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6(表格式)

小学教案格式

发表时间:2020-09-28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6(表格式)。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6(表格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认识其艺术特点。

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学习重点

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学习难点

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曾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与中共筹建。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对我国新文化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国后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女作家。1925  年9月生于上海。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字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颤(   )动    ②点缀(   )    ③忸怩(   )(   )

④踌躇(   )(   ) ⑤执拗(   )⑥bào( )歉    

⑦宽shù(   )  ⑧尴尬   )(   )  ⑨安xiáng(   )  wwW.jAb88.COM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3.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我”的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节描写?(   )

A.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下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

B.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

C.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的,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D.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5.《百合花》中,新媳妇给刚刚牺牲的通讯员缝补肩上的破洞,呼应了前文找针找线要为通讯员缝补衣服破洞的情节。请结合两处细节,分析课文细节描写中这样呼应的作用。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6.《百合花》中,前后两次对百合花作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茅盾先生评论《百合花》的文章中,第一节提到“长长的行列”,指的是:

                                                                                                                                        

8.茅盾先生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而反映这一深刻庄严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什么?

                                                                      

                                                                      

【拓展延伸】

9.小说评论有何特点?

                                                           

                                                           

                                                           

扩展阅读

《小说家谈小说》表格式教案8


课 题

14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作者对小说的评析。

2、了解小说的鉴赏常识。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学法指导:如何阅读小说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三、赏析小说《百合花》,自由朗读课文,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

四、说说小说中哪些细节使你难以忘怀?

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有这么几处: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2)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

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3)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

(4)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

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五、环境描写: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六、探讨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文章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七、将你读《百合花》的感受与茅盾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相同

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并找一找原因,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组织学习《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1、默读全文,理清层次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段(1):作者认为《百合花》在同题材作品中风格独特。

第二段(2—5)写小说中展开故事情节与塑造人物形象结合得很好,及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细节的好处。

第三段(6)给予《百合花》以高度的评价。

2、请分析第3节的层次,看看作者如何说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本段分三层。

第一层(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也描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作者认为《百合花》细节安排自然巧妙,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第二层(例如——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

举了两处细节描写。

第三层(这闲闲的两笔——异常鲜明地描画出来)

分析这两处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把人物的品性描画了出来。

总结:这一段作者一下子抓住了小说最独特之处,就是细节描写,接着举两处为例,层次清晰,语言质朴,很有说服力。

八、课外拓展

谈谈你的心得:如何写小说评论?

1、有高度集中的论题。(紧扣小说三要素,如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

2、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

3、有有力的分析论证。可以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适当进行理论分析。

八、课外练笔:

找一篇自己最喜爱的小说,谈谈其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九、布置作业:自设作业。

教后记

《散文家谈散文》表格式教案8


课 题

13、散文家谈散文

教学目标

1、了解《白鹭》的特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把握评论的主要观点。

3、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4、学习用百来字表达自己对具体作品的评价。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了解《白鹭》的特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把握评论的主要观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畅谈白鹭

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杜牧《鹭鸶》“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作家简介

郭沫若,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学的又一面旗帜。他的散文或豪放激越、气势磅礴,或柔婉清丽、秀美含蓄,今天要学他的散文《白鹭》属于后者。

晓雪,现代白族诗人﹑文学评论家。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二、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1、指名朗读

2、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请问作者观察了白鹭后有何感悟。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悟?

白鹭“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3、请你用最简练的一句话说说白鹭的美。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感悟•品味•欣赏

作者从哪些角度写白鹭的美?

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喙——形象美

清田钓鱼             ——图画美

白鹭“望哨”         ——形态美

黄昏低飞             ——意境美

四、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1、从语言、思想、艺术等角度谈感受。

2、花3分钟阅读《关于散文〈白鹭〉》,领会评论家晓雪的独特观点。

评论家晓雪的独特观点

语言上  非常精彩,极其简练

思想上  独特的感受  独到的认识

艺术上  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绝妙地描绘出白鹭骨子里的韵)

五、拓展•延伸

评《白杨礼赞》

初读《白杨礼赞》,少了一丝散文的唯美之感,却令人无端地感到一股激情,一种在散文中难得的粗旷豪放之感。大师与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此,吾辈写树必写其如何如何婀娜,如何如何秀美,而茅盾老先生却另辟蹊径,转而写其精神,即使未能得见,白杨的姿态、特征,跃然纸上,真有“伟丈夫”之姿。如果说,平常的散文是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那《白杨礼赞》就是黄土高原上的西北放歌。

评《海燕》

高尔基的《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诗篇。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海燕》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在作品中,高尔基以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气势磅礴的艺术笔触,通过对大自然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的客观景象的生动描绘,深刻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暗示了革命暴风雨的即将到来,沙皇专制统治的必然崩溃,革命事业的必然胜利。作品对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海燕”──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给予了最真挚、最热忱的赞颂。

评《背影》

《背影》用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的语言去描写,将时世之感衬亲人真情,形成感染每一个读者的淡淡的哀愁,这正是《背影》成功之处。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六、讨论•探究•演练

再读《鼎湖山听泉》,写一段100左右的评论。

《鼎湖山听泉》以丰富的想象和生花之笔,奏出一首奇妙的泉水交响曲,回响耳际,独具诗韵,揭示了人生的旋律和内涵,极富有哲理性,富有生命意识。作家用交响乐的方式著文,奏出一曲泉的绝响。可谓“妙笔奏乐,理趣并生”

七、小结

本课通过大量接触评论文字,让同学们学会在吟哦讽诵、感悟、品味、欣赏中调动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用百来字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

八、作业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在这句话中,作者谈到了它对不同散文家风格的理解,结合你的阅读经历,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仿照上段文的格式,写出你对这些大家散文风格的理解。如果同意,另外挑几个作家,仿照上段文的格式,写出你对那些作家散文风格的理解。

教后记

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

大约是罗氏先祖为仕宦出身的缘故吧,后世罗氏家族很重视对后代进行水源木本的家族历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贯中从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贯中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方义军,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不仅与元军奋战,而且还进行着相互的兼并。据说,步入青年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而且,王圻的《稗史汇编》就说他有志图王,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这一点从他后来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罗贯中从事小说稗史的创作,似乎应得益于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于此,他才有时间和有可能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首先用全力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他有许多的著作传世,诸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相传,他还写过十七史通俗演义,并曾参与了《水浒传》的撰写。尺蠖斋评释的《西晋志传通俗演义》序文就说:罗氏生不逢时,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浒传》,以抒其不平之鸣。

贯中的长篇巨制《三国演义》,大约是他后期的作品。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18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他依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博采裴松之对《三国志》补缺、备异、惩妄、论辩,所保存的大量宝贵史料,吸取了西晋至元一千多年来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的生活经历,发挥个人的卓绝艺术才能,纵横捭阖,巧妙驾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近一百年中浩瀚繁富的历史事件,完成了这部75万字的古典名著。

在这部名著中,贯中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火暗刀的策略伎俩和阴谋诡计。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挺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

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则是多方面的,充分地显示了罗贯中在人物的刻划方面有着惊人的技巧。全书四百多个人物形象中,不管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些群雄之首,还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鲁肃、周瑜、黄盖、郭嘉、许攸、张辽、陆逊以及王允、董卓、吕布这些巨谋勇将,忠奸之臣,都具有鲜明的生动的个人特性。尤其是对张飞、诸葛亮和曹操的形象塑造,真可谓出神人化,呼之欲出。

罗贯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他确实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所以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的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正是由于罗贯中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惨谈经营,才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描述战争战役,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意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线与角——线的认识表格式导学案


2.1线与角——线的认识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1、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2、会正确读出用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与直线。
3、能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学难点:能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导学过程】增补栏
一、设问导读
通过观察,从上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三、探索新知
1、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今天我们要认识画面中三种不同的线。
议一议:上图中三种线各有什么特点?
线段:
射线:
直线: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关系:
2、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读法
讨论: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动手试一试、说一说
(1)用一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
(2)用两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
4、动手画一画
(1)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2)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我发现:
四、自我检测
五、达标测评
填一填:
(1)在直线、射线和线段中,()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也没有。
(2)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六、拓展延伸
七、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

线与角——旋转与角表格式导学案


2.4线与角——旋转与角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辨认平角与周角。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
教学难点: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导学过程】增补栏
一、复述回顾
二、设问导读
把两张硬纸条的一端钉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张硬纸条,旋转另一张硬纸条。说一说旋转过程中都会形成哪些角?

三、探索新知
1、认识平角
当我们继续旋转硬纸条,这两张硬纸条第一次在一条直线上时,还是角吗?如果是角,是什么角?
我知道:,平角是()。
平角(定义):
2、认识周角
我们继续旋转硬纸条,当两张纸条第一次重合时,还是角吗?又会是什么角?
我知道:,周角是()。
周角(定义):
3、说一说生活中你都见到过那些平角,那些周角?
四、自我检测
五、达标测评
六、拓展延伸

(1)1个平角等于()个直角。

(2)1个周角等于()个平角。

(3)1个周角等于()个直角。
七、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

认识更大的数——国土面积表格式导学案


1.4认识更大的数——国土面积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较大数的大小。
2、体会改写某些数据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较大数据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导学过程】增补栏
一、复述回顾
32004○78907342○835247200○47202
说一说:万以内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设问导读
同学们知道我国哪些城市的面积呢?
三、探索新知
1、较大数的大小比较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上图五个省和自治区的面积,再试着把它们进行大小排序。
讨论: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这些较大数据的大小的?
【小结】较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用万、亿为单位表示较大数
为了方便,有时我们需要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上面的5个数都是整万的数,我们可能将它们进行改写。例如:720000=72万
请同学们用同试着将其它四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小结】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四、自我检测
五、达标测评
六、拓展延伸
七、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
【教(学)反思】

2.3线与角——平移与平行表格式导学案


2.3线与角——平移与平行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1、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导学过程】增补栏
一、复述回顾
2、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二、设问导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条线有相交、垂直的关系。同学们想想两条线如果不相交,它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关系?
三、探索新知
1、想一想
同学们看看我们校园里的双杠的两根杠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把铅笔在方格纸上平移,说说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的关系。
【小结】平行线的重要特征:
3、找一找,说说你的体会。
我体会到:
4、折一折
请同学试着用纸折出两条平行线,并用彩色笔描一描。
5、画一画
平行线的画法:
四、自我检测
填一填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2)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
(3)对直线外一点,两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五、达标测评
六、拓展延伸
下面是一组平行线,

(1)请你在一条直线上任意取几个点,分别作别一条直线的垂线,量一量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七、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

第6课天安门广场表格式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6课天安门广场表格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册语文活页备课

9月日

课题

6、天安门广场

课型

新授

单元

主备人

杨希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矗立”、“郁郁葱葱”“悠久”等词的意思。

3.初步知道天安门广场上有哪些建筑及它们的方位,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闻名的。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按方位顺序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

2.理解天安门广场之所以闻名中外的原因。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分步理解句子的方法。

教法

学法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⒈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

⒉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

⒊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

二、初读课文

⒈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

⑵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

“碑”的关键笔画“ノ”,“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

⑶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

⑷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

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

五、讲读第一段

⒈指名读,其余思考:

这段讲了什么?

⒉讨论:

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⒊朗读。

六、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领袖宣告纪念碑雕梁画栋

政府沸腾博物馆尽收眼底

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

⒈指名读2、3段

⑴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

完成课后第四题。

⑵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

⒉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

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

⒊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

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

⑵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

三、讲读课文第四段

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⑴“向往”是什么意思?

⑵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

⑶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

⑷齐读第4自然段。

四、讲读5、6自然段

⒈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

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①清晨升旗仪式;②节日之时。

⒉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

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

训练朗读。

⒊小声读第6自然段。

⑴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

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

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

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

⑵背诵第六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⒈练习背诵。

⒉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

修改建议、评析及补充

板书设计:

天安门新中国的象征

纪念碑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

纪念堂节日到来美丽热闹

博物馆

大会堂

教学

反思

论赵家少女作为郁达夫小说女性形象的原型


对文学作品形象的考察认为:小说家笔下的不同人物形象应设想为一组或几组有着内在联系的不断发展的系列,它由小说家的无意识失去在和对象的“遭遇”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的心理活动机构。和对象的不断“遭遇”又使这复杂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不断丰富和变化中,进而使这组形象既保留着以前的印痕又不断向前发展变化(1)。郁达夫是一个注重抒发自我情感的小说家,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并没有有迹可科技进步的性格发展脉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女性形象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组合。事实上,作为一个十分注意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小说家,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只拟找出郁达夫笔下的各式各样女性形象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生活中的原型(2)以及作者对这一原型(3)的发行升华。为了对他的女性形象建立一些感性印象,我们不避繁琐试举几例看看郁达夫对这些女性外貌和性格的描绘:

1、《银灰色的死》国的静儿:静儿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容貌也只平常,但是她那同秋水似的眼睛,同白色人种似的高鼻,不识是什么理由,使得见她一面过的人,总忘她不了。并且静儿的性格也和善得非常(4)。

2、《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烟厂女工陈二妹:她的高高的鼻梁,灰白长圆的面貌,清瘦不高的身体,一双黑晶晶水汪汪的大眼,性格温柔善良。(5)

3、《人妖》的不知名少女?身材不长不短,不肥不瘦,在黑暗中看得出来的是一张瘦削的脸儿和一双黑晶晶的大眼。灯光照在她蓬松的头发上,一丝丝头发在那里发光,她的头上竟同中国古画里的佛像一样,烘出一圈金光来(6)。

4、《过去》中的老三:她们(老三姐妹)的脸形,都是长方,眼睛都是很大,鼻梁都是很高,皮肤都是细白。已由少女变为寡妇的老三:帽子的卷边下,就是那一双迷人的大眼,瞳人很黑,老在凝视着什么似的大眼。本来是长方的脸,因为那顶帽子深覆在额上,所以看上去仿佛带点圆味。性格由少女的温柔多情变得坚定(7)。

5、《十三夜》中的白衣女子;她的身材有中等男子的尺寸,身体不是十分瘦弱。她的脸部全体是一张中突而椭圆的脸,鼻梁齐匀高整,而比什么还要使他惊叹的,是她脸上纯白的肉色和寻嫩的肌肤(8)。

6、《马缨花开的时候》中的牧母:白帽子下是一张肉色微红的柔嫩同米粉似的脸。脸形中突长圆、鼻梁很高,那只瞳人很大很黑的眼睛,同做梦似的向下斜俯着。眼睫毛和八字眉很长很黑,虽不十分粗,但却一根一根的明细分视得出来。对病人温柔体贴(9)。

如果把郁达夫小说中花较多笔墨描写的女性一一罗列出来:从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银灰色的死》中的静儿,《南迁》中的女学生O,到回国后的《人妖》《十一月初三》中的不知名少女,从1927年分创作和《过去》中的老三、《迷羊》中的谢月英,到三十年代前后创作的《逃走》中的莲英、《十三夜》中的白衣女子,再到三十年代前期创作的《蜃楼》中的康太太、《马缨花开的时候》中的牧母、《迟桂花》中的莲,我们就会对这些女性越来越形成这样一个印象:她中等身材,身体匀称,肉色细白,长圆形的脸,黑晶晶的眼睛,高直的鼻子,略显弯曲的嘴唇,整个看起来构成一个优美动人的形象。她们大都性格温柔娴静或善良多情。只有几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不大相同,但上面这一形象却在郁达夫小说中反复出现,显示出郁达夫刻画人物时某种自己也未意识到但在创作中又不知不觉遵循的艺术创作规律。我们有必要透过这个人物形象找到她的生活中的原型(10)并进行一些分析。

郁达夫一生与许多女性有联系,在阅读郁达夫的作品和查阅有着他的研究资料后,我们凭直觉断定这个人物形象的原型(11)只能是郁达夫少时在家乡富阳读书时结识的赵家少女。当然这需要从事实和理论上得到证明。

一、赵家少女作为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原型的事实根据

赵家少女作为郁达夫小说女性形象的原型(12)可从这几个方面来看:1、郁达夫自传之四《水样的春愁》这样描绘赵家少女的外貌和性格:赵家的那位少女,皮色实在细白不过,脸形是瓜子脸,衣服式样新异。“我”在富阳高小毕业酒宴后到赵家在月光下看到的是那张大理石似的嫩脸和黑水晶似的眼睛。和另外两位装饰人入时,态度豁达有点像现代的自由女子的倩儿等两位相比,赵家少女别具一种文弱娴静之风(13)。把这些描写合起来看,是不难看出赵家少女和上面这个女性形象的相似的。

2、郁达夫小说《怀乡病者》二《逃走》与自传之四《水样的春愁》中刻画的人物心境,营造的情调氛围如出一辙。先看《逃走》和《水样的春愁》中描摹的少男对少女钟情的敏感细微的相似心理:

自从这一回之后,他的想见莲英的心思,一天浓似一天,可是实际上他的行动,却总和这一个心思相反。……不消说对珍珠启口动问的勇气,他是没有的,就是平时由珍珠自动的说到莲英的事情的时候,他总要装出一脸毫无兴趣不相干的神气来;而在内心里呢,他却只希望珍珠能多说一点陶家家里的家庭琐事(14)。(《逃走》)

我上学云或下课回来,以及平时在家或出外去的时候,总无时无刻不在留心,想避去和她的想见。但遇见了她,等她走过去后,或用功用得很疲乏,把眼睛从书本子举起的一瞬间,心里又老盼望,盼望她再来一次,有时从家中进出的人的口里传来,听说“她和她母亲又上上海去了,不知要什么时候回来?”我心里里会同时感到一种象释重负又象失去什么似的忧虑,生怕她从此一去,将永久的不回来了(15)。(《水样的春愁》)

再看《怀乡病者》二和自传之四《水样的春愁》描绘的一对少男少女分别的场面。时间,地点、周围的环境虽有些不同,但那种分别时的氛围、情调却极为相似:

那少年颊上浮起了两道红晕,呼吸里带着些薄酒的微醺,好象是在什么地方买了醉来的样子。女孩的腮边,虽则有一点桃红的血气,然而因为她那妩媚的长眉,和那高尖的鼻梁的缘故,终觉得有一层凄冷的阴影,投在她那同大理石似的脸上。她们两人默默无言的静了一会,就好象是水里的双鱼,慢慢的在晶莹透彻的月光里游泳(16)。(《怀乡病者》二)

(我在富阳高小毕业酒宴上喝了几怀酒,自然而然的走向赵家),我在月光里看见了她那张大理石似的嫩脸和黑水晶似的眼睛,觉得怎么也熬忍不住了,顺势就伸出两只手去,捏住了她的手臂,两人的中间,她也不发一言,我也并无一言,她是扭转身坐着,我是向她立着的。她只微笑着看着我看着月亮,我也只微笑着看着她看着中庭的空处……(17)。(《水样的春愁》)

3、郁达夫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反复表现这段难忘的初恋,感情十分浓烈的是1918年作的《自述诗》,其第八、九、十、十一首大致勾勒了郁达夫对赵家少女这段初恋的经过。第八首是:“左家娇女字莲仙,累我闲情赋百篇。三月富春城下路,杨花如雪雪如烟。”这处诗给人一种初恋的恍惚迷离而又似乎充满希望之感到遗憾。第九首和第十首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昔人诗句意何深!广平自赋梅花赋,碧海青天夜夜心”(其九)。“二女明妆不可求,红儿体态也风流。杏花又逐东风嫁,添我情怀万斛愁:。”碧海青天夜夜心“原作”懊恼清狂直到今“。这两首诗不仅写出了赵少女和另一富商子弟订婚后郁达夫的绵绵情思,更有一种愤愤不平之气。这股不平之气直到第十一首才无可奈何的收束:“几度沧江逐逝波,风云奇气半消磨。杨州梦醒无聊甚,剩向旗亭学醉歌。”这首诗注释又云:惜花心事终何用,一寸柔情一寸灰。足见这段初恋感情的执着与痛苦(18)。再看小说:“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留下了赵家少女的影子;《怀乡病者》二和《逃走》更是对这段初恋感情的改头换面的描写;郁达夫还在《秋柳》中借“质夫”之口直白:“十二岁的时候,我见了一个我们街坊的女儿,心里我可是非常爱她”,“我每天想每晚想的想了她二年”。“后来她同我的一位学伴要好了,大家都说她的坏话,我心里还常常替她辩护。”(19)直到三十年代作者还在自传之四《水样的春愁》中对这段难忘的初恋作了细致入微的回忆,才感到这段失败的初恋变成了一点“极淡极淡,同水一样的春愁。”(20)

二、赵家少女作为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原型的心理学依据

再谈谈郁达夫以赵家少女为其小说中女性形象原型(21)的心理学依据:1、赵家少女是郁达夫阿尼玛倾向的不自觉投射。所为阿尼玛是指男性中的女性倾向。荣格说:“每个男人心中都携带着房屋的女性心象,这不是某个特定的女人的形象,而是一个确切的女性形象。注注心象根本册无意识册,册镂赢得注注机组织内册原始起源册遗传要素,册我们祖先有关女性册全部经验注印痕或原型(22),我仿佛是女人所曾给予过的一切印象的积淀……由于这种心象本身是无意识的,所以往往不自觉的投身给一个亲爱的人,它是造成情欲吸引或排斥的主要原因之一。(23)这就是说,男人天生就禀赋有女性心象,据此他不自觉的建立一种标准,这种标准会极大的影响到他对女人的选择,在男人的生活当中,通过和女人的实际接触,这种心象就会变成有意识及表现性的。阿尼玛原型(24)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母亲,在这之后,阿尼玛把心象投射到吸引他的女性身上,如果这个人体会到情欲的吸引,那么这女人肯定具有与他的阿尼玛心象相同的特征。这种投射不能通过理发加以控制,一个男子,即使不想投射,投射也要寻找机会,把阿尼玛心象投射到吸引他的女性身上。试看郁达夫自传之四《水样的春愁》中描绘他的阿尼玛倾向的投射:当时装饰入时,态度豁达为大家所称道的有三位女性,被称为倩儿等的两位比赵家少女相貌更是完整,衣饰也尽够美丽,有点像现代的自由女子。但作者以为“他们虽象一种含有毒汗的妖艳的花,诱惑或许格外强烈,但明知我自己决不是她们的对手,平时不过于遇见的时候有点难为情的样子,此外倒也没有了不起的思慕,但那位赵家少女却整整乱了我两年童心。“(25)这段自白表明郁达夫天赋的阿尼玛倾向和后天形成的对女性经验的投射中,自觉排斥了倩儿等两位女性,而把阿尼玛倾向投射到赵家少女身上。郁达夫“明知”“他不是她们的对手”,但他“不知”是他的阿尼玛倾向在不知不觉的发挥着”自然选择“的作用。

2、郁达夫这次失败的初恋持续时间长感情愈强烈,失败也愈痛苦,产生了很深的情绪记忆。从郁达夫《自述诗》的日本抄件来看,郁达夫和这位赵少少女的初恋,决不只是整整乱了两年的童心。《自述诗》第八、九、十首中的注释补充了他和赵家少女从认识到斩断情丝的过程:《自述诗》第八首注:“十三岁秋九月遇某氏于剧场”,这是郁达夫认识赵家少女的开始,到作者1911年在高小毕业和她默默相对时已整整乱了两年的童心。此后的郁达夫到杭州嘉兴等地读书,对赵家消息灵通人士姝暗恋仍在继续:《自述诗》第九首注:“罗敷陌上,相见已迟,与某某遇后,不交一言”;《自述诗》第十首注:“是岁秋,又遇某氏姐妹及某氏。英皇嫁后,樊素亦与春归矣!”(26)其时赵家少女已与另一位富商子弟订婚,他心中深自懊恼。直到1917年他从日本回国,“于故乡的市上,只看见了她一次,只看见了她的一个怀孕的侧身,”(27)才彻底斩断对赵家少女的遐思遥爱。从时间来说,这段初恋整整持续八年,其感情无论是初期的敏感细致,还是后来的懊恼清狂,都是一种欲爱不能欲罢不可的自省式的感情重负。这种时时缠绕着作者心理的感情,其强度又因最终的失败而引发心中的极度痉。神经心理学证明:大脑存在着痉中枢和愉快中枢,它们同感觉的情绪特征有关,即同情感到遗憾的愉快与痛苦性质的感受有关。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表明,那些既不引起痛苦又不引起愉快的情绪的中性剌激是很难记住的。如果剌激动因没有引起愉快和痛苦的体验,那么反复剌激会引起皮层反应的完全消失;如果该剌激引起愉快和痛苦的情绪反应,那么重复剌激皮层的反应就会愈来愈强,形成明显的痕迹。痛苦中枢的活动(28)。郁达夫这段长达八年的初恋,虽有默默相对的陶醉一刻,但更多的默默咀嚼痛苦的单相思,其痛苦留下的记忆痕迹是很深的。

三、郁达夫作为创造性艺术家对现实中的赵家少女的艺术升华

郁达夫虽以赵家少女为原型(29),但并不是把现实中的赵家少女原封不动地搬到文学作品中去,在这一原型(30)进入文学作品时,郁达夫已对这一现实中的原型(31)进行了改装和升华,这就是郁达夫作为创造性艺术家的一面。为了理解这一点,先看看郁达夫在《还乡记》中描写的“我”的一段貌似荒唐的行为:“我”在车站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不相识的女学生提着三个很重的皮箧,不知不觉走上前去想为她代劳,直到这个女学生对“我”诧异地看了一眼,“我”才如梦初醒,忙在心里道歉:“啊啊!我错了,我昏了,好妹妹,请你不要动怒,我不是坏人,我不是车站上的小窃,不过我的想象力太强,我把你当作了我的想象中的人物。”(32)超越现实内构“想象中的人物”正体现了郁达夫作为创造性艺术家的一面。纽曼在《创造的人》中区分了普通人和天才阿尼玛倾向的区别:普通人阿尼玛倾向的投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指向母亲,然后是姐姐(或比自己年长的女性),最后只有当阿尼玛从母亲和姐姐身上进一步转换的时候,才能投射到自己的异性恋人(即结婚伙伴),也只有这样,一个男人才能正常的去爱女人并达到心理成熟。然而“在创造性艺术家那里,个人原型依恋保留着很大的影响,并常常回归到对母亲和姐妹的个人依恋中去,女神的替身形象表现为对母亲和女儿的‘伟大天性’的延续联结,它在一个男人的心灵中生活并活动。因为一般发展中的个人‘依恋’在创造性艺术家那里继续着一种与原型(33)的共鸣,以至于在遭遇中,个人因素倾向于退回原型(34)。结果就是,那个内部的女性和‘表象’常常相对于他要比对于自己私人的女性来得更重要。”(35)

这段话比较难解,下面结合郁达夫作些分析。对于郁达夫来说,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就应该让那段对赵家少女的痛苦初恋随着时间慢慢消逝或通过其它非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从赵家少女到孙荃的阿尼玛转换中,把阿尼玛倾向投射到合法妻子孙荃身上,这才是一个男人正常的爱并达到心理成熟。但郁达夫作为一个创造性艺术家,他的个人原型(36)依恋(对赵家少女)保留着很大的影响,并常常回归到对姐性女人--赵家少女的个人依恋中去,结果这个内部的女性和“表象”--赵家少女比他自己的私人女性--孙荃更重要。他依然在那里继续着与原型(37)--赵家少女的共鸣,以一种远距离的超凡脱俗的爱来迷恋她,同时这这种爱以一种巨大的能量和自由度将现实中的赵家少女的面貌、体态、性格等种种感人特征聚集在一起,在心中进行扩张,从而构造出一个超越现实的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虽以现实中的赵家少女为底本,但已融入了郁达夫对女性美的理想,是郁达夫头脑中一个超越尘世的高不可及的理想的艺术女神。试以《十一月初三》为例来看“不知名的少女”对“自家女人”的超越。作者在开头表白:“自己因为和自己女人同居的期间很短,所以每遇到心境有什么变更波动时节,第一个想起来的,总离不了她。”(38)结尾申明:“我的落寞情怀,如何在相信我的女人……我想就是世界上想象力最强的人,也揣摩不出来。”(39)但这篇小说的主体部分却是对一个“不知名的少女”的三次探望:第一次是偶遇,少女的美令“我”惊汉:“啊啊!朝阳里照出来的这时候的她的侧面,马独恩娜,皮阿曲利斯,墨那利赛,我也不晓得叫她什么好!”(40)第二次是有意顺路探望,那幸福的一瞬溢于言表:“啊啊!这幸福的一瞬间!她果然从窗里也在对外面探看。可是她的眼睛,遇见了我的时候,她那可爱的脸子就电光似的躲藏下去了。……第二次遇见我这梦里的青花,水中的明月,我想当这时候谁也应该艳羡我的吧!”(41)第三次又在冬夜中赶去,直到看不出什么动静,才不得不折回。这美妙动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少女是谁?下面是作者对她的外貌所作的尽情的刻划:“一双眼睛,一双瞳人很黑,眼毛很多的眼睛,在那里注视着水桶。”“肉色虽则很细白,然而她这一种细白,并不是同城内的烟花深处的女人一样,毫不带着病的色彩。”“还有那一条鼻梁哩!大约所谓希腊式的九个字,就是指这一类的鼻梁而讲的吧?从远处看去,并不十分的高突,不过不晓怎么的,总觉得是棱棱的一角,正配压她那一个略带长方的脸子。”“我虽则没有福分看见她的微笑,然而她那一张嘴,尤其是上下唇的二条很明显的曲线,我想表现得最美的,当在她的微笑的时候。”(42)我们感到的是一个还留着现实的赵家少女的影子而远远逾越了现实饱含着郁达夫对女性美的理想的艺术女神,主体部分正是由对这个不知名的少女升华的艺术女神的热烈追求,才彻底瓦解了开头和结尾以“思念自家的女人”而建立起来的感情框架,充分显示了郁达夫这个创造性艺术家对现实的超越能力。

找到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原型(43),使我们看到了这些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的“共性”,了解到郁达夫作为一个创造性艺术家对现实中的原型(44)的发行升华能力,也为我们进一步挖掘这些女性形象的意义探明了一条途径。

注释:

(1)童庆柄主编:《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提得到,第385--390页

(2)(3)(10)(11)(12)(21)(29)(30)(31)(43)(44)原型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4)(5)(6)(19)(27)(32)(38)(39)(40)(41)(42)《郁达夫小说全编》(上册),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第255页;第339--340页;第158页;第375页;第158页;第273页;第397页;第413页;第407页;第410页;第407页。

(13)(15)(17)(20)(25)王自立、陈子善编:《郁达夫研究资料》(上),1982年版,第31页,第35页,第32页,第33页,第35页,第32页。

(18)(26)将增福编:《众说郁达夫》,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245页。

(22)(24)(33)(34)(36)(37)莱格的原型指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理模式。莱格说:“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原始意象(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蕴藏,一种印痕或者记忆痕迹,它来源于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这方面它是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的沉淀,并因而是它们的典型的基本形式。”(瑞士)莱格著,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版,第6页。

(23)(美)C。S。霍尔,U。J。诺德贝著,冯川译:《莱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版,第54页。

(28)(35)童庆柄主编:《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版,第111页,第145页。

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表格式导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表格式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级

学科

语文

导学案编号

XX

学习内容

6花瓣飘香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以文带文

设计人

陈xx

审核人

陈xx

授课人

陈xx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感悟小女孩是个怎样的“懂事的好孩子”。

重点

精读课文,感悟小女孩是个怎样的“懂事的好孩子”。

难点

精读课文,感悟小女孩是个怎样的“懂事的好孩子”。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我”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学生行为

教师行为

复备

说一说:妈妈的爱是感人的,我爱妈妈。

读诗歌《母爱》: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汇报交流。

导入新课,导引诱思

小朋友,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听吗?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是啊,孩子们,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不知操了多少心!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妈妈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谁来说说,她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机板书:小女孩摘花瓣)
不过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她做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这节课上,我们要通过仔细读书来走近

小组合作,交流解惑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把描写小女孩懂事的语句用线画下来。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小女孩很懂事的?

2.阅读材料:

1)在这个世界上,母爱是最无私的爱,不知年幼的你们是否能够感受到,让我们拿出阅读材料,来细细品味《妈妈喜欢吃鱼头》

2)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找一找文中作者共几次写到“妈妈喜欢吃鱼头”?请同学们按顺序给他标上序号。

3)那这三句话中的”妈妈”是同一个人吗?第一次的“妈妈”是作者的什么人?第二次?第三次呢?

4)怎么天下的妈妈都喜欢吃鱼头?同学们自由读读文章,想想这是为什么?

测试内化,反刍评价

1.在“我”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呢?

2.和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3.在小姑娘的故事中,爱就是一片飘香的花瓣。

在你的世界里,爱是什么?

她,感受她。

精讲点拨,启迪思维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A课件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很会读书,“妈妈生病了”读得很轻很慢,我听出了你很舍不得妈妈。你在读“妈妈会高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甜甜的微笑,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B课件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你为什么找这句话,你从哪看出小女孩很懂事?

C课件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不摘整朵花说明女孩懂事,摘一片花瓣更说明小女孩懂事。

D你为什么找这句话,你从哪里看出小女孩懂事?

拓展升华,引导迁移

(送给妈妈的一份爱)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表一份心愿,道一声祝福,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像露珠一样透亮,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在大诗人孟郊的世界里,对母亲的爱是一首诗。出示《游子吟》。

同学们,就让我们做一个真正懂得爱、珍惜爱,并且能无私奉献自己爱的人吧,因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板书

设计

6、花瓣飘香

小女孩摘花

花瓣飘香(孝心)送妈妈

“我”买花

莫高窟表格式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莫高窟表格式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活页备课

月 日

课题

18莫高窟

课型

新授

单元

第五单元

主备人

姚玲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法学法

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学生看课文录象,配有解说)

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2、拿起笔把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彩塑、壁画、藏经洞),

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下一节我们再来分析。

四、指导写字

1、观察(书写时注意什么)

2、示范写

3、描红

4、临帖(在练习本上写)

5、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3、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莫高窟》。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品味“彩塑”

1、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

2、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萨、天王、力士、卧佛)

(1)菩萨的神态是怎样的?

(指名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师引读)

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评价,指导朗读。)

3、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指名说。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5、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话。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二)、回味“壁画”

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秋天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天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船坞(wū) 时髦(mo) 拌嘴(bn)黯然神伤(n) B.绯红(fēi)害臊(so) 懵懂(mnɡ)气闷难受(mn) C.灵柩(ji)怨忿(fn) 和睦(m)一念之差(chā) D.酗酒(x)别扭(bi) 牲畜(x)熙熙攘攘(rǎ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编篡 降格以求 天真磬露 夸大其词 B.国萃数见不鲜奋世嫉俗根深蒂固 C.俯瞰直接了当实至名归泱泱不乐 D.濒临心悦臣服莫名其妙吹毛求疵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为________子孙。 ②他今年5月曾向巴西某杂志透露,我儿子经常帮助麦当娜照顾儿女,同她的儿子________踢球。 ③有考生和家长表示,平行志愿靠分数说话,体现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情况,而不是与他人________,心态会更加理性平和。 A.不肖 一起 博弈B.不孝 一起 博彩 C.不肖 一齐 博彩D.不孝 一齐 博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制造大国的盛誉让我们自豪,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让我们振奋,而核心技术的缺位却让我们若有所思。 B.周某私下配备了全套警察装备,并伪造警官证,以警察的身份招摇过市。 C.班级团支部准备组织同学们星期日去秋游,大家兴致勃勃,王小亚同学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同学们搞生态自助游。 D.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B.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让病人得到更多心理安慰,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C.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好评如潮。 D.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做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历史了,但从科学角度对之进行研究和发现,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事。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菲利浦走到车后双手攀住车舷,顺着车身下面的小铁梯子爬上车。 帕韦尔他央求道,连自己也觉得这不像是他说话的声音了,因为他本来并不准备用这样哀求的语气说话。让我和她告个别吧掀起棺盖,让我哪怕看一眼。 帕韦尔倏地站起身来,朝他迈近一步于是菲利浦逼近地看到了他的面孔脸全变样了,前不久还充满郁伤的一双眼睛现在一下子变得恶狠狠的 走开!帕韦尔声音不大,但冷酷无情,还当胸推了菲利浦一把。菲利浦没料到这一下,差点儿摔倒,幸亏抓住了车身,才站稳了脚。走帕韦尔喊了起来,又推了他一下,接着又一下而且推得很重。菲利浦死命地抓住车身,望着帕韦尔,简直不认识他了。他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哎,哎,你们怎么啦?车子里骚动起来。一个青年男子,大概是帕韦尔的儿子,抱住帕韦尔的双肩,把他推到车子里边。你这是干什么?你怎么啦? 叫他走!帕韦尔恶狠狠地说,叫他离开这儿!想得倒美,看一眼。居然爬上车来了这个恶棍。走!走开!帕韦尔跺起脚来了。他好像是痛苦得发了狂。 菲利浦爬下车。现在他总算明白帕韦尔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在下面也恶狠狠地望着帕韦尔。他回敬了几句,可连自己也弄不清说了些什么,不过,看来这些话都是早就憋在肚子里的: 怎么,痛苦啦?抢了别人的,还痛苦!当时不是挺乐的吗? 你不是也乐够了!帕韦尔在车上说。你那股得意劲儿,我很清楚! 建立在别人悲痛上的生活就是这样。菲利浦继续说,根本不去听车上说些什么,要紧的是把要说的话全说出来,这最要紧。你以为你会称心如意啦?没那回事儿,这不可能。现在我可看到了你得到个什么报应 你呢,你过了几天称心如意的日子呢?你自己自己怎么会这副拱腰曲背的怪样儿?你要是生活得好,背怎么也驼啦?是生活得太好了吧! 你不是挺乐吗?这就算乐到头啦叫花子。你这个叫花子! 你们怎么啦?!年轻人也火了。是疯了怎么的!也不看看时候。 车子开动了。帕韦尔还在车上叫喊着: 我是叫花子!那你就像条公狗那样躲在门背后嗥哭了一辈子!叫花子不是我,是你! 菲利浦慢腾腾地往回走。 玛丽娅,他想道,唉,玛丽娅,玛丽娅你把大家的生活都毁了。叫嚷了一通两个傻瓜咱们俩都是叫花子,帕韦尔,你也别火冒三丈。你要不是叫花子,那你发什么脾气?为什么要生气呢?青春年少的时候你既然在幸福树上摘了一只果子,那你就领略生活的欢乐吧。可你也同样没尝到欢乐。她没有爱过你,这就是你的痛苦,所以现在竟破口大 骂了。当时你就不该来抢!你却偏要来,三下两下就把人给带走了!好不高兴! 菲利浦内心痛苦而现在,这种痛苦里又加进了对玛丽娅的怨忿。 你也够呛,等也不等就一溜烟到克拉尤什金村去了。简直是急不可待了。也是徒劳,现在怎么样呢? 现在还有什么菲利浦最后对自己说。现在没什么了,好歹得活下去早晚步她的后尘。什么都不可挽回了。 风势明显地减弱了,天也放晴了,太阳照耀着,但是很冷。四周显得光秃秃的,寒气逼人。这也自然,秋天了,秋天怎么会暖和呢? 6.菲利浦和帕韦尔对对方都是恶狠狠的态度,他们的这种态度缘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菲利浦内心痛苦而现在,这种痛苦里又加进了对玛丽娅的怨忿。你认为菲利浦的痛苦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帕韦尔说:你那股得意劲儿,我很清楚!结合全文,说说那股得意劲儿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菲利浦骂帕韦尔是叫花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纪念册 [俄国]契诃夫 九品文官克拉捷罗夫,一位极其精瘦的男人,向前迈出一大步,面对四品文官日梅霍夫说道:阁下,这些年来,由于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英明领导,我们深受感动,特向您 在您上任后的整整十年期间扎库辛提示说。 在您上任后的整整十年期间,我们这些下级人员感受至深。获益匪浅,特在这个对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里,把这本贴有我们照片的纪念册赠送给您,以表示我们对您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并祝您长寿,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仍能在您的带领下为国家作出贡献。 由于您在正义和进步的道路上给予我们慈父般的教诲扎库辛补充说,随即擦擦脑门上突然冒出来的冷汗,显然,他很想说话,而且显而易见,他已经准备好了一篇颂辞。让您的旗帜在天才、劳动和社会自觉的领域内,永远高高地飘扬!他最后总结道。 现在,大家可是清清楚楚地看到,在日梅霍夫那历经沧桑的脸上正流着两行泪水。诸位先生们,他用发颤的声音说,我没有料到,我万万没有想到,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周年纪念日,会受到你们如此热烈的祝贺我很感动甚至可以说非常感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时刻,请你们相信请你们相信我的话。朋友们,我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你们好,我如果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那也是为了你们好呀 于是,四品文官日梅霍夫跟九品文官克拉捷罗夫轻轻地互相吻脸颊并拥抱,以示对对方的感激。而这举动让克拉捷罗夫先生激动得难以自抑。接着,长官做了个手势,那意思是说:他由于太激动,说不下去了。于是便失声痛哭起来,仿佛人们不是在向他赠送珍贵的纪念册,而是要把纪念册从他手里夺走似的后来,他稍微平静下来,也许握手是现在最好的表达方法,而且他已经这样做了。他在众人兴高采烈的欢呼声中,走下台阶,坐上四轮轿式马车离开了。随着马车的一起一伏,刚才的一幕一幕又袭上他的心头,并化成泪水,夺眶而出。 然而,我们的男主角先生并没有结束他的周年纪念日,回到家以后,他的家人、亲朋好友都热烈地欢迎他,向他鼓掌欢呼,以至他仿佛觉得,他果真为祖国做了许多好事,倘若不是由于他降生于世,祖国的情况说不定就会更糟。周年纪念日庆祝宴上,碰杯声、颂扬声不绝于耳,又是热烈的拥抱,又是激动的热泪。也许日梅霍夫先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受到如此殊荣,也许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时刻。 女士们!先生们!在吃甜点前他说:今天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各位的称赞,但同时我又深刻地明白,在为国全心全意、不留余力工作的人中,我又是如何的不足为道。这么说吧,我们不是在为一种形式上或字面上的东西服务,而是在为一种天职服务。在我为国效劳的整个期间,我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么一个原则:不是公众为了我们,而是我们为了公众。今天的一切证明我并没有做错,我成功了,而这个成功是千千万万的人给予我的,我手中的这个纪念册就是我成功的见证! 此时这本纪念册就如同盒子一样闪闪发亮,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真是一个很棒的册子,不是吗?日梅霍夫的女儿奥利娅说,我想,它大概能值五十个卢布吧。哦,真是太美观啦!爸爸,您把这本纪念册送给我吧。你听见了吗?我要把它珍藏起来这么好的一本纪念册。 午宴后奥利娅兴高采烈地回到自己的屋子,手里拿着那本纪念册。第二天纪念册里换成了奥利娅的好朋友的相片,而那些官员的照片横七竖八躺在地上,显得那么无助。 科利亚,这位四品文官的儿子,则把那些官员的照片捡起来,用带颜料的手把他们的衣服涂成红色。没有留小胡子的给他们画了绿色的小胡子,没有大胡子的他给他们画上棕黄色的大胡子。后来实在没地方可涂了,他便干脆把那些官员们从照片上剪下来,在他们的眼睛上钉上大头针,当做玩具士兵玩起游戏来。他把九品文官克拉捷罗夫剪下来,钉在一个空火柴盒上,然后举着他,走到书房里去找他的父亲。 爸爸,您来看呀!这简直是一座纪念铜像! 日梅霍夫哈哈大笑起来,摇晃着身子,然后带着满腔温情吻了一下科利亚的小脸蛋,发出吧的一响。 好,去吧,小淘气,拿给你妈妈去看。让你妈妈也瞧瞧吧。 (选自《微型小说哲理荟萃》,新疆人民出版社) 10.扎库辛的脑门上为什么突然冒出冷汗?请从两个方面写出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上下文,你认为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前面多次写出日梅霍夫激动得流泪,最后又写到他哈哈大笑起来,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篇小说的讽刺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4.将下列长句改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在新的环境里,中国人往往以家族道德和家族感情为社会的母本,迅速复制出官员是父母、下属是子弟、朋友和熟人是弟兄的仿家族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的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忙的回到座位上。这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在教室里乱追同学,老师教育了他,你看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依旧能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读完这段话,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当时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 (1)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解析:A项,船坞(w);B项,懵(měnɡ)懂;D项,牲畜(ch)。 2.C 解析:不明就理应为不明就里,意思是:不明白其中的实际情况。 3.A 解析:不肖,品行不好;不孝,对父母不敬。一齐强调时间,表同时。一起指同一处所;一同;共同。强调空间,表合在一处。博弈,动词,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博彩,名词,指赌博、摸彩、抽奖一类活动。 4.B 解析:B项,招摇过市故意在公众场合大张声势,引人注意。A项,若有所思,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形容沉思不语,用若有所失更为合适。C项,推波助澜,从旁鼓动,以增加声威和力量,多指向坏的方面。D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与句意不符。 5.B 解析:A项,不合逻辑,第二个分句中,参赛选手通过角逐,与第三个分句中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矛盾,应改通过为经过。C项,词序不当。奥运会中历届应该为历届奥运会中。D项,词序不当。并列短语研究和发现,短语中的两个词语应调整位置。 6.菲利浦恶狠狠的是因为帕韦尔抢走了他爱的人;帕韦尔恶狠狠的是因为菲利浦带走了玛丽娅的心,他得到了她的人却没有得到她的爱。 7.他一生挚爱的玛丽娅去世了,没有了感情的寄托;他想看玛丽娅最后一眼,却遭到了帕韦尔的怒骂;怨忿玛丽娅急不可待地出嫁,没有享受爱情的幸福。 8.指菲利浦年轻时热衷于政治,高谈阔论,指天画地,倔强,笑话乡下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愚昧,甚至为了追赶一时的政治时尚不惜放弃了让他刻骨铭心的爱情。 9.帕韦尔娶到了玛丽娅的人,却没有得到她的爱情,没有领略生活的欢乐,在爱情上是贫穷的。 10.扎库辛的脑门上突然冒出冷汗来,一是因为在上司面前感到非常紧张;二是为自己肉麻的颂扬而感到羞愧。 11.一是众人的吹捧使男主角飘飘然,忘乎所以,觉得自己果真做了许多好事。二是说明了男主角没有自知之明。 12.①用了对比手法。日梅霍夫听到下属们的颂扬,他流下两行泪水,激动得失声痛哭,夺眶而出,与最后将珍贵的纪念册随意交给儿女当成玩具哈哈大笑形成鲜明对照。②作者的用意是充分暴露男主角的两面性,官场一面,生活一面,虚伪的嘴脸暴露无遗。 13.示例:讽刺主题:官员之间阿谀奉承、虚伪的本质;更大的是讽刺社会制度,官场等级观念。 14.示例:①在新的环境里,中国人迅速复制出仿家族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 ②这种人际关系往往以家族道德和家族感情为社会的母本。 ③这种人际关系是官员为父母、下属为子弟、朋友和熟人为弟兄的关系。 15.(1)批评那位同学调皮捣蛋,不遵守校规校纪;松弛拖沓,上课不按时进教室。 (2)你很有个性,但该急当急,该缓则缓,轻重缓急都要用对地方喽,还要注意一个度,过犹不及嘛。

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四组表格式导学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四组表格式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四

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

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课(章节)教学

目标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闪烁着人性善良、精神高尚的光辉。那可歌可泣的事,那令人震撼的情,深深地触动着人的心灵。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和作文的训练,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以电视公益广告和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选择的内容既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听别人讲述的,还可以是从电影、电视、书中看到的。只要是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触动过自己心灵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题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人的事。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准备与手段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1.读一读题目和要求,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2.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

3.在小组内讲一讲,讲后大家评一评,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4.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每组可选派一名同学上台前来讲述,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可以从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让人受到感动,语言是否准确通顺等方面进行评议。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使学生都能得到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学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承担一定的角色,如,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讲述,其余的同学做评委和“校园电视台小记者”。在每位同学讲述之后,小记者可以进行采访、质疑,评委进行评议。学生有了这种“角色意识”,在交际活动中才有可能积极参与。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动态生成,适时又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

根据口语交际中同学们所讲述的内容,再想一想哪件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令自己最感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明确要求。一要内容具体,二要语句通顺,三要感情真实。

指导构思。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想好后,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打算怎样写,听一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当堂习作。教师随机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并进行鼓励,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写完后自读自改、小组评改。

讲评习作。可选一篇较为典型的学生习作,请全班学生共同评议,肯定优点,指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修改习作。可讲一些有关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的事例,使学生明确修改在作文中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激情,营造交际氛围。

四、教师总结

一、谈话激情,营造交际氛围。

1.真情无处不在,感动无处不在。因为感动,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不舍,因为感动,我们对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心怀崇敬;因为感动,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挥之不去;因为感动,6岁的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

其实,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投影书中图片)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2.同学们也一定被真情感动过,心里装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6(表格式)》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案格式”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