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聚落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3

聚落。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聚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以及乡村聚落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观察、分析进行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城乡差异
创新训练拓展思维,培养想象
实践训练比较城、乡差别
主要教法读图分析、比较、归纳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读图,并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板书设计
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乡村和城市
乡村聚落
分类生产活动生产方式不同
城市聚落
导入: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居住在农村,有些人居住在城市。各位同学,你们来自哪里呢?
方法设计: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新授:
一、乡村和城市:
多媒体显示两组图片:由同学辨认各是什么景观?
学生回答;城市景观,农村景观。
小结: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说明: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乡村和城市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样吗?
归纳:乡村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从事工业、服务业等。
方法设计:观察图片,进行分析、比较。
承转: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有所差异。
学生活动,设计如下:
(1)出示乡村、城市两幅图片,仔细观察。
(2)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交流。说一说乡村和城市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3)评一评,比一比。哪组说得好。
(4)最后归纳如下:
房屋道路修筑情况商店多少学校多少医院多少有无农田有无果园有无鱼塘
乡村密集度高度
城市

方法设计:分组讨论,完成上面表格。
承转: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了解了城、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同样是农村,不同地区的景观又如何呢?
多媒体显示:《不同地方的村落景观》
读图分析:这些图片的内容,各有哪些特点?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归纳总结: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所呈现的景观是不同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另你心旷神怡,流连往返,难以忘怀。此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有如此差异呢?给学生留下悬念,作为结束语。
方法设计:观察图片,各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本节练习题目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多方面了解了各地城市、乡村的景观,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说自己对保护世界文化遗的
认识。
(2)过程与方法:分析、思考、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老的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创新训练: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实践训练:当地传统聚落的保存现状
主要教法:分析法、比较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比较,然后归纳。
板书设计
气候湿润
资源丰富
二、聚落与环境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聚落发展的主要表现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的问题你们知道答案了吗?那么,让我们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找一找吧。
方法设计:设置问题,带着悬念,进入新课。
新授:
二、聚落与环境
多媒体显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说一说: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小结: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选择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地区作为聚居地?
多媒体显示图片:观察几幅图片的景观一样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各异。
方法设计: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在不断增加,由此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设计如下:
(1)指导学生读图4.23、图4.24,讨论各图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北极因纽特人冰屋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建筑特点
我国黄土高原窑洞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方法设计:分组交流,完成表格。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阅读课文,结合所见所闻,讲一讲: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表现?
归纳: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来多,道路越来越完善,但也留有遗憾。
思考:留有什么遗憾呢?
学生回答: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学生朗读:《阅读材料》从而加深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问题如下:
1、为什么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
2、关于北京城市建设中四合院的问题,有几种观点和看法,你是怎样认识的?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不仅是保护老房子,
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2)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干脆拆掉。
(3)开发者可以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归纳: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不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损失。
方法设计: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拓展思维。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本节练习题目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要懂得,传统聚落不仅是古老建筑,同时也是一种优秀文化传统。要给予保护。

相关知识

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说教材

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图文的形式,叙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以及受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等,突显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经历与体验,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材首先比较系统的说明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从气候、地形、资源等因素入手,对各地聚落的特点进行分析。接着教材通过图文的形式,阐述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教材再通过对世界各地聚落的建筑景观照片进行环境分析,初步教会学生分析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学生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能力。

说教材处理、教法、学法

然而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太大了,人们居住的聚落也因各自的气候、建筑材料和文化习俗而各有千秋。仅仅靠教材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了解世界的,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的目的。

据此,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一课时,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与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各地景观照片,来丰富教材内容,并把课堂转移到了微机室,将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探究小组,搜集各地景观照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培养资料搜集整理能力。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能力以及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因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

知识目标为:

①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及其建筑风格,以及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②学会联系人们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方法。

技能目标是:

①初步学会联系人们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能力。在本节包括两点:其一,能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二,能分析聚落的分布、建筑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②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自已所需的资料,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目标为:

通过景观差异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通过各地景观图达到美育的效果;激发学习地理课程的动机与兴趣。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本课重点。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因而确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说教学过程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一组问题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聚落的概念,以及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

通过复习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间存在着差异,导入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又有很大差异,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存有巨大差异。那么是哪些环境因素造成聚落的差异呢?是哪些主要因素影响了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呢?板书课题

自读课文,结合图4.19,请同学们用两个字概括一下“主要因素”。学生说一个因素,教师板书一个。

请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前后桌一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答出后,板书“气候”。

课件展示,几幅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景观照片和高山、荒漠景观照片。

(师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下面组织[学生讨论](1)人们一般要选择自然条件什么样的地区作为聚居地?(2)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结合图4.19、4.20)

[师生共同归纳](1)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我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2)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甚至十分恶劣,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仍然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

接下来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展示几幅图片请学生一一对其进行分析。

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是非常大的,人们居住的聚落也因各自的气候、建筑材料不同而各具特色,下面请班内各小组合作,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景观照片,然后分析当地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哪组找得典型,有新意,分析地准确。每个小组从世界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中选一个选题。

选题有:

①热带雨林地区(南美洲、东南亚)
②热带沙漠地区(非洲、西亚)
③我国云南地区
④我国黄土高原地区
⑤蒙古地区
⑥寒带地区(北美洲或亚洲北部)
⑦欧洲地区
⑧我国南方地区

或者,在任何一个搜索网站输入“民居”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民居景观照片进行探究讨论。

接下来就是每组同学对各自的成果进行展示,在课堂上虽然不能把每组的所有成果都展示出来,但是使学生能通过合作与探究,学会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聚落的类型.
2、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
3、知道聚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能力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区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图片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或录像。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图片或资料。
●教学设计

(出示农村和城市的景观图片)我们同学有的居住在农村,有的居住在城市。(设问)谁能来简单地描述一下农村景观和城市景观。(学生回答略)
(讲授)聚落作为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它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板书)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板书)一、乡村和城市
(出示乡村、牧村、鱼村、林场等图片)(设问)根据图片总结乡村聚落有哪些类型?请同学们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有哪些?(学生读图总结、小组讨论、交流略)
(总结)由此可见,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有较大的差异。
(指导活动)完成课本p90活动2
(总结)聚落景观不仅与劳动生产方式有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板书)二、聚落与环境
(读图分析)读图4.19说说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出示图片)我国南方的聚落图片和山区的聚落图片
(设问)读图分析南方和山区聚落的区位(位置)有何特点?聚落的区位(位置)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交流)
(总结板书)1、聚落的区位(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出示图片)温带的平原地区和热带丛林、荒漠地区的聚落图片
(设问)温带的平原地区和热带丛林、荒漠地区的聚落的分布有何特点?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交流)
(总结)温带的平原地区聚落密集,热带丛林、荒漠地区、高山地区聚落稀疏。由此可见,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从宏观上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有着相同的特点。
(板书)2、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出示图片)我国北方和南方平原地区的聚落图片
(设问)我国北方和南方平原地区聚落的形态有何特点?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总结)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村落成团块状,而南方村落多沿河呈条带状。
(板书)3、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设问)你了解哪些建筑风格?请给大家介绍一下(提示:可从建筑外貌、材料等方面)。
(指导活动)完成课本p92活动,(设问)请同学们分析聚落的建筑风格与环境有何关系?
(总结)由此可见,屋顶坡度与降水有关系、墙壁的厚度和窗子的大小与气温有关系、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有关系(像竹楼、窑洞、冰屋)等,在传统建筑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板书)4、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承转)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板书)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设问)你了解的聚落变化有哪些?请举例说明。请谈一谈这些变化的利与弊。(小组讨论、总结交流)
(活动)完成p94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赋予北京城建局领导、中外游客、北京老百姓、北京房地产开发商的角色。学生讨论后陈述观点。)
指导学生阅读p93材料,你认为应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总结新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聚落的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聚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初步懂得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课堂巩固]
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D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4.讲述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珠江三角洲)形成大规模“聚落群”的原因?

通过上网、看《世界各地》等电视栏目或看杂志等途径,了解更多的
有关聚落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条件,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趣味性不强,知识零碎,学生在学习上解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用一条主线—农业的产生和影响来串成知识项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展示了从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教材所讲述的半坡、河姆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其中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而河姆渡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教材通过介绍半坡、河姆渡聚落的生产生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特征。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了解和掌握有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所代表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作出的特有贡献。
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从预习入手,让学生养成自己看书总结重点的习惯,并思考相应问题。什么是氏族呢?(学生答: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部落。)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家庭,对不对。那么我们想,到底这个氏族中是爷爷在领导地位,还是姥姥在领导地位呢?(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是男人!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女人。)为什么呢?同意女人占领导地位的举手,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呢?我看看还有谁从来没有举手过?……(举手回答一定要鼓动,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你来说说。(因为女人的传宗接代的作用!)哦!那为什么若干年后女人虽然还是有这个作用却屈居男人之下呢?……(因为当时生活条件的恶劣,使得当时延续种族的事情更重要。)那么除了女人的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我们再想想?(启发,我们想,一个种族的繁衍,吃是不是最重要的呢?那么,在吃的来源上,是女人的贡献大?还是男人呢?在启发下,学生们知道了是女人的采集业是食物的稳定而可靠的来源。)
讲授新课:(关于这两个氏族部落,还是用学生自己归纳的方法,然后用问题导学。第一个班我用学生来讲的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耽误的时间太多。学生归纳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举手回答问题。一定要把半坡和河姆渡氏族的时间地点概括等要素在书中勾画出来,说全!如果一个同学说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总结之后,我就要提问了。1联系地图册来找准两个氏族的地理位置---一个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是长江流域的。2我们看这两个氏族使用石器那句话都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字,大家发现了是什么字么?一定要强调“普遍”—普遍使用才是“新石器时代”。3我们知不知道什么是粟呢?(学生们真不知道,于是我说,是小米。这回大家知道了。)从这节课看,北方和南方从吃的食物上看就有了不同了。这个粟其实是从野生的狗尾草演变而来的。从种植粟和水稻看,这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农业了!对不对?大家想想,农业是怎么产生的呢?(以前想人们为什么用火就合理的想象,这回学生还是想的特好。就是从采集业而来的。发现吃的野果的核掉在地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长了新芽了。于是人们发现可以种植了!)好,这个农业一产生,可了不得啊。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么我们看看,书上这些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是和农业密不可分的?(工具---全是农具,石镰石斧等。陶器---放种子粮食的。定居生活有房子---农业就不能总迁徙了,需要住上至少一年来等收成。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部落的生存条件改善了。有了剩余的粮食。)那我们看,书上还说他们养些家畜,大家想想这又是从什么业转化而来的呢?(狩猎转化,打的东西吃不完。或者打的是幼小的动物。)好,看看,这些知识都是由农业而来,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对不?4,我们看这两种房屋的构成,为什么南北方的房子构造完全不同呢?(学生很容易理解那个干栏式的,但对于半地穴式的要讨论才行。但是学生还是解决了。尽管用的是精英解答,但是学生们还是能理解的)5,我们再想,这两种房屋在今天我们还能不能看到?(学生对干栏式的还是挺熟悉的,纷纷举南方的吊脚楼或者少数民族的房子。但是半地穴式的他们就说不出了。但是还是有同学知道,在今天陕西延安的窑洞还是和他有渊源的。一个班的同学还把地图册上的河姆渡之谜念了,思路很开阔的。)
对于大汶口文化,强调一下,地点在山东,重点是有了贫富分化。问,这种贫富分化考古工作者是怎么得出的结论?这种贫富分化是如何出现的?贫富分化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农业发展---剩余产品增多---一些上层人把剩余的产品据为己有,于是产生了阶级分化。那么这是,由于农业的普及,男人的优势逐渐显现,于是,氏族的首领开始变为男性,社会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
板书:一半坡氏族:时间地点概况
二河姆渡氏族:时间地点概况
三大汶口氏族:时间地点概况、
课后反思:1学生的自己的理解有时能给老师更多的启发,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归纳的习惯,这点很重要。
2让学生自己讲课,其实可以做的很好,时间掌握更好些,总之就是书上的那些内容。但是是不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内容呢?我力求让学生找到这里面的线,那就是农业,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农业,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这样就能把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历史的因果关系就在这里。学生课后的反应也证明了我的正确,只有这样讲,才不是照本宣科。
3学生爱上这样的课,他们有无数的举手机会,每个同学都在老师的鼓动下积极思考积极举手,老师需要这样的课堂,学生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