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解题格式与规范要求

小学教案格式

发表时间:2021-12-12

解题格式与规范要求。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题格式与规范要求”,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讲解题格式与规范要求

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作图题、说理题、计算题等题型)因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包括文字阅读能力、信息收集和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和文字叙述表达能力在内的诸多学科能力而备受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者的青睐。这已是广大一线教师及教研员有目共睹的事实。如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江苏卷中非选择题分值高达110分,其中仅解答题便达89分之多,解答题的数量、分值均创下历史新高。理综模式下的高考试题,物理非选择题亦占120分总分中的72分,不可小视。这从而也表明非选择题是将不同能力层次考生区分开来的最重要题型。然而,当前在各地中学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包括不少思维较敏捷的考生在内,许多理科生在高考后的估分时感觉良好,分数期望值也比较高。但高考的真实分数又大打折扣,远比自己的期望值低。这往往令他们不解甚至感到委屈,因为他们确信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55148

扩展阅读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点拨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点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1届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学案:古诗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点拨
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例如: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⑵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我们知道,与杜鹃鸟相关的有一神话故事: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人们从杜鹃嘴角的红色联想到“杜鹃啼血”,从杜鹃的叫声联想到“何不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往往与凄凉、哀伤、思归联系在一起。那么,诗人想回到哪里去呢?联系诗人的生平与提供的背景,可以联想到,诗人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报国无门的悲叹。

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学生在古诗鉴赏备考中,应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请看下面几首诗: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从本诗的结句,即可得知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鹧鸪天西都⑴作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⑵,天教懒慢带⑶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⑷,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⑤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①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为西京。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水郎:词中指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③懒慢带:一作“支付与”。④曾批给露支风敕:一作“曾批给雨支风券”。⑤玉楼金阙:指汴京的宫殿。

从词中“几曾着眼看侯王”,即可迅速把握该词的主题:蔑视权贵。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下面,侧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⑴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

瀑布联句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⑵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例如:

咏怀古迹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⑶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再如: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

⑷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例如: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这就是间接抒情。“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⑸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例如: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的冷寂、孤独艺术氛围。

⑹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例如: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⑺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先看下面一道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⑴制毒龙。

[注释]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赏析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请看下面的答卷:

例一: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

【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例二: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

【此答案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二、古代诗歌的规范答题

(一)答题的要求

1.符合题目的要求

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就2003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我认为“咽”和“冷”,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泉水从石头上流过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恬静的感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路过香积寺所领悟到的这股自然美景的喜悦的心情。

解题的要求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但是,此答案只分析了“咽”,将“冷”置于不顾,又没有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这一解答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请看下面的答案:

答案一:分别是“危”和“青”字。“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说明了香积寺的偏僻,无人知,快没人继承这所寺庙,突出了“危”字。而“薄暮空潭曲,安禅制屠龙”体现了“青”字,在此环境下,来制“毒龙”,突出了“青”字。

此答案与文本不符。诗眼错,分析错,无意境。

答案二:分别是“咽”和“冷”。作者经过香积寺写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尤其突出第三联中的描写景物的凄惨、阴凉,从中写出了当时一种对世俗欲念的不满情绪,突出世态阴凉、冷漠与无情。

分析欠准确,意境不准确。

答案三:分别是“咽”和“冷”。本诗写出了诗人经过香积寺的所见、所闻、所感,“泉声咽危石”,一个“咽”字,突出了香积寺的静,泉声动听;“月色冷青松”,“冷”字用得精妙,显得青松的苍劲、挺拔,从而更突出寺的冷峻。

无意境,分析欠准确。

答案四: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作为山水田园诗派,其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本诗则向世人描绘一幅幽静恬然过香积寺的游景,全诗突出一个静字,而咽冷将泉声月色动静结合,同时照应前后联。

诗歌鉴赏,应结合原诗的语言,不能架空分析。此答案没有结合原诗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五:分别是“咽”和“冷”。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咽和冷字,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心境,作者厌恶世俗的繁杂,渴望一种清净、安宁的生活。

没有诗眼的分析,只有分析的结果,没有分析的过程。

(二)答题的角度

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请看下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此题的开口面很小,只要从“折柳”切入作答即可。请看所给的参考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请看下题:

阅读下文,试从一个角度切人,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2002年上海试题)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答此题,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写即可。例如从内容、形象、线索、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均可。

参考答案:

①从谋篇行文的角度看,这首词是从旧日之我写到今日之我,在时间上为顺叙;但它的写作触发点却是从今日之我想到旧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逆推上去的。词中居主要地位的应当是今我,而非旧我。因此,词中的三幅画,是紧密相连的,当我们读到第三幅画时,只会感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这样一个极其单调的画面,正表现出画中人处境的极端孤寂和心境的极端萧索。他在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词的结尾,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两句无可奈何的话,总结了他“听雨”的一生。

②从线索的角度看,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词的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是慨叹目前的境况,它按时间顺序,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而以“听雨”作为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

③从组材的角度看,作者非常高明。作者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度过的。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其写作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通过它们,形象地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其概括本领是极其高明的。

(三)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请看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例如,解答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先总说】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典例精析

【例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张籍的《秋思》,并且举出了王安石的评价,也算是一种提示。6分共两问,设问指向明确。第一问“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有些考生可能对“细节”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指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所体现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表现中的“行动”——“又开封”;“析”至少应该解释一下含义。第二问“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问得平常朴实,学生容易回答出来:作者开封,显然是查看这封因时间“匆匆”、托行人捎转的书信中是否有遗漏的内容,以便再补写上,千言万语,惟恐漏掉了一句,从而显示出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例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析】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

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第一问2分。只要说出所选择的字的好处即可,不要求说另一个字的不好。如有学生比较了高下,或认为两字都好,且言之成理,也应给分。但只说哪个字好,或两个字都好,没有回答为什么,不给分。第二问4分。解释意思2分。把晨光说成夜景扣1分。舟次镇江是看不见海的。古人用“海”字与今人不同,此处不要求落实,故“海”字不设扣分点。分析情景关系2分。

训练平台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作者在这首诗中“扑”和“护”字用得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其一)春望

杜甫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无赖春色到江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即遣花开深造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便教莺语太丁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①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②并具体分析写风的活动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答:①。

②。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①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②欢:指的是酒。《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

问: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答: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

1.在诗中作者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注重炼字寄寓感情。一个“扑”字和一个“护”字,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花落时,让风去扑救它,表现出了诗人对春色的挽留;让柳棉去护春寒,而柳绵又无力,寄寓了诗人怅惘而无可奈何的感情。(这首诗一开始就紧扣春雨的特点写出了一个苍茫的空间,暗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下文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的惜春之情。本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当,借景抒情)

2.(1)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2)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学生自圆其说都应给分。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或说不同,《春》诗中“花鸟”与诗人情感已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诗中以“花鸟”无情反衬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的“愁不醒”;或说出同中有异。

3。①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具有平等普济的美德,诗人风喻以人,托物言其“青

云之志”,着意赞美了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②写风的活动,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她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风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4.答: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最后一句写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散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5.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对比(或“对照”、“呼应”)。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意思对即可)

古诗词鉴赏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韵律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
教学时间:
二、考点解析
2002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根据新颁布的2002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今年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和内容已做了重大的调整。诗歌鉴赏原来包括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两方面的内容,今年,现代诗歌鉴赏不考了。原来题型为选择题,今年,古代诗歌鉴赏将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试。但考点仍体现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等方面。我们认为高考不会因为命题形式的变化而加大试题考查的深度或广度,但会增加考生解题的难度,因此,这种变化对具体教学过程中训练思路和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考生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考生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知识点讲解
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为E级。它是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才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但只要对诗词曲有兴趣,对课内同类作品认真研读过,做这类题也并非很难。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2)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
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诗,但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近处是“江枫”(二桥名,即江村桥、枫桥)的“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远处则是霜满和向“乌啼”(地名)那个方向落下去的残月,透过树丛还可隐隐约
1
约的看到寺庙。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联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色泽浓艳,生机盎然。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和带着愁思进入梦境呢?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影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象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
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仅二十个字的短诗,其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鹳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已被河水冲没),共三层,由于楼址的地势高,所以登楼远望,周围景物尽收眼底:远处是中条山,近处是滔滔奔流的黄河,极目远望,还可隐约地看到晋南和渭河两岸的奇景。因此,鹳雀楼在唐代就成为登临的胜地了。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同时通过“依”、“流”等几个动词使自然景物活了起来,赋予自然景物以活泼的生命和神态。“依”字且得很好,勾画出了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流”字也用得很好,象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使读者看到了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滔滔黄河水的声响。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使人们想象中的“山”、“河”也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诗的后两句,貌似说明一种哲理,实则显示出:如果要看到更广阔更奇丽的情景,那就得“更上一层楼”。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后两句一点也不干枯,相反地与前面的景象衔接得很好,气脉一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颖而又完整的登楼远眺图。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得很好,仅从登高望远的情景,就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情绪是积极向上的情绪。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再如:孟浩然和杜甫写的两首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月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这两首诗都是名篇,都达到了情影交融、形神结合。从“境”来说,二者都是气魄宏大,把洞庭湖那种浩瀚的气势、雄浑的景象有力地显示出来了。但就“意”来说,二都又颇有差异。孟浩然所抒发的情,只是个人之情,只是想到“欲济无舟楫”——想当官无人推荐。而杜甫所抒发的情,虽然也有个人之情,但主要的却是忧国之情,想的是“戎马关山北”——关山北的战事。因此,孟浩然诗就显得“境”大“意”小,而杜甫诗却是“境”大、“意”也大,二者铢两悉称。
(3)抒情方式
一切文艺作品都需要表现感情,诗尤其需要表现感情。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作家、评论家普遍认识到了。比如《毛诗序》的作者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有名的“诗言志”的主张。这里所说的“志”就是“情”或“情意”
例如:杜甫《蜀相》
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他写了好几首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这首诗是公元760诗人初到成都时写的。诗的前两句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第一句中的“寻”
2
字,说明诗人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怀着对诸葛亮的无限思慕之情特地来瞻仰武侯祠的。三、四句看来是写景,实际上也是抒情。其中的“自”字和“空”字用得极好,表明尽管祠堂的阶下碧绿的花草,树上有黄鹂叫,然而“人去楼空”,人不在了,自然景色也是自生自灭,没有人欣赏了。五、六句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最后两句流露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极度惋惜和悲痛。全诗感情深沉。诗的结尾所说的“泪满襟”的“英雄”,首先是诗人自己。正因为诗人自己对诸葛亮的景仰和怀念如此深切,感情如此真挚,所以,就使得诗的艺术形象饱含了高度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千古绝唱。
又如:我们学过的王维的《渭城曲》
这也是一首被人们交口称赞的名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送别友人的地点和景色,后两句劝他的朋友在分手前“更尽一怀酒”,因为分手后就见不到“故人”了。这两句,语言是朴素的,然而它不仅出色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深情,也表达了人们离别时的一种普遍的心情。难怪这首诗在当时就谱入乐府,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在各处广泛传唱,在后世也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
抒情的方式有:
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此景此物中。2000年春季高考。
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2001年高考(9)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古代诗歌中绝大多数是间接抒情。2001年第8题
(4)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5)烘托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来塑造形象。
衬托分为反衬和正衬。正衬又称为烘托。
(6)用典(也是表现方法)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5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这些典故就因为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和这首词的思想情紧密联系的,所以,辛弃疾来北固亭就很容易想起这些典故,并借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7)表现方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烘托、虚实(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用典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其他如“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8)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样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氵预堆。”欣赏两人的诗,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它们风格的差异。
3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婉约派,豪放派
(9)语言特色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的修辞色彩等。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又如王维之《山居秋暝》一诗中照、流、归、下等动词的妙用,这些动词或长或短的持续情,使我们似乎感观月光的倾泻不尽,清泉的长流不绝,浣女的由远而近,莲舟的由近而远。?
五、诗歌鉴赏方法
(一)厚积博发,注重平时积累
1.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2.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二)审读作品
1.知人论诗以察诗情
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当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 风格。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文和文下注(诸如写作大、小背景 ,心情等)
例如:同为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
2.把握特色重点突破
3.推敲诗题以明意旨
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
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4品位语言披文入境
养成逐字逐句品位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
艺术创作往往是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作品时,由于没有选项这个阶梯可借助,
(三)方法点拨
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使学生明确高考要求,了解诗词鉴赏的角度。
先弄清写了什么?
1.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4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就是是绿肥红瘦”。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提示: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诗中有画和精忠报国
(二)弄清是怎样写的?
1.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2000年高考题中“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达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来夜过半的烦躁。在分析细节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很可能把“闲敲”理解为表现诗歌主人公闲适恬淡的心情。
2.注意全诗的结构
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结构有总式、层进式、对照式待。如1996年的高考题整首元曲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呼应。
3.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如1998年的高考题,这首的前三联都是对李凝居住环境的描写,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居处的幽静,这是部分。这里的核心是李凝居处的幽静,也就是整体。在理解上面三联时如果忘了这个整体,就很可能把这三联理解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另外还要注意诗歌中的典故、神话传说也是部分,是为整体服务的。
4.注意表达的角度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如2001年高考题,作者从微雨、帆重、鸟迟、海门深、浦树远,从远景、近景等角度反复地表达诗人的送别之情。
5.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1997年的高考题,作者用“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勾画出秋夜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6.注意环境的渲染
在诗歌中作者往往通过环境描写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响,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情绪。如1998年高考题,作者用了草径、荒园、动云根等物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李凝幽居图,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赞美李凝居处的僻静。
7注意用曲的特点
诗词用曲,曲有反常,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明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渭城朝雨邑yi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心之情;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伤人之景,引出的却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之情。这都是反常用曲的例子。
7.注意语句表达
5
语言表达可从三个角度讲。
(1)从整体上说我们要分析作者是直抒胸臆还是一波三折,其他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都要注意。
思考:如1995年的高考题是何手法?2001年春季高考题突出特点是什么?
提示:一波三折,动静结合。
(2)从句子的角度我们要注意一些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强化情感表达,常见的如比喻(“白银盘里一青螺”)、象征、衬托(2001春季卷以动衬静)、双关(1994年高考卷表面上讲自己为什么偏爱菊,其实是对菊的品质的赞美,而赞美菊,其实又是赞美人)。其他还有比拟、夸张、通感等都要注意。
思考:2000年春季卷用的何种修辞手法。
提示:表面上讲“蝉”,其实是讲人。
(3)从词语的角度分析,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
常见问题有词性开拓,如“应是绿肥红瘦”,绿不能肥,红也不能瘦,肥、瘦本无茂盛、凋零之意,但用在这里别具新意,形象、贴切;谓语迷失,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分析:“浮云”、“落日”后本还有谓语,但如果加上“像”一类的动词,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就太紧密了,原诗本要表达一种飘荡的感觉,一加动词就失去了这样的感觉;
倒错的因果关系,如“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不是从过去一直到现在,而是作者心中郁结的情感,换句话说,是因为作者心中的情感,才有一种“水寒”的感觉。
(三)表达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如”请分析《鸟鸣涧》(2001年春季高考题)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的一个题目,我们就要在月出前的“人闲”、“花落”,到月出后“鸟鸣”这一过程中来分析。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
课堂训练题集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整体鉴赏:抓住诗眼知人论世推己及人
(一)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登山观海的宽阔雄伟的景象
(二)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表现了曹操壮阔的胸襟、叱咤风云的气概和宏远的政治抱负。
(三)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
修辞手法:互文、夸张
表达方式: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照应、正衬、反衬
教师引导整体鉴赏诗歌
建安十二年曹操出征乌桓,九月胜利回师,经过碣石登山观海,写下了这篇不朽著作。毛泽
6
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指的就是这首诗。前四句交代了观沧海的位置和放眼观海初得的印象。曹操居高临海,视野辽阔,壮美之景尽收眼底。突兀耸立的岛屿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粗线条地勾勒了沧海神奇壮观之远景。接着细写山上树木到了秋天仍旧繁茂,百草丰美。海水汹涌澎湃。中国的古代文学中大多有悲秋的基调,文人骚客因秋风而临风落泪,见落叶而触景生情。而曹操笔下的秋天秋意盎然,辽阔壮美,毫无萧瑟凄凉的意绪。曹操由眼前之景联系到广阔无垠的宇宙,把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给读者。沧海茫茫与天相接,日月星辰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都由大海吐纳。眼前的景是心中情之所触,既描写眼前的美景,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最后两句是配合音乐的时候加上去的,跟正文没有关系。这首是诗是魏晋南北朝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所以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绪,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情趣都是密切相关的。
2.品诗把脉
定风波(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评改依据:“五准”原则①定准题点②找准诗眼③抓准主旨④踩准分点⑤用准词句
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4、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①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设计4道评改题,依据“五准”原则,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②简介:此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由生活中的小事感触而作。词中因景生情,借自然景观谈人生哲理,语带双关,有一种迭宕不平之气隐在字里行间。
3.学以致用
把班上的学生分两半,分别做其中一首诗。
提醒学生注意近体诗“起——承——转——合”的结构。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故乡水;诗人自己)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怀念故乡,热爱故乡。“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2、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个字中。
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7
①简介
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26岁的李白离开四川老家,沿长江东下,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长途游历。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驶去。目的是到湖南、湖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②简介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西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尉,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注:燕然:本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过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一“燕然勒石“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虞美人(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作者面对美景怀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抒发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用了设问、比喻手法。
1、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
往事:是指昔日尊贵的帝王生活。
故国:“故国”是指已灭亡的南唐。
雕栏玉砌:“雕栏玉砌”指代旧日的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富的东西。
朱颜改:语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2、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
答: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简介:作者李煜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此词也因此被喻为“词中之帝”。李煜在他41岁生日那天命人演奏《虞美人》,因为词中明言“故国”、“雕栏玉砌”,宋太宗闻知后,觉得它有故国之思,赐牵机药毒死他。因此,这词便成了李煜的绝笔。结尾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形象性的概括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_愁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⑶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
⑷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
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8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解题指导]此题主要也是考查对诗歌形象及思想情感的认识
1、第二句与第三句中“扣”住诗题“夏意”的应当是“石榴开遍”和“树阴满地”(一定要写进“开遍”和“满地”,因为这两个词才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单写进“石榴”、“树阴”不能给全分。什么气氛?“石榴开遍”,明丽、清新;“树阴满地”,幽静;故填“清幽”最为妥贴。
2、要把握准诗人的心境,必须体察作者笔下物境的特点,前文已作了分析,还要结合“注”了解诗作的背景:“削籍为民”、“隐居不仕”。据此,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志,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
答案示例: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2分)“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梁”,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2分)
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2各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毂绉:即皱纱,喻水的波纹。②棹(zho):船浆。③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1、对这首词的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的前两句,先点明地点和景物特点,接着用比喻和拟人写水,用“棹”代船。“渐觉”是春渐深、景更好的意思。
B上片后两句,先写远景,说绿杨在晓雾弥漫之中,如烟萦绕,略呈寒意,后写近景,以杏花的盛开托出春意之浓。
C下片前两句意思是说,浮生若梦,苦多乐少,岂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呢?“肯爱”是“宁可喜爱”的意思。
D下片后两句意思是说,为了使这次春游尽兴,我要为你举杯敬劝斜阳,请它暂且在花间留下夕阳晚景。
2、“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传诵千古的佳句,一个“闹”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用100左右的文字谈谈你的理解。(4分)
[解题指导]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语言的理解与赏析
第3题的答案为C。“肯”“岂肯”的省略,爱,吝惜之意。设计此题的用意在于帮助考生进一步理解诗意。第4题的解答,关键在准确理解“闹”的含义及人格化的手法。
答案示例。闹,安静、萧寂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1分)写红杏怒放盛开,如火如荼,不说春意“浓”、春意“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在于将红杏人格化了,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写出了红杏竟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3分)王国维言“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见得精当。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100字左右。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
9
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解题指导]此题侧重考查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
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独步”“自敲”“清歌”的形象和“凉”“月如霜”这此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专题复习 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专题复习 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1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12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以下试题均来自VCM仿真实验配套试题)
高考化学二卷的功能是协调选择题与其他题型在考查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关系,其特点是突出知识的重点,强调能力的考查,必要时还在所填空格后加以指导语。
化学二卷导致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填空题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表述能力,要求考生有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表述内容既要准又须与题意贴切吻合;二是填空题答案呈发散性(而选择题仅四个选项),可以克服考生盲目猜估和侥幸得分;三是题中信息曲径通幽,要求考生善于化“隐”为“现”跃过命题者巧布的“陷阱”,故应考时应注意:
1、抓住关键,以新联旧
填空题形式新颖,思维巧妙,很富有思考性,综合性程度很高,内容跨度大,知识的串联性强,只要抓住关键,搞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题目的新要求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进行有关知识的整体思维,答案就能顺利推出。
【例1】臭氧(O3)是一种有点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氧气更强的氧化性。已知臭氧能使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反应中有氧气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解析】这是一道以化学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内容的填空题。根据题意很容易得出O3+KI→I2+O2这一转化关系,显然反应物中的钾元素在生成物中以何种形式出现,是本题的难点。据钾元素在反应前后价态未变,肯定在生成物中也是K+。那么与K+结合的阴离子是什么?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此时,应从题目的字、词、句中挖掘隐含条件,抓住“湿”字这个突破口,就知反应物中还有水参与反应,于是又得出O3+KI+H2O→I2+O2+KX。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思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目要求,不难推知X-就是OH-,因而就有:O3+2KI+H2O=I2+O2+2KOH,于是第一空就完成了,后面的两空全部脱离了题目的信息,进入整体思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改变、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由于I-是还原剂,则氧化产物就是I2,这一空较容易。但不能因O3是氧化剂,就不加思索地判断出O2是还原产物,因为O3和O2都是氧元素的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即反应前后化合价没变,于是又出现难点,解决此难点,其关键就是看O3里的氧原子获得电子而转变成了什么。仔细观察反应方程式,不难看出O3中有两个O原子形成了O2,价态没变,另一个O原子进入KOH,即跟水生成了OH—,价态降低了,所以KOH是还原产物,解答第二空的整个思维是把新问题与已学过的旧知识紧密结合,以新联旧,抓住还原产物在反应物中一定是氧化剂,氧化剂中的元素在反应中一定要得电子导致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这一关键。
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例2】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某几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盐酸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且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由此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解析】⑴以题意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放出气体可能是HCl与NaHCO3或Na2CO3或Na2O2等反应,且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明显减少,但又不等于零,肯定为CO2和O2的混合气体,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
⑵将混合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一定有NaHCO3。
⑶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多数考生认为NaHCO3受热分解质量减少,但Na2O2与CO2、
3、变通思维,合理迁移
【例3】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若看成一种盐时,又可以写成Fe[FeO2]2,根据化合价规律和这种书写方法,若将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学式可写成,看成盐时可写成,等物质的量的Fe3O4和Pb3O4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和浓盐酸反应时,高价的铅能将盐酸氧化而放出Cl2,而高价铁则不能,写出Fe3O4、Pb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这是一道填空型信息迁移题,如果运用简单模仿,则会将Pb3O4类比Fe3O4错填为PbO.Pb2O3、Pb[PbO2]2。正确领会题干信息必须遵守化合价分析规则和Fe3O4书写方法。因Fe3O4中Fe有+2价、+3价,而Pb3O4中的Pb却只有+2价、+4价。故Pb3O4中有一个+4价的铅原子和两个+2价的铅原子。变通思维后不难得:Pb3O4氧化物形式为:2PbO.PbO2,写成盐时为Pb[PbO4]。
同理,变通思维可写出二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Pb3O4+8HCl=3PbCl2+Cl2↑+4H2O
4、利用规律,逐步推理
近几年来,高考填空题中出现了许多“满足关系”和“取值范围”的题目。这些题目形式新颖,创意较高,思维抽象,规律性很强。该类题目大都是内容源于课本,要求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透彻理解,熟练运用,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这类题,应该将计就计,首先抓住知识的内在规律,找出对应关系,逐步推理,导出结果。
【例4】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是碱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x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y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解析】这道题属于强酸强碱混合的pH值计算题,内容源于课本、难度较大。但此题
5、利用关系,推、验结合
近几年来,高考题中,年年都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尽管年年形式更换,但其解答的思路未变,这类题往往以图表转化关系出现,反应较多,关系复杂,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跨度较大,文字表达较少,但容量却很多,他的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程度和推断能力,该题也是高考题中唯一的一个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对于这类题的解答,首先必须仔细读题看图,在读题和看图过程中能得到某些启示,这些启示就成了解题的突破口,从这些突破口出发,通过边推边验证的方法,紧紧抓住图中的各种关系,即可求得题目的正确答案。
【例5】下图中每方框表示一种反应物或一种生成物(反应中加入的水或生成的水,以及由H加热发生的反应中除去G以外的产物均已略去)。已知A、D、G、H是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化合物,E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F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物质A的化学式是;
物质B的化学式是;
物质H的化学式。
⑵D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A是K2CO3,B是Ca(OH)2,H是KClO3
⑵D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O2=CO32-+H2O
6、表达准确,击中要点
【例6】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pH计算的填空题,设问方式新颖,打破了常规思维习惯,着重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
答案: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和等于15。如果答卷中表述出强酸与强碱的c(H+)之间的关系或只答出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间的比值,此题评分时计零分或减分。
7、深化思维,飞越陷阱
【例7】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SO42-、CO32-、NO3-、Cl-和I-。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试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取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解析】依题意:据①有H+,据②有I-,据③无Mg2+、Al3+、Fe3+,据④有Ba2+,据⑤有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与完型填空解题指导


2011高考英语短文改错与完型填空解题指导
一.知识总结与归纳:
短文改错解题指导:
首先要理解整个短文的含义,逻辑关系,篇章结构。在仔细研究每一句的意义。借助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判断每一部分是否有错误。读句子时一定以整句为单位。
在研究每一行的句子时,首先把握句子的意思,然后划分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部分;宾语;状语:地点,时间,方式等。如果句子是并列句或复合句,先分开各部分小的分句,根据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判断使用的连词是否正确。然后再研究各个分句的成分。
(一)名词使用错误:名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名词的错误主要在于名词单,复数的错误使用。
1.Westudyquiteafewsubject,suchasmaths,Chinese,Englishandphysics.:subject是可数名词根据本句的意思,前面有quiteafew修饰,应当改为复数形式。
2.WepractisethreetimeseveryweekandoftenwatchfootballmatchonTVtogether.:根据本句的意思match在此应当改为复数形式。
3.OnthewayupIwastakingpicturesincethescenerywassobeautiful.:picture应当改成复数形式,因为作者一路上忙于照相,不止仅照一张像。
另外还要注意名词所有格形式上的错误使用。
(二)动词的语法错误:
(1)作为谓语动词,注意谓语动词在时态,语态,与主语是否一致以及用词方面的问题。
1.Myfavouritesportisfootball.Iwasamemberofourschoolteam.:全句的基本时态应当是现在时,was应改为am
2.Playingfootballnotonlymakesusgrowuptallandstrongbutalsogiveusasenseoffairplayandteamspirit.:主谓一致的错误。Give的主语是Playingfootball,动名词作主语是单数形式,应改为:gives
3.…thescenerywassobeautiful.Thetimepassesquickly.Eveningcamedown.:时态错误。全句是过去时态,passes改为passed
4.Asweclimbedthemountain,wefedmonkeys,visitingtemplesandtoldstories.:动词形式的错误。句中有三个连续的动作做谓语。因此visit不是伴随状语,是第二个谓语动词,应该为visited.
(2)作为非谓语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不定式形式的使用错误,同时注意非谓语动词在平行结构中出现的错误。
1.Notfarfromthehotel,therewasashopwithallkindsofclotheshangup.:hangup在此做定语修饰先行词clothes,应改为现在分词形式表示挂着各种衣服。
2.Hehadworkedonfarmsandinshopswherehespenthissparetimestudiedbyhimself.:定语从句是说:他把业余时间花在学习上,按句型结构:spendsometimedoingsomething.所以studied应改为:studying.
(三)形容词,副词使用错误:注意1,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原级,最高级使用方面的问题;2,修饰比较级的副词的错误使用。3,以ing和以ed结尾的形容词的混用。4,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
1.I’msurewe’llhaveawonderfullytimetogether.:形容词与副词混用。haveawonderfultime:过得非常愉快。Wonderfully改为:wonderful
2.Peoplewillworkfewhoursthantheydonow.:这是一个含比较级的句子。(句中有than),few改为比较级形式fewer
3.Computerswillbemoresmalleranduseful….:比较级smaller前面的修饰词应该是副词much。More与多音节形容词或副词原形构成比较级。More改为much
4.Lastweek,Iwenttoamovie,whichwasverymoved.形容词moved指人受到感动。本句的定语从句的主语是movie。应当是moving.
(四)连词使用错误:并列句连词and与but的误用是历年高考题中常考的内容。复合句如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中主,从句的连接词的误用根据主从句的关系可以发现。
1.MyclasswillbeoverbythenorIwillpickyouupthere.:前后两句的关系是并列关系or应改为:and
2.Mygrandmawasthebestcookintheworldbutcouldmakethemostdeliciousdishes.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不具有转折意义but改为:and
3.Itdoesn’tmatterthatIwouldwinornot.Matter后面的从句是whether…ornot结构。That改为:whether
(五)代词的错误使用:代词的使用错误主要出现在代词(物主代词,人称代词,反身代词)在句中指代错误,做代词与指代的名词在数,性别,以及格上的不一致。例题:
1.TheSmithsdidhisbesttomakemefeelathome.
句子的主语theSmiths指Smith全家,是复数形式,谓语doone’sbest中的one’s作为物主代词应当和主语一致,his应当改为their.
2.AtonceIapologizedandcontrolledmeatmybesttillthedinnerstarted.
根据句子意思:我立刻道歉并且尽最大努力控制了自己。Control后面的宾语与主语一致,指同一个人,应改为反身代词myself.
3.Therewillbemorepeopleintheworldandmostofwhomwilllivelongerthanpeoplelivenow.
本句是and连接的并列句,whom连接的是定语从句。所以whom应当改为them.
4.Thesportteachesustheimportanceofobedience.Eachplayermustobeythecaptain,whoistheleaderoftheteam.Andtheymustnotbreaktherulestoooftenifwewanttowinthegame.
全句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所以they根据语境应改为we
(六)冠词的使用错误:冠词的使用错误主要表现在:the/a/an之间的误用;缺少冠词,多余冠词;这些错误通过对句义的理解,特别是句中名词的意义,运用所学的冠词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发现并正确改正这些错误。
1.Aseveryoneknows,it’s∧famousmountainwithallkindsofplantsandanimals.
根据句义:这是一座名山。明显地发现这里缺少了表示“一个”的不定冠词。应在famous前加上a
2.Theyhadthewonderfuleveningandcamehomequitelate.
根据句义:他们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夜晚。过得很愉快:haveagood/wonderfultime.The应改为:a
3.Hewroteamessageandputitinthebottle.Themessagegavehinameandaddress….
根据全句的语境:他把这个纸条放进一个瓶子里。此处bottle是泛指。The应改为:a
4.afterIputdownthereceiver,thephonerangthethirdtime.
根据句义:根据句义:电话又一次响起来。这里不是说“第三次”,而是指“再一次”。The改为:a
(七)用词不当的错误:这种问题主要集中在谓语动词的近义词的选择使用上。
1.IhavearrivedinAmericafortwomonths.
根据句义:我到美国有两个月了。Arrive是非延续性动词,不能在完成时中与for时间短语连用。应改为:been
(八)单词遗漏:根据句子意思,句中常缺少冠词,连词或介词。
1.Itwasaboutnoon∧wearrivedatthefootofthemountain.
Itwasaboutnoon是全句的主句,后面应是一个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当我们到达山脚下时,已经是中午了。此处缺少了连词when
2.Ifitdoesn’twork,bringin∧friendthatyoufeelcomfortable∧,andhavehimorhelpyou.
根据句义:如果这还不奏效,那么带一个你与之在一起感到舒服的朋友来,friend前面缺少表示“一个”的冠词:a;定语从句最后应加上介词:with
(九)句中有多余的单词,根据句义和语法规则,常常有冠词,介词,连词,副词甚至代词多余的错误。
1.Ihopethatbothyoutwocouldcomeandvisitussometimesoon.
本句前面已经有both,后面再出现two显然多余,应去掉two.
2.Youmighthavetochangeforyourmethodacoupleoftimes.
Change在此是及物动词,表示“改变方法”,所以去掉for
3.WhenIwasaboy,themostexcitingthingwaswhentocelebratetheSpringFestival.
全句是说:最令人兴奋的事是欢渡春节了。When放在这里,句子显得不通顺了。应去掉when
4.Thefine-furniturestore∧Iworkhasbeeninbusinesssincethe1920s.:Iwork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fine-furniturestore,Thefine-furniturestore在从句中做地点状语,应加关系副词where.
完型填空解题指导
同学们做题时应先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使自己进入到文章的语境情节中去;然后结合每一组备选答案,通过句义运用词汇知识,上下文逻辑,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短语知识选择答案,同时学会从文中找复现词的提示。做完以后,再通读全文,验证所选的答案是否能使文章的意思通畅,符合逻辑。
(一)学会利用前后文的复现词找答案,有时某一个空的答案在全文之后的某处根据句子意思再次出现,正好提供了此处的答案。词汇复现的方式主要有:原词复现;进义词复现;反义词复现,同源词复现等。
1.Forcingyourselftorecallalmostneverhelpsbecauseitdoesn’t__yourmemory;itonlytightensit.
A.loosenB.weakenC.decreaseD.reduce
分析:前后两句互为解释,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否定。为反义词复现。从下文的tightens可以判断上文应该是:loosen。答案为:A
2.Onedayhetoldhishorsemanthatifhecouldrideonhishorseand__asmuchlandareaashelike,hewouldgivehimtheareaoflandhehadcovered.
A.removeB.coverC.sowD.get
分析:国王答应骑手可以得到他骑马能跑到的地方。与前面说的让骑手尽可能多得跑到他能跑到的地方。最后的cover提示了这个空的答案。
(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要求学生在作题时一定紧扣文章的情节,使答案能符合上下文的情景,保持上下文意思的通顺。
1.Sometimes,whenyouneedrain,youdon’tgetany.Othertimes,yougetrainwhenyoudon’twantit.Takeabaseballgameforexample.Asuddenrainstormcanstopanexcitinggame,forcingtheplayersandthe20,000personswatchingthegametorunfor_____.
A.coverB.umbrellaC.buildingD.home
分析:作者以棒球比赛为例说明了下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迫使队员和2万名观众跑去“做什么”。在体育场的人不可能跑去拿“雨伞”或“回家”,去找“建筑物”也不太可能。cover:遮蔽,遮盖。在此引申为避雨的地方。所以答案为A
2.Travelingwest,yousetyourclock___;travelingeast,yousetitahead.
A.behindB.forwardC.backD.ahead
分析:这是一个时差方面的常识,与下文的ahead对应;向西旅行,应把表往回拨。答案:C
3.…Pacohasdiscoveredthatpeopleactinpredictablewayswhentheyareshopping.Successfulshopsadaptthemselvestothesehabits.Forexample,peopletendto_1__totherightwhentheyenterabuilding.Thatiswhymanyshopshavetheirentranceonthe__2_.Alsowhentheyentershops,peoplewhospeedupneedspaceto__3__down.Thatiswhythereisoftena(n)___4__spacejustinsideashopdoorgivingpeoplea___5__tomakethemselvesathome.
1.A.leadB.stickC.turnD.join
2.A.rightB.leftC.sideD.way
3.A.slowB.goC.lookD.put
4.A.emptyB.usefulC.standingD.living
5.A.lessonB.spiritC.pictureD.chance
分析:这一段讲述了商场根据人们购物的习惯而设置的入口处的布局。
1.考查了词语的搭配,人们倾向于向右转,turntotheright,答案为:C
2.考查上下文的逻辑理解;上文说人们习惯向右转,所以入口设计在左边,答案:B
3.考查上下文的逻辑理解;当人们匆匆进了商场,需要有一个空间来放慢速度。此空与前面的speedup想对应。答案为A
4.基于上文描述的人们的习惯—进了商场以后需要放慢速度。商场入口处常常有一个空间。答案:A
5.接前面,这个空间给了人们一个机会,是他们有一种到家的感觉。这是在考查词义的辨析,答案:D
(三)词义辨析突破:要求学生在掌握提问中心,明确上下文关系的前提下,能够区分词义在不同语境中的区别,程度的深浅,词义的外延以及感情色彩的不同。要注意准确,全方位的掌握单词的词义。例题分析:
1.Musichasmeaningforeveryone.Itisenjoyedbytheoldandtheyoungmenandwomen.Itcanmakepeoplehappyandsad.Inourmodernworld,radiosandtelevision__uswithaconstantflowsofmusic,givingusenjoyment.Eitherinamusiclessonorataconcert,musicmeansdifferentthingstodifferentpeople.Musicbelongstothewholeworld.
A.giveB.surpriseC.offerD.supply
分析:这一段主要说音乐影响着所有男女老幼,它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或悲伤。Give的用法是givesb.sth.后面不需要介词with;surprise词义本身不符合本句的需要;offer的用法与give一样。而supply的用法是supplysomebodywithsomething.符合本句的意思和结构。答案为D
2.Thenews__twentyminuteslater.Thegunmanhadstoppedacarforaride,andthenpushedoutthedriver.HewaspossiblyheadingfortheSouthernStateParkwayinawhiteFord.LicensePlatenumberLJR1939.Thevoiceoftheannouncercontinued…
A.continuedB.lastedC.spreadD.arrived
分析:上文提到Todd听到了抢劫银行的消息。此段接上文描写了Todd听到消息的后续内容。所以,一开始说:二十分钟以后,消息又继续播出。spread:传播;arrived:到达;它们都不符合本句的意思。Last:持续,指会议等活动或事件自始至终用了多长时间。也不符合本句意思。只有continued:继续。为正确答案。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Ifyouwanttoknowthetrainschedule,pleaseatthebookingoffice.
A.acquireB.inquireC.requestD.require
2.—HaveyouheardthatSadamHusseinhasbeenhanged?
—Yes,_____newscameas_____shocktome.
A.the;aB.the;theC.a;aD.a;the
3.—Howlongdoyouthinkit’llbe____Icangobacktoschool?
—Well,you’llbefeelingmuchbetterbynextweekend.
A.thatB.beforeC.sinceD.when
4.Mylaptopcomputer,whichnoonecan____,hasbeenoutoforderforaweek.
A.getgoneB.havetogoC.getgoingD.havegone
5.Mr.BlackleftforBeijingthismorning,hissecretary____himtherethisFriday.
A.wouldjoinB.joinedC.joiningD.tojoin
6.Therecanbe____placesforarefreshingholidaythanDisneyWorld.
A.fewbetterB.fewergoodC.fewgoodD.fewerbetter
7.—Heshouldhavebeenwarnedofthedanger.
—______,buthewouldn’tlistentome.
A.SohewasB.SowasheC.SoshouldheD.Soheshould
8.—OurChineseathleteswon165goldmedalsinthe15thAsianGamesinDoha.
—Sotheydid.Allpaperstoday_____thenewsonthefrontpage.
A.carriedB.deliveredC.heldD.existed
9.Inthiscountryitisrequiredthatanyonewho______recentlycomehere______thiskindoftest.
A.has;passesB.has;passedC.have;passD.has;pass
10.—ItissaidthatJackisveryrichandisalwayschanginghisprivatecars.Whatishe?
—_______,Iamnotsure.
A.SomebodyofamanagerB.Somethingofamanager
C.Anyoneofamanager D.Anythingofamanager
11.—DoyouknowwhyAnnisill?
 —Yes,she____moreworkthanshecancopewith.
A.takesout B.takesdown C.takeson D.takesin
12.Idon’tlikethenoiseofthesejetaircraft,butI’velearnedto______it.
A.standwithB.staywithC.livewithD.workwith
13.—Ireallyshouldbeonmyway.
—Oh,notyet!Atleasthaveonecupofcoffeefortheroad.
—No._______.
A.IknowtheroadB.Ihavetoleaveearly
C.Idon’twantanymoreD.Thanksallthesame
14.Chineseareverygenerouswhenitcomesto_______theirchildren._______aboutthemoney,parentsoftensendtheirchildrentothebestschoolsorevenabroad
A.educating;NotcaringB.educate;Don’tcare
C.educate;NotcaredC.educating;Nevercare
15.Itisfewpeople,_______havecometoaskfortheposition,_______fitforthejob.
A.who;whodoIthinkisB.that;Ithinkis
C.that;whoIthinkareD.who;thatIthinkare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5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twasthenightbeforethecompositionwasdue.AsIlookedatthelistoftopics,“TheArtofEatingSpaghetti(意大利面条)”caughtmyeyes.Theword“spaghetti”broughtbackthe___16__ofaneveningatUncleAllen’sinBelleville___17__allofuswereseatedaroundthetableandAuntPat___18__spaghettiforsupper.Spaghettiwasanexotic(外来的)treatin__19___days.NeverIeatenspaghetti,and__20__ofthegrown-upshadenoughexperiencetobe___21__it.Whatlaughing__22__wehadaboutthe__23__respectablemethodformovingspaghettifromplatetomouth..__24_,Iwantedtowriteaboutthat,butIwantedto__25___itdownsimplyformyown__26__,notforMr.Fleagle,mycompositionteacher.__27__,Iwouldwritesomethingelse.
WhenIfinisheditthenightwashalfgoneandtherewasno__28__lefttowriteapropercompositionforMr.Fleagle.Therewasnochoicenextmorningbutto__29__mywork.TwodayspassedbeforeMr.Fleaglereturnedthe__30__papers.Hesaid,“Now,class,Iwanttoreadyouacomposition,‘TheArtofEatingSpaghetti’.”
Mywords!Hewasreadingmywordsout__31__tothewholeclass.__32__laughed,thenthewholeclasswaslaughingwithopen-heartedenjoyment.Ididmybestnottoshow___33__,butwhatIwasfeelingwaspurehappiness,__34__mywordshadthepowertomakepeople__35__.
16.A.memoryB.thoughtC.knowledgeD.experience
17.A.whenB.whereC.sinceD.after
18.A.cookedB.servedC.gotD.made
19.A.theirB.pastC.lastD.those
20.A.noneB.oneC.someD.neither
21.A.carefulaboutB.goodatC.fondofD.interestedin
22.A.speechesB.lessonsC.sayingsD.arguments
23.A.nearlyB.naturallyC.officiallyD.socially
24.A.EspeciallyB.ProbablyC.SuddenlyD.Fortunately
25.A.settleB.putC.takeD.let
26.A.workB.storyC.luckD.joy
27.A.HoweverB.ThereforeC.AsforhimD.Exceptforthat
28.A.timeB.excuseC.wayD.idea
29.A.giveupB.continueC.handinD.delay
30.A.writtenB.gradedC.collectedD.signed
31.A.loudB.fastC.publiclyD.calmly
32.A.PeopleB.NobodyC.SomebodyD.I
33.A.shockB.wonderC.worryD.pleasure
34.A.ifB.forC.whileD.although
35.A.excitedB.satisfiedC.thinkD.laugh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ostemployerssaythattheywishtoemploytherightpersonfortherightjob.ArecentreportbyBritain’sIndependentInstituteofManpowerStudies,however,disagreeswiththis.Thereportstatesthatmostemployerswishtoavoidemployingthewrongperson.Ratherthanlookingfortherightperson,theyarelookingforapplicantstoturndown.
ThereportalsosuggeststhatinBritainandinmanyotherpartsoftheworld,theselectionmethodsusedtopickouttherightpersonforthejobcertainlydonotmatchuptothoseusedtojudgeapieceofnewequipment.Employersusedthreemainselectionmethods:interviewing,checkingresume(简历)orapplicationformsandexaminingreferences.Mostoftheemployersaskedinthissurvey(调查)statedthattheseselectionmethodswereusedmorefor“weedingout”unsuitableapplicantsratherthanforfindingsuitableones.
Interviewswereconsideredtobemorereliable(可信赖的)thaneitherresumechecksorreferencesfrompastemployers.Research,however,provesotherwise.Interviewers’decisionsareoftenstronglyinfluencedbytheirearlierjudgmentofthewrittenapplication.Also,differentemployersviewfactsdifferently.Onemayconsiderapplicantswhohavefrequentlychangedjobsaspeoplewithbroadandusefulexperience.Anotherwillseesuchapplicantsasunreliableandunlikelytostayforlonginthenewjob.
Someemployersplacegreatimportanceonacademicqualifications(专业资格)whilethelinkbetweenthisandsuccessinmanagementisnotnecessarilystrong.Someemployersusehandwritingasastandard.Thereportstatesthatthereislittleevidencetosupportthevalueofthelatterforjudgingworkingability.References,also,aresometimeunreliableastheyarenotveryimportant,whilechecksoncredit(信誉)andsecurityrecordsandapplicants’politicalopinionsareoftentheopposite.
Thereportismorefavorabletowardstrainabilitytestsandthosewhichtestpersonalityandpersonalandmentalskills.Thereportconcludesbysuggestingthatinterviewingcouldbecomemorereliableifthequestionswerearrangedinacareful,organizedsystemandfocusedontheneedsoftheemployingorganization.
36.Thepicturesontheright________.
A.presenttheinterviewers’trickstorefusethewrongapplicants
B.showthatageisquiteimportantforthejobapplicants
C.informusofsomequestionsaskedbytheinterviewers
D.tellusaninterestingstoryhappeningintheinterview
37.Whatdoes“thelatter”inParagraph4referto?
A.Thestandard.B.Thereport.
C.Academicqualification.D.Handwriting.
38.Accordingtothereport,whichofthefollowingcanbemorereliable?
A.Testsonacademicskills.
B.Broadworkingexperience.
C.Interviewswithwell-organizedquestions.
D.Theinterviewers’opinionsaboutapplicants.
39.What’sthebesttitleforthearticle?
A.WhatAreJobApplicantsLookingfor?
B.WhatAreEmployersLookingfor?
C.HowAreInterviewTestsPrepared?
D.HowAreSelectionMethodsImproving?
B
Parisinthespringtimewas,isandalwayswillbe,somethingratherspecial.Whynotexperienceitforyourselfwiththisexcellentbreakforfourdays?Thisattractivecityhassomethingtooffertoeveryoneandwithpricesatjust129.
Yourbreakbeginswithcomfortablebustransfer(运送)fromlocalpick-uppointsandtraveltoParisisviacross-channelferry,arrivingatyourhotelintheevening.TheIbisisanexcellentqualityhotelwithprivateequipmentsinallrooms:satelliteTV,radio,telephoneandalarmclock.IthasabarandrestaurantandissituatedabouttwomilessouthofNotreDameenablingyoutoexplorePariswithease.
Thefollowingday,aftercontinentalbreakfast(included),thebustakesyouonacomprehensivesightseeingtourofthecity,duringwhichyouwillseetheEiffelTower,ChampsElysees,L’ArcdeTriomphe,theLouvre,infactalmosteveryfamouslandmarkyouhaveeverheardof.YouthenleaveParisandtakeashortdrivetothemagnificentPalaceofVersailles,thehomeofLouisXIV.Thetourendsmid-afternoonbackinPariswhereyouwillhavetheremainderofthedayatyourleisure.Intheeveningthereisa“ParisbyNight”tourshowingyouthebeautifulbuildingswithbrightlights.
DaythreetakesyoutoMontmarter,perhapsthemostattractivequarterofParisandhomeoftheSacreCoeurandtheMoulinRouge.Intheafternoonyouarefreetoexplorethisbeautifulcityasyouwish,perhapsapleasurevoyageontheRiverSeine,wanderaroundthebeautifulgardensorlookamongtheantiqueshops(古董店).Intheeveningyouwillhavetheopportunitytovisitthebestnightclubinthecity,thesplendidParadisLatain.Onthefinaldayit’sbacktotheUKviachannelferry.
Includedinthepriceof129perperson:
●ReturncomfortablebustraveltoParis
●Returnferrycrossings
●3nightshousinginatwinbeddedroominaCentralParishotelwithprivatefacilities
●Continentalbreakfastduringyourstay
●Guidedsightseeingtourof“ParisbyDay”andParisbyNight”
●VisittotheChateauofVersailles(admissionnotincluded)
●TouraroundMontmartre
●Servicesofexperiencedbi-lingualtourguideatalltimes
40.Whatisthepurposeofthispassage?
A.ToshowthepriceoftravelingtoParis
B.TotelltouriststheroutstoParis.
C.TointroducethecityofParis.
D.ToattracttouriststoParis.
41.DuringthestayinParis,thetouristswill.
A.havea“ParisbyNight”touronthefirstevening
B.liveinahoteltwomilesawayfromParis
C.havefreetimeforhalfaday
D.haveapleasurevoyageontheRiverSeinetogether
42.Whatdoestheunderlinedwordquartermeaninthepassage?
A.Anareaofatown.
B.Aperiodof15minutes.
C.AcoinusedintheUSandCanadaworth25cents.
D.Oneoffourequalpartsintowhichsomethingcanbedivided.
43.Accordingtothepassage,whichofthefollowingistrue?
A.ThePalaceofVersaillesisnotinthecenterofParis.
B.TetouristscantelephoneintheIbiswithoutpaying.
C.ItwilltakeyoualongtimetogottoMontmartrefromParis.
D.Thetouristswillspendthenightintheantiqueshopsonthethirdday.
C
Thefridgeisconsiderednecessary.Ithasbeensosincethe1960swhenpackagedfoodlistappearedwiththelabel:“Storeintherefrigerator.”
Inmyfridgelessfiftieschildhood,Iwasfedwellandhealthy.Themilkmancameeveryday,thegrocer,thebutcher,thebaker,andtheice—creammandeliveredtwoorthreetimeseachweek.TheSundaymeatwouldlastuntilWednesdayandsurplus(剩余)breadandmilkbecameallkindsofcakes.Nothingwaswasted,andwewerenevertroubledbyrottenfood.Thirtyyearsonfooddeliverieshaveceased,freshvegetablesarealmostunobtainableinthecountry.
Theinventionofthefridgecontributedcomparativelylittletotheartoffoodpreservation.Manywell-triedtechniquealreadyexistednaturalcooling,drying,smoking,salting,sugaring,bottling(瓶装)…
Whatrefrigerationdidproducewasmarketing-marketinghardwareandelectricity,marketingsoftdrinks,marketingdeadbodiesofanimalsaroundtheworldinsearchofagoodprice.
Somostoftheworld’sfridgesaretobefound,notinthetropicswheretheymightproveuseful,butintherichcountrieswithmildtemperatureswheretheyareclimaticallyalmostunnecessary.Everywinter,millionsoffridgeshum(嗡嗡声)awaycontinuously,andatvastexpense,busilymaintaininganartificially—cooledspareinsideanartificially—heatedhouse—whileout—side,natureprovidesthedesiredtemperaturefreeofcharge.
Thefridge’seffectupontheenvironmenthasbeenevident,whileitscontributiontohumanhappinesshasbeennotimportant.Ifyoudon’tbelieveme,tryityourself,investafoodcabinetandturnoffyourfridgenextwinter.Youmaynoteatthehamburgers,butatleastyou’llgetridofthatterriblehum.
44.Thestatement"InmyfridgelessFiftieschildhood,Iwasfedwellandhealthily."suggeststhat_____.
A.theauthorwaswell-fedandhealthyevenwithoutafridgeinhisfifties
B.theauthorwasnotaccustomedtousefridgeseveninhisfifties
C.therewasnofridgeintheauthorshomeinthe1950s
D.thefridgewasinitsearlystageofdevelopmentinthe1950s
45.Whydoestheauthorsaythatnothingwaswastedbeforetheinventionoffridges?
A.Peoplewouldnotbuymorefoodthanwasnecessary
B.Foodwasdeliveredtopeopletwoorthreetimesaweek
C.Foodwassoldfreshanddidntgetrotteneasily
D.Peoplehadeffectivewaystopreservetheirfood
46.benefitedtheleastfromfridgesaccordingtotheauthor?
A.InventorsB.Consumers
C.ManufacturersD.Travelingsalesmen
47.Whichofthefollowingphrasesinthefifthparagraphindicatesthefridge’snegativeeffect
ontheenvironment?
A.Humawaycontinuously
B.Climaticallyalmostunnecessary.
C.Artificially-cooledspace
D.Withmildtemperatures
D
Areteachersdoingtheirjobs?
Thespeaker,ateacherfromacollegeinCalifornia,addressedasupportiveaudience.Headsnoddedinagreementwhenhesaid,“HighschoolEnglishteachersarenotdoingtheirjobs.”Hedescribedtheinabilityofhisstudents,allhighschoolgraduateswhocanuselanguageonlyatagrade9level.Iwasunabletodeterminefromhisanswerstomyquestionshowthisgrade9levelhadbeensetup.
Inmyview,whatthespeakerwasreallysayingisthatheisnolongeryoung;hehasbeenteachingforsixteenyears,andisabletothinkandspeakinasensibleandreasonableway.
Mypointisthatthefrequentcomplaint(指责)ofonegenerationabouttheoneimmediatelyfollowingitisunavoidable.Itisalsohumannaturetolookforthereasonsforourdissatisfaction.BeforeEnglishbecameaschoolsubjectinthelatenineteenthcentury,itwasdifficulttofindthefocusoftheblameforlanguageimperfection.Butsincethen,Englishteachershavebeenundercontinuousattack.
Thecomplainersthinktheyhavehituponanoriginalidea.Astheirownabilitytousethelanguageimproves,theynoticethatyoungpeopledonothavethissameability.Unawarethattheirownabilityhasdevelopedthroughtheyears,theyassumethenewgenerationofyoungpeoplemustbehopelessinthiscase.Totheeyesandearsofsensitiveadults,thelanguageoftheyoungalwaysseemsnotgoodenough.
SincethisconcernaboutthedeclineandfalloftheEnglishlanguageisnotseenassomethingthathappenstoagenerationbutratherassomethingnewandstrangetotoday’syoungpeople,itnaturallyfollowsthattoday’sEnglishteacherscannotbedoingtheirjobs.Otherwise,youngpeoplewouldnothavesuchpoorlanguageabilities.
48.Thespeakerbelievesthatthestudents’poorEnglishresultsfrom________.
A.theineffectiveworkoftheEnglishteachers
B.theunawarenessoflanguagelearningmethods
C.theinabilityofthestudentsolearnthelanguage
D.theimperfectionofEnglishstandardsfor9-levelstudents
49.Intheauthor’sopinion,thespeaker_________.
A.canthinkandspeakintelligently
B.hasoverstatedthelanguageproblemsofthestudents
C.isrightinsayingEnglishteachersarenotdoingtheirjobs
D.makesaprofessionaljudgmentonthestudents’Englishlevel
50.InParagraph4theauthorpointsout_______.
A.whatleadstothecomplainers’dissatisfaction
B.whatcomplainers’reactionistowardsyoungpeople
C.howthecomplainers’opinionsformthroughtheyears
D.howsensitivethecomplainersareintheyoungpeople’seye
E
Phobiaisextremeandcontinuousfearofaspecificobject,situation,oractivity.Becauseofthisfear,thephobicpersonoftenleadsalimitedlife.Theanxietyistypicallyfargreaterthanitshouldbeintherealsituation,andthesuffereriswellawarethatthefearisunreasonable.
Phobicanxietyisdistinguishable(辨别)fromotherformsofanxietyonlyinthatitoccursspecificallyinrelationtoacertainobjectorsituation.Thisanxietyischaracterizedbyphysiological(生理)signssuchasarapidheartbeat,stomachdisordersandsoon.Somephobicpeopleareabletofacetheirfears.Morecommonly,however,theyavoidthesituationorobjectthatcausesthefear—anavoidancethatreducesthesufferer’sfreedom.
Psychiatrists(精神科医生)recognizethreemajortypesofphobias.Simplephobiasarefearsofspecificobjectsorsituationssuchasanimal,closedspaces,andheights.Thesecondtype,agoraphobia,isafearofopen,publicplacesandsituations,fromwhichescapeisdifficult;agoraphobicstendincreasinglytoavoidmoresituationsuntilintheendtheybecomeunabletogooutoftheirhouse.Socialphobias,thethirdtype,arefearsofappearingstupidorshamefulinsocialsituations.Takentogether,thephobiasarebelievedtoaffect5to10personsin100.Agoraphobiaandsimplephobiaaremorecommonlyrecognizedinwomenthaninmen.
Behavioraltechniqueshaveprovedsuccessfulintreatingphobias,especiallysimpleandsocialphobias.Onetechnique,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isgraduallyfacingthephobicpersonwithsituationsorobjectsthatareincreasinglyclosetothefearedones.Exposuretherapy,anotherbehavioralmethod,hasrecentlybeenshownmoreaffective.Inthistechnique,phobicsarerepeatedlyfacedwiththefearedsituationorobjectsothattheycanseethatcanseethatnoharmhappenstothem;thefeargraduallyfades.Antianxietydrugshavealsoprovedsuccessfulintreatingsomephobias.
51.Peoplesufferingfromagoraphobiamayendup_________.
A.shuttingthemselvesupathome
B.receivingoperationsinthehospitals
C.stayingincrowdedsupermarkets
D.appearinginsocialsituationsfrequently
52.Paragraph2ismainlyabout_______ofphobicanxiety.
A.thebadeffectsB.themajortypes
C.thecharacteristicsD.thephysicalsigns
53.Wecanlearnfromthepassagethat________.
A.mostpeoplehaveeversufferedfromsocialphobia
B.normalpeopleknowthatthefearsofphobicsisnecessary
C.womenaremorelikelytosufferfromagoraphobiathanmen
D.over15%ofpeopleareaffectedbyphobicanxiety
54.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andexposuretherapyaresimilarwaysoftreatingphobiasbecauseboth_______.
A.useantianxietymedicine
B.areequallyaffective
C.facephobicswiththesamesituation
D.arebehavioralmethods
55.Thepurposeofwritingthispassageis_________.
A.toadvisepeoplehowtoavoidphobia
B.togivesomeinformationaboutphobia
C.todescribedifferentsituationsofphobia
D.toexplainwhypeoplesufferfromphobia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IfyouaretakinganEnglishexam,donotonly56.
learnrulesofgrammar.Trytoreadstoriesof57.__
English.SpeakingEnglishwheneveryoucan.58.__
Afewdaysaftertheexamyoushouldgotobedearly.59.__
Donotstayuplateratnightstudyingbeforeyou60.__
starttheexam.Readcarefuloverthequestionpaper,and61.__
trytounderstandanexactmeaningofeachquestion.62.__
Whenyouhaveatlastbeenfinishedyourexam,63.__
readoveryouranswers.Correctthemistakeifthere64.__
areanyandmakesurethatyouhavemissedanything.65.__
第二节开放作文(25分)
请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短文。词数100—120。
Theproblemofraisingdogsincitiesisahottopicinnewspapersnow.Pleasereadthefollowingtwosentencesandchooseon(ONLYONEasyourowntopicandgoontofinishthewholeparagraph.GiveatleastTHREEreasonstosupportyourselves.)
Wordsyoumightneed;排泄物waste做伴;keepone’scompany
(1)Toomanypetdogswillspoilthecitylife.
(2)Dogsarepeople’sfriends.

第一节:单项填空
1.Binquire:咨询,询问;这里是说:到售票处咨询;request/require:要求;acquire:习得;学习
2.A第一空是特指:thenews:这个消息;第二空:shock变为具体意义的名词:一件令我震惊的事。
3.B 句型:It’llbe+时间段before+从句:在……之前将要过多久。
4.C 在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先行词thecomputer做谓语动词get的宾语;going是宾补部分。
5.D 动词不定式tojoin做状语,hissecretary是逻辑主语,表示他的秘书将在周五与他会合。
6.A few修饰比较级形式:表示:没有几个比Disneyland更好的度假的地方了。
7.A Sohewas 表示“他的确受到警告了”。后面说“但是他不愿意听我的”。
8.A carried:这里表示:登载;delivered:送货;送(信,报纸);existed:存在
9.D who______recentlycomehere是定语从句,句中recently与现在完成时连用,itisrequiredthat后面的从句的谓语部分是虚拟结构:shoulddo/shouldbedone;其中should可以省略。
10.B Somethingofamanager这里表示泛指:一个经理什么的。
11.C takeon这里表示:承担;她承担了超出了她能适应的工作。
12.C livewithsth.:与……共存。
13.D Thanksallthesame这里表示对上文说的:至少走之前再喝杯咖啡的婉言谢绝。
14.A 第一空是句型:Whenitcomestodoing…:当谈到……时;第二空:Notcaring…是现在分词做状语。
15.D _______havecometoaskfortheposition是定语从句,第二空是强调句的主体部分,由连词that连接。
第二节完型填空
16.AA项是:记忆,回忆,B项:思想,想法,C项:知识;D项:经验。
17.A排除B项,因为Belleville是地点,如用where,则引导定语从句,修饰Belleville没有必要。C,D两项与全句的时态不符。A项与broughtback的时态呼应,when表示就在那时。
18.B因为大家坐在桌旁是等AuntPat端上意大利面条。Serve;服务,上菜。
19.Dinthosedays=inthepastA,C两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20.A本句and之前的一个并列分句是否定句,所以后面也是一个否定分句。排除B,C答案,neither指“两个人”,与前面的allofus矛盾。
21.B由于吃意大利面条是一种外来时尚,所以如何吃得体面,文雅涉及到能力问题,在此说:都不擅长。
22.D在分享又细又长的意大利面条之前大家很友善地争论如何吃得文雅顺利。
23.DA项:几乎;B项:自然地;C项:官方地;D项:社交上地,根据上下文:吃这种面条大家都是第一次,又是在人家做客。当然是社交场合了。
24.C作者开始从作文交稿日期临近想到要写作文,看到题目又想到过去做客时吃意大利面条时的场景。这时,他又突然想写一些这方面的文字。
25.B根据上下文,此处是动词“写下,记下”的意思。Settledown:安家;后不接宾语;letitdown后面要接动词,与全句矛盾,应排除。
26.D此处与“幸运”无关,作者是学生,与“工作”无关,作文还未完成,不可能将自己的事,应排除A,B,C三项。forone’sjoy符合作者的心情。
27.C此处意思是:至于他(布置作文的老师),我将另写文章交上去。这样与前面说的“把吃面条的有趣场景写下来只是处于回想起来觉得有意思。”一致。
28.AB项:借口;C项:方法;D项:主意;都和thenightwashalfgone不相干,A项在句中表示:没有时间在写老师留的作文了。
29.CA项:放弃;B项:继续;D项:推迟;与作者第二天交作文无关,C项:上交,符合句义。
30.BA项:书写;B项;批阅,评分;C项:收集过的;D项:签过字的;老师发下的自然是打了分的作业。
31.A考查上下文的逻辑性;老师朗读作者的作文,又是在全班面前,当然要readoutloud。注意:publicly很有迷惑性,但它不符合英语的语言逻辑。与tothewholeclass相重复。
32.CA项的内涵太大,与thewholeclass不相应,B项与后面的内容矛盾,D项与后面“我尽量克制自己,不表露出我的喜悦之情”矛盾。C项表示:开始有人发笑,后来全班开怀大笑。
33.D老师表扬自己作文写得好,当然不能当中喜形于色。
34.Bfor在此有“因为”的意思。
35.D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性,开始有人发笑,接着全班开怀大笑,作者感到了很纯洁的幸福,因为其文字有魅力使人们发笑。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36—39ADCB40—43DCAA44—47CDBA48—50ABA
51—55ACCDB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56.√57.of→in58.Speaking→Speak
59.after→before60.later→late61.careful→carefully
62.an→the63.去掉been64.mistake→mistakes
65.have后加not
第二节:开放作文
Possibleversions:
Toomanypetdogswillspoilthecitylife.Firstly,theyleavetheirwasteabout,whichmakesthestreetsallthedirty.Secondly,someofthebiggerandfiercerdogschargeatpeopleandevenbitepeople.Thatendangerspeople’slifebecausetheycarrydeadlydiseasessometimes.Thirdly,dogsbarkalotandtheywakeuppeopleearlyinthemorning.Alotofpeoplecomplainabouthenoise.Sothereshouldn’tbetoomanydogsinthecity.
Dogsarepeople’sfriends.Firstly,theyhelpuswatchourhouseandmakeusfeelsafe.Secondly,dog,areloyaltopeopleandtheymakegoodfriendswithpeople,especiallywiththeelderly.Theykeeptheircompanysothattheydon’tfeellonely.Thirdly,theyhelppeopledomanotherthings,likehelpingtheyblindcrossthestreetandhelpingthepolicesolveproblems.Whyaresomepeoplesounfriendlytothem?

规范议论文写作详解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规范议论文写作详解”,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规范议论文写作详解
一、关于论点
题目: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或自拟题),说说你对这条格言或成语的思考。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近墨者必黑B、近墨者未必黑
②知足常乐:A、知足方能常乐B、常乐者不知足
(一)论点一定要在开头提出
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例一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摇篮中孕育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经验。其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完美的桥梁,沟通着高深的文化与想了解它的人们,它精炼的将有内含的哲理简单的表述给人们,并引发后者的深思。
“知足常乐”这一成语原意是知足者可常乐。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细想起来,似乎想常乐,只知足是达不到的。相反,想常乐更应不满足于现状。
这个开头中的有用信息集中在第二段,第一段的内容即属于离题太远。
例二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引申为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品德高尚,相反,他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也会变坏。
这个开头中的“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也可删去,因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既不是难点又不是文章要探讨的重点。

例三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广东一考生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简评】本文是2005年广东一篇满分作文。作者用议论的写法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观点正确,能针对现实,颇有时代气息。论据鲜活,材料典型,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分析中肯,论证有力,总分结构,条理清晰。是议论文只的三要素突出、完备的典范的议论文。

例四

干事业需要激情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以飞向蓝天。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烈地进行。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一个人无论怎样学富五车,也不管多么健壮高大,如果对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因由于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的热忱,才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而把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开拓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服知足常乐的思想惰性,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
让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简评】这是一篇结构规范的议论文。整篇文章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本论部分又设置了三个分论点“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层层论证了中心论点,呈现出并列式结构。整篇文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二)方法讲解
1、怎样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总的来讲,要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实质,抓住材料的中心,抓住中心句和关键句。具体来讲,可根据材料性质具体分析:
(1)若材料是写人的,可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根据性格来提炼观点;
(2)若材料是写事的,应弄清事件的意义,根据其意义来提炼观点;
(3)若给的材料是一些现象,要分析其现象的本质,根据其本质来提炼观点;
(4)若给的材料是结果性的,要分析其结果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来提炼观点;
(5)若材料是寓意型的、象征型的,要通过材料抓住寓意,根据寓意来提炼观点。
此外,观点的表述一定要明确、完整,可以用单句,可以用复句,也可以用陈述句或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
2、怎样自拟题目?
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在考试中有不少考生对题目自拟不重视,因此2分被扣得可惜。拟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可以拟成论题型的。
(2)可以拟成论点型的
(3)可以用上议论型的标志,如“论、小议、有感”等等。

二、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写作有没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一般而言,议论文写作是有一个便捷的套路,那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因为轻车熟路;二来眉清目秀,极有条理;三不会引起阅读歧义。
实践中,可以将“起承转合”具体细化为以下训练思路:
(一)一个原则,两套思路,三种模式
例五

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其中一个地方,就是人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悲喜。
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赵国的大将廉颇因妒忌相如被赵王器重,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了他的用意。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为刎颈之交。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两位大臣心灵的桥梁,使他们的心能够得到沟通,使廉颇能够了解到相如的人格。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那么,心灵的隔阂也可以被冲移了。
语言,是传递关爱与理解的信鸽。现代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总是不听自己的话,许多孩子也埋怨家长老是不理解自己,总是束缚自己。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太少。有的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只要求他好好读书,不要分心,这不能算是关爱。真正的关爱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有一些家庭会每天腾出一点时间来,让大家能够说出内心所想的和所希望的,父母仔细聆听儿女的惊讶声,儿女默默记信父母的教诲和期望。彼此的了解促进了彼此的沟通。语言就像信鸽一样,把一方的心声传送到另一方,从而理解得以建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解,令家长找到表达关爱的最佳方式,亦令孩子体恤家长,懂得该如何报答父母,彼此的语言交流,令沟通与理解的大门敝开。
语言上的交流如果不得当,就会造成沟通上的误解。正如冯妇葬身火海的寓言,语言在沟通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学好语言的表达,对沟通是裨益巨大的,架好这座沟通的桥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彼此理解。
有了语言,沟通才会变得顺畅;有了语言,沟通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

【简评】这是一篇很规范的高考议论文,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新颖的材料,更没有惊世骇俗的观点,但它得了57分的高分。凭什么?除了准确的审题、朴素的说理及丰富的材料外,我想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见,议论文结构的恰当安排也是赢取高分的一大亮点。

写作技巧提示:
⑴一个原则。谋局布篇时,一定要遵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集中火力,攻其一点。两条要求:完整,清晰。
⑵两套思路。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这话很有道理。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简单典型、适合于同学们训练的就是两种。
一是三段论式,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前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就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的议论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中间两段围绕中心论点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最后两段解决怎样沟通的问题。
二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例六
谈坚持

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的念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泛舟,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踩在脚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是坚持。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风骨令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漫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井便扬长而去。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
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张海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体永远失去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这就是坚持,坚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坚持使它终于托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
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少一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简评】此文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开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第三段写为什么要坚持,第四、五段写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

⑶三种模式。我根据名家所写的经典议论文和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总结出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也是用之有效的。
模式一: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说“勤”》《谈骨气》等等。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因此,教学中指导中要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具体要求: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重点。
①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②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③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④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⑤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

模式二:奇妙的“三三制”式,即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主体三段文论证中心,三个事例充当论据。

例七
选择
我们似乎每一天都遇到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学会心灵的选择。
我们要选择真理。还记得布鲁诺殉难的故事吗?布鲁诺是16世纪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他阐述和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提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他的坚持引起了当时教会的强烈不满,而在个人的生命和坚持真理中,布鲁诺毅然选择了真理。于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上被宗教教徒放火烧死了。布鲁诺虽然光荣地牺牲了,但是清醒的人们深深知道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使唯物主义在后世得到推崇和继承,为科学真理作出了贡献。
我们要选择国家利益。刘胡兰、邱少云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为国捐躯,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力量。还有近代著名作家鲁迅,他为了唤醒中国那部分麻木不仁的人,决定弃医从文,他深知只有医好病人肉体上的病患是不够的,精神上的病患同等重要。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等作品,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制度,唤醒千万群众,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选择了国家利益,舍弃自己的爱好,但他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要选择光明的前途。记得一位高考状元是这样说的:“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我舍弃了平凡,选择了读书;舍弃了大量的游戏,选择了学习;舍弃了骄傲和自满,选择了谦虚,我的成功是在选择中获得的!”我们的确要为自己的前途作出正确的选择。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断地实践自己,充实自己,改善自己,为自己的光明前途奋斗。
选择如此重要,我们应当学会心灵的选择,抛弃阻碍自己发展的事物,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选择,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简评】这篇高考优秀作文就是典型的“三三制”式,给人的感觉是清晰明朗,条分缕析,克服了常见的议论文“观点+事例=议论”的毛病,使阅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同时又给人内容厚实,论据充分之感,肯定是高分佳作。

模式三:六段定“乾坤”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起绕八,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笔者在指导时,就让学生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我们看看高考优秀作文《走出旧框框,冲破习惯势力》(1988年全国卷)的结构:
第一段,追根溯源,引出习惯:千年历史,沉重习惯。
第二段,初举一例,习惯可变:人们习惯了“迪斯科”。
第三段,连举三例,强调危害:爱迪生、赵王和猿人。
第四段,辨证分析,指明危害:缺乏创新,永远落后。
第五段,冲破习惯?安于现状?正反对比,敲响警钟。
第六段,联系实际,习惯沉重;呼吁冲破,焕发潜能。
此文就是六段定“乾坤”,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论据,有分析,论证充分合理,克服了常见的议论文“观点+事例=议论”的毛病,值得借鉴。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有许许多多,每一种都要学习,每一种都要掌握,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肯定是不可能的。千万不要让学生什么都去训练,否则可能什么都练不好。上面三种模式,几乎适用于任何作文话题。因此,在备考阶段,我们就让学生反反复复地练这两三种,熟能生巧,一年下来,大部分学生能对这几种结构模式烂熟于胸,考场上也就能游刃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