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7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新版人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0捆小棒,每捆10根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3+2=7+5=9-4=

8-2=5+5=3+5=

任务一:10+20=□

1、动手操作:左边摆10捆小棒,右边摆20捆小棒。

2、思考:()个十加()个十,是()。

任务二:30-20=□

思考:()个十减()个十,是()。

达标测评:

1、口算

20+40=30+50=70+20=60+10=

60-20=80-50=90-70=70-10=

2、小红得了20朵花,小东得了30朵花,一共得了多少朵花?

3、公共汽车上有40人,下去了10人,还剩多少人?

作业布置:第63页第1、2题。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导学过程备注

1、4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任务一:25+2=□

1、动手操作:左边摆25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

2、思考:认真观察,先看单根的小棒。

()根+()根=()根

再加上左边的2捆,刚好是()捆()根,也就是()。

任务二:25+20=□

1、动手操作:左边摆25根小棒,右边摆20根小棒。

2、思考:认真观察,先看整捆的小棒。

()根+()根=()根

再加上单根的5捆,刚好是()捆()根,也就是()。

达标测评:

1、口算

30+30=40+50=70+10=20+60=

38+30=44+50=70+19=20+67=

2、手工小组有8人,音乐小组有20人,一共有多少人?

3、小红排球40个,小兰排球25个,一共拍多少个?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8+6=20+15=31+5=

任务一:24+9=□

1、动手操作:左边摆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摆9根小棒

2、思考: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口算

46+5=36+8=69+7=55+8=

8+34=45+5=59+6=7+53=

2、小白兔有13个萝卜,小灰兔有9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

3、小明今年8岁了,妈妈比小明大25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导学过程备注

1、口算

9-6=30+2=8+51=50-20=

2、口答:

⑴5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4=50+()

⑵6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8=8+()

任务一:35-2=□

1、动手操作:先摆35根小棒,去掉单根的2根,还剩多少根?

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3、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任务二:35-20=□

1、动手操作:先摆35根小棒,去掉20根,也就是2捆,还剩多少根?

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3、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口算

40-10=60-20=80-50=90-30=

47-6=75-40=58-10=46-70=

2、超市运进63箱苹果,卖了60箱,还剩多少箱?

3、明明考试得了90分,刚刚得了80分,明明比刚刚多得了多少分?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12-7=20+4=35-3=

任务一:36-8=□

1、动手操作: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2、思考: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口算

33-6=45-8=35-6=62-7=

70-5=27-8=54-50=48-5=

2、河里有37只小船,划走了8只,还剩多少只?

3、有25个鸡蛋,吃了7个,还剩多少个?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小括号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导学过程备注

1、直接说得数。

15-6=17-8=5+4=

8+4=5+6=11-4=

2、说说这几题计算顺序。

14-8+38+6-715-7+5

任务一:

10-2-3=□

1、动手操作:每位同学拿出10颗五角星,在课桌上摆一摆。

2、思考:去掉2颗,再去掉3颗,还可以怎样想?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算一算。

54-4-20=78-9-30=

75-5-40=67-(2+18)=

46-(8-3)=80-(10+30)=

2、有57颗星星,第一天发给小朋友4颗,第二天发3颗,还剩多少颗?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连加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重、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3+3=7+7=4+4=

6+6=5+5=9+9=

任务一: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颗小星星?

1、动手操作:每组选3个同学,一人拿出5颗五角星,在课桌上摆一摆。

2、思考: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怎样列式。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算一算。

4+4+4=8+8+8=3+3+3=

9+9+9=6+6+6=7+7+7=

2、妈妈买了3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忠慧

课题连减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

重、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过程备注

口算

3+3+3=7+7+7=4+4+4=

6+6+6=5+5+5=9+9+9=

任务一: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1、动手操作:可以用小棒代替橘子,在桌子上摆出28根小棒,先去掉9根,再去掉9根,再去掉9根。

2、思考:可以怎样列式。

3、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算一算。

42-7-7=12-3-3=37-6-6=

34-5-5=27-9-9=32-8-8=

2、有18个胡萝卜,6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小编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画家乡》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导学重难点
1、学会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说话
2、能用上“那么……那么……”的句式模仿课文语言夸夸自己的家乡。
导学准备
生字卡片
预习学案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3.整体感知,分节读课文。
谁已经从课文中了解了这些小朋友的家乡了?
(1)指图,谁知道,这位小朋友是谁?跟他打打招呼吧。他的画在第几自然段?
(2)这个小朋友又是谁呢?他的画又在第几自然段?读第三自然段。
(3)这个小朋友是——?(读第四自然段)
认读词语:“平原、奔跑”
(4)这个骑马的小朋友是谁?(读第五自然段)
认读词语:“又绿又密、一匹骏马”
(5)这最后一幅图的小男孩是谁呢?(读第六自然段)
认读词语:“城市、楼房”
(6)不知不觉,我们把课文的2-6自然段读完了,还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谁能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
二、交流反馈,指导读好难读句子
1.出示句子
“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1)自读,指读。(读通)
(2)第一句读出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
跟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品读课文
1.指读描写海边的语段。
2.自读,说说涛涛的画中画着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3.交流,感悟。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①、读句子,体会涛涛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②、看,涛涛把大海画得多美,多蓝啊,他可不仅画了这些,他还画许多别的东西呢?你能看看图画说一说吗?
船那么那么
沙滩那么那么
③、用“那么……,那么……”的句式也来夸夸自己家乡的其它景物或特产。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让学生从“一艘艘”和“装满”体会鱼虾多。
①、数一数,有几艘船啊?这么多船。看到的有四艘五艘,看不到的呢?怪不得课文中说是——(一艘艘)
②、船这么多,还有什么也很多?(鱼,虾)你从哪里看出来?
这么多鱼虾,我们可以怎么说呢?一()()鱼一()()虾。
船上的鱼可是装着的,你可以怎么说呢?(装满)
③、这么多鱼虾,快要从船上溢出来了,怪不得课文中说是:装满请你读读这一句,读出鱼虾船的多。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喜悦,读出自豪。
(3)涛涛为什么把自己也画进画中呢?(海边美,涛涛喜欢,玩快乐)
你能用朗读告诉我哪个是涛涛呀?
(分别着重读出:那个、赤着脚、捡贝壳、在海滩上)
(4)你们愿意做涛涛吗?生活在这样的海边感觉如何呢?
(5)难怪你要把这美景画出来呢?让我们也感受到你家乡的美,你的快乐。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赞美、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吧!
4.写字教字。
“贝”的最后一笔是长点,不能写成捺。
“虾”的右边一竖位置较低。
“男”字注意上下两部分分开写,切忌一撇到底
原:注意头上不能加上一点。
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3.读读背背写涛涛家乡的段落。
二、自学课文
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划一划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地方。
三、学习3-6小节
1.学习第3小节
(1)指读第3小节课文,说说最让山山感到骄傲的是什么?(高山、清水、大树)
你能自己试着用朗读表达出山山心中的骄傲吗?
(2)用“那么……那么……”改写文中的句子。
把“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改成“房前屋后的树那么,那么。”
(3)想象说话:山山提着小竹篮,到树林里去采蘑菇。他采的蘑菇那么,那么。
2.学习第4小节
(1)指读第4小节课文,说说最让平平感到骄傲的是什么?
(2)改变句式填空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稻子那么,棉花那么,菜地那么。
3.学习第5小节
(1)指读第5小节课文,你喜欢青青的家乡吗?为什么?
(2)改写句式
把“草长得又绿又密”改成“草长得那么,那么。
4.学习第6小节
(1)指读第6小节课文,你喜欢京京的家乡吗?为什么?
(2)改写句子
把“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改成“街道那么,楼房那么。
5.看插图,任选一幅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
6.任选一段练习背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训练
1、夸夸自己的家乡,想一想你想怎样画自己的家乡。
2、用上“那么……那么……”模仿课文的段落夸夸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24画家乡
那么…………那么
涛涛海边
山山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家乡美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练习课(P648T至12T)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1、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要求: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注意: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1题,

要求: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反思:

这节联系课采用游戏的形式,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我觉得比较困惑得是学生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一层。看来以后还得在这方面下功夫,好好研究学生与教材。另外学生课堂纪律还得好好抓一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新版人教版)


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二、

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学生数数练习。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数位。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11151716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①十一写成101②十八写成81③二十写成2

5.做一做1-3题。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七7-11题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写法

十位个位

11

17

20

理解数位的含义。

掌握数的写法。

第六单元第3课时

教学内容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

地计算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二、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13-3=13-10=

师:怎样算?

教学例5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上2颗珠子,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

让学生回顾10以内的一图四式,学习十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13-210+714-4

11+313-211+28+10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第4课时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为教学20以内

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教学重点熟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练习纸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复习

1.数一数,从1数到20,再从倒20倒数到1,2个2地顺数,5个5个地顺数。

2.出示11—20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填空。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3)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5)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有1个十,这个数是。

4.口算。

10+7=13-3=8+2=17-7=

14-3=1+9=15-10=11+6=

5+4=13+2=16+2=16-3=

19-9=7+3+5=15-4-10=

12-2+8=2+8-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检查练习情况。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

巩固练习

1.指导练习练习十七的第2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

2.练习十七的第3题。

看图写数,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练习十七的第3题。

观察:9、10、11懂得了什么?(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提问:从11到?,?比11多几?该怎样列式?

11+4=15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任意一个方框里打问号,要求学生算出问号里该填几?

4.游戏。(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要求学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很快地算出每一个算式地得数,并根据要求涂上适当地颜色,最后汇报涂出来的是什么?(涂出来的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学生游戏。再涂颜色。

第六单元第5课时

教学内容排队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二、情境,引出课题

动中体验排队问题,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十,小雨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2.组交流:怎么排的?

3.汇报操作结果。

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

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数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4.点讲解用列式解决的方法

15-10-1=4

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排队,体验排队中有关数学信息,并掌握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

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

四、

五、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题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学生练习巩固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基础,一定要加以重视。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数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内容。

二教学目标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标准》P1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创设情境,提出计算问题。P57、P61、P67

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样,计算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有联系的计算对照编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同时突出算法上的相同点。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减少计算错误。

3.结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都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交流算法明确所学计算的联系和区别,以此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结合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主要是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P72)

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比较普遍,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教材从同一题材引出例3、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7+5=9-4=

8-2=5+5=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6+69=2+65=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6=20+15=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⑵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⑶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⑴35+5=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⑵5+35=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⑶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第四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67页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67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67页第10题。

2、课本第68页第15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68页第12题。

2、课本第68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二)能力训练点

1、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6=30+2=8+51=50-20=

2、口答:

⑴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⑵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3、摆小棒算一算。

30+(7-2)=70-4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⑴出示35-2。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⑵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

⑶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①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

②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⑷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2题。

3、出示“35-20”。

⑴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

⑵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①把35分成30和5

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⑶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⑷反馈练习:“做一做”,注意叙述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20+4=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⑵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⑶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⑷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第八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72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2、课本第72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72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第九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73页第11题。

2、课本第73页第14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本第73页第13题。

说说从图上可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是什么。

思考一下,该怎样列式?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73页第12题。

2、课本第73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第十课时小括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17-8=5+4=8+4=

5+6=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10-(2+3)=

④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第十一课时小括号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小括号,巩固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还记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二)新知

1、课本第76页第5题。

2、课本第77页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课本第77页第7题。

知道了什么?怎样解决?

4、课本第77页第8题。

5、课本第77页第9题。

独立完成。

6、课本第77页第10题。

(三)布置作业

第十二课时连加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

汇报板书6+6+6=18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5、拓展应用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时连减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

(二)新知

出示课本主题图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是不是能全部装完?

讨论交流。

汇报板书每次都减去9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28-9-9-9=1

说明什么呢?

5、验证做法

我想知道这样做对吗,可以怎样验证呢?

小组讨论。9+9+9+1=28

6、拓展应用课本第78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第十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运用连加连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

课本第80页第6题。

(二)新知

1、游戏:课本第79页第5题。

2、课本第80页第7题。

知道了什么?怎么解决?

3、课本第80页第8题。

够吗?像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

4、课本第80页第9题。

5、课本第80页第10题。

怎样才算可以一起乘坐呢?

(三)课堂小结

第十五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小结

第十六课时整理复习(二)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4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2、出示课本第83页第7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2题。

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4、6、8题。

(三)课堂小结

第十七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3第9。

2、出示课本第84第11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0题。

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目标 1、 1、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 2、通过练习,体会不退位和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在口算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发展比较、归纳等初步思维能力。

3、逐步发展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正确计算的成功体验。

重、

难点 重点: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复习

二、练习指导

三、课终小结

四、课堂小测 1.口算:

36一8= 83一2= 37+40= 32+4=

25一7= 36一8= 67一9= 62一9=

51一5= 84一6= 80一6= 60一2=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一说36一8、67一9的计算过程。

2.导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十二(1)]

1.练习十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提问:每一组的三道有什么区别?(第一组中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第一题不退位,第二、第三题需要退位。第三组中被减数不同,减数相同,三题都需退位。)

2.练习十二第2题。

(1)出示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用图中的数字分别减7和9。

(2)同桌同学互相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好。

3.练习十二第4题。

(1)老师说明题意:括号里哪一个得数对,把对的圈起来。

(2)学生独立圈数,集体交流,在说出正确得数后,让学生想想错误得数锗在哪里。

4.练习十二第5题:

(1)9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62-20、61一4、45-9这三道题是怎样算的?

(2)统计正确率,了解错题情况,及时订正。

5、练习十二第6题

提问:一直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如果买一袋盐或味精呢?”这个问题的?

让学生谈练习收获。

1、直接写出得数。

28-9= 27-8= 60-3= 41-2= 54-7= 82-6=

54-7= 52-6= 25-8= 35-7= 68-5= 65-9=

2、填一填。

被减数37 25 86 79 90 57 46

减数 8 4 9 8 0 8 7

3、列式计算。

(1)儿童乐园有红色和蓝色的碰碰车共35辆,蓝色的有6辆,红色的有多少辆?

(2)小明家有21本呼事书,他已经看了9本,还要看多少本才能看完?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十二(2)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退位减的口算过程,并能正确地、熟练地口算出已经学过的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能说明解决相应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减的口算过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复习。

二、练习指导

三、巩固练习

四、课终小结 1.口算。

69一9= 78一7= 32一7= 84一6=

46一8= 23一6= 55一8= 60一6=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说84一6、60一6你是怎样算的?)

1.练习十二第7题:

同桌小朋友来当两只小兔,先帮要“-7”的小兔算一算,再帮要“-9”的小兔算一算,交流结果。

2.练习十二第8题:算一算,比一比。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

3.练习十二第9题

4.练习十二第10题。

(1)出示第8题图,仔细观察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么算?

(3)集体口答。

5.练习十二第11题:

(1)出示第11题,仔细观察并提问:图中的三位同学分别买了什么商品?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元?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时说说解题思路。(求男孩比女孩多用多少元、就是求买书包比买钢笔多用多少元,也就是求34比8多多少?)

(4)指导学生集体口答。

(5)以游戏形式围绕第11题进行提问题的练习。

1.写出卡片上每个数减8得多少?

23 43 94 75 57 16 34 83 25 42

2.直接写出得数。

36+3= 47-20= 58-6= 73-8=

27-9= 64+4= 80-7= 5+9=

3.从90里连续减9,把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从37里连续减5,把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4.(1)36比8多多少?

(2)4比21少多少?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十二(3)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3.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揭示课题

二、练习指导

三、课终小结

四、课堂小测

我们已经学完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进行口算和应用题练习。

(一)、计算练习。

1.练习十二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2.练习十二第13题。

(1)出示第13题,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找出得数小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里画“V”。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练习十二第14题

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4.练习十二第15题

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二第16题。

(1)出示第16题图,观察图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红金鱼有24条,黑金鱼有10条,黄金鱼有6条。)

(2)“求红金鱼和黄金鱼一共有多少条”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3)“求再买几条黄金鱼就和红金鱼同样多?”是什么意思?需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4)根据这道题的条件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后解答。

2、练习十二第17题

师生共同谈收获。

1.填表。

41 36 49 72 50 63 56 85 65 77

9 30 2 9 5 30 8 7 5 8

2.停车场有50辆小汽车,30辆大汽车,还有8辆上卡车。

(1)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谈话引入

二、引导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课终小结

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收集邮票?收集邮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培养办事认真的习惯和毅力。你们看,有两位小朋友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正在数自己的邮票张数呢。(出示情境图)

1、根据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求和的问题:“两人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

1.学生尝试计算34+16。

(1)“34+16=?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来讨论一下。同学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这些学具,也可以尝试创新用别的方法,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好。”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巡视,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算法。

重点交流:

列竖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从哪一位算起?说说自己的理由。

十个

3 4

+1 6

5 0

全体齐复述后,再指名复述练习。

2.试一试

6 5

+ 2 8 。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请几个学生板演,集体评议、订正。

3、结合两道算式,请小组讨论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并选择其中的几道题说说笔算的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看图意,再独立列式解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写上单位名称。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十三(1)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式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提高计算水平。

教学难点: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投影仪 卡片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基本练习

二、笔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1.口算下面各题

24+3 96-4 62+8 46+4

80-70 40+58 98-70 69+30

72+50 69-80 15+9 56-50

82+7 65-30 98-20 57+40

说一说怎样进行口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总结:

(1)相同数位相加减。

(2)进位加法时,不能忘记进位的1。

2.发展估算,练习计算

教科书第86页第1题、第87页第7题

(1)第1题: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哪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用竖式进行证。

(2)第7题。先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后再进行比较,使学生知道比较大小运用估算可以较节省时间。

1.练习十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找出各题错在哪里,在改正。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以及横式的得数。最后各小组汇报结果,集体评议、订正。

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进行计算,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2.练习十三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集体评价。

1.投影出示练习十三第4题,学生看图,明白图意 。

小组活动,组织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 。

集体订正总结 。

2.投影出示第5题,学生说出画面的意思 。

提问:要求原有多少袋牛奶?

组织讨论,集体订正。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的是100以内进位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做到又对又快。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65练习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听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2、填空:(课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练习十一的习题

1、计算练习: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要求:(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7题。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

四、思维训练

读题,解答P66面的思考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一去二三里

一、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

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摆-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全班交流。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男女生分别齐读。

六、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七、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学生练写。

八、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做找朋友游戏。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

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选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以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读)两遍。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读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上学歌》乐曲,师生同唱)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也是和小朋友上学有关的。板书:识字2

2、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很多字,回忆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生字。

【课伊始播放乐曲,让孩子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

二、读准字词,感知韵文

1、学生各自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反馈指导。

指名逐个儿读词语,重点指导带翘舌音的“上”、“钟”、“穿”、“床”。注意“鸟”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早”的声母是z,不是zh。

3、同桌互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

4、齐读,读出词与词之间的停顿。

【读准字音是识字教学的必要环节,为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诵读词串,认识事物

1、图文联系,认识事物。

(1)自己查找:这12个词语你能在图中找到吗?

(2)老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小朋友读一读,贴在画面上。

(3)集体校对,由贴对的小朋友进行领读。

【学生在游戏中对识字产生兴趣,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又提高了识字的效果。】

2、逐行学习,指导朗读。

(1)指导学习第一行

①师演示太阳、闹钟和小鸟的组合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师相机出示词语:太阳闹钟小鸟

③师范读第一行词,边读词边想画面。

④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过渡: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正在鸣响,小鸟欢快地叫着,小朋友新的一天开始了。老师想知道你这时候在干什么呢?

(2)指导学习第二行

①出示词语:穿衣下床起早

②说说为什么将三个词贴在同一画面上?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第一行与第二行连起来读一读。

(4)出示第一、二行组合画面,连起来说说画面的意思,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词。

【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

(5)指导学习第三行

①你起床后会做哪些事呢?(同桌说说)

②指名说,相机出示:早餐洗脸刷牙

③请小朋友为这三个词排列顺序,并连起来说一、两句话。

④师小结:我们说话和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否则会让人听了不明白。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⑤齐读这三个词。

(6)分小组学习第四行

①请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三个词,可以看图学词,可以连起来说一、两句话,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②反馈交流,给学得好的小组奖励“阳光娃娃”。

③小结:小朋友每天的生活多有规律呀,这样你一定会学习好,身体好。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被激活。】

四、熟读韵语,指导积累

1、自由尝试将词语连起来读,指出鸟、早、操的韵母是ao,所以,连起来读琅琅上口,听起来很好听。

2、师配乐范读,指导边读边在脑子里放电影。

3、自由模仿读,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4、指名诵读,进行表演。

【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

五、扩展词语,延伸积累

1、说说小朋友还会接着干什么?(小组讨论)

2、反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课后读读。

【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

六、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游戏: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

2、小组合作,说说怎么记住生字。

3、反馈交流,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4、复习看笔顺表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

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

6、学生书写,进行评比、展览。

【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发挥教材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

七、课堂总结与评价

1、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2、到课外找一找哪儿也有这些生字。

【熟练掌握知识是学用结合的必要条件,而学用结合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知识。】

识字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3种笔画。

2学生能够熟读韵文。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4了解公园里的景物与设施。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获得整体感知。

2、指导诵读课文,指导学生利用田字格写好汉字。

教学准备:1、彩色图片。2、生字词卡片。3、田字格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熟读韵文。

一看图导入: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万物复苏,老师带小朋友去公园春游,好吗?

二看图学词语,学句

1出示挂图

2瞧,这个公园怎样?(美)美在哪儿?小朋友展开自己的想象吧!把这些美景连起来说一说。

3自主学习两组词语(出示词语)

公园绿树红花

小桥流水宝塔

▲你认识这些字吗?把它们介绍给大家?(跟读)

▲你们能够自己小组的力量把这六个词读准吗?谁来读?(可请学生来评价,抓住拼音红色的标注。)

▲谁来做小老师?(领读)

进行指字游戏

4公园的景色真美啊!通过你们的朗读能让老师看见那一幕幕的美景吗?那就把这二句连着读读吧!(齐读)

5公园里不仅美丽,而且非常热闹!你瞧见了吗?(瞧见了)你看见了什么?(公园里,小朋友有的在坐转椅;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玩荡船;还有的正坐在小火车上,准备过山洞。可进行说话训练。)

6自主学习:相应出示

转椅火车山洞

滑梯荡船木马

▲谁来把你认识的字教给大家?

▲每一小组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来学习)

▲齐读

7公园里真热闹,小朋友们个个玩的兴高采烈,通过你们的朗读能让老师瞧见这个场面吗?齐读

三熟读韵文

1听老师读读这篇课文,小朋友们就像看电影一样,用耳朵听,在脑海把这个事物显现出来。

2四人一小组来读读这篇韵文。

3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4齐读

我的10分钟

四做游戏,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按学习小组玩识词游戏

一个小朋友从词语卡片中任意抽一个词语给本组小朋友看,然后请其他小朋友识抽的是什么词语。评出小组的识词大王。

2出示图片,送词语回家。

将词语卡片分发给有关小朋友,请他们先读相关卡片上的词语,再将卡片巾到相应的图片上。

五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来认识“红”“花”两个字。

2师范写

“红”

▲你们观察到“红”的笔顺是怎样的呢?(红:)

这个字在田字格中怎样写才漂亮呢?“红”字怎样写?(书空)

▲描红

▲你能用“红”字组词吗?

“花”

▲“花”的笔顺是怎样的?(花:)

▲“花”是什么结构的字?(上下结构)上部分叫“草字头”

▲描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韵文。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9个)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字词。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的火车谁来开?

2出示公园绿树红花

小桥流水宝塔

转椅火车山洞

滑梯荡船木马

3▲你们能不能背下来呢?背给你的伙伴听吧!

我的10分钟

二小组学习儿歌《保护环境》

1、读一读。

2、说一说:读了这个儿歌,你知道了什么?以后你去公园会怎么做?

三指导书写

1师写“水”

▲仔细瞧好了。看看“水”的笔顺是怎样的?(水:)

帮助学生认识横撇这个笔画。

▲在田字格中,我们要先写中间后两边。“水”字怎样写?

▲描红

▲小朋友,你能用“水”字来组词吗?

2师写“火”字

▲“水”字是先中间,后两边。那“火”字呢?(火:)

▲我们写“火”字要先两边后中间。第一笔是点不是捺。点捺分别在横中线上。

▲“火”怎样写?

▲描红

▲哪位小朋友会用“火”来组词?

3师写“山”字

▲小朋友,你们在写“山”字时,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竖折,竖要短,第三笔竖要边折再止笔。

▲“山”怎样写?

▲描红

4师写“木”字

▲写“木”时,横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写在竖中线上。撇,捺两笔要对称,写好撇尖,捺角。

▲“木”字怎样写?

▲描红

重点指导写好“马”字

▲自学笔顺:“马”的笔顺是怎样的呢?

▲师写“马”字,怎样写才能写好呢?

▲学生自主说说

▲师讲解要点:我们要注意“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笔竖折折钩中的折在横中线上,而最后一笔横是最长的。)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评价反馈:(实物投影一个孩子的作业)这个“马”字写得好吗?请你来评一评

▲再练习一个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扩词

红()()()花()()()水()()()

火()()()山()()()木()()()

马()()()

板书设计:

识字3

公园绿树红花

小桥流水宝塔

转椅火车山洞

滑梯荡船木马

练习1学用字词句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让学生认识四种动物,并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表示动物名称的汉字。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

2、了解这些动物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的常识,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能对问题进行探索,并能口头表达。

3、由动物联想到自身,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乌龟、山羊、刺猬、乌贼图、词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游戏的名字叫“跟我学”,请同学们听清楚,看准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好吗?

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摇摇头,我就跟你摇摇头;

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微微笑,我就跟你微微笑;

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一、情境导入,读准词语。

1、揭示课题:练习1学用字词句

2、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四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乌贼:皮黑肉儿白,肚里墨样黑,从不偷东西,硬说它是贼。

刺猬: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

山羊:小小年纪,却有胡子一把,不论谁见,总是大喊妈妈。

乌龟:椎子尾,橄榄头,最爱头尾壳内收,走起路来慢又慢,有谁比他更长寿。

3、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四位动物朋友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都赶来跟我们做朋友啦!瞧,它们来了。(出示动物图片)

4、小朋友,喜欢它们吗?你最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要和它交朋友?练说。

5、小朋友是那么愿意和它们交朋友,能读好它们的名字吗?

指导读准字音:“羊”后鼻音,“山”前鼻音,“刺猬”轻声。

(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齐读)

6、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把名字送回动物身边。

让我们再来跟小动物亲切地打个招呼吧!(齐读)

二、创设情境,练说句子。

1、创设情境:看来,小朋友真的与这几位小动物交上朋友了,可是现在呀,你们的乌龟朋友遇到了危险。是什么危险呢?请听故事:《聪明的乌龟》

2、故事听到一半,讨论:乌龟遇到了什么危险?它会怎么做?

3、继续听故事,思考:它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生:有敌人要进攻乌龟的时候,它就把头和脚缩进硬壳里。

师:为什么它把头脚缩进壳里就能躲避危险呢?

生:因为要是有动物想吃它,根本就咬不动那么硬的壳。

师:原来,乌龟的硬壳这么有用呀!小朋友们,你知道乌龟保护自己的方法了吗?原来,(出示:乌龟遇到危险时,就“把头、脚缩进硬壳里”。)生读一读。

4、指导读好句子。

5、小乌龟,真聪明,遇到危险会想办法,如果此时山羊、刺猬、乌贼也遇到了危险,它们又会怎样做呢?出示句式:山羊遇到危险时,就。

刺猬遇到危险时,就。

乌贼遇到危险时,就。(师读)

6、请同桌小朋友讨论一下,看看谁的知识最丰富。(同桌讨论)

7、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知道谁就说谁。

交流:

(1)山羊遇到危险时,就用它硬硬的角去顶敌人。(说了几人后,出示板书“用角顶”)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读读。

(2)刺猬遇到危险时,就把身体团成一个刺球。(出示板书:“把身体团成一个刺球”,读句子)

(3)乌贼遇到危险时,就喷出黑色的墨水,使海水变得浑浊,然后就逃走。(出示板书“喷出墨水,乘机逃走”。读句子)

学生说不出时,让他们观察动物的外形,想想它的特点,想象一下,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怎么做。

(山羊头上的角很硬,它能用角把敌人顶开。)

(刺猬浑身都是刺,只要团成一团,要是别的动物想吃它,嘴巴肯定不能咬,如果用脚踢它,刺猬能滚得很远,不会受伤)

(乌贼喷出墨水后,海水变浑浊了,别的动物就看不清楚它,它就可以乘机逃走了)

8、原来这些动物朋友,在危险的时候都能用自己身体上的一些特点来保护自己。老师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它们吧!

9、表演儿歌:小动物,真聪明。遇到危险有办法。乌龟乌龟把头缩,山羊山羊用角顶,刺猬刺猬团成球,乌贼乌贼喷黑墨。我们一起夸一夸!

10、拓展: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动物朋友有这个本领呢!瞧,就像它们(出示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在遇到危险时,会怎么做呢?(选你知道的来说一说。)

出示:遇到危险时,就。

生:蜜蜂遇到危险时,就用针去刺。(那个刺上可是有毒的)

生:壁虎遇到危险时,就自己断掉尾巴逃走。(壁虎的尾巴断了能再长出来。)

生:小猴子遇到危险时,就爬到树上去。(小猴爬树的本领可大了)

……

(指名说,指导学生按照黑板上的句式说。)

9、除了这些动物,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吗?小小组交流,指名说。

(大象遇到危险时,就用长鼻子吸了水喷敌人、用长鼻子把敌人卷起来)

(臭鼬遇到危险时,就放出很臭的气味来,把敌人迷倒)

(老鼠遇到危险时,就钻进洞里去)

(螳螂遇到危险时,就躲到树叶下,因为它的颜色和树叶的颜色一样,敌人看不见它)

……

三、联系生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瞧,小动物们真聪明,无论在多危险的时候,都能自己想办法来保护自己。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可能随时碰到危险,那小朋友们,当你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会保护自己吗?

2、创设情景说一说。

当你遇到坏人的时候,。

放晚学的时候,有陌生人来接你,。

在上学路上,有陌生人给你吃糖,。

当我们遇到火灾的时候,。

当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的时候,。

3、小朋友们真能干,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希望在平时生活中,大家无论遇到什么危险,都能自己想办法保护自己,好吗?

4、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动动笔,跟老师一起把书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5、课后小朋友也可以自己编儿歌夸夸其它小动物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P62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5~71T)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

(1)进位加法练习

8+57+86+8

5+74+97+3

(2)旧知复习

20+92+6069+30

25+462+3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2个小朋友,并配上画外音对话:我们班要准备联欢会的饮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3练习十一的5至7T

5T: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

6T:课件或卡片出示,帮小鸟找家。3只小红鸟都要加上83只小蓝鸟要加上36后才能分别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准自己的家吗?

3、作业设计:

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反思:

这节课的难点是进位,学生第一册十以内进位减法学得比较好,因此一开始上课我就出示第一册题目然后迁移到新内容,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的学生掌握得还可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8~11T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40+3090-50100-8095-580-8060+640+20+880-50+440+50-3090-60-10

(1)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出计算方法。

(3)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练一练(第8题)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3090-50100-8095-580-8060+6

40+20+880-50+440+50-3090-60-10

3.听算

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40+20+3070-40-306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1.(课件出示P609T)

要求:(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磁性教具摆出10T

要求:(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

3.课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思维训练

P60的思考题

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三、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

2课堂练习。

反思:一开始,我按部就班,学生昏昏欲睡,后来一个学生提出一道43+8=题目显然超出本节课范围,我正犹豫着是不是该把他们的思路拉回来,没想到这题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出谋划策,结果气氛空前热烈,我想一定得了解学生学情,才能更有效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新版西师版)


课题认识人民币主备人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

课标(考纲)要求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初步知道人民币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单位元、分及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能力目标能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对它们的实际价值有所感知

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形成爱惜人民币的意识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会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理解人民币单位的大小和相应的进率

关键: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各种面值人民币的特点,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

导入

初步了解人民币课件出示主题图。

问:老师准备到这个商场去买东西,你们知道老师必须带什么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价值。

自主学习,

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一)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出问题:

从这些人民币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怎样才知道?

一张人民帛是多少呢?人民币上除了数字之外还有什么?

(二)人民币的兑换

师:把1元换成1角,你们会拿多少张1角跟我换?把1角换成1分,你们会拿多少张1分的跟我换?

师出示教材53页换一换示意图。学生逐一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有圆的,有方形的。

生2:纸的、金属的。

生3:我发现几分在一起,几角在一起,几元在一起

小组活动交流讨论。

生:有数字,在数字的后面有元、角、分。

生:背面还有不同的图案。

学生把现县拿出来换一换,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体会:

1元=10角

1角=10分

学生读一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有效地沟通元、角、分之间的联系。

拓展提升完成教材第53页“议一议”、“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题人民币单位换算主备人朱学英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者

课标(考纲)要求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讨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情感目标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法(自填)

学法(自填)

导学

核心点重点:使学生掌握元与角,角与分之间换算的方法

难点: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换算

关键:用直观操作与分析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导学准备(用具)(自填)

第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

导入了解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情境引入:

新店开业了,为了方便找钱,小熊决定先换一些零钱,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回答:

1元=10角

1角=10分情境引入,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复习了相关的知识。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点拨解疑弄清人民币单位换算的方法。教学例1:

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方法。

1、把4角全部换成1分的,可以换多少分呢?5元的全部换成1角的,又可换多少角呢?

师小结:

我们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所以几元里就有几个10角,几角里就有几个10分。

出示题目:

小松鼠有60角钱,她想买一个价格6元的玩具,能买到吗?

(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换算

课件出示:草莓蛋糕1元5角,苹果蛋糕1元3角,小狗有13角钱,它能买哪种。

师小结:可以把1元3角化成13角,方法是先想1元是多少角,再和3角加起来就是13角,还可以把13角化成几元几角,方法是先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所以13角就是1元3角学生拿出学具来的玩具人民币操作

同桌相互操作后交流

生1:1张1元换10角,5元就换了5次,一共可以换50角。

生2:用1元=10角来想,我们想1元可以换10角,5元有5个1元,就可以换成50角。

生3:1张1角换成10分,4角就换4次,一共可以换40分

学生交流,讨论后汇报小组活动交流再汇报

拓展提升1、试一试

14角=()元()角

1角7分=()分

11分=()角()分

2、完成教材53页换一换

3、完成教材56页练习十一的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通过练习巩固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

13角=10角+3角=1元3角

1元1、本节亮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P61例1和练习十一1~4T)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4、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5、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一、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二、全课总结

三、作业设计

P63的4题

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因而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普遍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刘启静和黄苏淇同学课后还得补课,他们理解有困难。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八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八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P67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独立完成P69练习十二的1—3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3=5表示:2个一加3个一等于5个一,就是5。

20+30=50表示:2个十加3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

70-30=40表示: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就是4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1)不进位

25+2=2725+20=45

先算:20+20=40再算:40+5=45先算:5+2=7再算:20+7=27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加

(2)进位

24+9=33

24+9=33

先算:4+9=13

再算:20+13=33

先算:24+6=30

再算:30+3=33

★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1)不退位

35-2=3335-20=15

先算:5-2=3

再算:30+3=33

先算:30-20=10

再算:10+5=15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减

(2)退位

36-8=28

36-8=28

先算:10-8=2

再算:26+2=28

先算:16-8=8

再算:20+8=28

★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是不退位减法。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是退位减法。

4、小括号

10-2-3=5

先算:10-2=8

再算:8-3=5

10-(2+3)=5

先算:2+3=5

再算:10-5=5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5、解决连加问题

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1)加法解答

6+6+6=18(个)

(2)列表解答

6、解决连减问题

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1)圈一圈解答

(2)连减解答

7、你能用3个●摆出不同的数吗?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新版人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