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九单元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6

第九单元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九单元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史概要:
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4)、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
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欧洲议会”;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表现和影响。
②、理解:欧共体的影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
③、能力: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欧洲、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通过横向比较,把握各国发展的道路及走向联合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的经济政策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建议
(1)、可采取提问:苏美两极对峙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前导语,指出,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导入新课。
(2)、关于“欧洲人的欧洲”
①、欧洲走向联合的条件。阅读教材第一段,从经济、政治两方面理解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
②、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及目标。利用课文资料及图片,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过程的三阶段。记住时间及大事:1951——欧洲煤钢共同体(基础工业联合);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市场和尖端工业的联合);1967——三个结构合并、形成欧洲共同体(经济的整体联合)。记住目标(课本),理解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规律。
③、欧洲共同体政治联合的加强。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对学生进行历史理论教学: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政治一体化。以时间为序,明确欧洲共同体政治联合加强的具体表现。
④、欧洲共同体的影响。利用资料回放,理解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影响。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归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2)、关于“迅速兴起的日本”
①、日本迅速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学生自己阅读,从方针、战略、美援、教育等多方面,归纳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结合美苏“冷战”格局,师生共同探究: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②、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学生自己阅读归纳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注意按时间顺序进行,还要利用相关的图片与“知识链接”,以加深理解。讨论:从日本的发展经验中,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学生应学会以史为鉴,洋为中用。
(3)、关于“东方巨龙的腾飞”
①、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取得的成就(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的中国),阅读第一段,学生自己按时序归纳。
②、改革开放后中国腾飞的表现。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首先,利用课本“知识链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国力”。其次,利用好《1978——1999年中国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以及课本内容,有条理地列举出改革开放的成就。再次,分析“学习思考”:“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通过师生对话,得出:中国政治体制的先进性;市场的广阔;劳动力的富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设探究性问题:“从中国的腾飞”中得到哪些认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先展示图片《各国代表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然后,利用课本,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向学生交代: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与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之间的因果关系。
(4)、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呼声”:阅读教材,归纳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推动因素。学生应认识到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利用“资料卡片”——“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并对教材进行归纳,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斗争目标、政治主张;结合资料回放,并指导学生看图片《不结盟运动会议》,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的意义。
(5)、教师补充讲解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问题探究:通过横向比较,把握各国发展的道路及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然后归纳:伴随着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联合的欧洲、亚洲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增强;而美苏实力则相对下降。这将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以此作为全课的小结。

相关知识

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欧洲议会”;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表现和影响。
②、理解:欧共体的影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
③、能力: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欧洲、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通过横向比较,把握各国发展的道路及走向联合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的经济政策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建议
(1)、可采取提问:苏美两极对峙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前导语,指出,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导入新课。
(2)、关于“欧洲人的欧洲”
①、欧洲走向联合的条件。阅读教材第一段,从经济、政治两方面理解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
②、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及目标。利用课文资料及图片,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过程的三阶段。记住时间及大事:1951——欧洲煤钢共同体(基础工业联合);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市场和尖端工业的联合);1967——三个结构合并、形成欧洲共同体(经济的整体联合)。记住目标(课本),理解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规律。
③、欧洲共同体政治联合的加强。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对学生进行历史理论教学: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政治一体化。以时间为序,明确欧洲共同体政治联合加强的具体表现。
④、欧洲共同体的影响。利用资料回放,理解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影响。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归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2)、关于“迅速兴起的日本”
①、日本迅速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学生自己阅读,从方针、战略、美援、教育等多方面,归纳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结合美苏“冷战”格局,师生共同探究: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②、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学生自己阅读归纳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注意按时间顺序进行,还要利用相关的图片与“知识链接”,以加深理解。讨论:从日本的发展经验中,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学生应学会以史为鉴,洋为中用。
(3)、关于“东方巨龙的腾飞”
①、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取得的成就(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的中国),阅读第一段,学生自己按时序归纳。
②、改革开放后中国腾飞的表现。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首先,利用课本“知识链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国力”。其次,利用好《1978——1999年中国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以及课本内容,有条理地列举出改革开放的成就。再次,分析“学习思考”:“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通过师生对话,得出:中国政治体制的先进性;市场的广阔;劳动力的富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设探究性问题:“从中国的腾飞”中得到哪些认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先展示图片《各国代表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然后,利用课本,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向学生交代: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与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之间的因果关系。
(4)、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呼声”:阅读教材,归纳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推动因素。学生应认识到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利用“资料卡片”——“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并对教材进行归纳,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斗争目标、政治主张;结合资料回放,并指导学生看图片《不结盟运动会议》,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的意义。
(5)、教师补充讲解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问题探究:通过横向比较,把握各国发展的道路及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然后归纳:伴随着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联合的欧洲、亚洲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增强;而美苏实力则相对下降。这将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以此作为全课的小结。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
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
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
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
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要点
1、欧洲共同体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
前水平。但是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西欧地位下降。欧洲的政治家认识到,欧洲的联合
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
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它的建立
加强了成员国经济和政治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
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
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2、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
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也是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
度,推动经济增长。
3、中国外交方面政策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
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不结盟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
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本目重点和难点
1、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
3、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
由两极格局形成,以及两极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导入本课。
教学:
(一)欧洲人的欧洲
20世纪50至70年代,是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
助,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随着西欧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
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他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将有助于其稳定与发展,因此,欧洲
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1)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原因
A.雅尔塔体制使欧洲处于美苏两极控制之下,既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威胁,又受到美国
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压力。随着西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与
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要求日益激烈。但是,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各
国人民反战情绪非常强烈,他们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尽快恢复和发展经
济。
B.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唯一
的出路在于“联合”,只有联合起来,西欧才能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又相对贫乏,许多重要原料和市场过去都是从它们所属的殖民
地获取,战后殖民地先后获得独立,这些渠道大大缩小或者被堵塞。这就使西欧各国认
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就必须打破国家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一体化。
D.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经济联系也较密切;西欧各国具有相同或相
近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法德两国逐渐排除宿怨,实现和解;西欧各国都实行
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这一切表明,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传统
地位;因此,他们的联合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过程
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
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总部在布鲁塞尔。
1975年,共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80年代之后,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3)影响:
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改善和加强了同亚非
国家的关系。
史料链接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
外汇储备等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所占比重则大大上
升。……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
社会政策……1967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
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
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读史感悟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
了什么影响?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条件:
思考: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哪些?补充、归纳:
(1)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
(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
(3)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
(6)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2、表现: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
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成为
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
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
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
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史料链接
材料一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在世界市场上,
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亿美元。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
邦交,在阿以冲突中支持阿拉伯国家,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世界当代史》
读史感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中国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与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受挫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国在社会主义
建设中也走过照搬苏联模式的弯路,从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经过20余年的探索,
终于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
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增强,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
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战略平衡中,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论从史出
为什么中国改革成功了,而苏联、东欧的改革相继受挫呢?
(1)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场崭新的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影响它的进程有国内
外诸多因素。但是,最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与路线不同。
(2)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符合
我国国情的党的基本路线,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而苏联、东欧的改革没有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经济理论;没能完全把握本国的国情;
苏联热衷于霸权主义,搞军备竞赛,干涉别国内政;东欧则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干涉、
控制。
(4)因而它们都相继遭受挫折,而我国取得了成功。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倡导者: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影响: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结
战后世界多种力量的兴起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第二节儒学的兴起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二节儒学的兴起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节儒学的兴起教案

知道汉人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养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二、教学过程

课前知识提问:

1、“焚书坑儒”发生的时代背景?经过?影响?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进行了怎样的批判?

2、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在确立儒学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谁?你对罢黩百家的文化政策如何评价?

3、太学建立的意义?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

新授:

一、“焚书坑儒”批判

1、复习提问必修一的相关内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哪些?

2、完成基础知识提问的相关问题?

3、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答案提示: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体现的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导入下一目:产生于两千年前的儒学思想,是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主流思想。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有三位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对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孔子、董仲舒和朱熹。而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建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正统地位,并对其做出了重大发展。

二、罢黩百家

1、由学生介绍有关董仲舒的情况

说明:董仲舒的名字是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不开的

2、指导学生看材料,并提出问题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问(1):根据材料分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启发学生对材料进行理解,并认识其目的

问(2):根据其含义,再思考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议论:(可能有各种说法)看法一致、认识一致、思想统一

问(3):由此看来“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呢?

结合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补充说明:在董仲舒看来,先秦百家学术思想各有各的要旨,互相参差抵牾,因此使统治者无法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思想。要使国家在政治上统一,首先应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因此他的大一统思想的实质就在于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问(4):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思想?他是为解决西汉的什么问题而提出的呢?(面临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内犯、诸侯王国反叛等)进行点评并指出,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此时国家既需要一批有才能的人来协助治理,也更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因此,任何时候,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的产物。

问(5):这种思想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

引导学生认识:“独尊儒术”的思想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的发展。

3、指导学生看材料,并提出思考题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与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

问(1):上述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加以引导: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分别表示希望和谴责,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他将天道和人道相比附,论证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问(2):在这个问题上,君权神授、“天人合一”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巩固政权,加强统治……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给秦始皇创建的皇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地位摇不可动。但同时也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4、指导学生看材料,并提出思考题

君为臣纲──君臣义父为子纲──父子亲夫为妻纲──夫妻顺──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问(1):上述材料体现出董仲舒的什么思想?其实质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三纲五常(可能还会得出做人的原则等说法)

点拨:他的这一思想仍然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他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天”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用“阳尊阴卑”的思想,论证了“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并且还称之为“孝”,是“天经”、“地义”的。后人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哪一位同学能举出这样的事例来?

问(2):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样的“孝”呢?在他的“三纲五常”的思想之中有没有可以值得保留的东西呢?

问(3):根据以上讨论,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董仲舒的基本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问(4)对于上述思想,当时的汉武帝是如何对待的呢?

(引导阅读教材)找出相关内容并得出:汉武帝通过重用人才、兴办教育、确立儒家经典的地位等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使它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共同完成第9页的学习思考

三、太学的出现(安以下条目理清线索即可)

1、太学的建立和发展

2、太学兴立的影响

3、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4、太学的清议及影响

例:《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学经典的内容相互讨论,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提升。说明了汉王朝最高统治者对儒学和教育文化的重视。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亦即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1、重点强调科举制的实行、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并对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2、共同分析第10页的学习思考

课堂练习:

1.汉代儒学怎样成了正统思想?

汉武帝在推动儒学方面,采取了三点具体措施:

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

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试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解题关键: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指出积极可取部分和扬弃部分,并且加以说明理由。

思路引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四个方面内容,积极可取的仁政思想,五常和孝道中的部分主张。

答案提示:内容:略。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

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参看人教版的有关知识结构

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教案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
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梭伦改革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和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表现,明白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2)、过程与方法:查阅、分析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辩论、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多媒体投影文字资料“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让学生先体验一下雅典的民主政治。
(3)、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所提供的资料,思考分析:
①、雅典民主制度为什么在希腊各城邦中最为发达完备?
②、简要归纳概括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发展的过程及主要内容。(君主制—贵族制—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里克利时代“黄金时期”)
(4)、对比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认识这个时代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5)、补充反映雅典伯里克利时代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制度及其特点,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的办法,让学生得出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6)、对于雅典民主制度得与失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