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下册拼一拼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7

一年级数学下册拼一拼导学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拼一拼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序号:2学校:
年级:一年级班级:一年级姓名: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内容拼一拼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重点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知识链接生活中很多图形都是由几种图形拼凑而成的。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正方形:()个角,()条边,每个角都是(),每条边都()。
2、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图形中,谁和正方形相似?你能试着说出他们的特征吗?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3、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4、同桌两人合作,说出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三角形:
圆形:
5、你还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什么样的形状?快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学习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课堂检测1、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延伸阅读

一年级下册《用七巧板拼一拼》学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用七巧板拼一拼》学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七巧板、黑板。

学具:七巧板、彩笔、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把你喜欢玩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具,好不好?出示黑板: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七巧板”(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七巧板。

1、操作感知,初步认识七巧板

猜一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汇报发现,“七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

2、分一分:(板书)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全班互动,按图形形状分类)

你是怎么分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复习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展示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师:看看它的外形与其它图形比有什么不同?

(它有四条边,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

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最多,有5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只有1块;

3、比一比:(板书)

师: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还可以比一比呢?请你动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

4、简单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展示:今天老师请来了七巧板,请它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吧!(一学生头戴七巧板头饰表演)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个叫黄泊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等。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师:听了七巧板的介绍,我觉得七巧板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七巧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课件出示第4页内容说一说)

5、欣赏:如何把正方形剪成7块图形,并注有编号。你看到了什么?

6、知道了七巧板的组成,大家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七巧板。

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七巧板,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每一块涂上不同的颜色,做成一副彩色的七巧板。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为下面的拼图做好铺垫。以“动手玩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来。】

(二)、动手实践,逐步体验七巧板

1、拼图形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欣赏课本第4页《你知道吗》:七巧板拼图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发挥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小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拼好后,师选几副作品展示,让学生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2、结合练习一第4题第二小题,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图案讲故事。

【设计意图:让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数学的学科性任务。】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结:玩到现在,你喜欢七巧板吗?你能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七巧板呢?(好玩的、有趣的、漂亮的……)

一年级上册《拼一拼,搭一搭》教案分析


一年级上册《拼一拼,搭一搭》教案分析

一、教材

1、教学内容:“搭一搭”这课是一年级上冊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中的一个内容,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过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及由不超过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还原,本节课内容是在前面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学生能对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行分析观察,相应的需要学生更高的空间想象力。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4、教学准备:5个大立方体,学生每人5个小立方体

二、教法和教学手段

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教具、学具、课件等教学手段。

三、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再想一想等方式学习知识,通过层层设疑,分析归纳问题,构建从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开放学习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旧知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今天要认识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1、引导学生:观察后想一想从三个方向看到什么形状(从比较简单的实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学生小组交流后搭一搭、画一画三个方向的立体图形(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创设小组交流环境、实现交流互动使知识有直观到抽象)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后进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个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其自己发现总结规律,发展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二)、创设“比赛”情景二

挑战一、用5个小立方块搭出了立体图形。请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此题既是为了巩固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看到不同形状后能画出草图有是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挑战二、有两道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后正确还出原立体图形。教学中我将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创造,充分享受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以“探究者”身份积极参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理念)

五、教学预测:相信通过我的引导,以及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相信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估计存在的问题:个别同学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可能会影响自身学习的效果,课后还有待于个别辅导,加强训练。

六、板书设计:

搭一搭

正面、左面、上面

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导学案


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课时总课时33
学习目标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创造性地拼组图形
重难点学生运用空间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
课型练习课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平面图形,那我们就也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去,今天我们就来完成练习一的习题。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完成练习一中的第6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第7题:右边的图形是长方体的哪个面?用线连起来。
第5题:这面墙还少几块砖呢?你能用什么方法找出答案?
第8题:你能找出4的对面是(),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先小组内展示,后全班展示。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1、在解决第6题时,先让学生自己想象,找出图形中有没有这个面,还应借助教具展示并画出其平面图形,尤其是圆锥体也能画出圆要加以展示。
2、第5题的讲解时应多角度地让学生去发现答案。可通过画一画,隔层相同对着画,还可通过计算的方法算出缺几块砖。
3、第8题要让学生动手拼出正方体,并找出4的对面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和第8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学习了更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也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27《图形拼组》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拼组办法。教师及时贴在黑板上,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整堂课,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图案美、数学美。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活跃气氛。

1、课件出示聪聪、明明两张图片,邀请学生到他们家玩。学生四人搭火车唱着歌前进。

学生:按四人一组侧身,左手搭在前排学生的肩上,右手做火车的轮子绕圈滚动。唱:火车头,呜呜叫,拉着车厢快快跑,轰隆隆,唱着歌儿,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

2、认识聪聪、明明家门口的图形娃娃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同时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研究长方形的秘密。

师: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的伙伴听。(学生自主学习、反馈1)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

……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反馈2)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

……

学生之间可以有疑问地进行自主评价,同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验证。

4、学生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上台演示正方形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一起用自己的小手玩了玩图形,发现了图形里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其实我们还可以让图形来变魔术。就看我们的小朋友们怎么变,怎么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变变变”(课题出示)。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今天,聪聪、明明的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可是午餐的菜还没有准备好,想请你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你们会做吗?

2、出示第一道菜,叫“月饼拼盘”。要求学生用圆形变成一个正方形的月饼?请小朋友们打开我们的书第28页自己看一看做一做,同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一生上台讲解。学生自主学习。

3、出示第二道菜。要求学生用正方形拼摆成组合的三角形。指名回答并命名。学生动手操作。讲评学生的作品。再让同桌互评,自己是怎么做,图形像什么?

4、聪聪明明的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她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有趣的七巧板(出示),七巧板的游戏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一幅七巧板,它是用一个正方形分成7份得来的,大家认真的观察七巧板是由几块什么图形组成的?现在就用七巧板来拼图,比比看谁拼的图最好看。学生动手。

5、刚才小朋友们拼得实在是太棒了,我把你们拼的图案都集中在电脑里面,大家请看。

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的美丽图案,真不简单,可见,将来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就在你们里面。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去了聪聪明明的家,自己亲手做了两道菜,知道了图形之间有那么多的秘密,也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的、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厨师。今天我们在聪聪明明家也玩了一天了,应该要回去了,小朋友们准备好,我们要坐火车回来了。(放音乐)

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导入,旨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去评价,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注意去倾听,而且自己也要注意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评议点,从而适时引导学生介入评价。如长方形的上下、左右两条边是否一样长,需要动手折一折,这些都是要教师加以肯定的评议点。

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创设让学生帮助别人做“菜”的情境,激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感受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沟通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及做“家务”的乐趣。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拼摆“七巧板”的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拼组”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整个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全体学生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之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五、教学片段实录:

师:好,聪聪、明明的家到了。今天他们家打扮的真漂亮,有这么多的图形娃娃在门口欢迎你们,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他们有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在这些认识的图形娃娃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出示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里藏着什么秘密。请小朋友们拿出桌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伙伴听一听。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3:我还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

生4:(学生站起来问)生3,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我刚才把长方形的上面与下面折了一下,发现了上面的那条边与下面的那条边是一样的。

生4:我也试一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高兴的笑着说)是啊,是啊,我也发现了。

生5:陈老师,我也用“生3”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

师:是嘛,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生6:陈老师,我刚才通过对折,发现了一个长方形可以变成两个正方形。

课堂上出现一阵混乱,有个小朋友说是,有的小朋友说不是,有些小朋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生7:我的这个长方形对折之后,不是两个正方形,而我的同桌对折之后是两个正方形。(如下图:)

生8:我刚才把长方形剪一剪,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而且可以摆出不同的图形。(如下图:)

在这个学生的启发之下,其他的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剪刀,把一个个长方形剪一剪,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六、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脑、手、口在同时动的基础上从直观现象到抽象出算理算法,展现知识的构成过程,分散难点,以便把新的知识内化成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知识结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为此,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图形拼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从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最初的发现比较表面,后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知道了长方形有哪些特点、长方形可以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变成其它图形,使知识逐步趋于完善。正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发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甚至争论,真正使学生介入了思维活动。学生也再次切身感受到在实践中动手操作的乐趣。这无疑对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有裨益。

那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呢?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不仅能真正确立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主体地位,也能确立他们评价主体的地位,使他们能摆脱习惯于接受老师指导、评价的束缚,树立动手操作的信心,获得“我能行”的体验。

2、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动手操作进行深入地反思。要对自己或别人的发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必须去倾听,去思索,哪些是好的,哪些还需改进。这种思维活动的真正介入,可以使学生对图形的特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是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上述案例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发现也许是不够完善的,但大家都来动脑筋,都来参与,就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善的发现。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对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调动大家都来参与动手操作的合作过程。特别是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对话,必将会点亮每个合作者的智慧的火花,在扬弃中凝炼思维,发展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评价是评价的最重要的一种,教师在课堂里应充分利用,但是在课堂实践中,实施自主评价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渐改进。

自主评价比较费时,因此进行一次自主评价,需要教师花较大的精力。教师要在有效的准备时间里做到高质量的自主评价教学,就需要平时多积累对学生个体的了解程度,做到教学自主评价时能有的放矢。这方面,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些新教师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在新课改教学中,提高自主评价质量,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学生方面来说,自主评价的一个问题是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有时甚至会离题很远。虽然促进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但是在一堂课上如果没有一个主题,则会对该课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学生出现跑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的予以补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主题上来。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一点,也不能让由学生思维信马由疆。这方面也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总之,自主评价教学应该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来完成。在自主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拓展性思维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的基本方向,因此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 拼一拼》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 拼一拼》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 拼一拼》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拼一拼

●明确学习内容

拼一拼,教材例2,练习一第三者、5、7、8题

●理清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及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生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进一步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及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图形卡纸若干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启发 明确目标点

师:这是我们的才认识的新朋友,请你说出它的名称:(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图形从数学王国里带来了和它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板书课题:拼一拼》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1.按要求拼:

师:能不能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先自己动手拼一拼,再展示给大家看。

2.分组拼:

老师示范: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你们喜欢三角形吗?

师:你先动手拼一拼,你用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先动手拼一拼,再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汇报:拼成大三角形、正方形、平等四边形等等

如下图:

师:你还喜欢什么图形?你用几个同样的图形拼出什么平面图形?看谁有一双巧巧手会拼,巧巧嘴会说。

集体展示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新的什么图形,怎么拼的?

3.自由拼:现在想用什么图形拼,就用什么图形拼成一个平面图形。

4.折一折: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沿着折痕剪开,你发现了什么?

●变式练习 检测目标

1.做一做,剪下课本附页2中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吗?2.练习一、第4题,剪剪拼拼。

3.第5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

4.第7题,先让学生思考,再借助观察长方体来体会。

3.第8题,先猜一猜,再动手做一做,演示演示。

●评讲总结 升华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课后作业测评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学案


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学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生:图钉、小棒、纸……

生2:我来补充,要用正方形的纸。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师: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面了,是个老朋友了,请你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以亲切的谈话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出了长方形,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方便了下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教学。]

2.师: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两条长边,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师:也就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动手折)。你说的很正确,两条长边一样长。你们能说说两条短边会出现什么现象吗?

生:自己动手折一折。

师:除了用折纸的方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一样长?(用直尺或绳进行测量……)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长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边,得到一个猜想,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证明他们的猜想,体现了观察→猜想→证明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可能用的多种方法,教师都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师:你们同意吗?那就用你桌上的白正方形纸折折看吧,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商量商量。同样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学生动手证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5.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正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这还有一种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三、动手实践,拼组图形

师:说了半天了,你们想不想动手拼一拼。快看看你们手里有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1.师:左面4列的同学拿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右面4列的同学拿出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你们用手中的图形拼组出一个大的平面图形,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开始。

生:

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角与角相接组成的图案。

2.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图形?

[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及边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

四、游戏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图形进行的拼组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拼组,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板书课题)

1.拼图案。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一个忙。老师家买了许多地板砖,一般四块地板砖就能拼成一个图案,现在老师这儿就有四块地板砖的样本,请你们发挥想象为老师家设计地板图案,你们愿意吗?

[以帮助老师设计地板砖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地板砖的样本拼组,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

2.拼熊猫。(第30页的第6题)

老师非常感谢你们,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小礼物。(出示熊猫图),你们喜欢吗?不过这件礼物需要你们进行拼组才能得到。(指导学生进行拼组)

五、动手操作,体会图形间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还帮老师设计了地板图案。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漂亮的小风车?这里有做风车的过程(出示分解图),你能说说怎样做吗?(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

怎样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

可是老师想出个难题来考考你,老师手里有张长方形的纸,你能用它做一个风车吗?(把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经纸再做。)

怎样将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用圆形纸做风车,先做什么?(把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再做。)

怎样将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各种图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注意: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哪些图形?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谁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生:我先把一张长方形(或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时就是一个圆。

[让学生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体会多种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六、总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及七巧板》导学案


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及七巧板课时总课时32
学习目标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创造性地拼组图形
重难点创造性地拼组图形,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课前预习预习教科书第3页例2拼一拼
课型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可以拼组成许多漂亮的图案(课件出示:汽车等图形)同学们也想试试吗?好,这节刘构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一、用图形摆一摆
(1)你能用手中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些更大的三角形或其他图形吗?用长方形呢?
(2)如果用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等,还能这样拼吗?
(3)你能用手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各种平面图形发挥想象,自主拼图吗?
二、七巧板
(1)出示七巧板,你能说出它有哪些图形吗?(它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2)用七巧板上的图形拼三角形,可以怎样拼呢?
(3)你还能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案吗?(比如动物,人物等)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1、展示用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等平面图形拼成的图案
2、展示用一幅七巧板拼出的各种图案。
3、小组合作:比一比谁拼出的图案最美丽。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1、在用三角形或长方形进行拼组时要说清是完全一样的图形才能拼。
2、图形的拼组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想象,自主拼图。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1、学生用完全一样的图形进行拼图
2、学生用七巧板进行拼图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立体图形有什么区别?
板书设计:
七巧板
它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三角形或长方形,
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图形的拼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27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2、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28例3及“做一做”,练习六的第3、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及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丽的物体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老师相信同学们用它们也能摆出很多漂亮的物体。现在同学们的手中都有很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学生分组拼,拼完后在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深化

(1)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2)练习六的第3、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六的第7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后实物演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全课小结

一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新课标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还有很多平面图形组成的千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刀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那么,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1)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做如下步骤: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教学内容:

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体会平面、曲面。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

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二、探究交流

1、“滚一滚”。

交代: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

听口令操作。

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评价。

2、“堆一堆”。

谈话:(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操作: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

学生评价。

3、“摸一摸”。

讲述:看着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出示圣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

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分组摸,请每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搭一搭”。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选优秀设计师。

5、“数一数”。

谈话:刚才小朋友分别用这四种物体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创作,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数一数。

投影出示三幅图,说说图中搭出的图形像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说:用了哪些几何形体,各有多少个?

打开课本,自己看图填数。

第三幅图用了几种物体,分别是小火车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要这样搭?

三、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看看你们组得到什么花,你觉得你们应该向哪个组?学习什么?

2、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些什么呢?

3、学生小结。

教学反思:

“滚一滚”“堆一堆”是体验物体上的平面与曲面。“摸一摸”是反馈初步形成的表象。手触摸的感觉和大脑中已有的形体表象相互作用,经过信息的筛选、过滤和相互对应,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对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这些活动能使四种形体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搭一搭”是各种立体的形状特征的简单应用。“数一数”综合应用认数和认物体的知识,数出较复杂物体里各种立体的个数,并进行分类活动。

组建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组内分工准备活动器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少数典型的问题,在班内集体讨论。教师尽量不讲解、少评判。参与学生的活动,随时了解情况,对活动的进程给予必要调控。在活动临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导学案


课题数数课时总课时1-9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我知道10个十是一百。
重难点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课前预习
课型新授教学准备小棒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1、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2、请小朋友们观察课本第33页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有许多羊在玩耍,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和20只相比?谁更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20多得多的数。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谁估的准呢?我们来数数看吧!
(1)一只一只地数的
(2)五只五只地数的:五、十、()、二十、()、三十、三十五、()、四十、四十五、()、()、六十、()、()、七十五、八十、()、()、九十五、()。
(3)十只十只地数的:十、二十、()、()、()、()、()、()、()、()。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1、请同学分别起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2、说说我最喜欢第()种方法。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数,知道数物体的个数可以()个()个地数,还可以()个()个地数。10个十就是()。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过关检测:
1、课本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练习八的第2、3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我们来选一种方法数数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吧。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学》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学》导学案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年级上课时间
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
科目数学课题用数学课时7-9
学习
目标1.我会用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我还会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问题。
重难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课前
预习算一算数学书跟语文书的总价格。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复备栏
1、导
复习导入:
1、5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7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学
1、一共有()个珠子,()个穿一串,要解决的问题是()。
2、自己动手圈一圈。
1、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呢?
3、展
1、小组内先交流自学内容。
2、小组间互相交流。
4、讲
如果是每10个为一组,用()的方法最快。如果不是每10个为一组,用()方法更方便。
5、练
第46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设计:用数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数学 用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8
学习目标1、我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会正确选择有效信息。
重难点能从已知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
课前预习1、快速计算。(我报算式,你说得数)
12-5=11-6=13-7=12-4=13-5=
16-9=14-5=12-8=11-2=14-6=
2、说一说。(任选上面的一题和小伙伴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主题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师:课本第20页中绿茵茵的足球场上,正在进行激烈的足球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1、自学课本第20页例5,通过看图和文字知道有3条数学信息。
○1有()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人;
○3我们队踢进了()个。
要解决的问题是()。
2、想一想,填一填。
○1以上有联系的信息是第()条和第()条。
○2要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需要第()条和第()条数学信息。
○3第()条数学信息没用,是多余的信息。
3、把相关联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给学习伙伴听。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1、用画图的方式把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
2、根据画图,我认为应该用()法解决问题。
3、列式计算。
4、说说:16、9、7分别表示什么?
5、想想解答是否正确:没来的()人加上9人,等于()人,解答正确。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说一说,为什么踢进了4个这条信息为什么没用上?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1、完成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2、把问题和相关联的数学信息连一连再解答。
红气球有9个,
黄气球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有13朵兰花,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以上学习知道在解决问题时,要做到:
○1通过看图和文字获取数学信息和问题;
○2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例5: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口答:还有7人没来。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
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8+6=16-8=13-4=
9+7=13-7=11-6=15-7=
14-8=15-9=12-5=11-3=
12-4=14-6=17-9=4+8=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
○2
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13-6=7(人)14-6=8(人)
口答:另一组有7人。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拼一拼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