国主权而拔刀相助吗?干涉还辽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思考后作答)

师:辽东半岛最后归还中国,但中国出了3000万两“赎辽费”。

师: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回想以往条约赔款数目。

生:(思考并回答)

师:2亿3千两白银,日本也没想到会赔这么多钱,相当于日本几年的财政收入,日本人可以拿笔钱来干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一直说上有天堂,(学生接),从南宋开始经济中心就南移,苏、杭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生:学生观察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图

师: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和以往有和不同

生:(根据地图演示回答)

师:允许在通商口岸开工厂,这也是以往条约所没有的,此后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方式由倾销商品转变为输出资本。

师: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生:总结马关条约的危害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师: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最后签定了《马关条约》。我们一直说以史为鉴,那么甲午战争这段历史哪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A学生回答较踊跃师:同学们提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说明大家很有想法,有的可以作为课题去研究一下,但中国为什么失败这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

(B没有回答师:偌大的中国输给了一个蕞尔小国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师:清朝输得如此惨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来重温当时两国的最高层领导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生:(观看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老百姓在捐款)师:为什么捐款?(筹钱购买吉野号。)有个小女孩回到家,看到父亲在喝酒,她劝父亲不要喝酒,父亲告诉女孩,他已捐过款了,但女孩说她也要为购买吉野尽一份力,哪怕只够买一个螺母。

师:再出示材料“日本国为跟大清的北洋水师作战,欲从西欧国家购买先进的战舰,但是日本国力在当时仍然有限,……明治天皇于是下诏令,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节约的钱用来捐给国家买军舰.明治天皇的举动传染般地感动了全日本的民众,……全国民众自发集结捐款,节衣缩食,资助国家购买最先进的军舰以战胜大清水师.”——刘涛《中国崛起策系列》

师:根据视频和材料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日本人(节俭责任自律…)

师:再来看看大清的统治者们在干吗?

生:(看慈禧用膳图)

师:看到这张图,你脑中马上会冒出哪些词语?(奢侈,腐败满汗全席)

师:请同学把书翻到21页,把小字倒数第三行读一下。(借办洋务之机而贪污挪用公款、中饱私囊的现象,比比皆是……)(贪婪私心)

师:何等鲜明的反差,一边是踊跃捐款,节衣缩食,一边是铺张浪费,贪污成风。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如此看来,一个老大的腐败封建帝国败给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不足为奇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清朝就是在这样腐败的吏治下败下阵了,清朝的历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当然不允许历史重演。

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惩治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务。

师:既然关系到党的存亡,关系到国家兴亡。反腐倡廉刻不容缓。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小公民,我们自身能做些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天下兴亡,下一句是什么?(匹夫有责)

师: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说过:下一句应该是“我的责任”。班级卫生不干净,是我的责任,灯没关,我的责任……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希望我们同学能从小事作起,从身边做起。

第十一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十一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十一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总体特征: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本单元内容可以归纳为: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三个阶段:抗日战争的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四种力量: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英美等反法西斯同盟国。

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1)七七事变;(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3)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但近年来出题频率在增加。对“七七事变”应突出其全面侵华和全民族抗战的特征;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应掌握其主要步骤与实现的标志;对“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应了解课本上的三大会战及主要战役并分析片面抗战路线。

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1)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2)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3)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野蛮的经济掠夺,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应突出抗战相持阶段到来的原因和日本侵华策略的改变;对“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应熟悉经济掠夺的总方针和掠夺的方式并了解奴化教育的手段与目的;对“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应了解残暴统治的手段及人民反抗的斗争事例。

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1)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2)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是近年来的高考重点;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是近年来高考的相对冷点。对“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应掌握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和恶果并了解皖南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对“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要突出两大战役和溃败原因并指出抗战时期的外交成果。

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提法上一、四节联系):(1)毛泽东的《论持久战》;(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3)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4)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5)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应了解其背景、内容和意义;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应注意洛川会议并对应人物与根据地;对“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应强调百团大战的意义和敌后军民的斗争方式;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应注意巩固根据地的四方面措施(军事、政治、经济、思想)并明确中共七大原内容与意义;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应突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

(1)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日本大举侵华,分路深入中国领土,企图以速战灭亡中国,侵略态势达到顶点。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1.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夜

(2)简况: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

(3)影响: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全民抗战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四大步:号召、确定、初步、正式)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发出号召,组织抗日;

(2)华北事变后,中共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八一;瓦窑堡会议;毛的报告)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4)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走向正式建立。

①中共抗日通电;②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战)③国民政府自卫宣言;(抵抗暴力)④红军接受改编;(八路军、新四军)⑤公布合作宣言。(1937年9月,正式建立)

(二)正确战场的抗战

1.背景:日军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类似德国“闪电战”);国民政府在正确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

2.概况:(总共四大会战高中课本未含武汉会战)(三场会战、两城失守、一大屠杀)

(1)淞沪会战:日军意图;战争结果。

(2)太原会战:配合正面战场——115师平型关,120师雁门关,129师阳明堡;

正确战场战役——忻口战役。

(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谷寿夫,松井石根,杀人游戏

(4)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临沂、台儿庄)川宫王铭章部

(5)武汉、广州失守:1938年10月,防御阶段结束。

3.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功过

(1)功: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企图,使使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2)过: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国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路线:

1937年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

2.行动:

挺进敌后,独立游击,建立根据地,后方变前线。(洛川会议以后才有“敌后战场”)

3.分布:(口诀)

一一五呢绒净茶几,(一一五师,聂荣臻,晋察冀根据地)

一二O合龙关静水,(一二O师,贺龙、关向应,晋绥根据地)

际遇(冀豫)加上俊(晋)和努(鲁),

一二九刘邓猛如虎,(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晋冀豫和冀鲁豫根据地)

陈毅苏南皖东张,陕甘宁是总后方。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1.背景:

抗战初期,亲日派散布“亡国论”,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

2.目的:

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3.内容:

分析中日特点,驳斥两种论调,预见战争持久,指出正确道路。

4.意义:

(1)它是马列原理同中国抗战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纲领;

(2)它驳斥了不利于抗战的论调,对坚定信心、争取胜利,有极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

(2)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日本把军事进攻的重点指向敌后战场,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政府由抗战初的积极抗日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敌伪顽强斗争。

(3)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从1945年8月初到9月初。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日本法西斯由最后挣扎到无条件投降。国共两党就中国命运展开了新的斗争。

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一)汪精卫建立伪政权(以华制华)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标志: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2)原因:

①日本:战线太长力量不足;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②中国:中国人民还需长期斗争才能取胜。

2.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1)原因:抗战相持阶段到来(“速战速决”计划改变,陷入长期战争泥潭)。

(2)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3)影响:(属课外补充,简述)

①日本诱降;(“近卫三原则”)②英美劝降;(推动日本进攻苏联)

③国民党内部分裂;(蒋、汪之间)④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日军扫荡;国军封锁)

3.汪伪政权建立:

(1)时间、地点:1940年3月,南京

(2)性质: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二)野蛮的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1.总方针:把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2.主要方式:

(1)农业: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2)工矿交通:推行“统制事业”;(统一控制)(日本公司专营,满足战争需要)

(3)金融:抢战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

(三)推行奴化教育

1.内容:

(1)学校教育:加大初等教育比重;消磨民族反抗意志。

(2)社会教育:进行反动宣传,查禁进步书籍。

2.目的(特点或实质):实现民族同化。(象日本人一样效忠天皇)

(四)残暴统治与人民反抗

1.残暴统治: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

2.人民反抗:组织领导(中共);斗争形式(工人罢工,农民暴动)

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时间:1939年初)

(1)背景:武汉失守以后,国民党领导集团反共投降倾向日益滋长。

(2)内容: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

(3)影响:

①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积极抗日到积极反共)

②不久,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冬至1940年春;所谓“抗战到底”)

2.后果: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实质:两面政策——在抗日和反共问题上两面飘摇。

(2)两面政策的原因:日本政治诱降——蒋想投降;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未变——不放弃抗日;蒋的阶级本质——蒋要反共;中共力量可以利用来抗日——不敢彻底决裂。

(3)两面政策的恶果:①削弱、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使国民政府处在十分孤立的地位;③导致正面战场大溃败的局面;④埋下了国民党败亡的伏笔。

3.斗争:中共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

(1)提出斗争方针:在顽固派军事进攻前,提出“三坚持三反对”,继续争取维持合作,巩固扩大统一战线。

(2)进行坚决回击:面对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中共领导抗日军民坚持回击,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二)皖南事变(时间:1941年初;地点:安徽南部茂林地区)

1.背景:

(1)方针改变: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顽固派开始实行积极反共路线;

(2)二次阴谋: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又谋划第二次反共高潮;

(3)贻误良机:中共中央早就指示新四军军部应尽早北移,但项英等人行动迟缓,贻误良机。

2.概况:

强令北移,遵令北上,突遭袭击,血战牺牲,军长被扣,副军长被杀。

3.围绕事变的斗争:

(1)蒋介石诬蔑威胁;(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声称将叶挺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2)中共的坚决回击;(重建新四军军部;揭露顽固派阴谋——周恩来题词)

(3)国内民主人士愤怒声讨;

(4)国际进步舆论强烈谴责。

4.结果:

打退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民主党派要求与共产党积极合作。

(三)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1.枣宜会战:(1940年5月)

(1)背景:日军为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向华中华南正面战场发动局部进攻。

(2)结果:张自忠壮烈殉国,日军占领宜昌。

2.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初至11月底)

(1)背景: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失利,它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迫切需要打通中国大陆的交通线。

(2)规模:抗战时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3)败因: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恶果。

3.外交成果:废除治外法权。(《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

(四)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

1.独裁统治(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

2.经济掠夺

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加强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统制:用政治手段统一控制经济活动)

归纳: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对内:积极反共,独裁统治,经济掠夺;

(2)对外:消极抗日,废除治外法权。

四.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百团大战

1.概况: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

2.背景:

(1)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日本诱降)(2)英美加紧劝降活动;(英美劝降)

(3)反共投降日益滋长。(汪已降蒋欲降)

3.目的:

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

4.涉及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豫

5.意义:

打击日军气焰,提高中共和人民军队的威望,坚定人民信心。(缺点:过早暴露实力)

(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1.日军的“扫荡”

(1)目的:消灭抗日根据地,巩固占领区,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

(2)手段:集中兵力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施放毒气、细菌,制造无人区。

2.根据地反“扫荡”

(1)战略: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2)战术:民兵积极配合正规军、地方游击队作战,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游击战术。

(3)少数民族抗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

3.根据地的严重困难局面

(1)原因:日军的残酷扫荡,国民党军队包围封锁,严重的自然灾害。

(2)表现:面积缩小、人口减少、经济困难。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军事:反“扫荡”斗争

意义: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2.政治:“三三制”原则(政权)

(1)性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2)意义: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经济:两减两交的土地政策和大生产运动

(1)两减两交的土地政策

①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意义:“减租减息”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交租交息”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地主的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2)大生产运动

①模范: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②意义: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思想:整风运动(1942年延安)

(1)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学风)、反对宗派主义(党风)、反对党八股(文风)。

(2)意义: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3)性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4)不足:对敌情过分估计;过干部过火斗争。

(四)中共七大的召开(1945年春,延安)

1.背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

2.内容:

(1)毛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2)提出党的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3)确立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4)选举中央委员。(毛泽东为首)

3.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中共党代会)

(五)日本无条件投降

1.反攻阶段到来:第一种观点:1944年春(局部反攻)——1945年8月(全面反攻);第二种观点:1945年8月初到9月初。

2.日本无条件投降:

(1)国际形势:

①日本孤立: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孤立无援;

②苏联参战: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

③美国投弹: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

(2)国内形势:

①毛发声明: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②蒋下命令:蒋介石命令人民军队“原地驻防待命”,命令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命令日军只能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③共军行动: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遵照朱总司令的命令,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

(3)日本投降: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投降。

3.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回顾过去: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展望将来: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放眼全球: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提高地位: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昔日“东亚病夫”令人刮目相看)

4.抗战胜利的原因

(1)统一战线:在中共倡导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

(2)国共合作: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配合抗日;

(3)路线方针:中共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国际配合:海外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持、配合,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团结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包含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组织机构和政治纲领,只是一次反抗力量的联合。

(3)国共双方在统一战线中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4)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

(5)中共的领导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2.正确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对日军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抗战,先后在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组织了大规模的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要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2)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它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3)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不敢主动寻机歼敌,往往造成被动挨打局面,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4)抗日战争中后期,由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日的主战场,敌后战场在全面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政治态度和政策上的两面性

(1)抗战初期,由于日本的侵略直接危害了蒋介石集团的利益,也危及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加之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压力,使蒋介石集团不得不起来抗日。在武汉失守前,国民政府的政策重点在抗日方面,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的高潮。但国民党并未放弃独裁和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

(2)武汉失守后,日本改变了侵化策略,国民政府的政策重点逐渐转到反共反人民方面。但由于灭亡中国的侵略目的没有改变,同时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发展壮大。这种现实就决定了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和政策上的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想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3)这种两面性政策的核心是维护蒋介石集团的统治。想投降,又怕日本灭亡中国后失去统治地位,即使日本能保留其统治地位,又怕日益壮大的人民革命力量所不容,所以还要表示抗日;想反共,又怕全国人民反对而难以维持统治,也怕日本乘机灭亡中国而失去统治地位。在这两难之中,由其阶级本质所决定,蒋介石集团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4.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中期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有何异同

(1)相同点:日本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对外战争;都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两次战争中日本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南京);都进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

(2)不同点:主要是结局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全面胜利)。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①从领导因素看,前者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求和;后者国共两党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②从民众因素看,前者清政府极力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并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后者中共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③从战略战术看,前者李鸿章避战自保、消极应战,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者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协同配合,进行持久战,最后取得抗战胜利。④从国际环境看,前者列强对日本侵华采取默许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后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国抗战得到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5.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点

(1)斗争目标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的斗争目标是日本帝国主义。

(2)参加统一战线的力量不同。第一次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第二次包括了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及海外华侨,更具有广泛性。

(3)两党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只有小块根据地和不十分巩固的政权及少量军队,共产党既无政权又没有军队,两党共同为国民革命的胜利而奋斗;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两党团结合作并发动民众抗战,为取得抗日斗争全面胜利而斗争。

(4)组织形式不同。第一次合作时,采取了党内合作的形式;第二次则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没有形成共同纲领和固定组织。

(5)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合作时,虽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反对中国革命,反对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由于英美同日本矛盾日益尖锐,它们支持中国全面抗战,支持国共合作。

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

C

通过对“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关键句的分析,从战术和战果上可知这是台儿庄战役。

2.(2009年北京文综19)图8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注明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①B.②

C.③D.④图8

D

图中只有④这一处为八路军所取得的抗日胜利。

3.(2009年山东文综12)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B

A项不可能影响华北铁路交通,C、D两项不符合题中所述情况。

4.(2009年四川文综15)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图6

C

右边笔筒上有“民国二十七年”字样,正是1938年抗战期间。

5.(2009年广东历史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B

A项错在“最早”,C项错在“第一部”,D项错在“根据……实行的”。

6.(2009海南历史18)“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水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B.1920-1926年C.1927-1936年D.1937-1945年

D

题中歌词意为日寇占据北京、河南、湖南,号召驱逐日寇。

7.(2009海南历史19)表2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16%4.4%7.3%

1942年58%78%49%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

A

从时间上判断为抗日战争,从重工业比重上判断为适应抗战需要。

8.(2009年重庆文综39题第(1)小题)

材料一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4分)

(1)主要特征:掠夺为侵略战争服务;掠夺的资源以煤、铁为主;主要运往日本和东北;数量不断增加(4分,任答两点)。严重后果: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变成了日本的附庸经济,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实力,有助于其扩大侵略战争(4分)。

从目的、构成、方向、数量等材料信息概括特征;分别从中国和日本方面简述严重后果。

一.易错知识点

1.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正确评价。首先要明确,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在抗战时期这个特殊阶段体现出以下基本特点:坚持抗战,但又不放弃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始终抗日,但政策发生过动摇。

2.对抗战中两个战场的作用的客观评价,往往忽视正面战场作用。

3.对敦促日本投降,往往认为美国的两枚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忽视了中国人民自身的抗战。

4.蒋介石的两面性是由主要矛盾和自己的利益决定的。

二.方法点拨

1.复习本单元内容,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分阶段、分专题归纳课本知识。按专题可分为日本的侵华活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国共关系的等。按阶段分为抗战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同时注意培养运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战争局势的变化发展;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这三个区域的比较。

2.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理解:日本全面侵华的国际背景;解放区的困难及其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关系;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抗战取得胜利的国际因素。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日本发展全面侵华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通电、庐山谈话、自卫宣言、红军改编、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史实: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失守、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抗战指导思想:片面抗战路线。

结果: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洛川会议。

敌后战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抗战的指导方针——《论持久战》。

日本侵华:侵华方针改变、野蛮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残暴殖民统治。

对外:汪公开投敌、蒋消极抗日、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国民政府内外政策

对内:政策转反动、掀起反共潮、政治独裁、经济掠夺。

军事方面:百团大战、反“扫荡”斗争。

中共坚持抗战政治上:“三三制”原则。

根据地建设经济上:调整土地政策、大生产运动。

思想上:延安整风运动。

国际:从1944年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成定局。

背景国内:正面战场大溃败、敌后战场局部反攻、中共七大迎胜准备。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全面反攻美国投掷两颗原子弹;

毛泽东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抗战胜利意义增强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考点一抗日战争的爆发

1.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日本全面侵华:1936年日本制定了“”的侵华方案;全面侵华的标志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①中共发表“七八”通电,号召国共两党合作,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②几天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的方针”;③“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表示要“抵抗暴力;④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了八路军和;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2.正面战场的抗战

(1)指导思想:片面抗战路线(仅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人民,是由其阶级本质决定的)。

(2)初期四大会战:①1937年8月,会战,粉粹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②太原会战中,林彪率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国民党军队在山西阻击敌人,这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光辉典范。

③1938年春,会战,李宗仁指挥的,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④武汉会战,武汉失守。

(3)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中国丢掉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国民党片面抗战带来的恶果)标志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指导思想: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1937年秋,会议确定的。

(2)根据地:第一块是,是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4.抗战指导方针的确立:面对“”和“”,为了给全国人民指出抗战的正确道路,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之中。

考点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

1.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政治上:以华治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1)原因: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抗日根据地的威胁,由此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妄图“”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2)内容:对国民党实行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对共产党集中兵力打击。

(3)结果:1938年底,汪精卫叛国,年建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这是日本推行“以华治华”政策的产物。

2.野蛮的经济掠夺(经济上:以战养战)

(1)总方针: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经济。

(2)掠夺的表现:农业;工矿交通运输被定为“事业”;金融方面。

3.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1)学校教育: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企图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和,实行政策。

(2)社会教育:进行奴化宣传和反共宣传。

4.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1)日军:在华北推行“”;在华中推行“”。

(2)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抗斗争。

考点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领导集团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1939年初,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党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针对国民党的反动方针,中共提出“、、、”,继续争取与国民党合作。

2.积极反共:1939年冬-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派兵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中共给予,打退了它的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初,蒋介石又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中共给予坚决回击的方针,并宣布重建的命令,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3.消极抗日:1940年5月,在会战中,壮烈殉国,日军占领宜昌;1944年初,日军需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发动了战役,这是其抗战以来,日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结果国民政府丢掉了大片领土,原因是执行的路线。

1943年,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4.国统区的统治:政治上实行独裁:、和三者结合。

经济上实行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地位,急剧膨胀起来。

考点四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共坚持抗战

(1)军事上:1940年,由指挥,发动了,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面对日本的“扫荡”,根据地的军民积极开展了反“扫荡”。

(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原则,巩固了统一战线;精兵简政。

(3)经济上:实行的土地政策,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为克服经济上的困难,进行了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思想上:1942年,开展了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共七大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为争取的最后胜利和

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3.日本无条件投降

(1)背景:国际上: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转折;国内:正面战场溃败,敌后战场局部反攻,中共七大作了重要准备。

(2)全面反攻:国际上:苏联出兵中国;美国在日本的和投下两枚原子弹。国内:毛泽东发表《》的声明,号召全国规模的反攻。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月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

(4)抗战胜利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和,为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得到提高。

考点一抗日战争的爆发

1.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策基准七七事变长城确定了准备抗战自卫宣言新四军国共合作宣言

2.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平型关忻口徐州台儿庄战役

3.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洛川晋察冀陕甘宁延安

4.抗战指导方针的确立:速胜论亡国论论持久战民众

考点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

1.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政治上:以华治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速战速决政治诱降1940

2.野蛮的经济掠夺(经济上:以战养战):附庸统制

3.文化教育(奴化教育):民族意识反抗意志民族同化

4.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

考点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溶共防共限共反共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2.积极反共:坚决回击新四军军部

3.消极抗日:枣宜张自忠豫湘桂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英美等国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

4.国统区的统治: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统制经济垄断官僚资本

考点四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共坚持抗战:彭德怀百团大战三三制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大生产整风运动

2.中共七大: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

3.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广岛长崎对日寇的最后一战92第一次完全自尊心自信心民主革命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