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考化学复习空气精品学案(含答案)

小学精品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中考化学复习空气精品学案(含答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化学复习空气精品学案(含答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单元概述
地球之所以孕育了生命,主要是因为地球上存在着水和空气。空气不仅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还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空气中的各种成分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起着积极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认识空气的组成,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加强环保意识,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催化剂的概念,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交流和表达意识。
自主梳理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弹簧夹。
②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③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④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⑤待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2)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上升至集气瓶体积的。
(3)实验结论:
①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占78%___________________,占21%,稀有气体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一、1.答案:(2)②1/5
(3)①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②1/5
2.答案:氮气氧气0.94%二氧化碳0.03%
3.答案: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
氧气可供给呼吸,在通常情况下,人吸入空气就可以了,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时,则需要纯氧;氧气可支持燃烧,如___________________、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以和某些物质反应,例如:合成氨、制氮肥、生物固氮等。
3.稀有气体
(1)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稀有气体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2)化学性质
极不___________________,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答案:潜水医疗急救炼钢宇宙航行
2.答案:(1)无色、无味难略小(2)不活泼很难
3.答案:(1)无色、无味(2)活泼惰性气体
三、保护空气
1.空气中的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人们在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空气污染。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有害气体烟尘
2.答案:加强大气质量监测研制和开发洁净能源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师生互动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1)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都是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常用来研究空气成分的药品和装置
研究空气成分的常用药品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磷、铜丝,因为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一般不选择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也不选择碳和硫,因为它们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后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装置除课本提供的类型外通常还有如下四种:
注意: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不漏气。
【例题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图1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图2
解析:(1)由于氧气支持燃烧,反应完毕后气体减少1/5,可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气体减少不足1/5可从装置漏气和氧气未被耗尽两方面来考虑。(3)利用太阳能给红磷加热,在不打开塞子的情况下引燃红磷,装置密封效果好,实验成功率高。
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
(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绿色通道: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就是用可燃物燃烧生成固体物质,除去氧气,减小密闭系统内的压强,利用压强差,使水进入容器,根据水进入容器的体积,测出氧气的体积。进行实验时要注意装置的气密性以及红磷是否足量,以免实验失败。
针对训练:
1.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答案:C解析:红磷燃烧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氧气被消耗后,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容器内水面上升,故C正确;如果红磷量太少,可能消耗不完容器内的氧气,影响实验结果,故A错误;氧气只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氧气耗尽后水面应上升1/5,故B错误;红磷燃烧完后,应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故D错误。
2.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下端的白磷温度较高,先达到着火点开始燃烧,然后上端的白磷才像“上楼梯”般依次燃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试管内压强减小,试管内水位上升,当氧气耗尽时,水位不再上升;每一步金属锑上放置一小颗白磷会增大白磷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地将空气中的氧气除尽。
答案:(1)白磷像“上楼梯”般依次燃烧,开始时冒白烟,燃烧快停止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现黄烟。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2)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二、关注空气质量
探究:一般来说,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所产生的废气源源不断地排放,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不断地增加,造成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源:粉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空气质量报告所包含的内容:①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②空气污染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值,而数值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少,而数值越大,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多;③空气质量级别;④空气质量状况。
防治空气污染的途径:①加强空气质量监测;②消除污染源;③开发清洁能源;④植树造林、绿化草地等。
【例题2】下表是2010年4月2日上海市的空气质量报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主要污染物污染指数API等级
可吸入颗粒物208Ⅳ
M40Ⅰ
二氧化氮23Ⅰ
空气污染级别Ⅳ
空气质量状况中度污染
A.这天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B.M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C.M是一氧化碳
D.M主要是由燃烧含硫燃料产生的
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可吸入颗粒物等级最高,是最严重的污染物;M是硫的氧化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它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
答案:C
绿色通道:此题由空气质量日报为切入点,设计了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质量级别和质量状况等内容,题目难度不大,出题意图是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相关阅读

中考化学复习离子精品学案



自主梳理
一、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_。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___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___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它们是分而不离的家族。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3.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洁、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_______________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_______________,表示电子层,_______________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稳定性化学性质
金属<4不稳定易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4不稳定易______________电子
稀有气体8(He为2)稳定不易得失电子,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1.答案:电子层
2.答案:(1)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2)近远
3.答案: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弧线弧线上的数字
4.答案:失得
二、离子的形成
1.定义
离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2.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是用来表示离子的化学符号。在元素符号的_______________标明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_______________在前,_______________在后,当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
3.氯化钠的形成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的_______________,氯原子因得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_______________,就形成了化合物氯化钠。
如图所示:
NaClNa+Cl-
1.答案: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正电荷负电荷
2.答案:右上方数值正负号
3.答案:阳离子(Na+)氯的阴离子(Cl-)相互作用
师生互动
一、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
探究:原子中的电子绕核高速运转,电子按能量的大小分层排布,能量小的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较高的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上运动,先排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通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获得的信息是:(1)金属原子易失电子;(2)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3)稀有气体原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4)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例题1】现有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B.它们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C.它们都带有电荷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在化学上,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把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称为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可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粒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确定粒子是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即在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阴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可能是不同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或离子与离子。所以本题选D。
答案:D
黑色陷阱:本题常出现的错误有:一是认为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就是同种原子,从而导致错选A;二是错误地认为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都是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原子就应带有电荷,从而导致错选C。
针对训练: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
答案:D解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B、C正确;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D错误。
2.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锶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层,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38(圈内数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Sr2+,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金属385Sr2+
二、离子
探究:由于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同学们了解不多,因此对于离子的形成、离子所带电荷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认识离子的有关知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离子的形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产物。原子得到电子,自身带上负电荷,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形成阳离子,所以离子是带电的原子;(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核与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相互排斥),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才构成了物质。如氯化钠(俗称食盐)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可重新变成原子。
【例题2】填写下图中的空白。
解析:镁原子质子数为12,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答案:(1)Mg(2)2(3)失(4)Mg2+(5)MgCl2
绿色通道: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的形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得失后形成离子,得失电子的数值即为离子所带电荷数。
针对训练:
3.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可分的,它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D.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获得电子,变为阴离子
答案:C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A错;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错;原子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带正电荷,为阳离子,故C正确;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错。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肥料精品学案



一、化肥简介
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重要的三种化肥。另外,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1.各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示例】(2008福州)碳铵(NH4HCO3)能使作物枝繁叶茂。碳铵属于()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解析:根据碳铵的化学式可以看出,碳铵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属于氮肥。
答案:C
状元笔记
各种化肥对作物的生长所起的作用不同,氮肥主要促使茎叶生长;磷肥主要使果实饱满和根系发达;钾肥主要使茎秆健壮,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
2.使用化肥和农药要注意的问题
化肥和农药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但是不合理使用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因为化肥和农药中都含有一些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过量使用不但不会增产,还会带来环境污染。近几年出现的“水华”和“赤潮”等水污染现象以及食品污染事件也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有关。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既保证作物丰收,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活动与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1.比较外观和溶解性
氮肥磷肥钾肥
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
外观白色晶体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灰白色粉末白色晶体白色晶体
气味强烈气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
溶解性易溶易溶难溶能溶易溶易溶
2.用灼烧或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
氮肥钾肥
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
灼烧可燃烧,熔化或冒气泡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结论: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1)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2)加水:氮肥、钾肥都易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易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3)燃烧:氮肥可燃烧,熔化或冒气泡;钾肥不燃烧,灼烧时跳动或有爆裂声。
(4)加熟石灰研磨: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示例】化学肥料要合理使用,下列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A.NH4NO3B.KNO3C.Ca3(PO4)2D.K2SO4

中考化学复习制取氧气精品学案



自主梳理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在实验室里可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来制取氧气。
(1)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Ⅰ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____________
Ⅱ加热上述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度_________
Ⅲ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_________
若在实验前准确秤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____________改变。
结论: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作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过氧化氢是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____________,且反应不需要____________,故采用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配双孔胶塞,一孔插入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导管。
收集装置的选择: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故要制取较纯净的气体,需采用____________法。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大,故要制取较干燥的气体时,需采用____________排空气法。
(3)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___________,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____________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处,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2.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1)原理: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步骤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其步骤可总结为“三先三后”(即先检查装置________________,后装入________________;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的部位加热;先将导管从________________,后熄灭酒精灯),也可缩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再利用谐音来理解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1.答案:(1)过氧化氢水氧气Ⅰ.木条不复燃很慢Ⅱ.有气泡冒出,木条复燃加快Ⅲ.木条复燃加快没有质量化学性质
(2)液体固体加热排水向上
(3)木条复燃
(4)集气瓶外集气瓶口
2.答案:(1)锰酸钾二氧化锰
(3)气密性药品水槽中取出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
答案:分离液态空气
三、分解反应
由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答案:一种反应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师生互动
一、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探究:催化剂的概念包含知识点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建议同学们学习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帮助我们理解此概念。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它具有“两变”和“两不变”的特点。
(1)“两变”:①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②随着化学反应的不同,所用催化剂也要改变,即催化剂有“专一性”。
(2)“两不变”:①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发生变化;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学习时,还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②催化剂不会改变生成物的质量;③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有的反应如果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但有的反应没有催化剂也能进行,只是速率发生了改变。
【例题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不是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产生更多的氧气
C.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
D.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
解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既包括“加快”,也包括“减慢”之意,A错误;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对生成物的质量多少没有关系,B错误;“两不变”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不是“性质”不变,因为物理性质可能改变,C错误;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例如分解过氧化氢时还可以选用氧化铁、硫酸铜溶液作催化剂,D正确。
答案:D
黑色陷阱:
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是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很多同学往往把握不住催化剂概念的实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对生成物的质量多少没有关系;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
针对训练: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B.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D.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C解析: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其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故C正确。
二、正确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探究:确定实验的发生装置主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①利用固体物质加热制取气体(可简记为“固固加热型”)时可采用如下图中左图所示的发生装置;②如果反应物是液体和固体而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可简记为“固液不加热型”)时,发生装置可采用如下图中右图所示装置。
【例题2】下列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______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解析:(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制取二氧化硫所需药品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可采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即B装置);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又不能泄漏污染大气,故应用E装置。
答案:(1)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2)BE
绿色通道: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要注意考虑药品的状态以及反应的条件;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时,要注意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针对训练: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
解析: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应选B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制气体,应选A装置。
答案:(1)锥形瓶集气瓶
(2)BC或E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