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9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一、设计思路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下册(江苏科技出版社)的内容。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本节内容的具体安排,在课堂设计中侧重于通过技能训练和体验教育加深情感教育。
1、技能训练(一):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合适的资料。学生在生活中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认识由来以久,但是对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生存的问题并没有更深切的认识。因而在课前有针对性的布置学生查找一些资料,有利于在课前就加深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很好的伏笔。
2、情境导入:请学生做人口问题的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世界50亿、60亿人口的标志及中国人口12亿的标志。通过对3个人口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和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及人口增长速度的迅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口过度激增的重视,便于将课堂教学内容从人口过度增长转入人口激增引起的社会、环境等问题中。使学生的关注角度能够比较顺利的从对人口数量问题的专注转入到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3、技能训练(二)及体验教育:学生自查资料的交流与分析。学生对人口数量激增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对人口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呢?因此,我安排了学生交流和分析课前查找的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能够针对相应的问题交流合适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和分析中就渐渐认识到了人口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同时根据教材中的数据表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到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上中国与世界存在差异的原因。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看到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更加严重,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要去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想法。而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体验人口众多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为学生创建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经历和即将面临的各种情境,如:升学、交通、住房、工作等。让学生讲述在生活中因人口众多而造成的种种不便,使人口问题从较大范围的自然资源、社会和环境问题转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对现状的紧迫感,从而把解决问题的想法上升为控制人口数量的强烈意愿。
4、技能训练(三)及政策引入:利用资料解决问题。在引入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我先安排学生利用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来尝试解决控制人口数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考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学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共同考虑;学会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通过交流、分析、讨论后,认识到人口问题只是单方面控制是不够的,需要结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引出相关的国家政策,认识到国家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在兼顾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上制定并实施的。
5、技能训练(四)及情感升华:利用图表分析问题。回顾直方图的绘制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直方图来分析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数量的增长发生了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图表绘制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资料的分析认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对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了使这些认识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认知,故安排学生将上一辈家庭成员的幼年时期、求学时期的生活情况与同辈的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学期间的生活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增强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的认同感;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当务之急;最终认识到人类的生存是依赖于环境的;体会到解决人口问题对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我国人口数量与世界人口数量的对比了解中,认识到我国人口现状。
2、从自然资源、个人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角度了解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
3、了解我国政府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系列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图表数据,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将图表中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或直方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关注由于人口激增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激发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的热情,特别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的关注。
三、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
了解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了解我国政府落实人口政策的系列措施。
◆本节难点:
学会绘出直方图进行分析,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
◆课时建议: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工作:
1、关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料以及资源资料的查询。(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2、寻找在现实生活中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压力。(升学、生活、住房、交通、购物、工作等方面考虑)
3、查找有关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质量的相关措施,并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作为初中生在提高人口素质中可以做哪些事情。
4、调查上一辈家庭成员的幼年时期、求学时期的生活情况及与同辈的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学期间的生活情况。
◆教师准备工作:
1、有关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料以及资源资料的查询。
2、有关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统计材料。
3、自制PPT。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历史回顾:请学生做人口问题的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世界50亿、60亿人口的标志及中国人口12亿的标志。
1、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EPA)倡议这一天为"世界50亿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世界人口问题的重视。
2、1999年10月12日0时02分,一名3.6公斤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科舍沃医院降生,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因为他的降生,地球人口达到了60亿。
3、1995年2月15日零点,北京妇产医院一个重3700克的婴儿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到来。距1989年4月11日"11亿人口日"不足2000天,庞大的人口列车又增加了1亿名新乘客。
通过对3个人口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和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及人口增长速度的迅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二、资料分析及体验教育:
◆学生自查资料的交流与分析:
请学生介绍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的关于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问题的资料;关于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世界的自然资源的资料,同时请同学交流在看到这些资料时的感想。
◆教材中数据表的分析:
请学生通过比较数据表中有关人口与自然资源的数据,尝试找到中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的人均拥有量的原因。
◆DIY体验人口众多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请学生介绍在现实生活中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压力(升学、生活、住房、交通、购物、工作等方面考虑)的事例,亲身体验人口膨胀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压力。
通过以上的资料分析和DIY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切的感受人口激增所带来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存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人口问题刻不容缓。
三、技能训练及政策引入:
◆技能训练:
Q1: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系?及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Q2: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请学生利用课前查找到的相关资料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并尝试综合分析在控制人口数量和解决人口问题之间关系和应该考虑的其他因素(提示:优生、优育、政策鼓励等方面)。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和综合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如果只是单方面控制是不够的,需要结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引出相关的国家政策。
◆政策引入:
为学生介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请学生讨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认同感。
四、技能训练及情感升华:
◆技能训练:
回顾直方图的绘制方法,请同学按照教材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表”来绘制直方图,并根据所绘制的直方图进行讨论。
Q1:根据图表分析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数量的增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学生自行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及时做评价,最终得出结论:“实施初期,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之后,逐渐趋于平稳。”
Q2: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实施计划生育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好处。
请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上一辈家庭成员的幼年时期、求学时期的生活情况及与同辈的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学期间的生活情况的比较来说明实施计划生育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好处。
通过以上的技能训练及学生的亲身体会使学生真切认识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加强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
五、课后DIY的布置:
安排学生走访社区,了解该社区在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过程中都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社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关推荐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第24章:人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并学习查询资料的方法。
2.通过对具体实例和统计数字的分析与讨论,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认识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3.在讨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协调等问题的基础上,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是本小节学习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引入。生态系统中由于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达到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了自动调整的能力而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位置,是生态系统中最有智慧、最能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带来什么影响?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请学生分析人类对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正确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地球是它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各种生物在地球上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和可能性,人类应该很好地与各种生物共同生活,人类不能因为自身的发展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所以人类必须考虑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必将影响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近年来,中外电影界拍摄了一些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与狼共舞》、《横冲直撞》等等,这些电影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人类如何与其它生物共存,告诉我们人类在采取一些活动时必须考虑对环境、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电影资料于教学过程中。
2.控制人口的意义是本小节的重点。通过多年广泛的宣传教育,学生已经知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的政策。但是,为什么要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在本小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物学角度,人口数量对生态系统、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前面已经说明;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或者资料查询,了解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在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上,人口数量过度增长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什么影响。通过以上学习,正确认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的必要性。
: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最好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包括有关的数字、挂图、录像等供学生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的讨论。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有关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料以及资源资料的查询。

(1)到有关单位,如国家、市、区计生委了解情况。
(2)查找有关书刊、报纸、环境公报、人口公报。
(3)计算机检索,输入关键词,可获得相应的资料。

(1)中国人口数量的有关资料以及世界人口状况。
(2)中国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以及世界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
(3)人口对资源的影响。
(4)人口数量与住房、交通、升学、就业等社会问题的关系。
2.复习上一节课,引入新课:
利用池塘生态系统教学挂图提问:在这个池塘中,若饲养的鱼过多,池塘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一个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若鱼类过多,鱼呼吸消耗水中的氧气会造成水中氧气不足,最终危及鱼类自身的生存。所以,鱼类密度过大,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维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生物相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本小节讨论的主题就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3.关于“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的教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是怎样形成的?
根据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2)这个示意图只记录到1989年,1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是多少?
(3)结合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看这张表,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为什么近年来增长速度比较稳定?
1760年-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的时间
时间人口人口增加2亿需要的时间
1760-19002亿-4亿1400年
1900-19544亿-6亿54年
1954-19696亿-8亿15年
1969-19828亿-10亿13年
1982-199510亿-12亿13年
(4)在查询资料中,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如何?
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需要的时间
年人口(亿)增加数(亿)时间数(年)
183010
19302010约100
1962301032
1975401013
1985501010
199960(估计)1014
:1928~1949年的21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0.7亿,1982~1989年期间,我国人口也增加了0.7亿,但同样的增长却只用了5年时间。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近年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稳定是由于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使增长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但每年净增长量仍然很高,每年增长人口在千万以上。
4.关于“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
:人口增长必须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有哪些方面?(学生在课前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和资料查询,可以结合学生的调查,并提供有关录像资料组织学生的讨论。)
讨论可以分为几个问题:
(1)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此引起粮食问题。
(2)人口增长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历史上曾因水的问题而引起的战争正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3)人口增长与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能再生的物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发能源的危机。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能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控制住人口的数量,最终会由于资源的缺少影响我们的生存。
:人口增长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影响生态平衡?
5.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人类的生存依赖着生态系统,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基本上能够处理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在生产活动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有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所听到、看到的一些情况,认识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6.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1)人口数量与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升学、就业等关系。
 (2)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是否有关?说明理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注意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人口数量的无限制的增加会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
 7.计划生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怎样解决人口增长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3)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4)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是什么?
 (5)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应该、同时也能做到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1.历史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和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2.世界一些国家和中国耕地面积:
地区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世界13.46亿0.24
澳大利亚5078万2.88
加拿大4542万1.57
美国1.875亿0.72
印度1.661亿0.19
中国9540万0.08
3.中国的水资源危机: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量却居世界第172位,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
我国的城市供水不足问题日益严重,缺水城市近300座,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
每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356亿吨,并逐年增加,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的趋势。50%的地下水被污染;40%的水源已经不能饮用。

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第24章人与环境

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阐明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

3.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措施;

4.分析说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方面对世界的贡献。

1.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2.通过对给出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

3.能够设计并实施关于浪费粮食情况的调查、家庭用水量的调查等活动;

4.能够将调查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1.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2.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是本小节学习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引入。生态系统中由于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达到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了自动调整的能力而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位置,是生态系统中最有智慧、最能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带来什么影响?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请学生分析人类对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正确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地球是它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各种生物在地球上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和可能性,人类应该很好地与各种生物共同生活,人类不能因为自身的发展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所以人类必须考虑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必将影响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近年来,中外电影界拍摄了一些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与狼共舞》、《横冲直撞》等等,这些电影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人类如何与其它生物共存,告诉我们人类在采取一些活动时必须考虑对环境、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电影资料于教学过程中。
2.控制人口的意义是本小节的重点。通过多年广泛的宣传教育,学生已经知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的政策。但是,为什么要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在本小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物学角度,人口数量对生态系统、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前面已经说明;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或者资料查询,了解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在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上,人口数量过度增长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什么影响。通过以上学习,正确认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的必要性。

: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最好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包括有关的数字、挂图、录像等供学生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的讨论。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有关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料以及资源资料的查询。

(1)到有关单位,如国家、市、区计生委了解情况。
(2)查找有关书刊、报纸、环境公报、人口公报。
(3)计算机检索,输入关键词,可获得相应的资料。

(1)中国人口数量的有关资料以及世界人口状况。
(2)中国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以及世界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
(3)人口对资源的影响。
(4)人口数量与住房、交通、升学、就业等社会问题的关系。
2.复习上一节课,引入新课:
利用池塘生态系统教学挂图提问:在这个池塘中,若饲养的鱼过多,池塘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一个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若鱼类过多,鱼呼吸消耗水中的氧气会造成水中氧气不足,最终危及鱼类自身的生存。所以,鱼类密度过大,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维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生物相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本小节讨论的主题就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3.关于“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的教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是怎样形成的?
根据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2)这个示意图只记录到1989年,1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是多少?
(3)结合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看这张表,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为什么近年来增长速度比较稳定?

1760年-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的时间

时间

人口

人口增加2亿需要的时间

1760-1900

2亿-4亿

1400年

1900-1954

4亿-6亿

54年

1954-1969

6亿-8亿

15年

1969-1982

8亿-10亿

13年

1982-1995

10亿-12亿

13年

(4)在查询资料中,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如何?

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需要的时间

人口(亿)

增加数(亿)

时间数(年)

1830

10

20

20

1962

30

10

32

1975

40

10

13

1985

50

10

10

1999

60(估计)

10

14

1928~1949年的21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0.7亿,1982~1989年期间,我国人口也增加了0.7亿,但同样的增长却只用了5年时间。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近年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稳定是由于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使增长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但每年净增长量仍然很高,每年增长人口在千万以上。
4.关于“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

人口增长必须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有哪些方面?(学生在课前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和资料查询,可以结合学生的调查,并提供有关录像资料组织学生的讨论。)
讨论可以分为几个问题:

(1)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此引起粮食问题。

(2)人口增长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历史上曾因水的问题而引起的战争正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3)人口增长与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能再生的物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发能源的危机。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能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控制住人口的数量,最终会由于资源的缺少影响我们的生存。
人口增长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影响生态平衡?
5.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人类的生存依赖着生态系统,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基本上能够处理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在生产活动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所听到、看到的一些情况,认识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6.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1)人口数量与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升学、就业等关系。

(2)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是否有关?说明理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注意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人口数量的无限制的增加会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
7.计划生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怎样解决人口增长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3)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4)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是什么?

(5)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应该、同时也能做到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细菌的控制与利用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细菌的控制与利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
第一章细菌的控制和利用(简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
2、举例说明细菌的生活特点,如营养方式和呼吸类型等。
3、列举细菌对人类的益处,说出细菌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观点。
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确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教学重点
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细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类型。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类型。
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细菌与你终身相伴,1立方米的空气中细菌数目可达2万个以上。成年人身体上的细菌可达100万亿个左右。深呼吸,感受细菌无处不在吸引学生注意离,激发学生兴趣
细菌的形态结构
1、细菌的大小
屏幕展示小米粒大小的小黄点
2、细菌的形态
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形态模式图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真实细菌

猜测是由多少细菌组成的

认识细菌形态,根据形态分类
对熟悉却不了解的细菌产生求知欲

进行直观教学,会应用
3、细菌的结构
1)细菌结构模式图
2)引导学生比较细菌和高等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
3)细菌是原核生物
自学细菌结构,推测鞭毛、荚膜作用
描述细菌的基本结构特征

比较拟核和真核

由结构推测营养做下以内容的过度
细菌的生活
1、营养方式
1)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植物动物的营养方式,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讲清异养的概念
2)指导学生自学寄生和腐生
通过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通过阅读课本,进一步比较找到寄生细菌与腐生细菌的根本区别深化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念,通过分析比较找到答案
2、芽孢
屏幕展示flsah动画

3、生殖过程
1)屏幕展示flsah动画
2)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呼吸方式
由动植物的呼吸实质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细菌的呼吸
认识芽孢的形成过程
认同芽孢不是繁殖细胞,是休眠体

认识细菌的分裂生殖
总结分裂生殖中数的变化

总结两种呼吸方式并举例借助课件,可以化静为动,易于学生接受,从而突破难点。

通过讨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细菌的生活
结合历史事件在给学生以震撼的同时进行过度
1、细菌对自然界的作用
2、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指出腐生细菌虽然危害人类的生活,能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意义

阅读课本上的例子,还可拓展思维,交流有关细菌的课外知识

通过分析各种细菌的营养方式,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纠正错误观念,学会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小结
提出问题:细菌的哪些特点与它们分布十分广泛相关?
从大小、营养方式、呼吸类型、生殖方式、芽孢等方面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二、细菌的生活
三、细菌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