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1-2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导学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年级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摆一摆,想一想课时总课时9-9
学习目标1、我会用圆片在数位表上有序地摆出不同的100以内的数。
2、我发现了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通过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位及数值概念,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课前预习
课型新授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1、数位表的顺序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用圆片●和右边这样的数位表上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请你用1个●在数位表上摆一摆,表示一个100以内的数。
(1)我可以把1个●摆在()位上,它表示()。
(2)我还可以把1个●摆在()位上,它表示()。
(3)我来画一画,写一写。
2、用2个●在数位表上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呢?
(1)我可以把1个●摆在()位,把另一个●摆在()位,这样就表示()个十和()个一,组成的数是()。
(2)我还可以摆出一个比11大的数是(),就是把2个●都摆在()位。
(3)我还可以摆出一个比11小的数是(),就是把2个●都摆在()位。
(4)我来画一画,写一写。
(5)我会把这三个数有顺序地排列。
3、你用3(4、5)个●在数位上摆出不同的数吗,并写出来。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请同学分别起来汇报答案。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1、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在数位表上按从()到()或从()到()的顺序摆出不同的数,太高兴了。
2、我们摆出的100以内的数的个数总比●的个数(1-9)()。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过关检测:
1、找规律。
8、17、26、35、()、53、62、()、()
这些数可以用几个●摆出来。
2、18可以用()个●摆出来,这些●还可以摆出来的俩位数有:()。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说一说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编辑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数学教案

活动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的一次实践活动。“实践与综合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数与代数等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次活动利用简易计数器和珠子,让学生在摆一摆、想一想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神奇与蕴含着的一些规律美,发展学生的数感,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同时在摆数过程中所隐藏的“满十进一”的思想又是后面学习进位加法的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已初步掌握了数位的意义,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数值,少数学生会数千以内的数。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意识,但还需要继续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基于学生认知的有限性,本节课中所提到的“用珠子在计数器上摆数”都是指摆出百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大小不同,初步感知“满十进一”的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类推、归纳、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经历思考、合作、交流、聆听等学习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思维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神奇和蕴含着的规律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 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活动难点:经历操作、类推、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简易计数器、珠子,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或简易计数器、珠子)、题卡等。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

1、激趣:

师出示一颗珠子,问:“这是什么?谁能说一句和数字有关的话?”

这是哈利波特的一颗神奇的魔珠,它会“变大变小”,你们相信吗?

2、设疑:想一想它可以表示什么数?

可能出现的回答结果及教师的引导:

答案一:它表示数“1”。师出示简易计数器,问“你还有其它想法吗”?

答案二:它可以表示“1”、“10”、“100”。师:你是怎样想的?给大家说说。

活动要达到的结论:一颗珠子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是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是10;放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也就是100。

(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教师对策:1、部分学生会受到答案二的启示,得出第三种答案:它还可以表示一千、一万。师及时表扬学生认识的数多,并说明这节课只研究百以内的数。2、个别学生认识算盘,会说到一个珠子还可以表示“5”,师在表扬学生知识面广的同时,强调计数器与算盘的区别,中间没有横档,说明这节课研究计数器上的魔法数字。)

(活动一设计意图:以富有童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了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位与数值之间的关系。)

活动一:操作探究

1、提出活动要求:师:有2颗这样的神奇魔珠,你认为它们又可以表示哪些百以内的数呢?在你的计数器上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操作,师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

指名学生演示摆数过程、汇报操作结果。

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教师的引导:

情况一:学生有序的摆数。(先把两颗珠子摆在个位,再依次移向十位。或者反之。)

师:你们觉得他摆数的过程怎么样? 你是这样摆的吗?

情况二:学生无序的摆数。师首先肯定学生摆出的数是正确的,再引导学生有序摆数。

活动结论:用2颗珠子可以摆出的数有2、11、20。同时教师说明:一般习惯从右起的第一位,也就是从个位开始摆数。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有序摆数的方法。)

2、提出活动要求:师:我们从3颗神奇魔珠中又会发现什么秘密呢?先摆一摆,把你摆出的数写下来,观察一下,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你周围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操作,师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参与学生的探讨,聆听学生的发现。

指名学生汇报操作结果及发现的问题。

结论:用3颗珠子可以组成的数有3、12、21、30。

学生可能发现的规律:

结论一:这些数的十位是由0~3依次增加,个位是从3到0逐渐减少。(反之亦然)

结论二:这些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得3,因为只有3颗珠子。

结论三: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交换了位置,3和30的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交换了位置。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利用课件显示学生的结论,使其他学生更好的理解。)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发现摆出的数中藏着的一些秘密,感受数学的神奇与蕴藏的规律,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三:合作探究

师出示表格:

提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摆一摆,想一想,用4颗、5颗、6颗、7颗、8颗珠子又能摆出什么数,你从表格中又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操作、合作,师巡视了解各组合作情况,并予以适当指导。

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教师指导:

情况一:小组学生无法正常合作,杂乱无序。教师引导学生组内分工,分别确定摆珠、记录、读数、监督的学生。

情况二: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并很快找出规律,直接填出答案。教师在听取他们发现的规律之后,引导他们通过在计数器上摆珠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引导他们试着发现其它的规律。

情况三:能进行合作学习,但每一次都是在一个个拨珠写数。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写出的数,寻找其中藏着的秘密,试着用规律写数,再拨珠验证。

全班交流,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结论及发现的规律(选择有不同发现的小组进行汇报)。

可能出现的结论有:

结论一:

从每一行来看,每一个数十位上的数字在逐一增加,个位上的数字在逐一减少。

从每一列看,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在逐一增加。

结论二:

由于摆出的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就是珠子的颗数,所以可以把摆出一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得到不同的两个数。

从每一列来看,也有一定的规律,或者十位不变,个位递增,或者个位不变,十位递增。

结论三:2颗珠可以摆出3个数,3颗珠可以摆4个数,每次摆出的数都要比珠子的颗数多1。

(按反向顺序填写的情况不再列举)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观察、操作、类推、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感受“魔珠”的神奇。)

活动四:猜想验证

1、合情推理:利用大家得出的规律,猜一猜,9颗珠能摆出哪几个百以内的数?

[生回答,师课件展示:9颗珠:9、18、27、36、45、54、63、72、81、90 能摆10个数]

2、设置陷阱:照这样去想,10颗珠能摆几个百以内的数呢?14颗珠又能摆几个数呢?

[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般会说10颗珠能摆11个百以内的数,14颗珠能摆15个百以内的数]

师:是这样吗?你们的猜想正确吗?怎样才能知道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

[需要实际摆数去验证]

3、验证猜想:用10颗或者14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摆数。

学生操作,在计数器上摆珠。同桌合作,共同探究。

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随机询问:发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汇报结论:个位上只能摆9颗珠子,不能摆10颗,第十颗珠子要摆在十位上。

[师说明:个位满十要进一。]

10颗珠子能摆出9个数:19、28、37、46、55、64、73、82、91

14颗珠子能摆出5个数:95、86、77、68、59

4、合情推理:要摆百以内的数最多需要多少颗珠子?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摆珠验证、得出结论:最多只需要18颗珠子。

4、活动回顾:通过这些活动,你想说些什么?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产生不只是凭猜想得来的,而是要经过实际验证,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同时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活动小结:哈利波特的神奇魔珠可以“变大变小”,你们现在相信了吗?从这些魔珠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你认为这些魔珠还可以变出哪些你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呢?

活动拓展:课后任选一个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摆一摆,想一想,找出其中蕴藏的数学秘密。可以合作完成。

1、分别用10~18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摆一摆,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2、在算盘上拨一拨,看看1~9个珠子分别能表示哪些百以内的数,有什么新的发现?记录结果,想一想:在算盘上拨百以内的数,最多需要几个珠?

3、想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魔珠游戏,自己试着去研究一下其中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摆圆片写数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100以内数的规律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数的规律。
【教具、学具】数位表百数表同桌俩4个圆片。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看老师左边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左边黑板上有数位表。
师:真好!用好了你身上的三个宝贝,第一,听清了老师问的问题(指耳);第二,仔细观察了黑板上提供的信息数位表(指眼);第三,完整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嘴巴)。
师:谁能说一说数位表从哪边数起,第一位是什么位?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依次说下。一会儿,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你认为他回答的对,点头。认为不对,听这位同学回答完,你再举手,好吗?
生:数位表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的数位表里板书:十位个位)
师:说的调理,有序。看来你们把以前学习的知识都装到了脑中,真好!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能不能它送到数位表里,让它表示1个一,该把它放到哪一位呢?
生到黑板上摆,边摆边说把圆片放到个位上,表示1个一,写出的数是1.
师:还有别的摆法吗?
生:把圆片放到十位上,表示1个十,写出的数是10.
如果我把圆片摆在百位上、千位上、万位上,摆出的数分别是多少呢?
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用一个圆片还可以摆出100、1000时,老师要予以肯定。同时给学生明确,我们现在只学习了100以内的数,我们只探索一位数和两位数与圆片的奥秘。
小结:看来数位表真是神奇,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数位表和圆片来做一个有趣的数学活动,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请你跟老师一起写。
二、教师引领,初步感受位值
1.学生猜测。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用两个圆片在数位表里摆数?能摆出哪些数呢?
生:可以摆出2、20、11三个数。
2、学生试摆,教师记录,教给学生方法。
同学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请一位同学上前面来摆一摆。
学生摆,老师记录。如:学生在十位上摆了2个圆片,老师就在记录单的十位上画两个圆,写出组成的数是20.
另请两名同学配合,一名摆,一名记录;11
同样的方法摆出2并记录。
师:两个圆片在这个数位表中还能摆出其它数吗?
生:不能。
教师小结,并把摆出的数进行板书。
三、合作体验,感知有序性
(一)用3个圆片摆数,学会有序
1、学生试摆。
师:刚才的两组同桌配合的真默契,如果让你和你的同桌配合,一个摆,一个根据摆的像黑板上这样记录下来。能不能做到。
生:能!
听老师口令:右边的同学把数位表放到课桌的中间,左边同学把记录单也放到自己课桌的中间。
要求:?用三个圆片在数位表中摆数,要摆出你们认为能用三个圆片摆出的所有数。怎样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右边同学摆完一个数后,看一看左边同学画和写的是否和你摆的一样。
2、交流摆法。
生1:我们俩摆出了(3、12、21、30)。
师:你们是怎样摆的?(小组汇报)
生1:我们是先摆个位,把3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3,再把1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剩下2个在个位上得到数12,再用2个圆片放在十位上,剩下1个圆片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21,最后再把所有的圆片放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30。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
生2:我们摆出了30、21、12、3四个数。
师:你们是怎样摆的?
生2:我们是先摆十位,把3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30,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21,再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12,最后从十位再拿一个放到个位就得到数3。
生3:我们是先把两个圆片放到了十位,一个圆片放到了个位得到数21,个位和十位上的圆片交换得到数12;再把3个圆片都放到个位得到数3,再放到十位得到数30.
3、学生感知有序排列的优势。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种摆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生:我认为第一种和第二种,因为他们都是有序排列,一个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个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生:这样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大家认真观察了吗?不论哪组从十位开始摆,还是从个位开始摆也好,他们都是(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按顺序来摆放的,这样做让我们既不会重复也不遗漏数字,老师也用这两种摆法摆了摆。(课件展示有序摆法)
4、数位表搬家脑中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数位表和3个圆片搬到脑中,有了吗?
边在脑中摆,边回答老师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12、21、30.
师:看来有序摆放,不仅可以使摆出的数不重复、不漏掉,还可以节省时间。
(二)用4个圆片摆数巩固方法。
师:请同学们继续合作用4个圆片有序的摆数。要求右边的同学摆,左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班里有一个组只有三个人,要求他们三人合作,用6个圆片摆数。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补充表格。4413223140
66152433425160
四、深入探索,逐步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操作过程,回答老师的问题。用1个圆片摆出了哪几个数?
(生答略)
师:那么,用2个圆片摆出了哪些数?用3个圆片、4个圆片呢?6个呢?
(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摆数,请你用你善于观察的小眼睛看一看(教师手指前面一个表格),圆片个数与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吗?
生1: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
师:有的同学在点头。你能从我们的表格中任找一行,来验证他的说法吗?
生2:如:4个圆片摆出了5个数,6个圆片摆出了7个数。
师:真好!用事实说话。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3:我发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圆片的个数。比如,用3个圆片摆出的数:3=0+33=1+23=2+13=3+0。
五、尝试讨论,运用规律
1.运用规律摆数。
师:下面老师不让你们摆了,把摆的过程移到脑中。请你闭上眼睛,脑中出数位表,有了吗?脑中出图,5个圆片能摆出哪些数?圆片依次移动,有答案了吗?
生:5651423324150
2.拓宽运用。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快说出用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呢?
【评析:教师的引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教学的智慧,也是一种文化。在学生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出,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五、巩固运用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摆一摆,想一想发现了用圆片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的规律,老师出个题,考考你们,会不会运用你们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1、年龄问题
(1)确定信息
师:在前面我们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时候,猜过蒋老师的年龄,你能告诉听课的老师蒋老师的年龄是由几个圆片摆出来的数吗?只有这一条信息,只能猜我可能是多少多少岁?你能不能再加一条信息让听课的老师一听就能判断出,蒋老师今年多少岁?
(2)小组合作确定年龄
每组3号去问一位听课老师,问问听课老师的年龄,是由几个圆片摆出来的数?这一条信息能不能问出到底多少岁?那你还可以问老师两条信息。其他同学根据1号问出的信息,由2号拿笔先把所有可能摆出的数写出来,再根据第二条信息,在能表示老师年龄的数下面画对号。
(3)汇报
2、百数表与所摆出的数之间的关系。
师:其实这个规律在前面的百数表中就有体现,只不过当时我们没有发现,大家请看,(出示百数表)
表中哪些数可以用两张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出?哪里些数又可以用三张卡片摆出?
六、全课总结
谁能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观察,善于动脑,你会有更多神奇的发现,今天,我们发现圆片摆数的规律,摆出的数的个数总比圆片的个数多1。

摆一摆


摆一摆
教学目标:
1.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能够比划一下吗?
2.师: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
(教师出示一张小卡片。)
3.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悟理
1.估计“卡片”的面积
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可以利用老师给你带来的工具。
2.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
教师板书学生的各种方法。
找出其中最简便的: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用长乘以宽计算这张卡片的面积,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来举例验证,探索一下。
小组合作研究:用事先准备了的几个长方形,小组分工,其中三人每人选一个图形验证,用长乘以宽的方法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并举个例子来说明是怎么验证的。
4.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5.P46试一试
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用长乘宽来算,只是是正方形不分长和宽,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面积=边长乘边长。
(三)尝试运用
P462、3、4
(四)总结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计算。
只是是正方形不分长和宽,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面积=边长乘边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学》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学》导学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年级上课时间
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
科目数学课题用数学课时7-9
学习
目标1.我会用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我还会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问题。
重难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课前
预习算一算数学书跟语文书的总价格。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复备栏
1、导
复习导入:
1、5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7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学
1、一共有()个珠子,()个穿一串,要解决的问题是()。
2、自己动手圈一圈。
1、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呢?
3、展
1、小组内先交流自学内容。
2、小组间互相交流。
4、讲
如果是每10个为一组,用()的方法最快。如果不是每10个为一组,用()方法更方便。
5、练
第46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设计:用数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导学案


课题数数课时总课时1-9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我知道10个十是一百。
重难点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课前预习
课型新授教学准备小棒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1、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2、请小朋友们观察课本第33页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有许多羊在玩耍,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和20只相比?谁更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20多得多的数。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谁估的准呢?我们来数数看吧!
(1)一只一只地数的
(2)五只五只地数的:五、十、()、二十、()、三十、三十五、()、四十、四十五、()、()、六十、()、()、七十五、八十、()、()、九十五、()。
(3)十只十只地数的:十、二十、()、()、()、()、()、()、()、()。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1、请同学分别起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2、说说我最喜欢第()种方法。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数,知道数物体的个数可以()个()个地数,还可以()个()个地数。10个十就是()。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过关检测:
1、课本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练习八的第2、3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我们来选一种方法数数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吧。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比多少》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比多少》导学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年级上课时间
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
科目数学课题比多少课时6-9
学习
目标1.我会在具体情境中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我知道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重难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课前
预习比较一下班上男生跟女生的人数,可以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中的哪些形容。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复备栏
1、导
复习导入:1、比50大的数有(),比30小的数有()。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78905445939
____________
2、学
1、3个玻璃瓶中,红球有()个,蓝球有()个,黄球有()个。
2、黄球最(),比红球和蓝球都少,但少的数量()。
1、红球比蓝球(),那蓝球就比红球()。
3、展
1、小组内先交流自学内容。
1、小组间互相交流。
4、讲
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比多少。当两个数相差较少时,我们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当两个数相差较大时,我们就要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
5、练第43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一年级数学下册拼一拼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序号:2学校:
年级:一年级班级:一年级姓名: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内容拼一拼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重点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知识链接生活中很多图形都是由几种图形拼凑而成的。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正方形:()个角,()条边,每个角都是(),每条边都()。
2、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图形中,谁和正方形相似?你能试着说出他们的特征吗?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3、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4、同桌两人合作,说出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三角形:
圆形:
5、你还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什么样的形状?快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学习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课堂检测1、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0捆小棒,每捆10根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3+2=7+5=9-4=

8-2=5+5=3+5=

任务一:10+20=□

1、动手操作:左边摆10捆小棒,右边摆20捆小棒。

2、思考:()个十加()个十,是()。

任务二:30-20=□

思考:()个十减()个十,是()。

达标测评:

1、口算

20+40=30+50=70+20=60+10=

60-20=80-50=90-70=70-10=

2、小红得了20朵花,小东得了30朵花,一共得了多少朵花?

3、公共汽车上有40人,下去了10人,还剩多少人?

作业布置:第63页第1、2题。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导学过程备注

1、4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任务一:25+2=□

1、动手操作:左边摆25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

2、思考:认真观察,先看单根的小棒。

()根+()根=()根

再加上左边的2捆,刚好是()捆()根,也就是()。

任务二:25+20=□

1、动手操作:左边摆25根小棒,右边摆20根小棒。

2、思考:认真观察,先看整捆的小棒。

()根+()根=()根

再加上单根的5捆,刚好是()捆()根,也就是()。

达标测评:

1、口算

30+30=40+50=70+10=20+60=

38+30=44+50=70+19=20+67=

2、手工小组有8人,音乐小组有20人,一共有多少人?

3、小红排球40个,小兰排球25个,一共拍多少个?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8+6=20+15=31+5=

任务一:24+9=□

1、动手操作:左边摆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摆9根小棒

2、思考: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口算

46+5=36+8=69+7=55+8=

8+34=45+5=59+6=7+53=

2、小白兔有13个萝卜,小灰兔有9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

3、小明今年8岁了,妈妈比小明大25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导学过程备注

1、口算

9-6=30+2=8+51=50-20=

2、口答:

⑴5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4=50+()

⑵6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8=8+()

任务一:35-2=□

1、动手操作:先摆35根小棒,去掉单根的2根,还剩多少根?

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3、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任务二:35-20=□

1、动手操作:先摆35根小棒,去掉20根,也就是2捆,还剩多少根?

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3、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口算

40-10=60-20=80-50=90-30=

47-6=75-40=58-10=46-70=

2、超市运进63箱苹果,卖了60箱,还剩多少箱?

3、明明考试得了90分,刚刚得了80分,明明比刚刚多得了多少分?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12-7=20+4=35-3=

任务一:36-8=□

1、动手操作: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2、思考: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口算

33-6=45-8=35-6=62-7=

70-5=27-8=54-50=48-5=

2、河里有37只小船,划走了8只,还剩多少只?

3、有25个鸡蛋,吃了7个,还剩多少个?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小括号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导学过程备注

1、直接说得数。

15-6=17-8=5+4=

8+4=5+6=11-4=

2、说说这几题计算顺序。

14-8+38+6-715-7+5

任务一:

10-2-3=□

1、动手操作:每位同学拿出10颗五角星,在课桌上摆一摆。

2、思考:去掉2颗,再去掉3颗,还可以怎样想?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算一算。

54-4-20=78-9-30=

75-5-40=67-(2+18)=

46-(8-3)=80-(10+30)=

2、有57颗星星,第一天发给小朋友4颗,第二天发3颗,还剩多少颗?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连加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重、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3+3=7+7=4+4=

6+6=5+5=9+9=

任务一: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颗小星星?

1、动手操作:每组选3个同学,一人拿出5颗五角星,在课桌上摆一摆。

2、思考: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怎样列式。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算一算。

4+4+4=8+8+8=3+3+3=

9+9+9=6+6+6=7+7+7=

2、妈妈买了3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连减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

重、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3+3+3=7+7+7=4+4+4=

6+6+6=5+5+5=9+9+9=

任务一: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1、动手操作:可以用小棒代替橘子,在桌子上摆出28根小棒,先去掉9根,再去掉9根,再去掉9根。

2、思考:可以怎样列式。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算一算。

42-7-7=12-3-3=37-6-6=

34-5-5=27-9-9=32-8-8=

2、有18个胡萝卜,6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数学 用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8
学习目标1、我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会正确选择有效信息。
重难点能从已知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
课前预习1、快速计算。(我报算式,你说得数)
12-5=11-6=13-7=12-4=13-5=
16-9=14-5=12-8=11-2=14-6=
2、说一说。(任选上面的一题和小伙伴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主题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师:课本第20页中绿茵茵的足球场上,正在进行激烈的足球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1、自学课本第20页例5,通过看图和文字知道有3条数学信息。
○1有()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人;
○3我们队踢进了()个。
要解决的问题是()。
2、想一想,填一填。
○1以上有联系的信息是第()条和第()条。
○2要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需要第()条和第()条数学信息。
○3第()条数学信息没用,是多余的信息。
3、把相关联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给学习伙伴听。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1、用画图的方式把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
2、根据画图,我认为应该用()法解决问题。
3、列式计算。
4、说说:16、9、7分别表示什么?
5、想想解答是否正确:没来的()人加上9人,等于()人,解答正确。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说一说,为什么踢进了4个这条信息为什么没用上?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1、完成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2、把问题和相关联的数学信息连一连再解答。
红气球有9个,
黄气球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有13朵兰花,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以上学习知道在解决问题时,要做到:
○1通过看图和文字获取数学信息和问题;
○2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例5: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口答:还有7人没来。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
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8+6=16-8=13-4=
9+7=13-7=11-6=15-7=
14-8=15-9=12-5=11-3=
12-4=14-6=17-9=4+8=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
○2
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13-6=7(人)14-6=8(人)
口答:另一组有7人。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导学案(新人教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导学案(新人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序号:1学校: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内容认识图形

学习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体”与“面”的联系,认识、辨认五种平面图形。

难点: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知识链接由已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逐步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平面图形。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

我会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二、自主学习

1、画一画

你知道这些图形留在纸上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出来吧!

2、下面图形的名称。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试着说出下面图形的特征。

特征:()条边,每条边都()。

特征:()条边,相对着的两条边()。

2、你知道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图形?试着说说看。

学习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课堂检测画出今天学的图形并写上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写数》导学案


课题读数、写数课时总课时3-9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地读出和写出100以内的数。
2、我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3、我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排列的顺序。
重难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前预习
课型新授教学准备小棒、自制计数器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1、填一填
(1)八十六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5个十和3个一组成()。
(3)7个十是()。
2、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36页例3的主题图。请你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吧。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我知道:黄纽扣有()粒,蓝纽扣有()粒,红纽扣有()粒。
2、把这3个数用小棒摆一摆。
3、把这3个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画一画。
4、我来试试在数位表中把这3个数写出来,并读出来.
写作:读作:
5、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粒。
(1)一百表示()个十,在计数器上只需在百位上拨()个珠子表示,画一画。
(2)我来读写一百。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请同学分别起来汇报答案。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读数、写数,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过关检测:
1、课本做一做。
2、课本练习八的第5、6题。3、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百位十位个位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组成》导学案


课题数的组成课时总课时2-9
学习目标1、我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重难点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课前预习
课型新授教学准备小棒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1、从二十五开始,一个一个的数到四十一。
2、从六十开始,十个十个地数到一百。
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深入了解100以内的数吧。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自学课本第35页例2,完成下面问题。
1、18根小棒再添()根小棒就是20根。
请你把20根小棒摆在桌上,要求摆完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20根。
2、2捆小棒再添1捆小棒是()根小棒。
想一想:三十里面有()个十。
3、十根十根地数,从三十数到一百。
想一想:()个十是一百。
4、请与你的同桌一根一根地数,从三十数到四十六。
想一想:4个十和6个一就组成()。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请同学分别起来汇报答案。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几个()组成的。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过关检测:
1、课本做一做。
2、课本练习八的第4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数的组成
10个十是(一百),100里面有(10)个十。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导学案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分类的意义,认识和方法。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超市里的东西多吗?,我们能很快找到所需物品,是什么原因?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讨论汇报。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一、出示27页上的情境图数一数各种东西各是多少。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可以按颜色分,也可按形状分。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一,按颜色分:红3,蓝3,黄6。
二,按形状分:串3,心4,球5。
课后反思:
科目数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课时总课时2----2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2、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
人数:8466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