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9

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

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我认为中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当然,如果要细分的话,在这四个发展阶段的每一个阶段中,也还是可以再分出若干个小的发展阶段来的。此又当别论。

一、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荀子在讲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士归于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的一类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原始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士的文化。

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即怎样做才称得上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这句答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会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基于以上对于儒、士、君子的基本社会使命的分析,可以说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而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十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学原理。

人们称孔子之学为仁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论语》一书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回答弟子们问仁的言论,其内容都是实行行为中所要遵循的各种具体规范和原则。如:

答樊迟问仁,一则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一则曰:爱人(《颜渊》)。

答颜渊问仁,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答仲弓问仁,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答司马牛问仁,曰:仁者其言也讱。(《颜渊》)

答子张问仁,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阳货》)

再如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刚、毅、木、讷,近仁。(《宪问》)以及有子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等等,无一不是具体实践行为中遵守的规范原则。

《论语》一书中也还记载着许多条孔子答问为政的言论,同样也都是十分具体实践行为中遵守的规范原则。如:

答子贡问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

答齐景公问政,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答子张问政,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答季康子问政,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答子路问政,曰:先之,劳之,无倦。(《子路》)

答仲弓问政,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答叶公问政,一则曰:近者悦,远者来。一则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又答子张问从政,则曰:尊五美,屏四恶,[1]斯可以从政矣。(《尧曰》)等等。

孟子除了进一步发展孔子以仁修身的思想外,又以推行仁政学说而著称于世,而其所论的仁政内容,同样也是十分具体的。如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而所谓的正经界,就是分田制禄,制民恒产(《孟子滕文公上》、《梁惠王上》)等。再就是他经常举以为例的周文王的仁政内容,即: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梁惠王下》),以及尊贤使能(《公孙丑上》)等等。孟子对为什么要行仁政和为什么可能行仁政,也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但他的那些理论说明,大都是感性直观的。如他认为,因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先王同样也有不忍人之心,此心发之于政,即是仁政[2]等,来论证行仁政的根据。又以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等推恩理论,来说明行仁政的可能性等等。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也就是说更多地寄希望于人的本性的自觉。所以,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宪问》)、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公孙丑上》),求其放心(《告子上》),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他认为,人的本性并不是那么美好的,顺着人性的自然发展,必然造成社会的争乱。因此,必须用礼义法度等去化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所谓的化性起伪,然后才能使之合乎群体社会的公共原则和要求。所以,荀子在强调自我修养、道德自觉的重要的同时,更为强调师与法的教育与规范作用。如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又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荀子修身》)

同样,荀子设计的治国原则:明分使群、群居和一之道,包括理想的王制与具体的富国、强国之策,乃至他的礼论、乐论、君道等等,可以说都是非常富于现实主义的。它都是在肯定当时已经形成的社会等级和职业分工的基础上,来规定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名分和位置,并要求其各尽其职,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一致。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荀子提出的治国原则中没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成分。因为,如果它的学说中一点理想主义成分都没有,那末,他的学说就不会有什么感染力,而他也就不能称为一名思想家。

原始儒家在先秦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是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显学之一。他们提倡的道德修养学说在士阶层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他们设计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则因其主要精神,即一统天下和礼义王道为上等,太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了,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所以,原始儒家学说与以后成为实际社会制度依据的儒学不同,它还只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在我们以下的论述中,人们将会看到,分清这种差别是非常重要的。

扩展阅读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及练习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及练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分析。

三、知识积累:

注音:

烙(lào)印威慑(shè)一蹴(cù)而就

攻讦(jié)蜕(tuì)除刮垢(gòu)

解释: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昙花一现

余风遗响一蹴而就斑驳陆离

四、文本研习:

教学设计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问题1:课文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问题2: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什么看法?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于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

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基于此,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

问题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者各有什么特征?

传统文化——时代性(应运而生)、民族性(影响)(5-8节)

文化传统——惰性(11节)渐变

问题4: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

问题5: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本文我们却并不感到晦涩难懂。选取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

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段。例如在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的区别时说两者“差别之太,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在论述“财富”与“包袱”的关系时,教学设计文章写道“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固发育而定期蜕皓的角质表皮……这就使语言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教学设计文章在使用修辞手法,援引事例时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这使说理形象、生动,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问题6:阅读“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以后面三个小节为例,说说教学设计文章是如何做到严密论证的。

这三节是节选部分的最后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出的两种倾向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把传统比喻为时装,比喻为文物等。再从正面分析传统为什么是财富而不是包袱的道理,否定了前面的比喻的不当,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里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用了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取的正确态度。

五、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教学设计文章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理解李约瑟公正地对待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2、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必然性,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明对话。

学习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934年,当时有三个中国留学生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修生物化学,其中有一人叫鲁佳珍,跟李约瑟交往十分密切。这三人在留学期间,向李约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使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李约瑟又来到中国,结交了我国科技界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于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李约瑟博士科技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部分内容。《序言》原文较长,课文选取了序言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被删去,删去的这部分内容篇幅很长,主要谈了西方人对中国科技和中国文化的“误读”。

李约瑟(1900—1995),英国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英中了解协会会长、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抗战期间来到中国,几十年来,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7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他多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二、整体感知:

1、理清思路: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科学史研究存在的种种问题,谈到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缘由,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的主题。

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将要着重讨论的问题,即全书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第3、4段),需要公正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

第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

第4段,在当今世界,对于其他民族的成就应该给予应有的了解与赞赏。

第四部分(第5段),批评欧洲中心主义,应该共同赏识、纵情歌唱各个民族在科学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2、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书序,着重表达自己对于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特别是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的观点: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对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给予公正的评价。

教学设计文章从考察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找出问题,揭示主题。再提出本书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即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而表露作者的写作宗旨,袒露自己的人生情怀。最后,点明今天应该怎样看待所有民族在科学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全文结构图示于下:

缘由·主题——内容一—宗旨——指导思想

3、在文中,李约瑟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试加分析。

(题目是“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可见所涉及的内容一定是发明与发现方面的,也就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再联系到后面的国家指“中国”,那么教学设计文章的话题自然也就是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方面的,再联系教学设计文章内容和文体,作者的基本观点应是不难归纳概括)

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许多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在公元3世纪到15世纪之间,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取得的成就并不为人们熟知了解。

三、文本研习

1、李约瑟是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他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呢?

明确:(1)科学史地位——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

(2)最古老而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没有被人们认识到。

2、第2节,问:末句在该段中起何作用?其中:“这些问题”指什么?

本段采用的是“分——总”式的结构形式,最后一句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这些问题”,指上文8个问句所提出的问题。(不包括该段首句。)

3、分析第3节的结构层次。

第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可分成三层。第一层(在一些普通文献中……任何地方诞生),先对这两种倾向作总的介绍,一是评价过高,把过多的东西说成是东亚发明的,指出这是受明末清初来到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文献记载的影响;一是认为一切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发生,否定其他地区人们的历史贡献。第二层(在我写第一章……开始应用),以陶器制造史教学片中的失误为例,印证前一种倾向;以两本科学著作中的失误为例,印证后一种倾向。第三层(因此……束缚),揭示本书的宗旨:求实。这一层,是因果论证,是在批评了两种错误倾向之后,表明自己取向的。先陈述理由,再得出结论,显得言之有据。

提问:作者在文中批判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批判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西方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对中国科技水平的“误解误读”,从而证明了研究中国科学史之必要,宣传中国科学技术的迫切。

4、以第四段为例,试分析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明确语体和语言的关系。本文是科技方面的教学设计文章,也是学术研究方面的教学设计文章,既是科技语体,表现在语言上是术语用得多,准确严密;又是书面语体,显得严谨规范。)

体会领悟本文的语言特点,先看句式,用的大部分是长句子。长句子容量大,修饰限制成分多,语言显得严密准确。其次看本段关联词语用得特别多,关联词语用得多表明语言逻辑性强,推理严密。再次本段科学术语用的多,就使语言显得科学准确。

四、小结:

[问题探讨]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怎样评价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科学技术对于世界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李约瑟做出这样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并没有具体列举中国古代以及中古时期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述其对世界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是批评了一些欧洲中心主义者的偏见,即抹杀和否定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科技成就,表现了一位科学家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民主主义者的博大襟怀。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学习作者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语言知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筛选(sāi)时髦(máo)一大摞(luò)

B.威慑(shè)神赐(cì)褒贬不一(bǎo)

C.媲美(pì)咀嚼(jué)一蹴而就(cù)

D.蜕除(tuì)烙印(luò)相互攻讦(jié)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妥善斑驳陆离有史可缉

B.箝制抱残守缺刮垢磨光

C.自戕消声匿迹与时具进

D.急据不堪设想孤芳自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B.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C.胡长清、成克杰、慕绥新等也都曾经干过一些好事情,但最终却在干事过程中东窗事发,沦为人民的罪人。

D.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贿选事件曝光后,全世界记者蜂拥而至,对记者们的不断追问,布拉特只是闪烁其辞,不做明确的回答。

4.将下列几组动词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传统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着人们的感情抒发,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

B.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

C.左右控制规定制约支配

D.规定支配左右控制制约

5.根据文意,请分别给“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下定义。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6.根据教学设计文章第一第二部分的相关内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答:

7.教学设计文章引言部分明确指出了“传统”与“文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请找出来并把相关语句摘抄在下面。

①摘抄:

②根据上面摘抄的文字,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传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

但是如果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有利于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之,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正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势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止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8.为什么说文化传统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答:

9.选文第四段把传统看成服装和把传统看成文物,体现出了两种对待传统的态度。请概括说出这两种态度的特点。

答:

10.根据选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

答: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文章,完成11-12题

最近我读到一位得到海外文化学者赏识的青年朋友写的教学设计文章。她认为文化传统(儒家思想)积淀在我们思想深处是难以摆脱的。为了证明这没有什么不好,她举出甚至海外唐人街所存在的那些陈规陋俗也一直在起着文化上的认同作用,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国人虽身居异邦而历久不被同化。这种议论令我惊讶。为了这种狭隘的民族意识竟乞灵于陈规陋俗,岂不过于贬损这个民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能依靠落后意识,而应当是进步的,和人类意识一致而不是背道而驰的,不是排斥其他民族而是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依靠陈规陋俗来维持民族的凝聚力,这将是怎样一种民族意识?“五四”时期,鲁迅直斥那些为封建主义撑腰的国粹派歌颂旧习惯旧制度并不是什么爱国,而只是“兽爱”。这话虽然激愤,却是真理。

我不能同意认为积淀在思想深处的文化传统是无法突破的这种悲观论点。自然,传统是像习惯力一样甚或更加顽强,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它毕竟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现在很盛行一种理论,例如,在为海外学者著作写的一篇序言中曾有这样的说法:“任何人都是处于他长期生活的传统中,因而他反传统实际上也不可离开自己的传统。”这说法似乎有些离奇,但却流行于某些海外学者中。比如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断言:“五四”的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本身就是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模式”。如果用简明的表述,这就是说“五四”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是被更深层的传统意识所支配所渗透的。我觉得这里所说的前提是有待论证的。过去,我们把“阶级”当作涵盖一切、代替一切、超批判超逻辑的主体,认为它无处不在,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无法逃脱它打下的烙印。现在,我觉得一些教学设计文章谈到“传统”时似乎也有这种趋向。我不赞成超批判超逻辑的“阶级论”,也不能赞成超批判超逻辑的“传统论”。为什么中国的思想模式是文化的整体观——形成“借思想文化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造成了“五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这需要论证和证据。

构成文化传统的要素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连续性,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不能随着时代的进展与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哲学是思想的思想,在文化传统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我认为构成文化传统的应该是比哲学思想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的东西。依我看这就是:这一民族在创造力上所显示出的特点;共同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最根本的价值观念。据此,我的初步看法是中国文化传统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靠意会而不借助言传的体知的思维方式,强调同一性忽视特殊性的尚同思想,以道德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以上这些特点较之儒家或儒道互补或三教同源等哲学思想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这方面,我曾在别的教学设计文章中作过一些论述,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这里我只是想说明我并非没有认识到文化传统的顽强性。文化传统如果按照我们的主观愿望一下子就可以摆脱或突破,那也不成其为文化传统了。我只是反对把文化传统看做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这种消极观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走祖先的路,这本身就是儒家的保守观点。我认为在一定情况下,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某些规范,就不可能有发展和进步。人类最初倘使不突破人猿用四肢行走的传统,而变为用两脚行走,就不能完成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11.请分两点回答作者引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答:

12.关于这篇教学设计文章,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依靠落后意识甚至是陈规陋习来维护的,这就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是和人类意识背道而驰的意识,结果必然会贬损整个民族。

B.作者认为,我们把“传统”当做涵盖一切、代替一切、超批判超逻辑的主体,同以前把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打下“阶级”的烙印,实际上是一回事。

C.作者认为,“五四”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是被更深层的传统意识所支配所渗透的。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语言知识]

1.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熔炉秩序铸铁归根结底

B.奠定透露耶酥截然相反

C.云翳遮弊涌现根深蒂固

D.回朔妨碍肥沃并驾齐驱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赵先生把祖辈下来的郑板桥的字画捐献给了当地的博物馆,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2)这名话的意思是他不会用一般语言来自己的意思。

(3)中国是一个农耕文化的国家,我们应当永远用的口吻谈论我们的土地。

A.流传表达尊敬B.流传传达敬畏

C.留传表达敬畏D.留传传达尊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4.请将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由四个短句组成的句群。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减字词,调整语序。

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

[分析理解]

5.教学设计文章第一段中说“‘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答:

6.教学设计文章第三段中说“在一些普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这里“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指的是什么?对于这两种倾向,作者的态度如何?

答: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9题

由于现代科学是从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那个运动中诞生的,因此也许有人在评价过去的科学和技术时,会以它是否曾对这个运动做出过直接贡献来作为标准。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实际上究竟有多大,还有待研究。可是,即使假定研究的结果证明中国在这方面并未做出过什么贡献,那末,是不是有任何理由贬低研究中国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呢?不管怎样,事情是已铸定了的:世界只有一个。全世界人民必须共同生活在这个由于飞机和无线电出现的而日益缩小的世界内。如果一个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能像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那样清楚,那他就必定只能对其他民族的成就给予应有的了解和赞赏。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种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时期。假使人类能战胜那些掌握着空前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末,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这座大厦的柱石就是相互间的谅解。

今天,虽然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甚至把它忘记了,然而,难道就没有一些欧洲人,当他们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会常常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归根结底,这一切毕竟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从而得出欧洲人得天独厚的结论吗?这种看法必须加以有益的纠正。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像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等一类人物之所以都出在欧洲,很可能完全不是因为欧洲人有什么内在的优越性,而是由于欧洲有一些有利的环境因素,而这些有利因素过去没有也不能够在其他民族的不同的地理背景以及受其影响的不同社会进程中起作用罢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

7.作者理想中的未来的“大同世界”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说明。

答:

8.选文第二段中说“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这里的“包袱”指的是什么?

答:

9.从选文来看,作者主张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民族的成就?

答: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文章,完成10-12题

汉字文化圈的“汉字事典”

董明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一书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汉字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的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今引进在国内出版,意义深远。该书成于1986年日本有关语言学家组织召开的“汉字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创造汉字新文化”国际研讨会之后,该研讨会的缘起是日本关于汉字使用的存废之争论。该书作者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站在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性和文化融合性的角度考虑,此书可以说是对汉字文化圈发展的一大贡献,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汉字事典”。汉字文化圈是以汉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世界,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发展出的以同一个表记法为基础的文化地带。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的发展,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做出的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克服广阔的幅员,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北的朝鲜,东方的日本,南方的越南(汉字在朝鲜的应用起始于公元285年之前;汉字的典籍大规模进入日本,也在公元3世纪左右;公元112年,汉武帝在南越设郡,汉字便正式成为越南的文字),超越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广被于东亚,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建国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汉字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0.请解释教学设计文章第一段所提出的“汉字文化圈”的概念,并列举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或地区。

答:

11.根据选文第四段所提供的信息,请概括出汉字的特点。

答:

12.汉字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主要是由于它在哪一方面的特点()

A.语音B.字形C.字意D.语法规则

【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C(A筛shāi,B褒贬不一bāo,D烙lào)

2.B(A有史可缉——有史可稽,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与时具进——与时俱进,D急据——急剧)

3.D(A“不足为训”指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而此句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不值得放在心上。B“首鼠两端”意为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而本句应表前后矛盾之意。C“东窗事发”指阴谋或罪行败露,这与“干好事”相矛盾。)

4.A

5.传统文化指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从民族的历代生活中产生,从民族的重复实践中成长,并由就此形成的民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而构成的民族精神。

6.“传统文化”落脚于文化,可以表现为文化实体,它随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但只要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落脚在传统,它是一种抽象的民族精神,不具有有形的实体。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的变化总是缓慢的渐进的。

7.①摘抄: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②传统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文化是传统的载体,而传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8.答:文化传统是新的文化产生的基础,一切新的文化的创造都要立足于文化传统,否则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传统中又有一些保守、落后的因素,它会限制束缚我们的思想,不利于新的文化的创造产生,从而造成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局面,因此说它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9.答:把传统看成服装,就是以追求时尚新潮为美,从而认为传统是包袱,会阻碍进步与发展;把传统看成文物,文物越古越好,于是就认为只要是传统就是好的,传统也不必再有变化和发展了。

10.答:对待传统,我们要善于运用传统发挥其优势,但也不能一味沉浸于传统之中难以自拔;我们要避免传统的束缚和局限,但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否定传统。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11.答:①走祖先的路,这本身就是儒家的保守观点。②反对把文化传统看做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这种消极观点。

12.C(是某些海外学者,比如林毓生这么认为。)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1.A(B耶酥——耶稣,C遮弊——遮蔽,D回朔——回溯)

2.C(“留传”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流传”的对象一般为抽象的精神、思想或言语。“表达”指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传达”则意为传递、表达。“尊重”是尊崇、敬重,一般对长辈或上级而言,“敬畏”则是既敬重又畏惧,可以对长辈上级而言,也可以对生命、大自然等抽象事物而言。)

3.C(A“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意思反了。B“来源”与“来自”重复。D句式杂糅。)

4.①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②一些早期的著作的作者们甚至对这一事实也不知道。③这是一些早期的著作不自觉地透露出的信息。④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

5.答:相对于西欧,亚洲东部地区在其遥远的东方,可见“远东”是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之上所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透露出早期欧洲人对“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并未了解,因而对其重要性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6.答:一种倾向是把很多东西认为是东亚(特别是中国)发明的。另一种倾向是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绝对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诞生。作者认为这两种倾向都具有片面性,它们或受某些不实的传闻的影响,或被所谓“公认的看法”(其实是一种偏见)所左右。

7.答:未来的“大同世界”是一个将各民族各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在一起的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各民族人民相互谅解,彼此尊重与欣赏,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8.答:这里的“包袱”指的是一部分欧洲人的思想态度,他们以欧洲为中心,认为欧洲人得天独厚,一切进步发展都源于欧洲。

9.答:①各民族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都有自己的成就。②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③应该了解并欣赏不同民族的成就和贡献。

10.答:汉字文化圈是以汉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世界,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发展出的以同一个表记法为基础的文化地带。这个文化地带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或地区。

11.答:①汉字是以物的图形为基础造出的文字。②汉字的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③汉字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12.B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说课稿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说课稿》,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地位作用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的最后一篇课文。本专题多为说明文,重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学生学会从文章中筛选提取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本文语言表达自然流畅,集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严谨简明、形象生动而又富有文化气息。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和结构。

2、进一步加强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体会本课的语言特点。

3、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作者设计理念。

通过对教材分析结合高二学生学习说明文兴趣不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把本科教学重点定为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和结构。难点是体会作者设计理念。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着“因材施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所教学生的基础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点拨法,拓展延伸法。

学法上,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本课的学法是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勾画圈点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先预习。准备图片。多媒体设备。

(二)导入本课导入可以通过解题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什么是足下文化?什么是野草之美?简单向学生介绍作者,为理解下文的设计理念做铺垫。

(三)初步感知疏通文意

给学生三四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独立理清说明顺序、结构(层次分明互相补充的特点)思考这样组织的好处?然后找不同程度的几个同学讲自己的分析结果,其余的同学则认真听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选择!根据学生的讨论和阐述,老师点拨并给予明确的答案,但不是标准答案,因为对于语文课而言本没有标准答案。

(充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四)精读课文文本探究

1、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之后,利用上几节课所学的筛选信息的方法,呈现几个问题,(比如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足下文化,野草之美究竟指什么?最后几点遗憾可以删去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每一节,并根据指导筛选出能概括每段主旨的中心句。最后由教师给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内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由各组派代表向教师质疑,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问题答案。(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又可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筛选归纳的能力。)

2、朗读课文,品味本课语言严谨简明、形象生动又富有文化气息的特点。通过语言感受作者把日常文化和平常之美融入设计的理念。

(五)拓展延伸

通过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

可以就校园中某个景点设计一个方案,当堂完成的,可以上台讲出,以资鼓励。

四、板书设计

板书本着简洁大方,系统直观的特点我这样设计:

足下之美野草文化环境伦理观念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案文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维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3、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

4、能读懂复杂的说明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本课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学者,著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船坞渲染茨菰苦苡裸露

二、相关连接

由我国景观设计专家、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俞孔坚博士领衔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项目,在10月19日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大会颁发的“本年度全球景观设计奖”中,获得了其中的最高奖项——荣誉设计奖。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设计大奖是该领域国际最高奖项之一,中山岐江公园设计的获奖是目前为止我国首次获得该类大奖。

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样的步骤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

2、文中“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设计理念?

4、文中五个部分的关系怎样?

四、精彩语段赏析

(一)、人们在追求美,一个同样抽象的概念。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美,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

1、“美”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无可厚非”?

3、野草之美的内容是什么?

(二)、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作为文物,它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离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距甚远,大多不堪入目。但我们从中仍感悟到工业的“设计”力量,可以肯定在当年的机器制造行为中,甚至像“在可能的条件下美观”这样的指导条文肯定也不会存在,但是,结构的、功能的、逻辑的“美”,使所有的机器,似乎有一种“大师”般的设计气质,在这充满“装修”、“装饰”的年代,一种震撼自脚踵而起

1、“在可能的条件下美观”的含义是什么?

2、“大师”指

3、“装修”“装饰”的含义是什么?

教(学)后记:

答案

1、按设计师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这个问题分别是如何理解“场地”、“文化解说”、“自然”、“设计”。文章的结构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的。

2、“足下的文化”:指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哪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野草之美”:指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3、设计师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思路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4、五部分之间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在层层阐发中清晰地表现出超越传统的思想和行动。

《水浒传》与梁山泊文化渊源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水浒传》与梁山泊文化渊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金圣叹腰斩《水浒》有着充分理由。就反对起义军受招安而论,该斩;就小说的后半部分情节雷同粗糙无艺术可言论,该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梁山起义军与山东水泊梁山有着鱼水的依存关系,他们生存、发展、壮大在山东水泊梁山的文化根基之上,失败在受招安离开了山东水泊梁山之后。腰斩后的《水浒传》突出地表现了《水浒传》与山东水泊梁山的文化渊源。

一、《水浒传》故事与山东水泊梁山

《水浒传》中,特别是金本《水浒》中,绝大部分故事都是在山东境内发生展开的。

现在的山东地域,在宋代称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明确置山东省是在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宋代,即使俗称山东这个名词,其含义也是指太行山以东地区。如《十朝纲要》卷十八载: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十二月,诏诏山东盗宋江,张守的《秘阁修撰蒋园墓志铭》载: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吏多逃匿。因《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人写,所以书中所提山东,既为故称,也含今义。如山东及时雨黑宋江等即是。

梁山在今山东省西南部的梁山县,曾属寿张县。梁山占地面积3.5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197.9米。梁山所以成为英雄的聚义之地,主要还是由于它周围的梁山泊。梁山泊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4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它的形成,是从五代石晋开运初至北宋,因黄河在滑、郓、水库澶、濮等地多次决口,河水汇集梁山周围,与源于梁山东南的张泽泊(后称南旺湖)连成一片,形成了以梁山泊为中心的巨泺,统称为梁山泊。《宋史》卷九十一载: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黄河又从滑州决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北宋晚期,梁山泊的水域最阔、水势最大。邵博《闻见从录》卷三十载:王荆公(王安石)好言利,有小人诌言,决梁山泊八百里以为田,其利大矣。王荆公则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可见这时的梁山泊水域确有八百里之阔,而且容量很大,为社会所关注。

《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本)第七十八回开首赋曰: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郓。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条战舰艨艟;建三十六座雁台,屯百千万军粮马草。声开宇宙,五千骁骑战争夫,名达天庭,三十六员勇将可见《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域是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事实。

北宋时期梁山泊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一带属于暧温性气候,又有自己独特的滋润,再加上底质肥沃,光照充足,因此有丰富的水产资源。诸如卢苇、蒲草、菱芡、鱼虾等,梁山的上下生长着茂密的树林,东面是肥沃的黄河冲积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更重要的中,由于水域辽阔、烟波浩淼,一望无际,而且芦苇丛生,港汊纵横,地形复杂,水中有山,山水相连,蒲密遮港,山岑耸立,十分险要,退可以守,进便于攻,是绿林好汉聚啸的理想地方。而属归京东西路的郓、济二州,水陆交通便利,更是农民起义军理想的战略要地。

由于梁山泊横无际涯、云蒸雾罩,芦苇草荡,遮天蔽日,水道港汊纵横交错,气势惊人,围剿的官军一旦进来,则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再加上梁山为群山环绕,形成天然屏障,其主峰虎头峰(当地人称为宋江寨)在梁山之南端,东西南三面山陡坡峭,北面是一狭窄的山梁,山梁两侧是峡谷人,谷深湍急,悬崖峭壁,即令敌人丧胆的黑风口。起义军可以利用这奇特的地形,发挥自己的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必要时也可从梁山转移,向北可到平阴丘陵,向东北可到齐州、青州,向东南可达徐州,以便保存实力、继续斗争。

在北宋,由于朝政日趋腐败,对人民压迫剥削越来越残酷,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便不断有铤而走险者啸聚梁山泊。《宋史任谅传》载:梁山泊渔者皆为盗。《宋史许几传》载:梁山泊多盗,皆渔者窟穴。《宋史蒲宗孟传》载:梁山泊素多盗。

明确记载宋江起义曾驻扎梁山的史料中,最早可能是元初陈泰的《所安遗集补遗》:余童卯时,闻长老言宋江事,未究其详,至治癸亥秋九月十六日,过梁山,泊舟,遥见一峰,问之篙师,曰:此安山也。昔宋江口事处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江者三十六人,至今山下有分赃台。可见,元初梁山泊水域仍然不小,群峰中也确有安山,宋江在梁山安营扎寨是可信的。《宋史侯蒙传》载: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文中齐,即泰山之北山东境内的黄河流域,梁山泊在齐之西南;而山西复县至河南开封一带曾属魏国地盘,梁山泊地其东北。也就是说,宋江领导的起义军转战山东、山西、河南一带,声势很大,震惊了北宋王朝,宋徽宗派侯蒙去知东平府(郓州),是要他去招抚宋江,可见宋江起义是在当时距东平很近的梁山一带,并以梁山为根据地向外出击的。

《水浒传》,特别是金本《水浒》,正是以梁山泊为中心地带,来描写水浒英雄起义故事的。从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起,直至第七十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没有离开梁山泊。且其中的一些地名,至今仍然保存着,如武松打虎之地――阳谷县景阳岗,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武大郎卖饮饼的紫石街,还有忠义堂、黑风口、断金亭、八角井、金沙滩等等都证实了水泊梁山是当时这支英雄队伍的活动中心。

《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也以山东籍的最多,一百单八将有38位是山东人,占百分之三十五。天罡星36人,山东籍者12人。主要头领晁盖,宋江、吴用都是山东郓城人。郓城县丁里长乡晁庄是晁盖的村庄。郓城县的水堡村,传说是宋江的宋家村。(也有人说宋江是梁山人,如元郑镇《宋家僭乱诸寇》:宋江,梁山人。这一是因为郓城系梁山泊一带,又与梁山近邻,二是宋江只有在梁山才创建了英雄伟业,成为传奇式的人中俊杰,才会影响古今中外,这是一种文化现象)郓城县黄堆集乡白垓村,传说是白胜的安乐村。郓城英雄还有李应、朱仝、雷横等;梁山县银山乡石庙村,传说是阮氏兄弟的石碣村,村中有座七贤庙,塑着阮氏兄弟七人。此外,还有青州的花荣,沂水的李逵,登州的解珍、解宝。地煞星72人,山东籍者26人。

还有一些英雄人物,虽然祖籍不是山东,但却长期在山东生活,或做官、或经商、或落草、或迁居。他们先后汇集于山东梁山泊,跟随宋江反贪官污吏,杀土豪恶霸,与官府对抗。山东梁山泊正是这些英雄好汉施展才华的理想天地。

二、《水浒传》中对饮食及其有关风俗民情的描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梁山英雄大碗吃酒、大块吃肉,豪壮气概动人心魂。作者描写饮食的意图,主要是为了刻划人物的性格,自然地展开故事情节,有力地表达主题思想。同时,可以让读者看出,书中所写饮食的方式方法及其程序,都是山东梁山泊一带的风俗礼仪。我们从中知道,《水浒传》的作者对山东一带民间生活十分熟悉,对梁山泊一带的饮食文化了解得更为详细深刻。

对酒类,书中所写,有荤酒、浑清白酒、村酒、老酒、透瓶香、茅柴白酒、玉壶春酒、素酒、蓝桥风月酒。

自古以来,鲁西南一带酿酒作坊很多,主要是生产白酒,也称清酒、村酒。《水浒传》作者特别注重人物的饮酒。把饮酒当作塑造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例如,金本《水浒》第三回,鲁智深作为和尚还大碗吃酒,先吃了十来碗,又撕着狗肉,蘸着蒜泥吃了十来碗,把店主都惊呆了,才演出大闹五台山的喜剧,表现他不受宗教束缚,要求自由的粗犷豪放性格。第十回,林冲雪夜上梁山,在朱贵酒店里吃了三四碗,因去梁山要经水路,又无处觅船,内心烦闷,又吃了几碗,才由酒生情,写下那八句豪言壮语,表现了他报仇雪恨上梁山的决心。二十二回,写武松到阳谷县,一连喝了十八碗透瓶香,才演出了景阳冈打虎的活剧。以上三位喝的都可称为英雄酒。而在二十三回中,西门庆与王婆给潘金莲斟酒、劝饮,潘金莲几钟落肚,便动了春心,他们喝的是挑情酒、浮荡酒。二十五回,武松请众高邻来大哥家喝酒,要众位做个证见,喝的是杀人报仇酒。二十四回,宋江被老阎婆拉去,喝的是窝囊酒。最引人关注的是十四回为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刘唐、阮氏三雄立誓饮酒,七十回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大聚会,对天宣誓毕,众人歃血饮酒,大醉而散,喝的是聚义酒。《忠义水浒传》第七十五回,殿前太尉陈宗善到梁山,十瓶御酒是招安酒。八十二回宋江等投降朝廷,天子命摆御宴,一百单八将喝的是投降酒。八十三回陈桥驿滴泪斩小卒,那军校喝的是断头酒。到一百回,朝廷御赐毒酒,宋江自知酒中下毒,死在旦夕,但是出于对朝廷的愚忠,生怕李逵造反,又将李逵药杀,而李逵出于愚忠,死而无怨,喝的是悲剧落幕酒,令人慨叹不已。

以上所述,可以让人品味酒文化的丰富内涵:风俗人情,人物性格的、文化素养、伦理道德、政治手段,兴盛衰亡。

至于《水浒传》中的食人肉,是一种反常现象。其实,这种描写,也是有历史根据的。苏辙《龙川略志》说:齐尝大饥,群氓相脔而食。庄绰《鸡肋篇》:宣和中,京西大歉、人相食。自靖康丙午岁(1126年),金秋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伤,残于犬冢。《元史》卷三十二载,元泰定三年至文宗至顺元年(1326-1330年)久旱不雨,大饥、民相食。从中可知,宋末至元,山东境内,包括鲁西一带确有人吃人的残酷事实。

鲁西南一带民间座次礼节至今与《水浒传》所写相同。以左为上首,右为下首。围桌而坐,对房门一面为尊位(上首),依次是左右,最下称打横即同尊位对面。金本《水浒》十四回中,吴学究到石碣村为客,阮小二请教授上坐,吴用却说使不得,阮小七心直口快:哥哥只顾坐主位,请教授坐客位,我兄弟两便先坐了。二十一回,宋江到柴进庄上,受到热情款待,请宋江正面坐地(面南),柴进对席、宋清侧首位下。二十二回,在小酒店里,宋江上首坐了,武松下席(下首)坐了,宋清横头(打横――靠门)坐定。然而,在二十三回中,武松到哥哥家吃饭,武大叫妇人坐了主位,武松对席,武大打横。金批:坐得绝倒。只一坐法,写武大浑沌,武二直性,妇人心邪,色色都有。

由上可知,《水浒传》的作者在深入体验山东梁山泊一带生活的基础上,运用巧妙的技法,通过饮食方面的描写,得心应手地活现出民风民情,并在再现风土民情中成功的刻画了人物性格,揭示了社会现实,又使此书成为研究民俗学的宝贵资料。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表格式教案4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表格式教案4”,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必修五专题一科学之光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课型

自读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理解作者的设计理念;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把握文本说明的逻辑顺序;

2、理解作者“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理念。

教学方式方法

自读1、以引导和点拨为主要教法,引入思考与评价;

2、以欣赏和探讨为主要学法,展开讨论与交流。

课时安排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

过程

主要内容

教法或点拨的方法,知识要点或反思

【导入】

1.作者介绍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1995~1997年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1997年回国。回国后,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事业,创立了“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生物与文化基因上的图式》《理想景观探源》《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等。

俞孔坚17岁离家到北京念书,当时母亲给他带了一包家乡的土。现在25年过去了,这包土一直陪他进京、赴美、回国,他把土跟博士服搁在一块,并将自己的设计院也命名为“土人”。俞孔坚鼓励十几岁的儿子利用暑假期间回金华探访俞氏的家族史,看看当年他曾留连的小溪、池塘和芦苇荡,看看当年滋养过村里好几辈人的土地,儿子拍回很多照片,内心触动很大。俞孔坚开心大笑道:“看,这就是俞氏寻根之旅。要让他认同,需要一个过程。”

2.创作心语

“土人”者,替“天”行道,为“神”差使;天者,自然也;神者,地方之悠远文脉……为自然而设计,为人而设计,亦为神而设计,以求“自然——人——神”之和谐。

在我看来,无所谓建筑风格,只要你能适应这块土地,能亲近这块土地,就是好的建筑,好的人居模式。

一片林荫,一条河流,一块绿地,无不潜藏着无穷的诗意,保住这份诗意,它一定会让人获得身心再生之感。——俞孔坚3.写作背景

广东中山著名粤中造船厂,始建于50年代初,止于90年代后期,经历了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大炼钢铁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的岁月,这段岁月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艰辛而富有意义的一段历程。粤中造船厂在鼎盛时期,曾是中山人最为骄傲的国有企业。到1992年,随着珠江三角洲公路系统的逐渐发达,船只作为运输交通工具日益丧失其原有的重要性,90年代后期,船厂不得不解散。市政府决定把船厂旧址改建成公园,成为市民休闲中心。香港和法国设计师先后做出反应,但因缺乏深厚的文化和情感内涵,设计风格和思想都不能令人满意。后来,市政府请来了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博士和他领导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俞教授曾经为中山市的城市规划做过专题研究,对中山市水系、绿地系统等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对歧江公园的没计。

二、自读课文:

思考题

(一)解题:

对这个副标题应该如何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副标题是“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它表明这是一个设计者对自己的作品的回顾和阐释,这里面有对设计的前后思路的清理,也有对具体景观设计的考虑,结构层次清晰,主次分明。

(二)“理解场地”

分为三个标题来说明,每一小标题下为什么又用“挑战”和“解决之道”来分说呢?

这是设计前对自然条件的考察,粤中造船厂作为是一个已经废弃的工厂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因此,作者分别以“挑战”和“解决之道”为题,讲解了在设计时一些考虑。

(三)“理解文化与传统”

1、作者是如何理解文化与传统的?

文化与传统是岐江公园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而且公园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这就要求公园在设计中要表现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设计中要挖掘文化和传统的内涵来体现自然的普通之美。

2、作者的“足下的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足下的文化”按作者的解释就是:“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四)“理解自然”

作者所说的“野草之美”的内涵是什么?

“野草之美”就是:“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彼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自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

(五)“理解设计”

1、阅读这部分文字,欣赏相关图片,说说你最欣赏设计师对公园那一部分的设计?理由是什么?

歧江公园体现了设计师富于个性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影响很大。设计师注意保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注意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所以,他没有把原先造船厂完全推倒,而是通过设计对它进行艺术性的保留,使之成为人们文化记忆的坐标,在公园植被绿化上,设计师注意使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用意也是很深的,这些都使歧江公园具有个性化的美。

2、设计师运用了哪些途径来实现其设计理念?

途径之一: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尊重自然、尊重过去的留存

途径之二:再利用

途径之三:再生设计

(六)“几点遗憾”

1、作者写作最后一部分的用意是什么?

这是设计完成之后的重新审视,有些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觉察到了,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改变现有设计,表现了设计师的严谨的态度

2、你认为歧江公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设计理念?

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富有个性的公园景观设计,表现的是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思路和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它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3、如果你参与歧江公园的设计,你觉得自己会有什么更好的提议。可以就整体规划等来说明,也可以就某个局部来说明。

学生看书、思考、作答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5)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5)”,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案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说明文第二板块“科学之光美丽的创造”的第二篇,属于自读或选教课文,为避免学生不看,可以安排在课上完成。继续让学生感受说明文明白晓畅语言、合乎逻辑的说明顺序、恰当的详略安排、合理的说明方法。本文的阅读无难度,教学时以学生自读概括把握,教师适当点拨。

目标要求:

1、能够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

2、领会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3、能读懂复杂的说明文。

课时设置:1教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手记,景观设计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艺术观赏,还要考虑到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建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一篇复杂的说明文,作者主要是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涉及到许多文化的、科学的、审美的思想信息,是一种很实用设计方案或设计报告。

二、检查课前预习:

⒈读音辨析:

歧()江淤()泥栈()桥栖()居

茭()白苦苡()卓()有成效厄()运

沉淀()掺杂()氛()围船坞()

抽屉()琥珀()烟囱()袒露()

渲()染

⒉字形:

裸露繁衍沧桑稍纵即逝脚踵

熟视无睹提炼障碍斑驳

⒊词意辨析与理解:

⑴淹没湮没

淹没:指大水漫过或被其他有形事物盖过。

堙没:指埋没,多指抽象事物。

⑵中止终止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指结束。

⑶震动振动

震动:指颤动,使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次。也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内心不能平静。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钟摆的动作就是振动。

⑷内涵内含

内涵:人的内在涵养。语言所包含的内容。

内含:其中含有、包含(往往是具体的)。

⑸障碍阻碍

障碍:名词,阻碍通行的东西。

阻碍:动词,阻挡,使不能顺利前进或发展。

⑹繁衍:生物品种数量逐渐增加扩大。

⑺可歌可泣:形容行为英勇,事迹悲壮,使人非常感动。

⑻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非,指责。

⑼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

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2、“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有怎样的含义?

3、由本文的说明,可看出作者怎样的设计理念?

四、课堂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建筑的阅读(节选)

张抗抗

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发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建筑与文学的构思——

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和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瞬间所涌现的建筑的构思,便正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大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无法将“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能指。

建筑与文学的想象——

建筑师与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与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鸿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

建筑与文学的语言——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地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的语言究竟是什么?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钢筋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的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归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什么?(每个方面的表述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第3段中说“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请说明这个比喻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⒊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文认为“建筑语言”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中“长城”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下列是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学家‘批’建筑物”,是指文学家对建筑的批判,如《阿房宫赋》借描述建筑的宏丽来揭露秦皇的暴政。

B.文中列举李白的诗句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旨在阐明想象在文学和建筑中的魅力。

C.窑洞以黄土为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

D.“‘想象’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E.本文论述了建筑与文学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引导读者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欣赏建筑的美。

【参考答案】

⒈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①构思: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为内容服务,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②想像: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来自想像;③语言:都要倾诉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对于这几个问题的认识要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这实际上是对考生各段的大意的概括能力。)

⒉①建筑与文学有相当多的共同特点;②想像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最重要的因素。(全文是将文学同建筑放在一起来谈的,而主要又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处,所以由此可知第一问的答案;而第二问中对“酶”这个词的理解就可以总结出答案来。)

⒊①超越了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②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③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本题的几个答案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因为作者在每对一对象进行举例后,都有一些总结的话,而这些话,也就构成了答案。)

⒋A、C。(A项中“批”字理解有误,当为“鉴赏”意;C项中“语言”有误,应当为“词汇”。)

中国两个顶尖诗人的气质与诗歌风格之比较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两个顶尖诗人的气质与诗歌风格之比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诗者,吟咏性情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这一句话道出了诗歌作品与创作主体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诗歌创作,从来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大序)情感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源于个人性情的差异,气质的不同。气质是性情的外现。古人很早就发现了个人气质对作文的深刻影响。曹丕说:文者,气也。气之清浊有体。(《典论论文》)这就告诉我们,不同气质的人,必有不同面目之文。因而形成作家的个人风格。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根据就在这里。所以孟子有知人论世之说。清人徐增在《而庵诗话》中也说: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明代田艺蘅《香宇诗谈》更举例道:诗类其为人,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著,所以诗沉著。这飘逸与沉著一语道破了李、杜二人的气质差别。正因为李、杜二人在个人气质上截然不同,所以反映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上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当然,所谓诗飘逸诗沉著只是就二人诗歌的总体风格而言。下面将通过对二人诗作的分析来揭示李、杜的不同气质作用于其诗歌创作的具体表现。

李、杜二人的诗歌,向来被看作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艺术形态的双峰并峙。的确,杜甫的诗歌,现实感太强了。由于深受儒家忠义用世思想的影响,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天下苍生、社会国家。不论是三吏、三别,还是《丽人行》、《兵车行》;也不论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是《登岳阳楼》,杜甫所写的无不是那一个时代的民情世态,发的无不是深沉恳挚的家国之慨。所以,他被称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故从诗歌创作题材选择这一角度来看,杜诗的题材显然是比较集中的,稳定的,贴近现实生活的。

而李白身受自由灵幻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其诗歌与之明显有异。李诗以浓郁的浪漫主义为基本特征,其题材是广阔的,多变的,甚至是离奇的。天上人间、陆上海底、神话历史、梦幻现实,莫非其笔触所及。如组诗《古风》多咏史之作,其中咏怀了秦始皇、鲁仲连、严子陵、燕昭王等各类历史人物;《远别离》写的则是帝舜与其二妃的凄美传说;《日出行》写的又是鲁阳驻日的神话故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写梦景的绝唱;《蜀道难》更是将历史与现实以及上古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子夜吴歌》是思妇的题材,《长相思》更是缠绵凄绝的情诗。而那些结合神话传说来写景抒情的佳作在李白的作品中真是比比皆是,为诗歌抹上了神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总之,李诗题材较之杜诗明显丰杂多变。这正体现了李白好动多变的个性,不同于杜甫之沉稳持重。

作为诗史,杜诗的长于叙事描写是显而易见的。杜甫善于将深刻的历史事件、人生经历用遒健形象的笔墨描写记录下来,主体的情感就渗透在其叙事的字里行间,显得比较深沉含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成功地截取了茅飞、群童抱茅以及夜雨屋漏等几个耐人寻味的场景,进行细致艺术的刻画表现,最后才发出一声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事显情发,嘎然而止。《石壕吏》更是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娓娓道来。始终未发一句感叹,最后只写道:天明语声绝,独与老翁别。无限悲愤化为一个凄惨的离别情景,而其艺术感染力有增无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诗人在世乱遭飘荡,身经家国灾祸,目睹哀鸿遍野之后的满怀牢愁哀思的集中抒发,但诗人也不愿空口指责,而是让触目惊心的事实说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是比横眉怒目的斥责更理直气壮么?而诗人胸中那股抑郁不平之气,对统治集团内部黑暗的强烈不满,及对国家命运、苍生疾苦的满怀忧虑之情,在诗人笔下表现得异常深沉婉曲。忧愁郁结,却往往欲吐还咽,柔肠百转,真正体现其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李诗则是以其强烈的抒情性而动人心魄的。不同于杜甫的深婉含蓄,李白特别喜欢直抒胸臆。他的情感往往象火山爆发一样,直接从笔底倾泻出来。又象滚滚江河一泻千里,给人无限雄浑广阔之感,强烈地激荡读者的心灵。如《蜀道难》一开首就是一声惊叹:噫嘘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犹如平地惊雷,令人顿时为之精神一振。他的《将进酒》《行路难》更是直抒胸臆的典范。歌哭笑骂,略无掩饰。而其意气之激越,气势之宏壮,情感之强烈,情绪波动之激烈,与杜诗之稳健深沉恰好形成鲜明对比。李诗浓郁的浪漫色彩,使李白获得了诗仙的美誉;而杜甫则是人中蛟龙,曰诗圣。这又是李白豪迈恣纵的习气与杜甫坚毅冷静的性格的不同反映。从二人的气质类型来看,李白当属胆汁质,而杜甫无疑是抑郁型的人。

从李、杜二人诗歌不同的命意倾向与表现深度来看,李诗更多地表现的是一种突发性的情感,诗人对于内宇宙及外宇宙的把握是感性的,灵感式的。而杜诗的理性色彩要比李诗浓厚得多。所以杜诗之精思独造,为李白所不及。尤其是在剖析当时的社会现象,以及唐王朝的衰败原因上,杜诗更是精深独到。如其《丽人行》,揭示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堕落;而三吏、三别则揭露唐王朝的黑暗统治。杜诗对政局国势有着全景式的观照和把握,他总是力图探究揭露社会、国家兴坏成败的深层根源。

《斑纹》《景泰蓝的制作》《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斑纹》《景泰蓝的制作》《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教案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江苏版]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第二板块:神奇的自然

《斑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和文中提及的自然界各种“斑纹”

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⒋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⒌通过阅读相关作品来加深对生命的思考,深化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⒈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

⒉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⒈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

⒉以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预习:

⒈词语积累:

逶迤斑斓盘踞螺旋匍匐巢穴慵懒蝰蛇蓑鲉

鹰隼晕眩青睐婆娑精湛偏袒强悍接壤酝酿

哺育脖颈颤抖疱疹蛊惑罪孽犁铧老趼碾砣

⒉列出文中围绕“斑纹”所写的事物,思考“斑纹”在文中的含义和特点

⒊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和你预习中没有读懂的语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海伦·凯勒说:惟一丝毫无光的黑暗是无知无感有的同学可能惊异于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深切体悟和精细描绘周蓬桦评论《斑纹》时说,这是一本“能够唤醒人们沉睡记忆的书,它让我们想起许多远逝的鲜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

在周晓枫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透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哪些“远逝的鲜活事物”呢?

二、研习文本

⒈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标出,并注意作者是顺着怎样的思路来展开文章的

明确: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以下一些有趣的事物:

蛇蓑鲉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梅花鹿昆虫奶牛毒蜂

美女背部的文身;病变皮肤上的疱疹;孕妇腹部的妊娠纹;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和刀伤

大地春夏秋冬四季在大地上表现出的不同的斑纹

陶碗瓷器碾砣上石质花纹蛋卵上斑点变质面包上菌斑粒子分布方式

人类记忆与情感的斑纹……

我们自己如同神眼里的斑纹……

(提示:可分类呈现;注意表达时提炼语言;不要漏掉有关信息,特别是必要的修饰和限制)

⒉什么是“斑纹”?课文中有没有相关表述?请给它下个定义

明确:⑴课文对“斑纹”的表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破折号后的内容带有进一步解释的意味)

⑵参考定义:“斑纹”即颜色的差别、明暗的比较而在某一底色上显示出来的图案、纹路、色块或者点子(作者用较为随意性的笔法来描述斑纹,在说明事物的同时给人散文化的印象)

⑶文中斑纹呈现的规律是什么?

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动物的外表要么是斑纹,要么是斑块,要么是斑点“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量变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⒊文中写了这么多与“斑纹”有关的事物,显得繁复而不紊乱,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明确:作者以细腻而又精致的描述向我们呈现了大地灿烂的风景,由蛇的斑纹写到自然界各种动物的斑纹,进而写到大地、人类的劳动和内心世界,行文思路如下:

⑴1—5段:详写了蛇的斑纹

⑵6—10段:由蛇写到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斑纹

⑶11—14段: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斑纹无处不在

整篇文章应该是按照由点到面,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的

行文思路: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⒋文中选择了大量意象说明“斑纹”,但是显得繁而不乱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⑴详写:蛇

(补充中国的十大毒蛇:眼镜王蛇、白眉蝮、灰蓝扁尾海蛇、尖吻蝮、金环蛇、银环蛇、原矛头蝮、圆斑蝰、舟山眼镜蛇、白唇竹叶青)

①文中可以看出蛇有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明确:简约的富于弹性的身体、复杂的富于迷惑性的斑纹、生活中的几何型动态、富有文化寓意、叠合的尾鳞和空心的毒牙、秘密接近和迅速攻击等

②为什么作者不厌其详地花费大量笔墨来写蛇?

明确:可以围绕以下方面来回答:

蛇的斑纹最为典型、醒目,重点写蛇可以有代表性地突出“斑纹”;

不只写了蛇的斑纹,还写了它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等内容,丰富了文章的表现范畴,作者写“斑纹”并不为单一地介绍动物皮毛,同时也是向我们展现一个丰富真实的自然界重点突出,便于下文画卷式地展开丰富生动而神秘的自然乃至整个笔底世界

③为什么要写寓言和传说?

明确:蛇的文化内涵丰富,相关的寓言和传说较多,可以引发读者兴趣,以作者强烈的情感来加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

不只说明了蛇这种动物的斑纹,更生动细致地塑造了一个阴险、诡秘、恶毒的形象,使文章富于情趣,饶有意味

④题为“斑纹”,写蛇时却写了许多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乃至独特“个性”,这与“斑纹”有什么关系,是否过于“拉杂”?

明确:写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乃至独特个性与“斑纹”均有联系,作者认为动物的斑纹对它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等有暗示的作用同时这样也使描述客观事物丰富而生动

⑵略写:找出文中集中略写“斑纹”的段落,朗读这些段落,体会作者略写的特点

明确:①文中第七段: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

作者在写这些事物时多用单句,短句,甚至短语成句,以构成繁密的意象,繁复的效果,与“斑纹”相应

②文中第十段:昆虫、奶牛、毒蜂、美女背部的文身、病变皮肤上的疱疹、孕妇腹部的妊娠纹、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和刀伤等

作者在写这些事物时多用短句,多突出其对称关系

③文中第十二段:陶碗、瓷器、碾砣上石质花纹、蛋卵上斑点、变质面包上菌斑、粒子分布方式、记忆的斑纹等

作者在写这些事物时以列举的方式造成意象的紧密排列,突出“斑纹无所不在”,“甚至”一词更将“斑纹”一词抽象化了,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本质

⒌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

⑴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

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

⑵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

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又流露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⒍小结本课的内容,准确理解文中“斑纹”的含义

文章主要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自然界其他事物和社会现象、人类生活的印迹文中的“斑纹”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斑纹,又指社会现象、人们内心的精神生活,情感记忆的印记等,这样就带有哲学的意味,宽泛的说也可指一切存在

对象——斑纹,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到一切生命现象的斑纹;

特点——惊人的繁复效果;

规律——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

三、布置作业:

文中有些语言片断富于诗意,请找出来多加诵读,仔细品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泰戈尔的诗中说:使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话可以来形容我们这篇课文一切的生命,无论是动是静,是美是丑,作者都极耐心地用独到的语言表现到她的文字里

二、研习新课:

⒈从语言风格上看,你认为本文是什么文体?

明确:⑴可以视为科学小品:主要说明的是“斑纹”,各种与“斑纹”相关的事物

⑵可以视为散文随笔:写了各种动物的生活、大地和四季、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记忆,材料翔实,想象丰富,但又都能够围绕“斑纹”展开,形散而神不散,比较像散文;

⑶淡化其文体特征文章写的是“斑纹”,但是以此为中心写了大量的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文章也运用了一定的说明方法,但是构思由点连线到面,自由洒脱,笔法轻灵,又比较像散文;一般说明文往往是对事物的客观说明,而本文则明显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并没有像一般说明文那样运用一些常规的说明方法,而是将说明、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文体的交融渗透

⒉你怎样理解“远逝”的而又是“鲜活”的这种评价?

明确:⑴所表现的内容曾经与我们很近,但现在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所选择的事物离我们很远:如写了一些我们陌生的动物,或者熟悉动物的不熟悉的习性;

所选择的事物本来并非很远,但是匆忙的生活节奏里我们的记忆里沉睡了,人们忘掉了这些内容;

所选择的事物本来在我们的记忆里,但是人们现在感情淡漠了,缺少温情,不能再与之进行平等的对话,真诚的交流;……

⑵作者的笔下这些内容是血肉饱满的,除了作者说明时非常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最主要的特点是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⒊作者是怎样感受我们所生存的自然,怎样细致描写自然界风景的?

明确:《斑纹》,通过对形形色色的斑纹的描绘,叙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许多奇妙的景象,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从周晓枫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大地灿烂的风景从飞鸟到游鱼,从昆虫最卑微的角色到哺乳动物中的海洋到世人……它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透着诗意和让人震撼的内容

(投影1——把目光投向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能和谐相处)

⒋举例鉴赏:品味语言,体悟作者的匠心、细腻独到的感受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特色

(投影课文片断,朗读品味,学生选择语段进行鉴赏)

⑴朗读第1段:“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

——鉴赏重点:语言简练,形象,镜头感强烈,如在目前,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

⑵“野外的旅行者高度警觉,他知道这种节奏出自一个可能比他更经风雨、更有经验的老家伙”

——鉴赏重点: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蛇以人的性情特点,生动地刻画了蛇的“阴险”“老奸巨滑”的形象

⑶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瓢虫排布的圆点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鉴赏重点:①独特的视角、恰当的修辞尤其是极具个人感悟印记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语言极具质感和表现力

②用词准确而富于匠心“砖头模样的斑块”后用“修筑”一词和“更瞩目的效果”,拟人化的用法取得了呼应的效果,本来没有必然关联的事物被这样解释,也显得情趣盎然

⑷集体朗读文中第8段的诗意描写——鹿群和虎

——鉴赏重点:①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漂移的花园”“月光下的营地”“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尽管这里只是描述肉食者和素食者之间的一场角逐,均可以看出在作者的心灵里生命是如此的繁盛,绚烂多彩,摇曳多姿,并且这富于哲思的自然给了作者理性的思考②对人类世界的哲理性思考同样投注到自然界

⑸集体朗读课文第11段:春夏秋冬四季在大地上表现出的不同的斑纹

(可适当展现一些精选的图片,直观地以大地与四季,人类的劳作的痕迹来激发共鸣)

——鉴赏重点:作为“大地灿烂的风景”的例子;“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以平视的欣赏的眼光来描述生命;对大地和生命有礼赞的成分

⒌作者是怎样在“斑纹”里体现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哲理性思考的呢?

(投影——把目光投向社会,关注社会,与社会能和谐相融)

明确:“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作者字里行间对人类社会从未停止关注和思考,朗读以下例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⑴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道德和尊严不能给生命以生存的权利保障,强权从来就是无视道德和尊严的笔端有对人类社会的理性思考,包括对所谓“规则”的质疑

⑵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面对恶,我们只能以牙还牙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善恶两者间,善往往是弱者,善从来就难得到真正的公正

⑶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衔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

——生命中到处充满强弱、美丑、善恶,这就是生命的两极,构成生命的斑纹的最基本的底色

⒍在本文中,我们还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作者深层的情感体验,那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层思考?

(投影——把目光投向一切,反观心灵,与自我作心灵交流)

明确:文中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生命中的痕迹这一哲理,又流露出人与自然众生平等、和谐共存,人与社会和谐共融,同进同退的理想和情怀

⒎作者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自身,请说说你的理解,并举出文中例子并说明理由

⑴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就像有形的斑纹被不同的生命个体选择一样,不同的生命感受给不同的生命个体留下不同的情感的记忆,这是生命底色上的斑纹

⑵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投影——做一个能够深入认识生活并且深切感知生活的人)

作者在《斑纹·自序》里说:“这十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对世界抱着无比的热忱,才有可能充分汲取大自然的智慧,观察、体验和拥有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世界

⒏深入揣摩文中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特色

⑴朗读“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一段”

⑵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

①学生讨论,用平实的语言说出这段文字的意思,并提炼概括大意

明确:用平实的语言表达这段文字的意思:

大地是有斑纹的,这种“斑纹”表现为四季在大地上留下的不同痕迹:

春天翻耕土地后留下了痕迹;

夏天种植作物并看到作物成长的痕迹;

秋天庄稼丰收也在大地上留下了痕迹;

冬天收藏后依然会有各种生命的痕迹

四季循环往复,生命交替呈现,大地上各种痕迹就可以理解为“斑纹”

②概括为一句话: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在大地上表现出不同的斑纹

三、课堂总结:

作者继承了中国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而又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文字富有情趣,注重发现个人独特性和语言的音乐质感

不足之处:意象过于稠密,语言过于繁复考究,并且带有较深的作者个人的独特体验,这既是优点又容易使与读者拉开距离,有时不容易读懂对说明一个现象来说,人为地设置了障碍,不够平易

周晓枫以带着一种人与自然众生平等、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来看待这个世界,动用了心底的那部分温存,以“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的悲悯及敬畏之心”来描述这个世界,爱,以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之出类拔萃如果我们也能够以对自然、对一切生命、对人类生活的饱满的情感来观察,来感知,相信我们笔下的文字也是血肉丰满的,我们的心灵中也一定能够绽放一座有着姿态万千的风景的花园

四、研究性学习:

我们怎样才能让沉睡的记忆苏醒?怎样才能更清晰地听到灵魂的声音?怎样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存?渺小如神眼里的斑点的人类,应该怎样留下单程生命中“今生今世的证据”,留下无悔记忆中明暗交替的“斑纹”?

阅读周晓枫《鸟群》片断,思考后面的问题

当秋天的潮水退去,就像沙滩上留下了贝壳,留鸟驻守在它正在降温的祖国天灰暗下来,就要下雪了,那些冬天的传单正在抓紧印制

雪是太自然进行的一项残酷的游戏,它以优美的方式藏起了鸟儿们基本的口粮,如同藏起一伴随意的玩具——然而,找寻失败的鸟儿将输掉性命辽阔的雪野标明了小动物们广泛的受灾面积,饥寒交迫中,弱小的生命能贮有多少抗争的能量?对于拒绝移民的留鸟,生活提出了艰难得近于苛刻的要求,它们在近于赤贫的土地土,寻找着极为有限的供给——我看到枯干尖硬的槐荚,滑过喜鹊焦急的喉咙

不仅只在春日欢宴,鸟儿才会放声歌唱,冬天的寂静中,我们也可以听到鸟鸣,好像是它们在贫苦中的宣言——我明白一个人藏在诺言里的力量是如何被坚持着

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来表现鸟儿过冬的自然现象?

它们实在太难看了,要想让人相信它们的长相不是出于上帝刻意的惩罚是困难的除了丑陋的相貌,还要加上粗鄙的生理习性———秃鹫是著名的食腐动物不断亲吻死神的遗物,它的嘴只用于接触尸体腐肉滑过秃鹫腥臭的口腔,污秽的血使它的羽毛更脏秃鹫总是成群集合在死尸旁边,就像坏人般撮合在一起

其实,粗略地看去,秃鹫长得颇有几分像鹰,但两者的风范多么迥异啊!哪只秃鹫能像鹰那么超拔,哪只鹰能允许自己堕落成秃鹫这样?世界是以对称的方针设计的,黑在白的对面,正义在邪恶的对面,每一高尚都有对应之下的卑鄙甚至物种的安排也借鉴了这个原则,我们会发现一些奇异的对称:鹰和鹫,狗和狼,蝴蝶和蛾子,青蛙和蟾蜍……这是怎样蓄意的技巧,在相似中制造最大的对比?什么样细节的渐变,更改了最终的性质?对垒着、冲突着,衬比之下彰显出一方的美德,谁不幸地被压在背面?与前者相比,体现在后者身上的是丑态的外表、粗糙的工艺以及恶劣的名声,它们仿佛是对前者极具讽刺效果的失败仿制也许,它们是被废弃的粗坯,在此实验基础上,造物主确定了更出色的形象方案但它们依然被保留下来,因为正面常常不是被建立而是被烘托出来的,因为高耸的塔尖需要宽绰的底座也许上苍觉得只有在对称之中,才能体现世界的平衡之美,他认为这是公正的———然而这只是鹰的公正,而不是秃鹫的

秃鹫会不会对鹰怀有深刻的仇恨呢?嫉妒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两者之间具有某方面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一个小职员不会嫉恨总统的荣耀,却对新提拔的科长耿耿于怀,因为这人与他有着同等的资历和能力,可是好运却偏袒了另一方我无从知道秃鹫对鹰怀有怎样的情感,它从未有过什么明确的表示当自己处于劣势之中,可能漠视对方比之关注对方,更能让内心平静

我们有否可能克服众多障碍,去认识秃鹫的美德呢?每当发现食物,它会在高空旋转自己的身体,以通知远处的同伴———从中我们看到一种合作友爱的精神就像是巨大的抹布,秃鹫弄脏了自己的身体和名声,却以辛苦卑贱的清洁工作,维护了草原的整洁———从中我们看到一种忘我奉献的品德作为食肉动物,吃腐质意味着不杀生,它宁可放弃鲜美的嫩肉,为难自己的胃口,而放给别人一条生路———从中我们看到慈悲的心肠调整一个角度,两极对峙的判断竟可以互换,相距最远的,可能却是血缘最近的———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玄妙的辩正?

我往前凑了一步,眯起眼睛看着秃鹫:难道,难道这个穿着又脏又旧衣裳,秃顶又驼背的家伙,其实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那个面丑心善的卡西莫多?

思考:写秃鹫时作者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文段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怎样的思考?

鸟啊,天空的箭,短暂的降落不过是为把自己再一次搭在弦上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在地面上发现鸟尸,我小时把云朵想象为游动的墓床,里面收藏着亡鸟神秘的灵魂但是,子弹的射程改变了这诗意的一切

罪恶是从谋杀天使开始的人类有多么忘恩负义,连残暴的鳄鱼都张开嘴,放走为它清理口腔的小鸟医生而地球上五十亿个人,五十亿张嘴,五十亿口可能的陷阱从食道到胃囊,这是到达死亡的最近路程,我热爱的小鸟们永远不能折返

人在动物界有着一致的恶劣口碑,也许正因此,才被开除出动物籍乌鸦可以吃数百种食物,数字和人对比相形见绌人这个不加选择的杂食家伙,胃袋和脑袋一样发达,就像一只随身携带的垃圾袋并且,人类还有一个可鄙的习惯,以吃过食物的种类和价钱,来体现他的身份如果说原始捕猎过程存在很多危险,先民吃掉猎物还可以表现征服中的力量、勇气和智慧,那么现在,那些“见多识广”的饕餮,只剩下无知可供展览了

不胜枚举的暴行,损毁着人性本应有的温情有一种名叫“圃”的小鸟,因其味道独特,从罗马时代起就被摆上欧洲的餐桌食用之前,需以小米将其催肥;为了让它们日夜不停地吃小米,竟要弄瞎它们的眼睛北京近来又开了一家特色餐馆,看家菜是孔雀肉活孔雀喂养在店前的栅栏内,金蓝银碧的羽毛被当作废物拔除我们的食文化中扩展出如此粗鲁的项目,反映出人们对美的极端盲视

思考:这个段落中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界怎样的态度?她希望人类怎样与自然界的众生共存?

五、布置作业:

⒈运用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多种表达方式,以富有诗意、哲理性智慧以及具有质感的语言来描述记忆深刻的某一场景或者某些现象,来表现你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

⒉文章在对许多动物的生物习性、生存状态,人类的生活状态等进行说明与描写时,还有不少句子是富有丰富哲理的议论性文字这些极富个性、对我们有深刻启发的论述带有明显的作者主观感受痕迹,请找出来深入研读体会

补充资料:

周晓枫,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过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语言富于想像力和音乐感,曾获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

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的评语:

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

第三板块:美丽的创造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通过学习增强文化积累,感受劳动人民精湛的手工艺术的美,提高人文素养

⒉在学习中了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了解作者如何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有详有略的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⒊阅读中了解说明性文字的准确、严密性往往表现在语序的合理安排和语言特色上

⒋学习课文多种样式综合运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诠释说明和比较说明

教学重点:

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教学难点:

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设想:

⒈以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为序,纵横交错,有详有略,学生不易理解要抓住这个重点,反复引导学生体会,绘制本文说明顺序结构图

⒉本文的语言准确、通俗、朴实,可让学生分类整理,加强体会

⒊到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有关“景泰蓝”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弄清“景泰蓝”制作历史、名称缘由、产品特点、发展状况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熟悉课文,纠正学生可能读错的字音,解释词语;理清文章层次和说明顺序;区分说明的详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值得我们自豪的手工艺品,如苏州的刺绣,芜湖的铁画,景德镇的瓷器等等它们令外国人对我们刮目相看,今天我们再了解另外一种驰名中外的我国特色手工业品——景泰蓝

二、作者及背景:

⒈作者简介

叶圣陶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文章,请同学说出篇名,并就你所知道的,对作者作简要介绍

要求答出:⑴.篇名: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⑵简介: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教师补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其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而且发表了多篇指导语文教学的文章,对语文教学和教材的规范化有独特的贡献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夜》、《多收了三五斗》等;长篇小说:《倪焕之》

⒉课文说明:《景泰蓝的制作》写于1955年3月22日作者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结果只写了两篇,即本文和《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本文开头提到的“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当时位于崇文门外一条胡同的一所破旧的大四合院内该厂设备非常简陋,几乎全部靠手工操作

三、研习新课:

⒈熟悉课文

请二至三名学生顺次朗读,教师将学生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每个学生朗读后,教师均就学生朗读情况作指导性小结,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前提下指出不足

⑴朗读完课文,让学生说出黑板上的字的正确读音,教师明确:

铜器作(zuō)(作坊)芨(jí)蘸(zhàn)铬(gè)

拌和(huò)铁屑(xiè)(碎末)机械(xiè)硒(xī)

⑵学生对照课本,自行填写表格然后利用触摸响应,集体填写表格自左边第二行起的所有内容

制作过程

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打磨

镀金

衔接词

开头

第二步

轮到

该说

就是

还得

主要环节

尽打

接合

剪、曲、

夹、蘸、

粘、焊、

煮、洗

捣、研、

筛、和、

舀、填

放、送、

烧、提

金刚砂石水磨、

磨刀石水磨、

椴木碳水磨

电镀

主要动作

详略安排

一般

制作特点

制作精细、操作繁琐、手工制作

通过表格,我们已经了解到景泰蓝制作的特点是制作精细、操作繁琐、手工制作,并根据表达需要,详写了掐丝和点蓝,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进一步体会这些特点

⒉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

明确:①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

②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③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的

⒊在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时,又怎样扣住突出其中的重点

明确:景泰蓝的工艺程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文章严格按照景泰蓝的六大生产工序依次逐项介绍所以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完全是说明对象──“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的客观反映就每个工序来说,也是按制作程序来说明的例如说明“掐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粘铜丝→烧焊→硫酸煮→清水洗”;说明“点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研磨色料→筛选色料→填上色料→三填三烧”在六大工序中,详写掐丝和点蓝,因为这两道工序是决定景泰的独特风格和质量的关键工序在详写这两道关键工序时,又能突出其中的重点例如,写“掐丝”时,突出了“粘铜丝”(怎样粘铜丝,为什么粘铜丝时要用繁笔,粘铜丝是如何艰难);写“点蓝”时,突出“填上色料”(盛色料的工具,舀色料的家伙,色料填在什么地方,每个小格填多少,什么时候拿去烧,如何烧,烧了以后又如何填,一共填几回,烧几回)

⒋景泰蓝的制作顺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电镀,作者在说明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作者为什么不将掐丝和点蓝放在前面突出强调,而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呢?

明确:①这样写符合事物自身特点

②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人们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来认识事物的

⒌文章怎样自始至终扣住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的

明确:文章自始至终扣住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不论是在说明每道工序时,还是文章的开头结尾,都不忘突出这一制作特点制胎是“打”,掐丝是“粘”,点蓝是“填”,烧蓝是“烧”,打磨是“磨”,镀金是“镀”开头点明景泰蓝是“手工艺品”,结尾一再强调“全部工作是手工”文章突出“手工”,赞扬了手工艺工人的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和他们的特殊贡献

课堂小结:对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六道工序有详有略详写部分既说明了什么,又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这就为详写提供了充分的内容,为了使读者易于接受,还综合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这样对繁复的工艺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这种写法启示了我们:顺序说明不仅可以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课文中制作的工艺程序),而且可以按照人们的认识过程(课文中对这一制作过程及原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这使我们懂得了,顺序说明的内容构成并不局限于过程的繁复记录,完全可以有丰富充实的多方面材料

四、布置作业:

⒈请写出这篇课文简明的段落提纲

⒉再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弄清课文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原因;体会本文语言准确、平实、通俗、自然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教师可选2—3位学生按上课所留作业回答,然后加以明确

㈠交代对景泰蓝的制作进行介绍的缘起(1)

㈡具体介绍景泰蓝的制作(2—17)

⒈景泰蓝的制作过程(2—16)

①制胎(2—3)

②掐丝(4—9)

③点蓝(10—13)

④烧蓝(14)

⑤打磨(15)

⑥镀金(16)

⒉.小结:强调景泰蓝的整个制作过程几乎全部是手工操作的特点(17)

二、研习新课:

⒈再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回答此题,要求学生先简要说出每道工序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语说明操作步骤,然后找出说明方法

要求回答:

⑴制胎:先说明用红铜作原材料及原因,再以“圆盘子”、“比较大的花瓶”及“方形或长方形的东西,像果盒、烟盒之类”为例,介绍了“设计”、“尽打”、“圈”、“重叠”、“接合”等操作步骤,最后又以“铜器作”作比喻加以证明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举例(典型举例及一般泛举结合)、比喻的说明方法

⑵掐丝:先给“掐丝”下定义,后以“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粘丝的步骤——“剪”、“夹”、“蘸”、“粘”再以“刺绣”作喻并进行比较,说明工作的精细接着介绍了景泰蓝器物“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图答的线条“一般是繁笔”及其道理以及以“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为例,说明其用工之多,并与“刺绣、刻丝、象牙雕刻”作比较,突出其制作“细密”的特点,再与粘丝相衔接,介绍烧焊——“喷水”、“拌和”、“筛”、“烧”和清洗——“煮”、“洗”的步骤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下定义、诠释、举例、比喻、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⑶点蓝:先介绍什么是“点蓝”以及“景泰蓝”名称的由来,再介绍点蓝所用的色料,并分类说明色料“因所含的金属矿质不同”而颜色各异然后介绍点蓝的步骤——“捣碎研细”、“筛”、“吸”、“和着水”、“舀”、“填”、“烧”、再“填”、再“烧”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诠释、比较(“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类)、分类、比喻(“像画家的画桌上一样”、“挖耳似的”)等说明方法

⑷烧蓝:简单地介绍了设施、燃料、过程及时间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像烧得正旺的煤”)

⑸打磨:简单介绍了打磨的三道工序及所用材料主要采用了诠释的说明方法(“所谓平整……”、“目的在使成品……旁的木炭都不成”

⑹镀金:只说明了镀金的部位及方法——“电镀”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在介绍景泰蓝的制作时,综合运用了下定义、诠释、举例、比喻、比较、列数字、分类等多种说明方法

补充归纳:⑴像“比喻”等,在记叙文中的应用属于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使所描绘的事物形象清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多为论证方法,可以使道理浅显易懂,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用在说明文中,是说明方法(或叫“打比方”),可以把事物或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具体,使人有明了、透彻的了解

⑵下定义和诠释的区别:下定义是严格确切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含义(内涵)及适用范围(外延)如,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诠释是对事物所做的一般性的解释、说明如,文学是艺术或文学是语言艺术等

⒉重点语段研读:

课文第6段(“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到“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一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有的同学将此段说明对象概括为“掐丝这道工序的特点”那么通过阅读,我们会发现此段中“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一句是全段核心句子,说明的是掐丝工序中粘在铜胎上的图画一般是繁笔的特点,后面的文字也是围绕这一点进行讲解的,因此这一段的说明对象应该是掐丝时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多为繁笔的原因

⑵这一段末尾处有一句“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其中“制作方法”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课文中在这句话前面,作者从三个方面解释粘在铜胎上的图画为什么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的原因,这三个方面分别指的是课文后面将要提到的三个工序以此段中的“其次”为界,在这层前,文中提到粘铜丝是为了使涂色料有界限,防止溢出,这实际就是后面说到的“点蓝”这道工序;“其次”这一层,是说为了避免因膨胀率不同而出现断裂,这实际就是后面说到的“烧蓝”工序;“其次”一层后,文中直接提到器物表面打磨这一工序的受力问题因此,“制作方法”就是指点蓝,烧蓝和打磨

⒊介绍六大工序时,使用了哪些起过渡作用的词句?

明确:介绍六大工序时,很注意各道工序的衔接,注意使用起过渡作用的词句在第1段末总提“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说”后,第2段由“拿红铜作胎”开始介绍制胎,并在第3段开头点出“制胎”这一术语第4段开头“第二步工作叫掐丝”,交代出工序名称,4至9段详细介绍之后,第10段开头用“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承上启下,转入第三道工序第14段开头“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标志着第四道工序的开始第15段“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第16段“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镀金”等句都起过渡的作用第17段“全部工作是手工”一句以“全部”二字结束了整个制作过程的介绍,条理性十分明显

⒋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本文的语言具有准确、平实、通俗、自然的特点

读这篇课文有平白如话之感,不同于一般科研专著那样大量使用专用术语只是各道工序的名称使用了“制胎”、“掐丝”、“烧焊”、“打磨”、“镀金”等术语,这是非用不可的,而且这里用术语,既能使说明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炼,而且也能使读者易于把握每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至于第2段中的“延展性”,第6段的“膨胀率”,第17段的“机械力”等,读者一般都能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

课文语言的口语化更体现了准确、通俗、平实、自然的特点比如各部分之间的衔接,课文运用了“现在把……说一说”,“第二步工作叫掐丝”,“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等语句,准确而平实自然再如说明景泰蓝制作的特点时,作者用了“算是借一点机械力”,“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那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等语言,扑实,通俗这类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学生容易举出并体会其特点

三、总结全文

⒈请同学归纳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⑴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以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⑵综合运用了下定义、诠释、举例、比喻、比较、列数字、分类等多种说明方法

⑶语言准确、通俗、平易、自然

⒉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除去知道了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之外,还应体会到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还应体会到制作景泰蓝的工艺师们高超的智慧与技艺和工作的辛劳,以及在字里行间流露的作者钦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⒈完成“文本研习”第1、第3题

⒉预习《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理解新颖独到的设计理念和超越传统的设计行为;

⒉把握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⒊学习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严谨准确的科学阐述;

⒋领悟丰富的人文、艺术内涵以及生动的文化气息

教学重点:

把握文本说明的逻辑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理念

教学方法:

⒈以引导和点拨为主要教法,引入思考与评价;

⒉以欣赏和探讨为主要学法,展开讨论与交流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预习:

⒈读音辨析:

歧()江淤()泥栈()桥栖()居

茭()白苦苡()卓()有成效厄()运

沉淀()掺杂()氛()围船坞()

抽屉()琥珀()烟囱()袒露()

渲()染

⒉字形:

裸露繁衍沧桑稍纵即逝脚踵

熟视无睹提炼障碍斑驳

⒊词意辨析与理解:

⑴淹没湮没

淹没:指大水漫过或被其他有形事物盖过

堙没:指埋没,多指抽象事物

⑵中止终止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指结束

⑶震动振动

震动:指颤动,使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次也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内心不能平静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钟摆的动作就是振动

⑷内涵内含

内涵:人的内在涵养语言所包含的内容

内含:其中含有、包含(往往是具体的)

⑸障碍阻碍

障碍:名词,阻碍通行的东西

阻碍:动词,阻挡,使不能顺利前进或发展

⑹繁衍:生物品种数量逐渐增加扩大

⑺可歌可泣:形容行为英勇,事迹悲壮,使人非常感动

⑻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非,指责

⑼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⒈作者简介:

俞孔坚,浙江金华人,1963年生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1993—1995年任哈佛大学教员,1995—1997年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

俞孔坚在哈佛大学,美国SWA景观与城市设计集团从事景观与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多年1997年回国后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主持完成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都江堰广场、中山歧江公园、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等众多项目他倡导“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坚持走设计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主持设计项目的同时,领导“土人景观”和北京大学研究群体,开展前沿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国际上提出中国人的理想景观模式和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8部,译著4部著有《生物与文化基因上的图式》《理想景观探源》等设计作品先后获十多项国际和全国性奖,并获中国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协、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颁发的多项荣誉奖被聘为建设部城市规划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杭州市、青海省、山东省、温州市、大连市等十多个省市政府的高级城市建设顾问

⒉作者的话:

在我看来,无所谓建筑风格,只要你能适应这块土地,能亲近这块土地,就是好的建筑,好的人居模式——俞孔坚

一片林荫,一条河流,一块绿地,无不潜藏着无穷的诗意,保住这份诗意,它一定会让人获得身心再生之感——俞孔坚

二、题目与背景:

⒈足下文化,就是关注平常人的事,关注他们的感情、他们的需要;野草之美,就是善待脚下的自然,乡土的自然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就是要实践新的社会和土地的伦理,这种新伦理体现在尊重平常与平民,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诚如俞孔坚先生所说:“一个成熟的民族,懂得审美的民族,最能知道珍惜平常的美,尊重普通人,尊重普通的乡土物种,这便是尊重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真实内涵做到了这一点,离和谐社会要求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就不远了”

⒉歧江公园是广东中山市的一座公园,与其他城市公园的不同之处是,它是由一座破旧的造船厂改造而成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作为这座公园的主要设计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

歧江公园就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次大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奖

三、文本研习:

⒈《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按什么样的步骤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

明确:《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按设计师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这个问题分别是如何理解“场地”、“文化与传统”、“自然”、“设计”文章的结构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的

⒉文中“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明确:“足下的文化”按作者的解释就是:“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野草之美”就是:“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之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

⒊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设计理念?你最欣赏设计师对公园哪一部分的设计?说说你的理由

答:歧江公园体现了设计师富于个性与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师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思路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设计师注意保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注意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所以,他没有把原先造船厂完全推倒,而是通过设计对它进行艺术性的保留,使之成为人们文化记忆的坐标,在公园植被绿化上,设计师注意使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用意也是很深的,这些都使歧江公园具有个性化的美

⒋《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说明,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理解场地、理解文化与传统、理解自然、理解设计、几点遗憾文中五个部分的关系怎样?

明确:五部分之间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在层层阐发中清晰地表现出超越传统的思想和行动

三、探究学习:

观察你身边的景观,选择一两个向他人介绍说明这一景观的特征,同时做出你自己的评价,并给与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建筑的阅读(节选)

张抗抗

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发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建筑与文学的构思——

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和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瞬间所涌现的建筑的构思,便正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大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无法将“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能指

建筑与文学的想象——

建筑师与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与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鸿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

建筑与文学的语言——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地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的语言究竟是什么?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钢筋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的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归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什么?(每个方面的表述不超过20字)

答:

⒉第3段中说“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请说明这个比喻在文中的含义

答:(不超过20字)

⒊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文认为“建筑语言”是什么?

答:

⑵文中“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⑶文中“长城”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⒋下列是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学家‘批’建筑物”,是指文学家对建筑的批判,如《阿房宫赋》借描述建筑的宏丽来揭露秦皇的暴政

B.文中列举李白的诗句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旨在阐明想象在文学和建筑中的魅力

C.窑洞以黄土为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

D.“‘想象’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E.本文论述了建筑与文学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引导读者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欣赏建筑的美

答案及解析:

⒈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①构思: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为内容服务,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②想像: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来自想像;③语言:都要倾诉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对于这几个问题的认识要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这实际上是对考生各段的大意的概括能力)

⒉①建筑与文学有相当多的共同特点;②想像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最重要的因素(全文是将文学同建筑放在一起来谈的,而主要又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处,所以由此可知第一问的答案;而第二问中对“酶”这个词的理解就可以总结出答案来)

⒊①超越了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②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③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本题的几个答案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因为作者在每对一对象进行举例后,都有一些总结的话,而这些话,也就构成了答案)

⒋A、C(A项中“批”字理解有误,当为“鉴赏”意;C项中“语言”有误,应当为“词汇”)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说明文第二板块“科学之光·美丽的创造”的第二篇,属于自读或选教课文,为避免学生不看,可以安排在课上完成。继续让学生感受说明文明白晓畅语言、合乎逻辑的说明顺序、恰当的详略安排、合理的说明方法。本文的阅读无难度,教学时以学生自读概括把握,教师适当点拨。

目标要求:

1、能够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

2、领会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3、能读懂复杂的说明文。

课时设置:1教时。

过程:

一、导入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手记,景观设计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艺术观赏,还要考虑到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建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一篇复杂的说明文,作者主要是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涉及到许多文化的、科学的、审美的思想信息,是一种很实用设计方案或设计报告。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按设计因素介绍设计的,分别为“场地”、“文化解说”、“自然”、“设计”。文章的结构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的。)

2、“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有怎样的含义?

(“足下的文化”:指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哪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野草之美”:指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3、由本文的说明,可看出作者怎样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思路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三、作业

2022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教案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

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体会了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针对这一学习要素,以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为依托再次进行了落实。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又知道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去写一写你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二、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要求

1.翻开课本第104页,请大家默读习作要求,勾画出具体要求的句子,看看都有哪些要求。

2.屏幕出示习作内容,生汇报。

3.出示要求,师适时点拨。

(1)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去过的一处景点收集资料。

(3)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往往有很多景点,每一处景点要介绍的内容也很多,如历史背景、独特风光、有关传说等,我们在介绍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选取最有特色的风光进行介绍更能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三、写作指导

(一)交流搜集的资料

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吗?请说一说。

2.通过读课外书、上网、看电视你搜集了哪些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3.学生分组交流。

4.学生把搜集的图片、表格、文字等资料在视频展台上向大家一一介绍。

(二)写作思路点拨

1.拟定文题:本次习作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题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来拟定,也可以不受其限定。

2.文体:可以是解说词、导游词等形式,也可以是非连续性文本,借助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来表达。

3.抓住重点:抓住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描写,把它的现状、形态描写下来,让读者对你写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4.穿插故事:通过穿插历史故事或者传说,把文章写得更加有趣。叙述故事或引用材料时,如涉及到直接引用别人的话,需要注明资料的来源。

四、构思习作,开心练笔

(一)习作构思

1.想想自己准备写哪些内容,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详写。

2.按怎样的顺序写。

(二)实践练习

这是习作的主体,即学生开始动笔完成习作的初稿。只要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的各个环节,较流畅地完成习作初稿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少数的同学感觉吃力,教师应巡视指导。

(三)指导修改

教师因针对本次习作的要求制订修改目标和方法,放心地让学生自改、互改,教师巡视。

(四)习作讲评

1.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2.习作者分别陈述自己的习作意图。

3.其余同学针对习作者的陈述结合习作者发表的看法,相互评析。

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并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初看习作题目,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很难,无从下手,觉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话题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逐步明确习作要求,再进行思路点拨,让学生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本次习作的难点在于教会学生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本次教学目标,只有个别学生无法将搜集的资料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爱的中国”,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次教《可爱的中国》一文,都会使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想象着方志敏在狱中受尽酷刑,仍能写出如此激励人心的文章,对他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每一次教学这样的文章,我都有同感,就是学生的情感投入不到位。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根本无法切身体会当时作者的处境。记得我们在上小学时有这样一篇文章《小萝卜头》,当时在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好多同学都哭了,小萝卜头的命运太悲惨了。和我们同样的年龄,但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我就想先从小萝卜头的故事引入课文。

上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小萝卜头的故事。听完故事后我问学生,小萝卜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学生各抒己见。我们要是生活在那个年代,说不定也和小萝卜头有着一样的命运,这一切都源于那时中国的现状。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就为我们描述了70年前中国的现状和他对为了的期望。进入课文后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中国现状的描写,讨论作者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再让学生找出作者想象的祖国未来的样子,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美好希望。接下来,通过这两部分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体会到作者的爱国情怀,进而体会出呼吁全体民众团结救国的殷切期望。

中国娃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娃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
2、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青少年在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熏陶下形成的优秀品质,体会课文表达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语言,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中国娃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读中运用合理的想象,深入的体会语言。从而感受古老的中国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初识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4、理解中国青少年在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熏陶下形成的优秀品质,体会课文表达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体会课文表达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够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出示《中国娃》这首歌曲,激发学生学习、朗读、背诵课文的兴趣。(可以跟着音乐小声哼唱。)
大家想知道“中国娃”是怎样的人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1、自读课文,读后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并同桌互查生字。检查读词,了解大意。(生字带音节)
2、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是否正确,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说一说你认为“中国娃”是谁?(中国青少年、有中国血统的青少年。)(困)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每小节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自读课文,想一想:你认为“中国娃”是怎样的人?(从那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3、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娃”有志气。(找到能说明的句子,读一读。)
4、体会第二、三小节中的六个“最爱”:
①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句子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实际意思又是什么?
②你的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③把你的感受或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再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有感情地读一读。
6、试着背一背课文。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娃》这篇课文,我们也要像中国娃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做一名有志的中国娃。
四、作业:试着背诵课文。
板书:6、中国娃
最爱。。。。。。。。
课后反思: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黄河水”“华夏”等词都不理解,教师解释之后,学生对于热爱中国理解较深。能够读出堂堂正正的中国娃的感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学习《中国娃》歌曲,继续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娃》这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姓州华拌踏实写横竖堂志腔(qiāng)(指名读,领读。)
2、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①可以用拆开、加偏旁、去偏旁记。
3、给每个生字组词。
4、写生字:(困)
要求:先整体观察每个字,记好每一笔的位置,然后一气呵成。(先观察,再比较,然后把字写规范。)
三、欣赏歌曲《中国娃》。
四、练习背诵。
五、作业:抄写生字及词语,并背诵课文。
板书:6、中国娃
横竖
六、反思: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喜欢文中所写的内容。但对有志的中国娃体会还是不够深刻,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个有志的中国娃。

《中国结》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结》”,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中国结》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优势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总结:
"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
板书课题:中国结
二、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
1、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思考: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出现?
三、细读课文,交流品读。
通过对课文第二段的阅读,对中国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默读二、三段,
思考: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欢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互相交流。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该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响亮。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
过渡:
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
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总结:
根据板书,由学生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你喜欢的中国结,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
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板书课文标题]
播放课文录音。?
二、重新认识全文?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
3、小组研究:
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一说:
中国结代表了什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1、学习生词
A、本课中你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B、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叹为观止
憧憬
2学习写本课生字。
A、出示生字“宠饰颈侨憧憬乞”。
B、读字组词。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C、认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
D、写完后在班里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传统文化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