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我国建设道路的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小学

发表时间:2020-10-23

我国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我国建设道路的实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单元
第一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建设道路的实践
1.三大改造的过程
(1)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3.中共八大时间
(1)时间: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主要内容:a.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问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问的矛盾。
b.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含义:“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
(2)人民公社化运动含义: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1)时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科京召开。这次会议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2)内容:a.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正。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还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b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长期以来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2)形成:为了发展农产,当地党和政府率先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允许农村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3)作用: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随后,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主要内容: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
b.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在分配改革方面,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国企改革加快了步伐,由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等政策性调整阶段,转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
(2)作用:通过这些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第四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1)时间: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
(2)发展: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3月,中国设立海南省,并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成
(1):继经济特区之后,中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功能和作用:.它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发展: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五课:中共十四大
1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决定.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关知识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

一、定向导学

主要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高考重要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措施、特点和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知识链接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任务——巩固政权:

政治:颁布三个法令《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经济: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

1、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_____》(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签约退出一战,以土地换和平,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虽丧失了大量土地,但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面临的形势:

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

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特点

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

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則的尝试已经失敗了《我们的新经济玫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笫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1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状态”的?(8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6分)

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

(2016成都模拟)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4月1日,我们(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次试验了一条生产装配线,我相信这是安装在生产上的第一条流水线。1914年1月,我们宣布并实行了一项利润分成计划:将工人工资由每天最低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并将每天工作由9小时缩短到8小时。我们这项计划是想把公司预期利润的一部分提前支付给在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的工人。如果预期利润不能实现,那么工人的工资水平将回到从前……我们如果支付高工资,这些钱也要被(工人)花掉,一旦商店的老板、批发商、其他行业的生产厂家和工人更加富裕,那么他们反过来又会刺激我们的销售。

——亨利福特《我的生活和事业》

材料二: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

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

材料三: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统计表(单位: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福特公司在生产方式上的创新,概括说明福特公司进行工资改革的意图。(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1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

1、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_____》(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认识这一行为?

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退出战争,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也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但是苏俄丧失了大量土地,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损失。

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又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

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政策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危机重重战胜敌人,巩固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政权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2.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3.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

(1)表现: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4分)理解: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7分)

(2)不完美模式: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体现: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

(3)问题和启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6分

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

(1)创新:建成生产装配线(流水线)。

意图:对企业:吸引和稳定高素质工人队伍,提高工人积极性(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社会:刺激消费,促进销售(或希望缓和劳资矛盾)。

(2)差别:粮食征集的范围不同(“余粮征集制”指征集除农民口粮、种子粮之外的粮食;“粮食摊派制”的征集范围涵盖农民的全部粮食),“粮食摊派制”更强调征收的强制性。

影响:一方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巩固了新生政权;一方面因用强制摊派的办法征购粮食,引起农民的抵制和反抗,导致出现政治危机。

(3)趋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差异明显。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之中(或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城乡经济实行二元体制;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存在漏洞等)。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必修Ⅱ教学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列举“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2.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①1924年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②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③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2)方针的确定: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3)过程:①1926—1928年主要是改建、扩建和新建。②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被取消。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③从1933年起,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于1937年提前完成。④到1937年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4)结果:①到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苏联不再是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而是世界工业强国;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③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④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5)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是一个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方针的确定: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方针。
(3)过程:从1929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
(4)结果: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5)评价:一方面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损害。
二、斯大林模式
1、概念:“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2、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形成了。
3、主要表现及影响
(1)经济方面:
A、表现: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它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B、影响:①积极: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②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方面:www.
A、表现:权力高度集中。
B、影响:①积极: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消极: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从实际出发,保证农、轻、重平衡发展。
3、要注意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4、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一、选择题
(D)1.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A.沙皇统治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体制时期
(A)2.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A)3.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A)4.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不同在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军工业D.优先实现农业机械
(C)5.1925年,苏联共产党(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总路线是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D)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A.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D.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7.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民主与法制
(D)8.导致苏联20世纪30年代“大清洗”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风盛行B.国际反苏势力猖獗
C.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的错误认识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A)9.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C)10.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时,苏联
A、在实施新经济政策B、在进行“二五计划”建设
C、在进行“一五计划”建设D、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

二、判断题
(A)1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模式,它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B)12、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答: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答: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答: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高度集中也破坏民主集中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案+试题试卷)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经验教训,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
教学方法:资料收集与整理;历史论文、习作与答辩。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入斯大林执政时期。新经济政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自身存的很多弊端和缺陷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遭受了重大挫折。
专题七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5.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了国家、苦了自己)。
6.苏联工业化的成就(1928—1932,1933—1937,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1)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工厂,拥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各种化学工业。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7.苏联工业化的问题:(1)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2)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见课本P137右下角“资料卡片”)。
苏联工业化的过程(三个五年计划):“一五”(1928—1932)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农业工业国;“二五”(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中断。
苏联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1)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仍然停留于个体小生产水平。(2)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3.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1)大规模、群众性的运动。(2)抢时间、争速度。(3)行政手段、强迫命令。
5.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成就:(1)到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户总数和耕地面积都占全国的90%以上。(2)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3)随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高涨,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6.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问题:(1)地位问题: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2)利益问题: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自愿和逐步改造的原则,损害了千百万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2)1930年,暂时整顿后又迅速发展。(3)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4)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积极: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联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话)。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或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计划、片面、包办)
①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它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计划就是法令”)。②为了实现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③这种模式存在明显弊端: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方面(集权、破坏)
①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只是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②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③(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治的稳定。
(3)思想文化方面(崇拜、干预)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②苏联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③“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维,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的压制。
3.对斯大林模式的辩证评价或认识(浓缩自教参P275—276的评价)
(1)积极: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特定历史条件产物;战争取胜战后恢复;落后国家现代启发。
(2)消极:经济体制不合规律;干部官僚脱离群众;个人崇拜风气盛行;阶级斗争政治高压;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斯大林模式:又称斯大林体制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特点: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也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父亲经常酗酒打母亲(留阴影)。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分领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评价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上: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文化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学案部分
第2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础导学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前提——“两化”的进行
1.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
①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
②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③斯大林时期,苏联仍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
(2)方针、特点及过程
①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②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③过程: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从1928年起,开始了有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建设。
(3)影响: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也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①为了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①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一些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②1930年,经过斯大林的整顿,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3)影响
①积极: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建设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消极:农业集体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开展了对富农的斗争,消灭了富农阶级。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内容和影响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国家对经济采取指令性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②评价
积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方面
①特点: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
②影响: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维系了政局;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破坏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方面
①特点:个人崇拜盛行,用行政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②影响: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问题研讨
1.斯大林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薄弱。
(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国家。
(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
(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请回答: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点拨
本题以农业为突破口,对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侧重考查两国农业政策的不同,即说明中国农业政策对苏联模式的突破。(1)问可从材料一归纳苏联农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问应注意从工农关系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评价;(3)(4)问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答案
(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练案部分
选择题
3.“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4.右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A.二五计划完成
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
5.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市场经济体制
6.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7.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名美国记者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的通。”当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B.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经济建设中
C.通过国家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D.实行计划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8.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

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途径的理由和依据。
(3)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教学建议:
①课前思考:什么叫“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有哪些优缺点?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从积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在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为维护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③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撰写一篇关于对斯大林模式评价和认识的小论文。可联系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建济建设的影响去探讨,如: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内容、作用、弊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题目自拟,字数1000字左右,在撰写论文时,要求学生注明引文出处、资料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等,以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避免学生大规模抄袭现象发生。
④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开一个以斯大林模式为题目的论文研讨会,学生在研讨会交流自己的论文,老师参与交流,以便能更深刻的理解斯大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