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学案

小学研究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描写物质性质的方法;
3.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性质与变化的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性质和变化的判断(关键词)。
【学习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判断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还可由哪些经验上的方法进行判断?

2.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蜡烛燃烧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您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新知导学】: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料,,而体现这一性质时,他们都会因燃烧而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变化,说明这些燃料都具有性,该性质是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
2、衣服洗净之后都要凉干。其中的水份会蒸发而就成水蒸汽,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该变化是变化,体现水受热易蒸发。是水的性质。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
活动一、(1).物理性质
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如物质的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都属于。
金刚石硬度大,加工成钻石很困难,这是金刚石的性质;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中燃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例题:
1.水是大家熟悉的物质请你说出水的物理性质(至少说5点)

2.如何鉴别下列物质?写出鉴别的依据(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1)食盐和白糖尝味道取样尝味道咸的是食盐,甜的是白糖;
您将食盐和白糖鉴别开来的方法是:;
(2)蒸馏水和酒精;
(3)铁片和锌片;
(4)铜片和铝片;
(5)澄清石灰水和自来水;
(6)二氧化碳和氮气;
(7)石膏和碳酸氢铵;
(8)塑料和陶瓷。
(一)化学研究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活动二、
1、大量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持续加热的反应、光合作用、电解水等通常是吸热反应
燃烧,缓慢氧化等通常是放热反应
2、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不同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是能转变成能;
煤、石油的燃烧是能转变成能和能,
干电池放电时是能转变成能,
电池充电时是能转变成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能转变成能。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怎样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JAb88.cOM

2.怎样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语言叙述上,性质常用哪些词语描述?

3.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4.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例如,轮胎爆炸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火药爆炸属于___________变化。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融化,水结成冰
B.酒精挥发,块状胆矾研碎成粉末
C.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变混浊,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D.电灯发光,煤燃烧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食盐呈白色B.食盐易溶于水
C.铁易生锈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
3、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2)(3)
4、下列描述: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二氧化碳不可燃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
【课后训练】
1、碳酸钠(Na2CO3)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当它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着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是Na2CO310H2O,它暴露在干燥的空气里易风化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最后变成粉末。在以上的材料中,你能知道碳酸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B.硫磺是淡黄色固体
C.石墨耐高温,熔点高D.水在4℃密度最大为1g/mL
4.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在天然物质中,金刚石的硬度最大.B.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
C.酒精能够燃烧.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5.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6.“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充分体现金这种金属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小B.密度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7.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家庭食用的白糖是白色固体,有甜味,加热能熔化。(属于)
把白糖放在锅里加热,白糖熔化为液体。(属于)用熔化的白糖做拔丝地瓜。(属于)如果把白糖加热至高温,白糖会燃烧,说明白糖具有可燃性。(属于)白糖燃烧变成气体和炭黑。(属于)
8、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硬度,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
这些属于物质的性质。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直干燥的烧杯照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

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学案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3、正确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变化所属类型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依此判断变化类型
【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加热后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哪些现象?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教材P5铁生锈的实验中铁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新知导学】: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与、
与、与等基础自然科学。
2、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的工具是:,研究内容是: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
活动一、1.蜡烛燃烧实验
阅读教材P9“活动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思考:
(1)火焰上压白瓷板观察出现现象,分析原因是什么?

(2)吹灭火焰后出现的白烟是什么?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3)“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灰”中含有哪些物质?

2.物理变化
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例如、都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例如、都属于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等等,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但有上述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例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A.汽油挥发;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
D.钢铁生锈;E.樟脑丸逐渐消失;F.烧制陶器;
G.汽油去油污;H.植物的光合作用;L.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是。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怎样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3.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例如,轮胎爆炸属于变化,
火药爆炸属于___________变化。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
2.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煤气燃烧
C.湿衣晾干D.菜刀生锈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一定不同
C.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元素组成有一定不同
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不同
【课后训练】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产生光和热
C.有气体或沉淀生成D.有其他物质生成
2.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5.成语被誉不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D.落井下石
6.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被曝光事件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制成“假奶粉”
7.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B.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C.玻璃熔化,黄酒变酸D.豆磨成豆浆,滴水成冰
8.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各个流程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9.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说明理由。
1、钢铁生锈(变化)判断依据
2、打开小手电筒,发光发热(变化)判断依据
3、镁带能燃烧(变化)判断依据
4、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变化)判断依据
5、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变化)判断依据
姓名成绩.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化学研究些什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通过实验现象,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
3.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
【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加热后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哪些现象?

2.教材P1-5铁生锈的实验中铁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

二、思考与交流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等基础自然科学。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

1.蜡烛燃烧实验
阅读教材P11“活动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蜡烛一般是由和制成。刚点燃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燃一分钟后的现象是;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可以观察到白瓷板;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思考:
(1)火焰上压白瓷板后出现黑烟的原因是什么?

(2)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除了黑烟,还有什么?请设计出实验证明。

(3)吹灭火焰后出现的白烟是什么?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4)“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灰”中含有哪些物质?

2.物理变化
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例如、都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
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都属于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等等,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但有上述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例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是。(填序号)
A.汽油挥发;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
D.钢铁生锈;E.樟脑丸逐渐消失;F.烧制陶器;
G.汽油去油污;H.植物的光合作用;L.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是。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
变化体现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都属于。
金刚石硬度大,加工成钻石很困难,这是金刚石的性质;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中燃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例题:
1.水是大家熟悉的物质请你说出水的物理性质(至少说5点)

2.如何鉴别下列物质?写出所利用的具体性质
(1)厨房中食盐和白糖;
(2)蒸馏水和酒精;
(3)铁片和锌片;
(4)铜片和铝片;
(5)澄清石灰水和自来水。
三、总结与反思
1.2.怎样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语言叙述上,性质常用哪些词语描述?
3.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4.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例如,轮胎爆炸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火药爆炸属于___________变化。四、达标检测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
2.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胆矾呈蓝色B.食盐易溶于水
C.铁易生锈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
五、课后训练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产生光和热
C.有气体或沉淀生成D.有其他物质生成
3.成语被誉不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百炼成钢C.木已成舟D.落井下石
4.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被曝光事件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制成“假奶粉”
5.“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充分体现金这种金属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小B.密度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6.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家庭食用的白糖是白色固体,有甜味,加热能熔化。(属于)
把白糖放在锅里加热,白糖熔化为液体。(属于)用熔化的白糖做拔丝地瓜。(属于)如果把白糖加热至高温,白糖会燃烧,说明白糖具有可燃性。(属于)白糖燃烧变成气体和炭黑。(属于)
六、教学后记

九年级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学案(沪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学案(沪教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学会对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3.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学习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碳酸氢铵分解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空气中含、、、、水蒸气等物质,其中
氧气约占、氮气约占。
3.请将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化学变化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化学性质植物的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石蜡熔化
加热碳酸氢铵
物理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新知导学】:
1.铜可用来制导线,说明铜具有哪些性质?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可用来干什么?
二、思考、交流与点拨

活动二、(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是由物质组成,如、
、水都是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糖水、煤、石油都是混合物。

活动一、(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
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1.从宏观看,物质是由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组成的,如氧气由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由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和元素组成,碳酸氢铵由、、、
四种元素组成。
2.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现象说明了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含有元素。
3.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同种元素。
4.从微观看,任何物质都由构成的,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组成与结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根据教材P16图1-22、1-23,推测金刚石与石墨的有关性质:
材料你推测的有关性质
金刚石
石墨
你推测的依据什么?。
活动二、(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1.历史上几项重要的化学研究成果(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请把左栏与右栏相关的项目用短线连结起来。
左栏右栏
导电塑料居里夫妇
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门捷列夫
发表元素周期表拉瓦锡
研究炸药改进了引爆装置中国
发现放射性的钋和镭三位科学家
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诺贝尔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用“性质”和“用途”填空。
物质的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体现了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
2、从化学角度分析“点石成金”的可能性。
四、自检、反馈与提升
【课堂作业】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晶体。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时变成黑色粉末,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在医学上,高锰酸钾可用于消毒、洗胃。上述对高锰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
3.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这是因为各种物质所含有的化学能的多少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从环境吸收能量而发生化学变化的例子

(2)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个变化中的过程中,石蜡的化学能转变为能和能。
(3)已知生石灰极易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熟石灰。如图所示,向装置的小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一会儿,发现U形管里的水面出现左低右高的变化。由此可以判断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课后训练】
1.生活中许多变化都放热,下列放热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木炭燃烧放热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D.苹果腐烂发热
2.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海水C.葡萄酒D.岩石
4.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5.⑴在以下叙述中:①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②镁带在空气中燃烧;③水结成冰;④水能结成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用编号填空)
6.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它能使水、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和
氧气,该变化过程能将能转化成能。
7.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物理性质是①;②。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2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两端处最先变黑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一定生成了和。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变化,蜡烛燃烧为变
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将发生的化学变化用文字表达式表达出来:。
8.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
⑴观察气球的变化现象是()
A.没有明显变化B.膨胀变大
C.膨胀后又瘪下去D.比原来更瘪了
⑵打开止水夹,U形管左右的水位()
A.左高或低B.或高左低
C.左右水位不变D.水全部进入到锥形形瓶中
9.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
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
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